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9318U -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9318U
CN219859318U CN202321361154.4U CN202321361154U CN219859318U CN 219859318 U CN219859318 U CN 219859318U CN 202321361154 U CN202321361154 U CN 202321361154U CN 219859318 U CN219859318 U CN 219859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transmission
wheel
carrier
lif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1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1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9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第一导轨组包括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升降模组,升降模组能够沿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滑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每个升降模组设置一个载具,载具能够沿升降模组升降,当两个载具中的一个位于上料位置时,两个载具中的另一个位于加工位置,每个载具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两个载具可以分别进行作业,灵活选择多种进出料方式,减少载具进出料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加工与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加工领域中通常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传送物料,或采用机械手运送物料,但流水线的送料方式只能实现单向运输物料,无法根据加工需要灵活选择进出料方式;而采用机械手取放物料作业时,常常需要在作业位停下等待进料或出料,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加工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送料机构,包括:
第一导轨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组沿第一方向延伸;
两个升降模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所述升降模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两个载具,每个所述升降模组设置一个载具,所述载具能够沿所述升降模组升降;
其中,两个所述载具中的一个所述载具位于上料位置时,两个所述载具中的另一个所述载具位于加工位置,所述上料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加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中部,每个所述载具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加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以向所述第一传动部输出动力,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升降模组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升降模组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轮组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组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两端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轮或所述第二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轮或所述第二轮转动;
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设置第一外齿,所述第一传动带的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轮组的一侧设置第一内齿,所述第一内齿与所述第一外齿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运动;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升降模组和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将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第一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升降模组包括第一滑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支架,所述第一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支架设置第二导轨组,所述第二导轨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载具包括第二滑块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载台,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组滑动。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以向所述第二传动部输出动力,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载台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载台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轮组和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组的两端的第三轮和第四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三轮或所述第四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轮或所述第四轮转动;
所述第三轮和所述第四轮设置第二外齿,所述第二传动带的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一侧设置第二内齿,所述第二内齿与所述第二外齿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运动;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载台和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将所述载台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第二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载台包括固定板和支臂,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臂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支臂用于承载待加工件;
