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5974U -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5974U
CN221035974U CN202322711916.5U CN202322711916U CN221035974U CN 221035974 U CN221035974 U CN 221035974U CN 202322711916 U CN202322711916 U CN 202322711916U CN 221035974 U CN221035974 U CN 221035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ssembly
air guide
outle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119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昌太
饶长健
张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119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5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5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5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包括:导风圈组件和导风板组件,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扇叶和扇叶电机,导风圈限定有出风口,导风圈上设有安装座,扇叶设于导风圈内,扇叶电机设在安装座上且与扇叶连接,用于驱动扇叶转动;导风板组件设在导风圈组件的出风口处,导风板组件可相对于导风圈组件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通过在导风圈上集成安装座,使得扇叶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在导风圈的安装座上,由此可以省去电机支架,减少了零部件,减少了装配步骤,降低了制造装配成本,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使得出风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应用至空调器上。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的柜机产品通常在出风口设置导风板,在导风板打开时进行送风,这种结构会导致气体直吹人体,会造成人体的不适感,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出风装置,所述空调器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紧凑,可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包括:导风圈组件,所述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扇叶和扇叶电机,所述导风圈限定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圈上设有安装座,所述扇叶设于所述导风圈内,所述扇叶电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扇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设在所述导风圈组件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组件可相对于导风圈组件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通过在导风圈的出风口处设置扇叶,通过扇叶电机驱动扇叶转动,使得出风口处的气流可以在扇叶的引导作用下送出,避免气流直吹人体,提高出风的舒适性;通过在导风圈上集成安装座,使得扇叶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在导风圈的安装座上,由此可以省去电机支架,减少了零部件,减少了装配步骤,降低了制造装配成本,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使得出风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应用至空调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限定有一侧敞开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板组件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活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具有活动齿条,所述安装腔的底壁具有避让孔,所述活动齿条适于穿设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扇叶电机位于所述安装座的敞开处,且所述扇叶电机可遮挡所述安装座的敞开口。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的外周壁上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圈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扇叶电机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将所述扇叶电机安装至所述安装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扇叶电机插接和/或卡接配合,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座紧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圈包括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所述导风外圈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连接筋连接,所述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筋沿一周向等间隔布置在所述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