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0780U - 皮肤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肤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0780U
CN219940780U CN202321316828.9U CN202321316828U CN219940780U CN 219940780 U CN219940780 U CN 219940780U CN 202321316828 U CN202321316828 U CN 202321316828U CN 219940780 U CN219940780 U CN 219940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te
lamp tube
transmitting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6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6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0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0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0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美容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出光组件、支架,出光组件包括透光件、灯管和反光杯,支架包括灯管支架和与灯管支架连接的透光支架。其通过设置安装反光杯的灯管支架、安装透光件的透光支架,在灯管支架上凹设用于安装并定位反光杯的安装腔,并在灯管支架上设置与安装腔连通的前置开口,在组装过程中,可将反光杯通过灯管支架的前置开口安装到安装腔内,这样容易将反光杯定位或固定,且在组装透光支架与灯管支架的过程中,由于反光杯被灯管支架包覆并被灯管支架定位,透光支架不易与反光杯接触或碰触,从而不易使反光杯移位,保证反光杯的洁净性及完整性,因而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良率。

Description

皮肤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如脱毛仪或嫩肤仪,包括反光杯、透光件(例如为蓝宝石)及灯管,反光杯通常为弧形并形成有反光腔,光源位于该反光腔内,透光件位于反光杯的反射光线射出的一侧。
在设计时,需要通过支架对反光杯和透光件进行安装,并用于对反光杯内的灯管进行散热。
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组装时,首先将下支架和灯管安装到电路板上,然后将透光件和反光杯安装到下支架上,之后将上支架安装到下支架上,以将透光件与反光杯固定。
组装完成后,上支架、下支架围合形成流经灯管和反光杯的散热流道,该散热流道包括由上支架、下支架围合形成的用于安装反光杯与灯管的安装腔,其中,上支架具有用于形成一部分安装腔的上腔体,下支架也具有用于形成一部分安装腔的下腔体,当上支架与下支架组装在一起时,上、下腔体围合形成该安装腔。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在将上支架安装到下支架之前,需要将反光杯初步定位到下支架上(的下腔体内),初步定位的方式是通过在反光杯的底部设置插脚,在下支架上设置与该插脚配合的插孔进行定位,但由于反光杯属于弧状半环结构,且内表面需要保持洁净,通过插孔-插脚的定位结构会使得反光杯的定位受限,使得上支架不易安装,组装效率低;且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反光杯部分曝露在下支架的外面,上支架在与下支架安装时会与反光杯接触或碰触,容易使反光杯移位或剐蹭到反光杯,从而导致装配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脱毛仪或嫩肤仪在将上支架组装至安装反光杯和透光件的下支架时容易触碰到反光杯致使其容易移位导致装配不良、及上支架安装不便导致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包括:
出光组件,所述出光组件包括透光件、灯管和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形成有反光腔,所述灯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反光腔内,所述灯管用于产生经所述透光件射向待处理皮肤的光线;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灯管支架和与所述灯管支架连接的透光支架,所述灯管支架上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灯管支架上凹设有安装腔,所述反光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风道包括所述安装腔,所述灯管支架具有朝向所述透光件一侧的前置开口,所述前置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前置开口至少用于供所述反光杯安装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透光支架位于所述灯管支架朝向所述透光件的一侧,所述透光支架具有贯通的用于供所述灯管发出的光线穿过的透光腔,所述透光腔与所述前置开口对应设置,所述透光件装设于所述透光腔内。
可选地,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透光支架包括形成有所述透光腔的主体部、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灯管支架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支部及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灯管支架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支部,所述第一连接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并封盖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的敞口。
可选地,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灯管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灯管的两端通过导电支脚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可选地,
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灯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导电支脚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灯管支架的敞口的边缘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电支脚包括折弯插脚部、支撑连接部,所述折弯插脚部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灯管电连接;
所述折弯插脚部包括第一折边及与所述第一折边弯折连接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卡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灯管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折边于所述第一折边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灯管支架的底部凹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折边的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灯管支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缘的第一侧部、以及设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缘的第二侧部,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部分内壁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反光杯具有插接脚,所述插接脚插接于所述安装插孔内;和/或,
