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4230U - 换热***及室外机组 - Google Patents

换热***及室外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4230U
CN220624230U CN202321941217.3U CN202321941217U CN220624230U CN 220624230 U CN220624230 U CN 220624230U CN 202321941217 U CN202321941217 U CN 202321941217U CN 220624230 U CN220624230 U CN 220624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 exchanger
bracket
exchange system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12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俊
冯永佳
雷朋飞
张利
蔡远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12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4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4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4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及室外机组,其中,换热***包括具有第一腔体的机箱、安装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压缩机、安装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二支架、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泵体、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换热器、液体管路,以及冷媒管路;压缩机与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一预定距离,泵体与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二预定距离,第一换热器与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三预定距离;泵体通过液体管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布局合理,避免了各部件在安装时出现干涉,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提高了换热***维护与维修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换热***及室外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及室外机组。
背景技术
常规热泵室外机组的换热***,一般由换热器、泵体、压缩机等部件组成,目前的换热***,换热器、泵体、压缩机等部均安装在机箱的底部,但由于机箱的底部空间有限制,当换热器、泵体、压缩机等部件都采用安装在机箱的底部上的布局方式时,存在布局紧凑、布局干涉等问题,导致冷媒管路和液体制管路等管路的安装十分复杂和困难,不便于换热***的维护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该换热***布局合理,避免了各部件在安装时出现干涉,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提高了换热***维护与维修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机组,该室外机组的换热***布局合理,提高了室外机组维护与维修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包括:
机箱,具有第一腔体;
第一支架,安装在第一腔体内;
压缩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泵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二预定距离;
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隔第三预定距离;
液体管路,所述泵体通过所述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以及
冷媒管路,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体管路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机箱的外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管架,所述冷媒管路设于所述管架上。
可选地,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泵体均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撑台、定位座,以及夹持座;所述支撑台、所述定位座、所述夹持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所述定位座抵接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定位座围合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卡设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各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
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夹持座具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各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穿过所述避让槽并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夹持槽的内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泵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支撑梁;所述夹持座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泵体安装在泵座上。
可选地,所述换热***还包括压机罩;所述压机罩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套设在所述压缩机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过线孔与外部连通,所述过线孔内安装有过线护套。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室外机组,包括风机、第三支架、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电机、安装在所述机箱上的第二换热器,以及上述的换热***;所述机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箱内部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箱包括底盘、设有前护网的前护板、侧面板、立柱、侧护网、后护网、后面板、顶盖,以及电器盒;所述前护板、所述侧护网、所述立柱、所述后护网、所述后面板、所述侧面板均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且依次连接围合形成外壳,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并抵接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隔板上。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导风板和横梁;所述导风板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后护网和所述导风板间隔布设,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后护网和所述导风板之间,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所述电器盒、所述第三支架均与所述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换热***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支撑泵体、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等部件,使得泵体、第一换热器等部件悬置在机箱的底部的上方并距离机箱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机箱内部拥有更多适合设计和布设液体管路和冷媒管路的空间。本换热***避免泵体、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等部件集中布设在机箱的底部,布局合理,可以避免各部件在安装时出现干涉,降低了各部件安装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提高了换热***维护与维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室外机组的主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室外机组的后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的***视图;
