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37766U -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37766U
CN221137766U CN202322227377.8U CN202322227377U CN221137766U CN 221137766 U CN221137766 U CN 221137766U CN 202322227377 U CN202322227377 U CN 202322227377U CN 221137766 U CN221137766 U CN 221137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seat
base
link
spind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73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彼拉达·***
梅特卡里·维卡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73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37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37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37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座椅骨架包括待固定于车辆地板的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座椅框架,一端与座椅框架的前侧枢转连接的前连杆,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上部的后侧支架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的后侧的后连杆,和驱动后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旋转的高度调节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框架能够移动到完全向上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座椅框架还能够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在该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车辆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骨架。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能够利用座椅本身的高度调节机构来实现便捷进入功能,无需加装额外的零件。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该座椅骨架的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零重力座椅因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的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应用于车辆中。这种车辆座椅一般采用五连杆机构(座椅每侧都有一个五连杆机构)来实现对座椅的倾角调节和高度调节,以满足零重力座椅针对乘员调节座椅姿态的要求。五连杆机构由前连杆、座椅框架、后连杆(高度调节连杆)和底座以及倾角调节连杆构成,其中前部有三个枢转点,前连杆一端与座椅框架枢转连接,另一端与倾角调节连杆一端枢转连接,倾角调节连杆另一端与底座枢转连接,其中后部有两个枢转点,后连杆连接两个后部的枢转点,并且其中下部的枢转点固定于底座,座椅框架的边框连接上部的枢转点。
零重力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倾角调节例如由两个转动驱动机构控制,每次仅有一个工作,另一个处于自锁定状态,以在高度调节和倾角调节之间进行切换。当进行高度调节时,与后连杆相关联的转动驱动机构工作,驱动后连杆转动(此时倾角调节连杆锁定,因此后连杆、座椅框架、前连杆和底座构成四连杆机构),由此调节座椅框架高度。当进行倾角调节时,与前连杆相关联的转动驱动机构工作,驱动倾角调节连杆绕其与底座的枢转连接点转动,以使座椅框架围绕后上枢转点旋转(此时后连杆锁定,因此座椅框架不能围绕后下枢转点旋转),由此调节座椅框架倾角。
此外,为了使零重力车辆座椅两侧的运动同步,座椅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同步杆,其中前部的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前连杆与倾角调节连杆枢转连接点处,后部的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后连杆与座椅框架枢转连接点处。
为了便于后排乘客进出,一些车辆座椅配备了便捷进入(easy entry)功能。当后排乘客进入时,座椅靠背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并且座椅前移一定距离,以便让出足够的空间来便于后排乘客进入车辆。
目前的便捷进入功能基本上基于加装在车辆座椅上的滑轨锁止/解锁机构(用于手动车辆座椅)或闩锁机构(用于电动车辆座椅)来实现。一方面,为了让出空间来便于后排乘客进入,现有的这些机构比较笨重,结构也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加装的这些机构引入了额外的零件(如滑轨锁止/解锁结构,闩锁机构),增加车辆座椅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配备便捷进入功能,同时避免现有车辆座椅中存在的上述缺点。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备便捷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其能够利用座椅本身的高度调节机构来实现便捷进入,无需加装额外的零件。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骨架。该座椅骨架包括待固定于车辆地板的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座椅框架,一端与座椅框架的前侧枢转连接的前连杆,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上部的后侧支架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的后侧的后连杆,和驱动后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旋转的高度调节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框架能够移动到完全向上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座椅框架还能够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在该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
本发明的构思是利用座椅的高度调节机构使座椅进行额外的向前枢转运动,从而产生更多的空间来实现便捷进入功能。
根据实施例,在额外向前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70-100mm,例如通过使前后连杆进一步向前枢转来实现。
根据实施例,座椅骨架还包括调节座椅框架倾角的倾角调节机构。
根据实施例,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倾角调节连杆,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倾角调节连杆一端铰接,倾角调节连杆另一端与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枢转连接;和驱动倾角调节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旋转的倾角驱动机构。
根据实施例,倾角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着与座椅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倾角调节连杆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上,其中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带动倾角调节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转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倾角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边框前侧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上,其中,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由此主轴电机和丝杠构成长度可调的前连杆,其中前连杆的长度通过主轴电机沿丝杠的行程长度来调节。
