TW200807938A -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Google Patent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7938A
TW200807938A TW96114592A TW96114592A TW200807938A TW 200807938 A TW200807938 A TW 200807938A TW 96114592 A TW96114592 A TW 96114592A TW 96114592 A TW96114592 A TW 96114592A TW 200807938 A TW200807938 A TW 2008079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uplink
control
st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14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55858B (zh
Inventor
Teruo Kawamura
Yoshihisa Kishiyama
Kenichi Higuchi
Mamoru Saw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07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7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5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58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Description

20080793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属之技術領織j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無線通^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在上行鏈 5 路所使用之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 【先前技術1 背景技術 現在正進行研究開發中的次世代無線存取方式上,被 要求進行比習知方式更具效率的通信。在下行鏈路中特別 10必要通信的高速大容量化,因此像正交分頻多工連接 (OFDM)這樣的多載波方式之無線存取方式乃被期待著。相 對於此,上行鏈路因非如下行鏈路那般要求高速大容量, 以及行動台之發送功率比較於基地台明顯受限制之點,乃 使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不同。因此,有峰均值功率比 15 (PAPR :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變大之虞的多載波方式 對於上行鏈路不能說是適當的方式。然而從抑制p爐而 將細胞(無線通信中的分區)涵蓋範圍作得大的觀點來看,最 好是採用單載波方式作為上行鏈路。 以上行鏈路傳送之通道包含有資料通道、控制通道及 2〇弓丨示通道等’而在各通道中包含有角色不同之:二通 道。例如引示通道不僅有對分配完之無線資源的通道補償 用引不通道’而且有對未分配之無線資源的通道補償用引 不通道。又,控制通道不僅有用以將上行資料通道予以解 調而使用之資訊(例如表示調變方式及通道編碼率的資 5 200807938 訊),而且有以前接受之下行資料通道的送達確認資訊 (ACK/NACK)等資訊。關於上行鏈路通道之種類及性質例 如記載於專利文獻1。 非專利文獻 1 : 3gpp,TR25.814,“Physical Layer 5 Aspects for Evolved UTRA” t發明内容】 發明揭示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然而,已考量上述那般上行鏈路通道的性質之適切的 10上行鏈路框並尚未被確定。而且,在次世代的無線存取方 式上,雖已設想了準備寬廣的系統頻帶(frequency band)而 行動台使用其全部或一部分進行通信的情形。但是適用於 在寬窄各種帶(band)使用之上行鏈路框仍尚未確定。 本發明係針對上述問題點之中至少一問題而完成的發 I5明,而其課題在於提供可實現於傳送各種上行通道之適切 之上行鏈路框的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 解決問題的手段 20 本發明係於上行鏈路採用單載波方式之行動通信資 使用的發送裝置。發送裝置包含有將料通道、控御 通道予以多工的多工機構、以及於上行鏈路發妇 =匕3引讀道及控騎道之發送符號的發送機構。弟 =道包含用以在接收裝置測量上行鏈路之通綱 “、通道、及用以補償在上行鏈路傳送之通道的I 通運。前述資料通道使用上的資源區塊來 6 200807938 送。前述第1引示通道以涵蓋複數資源區塊之頻帶來傳送。 前述第2引示通道以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源區塊來發送。本 身台及其他台之控制通道以頻率分割多工(FDM)方式相互 正交。 5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實現用以傳送各種上行通道之適切的 上行鏈路框。 圖式簡單說明 • 第1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10 概略方塊圖。 第2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概略方塊圖。 第3圖表示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的詳細圖。 第4圖表示系統使用之帶的一例。 15 第5A圖表示以分散型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 訊多工的情形。 _ 第5B圖表示以CDM及分散型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 • 者B之資訊多工的情形。 、 第5C圖表示以區域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者8之資訊 20多工的情形。 