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7974U - 一种电控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7974U
CN219657974U CN202320929745.0U CN202320929745U CN219657974U CN 219657974 U CN219657974 U CN 219657974U CN 202320929745 U CN202320929745 U CN 202320929745U CN 219657974 U CN219657974 U CN 219657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ayer
optical axis
alignment layer
polariz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97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琛
余荣
金小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97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7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7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7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后视镜,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叠放的反射层、液晶盒、延迟膜、偏光片和保护镜片;所述延迟膜具有第一光轴,且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光轴成45°夹角;所述液晶盒包括水平配向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作为车内后视镜使用,可以有效减少重影和模糊化等问题,使得反射的影像更加清晰。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一般需要配置车内的后视镜,以便于驾驶员观看车后方的情况。然而,在驾驶时,如果受到后方远光灯的照射,其光线通过车内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可能会干扰驾驶员观看前方的视线,降低了驾驶的安全性。
为此,在现有技术中,人们提出了电控后视镜的设计,电控后视镜设有一定的光线感应器,当其感应到后视镜被后方车辆远光灯照射时,其可以通过电路来减少后视镜的反射率,从而避免了上述远光灯的问题。
然而,目前的电控后视镜,其一般需要在反射层前方设置液晶器件和保护镜片,其液晶器件的表面也会发生一定的界面反射,液晶器件的界面反射和反射层的反射叠加,会导致后视镜反射景物时发生模糊,导致后视镜不能清楚的观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后视镜。本实用新型作为车内后视镜使用,可以有效减少重影和模糊化等问题,使得反射的影像更加清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控后视镜,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叠放的反射层、液晶盒、延迟膜、偏光片和保护镜片;
所述延迟膜具有第一光轴,且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光轴成45°夹角;
所述液晶盒包括水平配向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膜为λ/4光学薄膜,其中,λ为可见光波长,所述液晶盒的光程差为135~145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盒还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玻璃板、第一电极、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第二电极以及第二玻璃板,所述液晶层夹设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交叠构成所述液晶层的控光区域,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为经过摩擦取向的水平配向层,且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的摩擦取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的摩擦取向方向为同轴的相反方向,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现为水平排列,且该液晶分子的长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通过光学透明胶粘附在所述保护镜片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光学透明胶的折射率为1.38~1.4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为镀制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的反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为金属膜层或半透半反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外部光线入射电控后视镜时,经偏光片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变成圆偏光;被液晶盒外表面反射的圆偏光变为另一方向圆偏光;另一方向圆偏光经延迟膜,转变为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经过偏光片时被吸收。由此,本实用新型作为车内后视镜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液晶盒外表面反射导致的重影和模糊化等问题,使得反射的影像更加清晰。
2、液晶盒在自然状态下,外部光线入射电控后视镜时,经偏光片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变成圆偏光;圆偏光经液晶盒恢复为线偏光;线偏光经反射层反射依然为原角度线偏光;线偏光经液晶盒变为原方向圆偏光;圆偏光经延迟膜恢复为原角度的线偏光;原角度线偏光经偏光片不会再次被吸收,由此光线得以反射出来,形成镜子效果。
3、而在液晶盒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转变为垂直排列,液晶层的光阀失去了延迟作用,外部光线入射后视镜时:经偏光片吸收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变成圆偏光;圆偏光经液晶盒不受影响;圆偏光被反射层反射变为另一方向圆偏光;另一方向圆偏光经液晶盒不受影响;另一方向圆偏光经延迟膜,转变为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经过偏光片时被吸收。由此,在液晶盒施加电压时,后视镜没法反射光线而变黑,起到防远光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控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控后视镜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盒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射层,2-液晶盒,21-液晶层,22-第一玻璃板,23-第一电极,24-第一配向层,25-第二配向层,26-第二电极,27-第二玻璃板,3-延迟膜,4-偏光片,5-保护镜片,6-光学透明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后视镜,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叠放的反射层1、液晶盒2、延迟膜3、偏光片4和保护镜片5;
延迟膜3具有第一光轴,且第一光轴与偏光片4的偏光轴成45°夹角;
液晶盒2包括水平配向的液晶层21,液晶层21具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作为车内后视镜使用,针对重影等问题,在外部光线入射电控后视镜时,经偏光片4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3变成圆偏光;被液晶盒2外表面反射的圆偏光变为另一方向圆偏光;另一方向圆偏光经延迟膜,转变为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经过偏光片4时被吸收。由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液晶盒2外表面反射导致的重影和模糊化等问题,使得反射的影像更加清晰。
其作为镜子使用的原理为:液晶盒2在自然状态下,即未加电或电压小于液晶阈值,外部光线入射电控后视镜时,经偏光片4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延迟膜3的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3变成圆偏光,例如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圆偏光再经液晶盒2恢复为线偏光;线偏光经反射层1反射依然为原角度线偏光;线偏光经液晶盒2变为原方向圆偏光,即原左旋则依然为左旋,原右旋则依然为右旋;圆偏光经延迟膜3恢复为原角度的线偏光;原角度线偏光经偏光片4不会再次被吸收,由此光线得以反射出来,形成镜子效果,结合上述液晶盒2的反射原理,不易产生重影和模糊化。