扇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的背离导风板组件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圈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空调器的出风装置,降低了制造装配成本,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可使得空调器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一视角下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结构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结构的放大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条的工作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D结构的放大图;
图23是图21中E结构的放大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圈组件的***图;
图31是图30中F结构的放大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在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出风装置100,空调器1000,
导风圈组件10,出风口101,
导风圈20,第一连接筋201,
安装座21,安装腔211,避让孔212,定位孔213,过线槽214,定位口215,
导风外圈22,第一外圈段221,限位翻边2211,导向孔2212,环形凸台2213,第二外圈段222,
扇叶31,扇叶电机32,安装凸台321,卡槽3211,固定件33,插槽331,卡块3311,定位凸台332,通孔333,
导风板组件40,第一导风口401,第二导风口402,
导风支架50,环形安装槽501,限位挡圈502,
支架本体51,第一固定孔5101,第一支架段511,第二支架段512,导向件513,
安装件52,第二固定孔5201,安装柱521,活动齿条5211,限位筋5212,定位柱522,
旋转件60,卡簧601,第二连接筋602,第三连接筋603,
旋转外圈61,限位槽611,旋转内圈62,啮合齿621,安装部63,
导风条70,第一固定轴701,第二固定轴702,旋转轴703,本体71,连接凸台72,
升降驱动组件81,第一驱动电机811,第一驱动齿轮812,旋转驱动组件82,第二驱动电机821,第二驱动齿轮8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100。
如图1-图3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100包括:导风圈组件10和导风板组件40。
导风圈组件10包括导风圈20、扇叶31和扇叶电机32,导风圈20限定有出风口101,导风圈20上设置有安装座21,扇叶31设置在导风圈20内,进而扇叶31转动可以驱动空气从出风口101流出,扇叶电机32设置在安装座21上,且扇叶电机32与扇叶31连接,扇叶电机32可以驱动扇叶31转动,以使出风口101出风,其结构紧凑,可降低对空气流动的阻力,提高出风装置100的送风效果。
导风板组件40设置在导风圈组件10的出风口101处,导风板组件40可相对于导风圈组件10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例如导风板组件40向靠近导风圈组件10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由前至后的方向)活动,以关闭出风口101,导风板组件40向远离导风圈组件10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由后至前的方向)活动,以打开出风口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100,通过在导风圈20的出风口101处设置扇叶31,通过扇叶电机32驱动扇叶31转动,使得出风口101处的气流可以在扇叶31的引导作用下送出,避免气流直吹人体,提高出风的舒适性;通过在导风圈20上集成安装座21,使得扇叶电机32可以直接安装在导风圈20的安装座21上,由此可以省去电机支架,减少了零部件,减少了装配步骤,降低了制造装配成本,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使得出风装置100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应用至空调器1000上。
如图29和图3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座21限定有安装腔211,安装腔211背离导风板组件40的一侧(如图29所示的后侧)敞开,便于安装驱动组件,安装腔211内设置有升降驱动组件81,由此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布置合理,便于安装至空调器1000上。
升降驱动组件81与导风板组件40配合,升降驱动组件81可以驱动导风板组件40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
如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升降驱动组件8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811和第一驱动齿轮812,第一驱动电机811设置在安装腔211内,且第一驱动电机811与第一驱动齿轮812连接,导风板组件40具有活动齿条5211,安装腔211的底壁具有避让孔212,导风板组件40的活动齿条5211可以穿设避让孔212与第一驱动齿轮812啮合,可节省空间
第一驱动电机811可以驱动第一驱动齿轮812转动,以带动活动齿条5211移动,使得整个导风板组件40靠近或远离导风圈组件10,实现对第一导风口401的开闭。
在一些示例中,扇叶电机32位于安装座21的敞开处,且扇叶电机32可遮挡安装座21的敞开口,可起到对安装腔211的防护作用,提高产品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2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座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线槽214,过线槽214用于放置线缆,且过线槽214与安装腔211连通,一方面,可隐藏线缆,使得产品接线整齐,便于维护,另一方面,可对安装腔211内的驱动组件供电,以使驱动组件正常工作。