第6A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6B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7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8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7 200807938 第9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t貧施方式;J 實施發明之最佳樣態 依據本發明之一樣態,用以在接收裝置測量上行鍵路 5之通道狀態的第1引示通道在寬頻帶傳送,用以補償在上行 鏈路傳送之通道的第2引示通道以分配於其使用者裝置之 資源區塊傳送。因此能適切進行每一資源區塊之品質測 里’且亦能適切地進行分配完的貧源區塊的通道補償等。 獲得頻率分集效果之另一方面,從可簡易地確實獲得 10正乂性的觀點來看’本身台及其他台之控制通道亦可以分 散FDM方式相互正交。 以通道狀態良好的資源區塊傳送控制通道的觀點來 看’最好是本身台之控制通道在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料通道 用的資源區塊内發送。 15 從特別期待頻率分集效果的觀點來看,本身台之控制 通道不僅是資料通道用資源區塊,且可使用本身台之資料 通道用之已分配的資源區塊以上行的寬頻帶傳送。 從考量各使用者之通道狀態的優劣而提昇流通量的觀 點來看’本身台之控制通道可以一個或數個資源區塊的頻 20 帶來發送。 也可本身台及其他台之資料通道為FDM方式,而本身 台及其他台之引示通道為CDM方式相互正交。 實施例1 在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裝置構造及動 8 200807938 作之前,先概略說明以上行鏈路傳送之各種通道乃有意 義。上行鏈路通道大致上可區分為(A)容許競爭通道 (contention — based channel)、(B)非容許競爭通道及(c)引示 通道。容許競爭通道係在發送前不須要在基地台排程的通 5道,非容許競爭通道係須要在基地台排程中的通道 (scheduled — channel)。容許競爭通道包含(A1)高速存取通 道、(A2)預約通道及(A3)上行同步通道之其中一種以上。 (A)[容許競爭通道] • 行動台(較一般性的為也包含固定台之使用者裝置 1〇 (UE : user equipment))經常可發送無基地台之排程而從行 動台發送的容許競爭通道。容許競爭通道最好是涵蓋寬頻 帶傳送。如此一來可縮短傳送時間。又,即使在一部分頻 率的信號品質非常劣化,亦因帶寬廣而能獲得分集效果, 故不須用以補償其劣化的電力放大(電力傾斜)等即可。雖然 15容許競爭通道會有在使用者之間競合之虞,但是可簡易地 ^ 南速通信。雖然可使用與現行的UTRA同樣的時分割多工 (TDM)方式,但是從本實施例儘量減少與其他使用者之競 爭的觀點來看,可進行頻率分割多工(FDM)及/或碼分割 ' 多工(CDM)。然而,與其他使用者之間產生競爭的情形時, 2〇该等使用者亦可因應需要而再度發送容許競爭通道。 (A1)高速存取通道(FastAccess channel) 南速存取通道可包含小資料尺寸的控制訊息,也可包 含小貪料尺寸之流量資料,也可包含此等雙方。將資料尺 寸限疋得小之一個理由係因將傳送延遲設得短之故。控制 9 200807938 可包含例如關於第3層之交遞的資訊。小尺寸之流量資 料可包含例如朮資訊量少的電子郵件或遊戲指令等。高速 存取通道無任何的預約,使用者裝置能將其發送至基地 σ 因此發送所須要的處理時間少即可。高速存取通道以 、、二刀配之一個以上的頻率塊來發送。可從基地台以下 行鏈路之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通知使用者裝置應以 複數㉙率塊中之何者發送。此通知的内容可表示僅能使用 特疋的_個頻率塊,亦可表示使用特定的複數頻率塊之中 的那一個(或是那幾個)。後者在可讓使用者之間競爭的機率 1〇比前者少之點為有利。 (A2)預約通道(反eservati〇n channel) 預約通道包含要求非容許競爭通道之排程的資訊。該 貝Λ亦可包含用以辨識使用裝置之辨識資訊、流量資料種 別(耸音與影像等)、資料尺寸、需要品質資訊(QoS等)及使 用者哀置之發送電力。預約通道也以事前分配之頻率塊發 运。從基地台以下行鏈路之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向 使用者裝置通知在複數頻率塊之巾應以何者發送。 (A3)上行同步通道(UpH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本實施例以單載波方式進行上行鏈路之信號傳送,可 20進行用以抑制多通路干擾的等化。而在進行有效的等化方 面,最好是維持同步以使從各種使用者所接收之接收時序 收入在預定保護區間的期間内。為了維持此同步,可使用 上行同步通道。 又,要維持同步的情形以將於後述之引示通道也可實 200807938 現。因此不必準備同步通道與引示通道雙方。 (B)[非容許競爭通道] 非容許競爭通道依據在基地台進行之排程而從使用者 裝置發送。 5 (Bl)上行共享資料通道(Uplink Shared Data channel) 雔上行共享資料通道包含流量資料及第3層之控制訊息 之雙方或一方。控制訊息可包含關於交遞之資訊或控制再 發送所必要的資訊等。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依據在時間區域 或時間及頻率雙方之區域的排程而分配一個以上的資源區 10塊(或塊)。此情形下在基地台計畫(排程)資源分配,以使在 日守間區域或時間及頻率雙方的區域,有關較良好的傳送路 徑(通道)之使用者能優先地發送封包。所分配之資源區塊數 依據使用者裝置所要發送之資料率與資料尺寸等而決定。 存在有僅要求較低資料率之多數使用者的情形下,一個資 15源區塊可為多數使用者共用。但是,某使用者之流量尺寸 超過預定尺寸的情形下,——個資源區塊可全部僅為一個使 用者使用。又,也可一個使用者使用多數資源區塊。而在 多數使用者共用一個資源區塊的情形下,可進行若干的多 工化’以使在其資源區塊内多數使用者之通道相互正交。 20 例如在其一個資源區塊内可進行區域FDM與分散型FDM。 (B2)上行共享控制通道(Uplink shared Control Channel) 上行共享控制通道傳送實體控制訊息及第2層控制訊 息(FTS)。針姆上行共享控制通道,在基地台計畫資源分 11 200807938 配,以使《較良好的傳送路徑(通道)之使用錢優先地發 达封n關於上行共享控制通道,不須依據 之優劣的排程(但是針對上行共享㈣通道可進行若干:; 鍵路調適)。基地Μ各❹者裝置分配資《塊,且避免 共享控制通道料独軸行排程。雌上行共享控制通 道’基地台進行域使用讀轉程。為了 _封包錯誤 率’最好是進行高精度的錢電力㈣。χ,最
