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72477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72477U
CN221172477U CN202322772325.9U CN202322772325U CN221172477U CN 221172477 U CN221172477 U CN 221172477U CN 202322772325 U CN202322772325 U CN 202322772325U CN 221172477 U CN221172477 U CN 22117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inlet
pip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23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瀚
王树涛
徐春峰
蒋贤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23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7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7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7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于主机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机组件,主机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风管,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第二进风口,室内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进风管;第二出风口,形成于出风管上,从主机进入出风管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其中,进风管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出风管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其中,在进风管设置第一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更顺畅,减弱进风管的阻力;在出风管设置第二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减弱出风管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机作为空调室内机产品的一种,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家用空调产品的噪音控制要求明显高于商用产品。风管机送风时产生的噪音是其主要噪音来源。
通过改进风管机中送风装置结构、改善噪音音质、降低送风风量是目前主要降噪技术手段。
相关技术中,吊顶安装的风管机当空气流经时,需经过直角弯,且末端有阻挡无光滑过度,流动阻力很大,进出风口都为简单的方形开口,且开口边缘有横向的阻挡,无光滑过度,此时流动会产生冲击和涡流。吸风侧靠负压进风,流动也会产生涡流,出风侧会产生涡流和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管机,在进风管设置第一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更顺畅,减弱进风管的阻力;在出风管设置第二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减弱出风管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壳体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风管,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室内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主机并从所述出风管排至室内;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进风管上,室内气流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管;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管上,从所述主机进入所述出风管的气流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其中,所述进风管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和/或,所述出风管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出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在进风管设置第一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更顺畅,减弱进风管的阻力;在出风管设置第二弧形段,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减弱出风管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管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进风管;和/或,所述出风管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所述出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管还包括: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连接;和/或,所述出风管还包括: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二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一平直段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室内和所述进风管;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管和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和/或,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垂直;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进风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壳体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风管,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室内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主机并从所述出风管排至室内;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进风管上,室内气流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管;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管上,从所述主机进入所述出风管的气流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其中,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第一导风板,所述进风管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段均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进风管;和/或,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第二导风板,所述出风管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均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所述出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管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管的又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管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管的又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风管机;
10、机壳;11、风机组件;12、换热器;13、第一进风口;14、第一出风口;
20、进风管;21、第一弧形段;22、第一平直段;23、第二进风口;
30、出风管;31、第二弧形段;32、第二平直段;33、第二出风口;
41、第一导风板;42、第二导风板;43、第一格栅;44、第二格栅;
100′、风管机;
10′、机壳;20′、进风管;30′、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100。
如图1所示,风管机100包括:主机、通风管。
主机包括:主机壳体10、设于主机壳体10内部的换热器12和风机组件11,主机壳体10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也就是说,主机壳体1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主机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主机壳体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4,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相对设置,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再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室内。换热器12和风机组件11位于主机壳体10内,室内气流进入主机壳体10内,在换热器12处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后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室内。
风机组件11设置在主机壳体10内,风机组件11运转,驱动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与换热器12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4流动至室内。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后,换热气流在室内离心风扇的驱动下从第一出风口14排到室内。
换热器12设置在主机壳体10内,风机组件11用于将主机壳体10外部的气流由第一进风口13引入至主机壳体10内,并经由换热器12换热由第一出风口14向外输出。
换热器12将室内气流与在换热器12中传输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部的室内气流流至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又由于制冷剂在换热器12内流通,室内气流经过换热器12时,与制冷剂换热;换热后的室内气流再流至第一出风口14,从第一出风口14排到室内。
