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8906U - 衣服 - Google Patents

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8906U
CN221128906U CN202322010216.3U CN202322010216U CN221128906U CN 221128906 U CN221128906 U CN 221128906U CN 202322010216 U CN202322010216 U CN 202322010216U CN 221128906 U CN221128906 U CN 221128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garment
wearer
trunk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02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田耕介
池崎昌彦
浅川英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8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8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易穿用的衣服。衣服在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10)的上部具有供所述穿用者的头部露出的开口部(12),在所述主体部(10)形成有弯折部(30),所述弯折部(30)成为通过将所述主体部(10)的一部分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主体部(10)的另一部分来将所述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起点。

Description

衣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服。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衣长较长的衣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防水性的片材构成且覆盖上半身及下半身的一体式的衣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291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这种衣长较长的衣服存在在使头部穿过衣服的内侧进行穿用时花费工夫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穿用的衣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种衣服,在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的上部具有供所述穿用者的头部露出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覆盖所述穿用者的躯干的躯干部和覆盖所述穿用者的下半身的腿部,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躯干部与所述腿部的边界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成为通过将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腿部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躯干部来将所述主体部折成两折的起点。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衣服是以套盖的方式来穿用的雨具。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30形成于所述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弯折部30安装有收纳所述主体部10的袋50。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弯折部30形成有操作用的突片31,所述突片31配置于所述主体部10的内侧。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袋50具备:收纳开口部51,其可供所述主体部10取出放入;以及拉出部55,其与所述弯折部30连接,所述拉出部55安装于所述袋50的内侧,且能够从所述收纳开口部51向所述袋50的外侧拉出。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主体部10收纳于所述袋50中的状态下,所述拉出部55位于所述主体部10与所述收纳开口部51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突片31的颜色与所述主体部10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躯干部11具有能够开闭的切口11a,所述切口11a从所述开口部12到所述躯干部11,从所述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延伸。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部10具有向下方开口的下方开口部15a和覆盖穿用者的手臂的臂部13,在以所述弯折部30为起点将所述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躯干部11的状态下,所述臂部13从所述下方开口部15a伸出。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突片31的长度为3cm以上。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袋50具有展开所述主体部10时的朝向的标记53。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突片31以在所述弯折部30的延长线上延伸的朝向来安装。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弯折部30成为以所述腿部15的外表面15e与所述躯干部11的外表面11e相对的方式将所述腿部15折叠于所述躯干部11的起点。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腿部15具有覆盖穿用者的大腿的大腿部15u和覆盖穿用者的小腿的小腿部15p,所述大腿部15u从所述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所述小腿部15p从所述大腿部15u的下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部10是通过将单独地形成的所述躯干部11的所述下端11g与所述腿部15的上端15g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所述躯干部11的所述下端11g及所述腿部15的所述上端15g均为大致水平,所述腿部15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线C2向前下方倾斜地与所述腿部15的所述上端15g相交,在所述腿部15的后部15r设置有接合部15q,接合部15q是通过将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切口的边缘沿上下方向接合而形成的,所述腿部15通过所述接合部15q而弯曲,形成所述大腿部15u和所述小腿部15p。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主体部10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臂部13从所述躯干部11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延伸。
