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394U -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0394U
CN219600394U CN202223167934.3U CN202223167934U CN219600394U CN 219600394 U CN219600394 U CN 219600394U CN 202223167934 U CN202223167934 U CN 202223167934U CN 219600394 U CN219600394 U CN 219600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aminating
film
attaching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79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明刚
史振国
许文彬
董长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79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0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0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0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膜材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弹性贴合件,弹性贴合件连接于治具本体,并覆盖在治具本体的表面,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治具本体具有支撑弹性贴合件中的贴合部的硬性支撑面,硬性支撑面位于治具本体朝向贴合部的一面,硬性支撑面的形状与待贴合件的待贴合面的形状相适配,且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沿着由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延伸,并朝向治具本体的一侧收缩。贴合部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贴合部与膜材贴合,并被配置为将膜材贴合在待贴合面上。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能够满足待贴合件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Description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曲面屏的兴起,手机中的后盖的曲率及高度越加极限化,使得后盖上的炫光膜或者防爆膜等膜材的贴合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膜材贴合治具通常包括硅胶结构件、底座和软性填充物,硅胶结构件承载于底座上,且底座内设置有槽体,软性填充物填充于槽体内,以便在硅胶结构件将膜材贴合到后盖的待贴合面上时,能够通过软件填充物吸收硅胶结构件的变形。
然而,现有的膜材贴合治具在将膜材贴合到电池盖的内表面时,常常会存在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现有的膜材贴合治具难以满足电池盖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能够满足待贴合件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膜材贴合治具,应用于待贴合件,膜材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弹性贴合件,弹性贴合件连接于治具本体,并覆盖在治具本体的表面,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
弹性贴合件包括贴合部治具本体具有支撑贴合部的硬性支撑面,硬性支撑面位于治具本体朝向贴合部的一面,硬性支撑面的形状与待贴合件的待贴合面的形状相适配,且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沿着由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延伸,并朝向治具本体的一侧收缩,弯折区域连接于平面区域的侧方,并朝向待贴合件的内侧弯折;
贴合部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贴合部与膜材贴合,并被配置为将膜材贴合在待贴合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膜材贴合治具中治具本体和弹性贴合件的设置,由于弹性贴合件连接于治具本体,并覆盖在治具本体的表面,以便通过治具本体来支撑弹性贴合件。其次,通过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弹性贴合件由于不等厚带来的缩水面型差异问题。
接着,由于弹性贴合件中贴合部的设置,且贴合部被配置为将膜材贴合在待贴合面,以便贴合部通过与待贴合件接触变形,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的待贴合面上时,由于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能够避免由于弹性贴合件的面型的稳定性差所导致的在待贴合面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待贴合面上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
并且,由于治具本体上支撑贴合部的硬性支撑面的设置,且硬性支撑面的形状与待贴合件的待贴合面的形状相适配,且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沿着由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延伸,并朝向治具本体的一侧收缩,使得硬性支撑面能够形成与待贴合面结构相适配的内缩形的仿形面。在此基础上,由于贴合部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弹性贴合件通过贴合部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时,能够首先从贴合部的中部开始,能够有利于沿着由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上,将贴合部上的膜材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以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上出现气泡等外观不良问题的同时,还能确保贴合部的面型的稳定性。
因此,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能够有效解决待贴合件上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面包括中部区域和两个边缘区域,中部区域与平面区域相对设置,并与平面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两个边缘区域连接于中部区域相对的两侧,并与弯折区域和平面区域相对设置。
这样能够使得硬性支撑面能够形成中部区域与平面区域的形状相适配,且边缘区域朝向治具本体一侧收缩的方向内缩形的仿形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部和两个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与平面区域相对设置;
两个第二贴合部连接于第一贴合部相对的两侧,并与弯折区域相对设置;
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包裹于硬性支撑面上,且第二贴合部与第一贴合部的部分结构与边缘区域对应设置。
