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794U -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794U
CN220163794U CN202321663620.4U CN202321663620U CN220163794U CN 220163794 U CN220163794 U CN 220163794U CN 202321663620 U CN202321663620 U CN 202321663620U CN 220163794 U CN220163794 U CN 220163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end cover
automobile
strip
e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36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谭周述
陈丽
王连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36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汽车顶盖装饰条包括:装饰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装饰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盖连接装饰条的第一端,且用于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连接装饰条的第二端,且用于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其中,第一端盖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一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本申请可以解决顶盖装饰条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外观匹配不良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顶盖装饰条与挡风玻璃包边条匹配的容差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顶盖装饰条是一种装饰件,其固定在汽车的顶盖上,且需与前后挡风玻璃的包边条进行匹配。
传统的顶盖装饰条的端盖与挡风玻璃包边条在装饰条的长度方向形成搭接匹配关系,在生产过程中,若该端盖与挡风玻璃包边条在装饰条的长度方向的干涉量增大时,容易引起挡风玻璃胶条的翘起,导致顶盖装饰条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外观匹配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顶盖装饰条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外观匹配不良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包括装饰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装饰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此外,第一端盖连接装饰条的第一端,且用于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连接装饰条的第二端,且用于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
除此之外,在本申请中,第一端盖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一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和/或,
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用户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第二端盖和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如此可以增强包边条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抵接第二接触面,由于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一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第二接触面逐步变形(弯曲),相较于传统的第一端盖(传统的第一端盖上仅设置第一接触面)与前挡风玻璃匹配的情况,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变形程度减小。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起翘的风险,优化顶盖装饰条(第一端盖)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顶盖装饰条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
同样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抵接第四接触面,由于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第四接触面逐步变形(弯曲),相较于传统的第二端盖(传统的第二端盖上仅设置第三接触面)与后挡风玻璃匹配的情况,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变形程度减小。
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起翘的风险,优化顶盖装饰条(第一端盖)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顶盖装饰条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连接。并且,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的情况下,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是连续的,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开始时抵接在第一接触面上,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如此,可以使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装配更顺利。
此外,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也是连续的,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开始时抵接在第三接触面上时,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如此,可以使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装配更顺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故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直接向第一侧边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二侧边一侧变形(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面包括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三侧边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将上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装饰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三侧边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故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直接向第三侧边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四侧边一侧变形(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与第一端盖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第二接触面与第一端盖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接触面与第一端盖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盖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二接触面与第一端盖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二接触面与第一端盖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一端盖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端盖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二端盖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顶盖,该汽车顶盖包括:顶盖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顶盖装饰条。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汽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它具有刚性强,安全性好的特点,从而可以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此外,汽车顶盖装饰条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体,该车体包括: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和上述的汽车顶盖。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该前挡风玻璃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力,还可以对乘客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此外,该后挡风玻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且该后挡风玻璃还可以使乘客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到车的正后方的车辆行驶情况。
此外,该汽车顶盖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以上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包括: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间隔设置在前挡风玻璃包边条朝向第一端盖一侧,第一唇边用于抵接第一接触面,第二唇边用于抵接第二接触面;和/或,
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包括:第三唇边和第四唇边,第三唇边和第四唇边间隔设置在后挡风玻璃包边条朝向第二端盖一侧,第三唇边用于抵接第三接触面,第四唇边用于抵接第四接触面。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第二端盖和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唇边抵接第一接触面,第四唇边抵接第四接触面,如此可以保证外观的平整性,且还可以保证一定的密封性。并且,第二唇边抵接第二接触面,第三唇边抵接第三接触面,若下雨时,第二唇边和第三唇边还可以避免由于第一唇边和第四唇边密封不严导致雨水流到包边条的下部。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以上描述的汽车顶盖。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包括:燃油车、新能源车等。该汽车顶盖的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由此,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本申请中,用户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第二端盖和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如此可以增强包边条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抵接第二接触面,由于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一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第二接触面逐步变形(弯曲),相较于传统的第一端盖(传统的第一端盖上仅设置第一接触面)与前挡风玻璃匹配的情况,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变形程度减小。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起翘的风险,优化顶盖装饰条(第一端盖)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顶盖装饰条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
同样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抵接第四接触面,由于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第四接触面逐步变形(弯曲),相较于传统的第二端盖(传统的第二端盖上仅设置第三接触面)与后挡风玻璃匹配的情况,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变形程度减小。
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起翘的风险,优化顶盖装饰条(第一端盖)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顶盖装饰条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