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避让区域。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走线部,所述走线部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走线部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载台;
所述载台沿所述第二导轨组运动时,所述走线部的第二端随所述相对所述走线部的第一端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送料机构。
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箱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一箱体;
所述送料机构容置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设置上料位置;
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器件,所述加工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加工器件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第一导轨组的中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在送料机构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并在每个导轨上均设置升降模组,每个升降模组设置一个载具,从而使两个载具在上料位置与加工位置间往复运动,两个载具可以分别进行作业,灵活选择多种进出料方式,减少载具进出料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加工与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加工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生产加工领域中通常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传送物料,但流水线的送料方式只能实现单向运输物料,无法根据工厂实际加工需要灵活选择进出料方式,从而使得流水线上的传送物料的方式单一,无法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目前,还有采用机械手运送物料的方式,以提升进出料方式的多样性,但采用机械手取放物料作业时,常常需要在作业位停下等待进料或出料,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加工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由于送料结构设置了两个导轨,每个导轨上设置一个升降模组,每个升降模组均设置一个载具,从而能够使每个载具在上料位置与加工位置间往复运动,两个载具可以分别进行作业,灵活选择多种进出料方式,减少载具进出料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加工与生产效率。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10、升降模组30和载具31。其中,第一导轨组10包括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相互平行,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即为图2中示出的X方向,也即横向方向。升降模组30和载具31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分别设置一个升降模组30,设置于第一导轨11上的升降模组30能够沿第一导轨11滑动,设置于第二导轨12上的升降模组30能够沿第二导轨12滑动,升降模组3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即为图2中示出的Z方向,也即竖向方向,第二方向(即Z方向)与第一方向(即X方向)垂直。每个升降模组30设置一个载具31,载具31能够沿升降模组30升降,也即载具31能够沿Z方向运动。
其中,升降模组30沿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12运动时,可以采用比如直线电机等驱动升降模组30沿导轨直线运动,还可以采用比如带传动、链传动等方式驱动升降模组运动。载具31沿升降模组30升降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设置了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且每个导轨上均设置有升降模组30,每个升降模组30均设置有一个载具31,因此,两个载具31可以相对独立工作,参照图2所示,当两个载具31中的一个载具31位于上料位置13进行上料时,两个载具31中的另一个载具31位于加工位置14进行加工,相比于只有一个载具进行送料的方式,加工机构能够持续处于加工状态,不存在等待上料的过程,从而提升了加工机构的加工效率。其中,上料位置13位于第一导轨组10的沿第一方向(即图2中X方向)的两端,加工位置14位于第一导轨组10的中部,并且加工位置14与加工器件73对应设置,每个载具31在上料位置13和加工位置14之间往复运动,并且,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两个载具31在其所在的升降模组30上的高度不同,以保证当两个载具31在图2中示出的Y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时,两个载具31能够相互错开,避免两个载具31相撞,提升整个送料机构的运动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导轨11上设置第一升降模组301,第二导轨12上设置第二升降模组302,当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上完成上料并运行到加工位置14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具31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高度H1。当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上的待加工件90在加工位置14完成加工后,为了避免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具31向加工位置14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发生碰撞,且由于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上的待加工件90已经完成了加工过程,无需再保持第二高度H2,因此,可以将第二升降模组302上的载具31的高度下降至第一高度H1,将第一升降模组301的上的载具31上升至第二高度H2,从而在第一升降模组301与第二升降模组302在X方向相会时,在Z方向上错开。进而,让第二升降模组302移动至上料位置13进行上料,第一升降模组301的载具31上的待加工件90移动至加工位置14进行加工,并按照上述移动方式循环运动,从而实现加工位置不间断进行加工,提升了加工效率。
第一升降模组301和第二升降模组302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升降模组301和第二升降模组302可以分别在加工位置14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同一侧的上料位置13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参照如图4,比如,第一升降模组301和第二升降模组302均在加工位置14与位于图4中左侧(以图中的方位为准)的上料位置13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升降模组301和第二升降模组302也可以分别在加工位置14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不同侧的上料位置13之间进行往复运动,比如,第一升降模组301在加工位置14与位于图4中左侧(以图中的方位为准)的上料位置13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二升降模组302在加工位置14与位于图4中右侧(以图中的方位为准)的上料位置13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升降模组301由第一导轨11的左侧的上料位置13移动到加工位置14后,接着由加工位置14运动至第一导轨11的右侧的上料位置13,第二升降模组302由第二导轨12的右侧的上料位置13运动至加工位置14后,由加工位置14再运动至第二导轨12左侧的上料位置13。