如图3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圈组件1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33,多个固定件33设置在扇叶电机32的外周,且多个固定件33与安装座21连接,固定件33可以将扇叶电机32安装至导风圈20上,相较于在安装座21上设置电机固定支架而言,扇叶电机32直接与安装座21连接,可节省空间。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件33可以与扇叶电机32插接配合,固定件33也可以与扇叶电机32卡接配合,使得固定件33和扇叶电机32固定连接;当然,在固定件33与扇叶电机32插接配合的同时,固定件33与扇叶电机32卡接,可提高固定件33和扇叶电机32连接的稳定性;固定件33与安装座21紧固连接,可将扇叶电机32安装在安装座21上,便于操作。
如图1、图28和图2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圈20包括安装座21和导风外圈22,导风外圈22设置在安装座21的外周,且导风外圈22与安装座21通过第一连接筋201连接,可提高安装座21的结构强度,提高安装座21的承载能力。
导风外圈22和安装座21之间形成出风口101,以便于第一导风口401和第二导风口402分别与出风口101相连通,以实现出风装置100的送风。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筋201包括多个,多个第一连接筋201沿一周向等间隔布置在导风外圈22和安装座21之间,可提高导风外圈22和安装座2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出风口101可以大致形成圆形,导风板组件40可以形成一圆形,导风板组件40可以罩设住出风口101,第二导风口402与出风口101对应,第二导风口402大致形成圆形或圆环形,由此整个出风装置100可以大致形成圆形,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性。
如图3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扇叶31位于第一连接筋201的背离导风板组件40的一侧(如图30所示的后侧),可以降低对导风圈组件10内部空间的占用,且便于扇叶31和扇叶电机32的安装。
在一些示例中,导风圈20为一体成型件,可提高导风圈20的结构强度,以使扇叶电机32可直接安装在导风圈31上,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可节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空调器的出风装置100,通过采用上述空调器的出风装置100,降低了制造装配成本,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可使得空调器1000结构紧凑。
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器1000可以是挂机空调器,空调器1000也可以是柜机空调器,其空调器由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组成,室内机通常安装在房间内,出风装置100设置室内机上,而室外机则安装在室外墙壁或平台上。
空调器1000还可以是一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是一种独立的空调单元,通常安装在窗户或墙壁上,出风装置100设置在室内侧。
在一些示例中,出风装置10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例如,出风装置100可以是一个,在基于保证空调器100的送风量的基础上,可降低成本;当然,出风装置100也可以是多个,多个出风装置100可以沿空调器100的延伸方向(如图32所示的上下方向)依次排布,可以扩大空调器1000送风所形成的风幕,且可以增加空调器1000送风时的扫风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采用上述出风装置100,使得该空调器1000可以向外送风,例如空调器1000向上(如图32所示的由下至上的方向)送风,可以增加空调器1000向上送风的高度,进而可以扩大空调器1000送风所形成的风幕,且可以增加空调器1000送风时的扫风面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照图1-图3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空调器1000包括空调器本体和出风装置100,空调器本体具有外壳和风轮,风轮设置在外壳内,出风装置100安装在外壳上,出风装置100包括导风圈组件10、导风板组件40和驱动组件。
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圈组件10安装在外壳上且设置有出风口101,出风口101位于导风圈组件10的中部,且出风口101向前敞开,导风板组件40设置在出风口101处,导风板组件40具有第一导风口401和第二导风口402,第一导风口401位于导风板组件10的外周,且第一导风口401向外敞开,第二导风口402位于导风板组件40的前侧,且第二导风口402向前敞开。
导风圈组件10包括导风圈20、扇叶31和扇叶电机32,导风圈20具有出风口101,扇叶31和扇叶电机32安装在导风圈20上。
导风圈20包括导风外圈22和安装座21,如图29所示,导风外圈22包括第一外圈段221和第二外圈段222,第一外圈段221的一侧(如图29所示的前侧)边缘设置有限位翻边2211,便于导风圈组件10和导风板组件40配合,以提高导风圈组件10和导风板组件40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的稳定性。
限位翻边2211向外(如图29所示的由内至外的方向)延伸,导风板组件40包括导风支架50,导风支架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限位翻边2211的一侧(如图3所示的前侧)。
其中,在导风圈组件10和导风板组件40相互靠近后,导风支架50与限位翻边2211相贴合,可防止出风装置100漏风,减少送风气流的损耗,进而可降低出风装置100的功耗,同时提升出风装置100的送风能力。
由此导风板组件40的靠近导风圈组件10的一侧(如图3所示的后侧)与导风圈组件10的靠近导风板的一侧(如图3所示的前侧)贴合,可防止出风装置100漏风,以减少对送风气流的损耗,进而可降低出风装置100的功耗,同时提升出风装置100的送风能力,当然,也可以是导风板组件40的外周与导风圈组件10的内周贴合,减少漏风的概率。