实用新型的效果
能够提供容易穿用的衣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雨衣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雨衣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主体部的上部的俯视图。
图4是主体部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穿用者乘坐于踏板式车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的主视图。
图7是VII-VII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在袋中收纳有主体部的状态下的雨衣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穿用者穿上主体部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穿用者穿上主体部的中途的状态下的雨衣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穿用者穿上了主体部的状态下的雨衣的纵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穿用者脱下主体部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穿用者脱下了主体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 雨衣
10 主体部
11躯干部(主体部的另一部分)
11a切口
11e躯干部外表面(躯干部的外表面)
11g 下端
12 开口部
13 臂部
15腿部(主体部的一部分)
15a下方开口部
15e腿部外表面(腿部的外表面)
15g 上端
15p 小腿部
15q 接合部
15r腿部后部(腿部的后部)
15u 大腿部
30 弯折部
31 突片
50 袋
51 收纳开口部
53标签(标记)
55拉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雨衣1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雨衣1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作为衣服的一例的雨衣1是保护穿用者不被雨淋的雨具。如图1和图2所示,雨衣1具有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10和用于收纳主体部10的袋50。
主体部10由防水性的片材形成,通过穿用者将其套盖在身体上并使身体穿过其中,从而主体部10覆盖穿用者的身体。主体部10具备覆盖穿用者的躯干的躯干部11、覆盖穿用者的两臂至手腕的左右一对臂部13、以及覆盖穿用者的下半身的腿部15。作为防水性的片材,例如可以举出由聚氯乙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等高分子材料形成的片材等。另外,主体部10也可以由通过对聚氯乙烯或热塑性聚氨酯等与布料进行层压加工而形成的片材、通过利用聚氨酯树脂等对布料进行涂覆而形成的片材等形成。
躯干部11位于主体部10的上部。在躯干部11的上端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12。开口部12是用于使穿用者的头部伸出到主体部10的外侧的开口。在开口部12的周围设有以从开口部12向外侧翻折的方式形成的领子12a。另外,在领子12a的内侧连接有保护穿用者的头部的兜帽12b。兜帽12b在不使用时可通过折叠起来而收纳于领子12a的内侧。
另外,在躯干部11的前面即躯干部前部11f形成有切口11a。切口11a是上端与开口部12相连而开放的切口,构成为能够通过拉链开闭。另外,切口11a从开口部12到躯干部11,从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向从穿用者处观察时的斜左下方延伸。切口11a被盖部11b覆盖,盖部11b是沿着切口11a的上侧安装于躯干部11的带。另外,切口11a也可以构成为,从开口部12到躯干部11,从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向从穿用者处观察时的斜右下方延伸。
臂部13是从躯干部11的上部延伸的细长的筒状的部分。在臂部13的前端形成有臂部开口部13a,臂部开口部13a是用于将穿用者的手伸出到臂部13的外侧的开口。
腿部15是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下方延伸的粗筒状的部分。在腿部15的前端形成有用于使穿用者的脚从腿部15向外侧伸出的下方开口部15a。由于腿部15覆盖标准体形的穿用者的下半身中的大致到脚踝为止的部分,因此穿用者的脚踝至脚尖从下方开口部15a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雨衣1的左右方向中央,腿部1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3比躯干部1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1长。另外,腿部15的长度L3比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到臂部13的前端的长度L2短。更具体而言,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到臂部13的前端的长度L2比腿部1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3长从穿用者的肘部到手腕的长度左右。
另外,在腿部15形成有连结部16。连结部16由钩部16a和环部16b构成。钩部16a是带工具扣的钩子,在腿部15的内表面安装于腿部15的前面即腿部前部15f。环部16b是大致矩形的环,在腿部15的内表面安装于腿部15的后面即腿部后部15r(腿部的后部)。通过钩部16a钩挂于环部16b,由此连结部16分别将腿部前部15f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端与腿部后部15r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端连结。由此,下方开口部15a在左右方向上被分割成两部分,穿用者能够从被分割成两部分的各个开口向外侧伸出脚。在该情况下,例如在穿用者乘坐于踏板式车辆80(参照图5)等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腿部15因逆风而从下方开口部15a翻起。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10的内侧,在躯干部11与腿部15的边界形成有弯折部30。弯折部30是通过以如下方式进行安装而构成的:将由挠性材料形成的带粘贴在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的大致整周上。作为构成弯折部30的挠性材料的带,例如可举出将尼龙编织成带状而形成的尼龙带等。但是,作为挠性材料的带,只要是刚性比构成主体部10的防水性的片材大的带即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30中,大致相同长度的两条尼龙带分别在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的大致整周上分开地安装于前部和后部,两条尼龙带的端部分别位于主体部10的左右两端。如后所述,弯折部30成为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及臂部13时的起点。