蓋寬廣頻率範圍來發送场共享控制通道轉得頻率分集 效果的狀怨而謀求接收封包的高品質化。 10 具體而έ,上行共享控制通道包含(1)關聯排程完之上 行共享資料通道之控制資訊、(2)關聯排程完之下行共享資 料通道之控制資訊、(3)用以變更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之排程 内容之控制資訊及(4)用以進行下行共享資料通道之排程内 容之控制資訊之中-種以上。此等各種控制資訊之中,⑴ 15係包含要將上行共享資料通道㈣解調所必要的控制資 〇fl且係必須附隨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之必須的控制資訊。 相對於此’(2)及(4)係非必須附隨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且係 也可不附Ik上行共享資料通道的控制資訊(不同於必須控 制貢訊的控制資訊)。依據如此的分類,關聯排程内容之變 20更的控制資訊(3)可包含於必須控制資訊,也可包含於不同 於必須控制資訊的控制資訊。 (1)關聯排程完之上行共享資料通道的控制資訊(必須 控制貢訊)僅附隨於發送上行共享資料通道時而發送。此控 制資A亦稱為附隨控制通道(ass〇ciate(j c〇ntr〇i channel),包 12 200807938 含要將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予以解調所必要的資訊(調變方 式、通道編碼率等)、傳送區塊尺寸、關於再發送控制之資 鱗,例如能以14位元範圍之資訊量來表現。再發送控制 貢訊可包含例如可為表示以上行共有資料通道傳送之封包 5為再發送封包或新顆之封包的資訊、或是表示再發送封包 之使用方法的資訊等。例如W使用方法之再發送封包的資 料與以前發送之封包的資料(例如初次發送資料)相同,而第 2使用方法之再發送封包的資料與以前發送之封包的資料 不同。若為後者的情形下,能與錯誤更正編碼之冗餘資訊 10 一併進行封包合成。 (2m隨於排程完之下行共享資料通道的控制資料,係 從基地台發送下行共享資料通道,而僅在使用者裝置接收 該通道時發送至基地台。此控制資料表示送達確認資訊一 即表不是否能以下行鏈路適切接收(ACK / NACK)封包 15 一’最簡單的情形為係以1位元表現。 (3) 用以變更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之排程内容的控制資 矾’係用以將使用者裝置之緩衝尺寸及/或發送電力通知 基地台而發送者。此控制資訊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發送。例 如可在緩衝尺寸及/或發送電力改變的時點,由使用者裝 20置發送。基地台可因應使用者裝置之如此狀況變化而變更 排程内容。緩衝尺寸與發送電力的狀況也許可以例如1〇位 元範圍的資訊量來表現。 (4) 用以進行下行共享資料通道之排程的控制資訊,係 用以將下行鏈路之通道品質資訊(CQI ·· channel quality 13 200807938 indicator)通知基地台而發送者。C(^可為例如使用者裝置測 量之接收的信號SIR。此資訊可定期或不定期發送。可在例 如通道品質改變的時點報告基地台。此控制資訊也許能以 例如5位元範圍的資訊量來表現。 5 (C)[引示通道] 引示通道包含具有在發送侧及接收侧預先已知之圖案 的^號,也可參考信號、已知信號、訓練信號等。 引示通道可為時分割多工化(TDM)、頻率分割多工化 (FDM)、編碼分割多工化(CDM)或此等之組合而從使用者裝 1〇置發送。但是,從將峰均值功率比(PAPR)作得小的觀點來 看,最好是使用TDM方式。以TDM方式使引示通道與資料 通道正交的狀態,能在接收側正確分離引示通道,而能增 進通道推定精度的提昇。 引示通道包含針對將有可能分配於本身台之全部資源 15區塊之測量用的第1引示通道、及現在已分配於本身台 之以資源區塊傳送之通道之通道補償用的第2引示通道。如 將於後述,第1引示通道以包含全部資料區塊之寬頻帶來傳 送,第2引示通道僅以已分配於本身台之特定的資源區塊來 發送。 20 第1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概略方塊圖。典型上圖示之發送機設於使用者裝置。第1圖 描繪有引示通道產生部231、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233、共 享資料通道產生部234、多工部235、離散傅利葉變換部 (DFT)236、對映部237及高速反傅利葉變換部238。 14 200807938 引示通道產生部231產生在上行鏈路使用的引示通 道。引示通道至少包含上述第丨及第2引示通道。 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233產生包含各種控制資訊之共 享控制通道,關於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233將於後段參照第 5 3圖來說明。 共享資料通道產生部234產生以上行鏈路發送之共享 資料通道。 多工部235將各式各樣的通道之中一種以上的通道予 以多工並輸出。不須將圖示之所有的通道多工,可因應須 10要而將一個以上的通道多工。圖示之例子以多工部235進行 時分割多工化處理,而以對映部237進行對頻率成分的分配 處理。此等業經時分割多工的信號係依據基地台的指示而 進行排程,因此可分類為非容許競爭通道。 實際上亦產生容許競爭通道,雖然可因應必要而多工 15 後發送,但是為了說明的簡便化而予以省略。 離散傅利葉變換部(DFT)236將輸入的信號(圖示之例 為多工化後的信號)予以傅利葉變換。在信號處理之此一階 段,信號為離散性的數位值,因此可進行離散傅利葉變換。 如此一來,以時間順序排列一連串的信號系列能以頻率領 2〇 域來表現。 對映部237將傅利葉變換後之各信號成分對映於頻率 領域上之預定的副載波。此情形下之頻率分割多工(ρχ)Μ) 方式可為將一個連續性的窄帶分配於一個使用者的限定型 或區域型FDM方式(localized FDM),也可為賦與多數頻率 15 200807938 成分隔著預定頻率間隨分散排列之頻譜的分散型或分散型 FDMA(distributed FDM)。