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2601U - 芯包转运机构 - Google Patents

芯包转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2601U
CN219602601U CN202321347938.1U CN202321347938U CN219602601U CN 219602601 U CN219602601 U CN 219602601U CN 202321347938 U CN202321347938 U CN 202321347938U CN 219602601 U CN219602601 U CN 219602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amping
driving
limiting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79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志勇
张廷珏
雷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ilai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uila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uila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uila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79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2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2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2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包转运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上料位的待加工芯包且在中转位处释放待加工芯包,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中转位的加工后的芯包且在下料位处释放加工后的芯包,驱动机构连接夹持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在上料位和中转位之间运动,以及带动第二夹持组件在中转位和下料位之间运动,当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上料位时,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当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时,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下料位。本申请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可以同时工作,中转位上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同时进行,运输路径短,运输效率高。

Description

芯包转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包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电容器加工过程中,电容器的芯包在上料工序和下料工序需要用到芯包转运机构。专利号为202220579799.4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及测试设备,也相当于一种转运机构,具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转运机构、连接座、夹持组件及推料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的上料装置,转运机构先驱动连接座移动到上料工位,夹持组件获取并夹持电容,接下来转运机构驱动连接座移动到下料工位,夹持组件释放电容,电容在推料组件的作用下远离连接座,从而被推料组件推入夹具中,完成上料。当下料工位为中转工位,且需要先将中转工位处的已完成加工的电容运走,再运输待加工的电容至中转工位时,使用这种上料装置,运输路径较长,运输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芯包转运机构,解决了当下料工位为中转工位,且需要先将中转工位处的已完成加工的电容运走,再运输待加工的电容至中转工位时,使用现有的转运机构,运输路径较长,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上料位的待加工芯包且在中转位处释放待加工芯包,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中转位的加工后的芯包且在下料位处释放加工后的芯包;
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在所述上料位和所述中转位之间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所述中转位和所述下料位之间运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上料位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下料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组件从上料位夹持待加工的芯包运输至中转位释放,芯包从中转位输送至加工平台,加工完成后输送回中转位,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夹持组件从中转位夹持加工后的芯包运输至下料位释放,当中转位上已经有加工后的芯包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可以同时工作,第一夹持组件从上料位夹持待加工的芯包,第二夹持组件从中转位夹持加工后的芯包,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同时运动,中转位上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同时进行,运输路径短,运输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气爪缸和两个第一夹具,两个所述第一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气爪缸和两个第二夹具,两个所述第二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具上设置有第一V型槽,两个所述第一夹具上的第一V型槽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夹具上设置有第二V型槽,两个所述第二夹具上的第二V型槽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呈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座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上料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限位座的一端,当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下料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限位座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上料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器,当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下料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缓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片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感应片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上,多个所述传感器沿所述感应片的移动路径间隔设置,所述感应组件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升降时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螺母、螺杆、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螺母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连接所述螺杆,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螺杆转动,所述第三限位组件连接所述螺母,所述第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螺母沿所述螺杆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导向杆和直线轴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在顶板上,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螺杆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直线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轴承,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所述第一套筒一端连接所述螺母,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套设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的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的第三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夹持机构;
