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833U -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9833U
CN220909833U CN202322894177.8U CN202322894177U CN220909833U CN 220909833 U CN220909833 U CN 220909833U CN 202322894177 U CN202322894177 U CN 202322894177U CN 220909833 U CN220909833 U CN 22090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ater jacket
cooling
cooling channel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941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良
王少辉
苏亚
潘德新
陆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941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9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缸体、发动机和车辆,缸体上设置有进液口,缸体包括:多个缸筒;缸体水套,缸体水套包括:缸筒水套和副水套,缸筒水套和副水套分别与进液口连接,缸筒水套设置于多个缸筒处,副水套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通过设置有副水套,冷却液可以通过副水套直接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这样冷却液可以独立流过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液无需通过缸筒水套后再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缸体水套与气缸盖水套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缸体水套中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连接通道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从而可以对气缸盖处冷却降温。但是,冷却液在经过缸体水套冷却后温度已经较高,再对气缸盖冷却时,对于气缸盖的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缸体,该缸体可以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缸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缸体包括:多个缸筒;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包括:缸筒水套和副水套,所述缸筒水套和所述副水套分别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缸筒水套设置于多个所述缸筒处,所述副水套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缸体,通过设置有副水套,冷却液可以通过副水套直接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这样冷却液可以独立流过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液无需通过缸筒水套后再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副水套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远离多个所述缸筒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缸体还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多个所述第一节流件在所述副水套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缸体还包括: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的两端,所述缸筒水套包括:进气侧水套和排气侧水套,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相连通,且所述进气侧水套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位于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缸体设置有气缸盖安装面,所述气缸盖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节流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所述气缸盖安装面的方向上,所述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位于相邻两个缸筒之间的所述缸筒水套限定出缸间水套,所述缸间水套内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通道包括: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均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连接处邻近所述缸筒的顶部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缸筒水套在相邻两个缸筒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缸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发动机还包括:缸垫,所述缸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副水套相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缸体;
11、缸筒;12、进液口;13、气缸盖安装面;14、安装孔;20、缸体水套;21、缸筒水套;22、副水套;23、缸间水套;24、冷却通道;25、第一冷却通道;26、第二冷却通道;27、进气侧水套;28、排气侧水套;30、第二节流件;40、第一节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1,包括:缸体水套20。缸体1主要可以起到安装和固定的作用,缸体水套20是指缸体1的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冷却液可以在水套内循环,从而可以带走缸体1形成的热量。
如图1所示,缸体1还包括有多个缸筒11,缸筒11是活塞运动的空间,活塞可以在缸筒11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而且缸筒11也是燃料和氧气充分混合燃烧产生能量的场所,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并将力传导到车轮上使车轮转动,从而可以驱动车辆运动。
如图1所示,缸体水套20包括:缸筒水套21和副水套22,缸体1上设置有进液口12,缸筒水套21和副水套22分别与进液口12连接,缸筒水套21设置于多个缸筒11处,副水套22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也就是说,冷却液可以从进液口12进入到缸体1内,其中,部分冷却液可以通过缸筒水套21通入到多个缸筒11处,从而可以对多个缸筒11进行冷却降温,对多个缸筒11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从缸筒水套21排出,而副水套22则起到中间连通的作用,另一部分冷却液可以进入到副水套22中,从而可以通过副水套22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进而可以对气缸盖进行冷却降温。
由此,通过设置有副水套22,冷却液可以通过副水套22直接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这样冷却液可以独立流过缸筒水套21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液无需通过缸筒水套21后再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实现缸筒水套21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1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其中,如图1所示,副水套22设置于缸筒水套21远离多个缸筒11的一侧。也就是说,缸筒水套21可以将副水套22与多个缸筒11隔开,这样多个缸筒11处的热量可以散发到缸筒水套21处,并且可以减少多个缸筒11处的热量散发到副水套22处,从而可以避免多个缸筒11散发的热量对副水套22中的冷却液产生影响,从而可以提升副水套22中的冷却液对于气缸盖的冷却效果。