第二外圈段222设置在第一外圈段221的远离限位翻边2211的一侧(如图29所示的后侧),第二外圈段222沿着远离第一外圈段221的方向(如图29所示的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向远离导风外圈22中心的方向(如图29所示的由内至外的方向)倾斜延伸,即第二外圈段222可以形成喇叭口状,第二外圈段222朝向空调器1000的中心,有利于引导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流至出风口101内,提高出风口101的出风量,进而提高出风装置100的送风能力。
如图29所示,限位翻边2211上可以具有导向孔2212,导风板组件40上可以具有导向件513,当然,也可以是限位翻边2211上具有导向件513,导风板组件40上可以具有导向孔2212,导向件513与导向孔2212插接配合,可实现导风圈组件10和导风板组件40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此外,导向孔2212的边沿设置有一圈环形凸台2213,环形凸台2213可以提高导向孔2212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导向件513与导向孔2212插接配合后,环形凸台2213可提高对导向件513的限位效果,提高导向板组件40和导向圈组件10相对活动的稳定性。
安装座21设置在导风外圈22内,安装座21通过第一连接筋201与导风外圈22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筋201的外端(如图29所示的外端)与第一外圈段221连接,第一连接筋201的内端(如图29所示的内端)与安装座21的外周面连接。
如图30所示,扇叶31位于第一连接筋201的背离导风板组件40的一侧(如图30所示的后侧),可以降低对导风圈组件10内部空间的占用,且便于扇叶31和扇叶电机32的安装。
如图29和图30所示,安装座21限定有安装腔211,安装腔211背离导风板组件40的一侧(如图29所示的后侧)敞开,便于安装驱动组件,安装腔211的底壁具有避让孔212,导风板组件40的活动齿条5211可以穿设避让孔212与驱动组件配合,可节省空间;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活动齿条5211活动,以带动导风板组件40靠近或远离导风圈组件10,以开闭第二导风口402。
如图7和图29所示,导风板组件40具有安装件52,安装件52位于导风板组件40的中部,安装件52具有定位柱522,安装座21具有定位孔213,或者安装件52可以具有定位孔213,安装座21可以具有定位柱522,且定位柱522与定位孔213滑动配合,在基于安装件52相对于安装座21滑动的基础上,可提高对安装件52的定位效果,防止安装件52转动。
如图29所示,安装座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线槽214,过线槽214用于放置线缆,且过线槽214与安装腔211连通,一方面,可隐藏线缆,使得产品接线整齐,便于维护,另一方面,可对安装腔211内的驱动组件供电,以使驱动组件正常工作。
如图31所示,导风圈组件1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33,多个固定件33设置在扇叶电机32的外周,且多个固定件33与安装座21连接,固定件33可以将扇叶电机32安装至导风圈20上,相较于在安装座21上设置电机固定支架而言,扇叶电机32直接与安装座21连接,可节省空间。
如图31所示,扇叶电机32的外周设置有安装凸台321,安装凸台321可以具有卡槽3211,固定件33可以具有卡块3311,或者,安装凸台321可以具有卡块3311,固定件33可以具有卡槽3211,卡块3311与卡槽3211卡接配合,以实现扇叶电机32和固定件33的连接。
如图31所示,安装凸台321可以限定有插槽331,固定件33可以与插槽331插接配合,或者,固定件33可以限定有插槽331,安装凸台321可以与插槽331插接配合,进而在安装凸台321***插槽331的同时,卡块3311与卡槽3211卡接配合,可以提高扇叶电机32和固定件33的连接效果。
如图31所示,固定件33可以具有定位口215,安装座21可以具有定位凸台332,或者,固定件33可以具有定位凸台332,安装座21可以具有定位口215,定位凸台332与定位口215插接配合,以实现固定件33和安装座21的连接,进而实现扇叶电机32和安装座21的固定连接。
如图30和图31所示,固定件33与安装座21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丝或螺栓等,可提高固定件33和安装座21的连接效果,进而可提高扇叶电机32的稳定性,防止扇叶电机32在扇叶31高速转动时与安装座21脱离,有利于提高出风装置100的送风风速。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33具有通孔333,安装座21具有配合孔,固定件33和安装座21通过穿设通孔333和配合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件33可以是橡胶材料件,橡胶表面具有吸附性和缓冲性,可提高扇叶电机32和安装座21的连接效果,同时降低扇叶电机32的振动的传递,降低工作噪音,固定件33也可以一部分为橡胶材料件,例如固定件33的内芯为塑料件或金属件,且固定件33的外周包裹有一层橡胶,可在降噪的基础上,提高固定件33的结构强度。
如图30所示,扇叶电机32的背离安装座21的一侧(如图30所示的后侧)具有输出轴,输出轴插接至扇叶31中部的异形轴孔内,以实现扇叶电机32与扇叶31的配合,且可提高扇叶电机32和扇叶31之间的传动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导风板组件40包括导风支架50、旋转件60和导风条70。
导风支架50限定有第一导风口401和第二导风口402,旋转件60安装在导风支架50内,导风条70设置在第二导风口402处,且导风条70与导风支架50和旋转件60可活动连接,导风条70用于开闭第二导风口402。
如图28所示,导风支架50包括支架本体51和安装件52,支架本体51形成环形,安装件52位于支架本体51的内侧。
支架本体51包括第一支架段511和第二支架段512,第二支架段512设置在第一支架段511的靠近导风圈组件10的一侧(如图28所示的后侧),其中,支架本体51上设有导向件513,相邻两个导向件513之间具有第一导风口401的一部分,导向件513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架段511上,且导向件513和第二支架段512可拆卸连接,或者导向件513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架段512上,且导向件513和第一支架段511可拆卸连接,便于装卸。
通过利用导风支架50的可拆卸设计,可实现导风支架50和导风圈组件10之间的分段安装,即先将第二支架段512安装至导风圈组件10的限位翻边2211上,再使得第一支架段511与第二支架段512固定连接,以完成导风支架50的装配,便于操作。
