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8905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8905U
CN219778905U CN202321319892.2U CN202321319892U CN219778905U CN 219778905 U CN219778905 U CN 219778905U CN 202321319892 U CN202321319892 U CN 202321319892U CN 219778905 U CN219778905 U CN 219778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hotovoltaic module
cell
isolation lay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98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裴世超
郭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98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8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8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8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包括:隔离层,以及以隔离层为中心,由隔离层的两侧分别向外对称依次设置的电池片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盖板,隔离层包括反光结构,反光结构适于将到达反光结构的太阳光线反射至电池片层;每一电池片层均与接线盒导电连接,接线盒设置在位于隔离层其中一侧的封装盖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反光结构保证太阳能光线被充分利用,减少到达光伏组件的光线损失,单层功率提升0.56%,增强整体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且两层电池片层均连接于位于隔离层其中一侧的接线盒上,实现了单面安装接线盒的安装效果,确保外部线缆接线与常规组件保持一致,方案易于实施,有助于大规模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光伏组件的双面率提出了要求,双面率即光伏组件背面功率与正面功率的百分比。光伏组件可以同时接收正面和背面的光,即能够实现正面和背面都能发电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发电效率,增加用户的收益。
常规的光伏组件通常仅包含一层电池片,通过焊带或导电胶互联,再在电池片上下均敷设胶膜和玻璃进行封装。由于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转化效率不相同,故使用单层电池片制作的光伏组件双面率较低,尚未达到组件效率的最大值。
于是,双层光伏组件应运而生,双层光伏组件设置双层电池片,双层电池片层的背面相对设置,正面分别朝外,实现组件较高的双面率,甚至100%的双面率。但上述的双层光伏组件每一层电池片的发电效率仍未达到最大值,且光伏组件在正面反面都分别设置接线盒,在实际组装为光伏阵列的过程中外部线缆的接线方式与常规组件完全不同,需要多接线缆,外部连接复杂,难以大规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双面光伏组件单层电池片的发电效率仍未达到最大值,且外部接线复杂,难以大规模应用,从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隔离层,以及以隔离层为中心,由所述隔离层的两侧分别向外对称依次设置的电池片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盖板,所述隔离层包括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适于将到达所述反光结构的太阳光线反射至电池片层;每一所述电池片层均与接线盒导电连接,所述接线盒设置在位于所述隔离层其中一侧的封装盖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所述反光结构为白色背板,所述隔离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结构两侧的隔离胶膜,所述隔离胶膜远离所述反光结构的一侧适于分别与封装胶膜相接。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任一所述电池片层设置有汇流条组,包括中间汇流条和侧边汇流条,所述中间汇流条设置在电池片层的中部,所述侧边汇流条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片层上相对所述中间汇流条的两侧,所述侧边汇流条适于导通相邻的电池串以形成电池片组,电池片组与中间汇流条连接导通以连通至所述接线盒。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两层电池片层上的两组所述汇流条组在所述隔离层的投影重叠。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位于所述隔离层安装接线盒一侧的封装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相对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封装盖板同侧的封装胶膜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隔离层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隔离层的投影重叠。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隔离层上的投影重合。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径均为5mm~30mm。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相对所述隔离层,与所述接线盒同侧设置的电池片层上设置有第一留白区域,所述接线盒在所述电池片层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留白区域。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相对所述隔离层,远离所述接线盒一侧的电池片层上设置有第二留白区域,所述第一留白区域和所述第二留白区域关于所述隔离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留白区域与第二留白区域的宽度为15mm~50mm。