在弯折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设置有左右一对突片31。突片31是配置于主体部10的内侧的带,以在弯折部30的延长线上延伸的朝向来安装。如后所述,突片31在以弯折部30为起点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及臂部13时成为用于操作的抓手。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1是尼龙带,安装于构成弯折部30的两根尼龙带的左右端。突片31是供穿用者抓住的部分,因此长度分别为3cm以上。另外,为了使穿用者容易握住,突片31优选大致比拳头长,更优选长度分别为10c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1的长度为10cm以上。
如后所述,设想在穿用者抓住突片31时穿用者的头部位于主体部10的内部,穿用者容易在微暗中寻找突片31。因此,通过以与主体部10的内表面不同的颜色来形成突片31,提高了在微暗中的视觉辨认性。另外,突片31的颜色更优选为即便在微暗中也容易发现的亮度高的颜色。
图3是示出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的上部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一对臂部13从躯干部11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分别向上方倾斜地延伸。更具体而言,在主体部10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臂部13的上缘13g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相对于水平线H向上方倾斜角度W。角度W是正的角度。
臂部13的上缘13g与肩部14连接,肩部14在躯干部11中从上方覆盖穿用者的肩。在主体部10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肩部14的上端成为大致水平。另外,上缘13g以朝向左右方向外侧以大致角度W朝向上方的方式与肩部14连接。如后所述,在穿用者穿用主体部10时,穿用者的手易于从下方碰到肩部14或上缘13g的内侧。在穿用者的手碰到了肩部14的情况下,肩部14的上端成为大致水平,因此穿用者易于使手沿着肩部14移动以便使手碰到上缘13g的内表面。另外,在穿用者的手碰到了上缘13g的情况下,由于上缘13g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相对于水平线H向上方倾斜角度W,因此穿用者易于使手沿着臂部13的上缘13g移动到臂部开口部13a。
另外,为了使穿用者容易将手沿着臂部13的上缘13g移动到臂部开口部13a,优选角度W为5度以上。另外,更优选角度W为7度以上。但是,在穿用者穿上了主体部10时,为了减轻由主体部10的褶皱等引起的不适感,优选角度W为20度以下。另外,更优选角度W为15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W为7度。
图4是主体部10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穿用者乘坐于踏板式车辆80的情形的侧视图。在图4中,分别示出了躯干部11的各高度处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即第1中心线C1、以及腿部15的各高度处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即第2中心线C2。主体部10是通过将分别单独地形成的躯干部11的下端11g与腿部15的上端15g上下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躯干部11的下端11g沿着水平方向,与第1中心线C1大致垂直地相交。另一方面,腿部15的上端15g沿着水平方向,将不与第2中心线C2垂直的角度T设为钝角所成的角与第2中心线C2相交。换言之,第2中心线C2以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式与腿部15的大致水平的上端15g相交。由此,腿部15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
在腿部15形成有接合部15q。接合部15q形成于腿部后部15r的后端。接合部15q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在腿部后部15r的后端沿左右方向形成宽度较宽的切口,将形成了切口后的端面上下连接。通过形成接合部15q,腿部后部15r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变短。由此,腿部15以接合部15q附近为起点以左右方向为轴平缓地弯曲,形成大腿部15u和小腿部15p。大腿部15u从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大腿部15u主要覆盖穿用者的腿部分中的大腿、即膝盖以上。小腿部15p从大腿部15u的下端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小腿部15p主要覆盖穿用者的腿部分中的小腿、即从膝盖到脚踝附近。如图4所示,小腿部15p朝向前方的倾斜度小于大腿部15u朝向前方的倾斜度。换言之,小腿部15p从大腿部15u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如图5所示,乘坐于踏板式车辆80的状态下的穿用者就座于座椅81。此时,穿用者握着踏板式车辆80的转向用的把手83,将脚放在踏板85上。在该姿势下,一般而言,穿用者的躯干大致铅垂地立起,大腿大致沿着水平,小腿大致沿着铅垂。如上所述,在主体部10中,大腿部15u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因此,在大腿部15u覆盖就座于座椅81的穿用者的大腿时,容易抑制大腿部15u朝向前方的变形。因此,在就座于座椅81的穿用者的大腿上,在大腿部15u难以形成褶皱,雨水难以积存于褶皱中。另外,躯干部11难以被向前方拉拽,容易抑制就座于座椅81的穿用者的腰及臀部附近变得受拘束。另外,如上所述,小腿部15p从大腿部15u向下方弯曲而形成。因此,小腿部15p容易覆盖就座于座椅81的穿用者的小腿。由此,小腿部15p容易覆盖至穿用者的脚踝,踏板式车辆80不易因行驶中的逆风而晃动。
图6是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的VII-VII剖视图。图8是在袋50中收纳有主体部10的状态下的雨衣1的纵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躯干部11及腿部15的内表面分别称为躯干部内表面11i及腿部内表面15i。另外,以下,将躯干部11、臂部13以及腿部15的外表面分别称为躯干部外表面11e、臂部外表面13e以及腿部外表面15e。并且,将躯干部11的后面称为躯干部后部11r。
如图6所示,能够通过以弯折部30为起点将主体部10的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主体部10的躯干部11来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以弯折部30为起点将腿部15翻转过来、以腿部内表面15i面向外部的方式使腿部外表面15e与躯干部外表面11e重叠,来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在该状态下,在弯折部30的附近形成与躯干部内表面11i相连的弯折部开口A。另外,构成弯折部30的尼龙带和突片31在大致一条直线上延伸。
如上所述,躯干部1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1比腿部1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3短,从躯干部11的下端到臂部13的前端的长度L2比长度L3长。因此,在图6的状态下,躯干部11整体被腿部15遮挡。另一方面,通过使臂部13向下方开口部15a的方向延伸,臂部13的一部分从下方开口部15a伸出。臂部13的从下方开口部15a伸出的部分是覆盖从穿用者的肘部附近到手腕的部分。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时,袋50向主体部10的外部露出。袋50是通过将均为大致长方形的片材即第1片材50a及第2片材50b的三边缝合起来而形成的袋。袋50具有收纳开口部51、作为标记的一例的标签53以及拉出部55。