(2)本申请将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连接,如此一来,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是连续的,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开始时抵接在第一接触面上,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如此,可以使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装配更顺利。
此外,本申请将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连接,如此一来,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也是连续的,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开始时抵接在第三接触面上时,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如此,可以使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装配更顺利。
(3)在本申请中,用户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一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边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故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直接向第一侧边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二侧边一侧变形(前挡风玻璃包边条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4)在本申请中,用户将上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装饰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三侧边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故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直接向第三侧边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四侧边一侧变形(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5)在本申请中,第一接触面与第一端盖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盖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二接触面与第一端盖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二接触面与第一端盖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一端盖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6)在本申请中,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端盖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二端盖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7)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顶盖,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它具有刚性强,安全性好的特点,从而可以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此外,汽车顶盖装饰条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8)本申请提供一种车体,该车体包括: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和上述的汽车顶盖。该前挡风玻璃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力,还可以对乘客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此外,该后挡风玻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且该后挡风玻璃还可以使乘客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到车的正后方的车辆行驶情况。
此外,该汽车顶盖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以上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9)在本申请中,用户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一端盖、装饰条、第二端盖和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唇边抵接第一接触面,第四唇边抵接第四接触面,如此可以保证外观的平整性,且还可以保证一定的密封性。并且,第二唇边抵接第二接触面,第三唇边抵接第三接触面,若下雨时,第二唇边和第三唇边可以避免由于第一唇边和第四唇边密封不严导致雨水流到包边条的下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汽车顶盖装饰条安装后沿汽车长度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与另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0-汽车顶盖装饰条;1-第一端盖;11-第一接触面;111-第一侧边;112-第二侧边;12-第二接触面;3-装饰条;31-第一端;4-卡接部;
200-前挡风玻璃;210-前挡风玻璃包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有技术中的挡风玻璃包边条与顶盖装饰条端盖装配好后,当***的累计公差使得挡风玻璃包边条与顶盖装饰条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端盖盖头方向(汽车的高度方向)变形,也即会发生起翘现象,就出现了顶盖装饰条与挡风玻璃包边条匹配不良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可以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进行具体介绍。
该汽车包括车体,该车体包括:前挡风玻璃200、后挡风玻璃和汽车顶盖。该前挡风玻璃200、汽车顶盖和后挡风玻璃依次排布。
该前挡风玻璃200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力,还可以对乘客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该后挡风玻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且该后挡风玻璃还可以使乘客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到车的正后方的车辆行驶情况。
此外,汽车顶盖包括:顶盖和汽车顶盖装饰条10。汽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它具有刚性强,安全性好的特点,从而可以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图1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该汽车顶盖装饰条10包括: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图1中未示出)和装饰条3,其中,装饰条3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该第二端在图1中未示出,该第二端位于装饰条3在汽车长度方向的后方(也即X轴方向)的一端,汽车的长度方向可以为图2中X轴方向和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该第一端盖1连接装饰条3的第一端31。该第一端盖1用于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此外,第二端盖连接装饰条3的第二端,且用于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
图2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该汽车顶盖装饰条10还可以包括:卡接部4,该卡接部4位于第一端盖1和装饰条3之间,且分别与第一端盖1与装饰条3连接,该卡接部4可以用于将该汽车顶盖装饰条10与上述汽车顶盖卡接。
继续如图2所示,第一端盖1远离所述第二端盖(图2中未示出)的一侧(也即第一端盖1朝向图2中与X轴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第二接触面12位于第一接触面11的上方(也即第二接触面12位于第一接触面11朝向图2中Y轴方向的一侧),汽车的高度方向可以为图2中的Y轴方向和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该第二接触面12还位于第一接触面1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和/或,
可以类比理解的是,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第二接触面12位于第一接触面1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1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
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第二接触面12位于第一接触面1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1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并且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3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200、汽车顶盖装饰条10安装后沿汽车长度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户将上述前挡风玻璃200、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第一端盖1、装饰条3、第二端盖、后挡风玻璃(图3中未示出)和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1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如此可以增强包边条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可以抵接第二接触面12,由于第二接触面12位于第一接触面1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面1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与第一端盖1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会沿着第二接触面12逐步变形(弯曲)。
图4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实施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前挡风玻璃200与另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情况相较于传统的第一端盖1(传统的第一端盖1上仅设置第一接触面11)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匹配的情况,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的变形程度减小。
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起翘的风险,优化汽车顶盖装饰条10(第一端盖1)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汽车顶盖装饰条10与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12上,这样可以使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同样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抵接第四接触面,由于第四接触面位于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第三接触面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沿着第四接触面逐步变形(弯曲),相较于传统的第二端盖(传统的第二端盖上仅设置第三接触面)与后挡风玻璃匹配的情况,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变形程度减小。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起翘的风险,优化顶盖装饰条3(第一端盖1)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装配的匹配度,并提高顶盖装饰条3与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外观匹配的容差能力。此外,在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复原力的作用下,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面12上,这样可以使后挡风玻璃包边条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如图3所示,第一端盖1远离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连接。此外,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的情况下,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连接。
如此一来,该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是连续的,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开始时抵接在第一接触面11上,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与第一端盖1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12,如此,可以使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与第一端盖1装配更顺利。