这样能够通过第一贴合部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的平面区域的同时,由于第二贴合部与第一贴合部的部分结构与边缘区域对应设置,以便贴合部与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相对的区域包裹在硬性支撑面上时,能够增大贴合部在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与待贴合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贴合部的中部能够优先与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接触变形,将第一贴合部上的膜材首先贴合到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然后有利于在沿着朝弯折区域的方向,将膜材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以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上出现气泡等外观不良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第一贴合部至第二贴合部的方向上,贴合部与待贴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便确保膜材能够沿着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贴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二表面覆盖于治具本体上与贴合部相对的位置,且第二表面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以便通过贴合部在第二表面能够形成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的内缩式的仿形面;第一表面位于贴合部背离治具本体的一侧,并与膜材贴合,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形状相同,以便通过第一表面也形成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的内缩式的仿形面的同时,还能够有利于形成等厚结构的弹性贴合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贴合件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贴合部的厚度相等;
固定部连接于贴合部,并与治具本体可拆卸连接。
这样通过固定部的设置,在实现弹性贴合件与治具本体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弹性贴合件的更换的同时,由于固定部与贴合部的厚度相等,还能够确保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的一端与贴合部连接,另一端朝向治具本体的一侧弯折,并与治具本体的底端卡接,以便在确保固定部与贴合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弹性贴合件与治具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的形状与平面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第二支撑面与弯折区域相对设置,并与第一支撑面平滑相接,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的部分区域共同形成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这样通过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在不影响硬性支撑面和贴合部的面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对贴合部的分区域的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治具本体包括底座和硬性支撑件,底座内具有安装槽,硬性支撑件位于安装槽内,第一支撑面位于硬性支撑件朝向贴合部的一面,第二支撑面位于底座朝向贴合部的一面;
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设置。
这样通过底座内安装槽的设置,在实现硬性支撑件在底座内的装配的同时,由于第一支撑面位于硬性支撑件朝向贴合部的一面,第二支撑面位于底座朝向贴合部的一面,能够通过硬性支撑件和底座共同支撑于贴合部,以避免在弹性贴合件的重复压合下硬性支撑件发生形变,确保弹性贴合件的面型稳定,以避免多次贴合后在待贴合面上出现大面积的压痕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延长膜材贴合治具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膜材贴合治具的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贴合效率。
并且,由于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设置,在第一贴合部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之后,能够通过硬性支撑件在底座内朝向远离硬性支撑件的一侧移动,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件支撑于贴合部中的第一贴合部,第一贴合部的形状与第一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底座支撑于贴合部中的第二贴合部,第二贴合部的形状与第二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这样通过硬性支撑件和底座能够支撑于贴合部的不同区域,确保贴合部能够形成与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的方向结构的同时,在硬性支撑件相对于底座移动时,以便第二贴合部能够在底座的支撑下,与待贴合件接触挤压变形,确保膜材在待贴合面的弯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移动,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硬性支撑件在第一位置时,硬性支撑件位于安装槽的槽口,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平滑相接,硬性支撑件和底座共同支撑于贴合部,以便硬性支撑件在第一位置时,能够实现对贴合部的有效支撑,确保贴合部的面型的稳定性。
硬性支撑件在第二位置时,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位于背离槽口的一侧,底座支撑于贴合部,使得贴合部的第一贴合部与待贴合件挤压受力,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后,硬性支撑件可以在安装槽内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二贴合部与待贴合件接触并有效受力变形,以确保第二贴合部上的膜材在待贴合面的弯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上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硬性支撑件的背离贴合部的一端;
安装槽的槽壁上具有限位槽,限位部装配在限位槽内,且限位槽的槽深大于限位部的高度。
由于限位槽的槽深大于限位部的高度,以便于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在此基础上,由于安装槽的槽壁上具有限位槽,限位部装配在限位槽内,以便在不影响硬性支撑件在底座内装配的基础上,通过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硬性支撑件相对于底座的位置进行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与限位槽的槽顶抵接,以便通过限位槽阻挡限位部朝向贴合部的一侧的继续移动,从而实现对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的位置进行限位;
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位于限位槽内远离槽顶的一端,以使得第二贴合部与待贴合件接触并有效受力变形,以确保第二贴合部上的膜材在待贴合面的弯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为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侧壁上朝向限位槽一侧延伸的环形凸起,使得限位部与限位槽的槽顶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从而增强底座对硬性支撑件的限位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垂直于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侧壁,以增强限位槽对限位部的限位效果;硬性支撑件的侧壁平行于安装槽的槽壁,并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以避免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移动的过程中与底座发生干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治具本体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位于底座,且驱动组件的端部支撑于硬性支撑件;
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
这样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驱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从而在第一贴合部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面上后,能够带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朝向背离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从而确保第二贴合部上的膜材在待贴合面的边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运动单元和驱动件,运动单元包括固定件和运动件,固定件为柱状结构,固定件位于安装槽内,并竖直设置于底座和硬性支撑件之间,运动件套设在固定件朝向硬性支撑件的一端,并支撑于硬性支撑件,以便实现运动单元在底座和硬性支撑件之间的装配;
