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2633U - 侧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侧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2633U
CN220332633U CN202320734723.9U CN202320734723U CN220332633U CN 220332633 U CN220332633 U CN 220332633U CN 202320734723 U CN202320734723 U CN 202320734723U CN 220332633 U CN220332633 U CN 220332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seat
side airbag
air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47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侃
李永强
莫并奕
郑杰
蒋培露
严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23207347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2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2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2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安全气囊,包括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室展开时朝向一座位上的乘员的方向延展,所述第三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另一侧并用于与座位或相邻乘员接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气室对乘员的身体进行保护,通过第三气室与座位或相邻乘员接触后,起到支撑侧安全气囊的作用,保证了侧向碰撞过程中,有效对乘员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侧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气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在设有中央控制台的车辆上,具有一个气室或两个气室的侧安全气囊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台得到支撑,当发生侧向碰撞事故时,侧安全气囊对驾驶员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但是,当车辆没有中央控制台时,现有的侧安全气囊得不到支撑,当发生侧向碰撞时,侧安全气囊无法有效地保护驾驶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得到足够支撑的侧安全气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稳定性能够得到足够支撑的侧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侧安全气囊,包括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室展开时朝向一座位上的乘员的方向延展,所述第三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另一侧并用于与座位或相邻乘员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室与一座位的座架相连。
进一步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气室直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之间通过第一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通过第二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室的后侧面形成向前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用于与乘员的头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室沿横向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室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室的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三气室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室的另一侧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室展开后为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室用于与座位的椅背侧面或与相邻乘员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室为椭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气室对乘员的身体进行保护,通过第三气室与座位或相邻乘员接触后,起到支撑侧安全气囊的作用,保证了侧向碰撞过程中,有效对乘员进行保护。在第三气室与相邻乘员接触的实例中,能够对相邻乘员也起到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侧安全气囊的展示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侧安全气囊的展示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侧安全气囊在碰撞时的场景模拟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侧安全气囊的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侧安全气囊碰撞时的场景模拟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第一气室1、第二气室2、凹部21、第三气室3、第一气孔4、第二气孔5、拉带6;
座位10、相邻座位20、中央控制台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侧安全气囊包括第一气室1、第二气室2和第三气室3,第二气室2设置在第一气室1的一侧,第二气室2展开时朝向一座位10上的乘员的方向延展,第三气室3设置在第一气室1的另一侧与相邻座位20接触。
具体为,第二气室2和第三气室3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室1的左右两侧。充气时,第二气室2朝向座位10的乘员的方向展开,第三气室3朝向相邻座位20的方向展开并且使得第三气室3与相邻座位20接触。
由于第三气室3与相邻座位20接触,使得侧安全气囊能够得到相邻座位20的支撑。当发生侧向碰撞时,坐在座位10上的乘员,倒向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被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保护,避免两个座位上乘员相互撞击,造成二次伤害。此时,第三气室3由于与相邻座位20接触,防止侧安全气囊与人体接触时倒塌。第三气室3使得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的位置相对稳定,有效地对乘员进行保护。
较佳地,第一气室1与一座位10的座架相连。充气前,侧安全气囊收折在座位10的座架中。第一气室1与座架连接,避免侧安全气囊展开后脱落。
可选地,侧安全气囊还可以安装在车内的顶棚上,展开时,侧安全气囊从上往下展开。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气体发生器(图未示)与第一气室1直接连接。第一气室1为主气室,充气时,气体先进入到第一气室1中,然后再从第一气室1进入到第二气室2和第三气室3中。第二气室2从沿图3的右侧展开,第三气室3沿图3的左侧展开。