图4为换热***的安装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压缩机、泵体、第一换热器、液体管路、冷媒管路、隔板、第二换热器、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支架、泵体、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隔板、支撑台、定位座、夹持座、第一换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隔板、支撑台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定位座、夹持座、第一换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定位座、第一换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夹持座、支撑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图中:
11、机箱;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压缩机;15、泵体;16、第一换热器;17、液体管路;18、冷媒管路;19、管架;20、压机罩;21、过线护套;22、风机;23、第三支架;24、电机;25、第二换热器;26、隔板;
1101、底盘;1102、前护网;1103、前护板;1104、侧面板;1105、立柱;1106、侧护网;1107、后护网;1108、后面板;1109、顶盖;1110、电器盒;1111、导风板;1112、横梁;1113、第一腔体;1114、第二腔体;1115、进液口;1116、出液口;
1301、支撑台;1302、定位座;1303、夹持座;1304、夹持空间;1305、支撑板;1306、泵座;1307、支撑梁;
13011、第一安装槽;
13021、第一连接板;13022、避让槽;13023、第二安装槽;
13031、第二连接板;13032、夹持槽;13033、第一围板;13034、第二围板;13035、第三围板;13036、第三连接板;
1701、进液管;170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连接”、“连通”、“抵接”、“夹持”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叙述方便,除另有说明外,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的投影方向一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换热***,换热***为室外机组的一部分。
换热***包括具有第一腔体1113的机箱11、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内的第一支架12、安装在第一支架12上的压缩机14、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内的第二支架13、安装在第二支架13上的泵体15、安装在第二支架13上的第一换热器16、液体管路17,以及冷媒管路18。机箱11用于容纳室外机组的各种部件。
其中,第一换热器16为板式换热器,泵体15通过液体管路17与第一换热器16连通,通过泵体15将外部的液体通过液体管路17输送到第一换热器16;冷媒管路18用于输送制冷剂,压缩机14通过冷媒管路18与第一换热器16连通,压缩机14将制冷剂通过冷媒管路18送到第一换热器16。
为了避免换热器、泵体15、压缩机14等部件均布布局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第一支架12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第一支架12支撑压缩机14,第一支架12使得压缩机14位于距离底壁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压缩机14与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一预定距离。泵体15与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二预定距离,第一换热器16与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三预定距离,第二支架13使得第一换热器16和泵体15位于距离底壁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如此,通过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使得压缩机14、第一换热器16和泵体15的布局更加合理,压缩机14、第一换热器16和泵体15不需要堆积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上,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也不用必须布设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处,避免了干涉的发生,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的布设更加灵活方便,降低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的布设难度,进而提高了换热***维护与维修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第一预定距离、第二预定距离、第三预定距离均不相同,使得压缩机14、第一换热器16和泵体15位于第一腔体1113的不同高度位置。
可选地,第一支架12为悬浮底座,不仅可以支撑压缩机14,也可以起到耐受强震动冲击、减震的作用,减少压缩机14工作时候对机箱11的影响。悬浮底座可以参考专利CN212205137U。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管路17包括进液管1701和出液管1702。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具体的,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开设在第一腔体1113的后侧壁上。第一腔体1113通过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分别与机箱11的外部连通,方便进出液。进液管1701的一端与进液口1115连通,进液口1115外接水源,水从进液口1115进入进液管1701。进液管1701的另一端通过泵体15与第一换热器16连通。第一换热器16通过出液管1702与出液口1116连通,通过泵体15将水抽到第一换热器16,然后在第一换热器16上从出液管1702流出。第一腔体1113内设有管架19,冷媒管路18设于管架19上,具体的,冷媒管路18具有截止阀,截止阀安装在管架19上,从而使得冷媒管路18可以固定在距离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一定高度的位置上。
可选地,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均靠近第一腔体1113的顶部,相比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开设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本申请的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位于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并靠近第一腔体1113的顶部,第一支架12设于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上,第二支架13设于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第一换热器16、泵体15均位于压缩机14的上方,更加方便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分开布局,具体的,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从下往上依次布设,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互不影响、互不干涉,降低冷媒管路18和液体管路17的安装难度。
如图6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3包括支撑台1301、定位座1302,以及夹持座1303。支撑台1301、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分别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定位座1302的下端抵接在支撑台1301上,用于承受定位座1302在竖直方向的压力。夹持座1303与定位座1302围合形成夹持空间1304,第一换热器16卡设在夹持空间1304内,实现第一换热器16的安装。
可选地,支撑台1301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011,方便支撑台1301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通过从第一安装槽13011打螺钉使得支撑台1301可以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6通过螺钉安装在定位座1302上,第一换热器16的下端与定位座1302不接触。第一换热器16的重力施加在定位座1302上。定位座130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13021,第一连接板13021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各第一连接板13021分别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第一螺纹紧固件为螺钉等连接件且有若干个,若干第一连接孔和若干第一螺纹紧固件一一对应,第一螺纹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使得定位座1302通过第一连接板13021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