如图10所示,导向件513可以形成导向板,可以起到对气流的导向作用,且导向板可以为平板,可以提高导风支架50和导风圈组件10相对滑动的顺滑性;导向板也可以为弧板,可以提高对送风气流的导向效果。
如图10所示,导向件513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导风支架50的径向方向(如图10所示的内外方向)上,可提高对送风气流的导向效果,防止送风气流直吹用户,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8所示,支架本体51限定有环形安装槽501,环形安装槽501的一侧(如图28所示的前侧)具有限位挡圈502,旋转件60可以插接至环形安装槽501内,且旋转件60与限位挡圈502抵接,可实现对旋转件60的限位,可防止旋转件60在旋转的过程中与支架本体51脱离配合,提高旋转件60旋转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安装槽501的另一侧(如图28所示的后侧)敞开,以便于安装旋转件60,即旋转件60可以从支架本体51的后侧***环形安装槽501,便于操作。
如图14所示,旋转件60的中部设置有安装部63,安装部63限定有安装孔,安装件52具有安装柱521,安装柱521可以穿设安装孔,且安装件52通过紧固件与安装部63固定连接,使得旋转件60可以与安装件52同步轴向活动,进而安装件52活动以带动整个导风板组件40靠近或远离导风圈组件10。
如图1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紧固件可以是卡簧601,安装柱521外周上具有环形的卡紧槽,卡紧槽的边沿形成限位筋5212,卡簧601可以卡紧在安装柱521外周的卡紧槽内,卡簧601的一侧(如图13所示的前侧)与安装部63抵接,卡簧601的另一侧(如图13所示的后侧)与安装柱521上的限位筋5212抵接,以实现安装件52和旋转件60的连接,连接效果好,且便于操作。
如图7所示,安装柱521的自由端(如图7所示的后端)具有活动齿条5211,活动齿条5211可以与升降驱动组件81配合,即活动齿条5211和第一驱动齿轮812啮合,使得第一驱动电机811可驱动第一驱动齿轮812转动,以带动安装柱521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整个导风板组件40远离或靠近导风圈组件10。
其中,导风板组件40远离导风圈组件10,可打开第一导风口401,以使第一导风口401和出风口101连通,导风板组件40靠近导风圈组件10,可关闭第一导风口401。
此外,安装柱521可以是螺杆或丝杆,且安装柱521和安装部63螺纹配合,安装柱521和第一驱动齿轮812啮合,由于安装部63固定不动,使得安装柱521旋转可带动安装件52以及整个导风板组件40移动,进而第一驱动电机811可驱动第一驱动齿轮812转动,以带动安装柱521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导风板组件40远离或靠近导风圈组件10。
如图13所示,安装部63可以形成环形,安装部63的外周通过第三连接筋603与旋转内圈62连接,可实现旋转内圈62和安装部63的同步转动,且可安装部63的结构强度,防止安装部63在导风板组件40活动的过程中破损。
导风板组件40包括多个导风条70,每个导风条70对应第二导风口402的一部分,导风支架50与导风圈组件10配合,导风条70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支架50上,导风条70转动可以开闭第二导风口402。
如图19-图23所示,导风条70的第一端(如图19所示的内端)与安装件52配合,导风条70的第二端(如图19所示的外端)与支架本体51配合,可提高对导风条70的固定效果,且在导风条70处于关闭位置时,导风条70可充分遮挡第二导风口402,以防止第一导风口401送风时,出风装置100内的气流从第一导风口401泄露,有利于降低出风装置100的工作功耗和噪音。
如图22所示,支架本体51具有第一固定孔5101,导风条70的第一端(如图19所示的外端)具有第一固定轴701,第一固定孔5101用于安装第一固定轴701,第一固定孔5101设置在限位挡圈502上,以便于旋转轴703围绕第一固定轴701转动。
如图23所示,安装件52具有第二固定孔5201,导风条70的第二端(如图19所示的内端)具有第二固定轴702,第二固定孔5201用于安装第二固定轴702,以便于旋转轴703围绕第二固定轴702转动。
如图22和图23所示,导风条70的第一端(如图21所示的外端)与支架本体51通过第一固定轴701转动连接,导风条70的第二端(如图21所示的内端)与安装件52通过第二固定轴70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轴701的中轴线m和第二固定轴702的中轴线m共线,以便于导风条70围绕第一固定轴701和第二固定轴702的中轴线m转动,以最大程度地开闭第二导风口402。
如图21-图23所示,旋转件60包括旋转外圈61和旋转内圈62,导风条70与旋转外圈61配合,旋转内圈62设置在旋转外圈61的内侧,且旋转内圈62与旋转外圈61通过第二连接筋602连接,可使旋转内圈62和旋转外圈61同步转动,旋转内圈62的内周设置有啮合齿621。
如图22所示,旋转外圈61具有限位槽611,导风条70的第一端(如图19所示的外端)还具有旋转轴703,旋转轴703可以插接至限位槽611,且导风条70可通过旋转轴703与限位槽611滑动配合,以使旋转件60转动可带动导风条70转动。
如图22所示,限位槽611可以形成弧形槽,可提高限位槽611对旋转轴703的导向效果,使得旋转件60和导风条70的滑动更为顺畅,以提高导风条7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活动的顺畅性。
如图19和图21所示,导风条70的第一端(如图21所示的外端)与旋转件60通过旋转轴703连接,旋转轴703位于第一固定轴701的一侧,且旋转轴703的中轴线n可以与第一固定轴701的中轴线m平行,便于加工,或者,旋转轴703的中轴线n与第一固定轴701的中轴线m可以具有一定的倾角,便于旋转轴703和限位槽611滑动配合,可提高导风条70转动的顺畅性。
导风条70的侧壁形成有配合面,相邻两个导风条70通过配合面抵接配合,以关闭第二导风口402,且可实现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密封,防止第二导风口402在第一导风口401送风时漏风。
配合面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沿着导风条70的侧壁延伸至导风条70的两端(如图19所示的内外两端),可提高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密封效果。