收纳开口部51是用于将主体部10放入袋50内以及将主体部10取出到袋50外的开口,通过第1片材50a及第2片材50b的四边中的未缝合的一边开口而形成。在第1片材50a及第2片材50b上,沿着收纳开口部51的边缘安装有拉链,通过拉链开闭,收纳开口部51开闭。
拉出部55是大致长方形的片材。拉出部55的一端在袋50的内侧缝在第1片材50a的收纳开口部51的附近,相反侧的一端通过固定件55a与构成弯折部30的尼龙带连接。这里所说的“收纳开口部51的附近”是指第1片材50a中的固定件55a以能够从收纳开口部51拉出的程度靠近收纳开口部51的位置。另外,拉出部55与弯折部30的连接位置是弯折部30的前部,即,拉出部55与弯折部30的连接位置是弯折部30中的成为躯干部前部11f与腿部前部15f的边界的部分。
标签53是缝在第1片材50a上的片材,是用于让穿用者识别袋50的适合于穿用雨衣1的朝向的标记。
如图8所示,袋50将图6和图7所示的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以进一步折叠的状态来进行收纳。另外,如图8所示,构成弯折部30的尼龙带与拉出部55的两面中的、在拉出部55进入了袋50的内侧时成为与收纳开口部51相反的一侧的面连接。由此,在主体部10经由收纳开口部51被收纳于袋50中时,拉出部55位于主体部10与收纳开口部51之间。因此,抑制了在开闭收纳开口部51的拉链时拉链咬住主体部10的情况。
针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雨衣1,使用图6~图11对穿用者穿用主体部10时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穿用者穿上主体部10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穿用者穿上主体部10的中途的雨衣1的纵剖视图。图11是穿用者穿上了主体部10的状态下的雨衣1的纵剖视图。
在穿用者穿用主体部10的情况下,首先,穿用者通过目视对作为标记的标签53进行确认,并以在从穿用者处观察时缝有标签53的第1片材50a比第2片材50b更靠近穿用者的方式手持袋50。之后,穿用者打开收纳开口部51的拉链,经由收纳开口部51取出主体部10。如上所述,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以进一步折叠的状态收纳于袋50中。因此,穿用者以拉拽两个突片31的方式将主体部10取出并展开,由此,在从穿用者处观察时,主体部10如图6那样处于折成两折而展开的状态。由此,主体部10的各部的排列顺序从靠近穿用者的部分起依次为腿部前部15f、躯干部前部11f、躯干部后部11r、腿部后部15r。另外,在该状态下,在主体部10的上侧,在躯干部前部11f与躯干部后部11r之间形成有弯折部开口A。
接着,穿用者在使袋50的标签53比主体部10靠跟前侧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将手臂、躯干及头部分别穿过向上方开口的弯折部开口A。之后,穿用者将躯干和手臂分别穿过躯干部11和臂部13,并且将头部从开口部12向外侧伸出。在此,如果是穿用者穿用衣长较长的通常的衣服的情况,则穿用者需要将手臂、躯干及头部从衣服的下方开口部穿过腿部的内侧。与此相对,在雨衣1中,由于弯折部开口A与躯干部11的内侧相连,因此,此时穿用者不需要将手臂、躯干及头部穿过腿部15的内侧。另外,如上所述,穿用者将标签53作为标记,以在从穿用者处观察时第1片材50a比第2片材50b更靠近穿用者的方式手持袋50并将主体部10展开。由此,弯折部开口A向上方开口,躯干部前部11f在穿用者的前方被展开到比躯干部后部11r更靠近穿用者的位置。因此,穿用者能够通过将身体直接穿过展开的主体部10的弯折部开口A,从而在不会弄错朝向的情况下穿上主体部10。并且,此时,开口部12与切口11a成为一体而较大地开口,因此,例如,利用踏板式车辆80(参照图5)等鞍乘型车辆的穿用者能够在不脱下头盔等的情况下将头部从开口部12向外侧伸出。另外,由于臂部13的上缘13g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倾斜,因此在穿用者的手穿过弯折部开口A而碰到上缘13g时,穿用者的手易于沿着上缘13g朝向臂部开口部13a移动。因此,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手臂穿过臂部13。
之后,如图10所示,主体部10成为躯干部11覆盖穿用者的躯干、腿部15翻转过来而卷起的状态。接着,穿用者将腿部15向下方放下。如上所述,长度L2比长度L3长从穿用者的肘部到手腕的长度左右,因此在图10的状态下,穿用者能够将被臂部13覆盖的手臂的从肘部到前端的部分从下方开口部15a向外侧伸出。因此,穿用者能够容易地放小腿部15。之后,穿用者拉上切口11a的拉链,由此成为图11所示的状态,穿用者穿上主体部10的动作完成。
接着,使用图12和图13对穿用者脱下主体部10并将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时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穿用者脱下主体部10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穿用者脱下了主体部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穿用者脱下主体部10的情况下,首先,穿用者拉下切口11a的拉链,打开切口11a。切口11a从开口部12到躯干部11,从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在,向从穿用者处观察时的斜左下方延伸,因此穿用者能够用左手容易地拉下拉链。
之后,穿用者在不将臂部13翻转过来的情况下将手臂从臂部13朝向躯干部11的内部抽出。另外,穿用者经由开口部12及切口11a将头部拉入到躯干部11的内部。由此,如图12所示,穿用者的头部和手臂处于位于躯干部11或腿部15的内部的状态。此时,开口部12与切口11a成为一体而较大地开口,因此穿用者无需脱下头盔等就能够将头部拉入到躯干部11的内部。
在图12的状态下,穿用者用双手分别抓住位于弯折部30的左右两端的突片31。此时,由于突片31设置于弯折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因此突片31容易处在穿用者从臂部13抽出的手臂和手的通过位置,穿用者易于用手摸索来抓住突片31。另外,即使在穿用者无法用手摸索来抓住突片31的情况下,由于突片31的颜色与主体部10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因此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出突片31。另外,突片31的长度为10cm以上,因此是穿用者容易握住的长度。因而,穿用者能够容易地抓住突片31。
接着,穿用者在用双手分别抓住突片31的状态下,一边将躯干和头部经由下方开口部15a向主体部10的外侧抽出,一边如图12中的假想线的箭头所示那样将突片31朝向下方开口部15a的外侧拉拽。由此,如图13所示,穿用者处于脱掉了雨衣1的状态。同时,构成弯折部30的尼龙带的刚性比构成主体部10的防水性的片材的刚性大,因此主体部10以弯折部30为起点弯折,腿部15折叠于躯干部11而成为折成两折的状态。此时,腿部15和躯干部11以弯折部30为起点以腿部外表面15e与躯干部外表面11e相对的方式折叠在一起。另外,此时,由于突片31在弯折部30的延长线上延伸,因此通过拉拽突片31来对弯折部30施加张力,容易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