各第一连接板13021上均开设有避让槽13022,夹持座130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13031,夹持座1303具有夹持槽13032,夹持槽1303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板13031之间,两个第二连接板13031位于夹持槽13032的边缘。两个第二连接板13031分别穿过两个避让槽13022后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第二螺纹紧固件为螺钉等连接件。定位座1302与夹持槽13032的内壁抵接,实现第一换热器16的夹持,同时,夹持槽13032的内壁与定位座1302的侧面抵接,实现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第一换热器16的定位安装。
可选地,夹持座1303包括第一围板13033、第二围板13034、第三围板13035;第一围板13033、第三围板13035、第二围板13034依次连接围合形成夹持槽13032,第二连接板13031、第一围板13033、第二围板13034、第三围板13035一体成型,第一围板13033和第二围板13034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板13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3还包括支撑板1305、设于支撑板1305上的泵座1306,以及设于第一腔体1113内的支撑梁1307。支撑梁1307竖直设置且支撑梁1307的下端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上。夹持座1303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板13036,第三连接板13036与第三围板13035一体成型。支撑板1305位于压缩机14的上方,支撑板1305的一端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与第三连接板13036连接,支撑板1305的另一端与支撑梁1307连接,保证了结构的牢固性。第三螺纹紧固件为螺钉等连接件。支撑板1305的中央区域悬空,泵座1306安装在支撑板1305的中央区域,泵体15安装在泵座1306上。定位座1302使得第一换热器16悬空设置,支撑板1305使得泵体15悬空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16和泵体15获得了更宽裕的管路布设空间,便于液体管路17和冷媒管路18的布设与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座1302为方形块,定位座1302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023。如此,第一换热器16安装在定位座1302上时,通过螺钉使得第一换热器16安装在定位座1302上,螺钉可以隐藏在第二安装槽13023内。第一换热器16安装在定位座1302上形成整体后,定位座1302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覆盖第二安装槽13023的槽口,避免第一换热器16被拆卸。第一换热器16与定位座1302的连接、定位座1302与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的连接、夹持座1303与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的连接分别通过不同螺纹紧固件连接,避免了同一个螺纹紧固件同时实现第一换热器16、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的安装,提高第一换热器16、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还包括压机罩20;压机罩20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内并套设在压缩机14上,可以保护压缩机14。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过线孔,过线孔有多个,第一腔体1113通过过线孔与外部连通,多个过线孔内安装有过线护套21。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外机组,包括风机22、第三支架23、设于第三支架23上的电机24、安装在机箱11上的第二换热器25,以及上述的换热***。第二换热器25为翅片换热器。风机22的数量有若干个且安装在机箱11的前侧面,电机24的数量与风机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机箱11内设有隔板26,为了方便第二支架13、第一换热器16、泵体15的安装,隔板26的一个侧面为第一腔体1113的其中一个侧壁。具体的,第二支架13安装的侧壁位于隔板26上,即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支撑台1301均安装在隔板26上,第一换热器16、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的分别通过不同螺纹紧固件安装定位,避免了采用同一个螺纹紧固件将第一换热器16、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安装在隔板26上,提高第一换热器16、定位座1302、夹持座1303安装的稳固性。第二换热器25、风机22和第三支架23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1114内,电机24与风机22传动连接,实现散热,提高冷凝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箱11包括底盘1101、设有前护网1102的前护板1103、侧面板1104、立柱1105、侧护网1106、后护网1107、后面板1108、顶盖1109,以及电器盒1110。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位于底盘1101的上端面上。前护板1103、侧护网1106、立柱1105、后护网1107、后面板1108、侧面板1104均安装在底盘1101上且依次连接围合形成外壳,前护板1103上的前护网1102与后护网1107相对设置,风机22位于前护网1102与后护网1107之间,实现空气的对流。顶盖1109安装在外壳的顶部,第二换热器25位于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电器盒1110位于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并抵接在隔板26上,第二支架13安装在隔板26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隔板26将机箱1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1113和第二腔体1114,第二腔体1114和第一腔体1113从左往右间隔设置。隔板26位于机箱11的底盘1101上,起到隔绝第一腔体1113和第二腔体1114的作用,同时还支撑位于上方的电器盒1110,也起到第一换热器16的作用。
具体的,机箱11还包括导风板1111和横梁1112。导风板1111安装在底盘1101上并位于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后护网1107和导风板1111间隔布设,风机22位于后护网1107和导风板1111之间,导风板1111位于风机22处,起到气流的导向作用,提高散热效果。横梁1112安装在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电器盒1110、第三支架23均与横梁1112连接,横梁1112抵接外壳的上端面,顶盖1109套设在外壳的上端面。第二换热器25位于第二腔体1114内部的左后区域,第二换热器25呈L型,第二换热器25的两侧设置有端板,两侧的端板分别与隔板26与导风板1111连接,端板起到了固定第二换热器25的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11),具有第一腔体(1113);
第一支架(12),安装在第一腔体(1113)内;
压缩机(14),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2)上;所述压缩机(14)与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支架(13),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1113)内;
泵体(15),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13)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二预定距离;
第一换热器(16),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13)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相隔第三预定距离;
液体管路(17),所述泵体(15)通过所述液体管路(17)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6)连通;
以及