参照图5和图4所示,以该图中示出的方位为准,并以第一升降模组301为例,对第一升降模组301的多种进出模式进行具体说明,第二升降模组302的进出模式与第一升降模组301的基础模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设定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左端的上料位置13且处于H2高度时为位置1,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加工位置14且处于H2高度时为位置2,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右端的上料位置13且处于H2高度时为位置3,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右端的上料位置13且处于H1高度时为位置6,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加工位置14且处于H1高度时为位置5,第一升降模组301上的载台31在第一导轨11的左端的上料位置13且处于H1高度时为位置4。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确定,当第一升降模组301采用左进左出模式时,载台31上的待加工件90的流向为位置1(上料)—位置2(加工)—位置5—位置4—位置1(取料再上料)。当第一升降模组301采用右进右出模式时,位置3(上料)—位置2(加工)—位置5—位置6—位置3(取料再上料)。当第一升降模组301采用左进右出模式时,位置1(上料)—位置2(加工)—位置3(取料),其中,为了保证整个循环完整进行,在位置3上完成取料后,还需要再回到位置1,此时没有待加工件90的载台31的流向为,位置3(取料)—位置6—位置5—位置4—位置1(上料)。当第一升降模组301采用右进左出模式时,位置3(上料)—位置2(加工)—位置1(取料),其中,为了保证整个循环完整进行,在位置1上完成取料后,还需要再回到位置3,此时没有待加工件90的载台31的流向为,位置1(取料)—位置4—位置5—位置6—位置3(上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模组上的第一载具和第二升降模组上的第二载具在进入到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前,先移动到上料位置进行待加工件90上料,而后运动至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完成加工后在运动至上料位置进行出料和上料过程,通过控制第一升降模组在第一导轨上和第二升降模组在第二导轨的运动方向,即可实现左进右出、右进左出、左进左出、右进右出几种不同的进出料方式,便于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对进出料方式进行调整,可以灵活选择多种进出料方式,减少加工器件等待进出料过程的等待时间,提高加工与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20,第一传动组件20分别设置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用于驱动升降模组30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移动。如图5-图8所示,第一传动组件20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第一传动部22,第一驱动部21和第一传动部22连接,以向第一传动部22输出动力,第一传动部22与升降模组30固定连接并带动升降模组30沿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12滑动运动。其中,第一驱动部21比如可以是电机,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部22连接,向第一传动部22输出转矩。第一传动部22可以为轮状结构,轮状结构与皮带或链条链接,轮状结构在电机输出的转矩的驱动下,带动皮带或链条传动,进而带动升降模组30沿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12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22还包括第一传动轮组221和套设于第一传动轮组221的第一传动带222。如图5-图9所示,第一传动轮组221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导轨组10的两端的第一轮2211和第二轮2212(由于一个图中无法同时展示出一个导轨两端的两个传动轮,因此,第一轮为第一导轨的一个传动轮,第二轮为第二导轨的一个传动轮,并不代表第一传动轮组中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实际位置,第一轮和第二轮应位于同一导轨的两端),第一驱动部21和第一轮2211或第二轮2212连接,以驱动第一轮2211或第二轮2212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第一轮2211和第二轮2212上的第一传动带222旋转。
其中,第一轮2211和第二轮2212上设置第一外齿(图中未示出),第一传动带222的朝向第一传动轮组221的一侧设置第一内齿(图中未示出),第一内齿与第一外齿啮合,以带动第一传动带222运动。通过设置第一内齿与第一外齿啮合,能够提升传动可靠性,避免第一传动带222在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问题。
参见图9和图7所示,第一传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23,第一固定件23分别与升降模组30和第一传动带222连接,将升降模组30固定于第一传动带222的第一预设位置2222,从而使得升降模组30能够随着第一传动带222的运动在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12上运动。其中,第一固定件23比如可以是固定板,通过比如螺栓或螺钉等螺纹紧固件,将第一传动带222紧固在第一固定件23与升降模组30之间,从而在第一传动带222运动时,带动升降模组3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模组30还包括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第一固定件23将分别设置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第一滑块32与第一传动带222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滑块32能够随着第一传动带222的运动在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12上滑动,进而带动整个升降模组3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9所示,升降模组30上还设置支架33,支架33固定在第一滑块32上,第一滑块32运动时,带动支架33一起运动。支架33用于支撑第二导轨组和第二传动组件50,第二导轨组40和第二传动组件50用于实现载具31沿图2中示出的Z方向升降过程。其中,第二导轨组40沿第二方向(即图2中Z方向)延伸,支架33通过第一滑块32与第一传动组件20连接,具体地,支架33与第一滑块32固定连接,第一滑块32通过第一固定件23与第一传动带222连接。