驱动件抵接于固定件和运动件之间,并被配置为驱动运动件沿固定件的轴向朝向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以带动硬性支撑件移动,并与底座平滑相接,或者被配置为在贴合部的压力下,驱动运动件沿固定件的轴向朝向远离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以带动硬性支撑件移动至远离贴合部的一侧。这样运动件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沿固定件的轴向,朝向贴合部或者远离贴合部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槽底上具有第一槽体,固定件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装配于第一槽体内;硬性支撑件的端面上具有第二槽体,运动件套设在固定件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并装配于第二槽体内,以便实现固定件和运动件在治具本体上的装配的同时,使得运动件还能够支撑于硬性支撑件,以便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为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固定件上,并抵接于底座和运动件之间,以便运动件能够在弹性件的弹力的驱动沿着固定件的轴向朝向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沿着固定件的轴向朝向安装槽的槽口移动,并与底座平滑相接。并且,在贴合部的压力下,由于弹性件可压缩的特性,使得弹性件可以在贴合部的压力下被压缩,并能够通过运动件带动硬性支撑件沿固定件的轴向移动至远离贴合部的一侧,确保第二贴合部上的膜材在待贴合面的边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运动单元为直线运动轴承,以便利用直线运动轴承的线性运动特性,带动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能够相对于底座直线移动,以确保硬性支撑件多次移动后,均能够与底座平滑相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治具本体还包括多个驱动组件,多个驱动组件均匀设置于底座上。这样通过多个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增强硬性支撑件在安装槽内相对于底座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贴合件为硅胶件,以便利用硅胶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与待贴合件接触挤压变形,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的同时,由于硅胶件的透光性能,还能够有利于膜材在膜材贴合治具上的定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硅胶件的硬度大于30°,且小于60°,弹性贴合件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且小于或者等于6mm。
本申请通过对硅胶件的硬度进行限定,使得硅胶件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便在确保弹性贴合件的端部能够与待贴合件挤压变形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硅胶件过软,而在待贴合件上产生困气的现象,影响待贴合件的贴合效果。本申请通过对弹性贴合件的厚度进行限定,以便在确保弹性贴合件能够与待贴合件挤压变形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上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减薄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该贴合设备包括驱动装置和如上任一项的膜材贴合治具,膜材贴合治具承载于驱动装置上,并被配置为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上。
本申请通过贴合设备中膜材贴合治具的设置,能够避免膜材通过膜材贴合治具贴合到待贴合件上时,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膜材在待贴合件上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以解决待贴合件上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膜材贴合治具相对于待贴合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材贴合治具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硬性支撑件在第一位置时,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硬性支撑件在第二位置时,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在底座上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110-壳体;111-中框;112-电池盖;1121-平面结构;1122-弯折结构;1123-内表面;120-曲面屏;
200-膜材贴合治具;210-治具本体;211-底座;2111-第二支撑面;2112-安装槽;2113-限位槽;2114-第一槽体;2115-卡合部;
212-硬性支撑件;2121-第一支撑面;2122-限位部;2123-第二槽体;213-硬性支撑面;214-驱动组件;2141-固定件;2142-第一端;2143-第二端;2144-运动件;2145-驱动件;
220-弹性贴合件;221-贴合部;2211-第一贴合部;2212-第二贴合部;2213-第一表面;2214-第二表面;222-固定部;2221-卡接部;
230-硅胶结构件;240-软性填充物;
300-待贴合件;301-平面部;302-弯折部;303-待贴合面;3031-平面区域;3032-弯折区域;400-膜材;
500-贴合设备;510-驱动装置;520-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曲率: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向角对弧长的转动率,通过微分来定义,表明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数学上表明曲线在某一点的弯曲程度的数值。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外观需求以及感官体验。为此,现有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采用曲面屏的设计。
图1示意了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所示,与现有的电子设备100中的直面屏相比,曲面屏120除直面屏所具有的平面特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弧度。相较于现有的直面屏的电子设备100,曲面屏120对人们的视觉冲击较大,使得具有曲面屏120的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符合人们对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需求。并且,相较于现有的直面屏的电子设备100,曲面屏120还可以带来更舒适的握持感,且能够改善人们的感官体验。这些使得手机等电子设备100的曲面屏120逐渐兴起。
继续参考图1所示,以手机为例,电子设备100一般包括曲面屏120和壳体110,壳体110可以包括中框111和电池盖112,电池盖112和曲面屏120分别位于中框111相对的两侧,以便在实现电池盖112和曲面屏120在中框111上装配的同时,中框111与电池盖112之间均可以形成收容腔,该收容腔可以用于收容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电池、摄像模组等器件。曲面屏12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正面,电池盖112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图2示意了图1中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和图2所示,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100的曲面屏120的兴起,电池盖112一般包括平面结构1121和两个弯折结构1122,两个弯折结构1122连接于平面结构1121相对的两侧,且弯折结构1122的端部朝向平面结构1121的内侧弯折,以形成电池盖112上的朝向曲面屏120一侧弯折的弯折结构1122,使得电池盖112形成三维曲面立体结构。
