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872U - 一种连体轴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体轴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872U
CN220365872U CN202320239462.3U CN202320239462U CN220365872U CN 220365872 U CN220365872 U CN 220365872U CN 202320239462 U CN202320239462 U CN 202320239462U CN 220365872 U CN220365872 U CN 220365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seat
conjoined
sealing plu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94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锡辉
韩全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ngyi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ngyi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ngyi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ngyi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94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轴承座,属于轴承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块均通过连接杆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体轴承座为固定式,不能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导致使用不够便携,且对钢柱的润滑较为麻烦的问题,通过设置双轴承座,能够同时对两个机械旋转体进行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通过设置进油口,用于注入润滑油,无需对轴承外壳拆卸后润滑,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连体轴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体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座,指的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以及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随着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在一些特殊部位往往需要使用两个旋转体进行同步旋转运作。
如公布号为CN1075881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该专利通过在第二底座一侧估计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到插孔内,并且通过定位螺母进行固定,使得使用时更加有效的进行固定,而且双轴在转动时的缺陷经过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安装固定,使得其稳定性大大增加。
但是上述技术中,虽然解决了两个轴承座转动时期稳定性很差的问题,但是还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轴承座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轴承中的钢柱会变得干涩干燥,摩擦增强会加快轴承座内外圈与钢柱之间的磨损,需要通过拆卸螺母的方式将轴承外壳拆卸后对轴承钢柱进行润滑,较为麻烦。
2、现有连体轴承座为固定式,不能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导致使用不够便携。
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连体轴承座,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轴承座,通过设置双轴承座,能够同时对两个机械旋转体进行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电机驱动双向丝杆传动,进而使两个轴承座靠近或远离,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通过在进油口处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空腔,在钢柱转动后进行全部润滑,无需对轴承外壳拆卸后润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轴承座,包括底座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块均通过连接杆与轴承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包括轴承内圈、空腔、进油口、密封塞一、钢柱、溢流孔、密封塞二、凹槽和接收盒,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内圈。
优选的,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沿轴承内圈的外壁设置有钢柱,且钢柱设置有十四个。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位于轴承座的顶端,且进油口与空腔连通,所述进油口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一。
优选的,所述空腔一侧的内壁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二。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安装板和限位滑槽,所述安装板位于底座的底部,且安装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限位滑动在限位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一和密封塞二均由橡胶塞柱和拉塞柄组成。
优选的,所述溢流孔的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接收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体轴承座,通过设置双轴承座,能够同时对两个机械旋转体进行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电机通电,电机的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传动,进而使两个移动块带动两个轴承座靠近或远离,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进而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体轴承座,通过在进油口处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空腔,在钢柱转动后,进行全部润滑,无需对轴承外壳拆卸后润滑,随着润滑油不断的加入,多余的润滑油会通过溢流孔溢出,通过观察到润滑油有溢出便可知晓润滑油添加的量,避免加入过多的润滑油,导致润滑油从进油口溢出,从溢流孔溢出的油会流向接收盒收集,避免直接流在轴承座上不够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正剖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侧剖轴测图。
图中:1、底座;3、轴承座;101、安装板;102、限位滑槽;201、电机;202、双向丝杆;203、移动块;204、连接杆;301、轴承内圈;302、空腔;303、进油口;304、密封塞一;305、钢柱;306、溢流孔;307、密封塞二;308、凹槽;309、接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连体轴承座为固定式,不能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的间距,导致使用不够便携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体轴承座,包括底座1和轴承座3,轴承座3设置有两个,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双向丝杆202,双向丝杆202的外壁上设置有移动块203,且移动块203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块203均通过连接杆204与轴承座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双轴承座3,能够同时对两个机械旋转体进行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电机201通电,电机201的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202传动,进而使两个移动块203带动两个轴承座3靠近或远离,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3的间距,进而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