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凸设有止抵凸部,所述反光杯止抵于所述止抵凸部,以使所述反光杯与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隔。
可选地,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的绝缘板,且所述绝缘板封盖所述安装插孔。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安装所述绝缘板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反光杯的一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板至少部分卡接于该所述间隙内;
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绝缘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灯管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一端的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流道,所述第一通风流道被构造为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灯管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风流道,所述第二通风流道被构造为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的第一导流侧板、与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和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的第三导流侧板,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和第三导流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风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三导流侧板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所述第一侧部靠近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通风流道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所述第一侧部靠近延伸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以及第三导流侧板均向所述底板的后侧延伸;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和/或第一导流侧板与第二导流侧板的第四导流侧板,所述第四导流侧板的前侧面形成有与所述透光支架卡接的第一卡接凸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风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扩压腔和扩压孔,所述第二导流部于所述敞口处形成所述扩压腔,所述扩压孔与所述扩压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第一扩压板、第二扩压板、第三扩压板和通风部;所述第一扩压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扩压板向后折弯延伸,所述第二扩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扩压板的后侧缘,所述第三扩压板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所述通风部连接所述第二侧部、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所述扩压孔形成于所述通风部。
可选地,所述通风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和第一扩压板的第一通风板、与所述第一通风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通风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风板与所述第二通风板两端的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所述第四通风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扩压板,所述第四通风板设于所述第三通风板的前方,所述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围合形成所述扩压孔。
可选地,所述第四通风板的前侧面形成有与所述透光支架卡接的第二卡接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均在向靠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部,以使所述扩压孔具有预设长度。
可选地,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冷敷组件,以用于对皮肤冷敷。
可选地,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机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敷组件导热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组件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出光组件和冷敷组件冷敷。
可选地,所述冷敷组件包括制冷片和所述透光件,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所述制冷片的导热面与所述散热组件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皮肤处理装置为脱毛仪或嫩肤仪,所述出光组件发出的光为用于脱毛的光和/或用于嫩肤的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其通过设置安装反光杯的灯管支架、安装透光件的透光支架,在灯管支架上凹设用于安装和定位反光杯的安装腔,并在灯管支架上设置与安装腔连通的前置开口,在组装过程中,可将反光杯通过灯管支架的前置开口安装到安装腔内,这样容易将反光杯定位或固定,且在组装透光支架与灯管支架的过程中,由于反光杯被灯管支架包覆并被灯管支架定位,透光支架不易与反光杯接触或碰触,从而不易使反光杯移位,保证反光杯的洁净性及完整性,因而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局部***图一;
图3a是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局部***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皮肤处理装置;
10、出光组件;11、透光件;12、灯管;13、反光杯;131、插接脚;14、反光腔;15、滤光件;16、密封圈;17、美肤光源组件;
20、壳体组件;21、外壳;211、头盖;2110、透光孔;212、上壳体;2120、出风孔;213、下壳体;22、支架;
