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5675U -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 Google Patents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5675U
CN220355675U CN202320865509.7U CN202320865509U CN220355675U CN 220355675 U CN220355675 U CN 220355675U CN 202320865509 U CN202320865509 U CN 202320865509U CN 220355675 U CN220355675 U CN 220355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encing
cavity
air duct
muffl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55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斯文
陈龙虎
陈建栋
鞠福瑜
吕梦圆
马仁杰
李涛
张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qin Photo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qin Photo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qin Photo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qin Photo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55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5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5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5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风腔;其中,消声风道的内部具有多个谐振腔,消声风道朝向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每个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与风腔连通,以通过共振吸收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其中,消声风道在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至少一个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上述消声风道具有宽频的声波吸收效果,以及减少空间占用减小扩张比、使消声风道模块化降低制备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消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中央空调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然而,家用中央空调的风道内气体扰动现象明显,极易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这类风道噪声从末端辐射出来,严重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消声风道,以减少风道噪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风腔;
其中,所述消声风道的内部具有多个谐振腔,所述消声风道朝向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以通过共振吸收所述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
其中,所述消声风道在所述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
上述消声风道,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消声风道内部设置有谐振腔,当风腔中的声波频率与谐振腔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可使谐振腔内的空气发生剧烈振动从而与谐振腔侧壁摩擦生热,实现声能向机械能再向内能的转化,最终实现对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吸收;
2、谐振腔设置为多个,可利用各谐振腔之间的近场耦合作用产生多个耦合谐振频率,进而有利于拓宽声波的吸声频率范围,提高消声风道的消声性能;
3、通过在风腔延伸方向上设置多个消声模组,使各消声部分内伸,可有效减少消声风道的横向空间占用,降低消声风道的扩张比,并且,使消声风道模块化可无需一体制备长度较大的风道,从而有利于降低消声风道的制备难度,进而降低制备成本;
4、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述消声风道本身具有消声作用,从而在相同消声需求下,可有效减少额外的多孔吸声材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空间占用,降低扩张比,并进一步降低制备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消声模组具有相对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以及贯通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出风端的空腔,各所述空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风腔;其中,每个所述消声模组朝向其空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每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包括沿其周向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朝向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包括多个亥姆霍兹谐振器,所述亥姆霍兹谐振器包括:罩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风腔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以及,至少一个插管,每个所述插管与每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接并向所述第二侧延伸;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中:所述通孔的穿孔率的取值范围包括5%~40%;和/或,所述通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包括0.5mm~20mm;和/或,所述插管的长度的取值范围包括2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声风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的至少一个消声插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所述至少一个消声插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包括背靠背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每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暴露于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每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侧方的多孔吸声材料。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风腔;其中,所述消声风道在所述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每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共振吸收所述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
上述消声风道,基于各谐振腔的局域共振效应,同样具有宽频的声波吸收效果,以及减少空间占用减小扩张比、使消声风道模块化降低制备难度的效果,同时可包含更多类型的谐振腔,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消声风道的定制化设计需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消声风道的***,所述消声风道为如前文所述的消声风道,所述***还包括动力发生装置,所述消声风道设于所述动力发生装置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