穿用者在脱下了雨衣1之后,将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进一步折叠而放入袋50中。此时,由于主体部10处于以弯折部30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因此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10折叠。另外,此时,由于主体部10处于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的状态,因此主体部10中的不易被雨水淋湿的腿部内表面15i面向外侧。因此,穿用者能够避免与被雨淋湿的主体部10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容易将主体部10折叠。另外,由于袋50安装于在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状态下成为端部的弯折部30,因此穿用者能够通过将主体部10从下方开口部15a侧折叠起来而容易地将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并且,由于袋50与主体部10经由拉出部55连接,因此容易将主体部10整体收纳于袋50中。
之后,穿用者通过拉上收纳开口部51的拉链来将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此时,如图8所示,片状的拉出部55位于主体部10与收纳开口部51之间。因此,在穿用者拉上收纳开口部51的拉链时,拉链难以咬住主体部1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方式,雨衣1是在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10的上部具有供穿用者的头部露出的开口部12的衣服,在主体部10的内侧形成有弯折部30,弯折部30成为通过将主体部10的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主体部10的躯干部11来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起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主体部10形成有弯折部30,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容易减少将身体穿过主体部10的内侧的作业,因此主体部10的穿用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雨衣1是以套盖的方式来穿用的雨具,主体部10具有覆盖穿用者的躯干的躯干部11和覆盖穿用者的下半身的腿部15。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穿上作为覆盖穿用者的躯干和下半身那样的衣长较长的雨具的雨衣1。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部30形成于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
根据该结构,容易在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整体形成弯折部30,因此容易以弯折部30为起点将主体部10的内表面向外侧翻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30安装有收纳主体部10的袋50。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袋50收纳主体部10。另外,由于袋50安装于成为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起点的弯折部30,因此在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袋50位于主体部10的端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另外,容易防止袋50丢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30形成有操作用的突片31,突片31配置于主体部10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在穿用者脱下主体部10时,通过抓住突片31进行拉拽,穿用者能够同时进行脱下主体部10的动作和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动作。另外,在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的状态下,穿用者通过拉拽突片31,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10从袋50取出并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50具备可供主体部10取出放入的收纳开口部51和与弯折部30连接的拉出部55,拉出部55安装于袋50的内侧,能够从收纳开口部51向袋50的外侧拉出。
根据该结构,主体部10经由拉出部55与袋50的内侧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10整体收纳于袋50的内侧。另外,由于拉出部55能够从收纳开口部51拉出,因此主体部10整体能够从收纳开口部51拉出,主体部10的展开变得容易。另外,由于主体部10经由拉出部55与袋50的内侧连接,因此在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时,袋50难以拉拽主体部10,袋50的外形形状不易变形。另外,拉出部55与袋50的内侧连接,因此在主体部10与拉出部55一起收纳于袋50的内侧时,袋50的外表面不易被拉入袋5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出部55在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中的状态下位于主体部10与收纳开口部51之间。
根据该结构,容易将主体部10收纳于袋50的内侧。另外,在关闭收纳开口部51时,主体部10不易被收纳开口部51夹住。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1的颜色与主体部10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根据该结构,对突片31的视觉辨认性得到提高。特别是,在穿用者脱下主体部10时,穿用者即使在主体部10的内侧的黑暗中也易于发现突片31。
在本实施方式中,躯干部11具有能够开闭的切口11a,切口11a从开口部12到躯干部11,从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使切口11a开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具有向下方开口的下方开口部15a和覆盖穿用者的手臂的臂部13,臂部13在以弯折部30为起点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的状态下从下方开口部15a伸出。
根据该结构,在穿用者穿上以弯折部30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10时,处于穿过臂部13的状态下的穿用者的手臂易于移动,主体部10的穿用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1的长度为3cm以上。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发现并抓住突片31。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50具有作为表示展开主体部10时的朝向的标记的标签53。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穿用者弄错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的朝向而穿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1以在弯折部30的延长线上延伸的朝向来安装。
根据该结构,通过拉拽突片31来对弯折部30施加张力,容易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部30成为以腿部15的腿部外表面15e与躯干部11的躯干部外表面11e相对的方式将腿部15折叠于躯干部11的起点。