根据又一实施例,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枢转连接,使得高度调节机构还起到倾角调节机构的作用,其中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座椅框架向后下倾斜。在该实施例中,座椅框架可以在前侧包括能够相对于座椅框架的边框向上倾斜的座椅底板,例如借助于另一倾角调节机构,其中通过调节座椅底板的倾角来进一步调节座椅框架的倾角。例如,座椅底板可以相对于边框向上倾斜10度。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座椅框架向后下倾斜,例如8度。由此,座椅框架可以获得总共18度的倾角,由此实现零重力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座椅骨架可以在前侧不包括任何倾角调节机构,使得仅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来调节座椅框架的倾角以实现零重力状态。
根据实施例,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座椅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后连杆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后侧支架上,使得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带动后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转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驱动电机,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布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齿条,其中齿条设置在后连杆上,电机和驱动齿轮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边框后侧上。
在倾角/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电机的实施例中,主轴电机沿丝杠的行程极限通过设置挡块或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设定。
优选的,座椅骨架还包括前部同步杆,以使座椅两侧的倾角调节运动同步,其中前部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座椅骨架左右两侧的底座与倾角调节连杆的枢转连接点处。
优选的,座椅骨架左右两侧均设有倾角调节机构和/或高度调节机构。以此布置,能够分散调节机构承受的作用力,提高调节机构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选用较小的驱动单元或电机,降低座椅成本。也可能的是,座椅骨架仅在一侧设有倾角调节机构和/或高度调节机构,即仅设置一个驱动电机或主轴电机。
根据实施例,底座为滑轨构造,座椅框架能够通过前后驱动机构随着倾角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一起沿滑轨滑动,以实现对座椅的前后调节。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其包括上述的座椅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例如零重力车辆座椅)能够利用座椅本身的高度调节机构来产生额外的空间,以实现便捷进入功能,方便后排乘客进入车辆,避免了加装额外的零件所造成的制造成本增加和结构复杂笨重的缺点。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零重力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3A-图3F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执行便捷进入序列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显示座椅处于初始位置,图3B显示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图3C显示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且座椅框架处于完全向上位置,图3D显示仅座椅框架处于额外向前位置,图3E显示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并且座椅框架处于额外向前位置,图3F显示座椅处于完全向前位置(即处于便捷进入姿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零重力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零重力车辆座椅骨架处于零重力姿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使用了方向性术语,其参照的是车辆座椅安装于车辆内时的朝向。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该座椅骨架100包括待固定于车辆地板(未示出)的底座110,位于底座110上方的座椅框架120,一端与座椅框架120的前侧枢转连接且另一端铰接于倾角调节连杆161的前连杆130,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110上部的后侧支架111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120的后侧的后连杆140,驱动后连杆140围绕其与底座110的枢转点旋转的高度调节机构150,和调节座椅框架120倾角的倾角调节机构160。
底座110为滑轨构造,使得座椅框架120能够通过前后驱动机构113(例如驱动电机)随着倾角调节机构160和高度调节机构150一起沿滑轨滑动,以实现对座椅的前后调节。
高度调节机构150包括主轴电机151,其沿座椅100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151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152,其中主轴电机151设置在后连杆140上,丝杠152一端设置在底座110上部的后侧支架111上,使得主轴电机151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152移动,继而带动后连杆140围绕其与底座110的枢转点转动。
倾角调节机构160包括倾角调节连杆161,前连杆120的另一端与倾角调节连杆161一端铰接,倾角调节连杆161另一端与底座110上部的前侧支架112枢转连接;和驱动倾角调节连杆161围绕其与底座110的枢转点旋转的倾角驱动机构。倾角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电机162,其沿着与座椅100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162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163,其中主轴电机162设置在倾角调节连杆161上,丝杠163一端设置在底座110上部的前侧支架112上,其中主轴电机162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163移动,继而带动倾角调节连杆161围绕其与底座110的枢转点转动。
本例中,座椅骨架100左右两侧均设有倾角驱动机构,即两次均设置一个主轴电机162和丝杠163,但是仅在一侧设有或高度调节机构150,即仅设置一个主轴电机151和丝杠152。
图1和图2还示出了靠背190,其能够通过调角器191进行调节。
此外,座椅骨架100还包括前部同步杆170,用以使座椅骨架100两侧的倾角调节运动同步,该前部同步杆17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座椅骨架100左右两侧的底座110与倾角调节连杆161的枢转连接点处。座椅骨架100还包括后部横管180,其连接左右两侧的后连杆140,以同步座椅骨架100两侧的高度调节运动。
主轴电机151、162沿相关联的丝杠152、163的行程极限通过设置挡块或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设定,以分别限定座椅框架在座椅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下的额外向前位置和在座椅处于零重力姿态下的倾角。此外,通过设定主轴电机和相关联的丝杠的啮合位置,可以分别限定倾角调节连杆和前后连杆在座椅处于初始位置下的最向前位置和最向后位置。
在图1中,座椅处于便捷进入姿态(完全向前位置,参见图3F),其中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前转动,使得座椅框架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参见图3D和图3E),同时通过前后驱动机构使座椅沿滑轨移动到完全向前位置,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前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便捷进入姿态。
