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8365U -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8365U
CN220278365U CN202322093553.3U CN202322093553U CN220278365U CN 220278365 U CN220278365 U CN 220278365U CN 202322093553 U CN202322093553 U CN 202322093553U CN 220278365 U CN220278365 U CN 220278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edge
drill rod
chisel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35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捷
赵建妹
许振旭
周雪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da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d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d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d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35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8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8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8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包括有:钻杆,钻杆的一端设有一字槽;刀头,刀头固定设于一字槽,刀头的一端设有横刃和切削刃组,切削刃组包括设于横刃的一端的主切削刃和第二副切削刃,切削刃组还包括设于横刃的另一端的第一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主切削刃的长度大于第一副切削刃的长度,第一副切削刃的长度大于第二副切削刃的长度,第二副切削刃的长度大于第三副切削刃的长度;刀头的两侧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排屑槽,螺旋设于钻杆上,排屑槽由钻杆靠近刀头的一端延伸至钻杆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定心稳,切削刃不容易损坏,切削效率大幅度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用来进行钻孔或者扩孔的刀具,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制造,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者盲孔。
如专利文献CN216398154U公开了一种钻头,包括钻杆和刀头,刀头固设在钻杆的一端端部,刀头具有至少两个切削刃,所有切削刃沿刀头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切削刃均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竖直段的长度方向与钻杆的轴向一致,倾斜段由竖直段的一端向刀头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延伸,所有切削刃的倾斜段在刀头的中心线处汇集后形成刀尖;竖直段的外侧面上具有倾斜的刀刃面一,倾斜段的外侧面上具有倾斜的刀刃面二。
该钻头切削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该钻头的切削刃为一个弧形直接汇集到一点形成刀尖,刀尖磨损后切削时会出现定心不稳、断刀的问题,故需对此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通过横刃的改进,使用时横刃与适用对象有一定的接触面,定心稳,切削刃不容易损坏,切削效率大幅度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包括:钻杆、刀头及排屑槽;
钻杆,所述钻杆的一端设有一字槽;
刀头,所述刀头固定设于所述一字槽,所述刀头的一端设有横刃和切削刃组,所述切削刃组包括设于所述横刃的一端的主切削刃和第二副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横刃的另一端的第一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副切削刃的长度,所述第一副切削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副切削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副切削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副切削刃的长度;所述刀头的两侧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排屑槽,螺旋设于所述钻杆上,所述排屑槽由所述钻杆靠近所述刀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钻杆的中部。
通过在刀头上设置横刃,当横刃抵接适用对象时,对切削点进行定位;开始切削时,钻杆旋转,依次过渡到主切削刃、第一副切削刃、第二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来进行切屑,在钻杆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横刃与适用对象有一定的接触面,定心稳,切削刃不容易损坏,切削效率大幅度提升。
进一步,所述主切削刃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三副切削刃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α为120°~150°,所述夹角α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
进一步,所述第一副切削刃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副切削刃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β为70°~90°,所述夹角β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
进一步,所述第一斜面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钻杆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γ为5°~25°,第二斜面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钻杆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δ为20.5°。
更进一步,所述钻杆靠近所述刀头的一端为椎体;所述钻杆远离所述刀头的一端为六边体,所述六边体远离所述刀头的一端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刃,使用时横刃与适用对象有一定的接触面,定心稳,切削刃不容易损坏,切削效率大幅度提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四个切削刃,切削效率大幅提升,碎屑产生的效率也随之提升,且每两个相对的切削刃形成的夹角的中心线都经过横刃,在使用时不易产生位置偏移。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切削刃、第一副切削刃、第二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的长短依次递减,第一副切削刃、第二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等三把较短的辅刀可以很好地辅助主切削刃,提高了冲击韧性,在切削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崩断和折断。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切削刃、第一副切削刃、第二副切削刃和第三副切削刃与刀头分别形成四个大小不一的刀刃面,在切削时,分别抵接使用对象,可以对使用对象进行保护,不会导致使用对象裂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隐藏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钻杆;11、一字槽;12、排屑槽;13、不规则椎体;14、六边体;141、凹槽;20、刀头;21、横刃;22、切削刃组;221、主切削刃;222、第一副切削刃;223、第二副切削刃;224、第三副切削刃;23、第一斜面;24、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包括有:钻杆10、刀头20及排屑槽12;钻杆10的一端设有一字槽11;刀头20固定设于一字槽11,刀头20的一端设有横刃21和切削刃组22,切削刃组22包括设于横刃21的一端的主切削刃221和第二副切削刃223,切削刃组22还包括设于横刃21的另一端的第一副切削刃222和第三副切削刃224;主切削刃221的长度大于第一副切削刃222的长度,第一副切削刃222的长度大于第二副切削刃223的长度,第二副切削刃223的长度大于第三副切削刃224的长度;刀头20的两侧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24;排屑槽12,螺旋设于钻杆10上,排屑槽12由钻杆10靠近刀头20的一端延伸至钻杆10的中部。