根据该结构,在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被雨淋湿的主体部10的外表面被折进内侧,因此容易避免穿用者与被雨淋湿的主体部10的外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腿部15具有覆盖穿用者的大腿的大腿部15u和覆盖穿用者的小腿的小腿部15p,大腿部15u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小腿部15p从大腿部15u的下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容易提高穿上了主体部10的穿用者就座于踏板式车辆80的座椅81等时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是通过单独地形成的所述躯干部11的所述下端11g与所述腿部15的上端15g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躯干部11的下端11g及腿部15的上端15g均为大致水平,腿部15的前后方向上的第2中心线C2向前下方倾斜地与腿部15的上端15g相交,在腿部后部15r设有通过将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切口的边缘沿上下方向接合而形成的接合部15q,腿部15通过接合部15q而弯曲,形成大腿部15u及小腿部15p。
根据该结构,容易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提高穿上了主体部10的穿用者就座于踏板式车辆80的座椅81等时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10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臂部13从躯干部11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延伸。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将手臂穿过臂部13。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及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设置于袋50的标记的标签53缝合于与拉出部55连接的第1片材50a的外表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设置于袋50的标记也可以通过对第1片材50a的外表面实施的印刷等来设置。另外,设置于袋50的标记只要以能够区分第1片材50a和第2片材50b的方式来设置即可,因此可以设置于第2片材50b,也可以设置于第1片材50a和第2片材50b双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衣服”的一例,对雨衣1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衣服”也可以是工作服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弯折部30是通过将刚性比构成主体部10的防水性的片材大的挠性的带安装于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而构成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弯折部”也可以是通过使构成躯干部11的片材和构成腿部15的片状的材料的刚性互不相同而形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弯折部”是躯干部11的下端11g与腿部15的上端15g的连接部分,由于躯干部11与腿部15的刚性的差异而成为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的起点。
另外,例如,“弯折部”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来形成:将构成主体部10的片材在腿部15的上端15g与躯干部11的下端11g的边界附近遍及周围的大致一周地重叠两层以上来进行缝合。在该情况下,“弯折部”的刚性比“弯折部”的附近的片材的刚性大,由此成为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的起点。另外,例如,“弯折部”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来形成:在构成主体部10的片状的材料中,在腿部15的上端15g与躯干部11的下端11g的边界附近,遍及周围的大致一周地形成接缝。
另外,“弯折部”不仅可以遍及主体部10的周围的大致一周来设置,也可以仅形成于主体部10的周围中的一部分。例如,“弯折部”也可以是在腿部15的上端15g与躯干部11的下端11g的边界附近以大致相同的高度安装于主体部10的内侧的左右两端的、例如像突片31那样的一对拉手。在该情况下,穿用者一边向左右两侧拉拽一对拉手一边脱下主体部10,从而在一对拉手彼此之间产生张力。由此,拉手成为将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躯干部11的起点。另外,作为该“弯折部”的拉手,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弯折部30、或者如上面列举出的那样的遍及主体部10的周围的大致一周设置的“弯折部”进行组合,更容易将主体部10折成两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说明了在主体部10以弯折部30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臂部13的一部分从下方开口部15a伸出,但这是一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腿部15的长度L3比从躯干部11的下端11g到臂部13的前端的长度L2长,在主体部10以弯折部30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臂部13整体被腿部15覆盖。在该情况下,在主体部10以弯折部30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下,主体部10的容易被雨淋湿的外表面全部被折进内侧。因此,穿用者更难以接触主体部10中的被淋湿的部分。
[由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结构。
(结构1)一种衣服,在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的上部具有供所述穿用者的头部露出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成为通过将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部分来将所述主体部折成两折的起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主体部形成有弯折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折成两折,主体部的穿用变得容易。
(结构2)结构1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是以套盖的方式来穿用的雨具,所述主体部具有覆盖所述穿用者的躯干的躯干部和覆盖所述穿用者的下半身的腿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穿上覆盖穿用者的躯干和下半身那样的衣长较长的雨具即衣服。
(结构3)结构1或2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周围。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主体部的内侧周围形成有弯折部,因此容易以弯折部为起点将主体部的内表面向外侧翻折。