冷媒管路(18),所述压缩机(14)通过所述冷媒管路(18)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路(17)包括进液管(1701)和出液管(1702);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115)和出液口(1116),所述第一腔体(1113)通过所述进液口(1115)和所述出液口(1116)分别与所述机箱(11)的外部连通,所述进液管(1701)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1115)连通,所述进液管(170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泵体(15)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6)通过所述出液管(1702)与所述出液口(1116)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13)内设有管架(19),所述冷媒管路(18)设于所述管架(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15)和所述出液口(1116)均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1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支架(1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16)、所述泵体(15)均位于所述压缩机(1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3)包括支撑台(1301)、定位座(1302),以及夹持座(1303);所述支撑台(1301)、所述定位座(1302)、所述夹持座(130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且所述定位座(1302)抵接在所述支撑台(1301)上,所述夹持座(1303)与所述定位座(1302)围合形成夹持空间(1304),所述第一换热器(16)卡设在所述夹持空间(130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30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13021),各所述第一连接板(13021)分别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
各所述第一连接板(13021)上均开设有避让槽(13022),所述夹持座(130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13031),所述夹持座(1303)具有夹持槽(13032),所述夹持槽(1303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3031)之间,各所述第二连接板(13031)分别穿过所述避让槽(13022)并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座(1302)与所述夹持槽(13032)的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3)还包括支撑板(1305)、设于所述支撑板(1305)上的泵座(1306),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3)内的支撑梁(1307);所述夹持座(1303)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板(13036),所述支撑板(1305)位于所述压缩机(14)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305)的一端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036)连接,所述支撑板(130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1307)连接,所述泵体(15)安装在泵座(13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机罩(20);所述压机罩(20)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1113)内并套设在所述压缩机(14)上;
所述第一腔体(1113)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第一腔体(1113)通过所述过线孔与外部连通,所述过线孔内安装有过线护套(21)。
8.一种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22)、第三支架(23)、设于所述第三支架(23)上的电机(24)、安装在所述机箱(11)上的第二换热器(25),以及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所述机箱(11)内设有隔板(26),所述隔板(26)将所述机箱(11)内部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1113)和第二腔体(1114),所述第二换热器(25)、所述风机(22)和所述第三支架(2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1114)内,所述电机(24)与所述风机(22)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包括底盘(1101)、设有前护网(1102)的前护板(1103)、侧面板(1104)、立柱(1105)、侧护网(1106)、后护网(1107)、后面板(1108)、顶盖(1109),以及电器盒(1110);所述前护板(1103)、所述侧护网(1106)、所述立柱(1105)、所述后护网(1107)、所述后面板(1108)、所述侧面板(1104)均安装在所述底盘(1101)上且依次连接围合形成外壳,所述顶盖(1109)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换热器(25)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所述电器盒(1110)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并抵接在所述隔板(26)上,所述第二支架(13)安装在所述隔板(2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还包括导风板(1111)和横梁(1112);所述导风板(1111)安装在所述底盘(1101)上并位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后护网(1107)和所述导风板(1111)间隔布设,所述风机(22)位于所述后护网(1107)和所述导风板(1111)之间,所述横梁(1112)安装在所述外壳围合形成的区域内,所述电器盒(1110)、所述第三支架(23)均与所述横梁(1112)连接。
CN202321941217.3U 2023-07-21 2023-07-21 换热***及室外机组 Active CN220624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217.3U CN2206242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换热***及室外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217.3U CN2206242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换热***及室外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4230U true CN22062423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1217.3U Active CN2206242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换热***及室外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4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2156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6892551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546640B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2157600U (zh) 箱体组件及风管机
CN220624230U (zh) 换热***及室外机组
US20080257623A1 (en) Swing-Type Operation Machine
CN210153949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JP2012242017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395547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0957517U (zh) 一种后封堵式有源滤波柜
CN217178897U (zh) 一种顶出风空气源热泵泳池机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CN220624552U (zh) 机箱及热泵室外机组
CN107965855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机组
CN216343055U (zh) 一种风扇装配结构及应用其的料理机
CN214611524U (zh) 双杯制氧机
JP2627403B2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
KR2006011700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6919742U (zh) 一种具有热泵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
CN210038675U (zh) 一种通风防尘计算机主机箱
CN219868595U (zh) 一种热泵机体及热泵
CN21864565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20366552U (zh) 一种热泵及用水***
CN219220759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的家用电器
JP2532868B2 (ja) 熱交換ユニツ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