預定的頻率間隔一般為等間隔, 惟可為不等間隔。對映部237以區域型FDM或分散型FDM 進行在頻率軸上的對映。 5 高速反傅利葉變換部238將對映後的信號成分予以高 速反傅利葉變換,而輸出排列一連串時間順序的信號系列。 又’分散型FDM可藉由例如可變擴散率碼片反覆係數 CDM(VSCRF - CDM: Variable Spreading and Chip Repetition Factors-CDM)方式等而實現。 10 第2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概略方塊圖。圖示之接收機典型上設於基地台。第2圖描繪 有離散傅利葉變換部(DFT)241、對映部242、高速反傅利葉 變換部243及分離部244。 離散傅利葉變換部(DFT)24丨將輸入的信號(圖示之例 15為接收仏说)予以傅利葉變換。如此一來,以日夺間順序排列 一連串的信號系列能以頻率領域來表現。 對映部242從傅利葉變換後的信號抽取預定副载波成 分。藉此可分離業經區域型FDM或分散型FDM多工的信號。 高速反傅利葉變換部243將分離後的信號成分予:高 20速反傅利葉變換而輸出以一連串時間順序排列的信號= 刀離口P244將各式各樣的通道中之一個以上通道予以 分離並輸出。圖示之例子係以對映部如將已對映頻率成八 之k虎復原至對映前的信號,而以分離部進行經時間多工 16 200807938 之仏號的分離。 第1圖之各通道產生部所產生之一個以上通道以多工 部235進行時間多工(適切地切換)並輸入DFT236而變換成 頻率領域的信號。變換後的信號藉著對映部237而適切地對 5映至頻率成分並輸入IFFT238,而變換成時系列的信號。之 後經過第1圖之1〇^部14那般的處理要素而可無線發送。此信 號以第2圖之接收機接收。接收信號輸入DFT241並變換成 頻率領域的信號。雖然經變換之信號係經對映頻率成分的 • 信號,但是可藉著反對映部242而分離成對映前的信號。業 1〇經分離之信號以IFFT243變換成時系列的信號,業經時間多 工之信號系列以分離部244適切地分離,更以未以圖式顯示 之處理要素進行解調處理等。 弟3圖表示共孕控制通道產生部233的詳細圖。第3圖描 繪有開關251、252、253、調變及編碼部255、256、257、 15 2%及多工部259。各開關依據相關共享控制通道之指示信 φ 娩而輸至另一端侧。指示信號的内容決定共享控制通道如 何地構成,亦即決定共享控制通道包含何控制資訊。圖示 之例子表示可能包含於共享控制通道之某控制資訊,例如 ' 有(1)必須控制資訊、(2)下行通道之送達確認資訊(表示肯定 20應答(ACK)及否定應答(NACK)之資訊)、(3)用以變更排程内 容的資訊、以及(4)表示下行引示通道之接收品質的通道狀 態資訊(CQI)。 調變及編碼部分別將輸入的通道以業經指示之調變方 式進行資料調變,而以業經指示之編碼方式進行通道編碼 17 200807938 化。使用於各通道之調變方式及編碼方式可於每一通道不 同,也可在兩個以上通道使用相同方式。調變方式或編碼 方式可固定不變地設定。 多工部259將各通料以多^製成共享控制通道並 5 輸出。 習知之共享控制通道的傳送上,以固定調變方式及編 碼方式控制發送電力的狀態而謀求獲得所要求的品質。然 而從通道之高品質化及資源的有效利用等的觀點來看,關 於共享控制通道的傳送上更期望進行鏈路調適。進行鍵路 ίο調適之手法可舉例有適應調變編碼(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及發送電力控制(Tpc:加咖^⑽ Power Control) ° 第4圖表示系統使用之頻帶的一例。賦與系統之頻帶 (全頻帶或稱系統之帶)包含多數系統通率區塊,使用者裝置 15能使用系統頻率區塊所包含之一個以上的資源區塊而進行 通信。如此的資源區塊亦稱為塊(chunk)或頻率塊。一般而 言,一個塊可包含一個以上的載波(或稱副載波),然而本發 明之一實施例採用單載波方式而於一個塊僅包含一個載 波。 20 第4圖之例子中的系統帶為iomHz,系統頻率區塊為 5MHz,系統帶包含有兩個系統頻率區塊。為了圖式之簡明 化而未描繪系統頻率區塊2。資源區塊為ι·25ΜΗζ,一個系 統頻率區塊包含四個資源區塊。關於使用者裝置巧*使用兩 個系統頻率區塊内之何者,乃依據使用者裝置<通信之帶 18 200807938 10 15 20 見及糸統之通信中的使用者數等因素而由基地台決定。系 統頻率區塊之帶寬設計為系統可能進行通信之所有使用者 裝置可通信的帶。換言之’系統頻率區塊之帶寬係被決定 為對於想定之最低階之使用者裝置的最大發送帶。因此, 僅能以5 Μ Η z帶通信之使用者裝置僅分配其中—方的系統 頻率區塊,惟亦可分配帶以使能以1〇]^112帶通信之使用者 裝置可使用雙方的祕鮮區塊。本實施例之副框亦稱為 例如0.5ms之發送時間間隔(ΤΤΙ),惟可使用適切的任何期 間。此等數值㈣單純的―例,而能制適切的任何數值。 /吏用者裝置對基地台發送上行引示通道。基地台依據 上行引示通道的接收品質而決定使用者裝置在發送共享資 ㈣道所使用之-仙上㈣源區塊應為何者(進S 知)。而以下行共享㈣通道或其他通道將排_容通知使 用者褒置。使用者裝置使用已分配之資源區塊來發送上行 共享資料通道。此情形下,附隨於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之丘 :控制通道(包含必訊之共享控龍道)亦以相同 育源區塊發送。如上所述,上行共享資料通道也有包含必 須控制資訊以外之控制資訊的情形。 分配於某使用者之資源區塊可與經過時間一同改變。 分配於使用者之資源區塊可賴跳躍圖案而。跳躍圖案的 内容可為基地台與使用者裝置之間開始通信前已知者了也 可因應需料絲地“知制麵置。從料上行 之平均的信號品質的觀點來看,最好是不僅使用特定 源區塊城使用各式各樣㈣賴塊。 、 19 200807938 第5A至第5C圖表示在一個副框内使用者A及使用者B 之資訊如何被多工之詳細的具體例子。第5A圖之例子係引 示通道及資料通道被時間多工。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訊 以分散型FDM多工。第5B圖之例子係引示通道及資料通道 5 被時間多工,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料通道以分散型FDM 多工之點與第5A圖相同,惟,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引示通 道以CDM多工。