其中,平面结构1121的内侧可以理解为平面结构1121朝向曲面屏120的一侧。由于曲面屏120的存在,使得电池盖112的曲率及高度越加极限化,由此导致电池盖112上的内表面1123上的炫光膜、防爆膜等膜材400的贴合难度越来越大。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为电池盖112上朝向曲面屏120的一面。
图3示意了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3所示,贴合设备500a一般包括驱动装置510a、膜材贴合治具200a、固定装置520a和定位装置(在图中未标示),在将炫光膜、防爆膜等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上时,固定装置520a可以与驱动装置510a相对设置,固定装置520a朝向驱动装置510a的一侧具有型腔(在图中未标示),电池盖112固定在型腔内。膜材贴合治具200承载于驱动装置510a朝向固定装置520a的一侧,并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相对设置。
继续参考图3所示,固定装置520a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包含型腔的定位模具。驱动装置510a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真空贴合机。定位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视觉定位装置。固定装置520a和驱动装置510a的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电池盖112的贴膜设备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通过定位装置完成膜材400在膜材贴合治具200a上的定位,且膜材400被贴合到膜材贴合治具200上朝向电池盖112的一面时,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可以朝向相向的方向运动并合模,以便膜材贴合治具200被膜层覆盖的地方能够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接触,并挤压变形,从而带动膜材400同步变形,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膜材400在自身的粘接胶的作用下粘接在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
图4示意了图3中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所示,目前,膜材贴合治具200a通常包括硅胶结构件230、底座211a和软性填充物240。其中,硅胶结构件230覆盖膜材400的一面为贴合面(在图中未标示),贴合面为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设计,使得硅胶结构件230在贴合面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硅胶结构件230承载于底座211a上,膜材400可以贴合并覆盖在硅胶结构件230背离底座211a的一面,以便通过硅胶结构件230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的接触挤压,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
继续参考图4所示,底座211a内设置有槽体(在图中未标示),软性填充物240填充于槽体内,以便在硅胶结构件230的部分区域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时,能够通过软性填充物240吸收硅胶结构件230在该区域的变形,使得硅胶结构件230的其他区域与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接触挤压,从而实现硅胶结构件230的其他区域上膜材400在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的有效贴合。其中,软性填充物240可以包括泡棉等软性物质。
如图4所示,由于贴合面的仿形设计,会使得硅胶结构件230在各位置处的厚度不同(硅胶结构件230不等厚)。由于硅胶结构件230不等厚的设计,会导致硅胶结构件230在制作过程的缩水工艺后,出现硅胶结构件230在贴合面的面型不可控的情况,使得硅胶结构件230在贴合面的面型的稳定性较差。
当贴合面的面型的稳定性差时,可能会在贴合面上局部出现凹凸不平结构,由此将导致硅胶结构件230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时,会在贴合面上的凹陷区域出现困气的现象,使得在贴合面的凹陷区域处的气体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导致电池盖112在贴合膜材400后在凹陷区域出现气泡,使得现有的膜材贴合治具200难以满足电池盖112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并且,由于贴合面上局部出现凹凸不平,且炫光膜、防爆膜等膜材400一般为软膜,还将导致膜材400也会在贴合面上的凹陷区域出现变形,从而导致膜材400在自身的粘接胶的作用下粘接在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时,会在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上出现压痕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的膜材贴合治具200在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的内表面1123时,由于硅胶结构件230在贴合面的面型的稳定性差,常常会存在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现有的膜材贴合治具200难以满足电池盖112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图5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了图5中膜材贴合治具相对于待贴合件的装配示意图。
为此,参考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材贴合治具200,应用于待贴合件300。如图6所示,待贴合件300可以为三维曲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膜材贴合治具200,能够避免在待贴合件300的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膜材400在待贴合件300的待贴合面303上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以满足待贴合件300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如图6所示,待贴合件300可以包括平面部301和弯折部302,弯折部302连接于平面部301的侧方,且弯折部302远离平面区域3031的一端朝向待贴合件300的内侧弯折。其中,平面部301的表面为平面,弯折部302为表面具有弧形面的弯折结构。待贴合件300的内侧为待贴合件300的待贴合面303所在的一侧,也就是说,待贴合面303为待贴合件300的内表面。其中,待贴合件300可以为玻璃或者其他材质形成的三维曲面结构。示例性的,待贴合件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电池盖112、曲面屏120或者电子设备100中的其他三维曲面结构。在本申请中,对待贴合件300的种类不做进一步限定。
待贴合面303也包括平面区域3031和弯折区域3032,弯折区域3032连接于平面区域3031的侧方,且朝向平面区域3031的内侧弯折。平面区域3031为待贴合件300的平面部301所在的区域,弯折区域3032为待贴合件300的弯折部302所在的区域。
下面以电池盖112为例,对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5和图6所示,膜材贴合治具200包括治具本体210和弹性贴合件220,弹性贴合件220连接于治具本体210,并覆盖在治具本体210的表面,以便通过治具本体210来支撑并承载弹性贴合件220,以实现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上的固定。与此同时,由于弹性贴合件220覆盖在治具本体210的表面,能够便于弹性贴合件220与待贴合面303接触变形,以实现膜材贴合治具200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上。
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弹性贴合件220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也就是说,弹性贴合件220为等厚结构。由于弹性贴合件220为等厚结构,使得弹性贴合件220在制作过程的缩水工艺后,弹性贴合件220的面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硅胶结构件230的面型的稳定性更高,能够有效解决弹性贴合件220由于不等厚带来的缩水面型差异问题。