上述***,使用前述消声风道作为连接动力发生装置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连通管道,可有效降低***内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发生装置可以包括压缩机、油压机、发动机、风机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消声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消声风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消声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消声模组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消声模组A-A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所示消声模组的传递损失曲线;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超构消声基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超构消声基板B-B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所示超构消声基板的吸声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消声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消声风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消声风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消声风道C-C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2所示消声风道的传递损失曲线;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10、消声风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风腔,14、连通部;
40、动力发生装置,41、第二导流部;
110、消声模组,111、进风端,112、出风端,113、空腔,114、连通部,115、谐振腔;
120、消声插板,121、插板的第一侧,122、插板的第二侧,123、第一导流部;
1110、超构消声基板,1111、罩壳,1111A、罩壳的第一侧,1111B、罩壳的第二侧,1112、通孔,1113、插管,1114、亥姆霍兹谐振腔;
20、消声风道,23、风腔,220、消声插板,230、多孔吸声材料,2110、超构消声基板;
30、消声风道,33、风腔,320、消声插板,330、多孔吸声材料,3110、超构消声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声音在管道中传播的距离较远,中低频噪声的波长较长,衍射能力强,能量耗散慢,很难衰减掉。噪声从管道的末端辐射出来,对中央空调的通风管道、汽车排气管、航空发动机和液压***等带来了很大的噪声危害,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声风道,相比于传统的设备风道,可在更小扩张比、更低成本的情况下拓宽风道的消声频率,从而减小风道的空间占用、降低风道噪声对设备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因此,本申请的消声风道具备较高的产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消声风道基于局域共振效应设计构成消声风道的声学超构材料,以通过局域共振吸收风道中的声波的能量。其中,声学超构材料以人工谐振结构为功能基元,通过对功能基元进行空间序构,实现等效声学参数人工调控,进而实现小尺寸亚波长基元对较大长波声波传播、折射、反射和吸收的性能调控。与传统声学材料相比,声学超构材料可以突破传统材料的物理尺寸限制,利用亚波长局域共振原理,通过人工谐振结构的共振作用将声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电动力学物理原理出发,在满足因果律的前提下,声学超构材料的微结构存在最优解,而使得其能够在较小体积(厚度)内实现较宽频带范围内的高效吸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消声风道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贯通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风腔13;消声风道10的内部具有多个谐振腔(图1和图2未示出),消声风道10朝向风腔1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14,每个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14与风腔13连通,以通过共振吸收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其中,消声风道10在风腔13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110,至少一个消声模组1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前文所述的谐振腔。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谐振腔可以是Fabry-Perot谐振腔、亥姆霍兹谐振腔、微穿孔板的背腔等,具体可根据所需的吸声性能需求进行适配。当谐振腔为Fabry-Perot谐振腔、亥姆霍兹谐振腔时,对声波在不同谐振腔中的损耗做出精确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不同结构谐振腔的阻抗匹配调控,能够实现宽频带吸声。当谐振腔为微穿孔板的背腔时,可基于微穿孔吸声原理,利用多级微穿孔板与背腔之间的串联耦合实现对阻抗匹配的调制,从而实现宽频吸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部14可以是通孔(或称微孔)、凹槽、缺口、插管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消声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消声风道10中消声模组110与谐振腔的配置关系可以是以下配置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消声模组110有多个谐振腔,其他消声模组110有至少一个谐振腔;一个消声模组110有多个谐振腔,而其他消声模组110没有谐振腔(通过其他消声结构消声);至少两个消声模组110分别有至少一个谐振腔。具体的配置关系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消声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每个消声模组具有相对的进风端111和出风端112以及贯通进风端111和出风端112的空腔113,各空腔113依次连通形成风腔13;其中,每个消声模组110朝向其空腔11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114,并且,每个消声模组1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115,每个谐振腔115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114与风腔13连通。其中,箭头D表示声波(或风)的传播方向。可选的,谐振腔115可以是前文所述的Fabry-Perot谐振腔、亥姆霍兹谐振腔、微穿孔板的背腔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上述设置,每个消声模组110均设置有谐振腔115,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消声风道的消声频率范围,提升消声风道10的消声效果。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消声模组110的传递损失曲线,其中,传递损失表示进风端111处的入射声功率级和出风端112处的透射声功率级之差,传递损失越大,表示消声模组110的消声效果越好。由图6可以看到,当入射声频率在400Hz~1750Hz范围内时,消声模组110具有10dB以上的传递损失,可见消声模组110具有较佳的消声效果。
综上,本实施例的消声风道10内部设置有谐振腔(如谐振腔115),当风腔13中的声波频率与谐振腔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可使谐振腔内的空气发生剧烈振动从而与谐振腔侧壁摩擦生热,实现声能向机械能再向内能的转化,最终实现对风腔13中的声波的能量吸收;另外,谐振腔设置为多个,可利用各谐振腔之间的近场耦合作用产生多个耦合谐振频率,进而有利于拓宽声波的吸声频率范围,提高消声风道10的消声性能;除此之外,通过在风腔13延伸方向上设置多个消声模组110,使各消声部分内伸,可有效减少消声风道10的横向空间占用,降低消声风道10的扩张比,示例性的,可使扩张比趋近于1,并且,使消声风道10模块化可无需一体制备长度较大的风道,从而有利于降低消声风道10的制备难度,进而降低制备成本;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消声风道10本身具有消声作用,从而在相同消声需求下,可有效减少额外的多孔吸声材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空间占用,降低扩张比,并进一步降低制备成本。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消声模组110与消声模组110之间、消声模组110与消声风道10的其他结构之间均可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是卡接、螺纹连接等,如此方便随时增加或减少消声模组110,有利于应对复杂场景(或场景变化),示例性的,每增加一个消声模组110,消声量可提升3dB~5dB;同时也方便后续维护(可仅将故障的消声模组110拆下,方便维修和更换),从而降低消声风道10的制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消声模组110与消声模组110之间、消声模组110与消声风道10的其他结构之间也均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可以是焊接、铆接等,如此有利于提升消声风道10的机械强度。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消声风道10的材质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例如可以包括钢、铁、铝合金、有机玻璃、聚乳酸材料、塑料、橡胶、木板、石材、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上述材料进行消声风道10的制备,有利于提升消声风道10的机械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基于环保、加工、防火、散热等需求进行选配。