配合面可以形成倾斜面,一方面,可防止相邻的两个导风条70向关闭位置转动时相互干涉,另一方面,可增大相邻两个导风条70在相互抵接时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密封效果。
如图19所示,导风条70的侧壁形成台阶状,配合面形成折弯面,进一步增大相邻两个导风条70在相互抵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密封效果。
相邻两个导风条70的夹角为α,α可以为4°、5°、6°、7°、8°,在基于降低第二导风口402的送风阻力的基础上,可使导风条70在关闭位置充分关闭第二导风口402,避免导风条70活动时发生干涉,同时防止第二导风口402在关闭第二导风口402时漏风。
如图19所示,导风条70包括本体71和连接凸台72,本体71形成平板状,本体71用于开闭第二导风口402,连接凸台72凸出本体71的一侧表面,固定轴设置在本体71的一端(如图19所示的外端),旋转轴703设置在连接凸台72上,可增加旋转轴703的中心轴n和固定轴的中心轴m之间的距离,使得旋转轴703和固定轴位于不同的平面上。
由于第一固定孔5101和限位槽611处于不同的平面,进而将旋转轴703和固定轴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有利于导风条70充分转动,以在打开位置时充分打开第二导风口402,可减小第二导风口402送风时对气流的阻力。
如图19所示,沿远离出风口101中心的方向(如图19所示的由内至外的方向),本体71的截面尺寸逐渐增大,使得多个导风条70相互配合,以在关闭位置时充分关闭第二导风口402,防止第二导风口402在第一导风口401送风时漏风。
导风支架50的限位挡圈502可以阻止旋转件60向前脱离导风支架50,安装件52的安装柱521与旋转件60通过卡簧601卡接,且由于导风条70的两端(如图21所示的内外两端)的固定轴分别与导风支架50和安装件52连接,进而可防止旋转件60向后脱离导风支架50,提高对旋转件60的限位效果。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组件81,升降驱动组件81用于驱动导风板组件40相对于导风圈组件10活动,这里导风板组件40的活动方向与出风口10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导风口401位于导风圈组件40的外周,在导风板组件40向远离导风圈组件10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由后至前的方向)活动,即可打开第一导风口401,导风板组件40向靠近导风圈组件10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由前至后的方向)活动,即可关闭第一导风口401。
如图7所示,升降驱动组件8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811和第一驱动齿轮812,第一驱动电机811设置在导风圈组件10上,且第一驱动电机811与第一驱动齿轮812连接,导风板组件40具有活动齿条5211,活动齿条5211与第一驱动齿轮812啮合。
第一驱动电机811可以驱动第一驱动齿轮812转动,以带动活动齿条5211移动,使得整个导风板组件40靠近或远离导风圈组件10,实现对第一导风口401的开闭。
如图1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组件82,旋转驱动组件8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821和第二驱动齿轮822,第二驱动电机821设置在安装件52上,且第二驱动电机821与第二驱动齿轮822连接,旋转件60具有啮合齿621,啮合齿621与第二驱动齿轮822啮合。
第二驱动电机821可驱动第二驱动齿轮822转动,以带动啮合齿621活动,使得整个旋转件60相对于导风支架50转动,进而带动导风条7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以实现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开闭。
在旋转件60转动时,由于安装件52通过定位柱522与安装座21插接配合,使得旋转件60自身转动可轻松地带动导风条70的旋转轴703围绕其固定轴转动,以使导风条7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
空调器1000可以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出风装置100向前远距离送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出风装置100向外侧无风感送风。
在关机状态下,导风板组件40与导风圈组件10相互贴合,导风圈组件10遮挡住导风板组件40上的第一导风口401,同时导风条70均转至关闭位置,以关闭第二导风口402,使得出风装置100停止送风。
如图6和图33所示,空调器1000由关机状态进入第一出风模式,旋转驱动组件82驱动旋转件60转动以带动多个导风条70转动至打开位置,使得第二导风口402和出风口101连通,第二导风口402和出风口101均朝向空调器100的前侧敞开,进而空调器1000内的空气可直接通过出风口101和第二导风口402向前流出,使得出风装置100向前远距离送风。
如图9和图36所示,空调器1000由第一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二出风模式,升降驱动组件81驱动导风板组件40向前活动,使得导风板组件40远离导风圈组件10,以打开第一导风口401,进而使得第一导风口401和出风口101连通。
同时,旋转驱动组件82驱动旋转件60转动以带动多个导风条70转动至关闭位置,多个导风条70遮挡住第二导风口402,实现对第二导风口402的关闭,第一导风口401向空调器1000的外侧敞开,进而空调器1000内的空气需依次通过出风口101和第一导风口401向外流出,使得出风装置100向外侧无风感送风。
此外,空调器1000由关机状态进入第二出风模式,升降驱动组件81驱动导风板组件40向前活动,使得导风板组件40远离导风圈组件10,以打开第一导风口401,进而使得第一导风口401和出风口101连通,第一导风口401向空调器1000的外侧敞开,进而空调器1000内的空气需依次通过出风口101和第一导风口401向外流出,使得出风装置100向外侧无风感送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圈组件,所述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扇叶和扇叶电机,所述导风圈限定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圈上设有安装座,所述扇叶设于所述导风圈内,所述扇叶电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扇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