例如,换热器12在制冷模式下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使得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换热器12吸收室内气流的热量而蒸发。换热器12在制热模式下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使得制冷剂通过换热器12将热量散发至室内气流而冷凝。
制冷时,换热器12为蒸发器,制冷剂在室内放热后流至换热器12,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的室内气流流至换热器12,在换热器12处制冷剂吸收室内气流的热量,室内气流再源源不断地进入主机壳体10与制冷剂换热。
制热时,换热器12为冷凝器,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的室内气流流至换热器12,在换热器12处制冷剂放出大量的热量;室内气流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以使制冷剂降温再流至室内并吸收室内的热量,以达到制热的效果。
通风管包括设置于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20和出风管30,室内气流通过进风管20进入主机壳体10并从出风管30排至室内。也就是说,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位于主机相对的两侧,室内气流从进风管20进入主机壳体10后,在主机内进行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后,从出风管30排至室内。
进风管20连通室内和第一进风口13,以用于将室内气流输送至第一进风口13。进风管20内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管20的一端与主机壳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即,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13连通,进风管20的另一端连通室内,从而使进风通道连通室内和第一进风口13。进风管20上形成有第二进风口23,室内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23进入进风管20。
出风管30连通第一出风口14和室内,以用于将换热后的室内气流输送至室内。具体来说,出风管30内形成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一端与主机壳体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即,出风通道与第一出风口14连通,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室内连通,则出风通道连通室内,即,出风管30连通第一出风口14和室内。出风管30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33,从主机进入出风管30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33输送至室内。
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室内气流流入进风管20,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在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形成换热气流后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出风通道,从而流入室内。
如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室内气流从左侧底部格栅进入进风管20′,再进入主机壳体10′换热,经风管机100′换热后,换热气流从出风管30′出风,进出风口都为简单的方形开口,且开口边缘有横向的阻挡,无光滑过度,此时流动会产生冲击和涡流,阻力很大,影响风量。吸风侧靠负压进风,流动也会产生涡流,出风管30′会产生涡流和冲击。
结合图1、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21,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20。也就是说,进风管20设置有第一弧形段21,第一弧形段21位于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第一弧形段21在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组成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弧形,第一弧形段21用于引导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
当室内气流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进入进风管20,第一弧形段21呈弧形设计,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的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进风管2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或者,结合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出风管30。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气流进入出风管30。也就是说,出风管30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第二弧形段31位于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第二弧形段31在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组成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弧形,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室内气流进入出风管30。
当室内气流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进入主机壳体10内,在换热器12处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从出风管30流出从而进入室内。第二弧形段31呈弧形设计,使得室内气流流出出风管30的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出风管3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第一弧形段21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后,由竖直向上流动平缓地由竖直向上转变为水平方向,降低进风管2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室内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第二弧形段31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流出出风管30的过程中,由横向流动能平缓的由水平方向转变为竖直向下,降低出风管3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换热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由此,在进风管20设置第一弧形段21,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更顺畅,减弱进风管20的阻力;在出风管30设置第二弧形段31,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30,减弱出风管30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板41,第一导风板41为弧形板,第一导风板41与第一弧形段21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20。第一导风板41设置在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第一导风板41对进入进风管20的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使得室内气流均匀地流入进风管20,第一导风板41使得室内气流产生剪切变形,使得换热气流改变流动方向,第二进风口23的进风方向与第一平直段22垂直,换热气流由沿竖直向上方向流动转为沿水平方向流动,室内气流最终从第一进风口13流入主机壳体10的室内气流风速均匀,提高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
或者,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42,第二导风板42为弧形板,第二导风板42与第二弧形段31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出风管30。第二导风板42设置在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第二导风板42对流出出风管30的换热气流进行导向,第二导风板42使得换热气流产生剪切变形,使得换热气流改变流动方向,第二出风口33出风方向与第二平直段32垂直,则换热气流由沿水平方向流动转为竖直向下流动,由此换热气流均匀地流入室内,使得最终从第一出风口14流入室内的换热气流风速均匀,提升换热气流的出风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进风管20还包括:第一平直段22,第一平直段22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3连通,第一平直段22的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段21相连接。具体来说,第一平直段22连接在第一弧形段21和第一进风口13之间,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后,在第一弧形段21的导向作用后,沿第一平直段22平直流向第一进风口13,室内气流均匀进入主机壳体10内,提升室内气流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直段22和第一弧形段21一体成型,保证这个第一平直段22和第一弧形段21的整体性,避免室内气流在第一平直段22和第一弧形段21的连接处产生应力,从而受阻,影响室内气流的流速。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1与第一弧形段21相对设置。将第一导风板41对应安装在第一弧形段21处,进一步对进入进风管20的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使得从进风管20进入第一进风口13的室内气流均匀流动。
和/或,如图5和图6所示,出风管30还包括:第二平直段32,第二平直段32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4连通,第二平直段32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段31相连接。具体来说,第二平直段32连接在第二弧形段31和第二进风口23之间,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后,在第二弧形段31的导向作用后,沿第二平直段32平直流向第一出风口14,室内气流均匀进入主机壳体10内,提升室内气流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平直段32和第二弧形段31一体成型,保证这个第二平直段32和第二弧形段31的整体性,避免室内气流在第二平直段32和第二弧形段31的连接处产生应力,从而受阻,影响室内气流的流速。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42与第二弧形段31相对设置。将第二导风板42对应安装在第二弧形段31处,进一步对对流出出风管30的换热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换热气流均匀地流入室内,使得最终从第一出风口14流入室内的换热气流风速均匀,提升换热气流的出风效果。