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消声风道10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塑料一体成型,冲压工艺等。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至少一个消声模组110包括沿其周向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1110;其中,至少一个超构消声基板1110朝向风腔1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114,并且,至少一个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115,每个谐振腔115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114与风腔13连通。可选的,超构消声基板1110与超构消声基板1110之间、超构消声基板1110与消声模组110的其他结构之间均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当为可拆卸连接时,后期维护时,可仅将故障的超构消声基板1110拆下,方便维修和更换,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方便降低消声风道10的维护成本。可选的,超构消声基板1110沿消声模组110的周向设置至少包括超构消声基板1110在消声模组110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中的至少之一设置。通过采用超构消声基板1110组成至少部分消声模组110,即,使消声模组110进一步模块化,有利于消声频率的灵活调控,方便满足消声风道10的定制化设计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至少一个超构消声基板1110括多个亥姆霍兹谐振器,亥姆霍兹谐振器包括:罩壳1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1A和第二侧1111B,第一侧1111A朝向风腔13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2;以及,至少一个插管1113,每个插管1113与每个通孔1112一一对应连接并向第二侧1111B延伸。可选的,单个亥姆霍兹谐振器也可具备多个通孔1112,如此有利于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吸声频率范围调控。
在该实施方式下,超构消声基板1110采用亥姆霍兹谐振器阵列建立声学超材料模型,其中,单个亥姆霍兹谐振器的声阻抗可表示如下:
其中,A表示整个第一侧1111A的面积,Sa表示通孔1112的开口面积,la表示插管1113的长度,V表示谐振腔1114的体积,ρcc、ccc及kcc分别表示谐振腔1114内空气的密度、声速以及波数,kca、Ψva及Ψha分别表示插管1113在狭窄声学下的波数、粘度项以及热力项,γ表示空气的比热容,δi表示声质量末端修正系数,τΩ表示修正因子,ω表示角频率,η表示空气的粘滞系数,ρ0表示空气自然条件下的密度,c0表示声音在外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声阻抗包括实部和虚部,其中实部为声阻,作用于反射声波的幅值,虚部为声抗,表现为延迟反射声波的相位。
从而,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整体声阻抗Z满足:
其中,n为亥姆霍兹共鸣腔的数量。进而得到整体结构的吸声系数:
其中,Zr和Zi分别为Z的实部和虚部。
可以理解的是,吸声系数越大,表示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越匹配,也就是说,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在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固有频率附近时,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匹配程度最高,吸声系数可最大,从而超构消声基板1110可通过局域共振实现有效吸声。
可选的,至少一个消声模组110中:通孔1112的穿孔率的取值范围包括5%~40%;和/或,通孔1112的直径的取值范围包括0.5mm~20mm;和/或,插管1113的长度的取值范围包括2mm~20mm。图9示出了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吸声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由图9可以看到,在上述范围下,当入射声频率在400Hz~1750Hz范围内时,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吸声系数均在0.6以上,可见超构消声基板1110具有较佳的吸声系数。另外,在图9所示的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吸声效果的基础上,配置有该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消声模组110通过合理调试可得到如图6所示的消声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10所示,消声风道10还包括设于风腔13的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其中,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的两侧121和12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124,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谐振腔(图1和图10均未示出),每个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124与风腔13连通。通过在风腔13中设置两侧均具有吸声结构的消声插板120,可有效提升消声风道10的消声效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消声风道10的扩张比。
可选的,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包括背靠背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例如可以是前文所述的超构消声基板1110),每个超构消声基板暴露于风腔1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124,并且,每个超构消声基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例如可以是超构消声基板1110的谐振腔1114),每个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连通部124与风腔13连通。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超构消声基板的灵活适用,从而可统一采用超构消声基板制备得到消声风道10,降低制备难度和成本。
可选的,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设有第一导流部123,第一导流部123朝向第一端11和/或第二端12。可选的,第一导流部123可以是导流锥、导流柱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导流部123,有利于在保证消声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消声插板120对风的阻力,保证风腔13中的空气的流通性。
可选的,至少一个消声插板12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如果消声插板120过多,则会增加消声插板120对风的阻力,从而不利于风腔13中的空气流通。可选的,预定值可基于实际的消声需求和通风性能要求确定。例如,消声要求较高时,则预定值可适当大些;通风性能要求更高时,则预定值可适当小些。可选的,预定值可以是1、2、3、4中的一个。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消声风道20可由多个超构消声基板2110在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围合形成,同时消声风道20具有两个消声插板220,并且在风腔23的侧方还设置有多孔吸声材料230,以进一步提升消声风道20的消声效果。可选的,多孔吸声材料230可设置在消声插板220和消声风道20的侧壁之间。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消声风道30可由多个超构消声基板3110在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围合形成,同时在前侧和后侧也设有超构消声基板3110以进一步提升消声风道30的消声效果。本实施例中,消声风道30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消声插板320,并且在风腔33的侧方还设置有多孔吸声材料330,以进一步提升消声风道20的消声效果。可选的,多孔吸声材料330可设置在消声插板320和消声风道30的侧壁之间、以及前后两个超构消声基板3110之间,以对多孔吸声材料330形成较好的限位,避免多孔吸声材料330发生位移而对风腔33中的空气的流通性造成影响。
图14示出了消声风道30的传递损失曲线。由图14可以看到,消声风道30在填充有厚度为50mm以及100mm的吸声棉的情况下,在400Hz~1850Hz声波频率范围内,传递损失均大于6dB,从而均具备较佳的消声效果。对应的消声风道30的结构参数为:管道长度180mm,管道宽度900mm,消声插板数1,填棉厚度为50mm、100m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风腔;其中,消声风道在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每个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每个谐振腔通过共振吸收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