可选地,如图1所示,缸体1还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40,多个第一节流件40在副水套22上间隔设置。第一节流件40也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在副水套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节流件40,而且多个第一节流件40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副水套22出液时形成一个稳压水腔,从而冷却液可以更加平稳地进入气缸盖水套,使气缸盖水套各缸位置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更加均匀,减小压损。
其中,发动机包括缸垫,缸垫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使缸筒水套21和副水套22中的冷却液不会出现泄漏,从而可以保证缸筒11和气缸盖处的冷却效果。缸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个出液口均与副水套22相连通,而且至少一个出液口均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也就是说,副水套22中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出液口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从而可以实现对气缸盖的冷却。此外,出液口可以为一个,通过多个第一节流件40节流后的冷却液可以在出液口处形成一个稳压水腔,出液口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出液口分别与多个第一节流件40对应设置,这样则可以使气缸盖水套各缸位置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更加均匀,减小压损。
此外,如图1所示,缸体1还包括:第二节流件30,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缸筒水套21的两端,缸筒水套21包括: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相连通,而且进气侧水套27与进液口12相连通,第二节流件30位于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之间。第二节流件30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将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缸筒水套21的两端,也就是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缸筒水套21内,并且第二节流件30连接于缸体1的内壳和外壳之间,这样第二节流件30不仅可以对缸筒水套21内的冷却液进行节流,而且可以提升缸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于常见的橡胶棒节流,第二节流件30的使用更加节省成本。
进气侧水套27位于缸筒11的进气侧的位置处,冷却液进入到进气侧水套27后,可以对缸筒11的进气侧进行冷却,排气侧水套28位于缸筒11的排气侧的位置处,冷却液进入到排气侧水套28后,可以对缸筒11的排气侧进行冷却。进气侧水套27与进液口12相连通,这样冷却液可以先通过进液口12进入到进气侧水套27中,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相连通,这样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可以进入到排气侧水套28中。
第二节流件30位于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之间,结合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缸筒水套21的两端,也就是说,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在缸筒11的两端的位置处由于第二节流件30的节流只有少部分进入到排气侧水套28中,这样可以减少冷却液在缸筒11的两端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还可以在相邻两个缸筒11处连通,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使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通入到排气侧水套28,从而可以提升冷却液在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冷却降温,同时还能提高暖机效率。
其中,如图1所示,缸体1设置有气缸盖安装面13,气缸盖安装面1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4,第二节流件30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14之间,第二节流件30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气缸盖安装面13的方向上,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气缸盖安装面13也就是与气缸盖连接的面,在气缸盖安装面1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4,这样气缸盖可以通过多个安装孔14固定于缸体1上,与缸体1形成一个整体。将第二节流件30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14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缸孔和安装孔14通过第二节流件30连接在一起,增加缸孔的变形量。
另外,在第二节流件30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气缸盖安装面13的方向上,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可以理解地,在远离气缸盖安装面13的方向上,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那么第二节流件30与缸体1的内壳和外壳连接接触的面积会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接近缸口的位置处,第二节流件30与缸体1的内壳和外壳连接接触的面积最大,这样缸体1在缸口位置处的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在气缸盖与缸体1安装连接时,缸口处不容易变形,而且这样设置,可以使缸体1的整体变形较为均匀,减小对缸体1的影响。
当然,如图1所示,位于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缸筒水套21限定出缸间水套23,缸间水套23内形成有冷却通道24,冷却通道24连通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结合上述,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缸筒水套21限定出缸间水套23,并且缸间水套23内形成有冷却通道24,这样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通道24通入到排气侧水套28,从而可以提升冷却液在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冷却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最初时,缸筒水套21中冷却液一部分流经进气侧水套27,一部分通过第二节流件30进入排气侧水套28,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一部分经过冷却通道24流入排气侧水套28,一部分从缸筒水套21的出液口排出,而排气侧水套28中的冷却液一部分从增压器取水口流向增压器,一部分也从缸筒水套21的出液口排出。
具体地,如图2所示,冷却通道24包括: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相连通,而且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均倾斜设置。也就是说,进气侧水套27中的冷却液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进入到排气侧水套28,而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均倾斜设置,这样便于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的加工设置,而且可以增加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长度,从而可以增加冷却液在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流动范围,提升冷却液对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冷却降温效果。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邻近缸筒11的顶部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缸筒11顶部靠近燃烧室,因此,缸筒11顶部位置处受热负荷影响大,由于冷却通道24中的冷却液会经过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将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邻近缸筒11的顶部设置,这样冷却液在经过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时可以更好地对缸筒11顶部冷却降温,从而可以提升缸体1整体的冷却效果。