更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1为多个,多个第一导风板41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风板41将第一弧形段21分成多个第一通道,室内气流从多个通道进入进风管20内,并从第一平直段22进入主机壳体10内,保证室内气流均匀流动。
和/或,第二导风板42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板42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导风板42将第二弧形段31分成多个第二通道,换热气流从多个通道进入室内,并从第二平直段32进入室内,保证换热气流出风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1和第一弧形段21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保证室内气流在进风管20内均匀流动,并且第一导风板41和第一弧形段21对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使得从进风管20进入第一进风口13的室内气流均匀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则第二导风板42和第二弧形段31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保证换热气流在出风管30内均匀流动,使得换热气流均匀地流入室内,使得最终从第一出风口14流入室内的换热气流风速均匀,提升换热气流的出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直段22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3,第二进风口23形成于第一弧形段21的一端,第二进风口23连通室内和进风管20。具体来说,第二进风口23与室内连通,室内气流从第二进风口23进入进风管20,第二进风口23形成于第一弧形段31的一端,室内气流顺畅地从第一弧形段21过渡到第一平直段32,第一弧形段21对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保证第一弧形段21与第一平直段22的衔接流畅,第二进风口23的周侧无遮挡,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更顺畅,减弱进风管20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平直段32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33,第二出风口33形成于第二弧形段31的一端,第二出风口33连通出风管30和室内。第二出风口33与室内连通,室内气流进入主机壳体10内在换热器12处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在出风管30内流通,换热气流进入第二弧形段31,第二弧形段31对换热气流进行导向,第二出风口33形成于第一弧形段31的一端,换热气流顺畅地从第二平直段32过渡到第二弧形段31,保证第二弧形段31与第二平直段32的衔接流畅,第二出风口33的周侧无遮挡,使得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30,减弱出风管30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的送风距离。
风管机100还包括:第一格栅43,第一格栅43设置于第二进风口23处。第一格栅43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更为顺畅,提升进风效果,第一格栅43还可以阻隔异物进入进风管20。
和/或,第二格栅44,第二格栅44设置于第二出风口33处。第二格栅44使得换热气流从出分管进入室内更为顺畅,提升出风效果,第二格栅44还可以阻隔异物进入出风管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1与进风管20的侧壁固定连接,则第一导风板4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与进风管20的侧壁相贴合,并且第一导风板4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与进风管2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导风板41相对于进风管20的方向不可调节,可以采用螺接或焊接或卡接的方式,保证第一导风板41和进风管20的连接强度。
第二导风板42与出风管30的侧壁固定连接,则第二导风板42在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出风管30的侧壁相贴合,并且第二导风板42在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出风管3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导风板42相对于出风管30的方向不可调节,可以采用螺接或焊接或卡接的方式,保证第二导风板42和出风管30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管机100包括:主机、通风管。
主机包括:主机壳体10、设于主机壳体10内部的换热器12和风机组件11,主机壳体10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也就是说,主机壳体1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主机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主机壳体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4,第一进风口13和第一出风口14相对设置,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再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室内。换热器12和风机组件11位于主机壳体10内,室内气流进入主机壳体10内,在换热器12处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后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室内。
风机组件11设置在主机壳体10内,风机组件11运转,驱动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与换热器12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4流动至室内。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后,换热气流在室内离心风扇的驱动下从第一出风口14排到室内。
换热器12设置在主机壳体10内,风机组件11用于将主机壳体10外部的气流由第一进风口13引入至主机壳体10内,并经由换热器12换热由第一出风口14向外输出。
换热器12将室内气流与在换热器12中传输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部的室内气流流至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室内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又由于制冷剂在换热器12内流通,室内气流经过换热器12时,与制冷剂换热;换热后的室内气流再流至第一出风口14,从第一出风口14排到室内。
通风管包括设置于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20和出风管30,室内气流通过进风管20进入主机壳体10并从出风管30排至室内。也就是说,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位于主机相对的两侧,室内气流从进风管20进入主机壳体10后,在主机内进行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后,从出风管30排至室内。
进风管20连通室内和第一进风口13,以用于将室内气流输送至第一进风口13。进风管20内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管20的一端与主机壳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即,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13连通,进风管20的另一端连通室内,从而使进风通道连通室内和第一进风口13。进风管20上形成有第二进风口23,室内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23进入进风管20。
出风管30连通第一出风口14和室内,以用于将换热后的室内气流输送至室内。具体来说,出风管30内形成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一端与主机壳体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即,出风通道与第一出风口14连通,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室内连通,则出风通道连通室内,即,出风管30连通第一出风口14和室内。出风管30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33,从主机进入出风管30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33输送至室内。
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室内气流流入进风管20,从第一进风口13进入主机壳体10内,流至换热器12,在换热器12处与制冷剂换热,形成换热气流后从第一出风口14进入出风通道,从而流入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21,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20。也就是说,进风管20设置有第一弧形段21,第一弧形段21位于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第一弧形段21在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组成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弧形,第一弧形段21用于引导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
当室内气流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进入进风管20,第一弧形段21呈弧形设计,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的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进风管2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或者,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出风管30。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气流进入出风管30。也就是说,出风管30设置有第二弧形段31,第二弧形段31位于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第二弧形段31在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组成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弧形,第二弧形段31用于引导室内气流进入出风管30。