221、灯管支架;2210、散热风道;2210a、安装腔;2210b、前置开口;2210c、通风间隔;2210h、敞口;2211、卡接槽;2212、底板;22121、安装插孔;22122、限位柱;22122、限位柱;22123、间隙;22124、安装导向斜面;2213、第一侧部;2214、第二侧部;2215、止抵凸部;221d、第一导流部;2210d、第一通风流道;2211d、第一导流侧板;2212d、第二导流侧板;2213d、第三导流侧板;2214d、第四导流侧板;2215d、第一卡接凸部;221e、第二导流部;2210e、第二通风流道;22101e、扩压腔;22102e、扩压孔;2211e、第一扩压板;2212e、第二扩压板;2213e、第三扩压板;221f、通风部;2211f、第一通风板;2212f、第二通风板;2213f、第三通风板;2214f、第四通风板;2215f、第二卡接凸部;222、透光支架;2220、透光腔;2221、主体部;2222、第一连接支部;2223、第二连接支部;223、散热器支架;
30、电路板;31、导电支脚;311、折弯插脚部;3111、第一折边;3112、第二折边;312、支撑连接部;
40、绝缘板;50、散热机构;51、风机;52、散热组件;521、散热器;5211、导热部;5212、散热片组件;5212a、第一出风侧、5212b、第二出风侧;5212c、第三出风侧;54、导热件;60、冷敷组件;61、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的相关示意图,该皮肤处理装置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其可适用于脱毛、嫩肤等,或适用于其它运用脉冲光并通过调整脉冲光的不同波长范围进行不同的美容或皮肤护理的技术方案当中,皮肤处理装置100具有速度快、效果好、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以及无痛等优势,在美容和医疗行业受到广泛欢迎。以下主要通过将皮肤处理装置100用于脱毛、嫩肤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但并不代表限制本实施例中的皮肤处理装置100仅仅用于脱毛及嫩肤。
皮肤处理装置100包括出光组件10、壳体组件20。皮肤处理装置100可为脱毛仪或嫩肤仪或同时具备脱毛及嫩肤功能的装置,出光组件10发出的光为用于脱毛的光和/或用于嫩肤的光。
出光组件10包括透光件11、灯管12和反光杯13,反光杯13形成有反光腔14,灯管12至少部分设于反光腔14内,灯管12用于产生经透光件11射向待处理皮肤的光线。
皮肤处理装置100利用光线穿透皮肤照射毛囊进行脱毛,会在皮肤上产生灼烧感,透光件11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紧贴于人体的皮肤,透光件1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烧感,保证舒适性。透光件11为晶体材质,具体可为蓝宝石、K9玻璃、水晶玻璃,仅需满足透光晶体的材质皆可,本实施例中,透光件11优选为蓝宝石晶体材质制作而成。
可选地,透光件11可为圆形板件或者矩形块,本实施例中,透光件11优选为矩形块。
透光件11与皮肤被照射的区域接触,对被照射的皮肤进行冷敷降温,以减缓被照射皮肤产生的灼痛感,且透光件11可以接近零度的低温,真正做到使灼烧的皮肤达到无限接近冰点,可减缓皮肤的灼痛感,且短时间的接触不会造成皮肤损伤。
透光件1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烧感,保证舒适性,透光件11可接收经过滤后的光线,并出射光线,这些光线为具有特殊波长的强脉冲光,利用这些光线实现破坏毛囊,以对人体的皮肤进行脱毛处理,并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
透光件11远离灯管12的一面与人体接触,其接触的表面可为弧面或者平面,优选为平面结构。
灯管12可以是电致发光器件,例如LED灯、疝气灯等,其中,灯管12的发光部分(如LED灯珠部分)可以设置在反光腔14内,以利于反光杯13进行光路引导。在本申请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灯管12为疝气灯。
灯管12发出的光线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复合光、彩色光等等;其自身结构既可以是灯珠,也可以是有丝灯管或无丝灯管,均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灯管12为长条形,灯管12优选为无丝灯管。
反光杯13具有横截面为弧形或者V形的反射面(图中未标注),本实施例反光杯13的横截面为弧形,灯管12产生的光在照射到反射面以后,经过反射面的反射作用,将光线汇集至透光件11的入射面,并经过透光件11的出射面出射;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管12也可以部分设置在反光腔14内,以实现特定的出光目的。
同时参见图3、图4、图7,壳体组件20包括外壳21和设于外壳21内的支架22。外壳21具有容纳腔,出光组件10位于外壳21的容纳腔内,其中,出光组件10受电激发产生一定波长范围的强脉冲光,强脉冲光如果照射到人体的皮肤上,可以破坏皮肤上的毛囊,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以实现皮肤护理及脱毛的功能。
支架22包括灯管支架221和与灯管支架221连接的透光支架222,灯管支架221上形成有散热风道2210,灯管支架221上凹设有安装腔2210a,反光杯13安装在安装腔2210a内,散热风道2210包括安装腔2210a,灯管支架221具有朝向透光件11一侧的前置开口2210b,前置开口2210b与安装腔2210a连通,前置开口2210b至少用于供反光杯13安装入安装腔2210a内,透光支架222位于灯管支架221朝向透光件11的一侧,透光支架222具有贯通的用于供灯管12产生的光线穿过的透光腔2220,透光腔2220与前置开口2210b对应设置,透光件11装设于透光腔2220内。
其中,前置开口2210b还用于供灯管12产生的光线穿过,以发射至透光件11。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定义灯管支架221朝向透光件11的一侧为前侧或前方,反之,灯管支架221背向透光件11的一侧则为后侧或后方。
灯管支架221和透光支架222均可采用塑胶材质制作,灯管支架221上可通过注塑形成散热风道2210,灯管支架221上的安装腔2210a不仅可用于安装反光杯13,还同时作为散热风道2210的一部分,透光支架222可用于安装透光件11,透光件11装设于透光支架222的透光腔2220内。安装时,通过灯管支架221的前置开口2210b,可较方便地将反光杯13安装于灯管支架221的安装腔2210a内,安装后,反光杯13被灯管支架221包覆,给反光杯13提供了一定的防护,使得反光杯13不轻易被外部部件触碰。
即在本实施例中,其通过设置安装反光杯13的灯管支架221、安装透光件11的透光支架222,在灯管支架221上凹设用于安装并定位反光杯13的安装腔2210a,并在灯管支架221上设置与安装腔2210a连通的前置开口2210b,在组装过程中,可将反光杯13通过灯管支架221的前置开口2210b安装到安装腔2210a内,这样容易将反光杯13定位或固定,且在组装透光支架222与灯管支架221的过程中,由于反光杯13被灯管支架221包覆并被灯管支架221定位,透光支架222不易与反光杯13接触或碰触,从而不易使反光杯13移位,因而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3a及图7,灯管支架221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安装腔2210a的两端的敞口2210h,透光支架222包括形成有透光腔2220的主体部2221、于主体部2221朝向灯管支架221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支部2222及于主体部2221朝向灯管支架221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支部2222,第一连接支部2222和第二连接支部2222分别连接于灯管支架221的两端并封盖灯管支架221的两端的敞口2210h。
