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4747U -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4747U
CN220984747U CN202322653965.8U CN202322653965U CN220984747U CN 220984747 U CN220984747 U CN 220984747U CN 202322653965 U CN202322653965 U CN 202322653965U CN 220984747 U CN220984747 U CN 220984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charging
storage battery
battery modul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39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39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4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4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4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其中,该电池模块包括保护壳、若干个储能电池包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储能电池包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储能电池包用于通过充电线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连通所述制冷器进液端口的进液管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出液端口的出液管,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储能电池包内部热量及时散去,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同时电池模块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日益普及,新能源车在车型配套、技术研发和消费市场方面发展迅速。而“充电桩”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配置。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采用的是内置电池模式,在没有车辆需要充电的情况下,会停放在相应的位置;如果有车辆需要充电,则会移动过来为车辆充电,当充电完成之后又回去其设施位置进行电量的补充。
现有的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在长时间运作后,其内部的储能电池包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长时间不对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进行散热,会由于温度过高影响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的使用寿命。传统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般采用风冷形式对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进行散热,但是风冷不仅散热效率低,而且噪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旨在实现对储能电池包进行液冷散热,电池模块结构简单,电池模块可进行模块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保护壳;
若干个储能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池包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储能电池包用于通过充电线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以及
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连通所述制冷器进液端口的进液管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出液端口的出液管,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呈弯折迂回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间隔排布形成间隙,所述冷却管路依次穿设于每相邻两所述电芯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相互电连接,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DCDC转换器、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所述制冷器、所述充电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CDC转换器位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的上方,并与所述制冷器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块以及车体,所述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保护壳;
若干个储能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池包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储能电池包用于通过充电线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以及
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连通所述制冷器进液端口的进液管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出液端口的出液管,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更换地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取电插口,所述取电插口与所述充电线电连接;
位于底部的所述储能电池包对应所述取电插口的位置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保护壳对应所述充电插头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充电插头能够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取电插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对应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内时,所述充电插头***所述取电插口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包括保护壳、若干个储能电池包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储能电池包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储能电池包用于通过充电线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连通所述制冷器进液端口的进液管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出液端口的出液管,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如此设置,电池模块带有液冷功能,保证储能电池包内部热量能够及时散去,可以实现电池模块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仅需冷却管路伸入到储能电池包内部便将热量散去,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实施例储能电池包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实施例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新能源车日益普及,新能源车在车型配套、技术研发和消费市场方面发展迅速。而“充电桩”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配置。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采用的是内置电池模式,在没有车辆需要充电的情况下,会停放在相应的位置;如果有车辆需要充电,则会移动过来为车辆充电,当充电完成之后又回去其设施位置进行电量的补充。
现有的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在长时间运作后,其内部的储能电池包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长时间不对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进行散热,会由于温度过高影响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的使用寿命。传统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一般采用风冷形式对储能电池包内部电芯进行散热,但是风冷不仅散热效率低,而且噪声大。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模块200,电池模块200可以安装在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也可以安装在电动车辆中,也可以安装在其它用电设备,以安装在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为例。
该电池模块200包括保护壳220、若干个储能电池包210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储能电池包210设于所述保护壳220内,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用于通过充电线130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140,所述充电枪140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220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230、连通所述制冷器230进液端口的进液管231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230出液端口的出液管232,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300,所述冷却管路300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231,所述冷却管路300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232。