座椅骨架100的便捷进入功能的执行序列在图3A-3F中示出,其中仅高度调节机构被激活,而倾角调节连杆处于锁定状态,使得后连杆、座椅框架、前连杆和底座构成四连杆机构。图3A显示座椅骨架处于初始位置,在该位置,前后连杆转动到最向后位置,而倾角调节连杆转动到最向前位置,使得座椅框架处于最低位置。然后,通过调角器,使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如图3B所示。在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不是先使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而是先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前转动,带动座椅框架移动到完全向上位置(未示出)。在图3B之后,如图3C所示,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前转动,带动座椅框架移动到完全向上位置。或者,在上述替代性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进一步向前转动,带动座椅框架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在该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70-100mm,这通过增加高度调节机构的主轴电机沿丝杠的行程极限(例如采用更长的丝杠)实现,该行程极限可以通过设置止挡或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设定。然后,如图3E所示,使座椅框架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接着图3C),或者靠背旋转到完全向前的位置(接着图3D)。之后,通过前后驱动机构,使座椅骨架移动到完全向前位置(即处于便捷进入姿态),如图3F所示。
在图2中,座椅处于零重力姿态,其中通过倾角驱动机构使倾角调节连杆和后连杆向后转动,使得座椅框架从前朝后向下倾斜,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后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零重力姿态。在此期间,仅倾角驱动机构被激活,而后连杆处于锁定状态。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座椅骨架200。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座椅骨架200包括底座210,座椅框架220,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210上部的后侧支架211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220的后侧的后连杆240,高度调节机构250和倾角调节机构260。座椅骨架还包括后部横管(未示出)以及靠背290和调角器291。具体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倾角调节机构260包括主轴电机262,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262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263,其中主轴电机262设置在座椅框架220的边框前侧上,丝杠263一端设置在底座210上部的前侧支架212上,使得主轴电机262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263移动,由此主轴电机262和丝杠263构成长度可调的单连杆,其充当前连杆230,其中前连杆230的长度通过主轴电机262沿丝杠263的行程长度来调节,从而调节座椅框架220的倾角。
此外,在本例中,高度调节机构250包括高度驱动电机251,其沿着座椅骨架200前后方向布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252;和与之啮合的齿条(未示出),其中齿条设置在后连杆240上,高度驱动电机251和驱动齿轮252设置在座椅框架220的边框后侧上。
类似于图1,在图4中,座椅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与第一实施例一样,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前转动,使得座椅框架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同时通过前后驱动机构使座椅沿滑轨移动到完全向前位置,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前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便捷进入姿态。在此期间,仅高度调节机构被激活,而倾角调节机构不被激活。
类似于图2,在图5中,座椅处于零重力姿态。但是,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通过倾角调节机构(主轴电机262和丝杠263)增加前连杆的长度,使前连杆和后连杆随之向后转动,使得座椅框架从前朝后向下倾斜,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后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零重力姿态。在此期间,仅倾角调节机构被激活,而高度调节机构不被激活。
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座椅骨架300。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座椅骨架300包括底座310,座椅框架320,一端与座椅框架320的前侧枢转连接的前连杆330,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310上部的后侧支架311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320的后侧的后连杆340,和高度调节机构350。座椅骨架还包括后部横管(未示出)以及靠背390和调角器391。高度调节机构350包括主轴电机351和丝杠352。具体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前连杆330的另一端与底座310上部的前侧支架312枢转连接,并且座椅框架320在前侧包括能够相对于座椅框架320的边框向上倾斜的座椅底板321,倾角调节机构360通过调节座椅底板321的倾角来调节座椅框架320的倾角。
在本例中,座椅底板321能够相对于边框向上倾斜10度。另外,通过设定高度调节机构350,使得后连杆340能从初始位置进一步向后转动,使座椅框架320从前朝后向下倾斜8度。由此,座椅框架320能够获得总共18度的倾角,使得座椅骨架300达到零重力姿态。
类似于图1,在图6中,座椅处于便捷进入姿态。与第一实施例一样,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前转动,使得座椅框架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同时通过前后驱动机构使座椅沿滑轨移动到完全向前位置,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前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便捷进入姿态。在此期间,仅高度调节机构被激活,而倾角调节机构不被激活。
在图7中,座椅处于零重力姿态。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通过倾角调节机构使座椅底板相对于边框向上倾斜10度,同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前后连杆向后转动,使得座椅框架从前朝后向下倾斜8度,从而使座椅框架获得总共18度的倾角,并且通过调角器使靠背向后旋转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零重力姿态。
相比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制造成本更低。
在第三实施例中,除了倾角调节机构360,高度调节机构350也起到了倾角调节机构的作用。例如,通过设定高度调节机构,使得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座椅骨架的最低位置相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使座椅骨架产生额外的向后倾斜运动以实现零重力状态,而无需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样的倾角调节机构。
可以设想到的是,在第三实施例中,仅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来调节座椅框架的倾角以实现零重力状态,而座椅骨架在前侧不包括任何倾角调节机构。