安装腔2210a为三侧开口结构,这样,可保证反光杯13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可使得反光杯13安装起来更为便捷,以提高组装效率。第一连接支部2222和第二连接支部2222均位于主体部2221朝向灯管支架221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支部2222和第二连接支部2222分别位于主体部2221的两端,第一连接支部2222、第二连接支部2222可通过卡扣、锁紧件、甚至简单的拼合结构等与灯管支架221连接,透光支架222与灯管支架221连接后,安装腔2210a的两端的敞口2210h被封盖,从而内部形成散热风道2210的一部分,此时灯管12、反光杯13均被包覆在内,灯管12发出的光线经主体部2221上的透光腔2220射向安装在透光腔2220内的透光件11,而避免从两端敞口漏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参见图3、图3a、图3b,皮肤处理装置100还包括电路板30,灯管支架221安装于电路板30上,灯管12的两端通过导电支脚31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
在工作时,需要对灯管12施加高压电流以使其产生相应的脉冲光,通过导电支脚31将灯管12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从而可将高压电流通过导电支脚31施加至灯管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管支架221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安装腔2210a的两端的敞口2210h,灯管12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安装腔2210a的两端的敞口2210h,导电支脚31与电路板30连接的一端位于安装腔2210a的敞口2210h的边缘的外部。
在本申请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灯管支架221的两端的敞口2210h的边缘为不规则轮廓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规则的轮廓结构),导电支脚31与灯管12连接的一端可位于敞口2210h处,导电支脚31与电路板30连接的一端可位于灯管支架221的的敞口2210h的边缘的外部,即无需在灯管支架221上开设专门的安装孔位即可使得导电支脚31能伸出灯管支架221外而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这样,在组装时便于减少灯管支架221与灯管12之间的约束,从而便于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支脚31包括折弯插脚部311、支撑连接部312,折弯插脚部311一端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连接部312的一端相连,支撑连接部312的另一端与灯管12电连接;折弯插脚部311包括第一折边3111及与第一折边3111弯折连接的第二折边3112,第一折边3111卡接于电路板30和灯管支架221之间,第二折边3112于第一折边3111朝向电路板30延伸并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灯管支架221的底部凹设有用于卡接第一折边3111的卡接槽2211。
导电支脚31设置有两个,两个导电支脚31分别与灯管12的两端连接,导电支架22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作,支撑连接部312可为树杈型结构,折弯插脚部311的折弯角度可为90度,即第一折边3111、第二折边3112为相互垂直设置(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折弯角度也可为其他角度,如75-115中任意值),支撑连接部312、第一折边3111和第二折边3112之间的过渡连接处均可设置圆倒角,以防止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导电支脚31外露的部分过于尖锐。折弯插脚部311和灯管支架221上的卡接槽2211相互配合,使得导电支脚31与电路板30连接的一端无需从灯管支架221中穿过,即可伸出灯管支架221外而与电路板30连接,且导电支脚31的中部被卡置在灯管支架221和电路板30之间,可使得导电支脚31更稳固,从而提高出光组件10的出光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至图8,灯管支架221包括底板2212、设于底板2212的一侧缘的第一侧部2213、以及设于底板2212的另一侧缘的第二侧部2214,底板2212、第一侧部2213和第二侧部2214的部分内壁围设形成安装腔2210a。
反光杯13的外侧抵接于底板2212的内侧,底板2212、第一侧部2213、第二侧部2214的内侧设置有与反光杯13抵接的装配面,从而为反光杯13的定位提供支撑,反光杯13被包覆在底板2212、第一侧部2213、第二侧部2214所围合的空间内,使得反光杯13安装在安装腔2210a内后不轻易被外部部件触碰,保证反光杯13不轻易移位及反光杯13的洁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212上设有安装插孔22121,反光杯13具有插接脚131,插接脚131插接于安装插孔221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212的内侧面凸设有止抵凸部2215,反光杯13止抵于止抵凸部2215,以使反光杯13与底板221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隔2210c。
止抵凸部2215凸设在底板2212的内侧面上,止抵凸部2215朝向反光杯13的一侧设置有与反光杯13抵接的抵接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插孔22121可自底板2212上一直延伸至止抵凸部2215上,即反光杯13上的插接脚131穿设于止抵凸部2215和底板2212中。
以上,止抵凸部2215的设置,不仅为反光杯13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且还使得反光杯13与底板2212的内侧面之间均形成通风间隔2210c,使得反光杯13的内外侧都能与冷却介质接触,从而有助于反光杯13快速散热。当然,止抵凸部2215的设置并不是必需的,即也可以不设置止抵凸部2215,底板2212的内侧直接与反光杯13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底板2212的外侧的绝缘板40,且绝缘板40封盖安装插孔22121。
反光杯通常为金属结构件,出光组件10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灯管12放电才可触发灯管12发光,如需通过导电弹针与反光杯13抵接从而使得反光杯13放电,继而触发灯管12发光。
而反光杯13的插接脚131插接于底板2212的安装插孔22121中,若反光杯13的插接脚131直接外露或反光杯13的绝缘防护强度不足都会对其它部件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对反光杯13进行有效隔离防止反光杯13放电时对其它部件产生影响,可在底板2212的外侧设置绝缘板40封盖安装插孔22121及隔离反光杯13,可避免反光杯13放电时对其它部件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21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安装绝缘板40的限位柱22122,限位柱22122与底板2212背向反光杯13的一侧之间具有间隙22123,绝缘板40至少部分卡接于该间隙22123内;限位柱22122靠近绝缘板4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导向斜面22124。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2122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柱22122并排设置,限位柱22122为绝缘板40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安装导向斜面22124为绝缘板40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安装时,通过绝缘板40的安装导向斜面22124可迅速地将绝缘板40***限位柱22122与底板2212之间的间隙22123内,以起到快速对位安装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管支架221还包括连接于底板2212、第一侧部2213和第二侧部2214的一端的第一导流部221d,第一导流部221d形成有与安装腔2210a连通的第一通风流道2210d,第一通风流道2210d被构造为散热风道2210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管支架221还包括连接于底板2212、第一侧部2213和第二侧部2214的另一端的第二导流部221e,第二导流部221e形成有与安装腔2210a连通的第二通风流道2210e,第二通风流道2210e被构造为散热风道2210的一部分。
