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5524U -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5524U
CN220015524U CN202320086771.1U CN202320086771U CN220015524U CN 220015524 U CN220015524 U CN 220015524U CN 202320086771 U CN202320086771 U CN 202320086771U CN 220015524 U CN220015524 U CN 22001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wind
air outlet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67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德浩
张哲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67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支撑件,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内均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多个挡风件,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风道内,以将相对应的所述风道至少部分封堵。本实用新型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倍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因无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伤到儿童插进的手指,其造型奇特,外表既流线又清爽。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叶风扇在不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同样档位下吹风大小的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叶风扇在不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同样档位下吹风大小的改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支撑件,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内均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多个挡风件,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风道内,以将相对应的所述风道至少部分封堵。
由于支撑件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件的第一出风口,每个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所以,通过支撑件支撑连接件,由于每个连接件内均开设有贯穿连接件的风道,风道与相对应的第一出风口连通,所以,第一出风口送出的风进入风道,由于多个挡风件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风道内,以将相对应的风道至少部分封堵,所以,根据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在风道内旋转相对应的挡风件,以调节风道的开度,进而调节每个风道的出风量,不需要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样档位下,每个风道吹风大小的改变的,使每个风道送出的风量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所述挡风件,便于挡风件在风道内转动,以调节风道的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伸出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使第一转轴带动挡风件在风道内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挡风件的形状与所述风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保证挡风件在风道内转动顺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挡风件的面积与所述风道的面积相匹配,保证挡风件在风道内转动顺畅。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壳体,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多个风筒,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上,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筒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当要吹风时,启动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在容纳腔内产生风,风依次通过第一出风口、风道、风筒及第二出风口吹向用户,而风筒可以在连接件上转动,以使风筒的第二出风口朝向不同的用户,继而,根据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在风道内旋转相对应的挡风件,以调节风道的开度,进而调节每个风道的出风量,不需要改变风扇组件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样档位下,每个风道吹风大小的改变的,使每个风道送到风筒内,由第二出风口的排出的风量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多个导风件,多个所述导风件均可相对于所述风筒转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实现对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扇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多个第二转轴,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随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所述导风件,便于对导风件的朝向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导风件并列等间隔设置,保证出风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随着用户对夏季纳凉场景的需求不断上升,当多个用户使用风扇时,不同的用户常有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而现有的风扇仅有一个出风口,无法使不同的用户感受的不同的风量,只能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选择所有用户都能接受的风量,导致所有用户的纳凉风量都未得到满足。
由于支撑件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件的第一出风口,每个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所以,通过支撑件支撑连接件,由于每个连接件内均开设有贯穿连接件的风道,风道与相对应的第一出风口连通,所以,第一出风口送出的风进入风道,由于多个挡风件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风道内,以将相对应的风道至少部分封堵,所以,根据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在风道内旋转相对应的挡风件,以调节风道的开度,进而调节每个风道的出风量,不需要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样档位下,每个风道吹风大小的改变的,使每个风道送出的风量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量调节装置的***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风扇的***图;
图5为图3中风扇的主视图;
图6为图3中风扇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风扇的A-A向剖视图。
附图中:
支撑件10,第一出风口101;
连接件20,风道201;
挡风件30;
第一转轴40;
壳体50,容纳腔501,散热孔502,支撑梁503;
风扇组件60,扇叶601,风扇电机602;
风筒70,第二出风口701;
导风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叶风扇在不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同样档位下吹风大小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实施例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量调节装置的***图。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包括:支撑件10、连接件20和挡风件30。支撑件10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件10的第一出风口101,每个第一出风口101处均设有连接件20,每个连接件20内均开设有贯穿连接件20的风道201,风道201与相对应的第一出风口101连通。多个挡风件30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风道201内,以将相对应的风道201至少部分封堵。
连接件20的数目与第一出风口101的数目相同,挡风件30的数目与连接件20的数目相同。
连接件20与支撑件10连接,通过支撑件10支撑连接件20。
挡风件30与风道201的内壁转动连接,也就是说,挡风件30与连接件20连接,通过连接件20支撑挡风件30。