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弹性贴合件220包括与膜材400贴合的贴合部221,贴合部221被配置为将膜材400贴合在待贴合面303上。由于弹性贴合件220为等厚结构,能够避免由于弹性贴合件220的面型的稳定性差所导致的,在通过贴合部221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待贴合面303上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从而通过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能够满足待贴合件300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在此基础上,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治具本体210具有支撑贴合部221的硬性支撑面213,硬性支撑面213位于治具本体210朝向贴合部221的一面,硬性支撑面213的形状与待贴合面303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硬性支撑面213能够形成与待贴合面303匹配的仿形结构,且与待贴合面303具有一定的吻合度。
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硬性支撑面213的边缘区域(在图中未标示)沿着由平面区域3031到弯折区域3032的方向延伸,并朝向治具本体210的一侧收缩,使得硬性支撑面213能够形成与待贴合面303结构相适配的内缩形的仿形面。贴合部221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213的形状相适配,因此,使得贴合部221能够形成与待贴合面303结构相适配的内缩形的仿形结构。由于贴合部221的内缩式的仿形结构的设计,在治具本体210与待贴合件300的位置相对恒定时,使得贴合部221的中部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部221的两个边缘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弹性贴合件220通过与待贴合面303接触变形,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时,贴合部221的中部能够优先与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接触变形,且从贴合部221的中部开始,能够有利于沿着朝弯折区域3032的方向,将贴合部221上的膜材400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的过程中,并逐渐排出膜材400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空气,从而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
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硬性支撑面213可以理解为不易发生形变的支撑面。这样通过硬性支撑面213的设置,还能够实现治具本体210对贴合部221的各段处的支撑,以确保贴合部221的面型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有利于贴合部221在治具本体210的支撑下与待贴合件300接触时,能够沿着既定的贴合顺序,从平面区域3031的中部朝向弯折区域3032的方向,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
需要说明的,贴合部221的边缘可以理解为贴合部221上与硬性支撑面213的边缘区域相对的区域,而非贴合部221上的一个侧边。
因此,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通过弹性贴合件220为等厚结构、硬性支撑面213和贴合部221的内缩式的仿形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待贴合件300上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参考图6所示,硬性支撑面213包括中部区域(在图中未标示)和两个边缘区域(在图中未标示),中部区域与平面区域3031相对设置,并与平面区域3031的形状相适配。两个边缘区域连接于中部区域相对的两侧,并与弯折区域3032和平面区域3031相对设置。这样能够使得硬性支撑面213能够形成中部区域与平面区域3031的形状相适配,且边缘区域朝向治具本体210一侧收缩的方向内缩形的仿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贴合件220可以为硅胶件或者其他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本申请中弹性贴合件220采用硅胶件,以便利用硅胶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与待贴合件300接触挤压变形时,带动膜材400与弹性贴合件220在待贴合件300上同步发生变形,从而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并且,由于硅胶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还能够有利于通过定位装置,实现膜材400在膜材贴合治具200上的定位。
硅胶件的硬度对膜材400在膜材贴合治具200上的贴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的,如若硅胶件的硬度过大,则会导致贴合部221不容易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变形。如若硅胶件的硬度过小,则会使得硅胶件过软,使得硅胶件在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变形时的变形量与理论的变形量具有较大的偏差,从而在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上时,会在待贴合件300上产生困气的现象,从而在贴合膜材400后的待贴合件300上产生气泡,影响待贴合件300的贴合效果。
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硅胶件的硬度可以大于30°且小于60°。例如,硅胶件的硬度可以为40°、45°、50°、55°等。本申请通过对硅胶件的硬度进行限定,使得硅胶件的硬度适中,不仅能够避免硅胶件的硬度过大,而导致的贴合部221不容易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变形,以确保弹性贴合件220的端部能够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变形,而且能够避免由于硅胶件过软,在待贴合件300上产生困气的现象,影响待贴合件300的贴合效果。
硅胶结构件230包括长边和宽边,硅胶结构件230的长边所在的方向与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硅胶结构件230的宽边所在的方向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相同。其中,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可以参考图1中的Y方向,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可以参考图1中的X方向。
如图4中所示,一般的,硅胶结构件230的宽边(在图中未标示)在中部的厚度H1为9mm-11mm,硅胶结构件230的宽边在端部的厚度H2为5mm-6mm,这样会导致硅胶结构件230的厚度较大。
由于贴合部221的形状与待贴合面303的形状相适配,因此,贴合部221和弹性贴合件220也同样具有长边和宽边。图6中示意了弹性贴合件220在宽边一侧的端部结构。弹性贴合件220的宽边的所在的方向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相同,弹性贴合件220的长边的所在的方向与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相同。
参考图6所示,弹性贴合件220的厚度D大于或者等于1mm,且小于或者等于6mm。例如,弹性贴合件220的厚度D可以为1mm、3mm、4mm、5mm或者6mm等。在本申请中,对弹性贴合件220的厚度D不做进一步限定。本申请通过对弹性贴合件220的厚度进行限定,以便在确保弹性贴合件220能够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变形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上的同时,相较于硅胶结构件230还能够达到减薄的效果,有利于膜材贴合治具200的轻薄化。
继续参考图6所示,贴合部221包括第一贴合部2211,第一贴合部2211与平面区域3031相对设置,以便通过第一贴合部2211将第一贴合部2211上的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