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封装盖板在远离所述隔离层的一侧设置减反膜,所述减反膜相对隔离层朝外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隔离层两侧分别对称依次设置电池片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盖板,隔离层包括反光结构,能够使得从电池片层空隙穿过的光线进一步被反射到电池片上,太阳能光线被充分利用,减少到达光伏组件的光线损失,相比于常规的双面组件,本申请光伏组件的单层功率提升0.56%,增强整体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且两层电池片层均连接于位于隔离层其中一侧的接线盒上,实现了单面安装接线盒的安装效果,确保外部线缆接线与常规组件保持一致,方案易于实施,有助于大规模应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设置相对隔离层完全对称的双层电池片层,敷设正面朝外一致的电池串、相同位置和大小的留白区域和开孔区域,实现光伏组件100%的双面率,增强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正面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沿A-A所截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沿B-B所截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隔离层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隔离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线盒;2a、正面封装盖板;2b、背面封装盖板;3a、正面封装胶膜;3b、背面封装胶膜;4a、正面电池片层;4b、背面电池片层;41a、正面中间汇流条;411a、第一弯折部;41b、背面中间汇流条;411b、第二弯折部;42a、正面侧边汇流条;42b、背面侧边汇流条;43b、第一留白区域;43a、第二留白区域;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隔离层;71、反光结构;72a、正面隔离胶膜;72b、背面隔离胶膜;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隔离层7,以及以隔离层7为中心,由所述隔离层7的两侧分别向外对称依次设置的电池片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盖板,所述隔离层7包括反光结构71,所述反光结构71适于将到达所述反光结构71的太阳光线反射至电池片层;每一所述电池片层均与接线盒1导电连接,所述接线盒1设置在位于所述隔离层7其中一侧的封装盖板上。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将相对隔离层7安装接线盒1的一侧作为光伏组件的背面,背面朝下设置,相对隔离层7远离所述接线盒1一侧作为光伏组件的正面,正面朝上设置。由此,相对隔离层7,光组组件的正面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的正面封装盖板2a、正面封装胶膜3a和正面电池片层4a,光伏组件的背面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的背面电池片层4b、背面封装胶膜3b和背面封装盖板2b。上述的接线盒1设置为三个,与常规组件相同,三个接线盒1全部设置在光伏组件背面,正面不设置接线盒1,相较于传统的光伏组件有更大的受光面积,增强发电效率;正面电池片层4a连接至背面电池片层4b进而连接到接线盒1。
具体地,正面封装盖板2a与背面封装盖板2b使用同一透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等,厚度规格可以为0.8mm、1.2mm、1.6mm、1.8mm、2mm或3.5mm等;正面封装胶膜3a与背面封装胶膜3b也使用同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EVA、POE、EPE、PVB等。
上述的光伏组件,基于成本、安装及其它具体情况,电池片的类型选择可以是双面电池片也可以是单面电池片,本实施例中选用双面电池片,隔离层7的反光结构71能够使得从电池片层空隙穿过的光线进一步被反射到两侧的电池片的背面上,电池片的背面充分吸收太阳能光线,减少到达光伏组件的光线损失,相比于常规的双层双面组件,本申请光伏组件的单层功率提升0.56%,双层双面的电池片层大大增强整体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且两层电池片层均连接于位于隔离层7其中一侧的接线盒1上,实现了单面安装接线盒1的安装效果,确保外部线缆接线与常规组件保持一致,方案易于实施,有助于大规模应用。
具体而言,上述的隔离层7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任意具有反光特性且绝缘的材料或材料组合。例如,隔离层7其可以为单层高反射率胶膜,包括但不限于白色EVA、POE、EPE、PVB等。还例如,隔离层7还可以为常规封装胶膜与背板或镀膜玻璃等高反射率材料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隔离层7为白色背板,还包括设置在反光结构71两侧的隔离胶膜,隔离胶膜远离反光结构71的一侧适于分别与封装胶膜相接。即隔离层7包括依次设置的正面隔离胶膜72a、反光结构71和背面隔离胶膜72b。正面隔离胶膜72a与背面隔离胶膜72b使用同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EVA、POE、EPE、PVB等;反光结构71包括但不限于TPT、KPF等类型。
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任一电池片层设置有汇流条组,包括中间汇流条和侧边汇流条,中间汇流条设置在电池片层的中部,侧边汇流条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电池片层上相对中间汇流条的两侧,所述侧边汇流条适于导通相邻的电池串以形成电池片组,电池片组与中间汇流条连接导通以连通至接线盒1。
具体地,正面电池片层4a的正面汇流条组包括正面中间汇流条41a和正面侧边汇流条42a,背面电池片层4b的背面汇流条组包括背面中间汇流条41b和背面侧边汇流条42b。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正面电池片层4a与背面电池片层4b关于隔离层7对称设置。即光伏组件正面电池片层4a与背面电池片层4b的电池片排布完全一致,均由六组电池串组成,与常规组件一致。光伏组件正面的六组电池串正面向上敷设,而背面的六组电池串正面向下敷设,分别通过涂锡铜焊带或导电胶连接于光伏组件正面汇流条组与背面汇流条组,有助于确保光伏组件双面率。