随着用户对夏季纳凉场景的需求不断上升,当多个用户使用风扇时,不同的用户常有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而现有的风扇仅有一个出风口,无法使不同的用户感受的不同的风量,只能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选择所有用户都能接受的风量,导致所有用户的纳凉风量都未得到满足。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支撑件10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件10的第一出风口101,每个第一出风口101处均设有连接件20,所以,通过支撑件10支撑连接件20,由于每个连接件20内均开设有贯穿连接件20的风道201,风道201与相对应的第一出风口101连通,所以,第一出风口101送出的风进入风道201,由于多个挡风件30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风道201内,以将相对应的风道201至少部分封堵,所以,根据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在风道201内旋转相对应的挡风件30,以调节风道201的开度,进而调节每个风道201的出风量,不需要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样档位下,每个风道201吹风大小的改变的,使每个风道201送出的风量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风件30的表面为挡风面,当风道201的出风量为最大时,挡风件30的挡风面与风道201内的出风方向平行,只有挡风件30的边沿挡风,但是,挡风件30的厚度较小,对风量的影响可以忽略。当不需要风道201出风时,也就是说,风道201的出风量为最小,挡风件30的挡风面与风道201内的出风方向垂直,以将风道201完全封堵,使风道201不再出风。当风道201的出风量在最大和最小之间时,挡风件30的挡风面与风道201内的出风方向成锐角,可以根据用户所需风量的大小,调节挡风件30的挡风面与风道201内的出风方向之间的角度,实现调节风道201的出风量,以使风道201送出的风量满足用户纳凉风量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用户中部分用户需要吹风,另一部分用户不需要吹风时,挡风件30将对应的风道201完全封堵,以使第一出风口101处的风不再通过风道201吹出,不需要关闭电机,使未被挡风件30封闭的风道201送出的吹向需要吹风的部分用户,而不需要吹风的另一部分用户不再被风吹,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以调节风道201的出风量,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风道201内的第一转轴40,第一转轴40上设置有随第一转轴40转动的挡风件30,通过第一转轴40带动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以改变挡风件30与风道201内出风方向之间的角度,进而改变风道201的出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风道201的出风量时,转动第一转轴40,第一转轴40带动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以改变挡风件30与风道201内出风方向之间的角度,进而改变风道201的出风量。
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转轴40带动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而不与风道201的内壁发生干涉,第一转轴40在挡风件30上的投影与挡风件30的一个对称轴重合,以保证挡风件30可以再风道201内顺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以使第一转轴40带动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转轴40伸出连接件20的一端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通过驱动件的动作端带动第一转轴40转动,以使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改变挡风件30与风道201内出风方向之间的角度,进而改变风道201的出风量。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的固定端设于支架(图中未示出)上,以支撑驱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可以设于支撑件10上,以通过支撑件10支撑支架,当然,支架也可以设于连接件20的外壁上,以通过连接件20支撑支架。驱动件的动作端与第一转轴40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的动作端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40连接,以便于第一转轴40与驱动件的动作端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盲孔,第一转轴40穿设于第一通孔设于盲孔内,通过盲孔支撑第一转轴40,其中,第一转轴40、第一通孔和盲孔同轴设置,以保证第一转轴40可以在风道201内顺畅转动。当然,支撑件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转轴40穿设于第一通孔设于第二通孔内,通过第二通孔支撑第一转轴40,其中,第一转轴40、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以保证第一转轴40可以在风道201内顺畅转动。但是,由于在支撑件20上开设第二通孔,需要在第一转轴40上设置限位件,以避免第一转轴40由第二通孔处脱落,增加了成本,同时,限位件也有可能干涉第一转轴40的转动,导致第一转轴40转动不顺畅,因此,优选地,支撑件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盲孔。
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顺畅,挡风件30的形状与风道20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以避免风道201的内壁干涉挡风件30的转动,也就是说,挡风件30不与风道201的内壁发生干涉,以保证挡风件30可以再风道201内顺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件201的形状和风道20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中的一种。而为了便于挡风件201在风道201内转动顺畅,也为了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优选地,挡风件201的形状和风道20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挡风件30在风道201内转动顺畅,挡风件30的面积与风道201的面积相匹配,以避免风道201的内壁干涉挡风件30的转动,也就是说,挡风件30不与风道201的内壁发生干涉,以保证挡风件30可以再风道201内顺畅转动。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风扇,该风扇采用了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为本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风扇的***图,图5为图3中风扇的主视图,图6为图3中风扇的侧视图,图7为图6中风扇的A-A向剖视图。结合图3、图4、图5、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包括壳体50、风扇组件60和多个风筒70。壳体50开设有容纳腔501,支撑件10设于壳体50上,以封闭容纳腔501,第一出风口101与容纳腔501连通。风扇组件60设于容纳腔501内。多个风筒70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连接件20上,并与风道201连通,风筒70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701。
在本实施例中,当要吹风时,启动风扇组件60,风扇组件60在容纳腔501内产生风,风依次通过第一出风口101、风道201、风筒70及第二出风口701吹向用户,而风筒70可以在连接件20上转动,以使风筒70的第二出风口701朝向不同的用户,继而,根据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在风道201内旋转相对应的挡风件30,以调节风道201的开度,进而调节每个风道201的出风量,不需要改变风扇组件60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样档位下,每个风道201吹风大小的改变的,使每个风道201送到风筒70内,由第二出风口701的排出的风量满足多个用户不同纳凉风量的需求,保证每个用户的纳凉风量都得到满足,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风筒70可以在连接件20上顺畅转动,风扇还包括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的内圈与连接件20的外壁连接,轴承的外圈与风筒70的内壁连接,可以避免漏风。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20的外壁和风筒70的内壁一个开设有环形槽,另一个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嵌设于环形槽内,以保证风筒70可以在连接件20上顺畅转动,同时,也可以避免漏风。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0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风筒70的内壁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嵌设于环形槽内。而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地,连接件20的外壁和风筒70的内壁一个开设有环形槽,另一个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嵌设于环形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支撑件10与壳体50的连接,壳体50内壁上设有支撑环(图中未示出),通过支撑环支撑支撑件10,支撑件10与支撑环连接,以使支撑件10封堵容纳腔501。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0可通过螺栓与支撑环连接,便于拆装。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10可以直接设置在壳体50的顶部,通过壳体50的边沿支撑支撑件10,以使支撑件10封堵容纳腔501。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地,支撑件10可以直接设置在壳体50的顶部。