第一贴合部2211的形状与平面区域303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一贴合部2211能够形成与平面区域3031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结构,以便增强贴合部221与待贴合面303在平面区域3031的吻合度。当待贴合件300为电池盖112或者曲面屏120时,待贴合件300在待贴合面303上具有两个弯折区域3032,两个弯折区域3032在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上分布于平面区域3031的两侧,以与平面区域3031共同形成待贴合面303。
如图6所示,贴合部221还包括两个第二贴合部2212,两个第二贴合部2212连接于第一贴合部2211相对的两侧,并与弯折区域3032相对设置,以便通过第二贴合部2212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的弯折区域3032。
如图6所示,第一贴合部2211和第二贴合部2212包裹于硬性支撑面213上,第二贴合部2212与第一贴合部2211的部分结构与硬性支撑面213的边缘区域对应设置,使得贴合部221能够形成与待贴合面303的形状相适配的内缩式的仿形结构。这样通过贴合部221的内缩式的仿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贴合部2211与第二贴合部2212连接的一侧与待贴合面303的距离,以及增大第二贴合部2212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距离,使得贴合部221相对于治具本体210能够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仿形结构。
这样在贴合部221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过程中,能够确保贴合部221的中部优先与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接触变形,将贴合部221的中部上的膜材400首先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中间区域,然后有利于在沿着朝第二贴合部2212的方向,将膜材400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以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等外观不良问题。
由于贴合部221包括两个第二贴合部2212,且两个第二贴合部2212连接于第一贴合部2211相对的两侧,因此,第一贴合部2211的中部可以形成贴合部221的中部。贴合部221的中部可以理解为贴合部221的中部区域,而非贴合部221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待贴合件300的结构的改变,贴合部221的结构也随之改变。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待贴合件300在待贴合面303上还可以仅包括一个弯折区域3032,此时,贴合部221上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贴合部2211和一个第二贴合部2212。在本申请中对于贴合部221的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待贴合件300具有两个弯折区域3032为例,对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继续参考图6所示,在沿第一贴合部2211至第二贴合部2212的方向上,贴合部221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间距(在图中未标示)逐渐增大,以便于贴合部221朝向治具本体210的一侧收缩,使得贴合部221能够形成内缩式的仿形结构。并且,在沿贴合部221的中部至贴合部221的边缘的方向上,通过贴合部221将膜材400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过中,膜材400与待贴合面303之间的空气能够通过待贴合面303与贴合部221之间的间距排出,以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等外观不良问题。
图7示意了一种膜材贴合治具的***图,以便于了解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
参考图7所示,贴合部2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213和第二表面2214。第二表面2214覆盖于治具本体210上与贴合部221相对的位置,且第二表面2214的形状与硬性支撑面213的形状相适配,以便贴合部221在第二表面2214形成与待贴合面303的形状相适配的内缩仿形面,有助于贴合部221的形成。
第一表面2213位于贴合部221背离治具本体210的一侧,并与膜材400贴合,第一表面2213与第二表面2214的形状相同,因此,第一表面2213也同样为与第二表面2214相同形状的内缩仿形面。这样由于第二表面2214与第一表面2213的形状相同,且为贴合部221上相对的两个面,还在确保贴合部221的内缩式的仿形结构的设计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贴合部221的等厚设计。
继续参考图7所示,弹性贴合件220还包括固定部222,固定部222与贴合部221的厚度相等,以确保弹性贴合件220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从而形成等厚结构的弹性贴合件220。固定部222连接于贴合部221,并与治具本体210可拆卸连接,以便在通过固定部222实现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上稳定装配的同时,由于弹性贴合件220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因此,通过固定部222与治具本体210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弹性贴合件220的更换,以延长膜材贴合治具200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7并结合图6所示,固定部222的一端与贴合部221连接,另一端朝向治具本体210的一侧弯折,并与治具本体210的底端卡接,以便在确保固定部222与贴合部221连接,形成弹性贴合件220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弹性贴合件220与治具本体210的可拆卸连接,以将弹性贴合件220稳定装配在治具本体210的底端。
参考图7所示,固定部222与治具本体210卡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卡接部2221,治具本体210的底端可以设置有与卡合部2115,卡合部2115的结构与卡接部2221的结构相适配,以便通过卡接部2221与卡合部2115的配合,实现固定部222与治具本体210的底端卡接。
继续参考图7并结合图6所示,卡接部2221可以为卡接块,卡合部2115可以为与卡接块结构相适配的卡槽,卡接块可以卡接在卡槽内,以实现固定部222与治具本体210的底端卡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2221还可以为卡槽,卡合部2115可以为与卡槽结构相适配的卡合部2115。在本申请中,对卡接部2221和卡合部2115的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卡接部2221为卡接块,卡合部2115为卡槽为例,对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7所示,卡合部2115可以为治具本体210的周向上的闭合的环形卡槽。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2115还可以为治具本体210的周向上的多个间断性的卡槽。
参考图7并结合图6所示,本申请中,卡合部2115采用闭合的环形卡槽,相应的,卡接部2221可以为固定部222的端部上与环形卡槽结构相适配的环形卡接块。由于环形卡接块卡接在环形卡槽内,相较于多个间断性的卡槽,使得卡接部2221与卡合部2115具有较大的卡接面积,能够确保弹性贴合件220的周圈有效装配在治具本体210上,且无翘起,以实现贴合部221以及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上的稳定装配,以避免在贴合部221与待贴合件300接触挤压变形时,造成贴合部221局部拉扯变形的情况,影响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上的贴合效果。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222还可以与治具本体210的中部或者顶端卡接,从而实现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上的稳定装配。在本申请中,对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上的装配方式,不做进一步限定。