第5C圖之例子係引示通道及資料通道被時 間多工,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料通道以區域型FDM多 J1 〇 1〇 第6A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各使用者 之資訊的對映例。圖式之範圍為全頻帶及一副框,關於頻 率軸方向可設為一個系統頻率區塊的範圍内。為方便說 明’將副框中的期間以時間經過順序分為第1〜第4時間 槽。第1時間槽係從全使用者來的第1引示通道被多工後傳 15送。全部使用者不僅包含傳送資料通道之使用者及傳送上 行控制通道之使用者,且更包含將來有可能發送某些通道 的使用者全員。所謂第1引示通道如上所述係將來有可能分 配於本身台之全部資源區塊的CQJ測量用又引示通道。而全 部使用者之第1引示通道的多工化可藉?1)]^進行,亦可藉 20 CDM進行,也可藉此等雙方進行。 在第2日寸間槽對映控制通道。各使用者之控制通道以分 政iLFDM相互正父。如上所述包含於共享控制通道之資訊 有在共享控制通道之解調上所必須的必須控制資訊,與此 等以外的控制資訊(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控制資訊)。圖式之 20 200807938 例子中的使用者B、C、D發送包合含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 控制資訊。使用者B、C、D在此副框於任何資源區塊均不 發送資源通道。使用者A被分配一個資源區塊。在此資源區 塊以第3時間槽發送資料通道。使用者A之控制通道(包含必 5 須控制資訊及其以外的控制資訊)係使用分配於使用者A之 資源區塊中的頻率來發送。使用者A之控制通道與其他使用 者之控制通道也以分散型FDM相互地正交。 在第4時間槽對映第2引示通道。所謂第2引示通道如上 所述係以現在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源區塊傳送之通道的通道 1〇補償用引示通道。於此第4時間槽,傳送於CQI測量用寬頻 帶之第1引示通道亦可藉多數使用者而多工發送。於此情形 下’亦可使用寬頻帶傳送之第1引示通道的一部分,而能進 订以現在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源區塊傳送之通道的通道補 償。 又’為了圖式之簡明化而未圖示使用者A以外之使用者 的貪料通道,惟,實際上分配於使用者A之資源區塊以外的 貝源區塊亦對映若干使用者(使用者B、C、D以外)的資料通 道等。 關於從使用者A接收之上行通道,基地台依據第2引示 20通道而推定其資源區塊之通道狀態,而決定並補償應施加 於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補償内容(相位旋轉量及電力 等)。又’依據第1引示通道而判定在之後的副框對於使用 者A ’那一育源區塊是否構成高品質。基地台依據從使用者 C、D接收之上行通道(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控制資訊) 21 200807938
而進行再發送控制。又,當被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分配時, 基地台依據所接收之第1引示通道而判定對於使用B、C、D 那一資源區塊構成高品質。 從基地台於每一資源區塊適切地判定各使用者之通道 5狀悲之優劣的觀點來看,最好是第1引示通道以寬頻帶來發 送。而從提高頻率分集效果而確保在基地台之最低限之接 ^ 收品質的觀點來看,未被分配特定之資源區塊的使用B、 C、D的控制通道,最好是如圖式例子那般地分散為寬頻 ❿ 帶。而從以儘可能良好的通道狀態來傳馳制通道的觀點 10來看,已分配特定之資源區塊的使用者A的控制通道最好是 如圖式例子那般地以業經分割之資源區塊來傳送。此情形 下,在使用A之控制通道的解調上,也可利用以業經分割之 資源區塊來傳送的第2引示通道。 第6B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各使用者 15之資訊的對映例。方便上乃將時間槽分為第1〜第5等五個 時間槽。第1、2、4、5時間槽與第6A圖之第i〜第4等四個 ⑩ 日守間槽相同。然而,第6B圖於第3時間槽(傳送使用者a之資 * 料通道前)發送包含使用者A之必須控制資訊以外之控制資 - 訊的控制通道。圖式之例子係使用者A之控制通道内,必須 20控制資訊以第2時間槽發送,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控制資訊 以第3時間槽發送。如此的方式於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控制 資訊的資訊量多的情形下(例如必須控制資訊以外的控制 資訊以第6A圖的方式傳送會有許多困難的情形)有利。 弟7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各使用者 22 200807938 之資訊的對映例。大致上與第6A圖所示的例子相同,惟, 在使用者B、C、D發送的控制通道(僅包含必須控制資訊以 外的控制資訊)不分散至全部頻帶,而係收入在一個資源區 塊範疇内之點不同。關於特定的資源區塊的通道狀態較優 5良的情形下,如第7圖所示最好是以特定的資源區塊來傳送 控制通道。 第8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各使用者 之資訊的對映例。大致上與第6A圖所示的例子相同,惟, 不僅是在使用者B、C、D發送的控制通道(僅包含必須控制 1〇資訊以外的控制資訊),且在使用者A之控制通道亦分散於 全部通率帶之點不同。 第9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各使用者 之貢訊的對映例。第6A圖至第8圖之對映例僅表示使用者A 的資料通道,然而第9圖則亦表示其他使用者的資料通道。 15第9圖表示兩個副框的對映例。如圖式所示與時間經過一併 對映的方法可作各式各樣的改變。 本國際申請案係依據西元2006年5月1日申請之日本專 利申請案第2006 — 127996號而主張優先權者,而將該曰本 申請案之全部内容援用於本國際申請案。 20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概略方塊圖。 第2圖表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構成之發送機的 概略方塊圖。 23 200807938 第3圖表示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的詳細圖。 第4圖表示系統使用之帶的一例。 第5A圖表示以分散型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 訊多工的情形。 5 第5B圖表示以CDM及分散型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 者B之資訊多工的情形。 第5C圖表示以區域FDM將使用者A及使用者B之資訊 多工的情形。