底座1包括安装板101和限位滑槽102,安装板101位于底座1的底部,且安装板101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101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101用于底座1的固定,保证了轴承工作时的稳定性。
连接杆204限位滑动在限位滑槽102的内部,限位滑槽102便于连接杆204在移动块203的带动下可以顺利滑动,使得两个轴承座3在调节间距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为了解决现有轴承的钢柱在长时间转动出现干涩后,需要将轴承外壳进行拆卸从而对钢柱进行润滑,该方式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3-4,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轴承座3包括轴承内圈301、空腔302、进油口303、密封塞一304、钢柱305、溢流孔306、密封塞二307、凹槽308和接收盒309,轴承座3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内圈301,轴承内圈301与轴承座3之间设置有空腔302,空腔302的内部沿轴承内圈301的外壁设置有钢柱305,且钢柱305设置有十四个。
进油口303位于轴承座3的顶端,且进油口303与空腔302连通,进油口303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一304,通过在进油口303处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空腔302,在钢柱305转动后,进行全部润滑,无需对轴承外壳拆卸后润滑,密封塞一304在不需要注油时对进油口303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具有防尘的效果。
空腔302一侧的内壁开设有溢流孔306,溢流孔306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二307,溢流孔306的下方设置有凹槽308,凹槽308内侧设置有接收盒309,随着润滑油不断的加入,打开密封塞二307,多余的润滑油会通过溢流孔306溢出,通过观察到润滑油有溢出便可知晓润滑油添加的量,避免加入过多的润滑油,导致润滑油从进油口303溢出,从溢流孔306溢出的油会流向接收盒309收集,避免直接流在轴承座3上不够美观,密封塞二307用于封堵溢流孔306,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密封塞一304和密封塞二307均由橡胶塞柱和拉塞柄组成,通过将拉塞柄向外拉动,即可快速将橡胶塞柱取出。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螺栓和安装板101的配合将底座1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然后分别将机械旋转体安装在两个轴承座3上,将电机201通电,电机201的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202传动,进而使两个移动块203带动两个轴承座3靠近或远离,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轴承座3的间距,连接杆204在移动块203的带动下可以在限位滑槽102内顺利滑动,使得两个轴承座3在调节间距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当轴承长时间转动后,钢柱305会干涩,通过在进油口303处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空腔302,在钢柱305转动后,进行全部润滑,随着润滑油不断的加入,打开密封塞二307,多余的润滑油会通过溢流孔306溢出,通过观察到润滑油有溢出便可知晓润滑油添加的量,避免加入过多的润滑油,导致润滑油从进油口303溢出,从溢流孔306溢出的油会流向接收盒309收集,避免直接流在轴承座3上不够美观,最后,在不需要注入润滑油时,利用密封塞一304和密封塞二307分别将进油口303和溢流孔306堵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连体轴承座,包括底座(1)和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双向丝杆(202),所述双向丝杆(202)的外壁上设置有移动块(203),且移动块(20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块(203)均通过连接杆(204)与轴承座(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包括轴承内圈(301)、空腔(302)、进油口(303)、密封塞一(304)、钢柱(305)、溢流孔(306)、密封塞二(307)、凹槽(308)和接收盒(309),所述轴承座(3)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内圈(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301)与轴承座(3)之间设置有空腔(302),所述空腔(302)的内部沿轴承内圈(301)的外壁设置有钢柱(305),且钢柱(305)设置有十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303)位于轴承座(3)的顶端,且进油口(303)与空腔(302)连通,所述进油口(303)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一(3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02)一侧的内壁开设有溢流孔(306),所述溢流孔(306)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二(3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安装板(101)和限位滑槽(102),所述安装板(101)位于底座(1)的底部,且安装板(1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101)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4)限位滑动在限位滑槽(10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一(304)和密封塞二(307)均由橡胶塞柱和拉塞柄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体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306)的下方设置有凹槽(308),所述凹槽(308)内侧设置有接收盒(309)。
CN202320239462.3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连体轴承座 Active CN220365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9462.3U CN220365872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连体轴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9462.3U CN220365872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连体轴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872U true CN220365872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9462.3U Active CN220365872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连体轴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6157U (zh) 一种润滑油精滤起降装置
CN220365872U (zh) 一种连体轴承座
CN214598919U (zh) 一种硅黄铜铜带生产用熔铸搅拌装置
CN218799299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可调式钻孔装置
CN215437003U (zh) 一种用于润滑剂腊定量装袋机构
CN217990870U (zh) 一种铝水流槽铝水截流装置
CN213576747U (zh) 一种上轴承部件用润滑装置
CN214602012U (zh) 一种汽车五金配件钻孔设备
CN221195782U (zh) 一种大型水泥输送设备机械轴承座锻件
CN220453188U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测量装置
CN211677832U (zh) 一种应用于盐雾试验的可调节多层试样架
CN206175620U (zh) 一种新型网电钻机双变比齿轮变速箱装置
CN111992586B (zh) 一种加工钛合金板的轧机
CN219830687U (zh) 一种散热面积可调式磨损试验机
CN216554053U (zh) 可调整安装方向的油底壳
CN201071928Y (zh) 一种齿轮箱用轴承自润滑装置
CN220462589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调节架
CN219013961U (zh) 大型吊车回转打油装置
CN221386057U (zh) 一种防锈剂生产用液体混合装置
CN219015669U (zh) 一种冷水机组测试平台
CN219366774U (zh) 一种立式齿轮箱的新型高效润滑结构
CN21238847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下开式堰门
CN221323093U (zh) 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冷却装置
CN214381839U (zh) 易于后期维保的排污泵启动柜
CN212106656U (zh) 一种具有注油机构的铜基合金轴承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