可选的,上述谐振腔除了可以是Fabry-Perot谐振腔、亥姆霍兹谐振腔、微穿孔板的背腔包括,还可以是弹性模结构与消声风道侧壁之间的空腔,从而通过膜结构与空腔之间的声-振耦合机制实现阻抗匹配的调制,实现谐振频率附近的高效吸声。
上述消声风道,基于各谐振腔的局域共振效应,同样具有宽频的声波吸收效果,以及减少空间占用减小扩张比、使消声风道模块化降低制备难度的效果,同时可包含更多类型的谐振腔,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消声风道的定制化设计需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消声风道的***,通过使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消声风道可以有效降低***内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隐去了上方的部分消声风道结构),***1包括动力发生装置40以及设于动力发生装置40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如前文所述的消声风道10,每个消声风道10均设置有消声插板120,以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其中,箭头D表示声波(或风)的传播方向。可选的,在动力发生装置40的进出气体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导流部41,以减少气流再生噪声。
可选的,动力发生装置40可以包括压缩机、油压机、发动机、风机等。可选的,***可以包括空调***、驱动***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风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声风道的内部具有多个谐振腔,所述消声风道朝向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以通过共振吸收所述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
其中,
所述消声风道在所述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消声模组具有相对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以及贯通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出风端的空腔,各所述空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风腔;
其中,
每个所述消声模组朝向其空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每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包括沿其周向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
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朝向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包括多个亥姆霍兹谐振器,所述亥姆霍兹谐振器包括:罩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风腔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以及,至少一个插管,每个所述插管与每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接并向所述第二侧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模组中:所述通孔的穿孔率的取值范围包括5%~40%;和/或,所述通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包括0.5mm~20mm;和/或,所述插管的长度的取值范围包括2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风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的至少一个消声插板;
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所述至少一个消声插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包括背靠背设置的多个超构消声基板,每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暴露于所述风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部,并且,每个所述超构消声基板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与所述风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消声插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侧方的多孔吸声材料。
9.一种消声风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风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声风道在所述风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消声模组,每个所述消声模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通过共振吸收所述风腔中的声波的能量。
10.一种具有消声风道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风道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风道,所述***还包括动力发生装置,所述消声风道设于所述动力发生装置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
CN202320865509.7U 2023-04-18 2023-04-18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Active CN220355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509.7U CN2203556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509.7U CN2203556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5675U true CN220355675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5509.7U Active CN2203556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5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1306Y (zh) 阻抗复合式***
CN115116419A (zh) 一种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01697B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用复合型***
CN205618220U (zh) 一种高效环保汽车***
CN214741561U (zh) 基于声学超材料的消音结构、消音器及无人机
RU2310762C2 (ru)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газового потока конусного типа
CN207993473U (zh) 一种微穿孔复合式***
CN220355675U (zh) 消声风道及具有消声风道的***
CN204703984U (zh) 阻抗复合型***
CN209875570U (zh) 降噪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6499106A (zh) 消声风道及***
CN111503410A (zh) 一种赫姆霍兹型***
CN112628517B (zh) 管道***、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2610300A (zh) 低流阻宽频带复合气路***
CN206487543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用排气******
RU157128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глушитель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шума
CN112253285B (zh) 一种车辆消声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车辆余热利用方法
CN111197520B (zh) 一种柔性排气***、发动机和无人机
CN209993345U (zh) 一种混合式***及消声***
CN210052517U (zh) 声学径向消音单元、消音模块及消音结构
CN210484059U (zh) 用于罗茨真空泵的阻抗复合式进气***
RU19555U1 (ru)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CN209944712U (zh) 消声件、***以及通风***
CN210920532U (zh) 一种消音器
CN11137073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及其中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