继续参考图7所示,硬性支撑面213包括第一支撑面2121和第二支撑面2111,第一支撑面2121的形状与平面区域3031的形状相适配。第二支撑面2111与弯折区域3032相对设置,并与第一支撑面2121平滑相接,第二支撑面2111与第一支撑面2121的部分区域共同形成硬性支撑面213的边缘区域。这样通过第一支撑面2121和第二支撑面2111在不影响硬性支撑面213和贴合部221的面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对贴合部221的分区域支撑,以便在贴合弯折区域3032时,能够改变第一支撑面2121相对于第二支撑面2111的位置,来确保贴合部在弯折区域3032的有效贴合。
由于相关技术中的膜材贴合治具200中软性填充物240的设置,虽然通过软性填充物240能够吸收硅胶结构件230的变形,但是在硅胶结构件230被重复压合变形后,会出现软性填充物240的反弹力无法满足膜材贴合治具200的需求,甚至无法反弹的问题。为确保膜材贴合治具200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频繁更换软性填充物240,由此将会影响膜材贴合治具200的贴合效率。
除此之外,在软性填充物240的局部的反弹力减小时,会在软性填充物240上形成局部变形,使得该处的硅胶结构件230处于悬空状态,这样在硅胶结构件230将膜材400贴合到电池盖112上时,会在电池盖112上留下大面积压痕,影响膜材贴合治具200电池盖112上的贴合效果。
图8示意了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为此,参考图7和图8所示,治具本体210包括底座211和硬性支撑件212,底座211内具有安装槽2112,硬性支撑件212位于安装槽2112内,第一支撑面2121位于硬性支撑件212朝向贴合部221的一面,第二支撑面2111位于底座211朝向贴合部221的一面。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设置。
这样通过底座211内安装槽2112的设置,由于硬性支撑件212位于安装槽2112内,以便在通过安装槽2112实现硬性支撑件212在底座211内的装配的同时,由于第一支撑面2121位于硬性支撑件212朝向贴合部221的一面,第二支撑面2111位于底座211朝向贴合部221的一面,能够通过硬性支撑件212和底座211共同支撑于贴合部221。
由于硬性支撑件212为硬性材料制备而成,使得硬性支撑件212以及硬性支撑面213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这样通过硬性支撑件212对贴合部221的支撑,能够有效避免在弹性贴合件220的重复压合下硬性支撑件212发生形变,并发生压缩变薄的现象,以确保硬性支撑面213的面型的稳定成,进而确保弹性贴合件220在多次贴合后面型的稳定性,从而解决弹性贴合件220大面积悬空(虚空)在待贴合件300上所导致的大面积压痕问题。
并且,由于硬性支撑件212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还能够避免硬性支撑件212的频繁更换,从而延长了膜材贴合治具200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膜材贴合治具200的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贴合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设置,在第一贴合部2211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且第一贴合部2211受压待贴合件300的挤压力时,硬性支撑件212能够在底座211内朝向远离弹性贴合件220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贴合部2211受到的挤压力随着硬性支撑件212的移动而达到泄力的效果,随着驱动装置510以及固定装置520的持续压合,能够有效的保证第二贴合部2212与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接触挤压变形,从而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上贴合的有效性,以进一步避免在待贴合面303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
在本申请中,对于硬性支撑件212和底座211的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为便于膜材400在膜材贴合治具200上的定位,硬性支撑件212可以为由硬性的透明材料制备而成的支撑件。示例性的,硬性的透明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亚克力材质。底座211可以为由白塑钢材料等具有较大强度的材料制备而成的结构。
如图7所示,底座211的底端可以设置有卡合部2115,固定部222上的卡接部2221可以与底座211上的卡合部2115卡接,从而实现弹性贴合件220在治具本体210的底端卡接。
参考图7和图8所示,硬性支撑件212支撑于贴合部221中的第一贴合部2211,第一贴合部2211的形状与第一支撑面2121的形状相适配,以确保第一贴合部2211能够形成与第一支撑面2121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面。
参考图7和图8所示,底座211支撑于贴合部221中的第二贴合部2212,第二贴合部2212的形状与第二支撑面2111的形状相适配,以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能够形成与第二支撑面2111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面,由于第一贴合部2211为与第一支撑面2121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面,因此能够确保贴合部221能够形成与硬性支撑面213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面。
这样通过硬性支撑件212和底座211能够支撑于贴合部221的不同区域,以便在硬性支撑件212在底座211内朝向远离硬性支撑件212的一侧移动时,使得第二贴合部2212能够在底座211的支撑下与待贴合件300接触挤压变形,并将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从而确保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上贴合的有效性,避免了待贴合件300在弯折区域3032出现气泡,确保了膜材贴合治具200对待贴合件300的贴合效果。
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移动,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可以理解为硬性支撑件212的初始位置,第二位置可以理解为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后的位置。
图9示意了硬性支撑件在第一位置时,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意了硬性支撑件在第二位置时,膜材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9所示,硬性支撑件212在第一位置时,硬性支撑件212位于安装槽2112的槽口,第一支撑面2121和第二支撑面2111平滑相接,以硬性支撑件212和底座211共同支撑于贴合部221,以便硬性支撑件212在第一位置时,能够与底座211平滑相接,并形成与贴合部221的形状相适配的硬性支撑面213,以实现对贴合部221的有效支撑,确保贴合部221的面型的稳定性。
参考图10所示,硬性支撑件212在第二位置时,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位于背离槽口的一侧,底座211支撑于贴合部221。当第一贴合部2211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受力,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后,硬性支撑件212可以在安装槽2112内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第一贴合部2211的受力,导致第二贴合部2212无法与待贴合件300接触挤压变形,并在弯折区域3032形成的气泡的现象。
由于第一贴合部2211因为硬性支撑件212的移动泄力,使得第二贴合部2212能够与待贴合件300的弯折区域3032接触并有效受力变形,以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上贴合的有效性,避免了待贴合件300在弯折区域3032出现气泡,确保了膜材贴合治具200对待贴合件300的贴合效果。
继续参考图10所示,硬性支撑面21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面2121和第二支撑面2111,第一支撑面2121位于硬性支撑件212与贴合部221相对的一面,且第一支撑面2121的形状与第一贴合部221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一支撑面2121形成与第一贴合部2211的形状相适配的仿形结构,使得第一支撑面2121与第一贴合部2211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需要说明的是,膜材贴合治具200在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之前,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均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二贴合部2212贴合的过程中,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均位于第二位置。膜材400全部贴合完成之后,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便于膜材贴合治具200的下次贴合。