载具31也设置在支架33上,载具31包括第二滑块311和固定于第二滑块313的载台312,第二滑块313沿第二导轨组40在图2中示出的Z向方向滑动,从而带动载具31沿第二导轨组40滑动实现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部51和第二传动部52,第二驱动部51与第二传动部52连接,以向第二传动部52输出动力,驱动载台312在第二导轨组40上移动,第二传动部52与载台312固定连接并带动载台312沿第二导轨组40运动。如图5-图8所示,第二传动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部51和第二传动部52,第二驱动部51和第二传动部52连接,以向第二传动部52输出动力,第二传动部52与载台312固定连接并带动载台312沿第二导轨组40滑动运动。其中,第二驱动部51比如可以是电机,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部52连接,向第二传动部52输出转矩。第二传动部52可以为轮状结构,轮状结构与皮带或链条链接,轮状结构在电机输出的转矩的驱动下,带动皮带或链条传动,进而带动载台312沿第二导轨组40运动。
第二传动部52包括第二传动轮组521和第二传动带522,第二传动轮组521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导轨组的两端的第三轮5211和第四轮5212,第二传动带522套设于第二传动轮组521的第三轮5211和第四轮5212的外侧,第二驱动部51与第三轮5211或第四轮5212连接,以驱动第三轮5211或第四轮5212转动。第三轮5211或第四轮5212转动,带动第二传动带522转动,固定在第二传动带522上的第二滑块32沿第二导轨组40滑动,从而带动载具31沿第二导轨组40升降。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轮5211和第四轮5212设置第二外齿5213,第二传动带522的朝向第二传动轮组521的一侧设置第二内齿5221,第二内齿5221与第二外齿5213啮合,以带动第二传动带522运动。通过设置第二内齿5221与第二外齿5213啮合,能够提升传动可靠性,避免第一传动带222在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问题。第二传动组件5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53,第二固定件53分别与载台312和第二传动带522连接,将载台312固定于第二传动带522的第二预设位置5222,从而使得载具31能够随着第二传动带522的运动在第二导轨组40上运动。另外,在第四轮5212的外部还可以设置支撑架,从而可以提升第四轮5212的安装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台312包括固定板3121和支臂3122,固定板3121与第二滑块313固定连接,支臂3122固定于固定板3121,支臂3122沿第三方向(即图2中示出的Y方向)延伸,支臂3122用于承载待加工件90,并对待加工件90进行限位。第二驱动部51设置于支架33,固定板3121的靠近第二驱动部51的一侧设置避让区域3123,以留出用于容置第二驱动部51的空间,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固定板3121与第二驱动部51之间发生磕碰导致磨损影响送料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机构还包括走线部60,走线部60的第一端61固定于支架33,走线部60的第二端62固定于载台312,载台312沿第二导轨组40运动时,走线部60的第二端62随载台312相对走线部60的第一端61运动,走线部60产生能够恢复的形变。
在一个示例中,走线部60可以为拖链,如图7、图8所示,当走线部60为拖链时,走线部60的第一端61与第二端62之间存在弯曲,第二端62从弯折处开始垂落,当载台312处于第一高度H1时,从第二端62到弯曲处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载台312处于第二高度H2时,从第二端62到弯折处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的两端和第二导轨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传感器15,行程传感器15用于监测升降模组30在第一导轨11和/或第二导轨12上的运动情况与到位情况,提高生产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加工设备包括机架70以及设置于机架70上的如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送料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70包括沿第二方向(即图1中Z方向)延伸的第一箱体71以及沿第一方向(即图1中X方向)延伸的第二箱体72,第二箱体72的第一端部721和第二端部722突出于第一箱体71,送料机构容置于第二箱体72,第二箱体72的第一端部721和第二端部722分别设置上料位置13。
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对待加工件90进行加工的加工器件73,如图2-图4所示,加工器件73设置于第一箱体71,沿第二方向,加工器件73设置于送料机构的一侧且位于送料机构的第一导轨组10的中部。以图2中所示方位为例,加工器件73设置于送料机构的上方,且加工器件73位于第一导轨组10的中部,加工器件73与加工位置14相对应,当载具31运动到加工位置14时,加工器件73对待加工件90进行加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加工的需求不同,加工器件73也可以设置于送料机构的下方。
如图1所示,加工设备还包括风扇81、控制面板82和监控设备83,风扇81、控制面板82和监控设备83均设置在第一箱体71上,示例性地,风扇81设置在第一箱体71的顶面和/或背面,风扇81用于加工设备的整体散热,防止加工设备过热影响使用,控制面板82设置在第一箱体71的正面中部,控制面板82用于控制实现加工设备的启动、暂停、紧急停止等功能,监控设备83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71的侧壁,监控设备83用于显示加工设备的工作情况等参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监控设备83也可以与加工设备信号连接,从而通过监控设备83对加工设备进行操作。第一箱体底部还可以设置支撑脚74,用于提高支撑稳定性与支撑强度,同时有利于加工设备底部的散热。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轨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组沿第一方向延伸;
两个升降模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所述升降模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两个载具,每个所述升降模组设置一个载具,所述载具能够沿所述升降模组升降;
其中,两个所述载具中的一个所述载具位于上料位置时,两个所述载具中的另一个所述载具位于加工位置,所述上料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加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中部,每个所述载具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加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以向所述第一传动部输出动力,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升降模组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升降模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轮组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组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组的两端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轮或所述第二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轮或所述第二轮转动;