在一些情形中,在本文中公开的特征可以与其它特征无关地使用。另一方面,当有必要时,可以组合在本文中公开的特征以提供各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措辞和表述都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基于零重力车辆座椅,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车辆座椅,即没有零重力功能的车辆座椅。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因此,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能存在各种修改、变型和替代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该座椅骨架包括待固定于车辆地板的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座椅框架,一端与座椅框架的前侧枢转连接的前连杆,一端枢转连接于底座上部的后侧支架并且另一端枢转连接于座椅框架的后侧的后连杆,和驱动后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旋转的高度调节机构,其中,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和倾角调节机构,座椅框架能够移动到完全向上位置,其特征在于,座椅框架还能够移动到额外向前位置,在该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额外向前位置下,座椅框架比在完全向上位置更向前7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还包括调节座椅框架倾角的倾角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倾角调节连杆,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倾角调节连杆一端铰接,倾角调节连杆另一端与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枢转连接;和驱动倾角调节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旋转的倾角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倾角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着与座椅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倾角调节连杆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上,其中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带动倾角调节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倾角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边框前侧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上,其中,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由此主轴电机和丝杠构成长度可调的前连杆,其中前连杆的长度通过主轴电机沿丝杠的行程长度来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底座上部的前侧支架枢转连接,其中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使座椅框架向后下倾斜,使得高度调节机构还起到倾角调节机构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座椅框架在前侧包括能够相对于座椅框架的边框向上倾斜的座椅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在前侧不包括任何倾角调节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主轴电机,其沿座椅前后方向布置;和与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丝杠,其中主轴电机设置在后连杆上,丝杠一端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后侧支架上,使得主轴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导致其沿着丝杠移动,带动后连杆围绕其与底座的枢转点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驱动电机,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布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齿条,其中齿条设置在后连杆上,电机和驱动齿轮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边框后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还包括前部同步杆,其中前部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座椅骨架左右两侧的底座与倾角调节连杆的枢转连接点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为滑轨构造,座椅框架能够通过前后驱动机构随着高度调节机构一起沿滑轨滑动。
14.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骨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是零重力车辆座椅。
CN202322227377.8U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Active CN221137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377.8U CN2211377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377.8U CN2211377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37766U true CN221137766U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8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7377.8U Active CN2211377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37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368B2 (en) Vehicle stadium/slide seat system
CN109532578B (zh) 具有自动倾斜的座椅
RU2648549C2 (ru) Кресл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и спинкой и основанием
CN111601732B (zh) 便捷进入的车辆座椅
US10926673B2 (en) Vehicle seat
CA2957892C (en) Vehicle access seating
US11338714B2 (en) Vehicle seat with cantilevered headrest assembly and positioning system
BR112012012245B1 (pt) Conjunto de trilho de assento, e, conjunto de assento para uso em um veículo automotivo
KR101884741B1 (ko) 래치회동형 리어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CN106560341B (zh) 用于使车辆后座放倒的装置
CN218892464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221137766U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
JP4534831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位置調整装置
CN112406642A (zh) 具有方便进入后部位置的可倾斜的座椅垫的车辆座椅
CN115107592A (zh) 一种座椅的调节结构、座椅和车辆
KR101746457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KR101785277B1 (ko) 시트 플랫화를 위한 시트쿠션 이동장치
KR102540545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 회전 장치
CN111976554A (zh) 一种汽车及其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EP3999377B1 (en) Armrest assembly with armrest moveable between egress position and use position and vehicle seat with moveable armrest
CN21840029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零重力调节机构
US20240092231A1 (en) Seat for Vehicle
KR20230042807A (ko) 자동차용 시트 포지션 조절 장치
KR20240016050A (ko) 모빌리티용 시트 조절 장치
CN117656956A (zh) 一种座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