第6A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10 第6B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7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8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例。 第9圖表示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對映心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列 231…引示通道產生部 244…分離部
233· ··共享控制通道產生部 235···共享資料通道產生部 236、 241···離散傅利葉變換部 237、 242…對映部 251〜253開關 255〜258…調變及編碼部 259…多工部 238、243…高速反傅利葉變換部 24

Claims (1)

  1. 20080793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發送裝置’係於上行鏈路採用單載波方式之行動通 信系統所使用者,包含有: 多工機構,係將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予 5 以多工者;及 發送機構,係於上行鏈路中發送至少包含引示通道 '及控制通道之發送符號者, 前述引示通道包含用以在接收裝置測量上行鏈路之 ® 通道狀態之第1引示通道、及用以補償在上行鏈路傳送之 10 通道的第2引示通道, 前述發送裝置使用一個以上的資源區塊發送前述資 料通道, 丽述第1引示通道係以涵蓋複數資源區塊之頻帶傳 送, 15 前述第2引示通道係以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源區塊發 送, ^ 且本身台及其他台之控制通道以頻率分割多工 ‘ (FDM)方式相互正交。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本身台及其 20 他台之控制通道以分散型FDM方式相互正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本身台之控 制通道以業已分配於本身台之資料通道用之資源區塊發 送。 4. 如申請相範圍第1項之發送裝置,其巾前述本身台之控 25 200807938 制通迢使用業已分配於本身台之f料通道狀資源區塊 以上的寬頻帶發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本身台之控 制通道以一個或數個資源區塊之頻帶發送。 6.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i項之發送裳置,其中前述本身台及盆 2台之資料通道以頻率分割多4雇)方式相互正交/而 則述本身台及其他台之引示通道以碼分割多工(_方
    10 15 式相互正交。 '種接《置,係於±行鏈路採料載波方式之行動通 k系統所使用者,包含有: 接收機構’係、於上行鏈路接收至少包含弓丨示通道及 控制通道之發送符號者;及 〃分離機構,係從接㈣號將引示通道、控制通道及 貧料通道予以分離者, 、月〕述引示通道包含用以在接收裝置測量上行鍵路之 通道狀,%之第1引示通道、及用以補償在上行鏈路傳送 通道的第2引示通道, 前述接收裝置使用一個 料通道, 以上的資源區塊接收前述資 20 别述第HI TF通道仙涵蓋複數資源區塊之頻帶接 前述第2引示通道係以業已分配於各個發送裝置之 資源區塊接收, x 且本身台及其他台之控制通道以頻率分割多工 26 200807938 (FDM)方式相互正交。
    27
TW96114592A 2006-05-01 2007-04-25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W20080793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27996A JP4531722B2 (ja) 2006-05-01 2006-05-01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7938A true TW200807938A (en) 2008-02-01
TWI355858B TWI355858B (zh) 2012-01-01

Family

ID=38667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14592A TW200807938A (en) 2006-05-01 2007-04-25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8498347B2 (zh)
EP (2) EP2015488B1 (zh)
JP (1) JP4531722B2 (zh)
KR (1) KR101306163B1 (zh)
CN (3) CN102394735B (zh)
AU (1) AU2007246533B2 (zh)
BR (1) BRPI0711172B8 (zh)
CA (1) CA2651188C (zh)
ES (2) ES2561385T3 (zh)
MX (1) MX2008013983A (zh)
PT (1) PT2782275E (zh)
RU (1) RU2426239C2 (zh)
TW (1) TW200807938A (zh)
WO (1) WO2007129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7628B2 (ja) * 2005-06-14 2010-10-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07055292A1 (ja) * 2005-11-10 2007-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ES2555777T3 (es) 2006-04-28 2016-01-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ispositivo de estación base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usado para comunicación multi-portadora