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设置第一外齿,所述第一传动带的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轮组的一侧设置第一内齿,所述第一内齿与所述第一外齿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运动;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升降模组和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将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第一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包括第一滑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支架,所述第一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支架设置第二导轨组,所述第二导轨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载具包括第二滑块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载台,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组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以向所述第二传动部输出动力,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载台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载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轮组和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组的两端的第三轮和第四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三轮或所述第四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轮或所述第四轮转动;
所述第三轮和所述第四轮设置第二外齿,所述第二传动带的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一侧设置第二内齿,所述第二内齿与所述第二外齿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运动;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载台和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将所述载台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第二预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包括固定板和支臂,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臂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支臂用于承载待加工件;
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避让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走线部,所述走线部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走线部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载台;
所述载台沿所述第二导轨组运动时,所述走线部的第二端随所述载台相对所述走线部的第一端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传感器。
10.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箱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一箱体;
所述送料机构容置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设置上料位置;
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器件,所述加工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加工器件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第一导轨组的中部。
CN202321361154.4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Active CN219859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1154.4U CN219859318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1154.4U CN219859318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9318U true CN21985931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1154.4U Active CN219859318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9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7731A (zh) * 2023-12-28 2024-03-08 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7731A (zh) * 2023-12-28 2024-03-08 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59318U (zh) 一种送料机构及加工设备
US20050178641A1 (en) Workpiece conveyor for press line
CN103659413B (zh) 一种平移机构及具有其的移栽机械手
CN210146825U (zh) 一种全自动冲床送料机构
TW201336006A (zh) 雙軸驅動機構及固晶機
CN101386172B (zh) 一种工件输送机械手
CN219729501U (zh) 移载装置及运输设备
CN214526603U (zh) 一种料盘上料及回收装置
CN214779209U (zh) 一种自动调节宽度的上料装置
CN209701602U (zh) 底板分拼线两工位输送滑台
CN220810859U (zh) 一种双层联动提升设备
CN211418428U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的新型跃层机构
CN210682355U (zh) 自动输送生产线
CN113895937A (zh) 一种板件堆垛缓存设备
CN113059390A (zh) 自动上下料***及包含该***的加工中心生产线
CN208352271U (zh) 一种双推料机构
CN217126212U (zh) 上下料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13479618A (zh) 一种上下料***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219429098U (zh) 送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21135927U (zh) 柔性三轴机械手及桁架机械手
CN211569397U (zh) 一种植物工厂立体作业机器人多功能搬运机构
CN215092311U (zh) 加工中心生产线及加工中心用自动上下料机器人
CN21217356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
JP2006305632A (ja)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のフィードバー駆動装置
CN216271919U (zh) 多级伸展自动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