结合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出风口101的风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701吹向用户,第二出风口701与第一出风口101垂直。
结合图3、图4、图5、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风扇组件60的散热,壳体50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502,当风扇组件60启动时,风扇组件60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散热孔502排出,以保证风扇组件60的安全。
结合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60包括:扇叶601及风扇电机602。风扇电机60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壳体50内,通过壳体50支撑风扇电机602。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电机602的固定端可通过螺栓与壳体50连接,便于拆装。风扇电机602的动作端与扇叶601连接,以驱动扇叶601转动,产生风。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电机602的动作端可通过螺栓与扇叶601,便于拆装。
结合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扇叶601及风扇电机602同轴设置,以保证扇叶601产生的风可以由第一出风口101进入风道201内,其中,扇叶601设于风扇电机602和支撑件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501开设有开口,支撑件10设于开口处,以封闭开口。其中,支撑件10的面积与开口的面积相匹配,支撑件10的形状与开口的形状相匹配,以保证可以完全封闭开口,避免漏风。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0的形状和开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中的一种。而为了便于加工,优选地,支撑件10的形状和开口的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501的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梁503,风扇电机60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梁503上,提高支撑梁503支撑风扇电机602,以使风扇电机602靠近第一出风口101,扇叶601产生的风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1排出,降低风量损失。
结合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第二出风口70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第二出风口701处设有多个导风件80,多个导风件80均可相对于风筒70转动以调整第二出风口701的出风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导风件80即可改变导风件80的朝向,从而可以按照不同的出风方向调整导风件80的朝向,形成不同方向的出风气流,提高导风件80的导风方向的选择性,以使第二出风口701吹出的风吹向不同的用户,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导风件80的朝向的调节,风扇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第二出风口701处的多个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随第二转轴转动的导风件80,当转动第二转轴时,导风件80随着第二转轴转动,即可改变导风件80的朝向,从而可以按照不同的出风方向调整导风件80的朝向,形成不同方向的出风气流,提高导风件80的导风方向的选择性,以使第二出风口701吹出的风吹向不同的用户,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结合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出风均匀,多个导风件80并列等间隔设置,保证用户舒适,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内均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多个挡风件,分别可转动式地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风道内,以将相对应的所述风道至少部分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所述挡风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伸出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的形状与所述风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的面积与所述风道的面积相匹配。
6.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壳体,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多个风筒,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上,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筒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多个导风件,多个所述导风件均可相对于所述风筒转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多个第二转轴,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随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所述导风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件并列等间隔设置。
CN202320086771.1U 2023-01-30 2023-01-30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Active CN22001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771.1U CN220015524U (zh) 2023-01-30 2023-01-30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771.1U CN220015524U (zh) 2023-01-30 2023-01-30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5524U true CN22001552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6771.1U Active CN220015524U (zh) 2023-01-30 2023-01-30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6174U (zh) 立式空调
CN108800328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4515284A (zh) 具有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CN206145793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15524U (zh) 风量调节装置及风扇
CN211575289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2675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413729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63277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3066327U (zh) 空调器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2005943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12005948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108954512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290489U (zh) 一种多向导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输风设备
CN211345544U (zh) 空调器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WO2020052482A1 (zh) 横摆叶及具有该横摆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