第一通风流道2210d、第二通风流道2210e均为散热风道2210的一部分,三者用于共同形成散热风道2210,第一通风流道2210d和第二通风流道2210e分别位于安装腔2210a的两端并均与安装腔2210a连通,散热时,冷媒介质可依次自第一通风流道2210d流向安装腔2210a、第二通风流道2210e,同时,冷媒介质依次自第一通风流道2210d流向通风间隔2210c、第二通风流道2210e。灯管12工作时,灯管12和反光杯13上产生的热量均较大,通过第一通风流道2210d、安装腔2210a、第二通风流道2210e及通风间隔2210c的设置,可快速地将反光腔14内及反光杯13上的热量传递出去,从而避免其工作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性能及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221d、第二导流部221e并不是必需设置的,二者既可以同时设置,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择一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221d包括连接于底板2212和第二侧部2214的一端的第一导流侧板2211d、与第一导流侧板2211d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侧板2212d、以及连接第一导流侧板2211d、第二导流侧板2212d和第一侧部2213的一端的第三导流侧板2213d,第一导流侧板2211d、第二导流侧板2212d和第三导流侧板2213d围合形成第一通风流道2210d。
第一通风流道2210d的截面面积从远离底板2212至靠近底板2212的方向呈趋减变化,即第一通风流道2210d从其入口至其与安装腔2210a连通的出口,其截面面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第一通风流道2210d与安装腔2210a配合,使得安装腔2210a内可形成高温的高压气流,从而可加速安装腔2210a内的气流排出,以增强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实施方式一,第三导流侧板2213d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第一侧部2213靠近延伸设置,以使第一通风流道2210d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第一侧部2213靠近延伸设置,这样,第一导流侧板2211d、第二导流侧板2212d、第三导流侧板2213d形成的第一通风流道2210d从其入口处至与安装腔2210a连接的出口处将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有助于加速气体流速,以加速散热;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实施方式二,第一导流侧板2211d、第二导流侧板2212d以及第三导流侧板2213d均向底板2212的后侧延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实施方式三,第一导流部221d还包括连接第二侧部2214和/或第一导流侧板2211d与第二导流侧板2212d的第四导流侧板2214d,第四导流侧板2214d的前侧面形成有与透光支架222卡接的第一卡接凸部2215d。上述实施方式一、二、三可以同时实施,也可择其一而实施或则其二而组合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风流道2210e包括形成于第二导流部221e的扩压腔22101e和扩压孔22102e,第二导流部221e于安装腔2210a的敞口2210h处形成扩压腔22101e,扩压孔22102e与扩压腔22101e连通。
通过第一通风流道2210d、安装腔2210a及扩压腔22101e和扩压孔22102e的设置,使得灯管支架221上的散热风道2210可形成类似于拉瓦尔管的流道,从而有助于加速气体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部221e包括第一扩压板2211e、第二扩压板2212e、第三扩压板2213e和通风部221f;第一扩压板2211e连接于底板2212的另一端,第一扩压板2211e向后折弯延伸,第二扩压板2212e连接于第一扩压板2211e的后侧缘,第三扩压板2213e连接第一侧部2213、第一扩压板2211e和第二扩压板2212e,通风部221f连接第二侧部2214、第一扩压板2211e和第二扩压板2212e,扩压孔22102e形成于通风部221f。
第一扩压板2211e、第二扩压板2212e、第三扩压板2213e围合形成扩压腔22101e,扩压腔22101e与安装腔2210a连通,扩压腔22101e位于安装腔2210a的出风口处,扩压腔22101e为安装腔2210a提供扩压作用,从而使得第一通风流道2210d、安装腔2210a与扩压腔22101e之间能够形成类似于拉瓦尔流道的通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部221f包括连接于第二侧部2214和第一扩压板2211e的第一通风板2211f、与第一通风板2211f相对设置的第二通风板2212f、分别连接于第一通风板2211f与第二通风板2212f两端的第三通风板2213f和第四通风板2214f,第四通风板2214f还连接于第二扩压板2212e,第四通风板2214f设于第三通风板2213f的前方,第一通风板2211f、第二通风板2212f、第三通风板2213f和第四通风板2214f围合形成扩压孔22102e。扩压孔22102e位于扩压腔22101e的上方(以图6为参照例时)并与扩压腔22101e连通,扩压孔22102e可进一步为安装腔2210a提供扩压作用,以加速冷媒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通风板2214f的前侧面形成有与透光支架222卡接的第二卡接凸部2215f;即透光支架222与灯管支架221可通过第一卡接凸部2215d、第二卡接凸部2215f卡扣连接,以实现灯管支架221和透光支架222的快速安装,当然,也可在灯管支架221和透光支架222上设置其它一些卡扣连接部以满足二者的卡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风板2211f、第二通风板2212f、第三通风板2213f和第四通风板2214f还可均在向靠近第二侧部2214的方向上凸出于第二侧部2214,以使扩压孔22102e具有预设长度。扩压孔22102e的长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以能加速气体的流速为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至图11,皮肤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组件20的冷敷组件60,以用于对皮肤冷敷,防止皮肤被灼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外壳21内的散热机构50,散热机构50包括风机51和散热组件52,散热组件52与冷敷组件60导热连接,风机51的出风口与散热风道2210和散热组件52连通,以用于对出光组件10和冷敷组件60冷敷。