(结构4)结构1至3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部安装有收纳所述主体部的袋。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袋收纳主体部。另外,由于袋安装于成为将主体部折成两折的起点的弯折部,因此在主体部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袋位于主体部的端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收纳于袋中。
(结构5)结构1至4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部形成有操作用的突片,所述突片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在穿用者脱下主体部时,通过抓住突片进行拉拽,穿用者能够同时进行脱下主体部的动作和将主体部折成两折的动作。
(结构6)结构4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具备:收纳开口部,其可供所述主体部取出放入;以及拉出部,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拉出部安装于所述袋的内侧,且能够从所述收纳开口部向所述袋的外侧拉出。
根据该结构,主体部经由拉出部与袋的内侧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整体收纳于袋的内侧。另外,由于拉出部能够从收纳开口部拉出,因此主体部整体能够从收纳开口部拉出,主体部的展开变得容易。另外,主体部经由拉出部与袋的内侧连接,因此在主体部收纳于袋中时,袋难以拉拽主体部,袋的外形形状不易变形。另外,由于拉出部与袋的内侧连接,因此在主体部与拉出部一起收纳于袋的内侧时,袋的外表面不易被拉入袋的内侧。
(结构7)结构6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收纳于所述袋中的状态下,所述拉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收纳开口部之间。
根据该结构,容易将主体部收纳于袋的内侧。
(结构8)结构5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片的颜色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根据该结构,对突片的视觉辨认性得到提高。
(结构9)结构2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部具有能够开闭的切口,所述切口从所述开口部到所述躯干部,从所述躯干部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使切口开闭。
(结构10)结构2或9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向下方开口的下方开口部和覆盖穿用者的手臂的臂部,在以所述弯折部为起点将所述腿部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躯干部的状态下,所述臂部从所述下方开口部伸出。
根据该结构,在穿用者穿上以弯折部为起点折成两折的状态下的主体部时,处于穿过臂部的状态下的穿用者的手臂易于移动,主体部的穿用变得容易。
(结构11)结构5或8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片的长度为3cm以上。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发现突片,并且易于抓住突片。
(结构12)结构4、6和7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具有表示展开所述主体部时的朝向的标记。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主体部折成两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穿用者弄错主体部的前后方向的朝向而穿用的情况。
(结构13)结构5、8和11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片以在所述弯折部的延长线上延伸的朝向来安装。
根据该结构,通过拉拽突片来对弯折部施加张力,容易将主体部折成两折。
(结构14)结构2、9和10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成为以所述腿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躯干部的外表面相对的方式将所述腿部折叠于所述躯干部的起点。
根据该结构,在将主体部折成两折的状态下,被雨淋湿的主体部的外表面被折进内侧,因此容易避免穿用者与被雨淋湿的主体部的外表面接触。
(结构15)结构2、9、10和14中任一结构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具有覆盖穿用者的大腿的大腿部和覆盖穿用者的小腿的小腿部,所述大腿部从所述躯干部的下端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所述小腿部从所述大腿部的下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提高了穿上了主体部的穿用者就座于踏板式车辆的座椅等时的舒适性。
(结构16)结构15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是通过将单独地形成的所述躯干部的所述下端与所述腿部的上端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所述躯干部的所述下端及所述腿部的所述上端均为大致水平,所述腿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线向前下方倾斜地与所述腿部的所述上端相交,在所述腿部的后部设置有接合部,接合部是通过将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切口的边缘沿上下方向接合而形成的,所述腿部通过所述接合部而弯曲,形成所述大腿部和所述小腿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提高穿上了主体部的穿用者就座于踏板式车辆的座椅等时的舒适性。
(结构17)结构10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臂部从所述躯干部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延伸。
根据该结构,穿用者易于将手臂穿过臂部。

Claims (17)

1.一种衣服,在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主体部(10)的上部具有供所述穿用者的头部露出的开口部(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10)具有覆盖所述穿用者的躯干的躯干部(11)和覆盖所述穿用者的下半身的腿部(15),
在所述主体部(10),在所述躯干部(11)与所述腿部(15)的边界形成有弯折部(30),
所述弯折部(30)成为通过将所述主体部(10)的所述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主体部(10)的所述躯干部(11)来将所述主体部(10)折成两折的起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服是以套盖的方式来穿用的雨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30)形成于所述主体部(10)的内侧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折部(30)安装有收纳所述主体部(10)的袋(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折部(30)形成有操作用的突片(31),