其中,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与缸筒1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约为14mm,这样第一冷却通道25与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在满足加工工艺需求的同时,可以尽量靠近缸孔温度的最高点,另外,冷却通道24的直径约为3mm,这样可以保证冷却通道24不与缸体1上的毛刺干涉,防止冷却液渗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缸筒水套21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设置。可以理解地,缸筒水套21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这样冷却液在经过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时,可以增加冷却液与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冷却液更加靠近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温度最高点,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冷却液对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冷却降温效果。其中,缸筒水套21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向内凹陷的尺寸约为3.5mm,深度尺寸约为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缸体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缸体(1),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进液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
多个缸筒(11);
缸体水套(20),所述缸体水套(20)包括:缸筒水套(21)和副水套(22),所述缸筒水套(21)和所述副水套(22)分别与所述进液口(12)连接,所述缸筒水套(21)设置于多个所述缸筒(11)处,所述副水套(22)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套(22)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21)远离多个所述缸筒(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40),多个所述第一节流件(40)在所述副水套(22)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节流件(30),所述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21)的两端,所述缸筒水套(21)包括: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相连通,且所述进气侧水套(27)与所述进液口(12)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30)位于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设置有气缸盖安装面(13),所述气缸盖安装面(1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4),所述第二节流件(3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14)之间,所述第二节流件(30)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所述气缸盖安装面(13)的方向上,所述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所述缸筒水套(21)限定出缸间水套(23),所述缸间水套(23)内形成有冷却通道(24),所述冷却通道(24)连通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4)包括: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均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邻近所述缸筒(11)的顶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水套(21)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设置。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缸体(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垫,所述缸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副水套(22)相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CN202322894177.8U 2023-10-26 2023-10-26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Active CN220909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4177.8U CN220909833U (zh) 2023-10-26 2023-10-26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4177.8U CN220909833U (zh) 2023-10-26 2023-10-26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9833U true CN220909833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94177.8U Active CN220909833U (zh) 2023-10-26 2023-10-26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9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7615B2 (en) Cooling device for multiple cylinder engine
US8474251B2 (en) Cylinder head cooling system
CN106438084B (zh) 内燃发动机的冷却***
US7073491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
US7032579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device of engine
US10113501B2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engine
US7100545B2 (en) Cylinder head for a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piston engine having inner reinforcement
US10738680B2 (en) Cylinder head of multi-cylinder engine
US20160138521A1 (en) Cylinder block
CN220909833U (zh)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JP4228209B2 (ja) Egrクーラ
CN116291935A (zh) 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CN113685294B (zh) 进气***和汽车
CN21466047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及发动机冷却水循环***
JP2010084581A (ja) Egrガスの冷却構造
US11905910B2 (en) Cooling apparatus
US1118103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ody
CN210003398U (zh) 发动机的缸体及设有其的发动机
CN217898024U (zh) 缸体水套、发动机的冷却组件及车辆
RU2671450C1 (ru) Головка блока цилиндров многоцилиндров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113123894B (zh) 柴油发动机气缸体强化冷却***
JP2012002164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214741709U (zh) 汽缸盖结构
CN214499249U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3838782U (zh) 一种发动机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