风机51可以为离心式风机或者轴流式风机或者混流式风机或者横流式风机51。优选的,风机51可为离心式风机,以使外部空气轴向进入风机51的叶轮后主要沿径向流动。散热组件52包括散热器521,散热器521包括导热部5211及散热片组件5212,导热部5211与冷敷组件60导热连接,散热片组件5212设于导热部5211的一侧,散热片组件5212上设置有若干个过风通道,散热片组件5212与导热部5211的一端连接,导热部5211具有传导热量的作用,导热部5211将冷敷组件60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组件5212上,导热部5211可以为具有封闭内腔的均温板,均温板的内腔可以设置有冷却液。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优选地为冷却水,冷却液可以加速导热部5211的导热效果,从而使得导热部5211可以不断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组件5212上,由散热片组件5212进行散热。在其他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导热部5211也可以为导热性较好的铝板或热管,同样可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风机51的出风口与灯管支架221上的第一通风流道2210d连通,通过第一通风流道2210d进入到安装腔2210a中,即风机51可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通风流道2210d、散热片组件5212上的过风通道相连通。
散热片组件521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的过风通道,风机51的出风口与各过风通道均相连通,以使冷媒流入散热片之间的间隙中,对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片的形状可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以此在散热片组件5212上形成多个侧边,从而可在散热片组件5212的多个侧边中有选择性地形成多个出风侧,散热片组件5212的出风侧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予赘述。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散热片组件5212上至少具有第一出风侧5212a、第二出风侧5212b、第三出风侧5212c,第一出风侧5212a、第二出风侧5212b和第三出风侧5212c分别与外壳21上的出风孔2120相连通,以通过散热片组件5212上的多个出风侧分别与外壳21上的出风孔2120对应连通,从而可快速地将外壳21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外壳21外,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敷组件60包括制冷片61和所述的透光件11,制冷片61的制冷面与透光件11导热连接,制冷片61的导热面与散热组件52的导热部5212导热连接。
制冷片61可以为TEC半导体温差制冷片,在制冷片61工作期间,只要制冷片61的冷端与制冷片61的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便不断地进行传递,将热量移动到制冷片61的热端并通过散热器521散发出去。因此,制冷片61对于透光件11来说是主动制冷的装置,而对于整个装置来说,只能算是主动的导热装置。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片61的制冷面也可以朝向前侧,即在使用状态时制冷片61的制冷面朝向使用者一侧,制冷片61的导热面与散热器521导热连接,通过在外壳21的头盖211上设置导冷件以对使用者进行导冷,从而同样可起到对使用者的皮肤进行冷敷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机构50还包括导热件54,导热件54设置在制冷片61的制冷面和透光件11之间,导热件54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制冷片61的冷端和透光件11热耦合,透光件11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54传递到制冷片61上,再传递到散热器521进行散热,导热件54可为片状的导热垫或片状的导热硅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外壳21包括上壳体212、与上壳体212连接的下壳体213及设于上壳体212、下壳体213的端部的头盖211,上壳体212具有三个侧壁,可在上壳体212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出风孔2120,以提升散热效率,下壳体213亦为具有三个侧壁的壳体结构,上壳体212与下壳体213对接围合形成外壳21的容纳腔,下壳体213上可设置显示屏、控制按钮等。外壳21的整体造型采用超跑流线设计,不仅时尚美观,且使用时久握不累。头盖211上设置有供透光件11穿设的透光孔2210,透光件11与皮肤接触的一端位于透光孔2210内。
参见图9至图12,支架22还包括与灯管支架221连接的散热器支架223,散热器支架223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521,散热器支架223还用于形成与灯管支架221的散热风道2210配合的配对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光组件10还包括设于灯管12与透光件11之间的滤光件15,且滤光件15与透光件11间隔设置,滤光件15为片状结构。示例性的,灯管12受激发产生的光线波长范围在510-1200nm之间或者全波段的,滤光件15用于将部分波长范围的光线过滤,以获得期望波长范围的光线,其中示例性的,期望波长范围的光线可以是550-1200nm或者600-1200nm等,以实现不同的用途,例如皮肤护理,不同部位的脱毛,不同肤色人群的脱毛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件15的主体结构可以是玻璃,其中,滤光件15的主体结构朝向灯管12的一侧具有镀膜层,通过镀膜层的滤光作用实现上述滤光作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滤光件15也可以是滤光片,滤光片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滤光作用的目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参见图8、图12,出光组件10还包括密封圈16,密封圈16套设于透光件11的一端,滤光件15安装于密封圈16上。密封圈16用于密封反光杯13与滤光件15之间的缝隙,以使得灯管12发出的光线只能通过透光件11出射,防止从反光杯13与滤光件15之间的缝隙处漏光。密封圈16可采用硅胶材质制作,硅胶具有明显的耐高温能力,热稳定性较高,因而可较好地满足高温环境的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光组件10还包括设于透光件11的旁侧的美肤光源组件17,美肤光源组件17包括多个LED光源,美肤光源组件17可产生620-640nm的波长范围的红光及580-600nm波长范围的橙光,红光可深入肌肤深度1-6mm,起到亮白嫩肤、淡化色斑的作用,橙光可穿透肌肤深层,对皮肤起到祛黄焕亮、改善暗沉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红光LED光源设置成一排,橙光LED光源设置成一排,两者可择一开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100,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100,其通过设置安装反光杯13的灯管支架221、安装透光件11的透光支架222,在灯管支架221上凹设用于安装并定位反光杯13的安装腔2210a,并在灯管支架221上设置与安装腔2210a连通的前置开口2210b,在组装过程中,可将反光杯13通过灯管支架221的前置开口2210b安装到安装腔2210a内,这样容易将反光杯13定位或固定,且在组装透光支架222与灯管支架221的过程中,由于反光杯13被灯管支架221包覆并被灯管支架221定位,透光支架222不易与反光杯13接触或碰触,从而不易使反光杯13移位,反光杯13也不容易被剐蹭到,因而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良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处理装置100,其美肤光源组件17可产生620-640nm的波长范围的红光及580-600nm波长范围的橙光,红光可深入肌肤深度1-6mm,起到亮白嫩肤、淡化色斑、紧致皮肤的作用,橙光可穿透肌肤深层,对皮肤起到祛黄焕亮、改善暗沉的作用,从而实现脱毛美肤一机多用。