110、第一夹持组件;111、第一气爪缸;112、第一夹具;1121、第一V型槽;
120、第二夹持组件;121、第二气爪缸;122、第二夹具;1221、第二V型槽;
130、连接板;
200、驱动机构;
210、第一驱动组件;211、旋转气缸;
220、第二驱动组件;221、驱动电机;222、传动组件;2221、主动轮;2222、皮带;2223、从动轮;223、螺母;224、螺杆;225、第二限位组件;2251、顶板;2252、底板;2253、导向杆;2254、直线轴承;226、第三限位组件;2261、第一套筒;2262、第二套筒;2263、轴承;
230、第一限位组件;231、限位座;232、第一限位块;233、第二限位块;234、第一缓冲器;235、第二缓冲器;
240、感应组件;241、传感器;242、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包转运机构,包括夹持机构100和驱动机构200。夹持机构10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第一夹持组件110用于夹持上料位的待加工芯包且在中转位处释放待加工芯包,第二夹持组件120用于夹持中转位的加工后的芯包且在下料位处释放加工后的芯包。驱动机构200连接夹持机构100,驱动机构200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10在上料位和中转位之间运动,驱动机构200还用于带动第二夹持组件120在中转位和下料位之间运动。其中,当第一夹持组件110位于上料位时,第二夹持组件120位于中转位。当第一夹持组件110位于中转位时,第二夹持组件120位于下料位。
驱动机构200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10从上料位夹持待加工的芯包运输至中转位释放,芯包从中转位输送至加工平台,加工完成后输送回中转位,驱动机构200带动第二夹持组件120从中转位夹持加工后的芯包运输至下料位释放。当中转位上已经有加工后的芯包时,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可以同时工作。第一夹持组件110从上料位夹持待加工的芯包,第二夹持组件120从中转位夹持加工后的芯包,驱动机构200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同时运动,中转位上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同时进行,运输路径短,运输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一夹持组件110包括第一气爪缸111和两个第一夹具112,两个第一夹具112连接在第一气爪缸111的两个输出端。第二夹持组件120包括第二气爪缸121和两个第二夹具122,两个第二夹具122连接在第二气爪缸121的两个输出端。第一气爪缸111驱动两个输出端开合,带动两个第一夹具112开合,实现第一夹持组件110夹持芯包或释放芯包。第二气爪缸121驱动两个输出端开合,带动两个第二夹具122开合,实现第二夹持组件120夹持芯包或释放芯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一夹具112上设置有第一V型槽1121,两个第一夹具112上的第一V型槽1121相对设置。第二夹具122上设置有第二V型槽1221,两个第二夹具122上的第二V型槽1221相对设置。设置第一V型槽1121,第一V型槽1121的两个内壁面可以对芯包进行限位,两个第一V型槽1121的四个内壁面对芯包限位,四点支撑,可以保障第一夹具112夹持芯包更加稳定,芯包不易从第一夹具112上脱离。设置第二V型槽1221,第二V型槽1221的两个内壁面可以对芯包进行限位,两个第二V型槽1221的四个内壁面对芯包限位,四点支撑,可以保障第二夹具122夹持芯包更加稳定,芯包不易从第二夹具122上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夹持机构100还包括连接板130,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分别连接在连接板130的相对两端,连接板130的中部连接驱动机构200,连接板130呈L形。通过设置连接板130,将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固定在驱动机构200上,保障驱动机构200可以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20同步运动。连接板130呈L形,连接板130的相对两端到连接板130的中部的连线的夹角为驱动机构200所需转动的角度。具体地,连接板130的相对两端到连接板130的中部的连线的夹角为直角,即驱动机构200所需转动的角度为90°,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同时,可以减少运输路径,提高运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驱动机构2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10和第二驱动组件220,第一驱动组件210连接夹持机构100,第一驱动组件210用于带动夹持机构100转动。第二驱动组件22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10,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升降。设置第一驱动组件210带动夹持机构100旋转,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在上料位和中转位之间运动,带动第二夹持组件120在中转位和下料位之间运动。设置第二驱动组件220,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升降,带动夹持机构100升降。运输时,夹持机构100先夹持芯包,第二驱动组件220带动夹持机构100上升,第一驱动组件210再带动夹持机构100转动;可以避免芯包直接转动会与上料位、中转位和下料位的工作台发生摩擦,避免夹持机构100直接转动会与上料位、中转位和下料位的工作台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第一驱动组件210包括旋转气缸211,旋转气缸211的缸体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10,旋转气缸211的输出端连接夹持机构100。设置旋转气缸211,旋转气缸211带动夹持机构100来回转动,在转动角度较小的情况下相对于电机更方便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驱动机构200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230,第一限位组件230包括限位座231、第一限位块232和第二限位块233。限位座231连接在旋转气缸211的缸体上,第一限位块232和第二限位块233连接在夹持机构100上。具体地,第一限位块232和第二限位块233连接在连接板130上,且第一限位块232连接在连接板130上靠近第一夹持组件110位置,第二限位块233连接在连接板130上靠近第二夹持组件120位置。当第一夹持组件110位于上料位时,第一限位块232抵接限位座231的一端,当第二夹持组件120位于下料位时,第二限位块233抵接限位座23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组件230,限制第一驱动组件210的转动范围,保障第一驱动组件210稳定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在上料位和中转位之间运动,稳定带动第二夹持组件120在中转位和下料位之间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限位座23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234和第二缓冲器235。当第一夹持组件110位于上料位时,第一限位块232抵接第一缓冲器234。当第二夹持组件120位于下料位时,第二限位块233抵接第二缓冲器235。设置第一缓冲器234与第二缓冲器235,可以避免第一限位块232和第二限位块233直接与限位座231撞击,可以给第一限位块232和第二限位块233撞击限位座231时提供缓冲,可以保障第一限位块232、第二限位块233和限位座231不易损坏,还能减少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驱动机构200还包括感应组件240,感应组件240包括感应片242和多个传感器241。感应片242连接在旋转气缸211的缸体上,多个传感器241沿感应片242的移动路径间隔设置,感应组件240用于监测第一驱动组件210升降时的位置。夹持机构100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210上,第二驱动组件220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升降时,也能带动夹持机构100升降,设置感应组件240可以监测到夹持机构100的升降的位置,方便当夹持机构100升降到合适位置时对第二驱动机构200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第二驱动组件220包括驱动电机221、传动组件222、螺母223、螺杆224、第二限位组件225和第三限位组件226。螺母223与螺杆224螺纹连接,传动组件222连接螺母223和驱动电机221,螺杆224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10。第二限位组件225连接螺杆224,第二限位组件225用于限制螺杆224转动,第三限位组件226连接螺母223,第三限位组件226用于限制螺母223沿螺杆224的轴向移动。驱动电机221通过传动组件222带动螺母223转动,第三限位组件226限制螺母223沿螺杆224的轴向移动,第二限位组件225用于限制螺杆224转动,螺母223驱动螺杆224沿螺杆224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10沿螺杆224的轴向移动实现升降。