具体来说,保护壳220能够保护内部储能电池包210,防尘防水。冷却管路300可以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便于将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环境热量与冷却液发生热交换。储能电池包210内部排布有多个电芯211,在长时间运作之后,储能电池包210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通过制冷器230开启输出冷却液,冷却液从出液端口处的出液管232流出,通过冷却管路300的进液接口进入到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的冷却管路300,冷却液通过冷却管路300在储能电池包210内部发生热交换后从冷却管路300的出液端口再次流入冷却器内,冷却器加工将冷却液温度再次降低,如此冷却液不断循环,冷却管路300将储能电池包210热量带出储能电池包210外。如此设置,电池模块200带有液冷功能,保证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热量能够及时散去,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0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仅需冷却管路300伸入到储能电池包210内部便将热量散去,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请参阅图2,为提高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300在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的内部呈弯折迂回设置。如此设置,延长冷却管路300在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的长度,增加冷却管路300与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环境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芯211,多个所述电芯211间隔排布形成间隙,所述冷却管路300依次穿设于每相邻两所述电芯211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内。具体地,冷却管路300可以贴附在电芯211表面,将电芯211表面的热量吸走,通过冷却管路300环绕在相邻电芯211之间的间隙,增强对储能电池包210内部每个电芯211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相互电连接,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210在所述保护壳220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排布。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包21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储能电池包210内均设置有冷却管路300,每个冷却管路300的进液端口均连通进液管231,每个冷却管路300的出液端口均连通出液管232。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200还包括DCDC转换器240,所述DCDC转换器240设置于所述保护壳220的内部,所述DCDC转换器240、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210、所述制冷器230、所述充电线130电连接电连接。如此设置,DCDC转换器240可以将直流电源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不同电压的直流电源。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DCDC转换器240位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210的上方,并与所述制冷器230并排设置。如此设置,提高保护壳22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该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包括车体100和电池模块200,所述电池模块200安装于所述车体100上,该电池模块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200可拆卸更换地安装于所述车体100上。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模块200可以进行模块化生产,在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上电池模块200电量不足时,可以直接在对应设施附近更换上已经充满电的电池模块200,车体100无需等待充电时间,电池模块200可以更换即用,提高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使用便利性,同时更换后的电池模块200集成有液冷功能,能够有效进行散热,无需另外安装散热装置,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
请参阅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0上设置有取电插口110,所述取电插口110与所述充电线130电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储能电池包210对应所述取电插口110的位置设置有充电插头250,所述保护壳220对应所述充电插头250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充电插头250能够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取电插口110。具体地,储能电池包210内部的电能可以通过充电插头250提供至取电插口110,车体100上的取电插口110可以通过充电线130连接至充电枪140,同时取电插口110还可以连接至车体100,给车体100其余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例如:显示屏、电机等。
请参阅图3至图4,在更换电池模块200时,为便于定位电池模块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0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20,所述保护壳220的底部对应多个所述凸起部120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260,在所述凸起部120伸入所述凹陷部260内时,所述充电插头250***所述取电插口110内。如此提高电池模块200电连接取电插口110的稳定性。如此,在更换电池模块200时,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移动至对应位置,驱动外部设备将电池模块200抬起,使得电池模块200脱离车体100,然后驱动外部设备将新的电池模块200抬起,将车体100开到新的电池模块200下方,使新的电池模块200下降,凸起部120***凹陷部260内,电池模块200的充电插头250对准***车体100上取电插口110,完成更换,提高电池模块200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块,应用在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壳;
若干个储能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池包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储能电池包通过充电线连接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以及
制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连通所述制冷器进液端口的进液管以及连通所述制冷器出液端口的出液管,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呈弯折迂回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包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间隔排布形成间隙,所述冷却管路依次穿设于每相邻两所述电芯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相互电连接,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DCDC转换器、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所述制冷器、所述充电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器位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包的上方,并与所述制冷器并排设置。
7.一种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以及车体,所述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取电插口,所述取电插口与所述充电线电连接;
位于底部的所述储能电池包对应所述取电插口的位置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保护壳对应所述充电插头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充电插头能够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取电插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对应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内时,所述充电插头***所述取电插口内。
CN202322653965.8U 2023-09-28 2023-09-28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Active CN220984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965.8U CN220984747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965.8U CN220984747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4747U true CN220984747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3965.8U Active CN220984747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4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4645B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CN201804919U (zh) 密闭式动力电池组模块
CN111614145A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9123962U (zh) 充电器
CN212627220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20984747U (zh)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CN113314784A (zh) 集成液冷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8414770U (zh) 电池包及电池舱
CN108232079A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启停电池***
CN206697578U (zh) 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
CN216120489U (zh) 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3973612U (zh) 大功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车载充电器
CN207834386U (zh) 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
CN207834366U (zh) 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
CN207558906U (zh) 动力电池组
CN112382784A (zh) 一种降低热失控风险的嵌套结构锂离子电池
CN219917325U (zh) 一种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CN221177344U (zh) 光伏充电组件及光伏充电装置
WO2024077622A1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1366672U (zh) 房车48v新能源高压直流快充6kw充电器
CN220822642U (zh) 带风扇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7405548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池包组件
CN220963816U (zh) 插头、插座、电连接器、电池、用电装置及储能装置
CN22051079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双路充电器
CN108110152A (zh) 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4, 101, Sha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380 Guangming Avenue, Tangwei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No.5, huidebao Industrial Park, No.11,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aihua community,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