JP5092350B2 (ja) * 2006-10-26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信号伝送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369299B2 (en) * 2007-05-07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DM pilot and FDM data
CN101909358B (zh) * 2007-06-08 2013-04-24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讯***、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
DK2141846T3 (da) 2007-09-06 2013-03-11 Sharp Kk Kommunikationsapparat og kommunikationsfremgangsmåde
WO2010005036A1 (ja) 2008-07-08 2010-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213586B2 (ja) * 2008-08-25 2013-06-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8711672B2 (en) 2008-12-30 2014-04-29 Acer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US8367925B2 (en) 2009-06-29 2013-02-05 University Of Seoul 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Light-electricity conversion device
US8748862B2 (en) * 2009-07-06 2014-06-10 University Of Seoul 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US8809834B2 (en) * 2009-07-06 2014-08-19 University Of Seoul 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Photodetector capable of detecting long wavelength radiation
US8368990B2 (en) 2009-08-21 2013-02-05 University Of Seoul 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Polariton mode optical switch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
KR2011003899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058641B2 (en) 2009-11-18 2011-11-15 University of Seoul Industry Corporation Foundation Copper blend I-VII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s
EP3179809B1 (en) * 2010-03-03 2019-07-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ignal use-specific capabilities of mobile stations to establish data transfer sessions
EP3755075A3 (en) 2010-03-12 2021-03-31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P2367393B8 (en) 2010-03-12 2015-12-30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2367394B1 (en) 2010-03-12 2015-11-25 BlackBerry Limite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2365717A1 (en) 2010-03-12 2011-09-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JP5589558B2 (ja) 2010-05-26 2014-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029745B2 (ja) * 2010-09-06 2012-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端末局
US8908503B2 (en) * 2011-12-05 2014-12-09 Kaseya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a multi-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WO2015079943A1 (ja) * 2013-11-27 2015-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230437B2 (en) * 2015-08-31 2019-03-1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866541B1 (en) * 2016-03-18 2023-1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7246A1 (fr) * 1997-04-17 1998-10-22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Station de base de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s mobiles