可选地,气体发生器还可以直接与第三气室3连接,第三气室3先展开后与相邻座位20接触,然后气体从第三气室3依次流入到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中。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气室2和第三气室3连接在第一气室1的上下两侧,第一气室1与座位10上座架连接,气体先从第一气室1充气,然后进入到第三气室3和第二气室2中,第三气室3展开与相邻座位20的侧面接触,第二气室2朝向相邻座位20上的乘员的方向展开。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气室1与第二气室2之间通过第一气孔4连通,第一气室1与第三气室3之间通过第二气孔5连通。
具体为,第一气孔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气孔5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气室2的后侧面形成向前凹陷的凹部21,凹部21用于与乘员的头部接触。
具体为,第二气室2展开后为沿横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凹部21形成在第二气室2的后侧面,凹部21能够与乘员的头部的前侧(脸部)接触。
如图3所示,当发生碰撞时,第二气室2的凹部21能够正好保护人体的头部。而第一气室1能够保护人体的侧面,避免与相邻座位20上的乘员碰撞。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共同将人体包裹住,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可选地,第二气室2还可以设计的覆盖面积更大,能够展开到人体的头部和胸部的前方,增加对人体的头部和胸部的保护。
进一步地,第二气室2沿横向展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室2展开时从第一气室1向右朝向座位10上的乘员展开。
可选地,第二气室2还可以沿横向朝向左侧的相邻座位20的乘员展开,用于保护相邻座位20上的乘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气室2连接在第一气室1的一侧的上方用于保护人体的头部,第三气室3连接在第一气室1的另一侧的下方,与座位的椅背侧面接触。
可选地,第三气室3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气室1的中部或上方,与座位的其他部分接触。第二气室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气室1的中部,用于保护人体的胸腹部。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三气室3展开后为球形。
可选地,第三气室3还可以设计为其他的形状。
进一步地,第一气室1为椭圆形。
可选地,第一气室1还可以设计为其他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座位10与相邻座位20之间设有中央控制台30。第三气室3展开时,朝向相邻座位20的乘员与中央控制台30之间的空间展开,一方面第三气室3进入到中央控制台30与相邻座位20之间,能够得到支撑;另一方面,第三气室3与相邻座位20上的乘员接触,能够起到保护该乘员的肋骨及盆骨碰撞伤害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三气室3与第一气室1之间还设有拉带6,拉带6起到调节第三气室3的展开姿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安全气囊,适用于具有中央控制台的车型,也适用于不具有中央控制台的车型。通过第二气室对乘员的身体进行保护,通过第三气室与座位或相邻乘员接触后,起到支撑侧安全气囊的作用,保证了侧向碰撞过程中,有效对乘员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上侧,所述第二气室展开时朝向一座位上的乘员的方向延展,所述第三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的下侧,所述第三气室也朝向该座位的方向展开,并用于与该座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室与一座位的座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气室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之间通过第一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通过第二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室的后侧面形成向前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用于与乘员的头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室沿横向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室展开后为球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室用于与座位的椅背侧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室为椭圆形。
CN202320734723.9U 2023-04-06 2023-04-06 侧安全气囊 Active CN220332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723.9U CN220332633U (zh) 2023-04-06 2023-04-06 侧安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723.9U CN220332633U (zh) 2023-04-06 2023-04-06 侧安全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2633U true CN220332633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4723.9U Active CN220332633U (zh) 2023-04-06 2023-04-06 侧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2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0945B (zh) 安全气囊装置及车辆座椅
JP412975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66591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818337B (zh) 侧安全气囊
WO2016013279A1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081274B1 (ko)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JP6354044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05435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26026B2 (ja) エアバッグ
EP1753642A2 (en) Low risk deployment passenger airbag system
US7328913B2 (en) Low risk deployment passenger airbag system
US11260819B2 (en) Airbag apparatus
CN220332633U (zh) 侧安全气囊
JP202104987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285709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45046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00031370A (ko) 에어백 모듈
JP2008001142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142141B2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3060090B (zh) 汽车前排座椅头顶安全气囊和汽车
CN218986562U (zh) 安全气囊设备和汽车
CN211391192U (zh) 汽车座椅安全气囊和汽车座椅
CN114074634B (zh)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用途
CN219821369U (zh) 一种气囊装置
CN111775881B (zh) 顶置式安全气囊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