该刀头20的材质为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切削性能好。钻杆10远离刀头20的一端用于连接钻孔机器,如手电钻、冲击钻和起子机等等。
在实施时,当需要对使用对象进行钻孔时,先将钻杆10远离刀头20的一端连接钻孔机器;再将横刃21抵接使用对象时,对起始位置进行定位;再启动钻孔机器驱动钻杆10旋转,横刃21完成起始位置的钻削后,立刻过渡到主切削刃221、第一副切削刃222、第二副切削刃223和第三副切削刃224来进行切屑;产生的碎屑分别从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24排向排屑槽12,并从排屑槽12排出。
该结构通过设四个切削刃,切削效率大幅提升,碎屑产生的效率也随之提升;由于主切削刃221、第一副切削刃222、第二副切削刃223和第三副切削刃224的长短依次递减,第一副切削刃222、第二副切削刃223和第三副切削刃224等三把较短的辅刀可以很好的辅助主切削刃221,提高了冲击韧性,在切削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崩断和折断;且主切削刃221、第一副切削刃222、第二副切削刃223和第三副切削刃224与刀头20分别形成四个大小不一的刀刃面,在切削时,分别抵接使用对象,可以对使用对象进行保护,不会导致使用对象裂开。
该结构适用于瓷砖、红砖、铝合金、铁、混凝土等使用对象进行切削钻孔。
如图6和图7所示,主切削刃221所在的直线与第三副切削刃224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α为120°~150°,夹角α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21。第一副切削刃222所在的直线与第二副切削刃223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β为70°~90°,所述夹角β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21。经过实际生产试验数据对比,两处夹角的度数为最优度数,使得切削效率进一步提升;且夹角α和夹角β的中心线均经过横刃,如此设置,在使用时不易产生位置偏移。
如图6所示,第一斜面23所在的直线与钻杆10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γ为5°~25°,第二斜面24所在的直线与钻杆10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δ为20.5°。经过实际生产试验数据对比,两处夹角的度数为最优度数,使得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24更好地跟排屑槽12过渡衔接,更好地排出碎屑。
如图2和图3所示,钻杆10靠近刀头20的一端为不规则椎体13;如此设置,可以更好地跟排屑槽12过渡衔接,更好地排出碎屑。钻杆10远离刀头20的一端为六边体14,六边体14远离刀头20的一端设有凹槽141。如此设置,可以更好地连接钻孔机器。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10)、刀头(20)及排屑槽(12);
钻杆(10),所述钻杆(10)的一端设有一字槽(11);
刀头(20),所述刀头(20)固定设于所述一字槽(11),所述刀头(20)的一端设有横刃(21)和切削刃组(22),所述切削刃组(22)包括设于所述横刃(21)的一端的主切削刃(221)和第二副切削刃(223),所述切削刃组(22)还包括设于所述横刃(21)的另一端的第一副切削刃(222)和第三副切削刃(224);所述主切削刃(2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副切削刃(222)的长度,所述第一副切削刃(22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副切削刃(223)的长度,所述第二副切削刃(22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副切削刃(224)的长度;所述刀头(20)的两侧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24);
排屑槽(12),螺旋设于所述钻杆(10)上,所述排屑槽(12)由所述钻杆(10)靠近所述刀头(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钻杆(10)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221)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三副切削刃(224)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α为120°~150°,所述夹角α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切削刃(222)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副切削刃(223)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β为70°~90°,所述夹角β的中心线经过所述横刃(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23)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钻杆(10)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γ为5°~25°,第二斜面(24)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钻杆(10)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δ为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0)靠近所述刀头(20)的一端为椎体(13);所述钻杆(10)远离所述刀头(20)的一端为六边体(14),所述六边体(14)远离所述刀头(20)的一端设有凹槽(141)。
CN202322093553.3U 2023-08-05 2023-08-05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Active CN220278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3553.3U CN220278365U (zh) 2023-08-05 2023-08-05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3553.3U CN220278365U (zh) 2023-08-05 2023-08-05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8365U true CN22027836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3553.3U Active CN220278365U (zh) 2023-08-05 2023-08-05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8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9254U (zh) 一种硬质合金钻铰锪复合刀具
CN101977713A (zh) 螺旋刀具
CN104827093A (zh) Y形内冷双螺钉锁紧齿冠钻头
CN204621175U (zh) V形定位双螺钉锁紧齿冠钻头
CN103128346A (zh) 具有螺旋状切削后刀面的麻花钻
CN220278365U (zh) 一种具有横刃的不对称多刃钻头
CN114226812B (zh) 一种自进式高效钻头结构
CN201988781U (zh) 一种用于多用途铣削的双面凸三角形铣削刀片
CN204621174U (zh) Y形内冷双螺钉锁紧齿冠钻头
CN211866700U (zh) 具有弧形铣削面的pcd多刃侧铣刀及超声波振动铣削机
CN208895249U (zh) 一种自定心钻头
CN208991823U (zh) 可转位深孔钻
CN208787669U (zh) 一种组合式阶梯铰刀
CN206326163U (zh) 一种陶瓷组合钻头
CN206779528U (zh) 一种用于浅孔钻的可转位刀片
CN112453504A (zh) 分孔合金刀头麻花钻
CN210548310U (zh) 一种pcd阶梯钻头
CN216938580U (zh) 一种空心的钻铰刀具
CN216656468U (zh) 一种步进开孔钻头
CN210061608U (zh) 一种用于墙体钻孔的硬质合金电锤钻头
CN218396083U (zh) 一种具有负角度二级刃口切削面的钻头结构
CN212822922U (zh) 一种三尖钻头
CN210387724U (zh) 一种pcd对接铣铰刀
CN204800068U (zh) 一种金刚石pcd六刃加成内冷铰孔刀
CN220515509U (zh) 一种无需铰孔的三刃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