此外,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也是连续的,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开始时抵接在第三接触面上时,这样一来,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会变形并直接过渡至第二接触面12,如此,可以使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装配更顺利。
示例性地,继续如图2所示,该第一端盖1可以为板体,该第二接触面12可以为板体上形成的面。如此一来,仅需加工出第二接触面12即可,从而可以降低加工成本。
同样地,第二端盖的情况可以参照第一端盖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所示,第一接触面11包括第一侧边111和第二侧边112,第一侧边111位于第二侧边112邻近第二接触面12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边112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也即第二侧边朝向X轴方向的一侧)。
这样一来,将上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第一端盖1、装饰条3装配(安装)好后,第一端盖1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与第一端盖1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一侧边111位于第二侧边112邻近第二接触面12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边112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故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可以直接向第一侧边111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二侧边112一侧变形(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触面包括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三侧边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将上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第二端盖、装饰条3装配(安装)好后,第二端盖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故当***的累计公差使得后挡风玻璃包边条与第二端盖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时,由于第三侧边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第四侧边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故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可以直接向第三侧边一侧变形,而不会向第四侧边一侧变形(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向内弯曲,可能影响后挡风玻璃包边条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所示,第一接触面11与第一端盖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第二接触面12与第一端盖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也即,第二接触面12上的点与第一端盖1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均大于等于0.5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1与第一端盖1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盖1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二接触面12与第一端盖1临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二接触面12与第一端盖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一端盖1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例如,该第一接触面11与第一端盖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可以为1mm、2mm、3mm、4mm、5mm等。该第二接触面12与第一端盖1邻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可以为0.5mm、0.8mm、1mm、1.2mm等,但需满足上述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这一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端盖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并且,该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临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从而可以保证该第二端盖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变形。此外,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如此一来,该第二端盖最薄处的厚度不会太小,从而可以方便加工。
例如,该第三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可以为1mm、2mm、3mm、4mm、5mm等。该第四接触面与第二端盖邻近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可以为0.5mm、0.8mm、1mm、1.2mm等,但需满足上述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这一条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饰条(3),所述装饰条(3)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
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1)连接所述装饰条(3)的第一端(31),且用于抵接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装饰条(3)的第二端,且用于抵接后挡风玻璃包边条;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1)远离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所述第二接触面(12)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12)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和/或,
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所述第四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三接触面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三接触面邻近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所述第四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汽车高度方向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远离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1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12)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包括第一侧边(111)和第二侧边(112),所述第一侧边(111)位于所述第二侧边(112)邻近所述第二接触面(1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侧边(112)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面包括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位于所述第四侧边邻近所述第四接触面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四侧边邻近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与所述第一端盖(1)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所述第二接触面(12)与所述第一端盖(1)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二端盖邻近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所述第四接触面与所述第二端盖邻近所述第一端盖(1)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7.一种汽车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顶盖装饰条(10)。
8.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挡风玻璃(200)、后挡风玻璃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包括: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包边条(210)朝向所述第一端盖(1)一侧,所述第一唇边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面(11),所述第二唇边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面(12);和/或,
所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包括:第三唇边和第四唇边,所述第三唇边和所述第四唇边间隔设置在所述后挡风玻璃包边条朝向所述第二端盖一侧,所述第三唇边用于抵接所述第三接触面,所述第四唇边用于抵接所述第四接触面。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体。
CN202321663620.4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Active CN220163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620.4U CN22016379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620.4U CN22016379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794U true CN220163794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6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3620.4U Active CN22016379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58988A (en) Vehicular window assembly
JP2015067109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CN100455471C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以及车辆后部的组装方法
US7828365B2 (en) Window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3060078A (zh) 车窗装饰组件、车窗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20163794U (zh)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汽车顶盖、车体及汽车
JP2016172478A (ja) ガラスラン
CN112319619B (zh) 一种侧围总成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54547A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117656781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侧窗***、车门及车辆
CN206465755U (zh) 汽车通风窗盖板安装结构和汽车
JP6083750B2 (ja) 自動車のミラー取付構造
JP5991691B2 (ja) ガラスラン
CN210047421U (zh) 一种汽车b柱内饰板的接头结构
CN219007561U (zh) 侧围角窗亮条结构及交通工具
CN219706652U (zh) 一种车门组件及车辆
CN217649284U (zh) 车门窗框上密封条及车辆车门和车辆
CN219544470U (zh) 车门密封条结构、车门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16185494U (zh) 一种新型a柱结构
CN220053468U (zh) 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
CN212556091U (zh) 顶棚饰板与立柱饰板搭接结构以及车辆
CN219427922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连接结构、汽车天窗及汽车
JP2581244Y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構造
CN219969592U (zh) 一种装饰条固定总成及汽车
CN215474387U (zh) 门板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