EP1263179B1 (en) * 2001-05-29 2007-06-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 CDMA system using coded control symbols as additional pilot symbols
JP4009641B2 (ja) * 2002-11-20 2007-11-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816450B2 (ja) 2003-02-18 2006-08-30 Kddi株式会社 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JP4515155B2 (ja) * 2004-05-25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
JP2006127996A (ja) 2004-10-29 2006-05-18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8013983A (es) 2008-11-14
CN102394735B (zh) 2014-07-16
CA2651188A1 (en) 2007-11-15
EP2782275B1 (en) 2015-12-23
ES2574019T3 (es) 2016-06-14
US8498347B2 (en) 2013-07-30
AU2007246533A1 (en) 2007-11-15
RU2008146846A (ru) 2010-06-10
TWI355858B (zh) 2012-01-01
CN102394736B (zh) 2014-07-23
BRPI0711172B1 (pt) 2019-10-22
ES2561385T3 (es) 2016-02-25
CN102394735A (zh) 2012-03-28
JP4531722B2 (ja) 2010-08-25
US20090220017A1 (en) 2009-09-03
CA2651188C (en) 2016-03-15
EP2015488B1 (en) 2016-03-16
CN101479977A (zh) 2009-07-08
US20120033632A1 (en) 2012-02-09
WO2007129538A1 (ja) 2007-11-15
CN102394736A (zh) 2012-03-28
BRPI0711172B8 (pt) 2020-04-14
AU2007246533B2 (en) 2012-05-03
US8498351B2 (en) 2013-07-30
EP2015488A1 (en) 2009-01-14
KR101306163B1 (ko) 2013-09-10
JP2007300507A (ja) 2007-11-15
PT2782275E (pt) 2016-03-14
EP2015488A4 (en) 2014-01-29
BRPI0711172A2 (pt) 2011-08-23
EP2782275A1 (en) 2014-09-24
KR20090006863A (ko) 2009-01-15
RU2426239C2 (ru)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7938A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108347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selection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uentes et al. 5G new radio evaluation against IMT-2020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S2454557T3 (es) Procedimientos y aparatos para proporcionar información de planificación de forma eficiente
US8457055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446619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JP201807863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干渉制御のためのサブフレーム運用及びチャネル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100177717A1 (en) Group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ing the same, and group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ler
WO2006134946A1 (ja) 移動局、基地局及び方法
US2014008616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WO2008087941A1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TW200812273A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EP2561720B9 (en) Channel reservation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24800B2 (ja) 基地局及び受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