如图1和图3所示,以正面电池片层4a为例,两侧端中,每一侧端设置三条正面侧边汇流条42a,并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电池串以形成正面电池片组,使得在正面形成并联的三组正面电池片组,并联的三组正面电池片组连接导通正面中间汇流条41a,经由正面中间汇流条41a汇流连接至背面中间汇流条41b,最终连接至三组接线盒1;同理,如图2所示,背面电池片层4b两侧端中每一侧端设置三条背面侧边汇流条42b,并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电池串以形成背面电池片组,使得在背面形成并联的三组背面电池片组,并联的三组背面电池片组连接导通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经由背面中间汇流条41b汇流,最终连接至三组接线盒1。
当然,接线盒1及电池片的数量均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具体要求设置即可。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的两层电池片层上的两组汇流条组在隔离层7的投影重叠,即正面汇流组在隔离层7的投影与背面汇流条组在隔离层7的投影重叠。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位于隔离层7安装接线盒1一侧的封装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相对隔离层7与封装盖板同侧的封装胶膜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5在隔离层7的投影与第二通孔6在隔离层7的投影重叠。
具体地,在光伏组件的高度方向,正面中间汇流条41a与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竖向对应,正面侧边汇流条42a与背面侧边汇流条42b竖向对应,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竖向对应。正面中间汇流条41a连通至背面中间汇流条41b后,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的部分直接穿过竖向对应的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有效避免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穿设时出现阻滞,进而造成损伤,安装便捷。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隔离层7上设置有第三通孔8,第三通孔8的位置与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在隔离层7上的投影重合。第三通孔8在上述的正面隔离胶膜72a、反光结构71和背面隔离胶膜72b上沿堆叠方向对应开设。正面中间汇流条41a的第一弯折部411a向下穿过第三通孔8连接背面中间汇流条41b,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的第二弯折部411b向下穿过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5连接至接线盒1。如图8所示,第三通孔8与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对应设置为三个。通过第三通孔8的设置,使得正面中间汇流条41a可以穿过隔离层7直接与背面中间汇流条41b连接,进而连接到背面的接线盒1,而无需另外走线绕过隔离层7,使得电路连接更加简洁直接。
上述的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8的直径均为5mm~30mm,确保正面中间汇流条41a的第一弯折部411a和背面中间汇流条41b的第二弯折部411b能够穿设通过。
本实施例中,相对隔离层7,与接线盒1同侧设置的电池片层上设置有第一留白区域43b,接线盒1在电池片层的投影位于第一留白区域43b。即如图2所示,背面电池片层4b上设置有第一留白区域43b,接线盒1在隔离层7的投影位于第一留白区域43b内,避免接线盒1遮挡背面电池片层4b进而降低光伏组件对光线的吸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正面电池片层4a上设置有第二留白区域43a,第一留白区域43b和第二留白区域43a关于隔离层7对称设置,第一留白区域43b与第二留白区域43a的宽度为15mm~50mm。正面电池片层4a与背面电池片层4b上对称设置相同大小的留白区域,保证足够的空间安装接线盒1,确保不会遮挡电池片,避免接线盒1遮挡背面的背面电池片层4b部分电池片的同时,能够保证100%的双面率。第一留白区域43b为众多电池片在背面电池片层4b敷设时在中间位置留出的较大空隙,背面中间汇流条41b固定在第一留白区域43b上,电池片的焊带连接背面中间汇流条41b。同理,第二留白区域43a为众多电池片在正面电池片层4a敷设时在中间位置留出的较大空隙,正面中间汇流条41a固定在第二留白区域43a上,电池片的焊带连接正面中间汇流条41a。
当然,也可以仅在设置接线盒1的一侧设置留白区域,保证接线盒1不会遮挡电池片即可,避免产生热斑效应,降低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施例的任一封装盖板在远离隔离层7的一侧设置减反膜,减反膜相对隔离层7朝外对称设置。即正面封装盖板2a和背面封装盖板2b在朝外的一侧均设置减反膜,减少或消除太阳光线到达封装盖板表面后的反射光,从而增加透光量,增加到达电池片层的太阳光线。本实施例中,正面封装盖板2a的减反膜面朝上,而背面封装盖板2b的减反膜面朝下。
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作过程与常规组件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层压前敷设光伏组件的各部分时,按照以下步骤完成:
S1:敷设预开第一通孔5的背面封装盖板2b;
S2:敷设背面封装胶膜3b,并开设第二通孔6;
S3:敷设背面电池片层4b的电池串和背面汇流条组,使得背面电池片层4b的正面向下;
S4:将背面电池片层4b的各电池串焊接至背面汇流条组,同时将背面中间汇流条41b弯折后穿过背面封装胶膜3b与背面封装盖板2b;
S5:依次敷设背面隔离胶膜72b、反光结构71和正面隔离胶膜72a,并开设第三通孔8;
S6:敷设正面电池片层4a的电池串和正面汇流条组,使得正面电池片层4a的正面向上;
S7:将正面电池片层4a的各电池串焊接至正面汇流条组,同时将正面中间汇流条41a弯折后穿过隔离层7,焊接至背面中间汇流条41b;
S8:依次敷设正面封装胶膜3a和正面封装盖板2a;
S9:粘贴封边胶带,送入层压。