传动组件222包括主动轮2221、皮带2222和从动轮2223,主动轮2221连接在驱动电机221的输出端,从动轮2223套设在螺杆224上,从动轮2223连接螺母223,皮带2222连接主动轮2221和从动轮22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第二限位组件225包括顶板2251、底板2252、导向杆2253和直线轴承2254,第一驱动组件210连接在顶板2251上,螺杆224和导向杆225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顶板2251和底板2252,导向杆2253与螺杆224间隔且平行设置。直线轴承2254套设在导向杆2253上,直线轴承2254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直线轴承2254套设在导向杆2253上,直线轴承2254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导向杆2253不能绕螺杆224轴向转动,导向杆2253通过顶板2251和底板2252与螺杆224连接,进而使得螺杆224不能绕螺杆224的轴向转动,导向杆2253的轴线与螺杆224的轴线平行,故不影响螺杆224沿螺杆224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第三限位组件226包括第一套筒2261、第二套筒2262和轴承2263,第一套筒2261套设在螺杆224外侧,第一套筒2261一端连接螺母223。轴承2263的内圈套设在第一套筒2261上,第二套筒2262套设在轴承2263的外圈上,第二套筒2262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套筒2262的外圈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套筒2262套设在轴承2263的外圈上,轴承2263的内圈套设在第一套筒2261上,轴承2263与第一套筒2261和第二套筒2262过盈连接,第一套筒2261与第二套筒2262只能相对转动,而不能沿第二套筒2262的轴向移动,第一套筒2261的一端连接螺母223,进而使得螺母223与第二套筒2262只能相对转动,而不能沿第二套筒2262的轴向移动,第二套筒2262的轴向与螺杆224的轴向一致,进而限制螺母223绕螺杆224的轴向移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上料位的待加工芯包且在中转位处释放待加工芯包,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中转位的加工后的芯包且在下料位处释放加工后的芯包;
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在所述上料位和所述中转位之间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所述中转位和所述下料位之间运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上料位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中转位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下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气爪缸和两个第一夹具,两个所述第一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气爪缸和两个第二夹具,两个所述第二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上设置有第一V型槽,两个所述第一夹具上的第一V型槽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夹具上设置有第二V型槽,两个所述第二夹具上的第二V型槽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座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上料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限位座的一端,当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下料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限位座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上料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器;当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下料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缓冲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片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感应片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上,多个所述传感器沿所述感应片的移动路径间隔设置,所述感应组件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升降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包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螺母、螺杆、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螺母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连接所述螺杆,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螺杆转动,所述第三限位组件连接所述螺母,所述第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螺母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CN202321347938.1U 2023-05-30 2023-05-30 芯包转运机构 Active CN219602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7938.1U CN219602601U (zh) 2023-05-30 2023-05-30 芯包转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7938.1U CN219602601U (zh) 2023-05-30 2023-05-30 芯包转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2601U true CN21960260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7938.1U Active CN219602601U (zh) 2023-05-30 2023-05-30 芯包转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2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2559B (zh) 移印键帽设备自动输送线
CN108063277B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总成pack组装的装配线
CN218808924U (zh) 搬运装置
CN213945539U (zh) 轴承轴套自动进料压装装置
CN112919119B (zh) 一种货车装货装置
CN117564490B (zh) 一种激光打标装置及***
CN219602601U (zh) 芯包转运机构
CN213672431U (zh) 一种板材自动中切切割装置
CN111547494B (zh)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7626213U (zh) 三销轴拉床用储料装置
US5676518A (en) Unstacking feeder
CN116237755A (zh) 减速机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3833713U (zh) 一种瓶子搬运用的三轴堆垛机
CN116281158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铝壳的上料机
CN111376432A (zh) 注塑封装***
CN211997712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自动搬运***
CN114887934A (zh) 电芯加工生产线
CN113851344A (zh) 一种柱上开关生产线
CN113814714A (zh) 浮动式拉铆装置及电池包用螺套旋铆设备
CN214418845U (zh) 一种抓手结构
CN220744342U (zh)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CN220375740U (zh) 一种搬运机构及检测装置
CN220222577U (zh) 一种通用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20077827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上下料机
CN221115955U (zh) 一种通用型围板箱自动抓取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No. 45, Group 8, Lishe Village, Jiuzhen Town,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431700

Patentee after: Hubei Huilai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99 Dangui Road, Wa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82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huila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