3、通过在灯管支架221上设置第一通风流道2210d、安装腔2210a及扩压腔22101e和扩压孔22102e,使得灯管支架221上的散热风道2210可形成类似于拉瓦尔管的流道,从而有助于加速气体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4、灯管支架221的底板2212的外侧设置绝缘板40,绝缘板40可对反光杯13进行隔离防止反光杯13放电时对其它部件产生影响。
5、散热片组件5212上至少具有第一出风侧5212a、第二出风侧5212b、第三出风侧5212c,第一出风侧5212a、第二出风侧5212b和第三出风侧5212c分别与外壳21上的出风孔2120相连通,以通过散热片组件5212上的多个出风侧分别与外壳21上的出风孔2120对应连通,从而可快速地将外壳21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外壳21外,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6、透光件11从外壳21的头部外露与人体皮肤实际接触,使用户在使用皮肤处理装置100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透光件11冷敷的效果,降低了用户因使用皮肤处理装置100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较强疼痛感。
7、透光件11采用晶体材质,可为蓝宝石材质,蓝宝石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降低灯管12发出光线的热度同时保持光线的透光率。
8、制冷片61可为TEC半导体制冷片61,其具有冷端和热端,其冷端与透光件11连接,热端与散热器521连接,只要冷、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便可不断地进行传递,从而能将热量不断地通过散热器521散发出去,能有效地提高皮肤处理装置100的散热降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光组件,所述出光组件包括透光件、灯管和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形成有反光腔,所述灯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反光腔内,所述灯管用于产生经所述透光件射向待处理皮肤的光线;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灯管支架和与所述灯管支架连接的透光支架,所述灯管支架上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灯管支架上凹设有安装腔,所述反光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风道包括所述安装腔,所述灯管支架具有朝向所述透光件一侧的前置开口,所述前置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前置开口至少用于供所述反光杯安装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透光支架位于所述灯管支架朝向所述透光件的一侧,所述透光支架具有贯通的用于供所述灯管发出的光线穿过的透光腔,所述透光腔与所述前置开口对应设置,所述透光件装设于所述透光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透光支架包括形成有所述透光腔的主体部、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灯管支架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支部及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灯管支架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支部,所述第一连接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并封盖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的敞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灯管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灯管的两端通过导电支脚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管支架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灯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安装腔的两端的敞口,所述导电支脚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灯管支架的敞口的边缘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脚包括折弯插脚部、支撑连接部,所述折弯插脚部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灯管电连接;
所述折弯插脚部包括第一折边及与所述第一折边弯折连接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卡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灯管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折边于所述第一折边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灯管支架的底部凹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折边的卡接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支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缘的第一侧部、以及设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缘的第二侧部,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部分内壁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反光杯具有插接脚,所述插接脚插接于所述安装插孔内;和/或,
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凸设有止抵凸部,所述反光杯止抵于所述止抵凸部,以使所述反光杯与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的绝缘板,且所述绝缘板封盖所述安装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安装所述绝缘板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反光杯的一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板至少部分卡接于该所述间隙内;