所述突片(31)配置于所述主体部(1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50)具备:收纳开口部(51),其可供所述主体部(10)取出放入;以及拉出部(55),其与所述弯折部(30)连接,
所述拉出部(55)安装于所述袋(50)的内侧,且能够从所述收纳开口部(51)向所述袋(50)的外侧拉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10)收纳于所述袋(50)中的状态下,所述拉出部(55)位于所述主体部(10)与所述收纳开口部(5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31)的颜色与所述主体部(10)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躯干部(11)具有能够开闭的切口(11a),
所述切口(11a)从所述开口部(12)到所述躯干部(11),从所述躯干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外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10)具有向下方开口的下方开口部(15a)和覆盖穿用者的手臂的臂部(13),
在以所述弯折部(30)为起点将所述腿部(15)翻转过来而折叠于所述躯干部(11)的状态下,所述臂部(13)从所述下方开口部(15a)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31)的长度为3c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50)具有表示展开所述主体部(10)时的朝向的标记(53)。
13.根据权利要求5、8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31)以在所述弯折部(30)的延长线上延伸的朝向来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2、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30)成为以所述腿部(15)的外表面(15e)与所述躯干部(11)的外表面(11e)相对的方式将所述腿部(15)折叠于所述躯干部(11)的起点。
15.根据权利要求2、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部(15)具有覆盖穿用者的大腿的大腿部(15u)和覆盖穿用者的小腿的小腿部(15p),
所述大腿部(15u)从所述躯干部(11)的下端(11g)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
所述小腿部(15p)从所述大腿部(15u)的下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10)是通过将单独地形成的所述躯干部(11)的所述下端(11g)与所述腿部(15)的上端(15g)连接起来而形成的,
所述躯干部(11)的所述下端(11g)及所述腿部(15)的所述上端(15g)均为大致水平,
所述腿部(15)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线(C2)向前下方倾斜地与所述腿部(15)的所述上端(15g)相交,
在所述腿部(15)的后部(15r)设置有接合部(15q),接合部(15q)是通过将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切口的边缘沿上下方向接合而形成的,
所述腿部(15)通过所述接合部(15q)而弯曲,形成所述大腿部(15u)和所述小腿部(15p)。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10)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臂部(13)从所述躯干部(11)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延伸。
CN202322010216.3U 2022-08-05 2023-07-28 衣服 Active CN2211289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5407A JP7419454B1 (ja) 2022-08-05 2022-08-05 衣服
JP2022-125407 2022-08-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8906U true CN221128906U (zh) 2024-06-14

Family

ID=8961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0216.3U Active CN221128906U (zh) 2022-08-05 2023-07-28 衣服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19454B1 (zh)
CN (1) CN221128906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8782B2 (ja) 2005-07-15 2011-02-2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上衣
JP6375617B2 (ja) 2013-12-04 2018-08-22 照芳 福山 通気構造を有する布帛及び衣服
JP3218270U (ja) 2018-07-20 2018-10-04 薫 佐久間 雨カッ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19454B1 (ja) 2024-01-22
JP2024022074A (ja) 2024-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10572B1 (en) Garment with a covering
JP3872079B2 (ja) 自転車搭乗用衣服
EP1102551A1 (en) Improvements in ventilated garments
US4055873A (en) Accessory holder for use on article of clothing
US20120255094A1 (en) Sun screen article
WO2017169718A1 (ja) 衣類
JP4119395B2 (ja) 手袋付きウェア
CN221128906U (zh) 衣服
USRE30899E (en) Accessory holder for use on article of clothing
US20120204318A1 (en) Personal apparel garment particularly for health conscious three-finger-glove hand cover prophylactics
JPH08242942A (ja) カットクロス
JP2018059234A (ja) 自転車乗車用雨除けポンチョ
JP3092621U (ja) フード及びフード付き衣服
JP3704680B2 (ja) 防水衣料
JP3123657U (ja) 放射線防護衣
JP2007023416A (ja) 衣服
JP3049152U (ja) 被り型・エプロン
WO2022043885A2 (en) A rain garment
JP4607491B2 (ja) 衣服
JP6679033B1 (ja) ウエットスーツ
CN214904030U (zh) 一种套头式隔离衣
JP2846264B2 (ja) ポーチになるフード付きの外着衣
US20220117334A1 (en) Wearable towel foldable into a backpack
JP2003113506A (ja) 雨 具
JP2007061183A (ja) 幼児背負い用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