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设在所述导风圈组件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组件可相对于导风圈组件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限定有一侧敞开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板组件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具有活动齿条,所述安装腔的底壁具有避让孔,所述活动齿条适于穿设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电机位于所述安装座的敞开处,且所述扇叶电机可遮挡所述安装座的敞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外周壁上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扇叶电机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将所述扇叶电机安装至所述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扇叶电机插接和/或卡接配合,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座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包括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所述导风外圈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连接筋连接,所述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筋沿一周向等间隔布置在所述导风外圈和所述安装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的背离导风板组件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为一体成型件。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CN202322711916.5U 2023-10-09 2023-10-09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21035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1916.5U CN221035974U (zh) 2023-10-09 2023-10-09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1916.5U CN221035974U (zh) 2023-10-09 2023-10-09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5974U true CN22103597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11916.5U Active CN221035974U (zh) 2023-10-09 2023-10-09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5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45420C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A2845417C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1598310B1 (ko) 에어 컨디셔너
CN210569098U (zh) 一种导风板驱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0976332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791845U (zh) 导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1035974U (zh)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21222850U (zh) 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7842925B (zh) 空调柜机
CN112484283A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688653U (zh) 压板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019835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380199A (zh) 导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6287952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0595027A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2628209A (zh) 风扇
CN217876390U (zh)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64657U (zh) 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10463238U (zh) 风管机
CN220706035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风扇
CN213155359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119934U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20083290U (zh) 一种出风口开关门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厨房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