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绝缘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导向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一端的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流道,所述第一通风流道被构造为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灯管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风流道,所述第二通风流道被构造为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的第一导流侧板、与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和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的第三导流侧板,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和第三导流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风流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侧板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所述第一侧部靠近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通风流道至少部分自后向前逐渐向所述第一侧部靠近延伸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第二导流侧板以及第三导流侧板均向所述底板的后侧延伸;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和/或第一导流侧板与第二导流侧板的第四导流侧板,所述第四导流侧板的前侧面形成有与所述透光支架卡接的第一卡接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扩压腔和扩压孔,所述第二导流部于所述敞口处形成所述扩压腔,所述扩压孔与所述扩压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第一扩压板、第二扩压板、第三扩压板和通风部;所述第一扩压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扩压板向后折弯延伸,所述第二扩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扩压板的后侧缘,所述第三扩压板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所述通风部连接所述第二侧部、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所述扩压孔形成于所述通风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和第一扩压板的第一通风板、与所述第一通风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通风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风板与所述第二通风板两端的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所述第四通风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扩压板,所述第四通风板设于所述第三通风板的前方,所述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围合形成所述扩压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风板的前侧面形成有与所述透光支架卡接的第二卡接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和第四通风板均在向靠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部,以使所述扩压孔具有预设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冷敷组件,以用于对皮肤冷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机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敷组件导热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组件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出光组件和冷敷组件冷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组件包括制冷片和所述透光件,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所述制冷片的导热面与所述散热组件导热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为脱毛仪或嫩肤仪,所述出光组件发出的光为用于脱毛的光和/或用于嫩肤的光。
CN202321316828.9U 2023-05-25 2023-05-25 皮肤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940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6828.9U CN219940780U (zh) 2023-05-25 2023-05-25 皮肤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6828.9U CN219940780U (zh) 2023-05-25 2023-05-25 皮肤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0780U true CN21994078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6828.9U Active CN219940780U (zh) 2023-05-25 2023-05-25 皮肤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0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2240A (zh) * 2023-12-25 2024-01-30 深圳诺铂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脱毛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2240A (zh) * 2023-12-25 2024-01-30 深圳诺铂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脱毛仪
CN117462240B (zh) * 2023-12-25 2024-03-01 深圳诺铂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脱毛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4078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TWI823677B (zh) 脫毛儀
CN111743622A (zh) 便携的脱毛仪
CN215384556U (zh) 便携式脱毛仪
CN211633558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112168344A (zh) 一种脱毛仪
CN219089631U (zh) 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
CN112451087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213190053U (zh) 脱毛仪
CN212729965U (zh) 一种冷敷机构及脱毛仪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216455274U (zh) 脱毛仪
CN22014180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19782719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16933446U (zh) 美容仪
CN219461386U (zh) 一种美容装置
CN217723685U (zh) 一种具有菲涅尔透镜的脱毛仪
CN219070617U (zh) 美容装置
CN219940781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1978272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20383436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美容设备
CN214387634U (zh) 快速散热脱毛仪
CN219461384U (zh) 脱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