当室内气流在风机组件11的驱动下进入主机壳体10内,在换热器12处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从出风管30流出从而进入室内。第二弧形段31呈弧形设计,使得室内气流流出出风管30的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出风管3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第一弧形段21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后,由竖直向上流动平缓地由竖直向上转变为水平方向,降低进风管2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室内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第二弧形段31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流出出风管30的过程中,由横向流动能平缓的由水平方向转变为竖直向下,降低出风管30阻力,使其尽量减少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及扰动,减少涡流,从而减小换热气流流动动能的无效损耗,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由此,在进风管20设置第一弧形段21,使得室内气流进入进风管20更顺畅,减弱进风管20的阻力;在出风管30设置第二弧形段31,使得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换热后形成的换热气流顺畅流出出风管30,减弱出风管30的阻力,实现相同配置下的更大风量及更远送风距离。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板41,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20。第一导风板41设置在进风管20靠近第二进风口23的一侧,第一导风板41对进入进风管20的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使得室内气流均匀地流入进风管20,使得最终从第一进风口13流入主机壳体10的室内气流风速均匀,提高室内气流在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1与第一弧形段21相对设置。将第一导风板41对应安装在第一弧形段21处,进一步对进入进风管20的室内气流进行导向,使得从进风管20进入第一进风口13的室内气流均匀流动。
或者,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42,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出风管30。第二导风板42设置在出风管30靠近第二出风口33的一侧,第二导风板42对流出出风管30的换热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换热气流均匀地流入室内,使得最终从第一出风口14流入室内的换热气流风速均匀,提升换热气流的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42与第二弧形段31相对设置。将第二导风板42对应安装在第二弧形段31处,进一步对对流出出风管30的换热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换热气流均匀地流入室内,使得最终从第一出风口14流入室内的换热气流风速均匀,提升换热气流的出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机,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壳体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风管,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室内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主机并从所述出风管排至室内;
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进风管上,室内气流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管;
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管上,从所述主机进入所述出风管的气流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管上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进风管;
和/或,所述出风管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所述出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进风管;
和/或,所述出风管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对设置,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所述出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还包括:
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连接;和/或,
所述出风管还包括: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二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一平直段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室内和所述进风管;和/或,
所述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管和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
和/或,
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垂直;和/或,
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进风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间隔设置。
10.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壳体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风管,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的相对的两侧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室内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主机并从所述出风管排至室内;
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进风管上,室内气流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管;
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管上,从所述主机进入所述出风管的气流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第一导风板,所述进风管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段均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进风管;和/或,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第二导风板,所述出风管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均用于引导换热后的气流流出所述出风管。
CN202322772325.9U 2023-10-16 2023-10-16 风管机 Active CN22117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2325.9U CN221172477U (zh) 2023-10-16 2023-10-16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2325.9U CN221172477U (zh) 2023-10-16 2023-10-16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72477U true CN221172477U (zh) 2024-06-18

Family

ID=9144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2325.9U Active CN221172477U (zh) 2023-10-16 2023-10-16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7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226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729240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287989B (zh) 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94891A (zh) 空调器
CN109340915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2401432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1592392A (zh)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结构
CN221172477U (zh) 风管机
CN20297367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7614981B (zh) 制冷循环装置用室外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4440316B (zh) 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设备
CN110793177A (zh)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110848811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06347645U (zh) 空调器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211290302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321862A (zh) 回热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装置
CN102401433A (zh)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CN21024176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12374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762636A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0541025C (zh) 窗式空调器
CN21986817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4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20423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