而本装置通电后的防远光原理为:在液晶盒2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转变为垂直排列,液晶层21的光阀失去了延迟作用,外部光线入射电控后视镜时:经偏光片4吸收成为线偏光,偏光角度与延迟膜3的第一光轴成45°;线偏光经延迟膜3变成圆偏光,例如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圆偏光经液晶盒2不受影响;圆偏光被反射层1反射变为另一方向圆偏光,例如左旋变为右旋,右旋则变为左旋;另一方向圆偏光经液晶盒2不受影响;另一方向圆偏光经延迟膜3,转变为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与原角度垂直的线偏光经过偏光片4时被吸收。由此,在液晶盒施加电压时,后视镜没法反射光线而变黑,起到防远光灯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延迟膜3为λ/4光学薄膜,其中,λ为可见光波长,液晶盒2的光程差为135~145nm,也即大约为可见光波长的1/4,即λ/4。由此,液晶盒2的液晶层21具有的第二光轴相当于另一λ/4光学薄膜,并且与延迟膜3正交。该液晶层21制作时,可通过设定液晶层21的厚度d,以及选用双折射数值Δn,从而实现上述光程差L的制作,满足L=d·Δn。
进一步地,液晶盒2还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玻璃板22、第一电极23、第一配向层24、第二配向层25、第二电极26以及第二玻璃板27,液晶层21夹设在第一配向层24和第二配向层25之间,第一电极23与第二电极26相互交叠构成液晶层21的控光区域,第一配向层24和第二配向层25为经过摩擦取向的水平配向层,且第一配向层24和第二配向层25的摩擦取向方向与第一光轴方向相互垂直。由此,在自然状态下,液晶盒2的光阀表面,也即第二玻璃板27表面的界面反射光为圆偏光,其偏光方向与入射时相反,最终会被偏光片4吸收掉,因而不会出现界面反射,避免了反射镜的重影。而优选地,第一配向层24和第二配向层25的摩擦取向方向为同轴的相反方向,例如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液晶层21的液晶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现为水平排列,且该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第一光轴相互垂直,也即,使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互相垂直,达到上述防远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偏光片4通过光学透明胶6粘附在保护镜片5的内侧面上,且光学透明胶6的折射率为1.38~1.42。由此,控制光学透明胶6的折射率,可减少偏光片4表面的反射,减少对上述原理的影响,进一步降低电控后视镜的内部反射。而反射层1为镀制在液晶层21和第二玻璃板27之间的反射膜。优选地,反射层1为金属膜层或半透半反膜层。具体来说,反射层1可以是银膜、铝膜等金属膜层,也可以是半透半反膜层,可用来分配入射光的光通量,使分光比恰好为50:50,即50%穿透50%反射,此时的分光镜具有最大的分光效率,以便于可在反射镜背面设置显示器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叠放的反射层(1)、液晶盒(2)、延迟膜(3)、偏光片(4)和保护镜片(5);
所述延迟膜(3)具有第一光轴,且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偏光片(4)的偏光轴成45°夹角;
所述液晶盒(2)包括水平配向的液晶层(21),所述液晶层(21)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膜(3)为λ/4光学薄膜,其中,λ为可见光波长,所述液晶盒(2)的光程差为135~145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2)还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玻璃板(22)、第一电极(23)、第一配向层(24)、第二配向层(25)、第二电极(26)以及第二玻璃板(27),所述液晶层(21)夹设在所述第一配向层(24)和所述第二配向层(25)之间,所述第一电极(23)与所述第二电极(26)相互交叠构成所述液晶层(21)的控光区域,所述第一配向层(24)和所述第二配向层(25)为经过摩擦取向的水平配向层,且所述第一配向层(24)和所述第二配向层(25)的摩擦取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层(24)和所述第二配向层(25)的摩擦取向方向为同轴的相反方向,所述液晶层(21)的液晶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现为水平排列,且该液晶分子的长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4)通过光学透明胶(6)粘附在所述保护镜片(5)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光学透明胶(6)的折射率为1.38~1.42。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为镀制在所述液晶层(21)和所述第二玻璃板(27)之间的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为金属膜层或半透半反膜层。
CN202320929745.0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电控后视镜 Active CN219657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745.0U CN21965797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电控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745.0U CN21965797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电控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7974U true CN21965797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9745.0U Active CN21965797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电控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79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6475A (zh) * 2024-03-04 2024-04-05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后视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6475A (zh) * 2024-03-04 2024-04-05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后视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57526A (en) Unabsorbing type polariz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olarized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EP2810108B1 (en) Electronically dimmable optical device
US7903335B2 (en) Mirror with built-in display
US11586066B2 (en) Switchable polarized displays
CN219657974U (zh) 一种电控后视镜
JP2015225118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207645B2 (en) Vehicle including mirror with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0028957A (ja) 情報表示装置
JP2018084648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車載用ルームミラー
US6142633A (en) Polarized light illuminator and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6577948A (zh) 一种液晶后视镜
US20230333373A1 (en) Polarization rotator for head-up display
US9868400B2 (en) Image display mirror for a vehicle
CN218213624U (zh) 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4217485A (zh) 显示组件及后视镜显示屏
TW200935090A (en) Display system
JPH109691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169952B (zh) 一种防眩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
JPH08258624A (ja) バックミラー
CN219737953U (zh) 一种电子后视镜
JP2862903B2 (ja) 屈折力可変ミラーレンズ
CN219657972U (zh) 一种液晶后视镜
JPH04212104A (ja) 非吸収型偏光素子、該素子の製法および該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17826475A (zh)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后视镜
CN219285513U (zh)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