层压后,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即可按照常规双面组件的制作方式完成后续工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层(7),以及以隔离层(7)为中心,由所述隔离层(7)的两侧分别向外对称依次设置的电池片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盖板,所述隔离层(7)包括反光结构(71),所述反光结构(71)适于将到达所述反光结构(71)的太阳光线反射至电池片层;每一所述电池片层均与接线盒(1)导电连接,所述接线盒(1)设置在位于所述隔离层(7)其中一侧的封装盖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71)为白色背板,所述隔离层(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结构(71)两侧的隔离胶膜,所述隔离胶膜远离所述反光结构(71)的一侧适于分别与封装胶膜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电池片层设置有汇流条组,包括中间汇流条和侧边汇流条,所述中间汇流条设置在电池片层的中部,所述侧边汇流条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片层上相对所述中间汇流条的两侧,所述侧边汇流条适于导通相邻的电池串以形成电池片组,电池片组与中间汇流条连接导通以连通至所述接线盒(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两层电池片层上的两组所述汇流条组在所述隔离层(7)的投影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隔离层(7)安装接线盒(1)一侧的封装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相对所述隔离层(7)与所述封装盖板同侧的封装胶膜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5)在所述隔离层(7)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通孔(6)在所述隔离层(7)的投影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7)上设置有第三通孔(8),所述第三通孔(8)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在所述隔离层(7)上的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8)的直径均为5mm~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隔离层(7),与所述接线盒(1)同侧设置的电池片层上设置有第一留白区域(43b),所述接线盒(1)在所述电池片层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留白区域(43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隔离层(7),远离所述接线盒(1)一侧的电池片层上设置有第二留白区域(43a),所述第一留白区域(43b)和所述第二留白区域(43a)关于所述隔离层(7)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留白区域(43b)与第二留白区域(43a)的宽度为15mm~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封装盖板在远离所述隔离层(7)的一侧设置减反膜,所述减反膜相对隔离层(7)朝外对称设置。
CN202321319892.2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光伏组件 Active CN219778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9892.2U CN21977890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9892.2U CN21977890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8905U true CN219778905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9892.2U Active CN21977890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8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218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アレイ
CN107195719B (zh) 叠瓦式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设备
CN111952393B (zh)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背板和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1106194B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WO2023273309A1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11816724B (zh)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背板和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3540292A (zh) 一种高效发电的光伏百叶片制造方法及光伏百叶片
CN21178904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0182396U (zh) 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US11862744B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CN219778905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08461559B (zh) 兼容接线盒遮挡的双面光伏叠片组件
CN212085018U (zh) 一种叠瓦光伏组件
JP743460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1354809A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CN212230441U (zh) 一种bipv组件
CN111564514B (zh) 一种p/n型电池片双层联用双面组件
CN110854224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225742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1507650U (zh) 一种高效高转换率光伏组件
CN215835370U (zh)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CN220672592U (zh) 一种太阳能平面瓦
CN220041882U (zh) 光伏组件
CN216902972U (zh) 一种单面二分片光伏组件
CN220021135U (zh) 一种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