参考图9和图10所示,硬性支撑件212的周向上具有限位部2122,限位部2122位于硬性支撑件212的背离贴合部221的一端。安装槽2112的槽壁上具有限位槽2113,限位部2122装配在限位槽2113内,且限位槽2113的槽深大于限位部2122的高度,以便于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限位部2122的高度所在的方向与限位槽2113的槽深的方向相同。
由于安装槽2112的槽壁上具有限位槽2113,限位部2122位于硬性支撑件212的背离贴合部221的一端,并装配在限位槽2113内,这样在不影响硬性支撑件212在底座211内装配的基础上,能够通过限位部2122与限位槽2113的配合,实现对硬性支撑件212相对于底座211的位置进行限定,以确保硬性支撑件21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相对于底座211固定设置,使得硬性支撑件212与底座211的平滑连接,以在治具本体210上形成与贴合部221的形状相适配的内缩式的仿形面,从而确保在硬性支撑件212往复移动后,贴合部221的面型的稳定性。
参考图9和图10所示,限位槽2113的槽深,可以大于或者等于限位部2122的高度与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的移动行程之和,以便于硬性支撑件212移动时,能够通过限位部2122和限位槽2113的配合,实现对硬性支撑件212的限位。硬性支撑件212的移动行程可以理解为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移动至另一者的移动距离。本申请中,硬性支撑件212的移动行程可以为0.5mm-2mm。
参考图9所示,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2122与限位槽2113的槽顶抵接,以便通过限位槽2113阻挡限位部2122朝向贴合部221的一侧的继续移动,从而实现对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硬性支撑件212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并与底座211的平滑连接,形成硬性支撑面213,对贴合部221进行有效支撑。
参考图10所示,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2122位于限位槽2113内远离槽顶的一端,以便第一贴合部2211与待贴合件300挤压受力后,硬性支撑件212能够在安装槽2112内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二贴合部2212与待贴合件300接触并有效受力变形,以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上贴合的有效性,提升膜材贴合治具200对待贴合件300的贴合效果,从而满足待贴合件300的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2122与限位槽2113的槽底之间可以具有间距,或者,限位部2122还可以直接抵接到限位槽2113的槽底。在本申请中,对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2122在限位槽2113内的位置不做进一步限定。
参考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122可以为硬性支撑件212的周向侧壁上朝向限位槽2113一侧延伸的环形凸起。相应的,限位槽2113可以理解为安装槽2112的槽壁上的环形槽。这样通过环形凸起的设置,使得限位部2122与限位槽2113的槽顶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从而增强底座211对硬性支撑件212的限位效果。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122还可以为硬性支撑件212上相对两侧上的多个凸起块。在本申请中,对于限位部2122的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限位部2122为环形凸起为例,对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0所示,限位部2122垂直于硬性支撑件212的周向侧壁,使得影响支撑件在限位部2122处的侧立面为垂直面,以便于限位部2122与限位槽2113的槽顶更好的抵接,增强限位槽2113对限位部2122的限位效果。硬性支撑件212的侧壁平行于安装槽2112的槽壁,并与安装槽2112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硬性支撑件212的侧壁与安装槽2112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大于0mm,且小于等于0.03mm。这样由于安装槽2112的槽壁与硬性支撑件212之间间隙的存在,能够避免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移动的过程中与底座211发生干涉,以确保硬性支撑件212能够在安装槽2112内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相对于底座211移动。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9至图11所示,治具本体210还包括驱动组件214,驱动组件214位于底座211,且驱动组件214的端部支撑于硬性支撑件212。驱动组件214被配置为驱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以便硬性支撑件212能够在驱动组件214的驱动下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从而在第一贴合部2211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后,能够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朝向背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以实现对第一贴合部2211的泄力,从而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边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继续参考图9至图11所示,驱动组件214可以包括运动单元和驱动件2145,运动单元可以包括固定件2141和运动件2144。其中,固定件2141为柱状结构,固定件2141位于安装槽2112内,并竖直设置于底座211和硬性支撑件212之间。运动件2144套设在固定件2141朝向硬性支撑件212的一端,并支撑于硬性支撑件212,以便实现运动单元在底座211和硬性支撑件212之间的装配的同时,使得硬性支撑件212能够在运动件2144同步移动,以便通过运动件2144的移动,实现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的移动。
继续参考图9至图11所示,驱动件2145抵接于固定件2141和运动件2144之间,并被配置为驱动运动件2144沿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贴合部221移动,以带动硬性支撑件212移动,并与底座211平滑相接。这样在实现驱动件2145在治具本体210上装配的同时,驱动件2145能够通过驱动运动件2144来带动硬性支撑件212沿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贴合部221移动,使得硬性支撑件212能够与底座211平滑相接,并维持在第一位置,实现对贴合部221的有效支撑。
或者,驱动件2145还被配置为在贴合部221的压力下,驱动运动件2144沿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以带动硬性支撑件212移动至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从而实现对第一贴合部2211的泄力,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的边缘区域上贴合的有效性。
参考图10所示,安装槽2112的槽底上具有第一槽体2114,固定件2141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2142装配于第一槽体2114内。硬性支撑件212的端面上具有第二槽体2123,运动件2144套设在固定件2141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2143,并装配于第二槽体2123内。这样通过第一槽体2114和第二槽体2123的设置,能够实现固定件2141和运动件2144在治具本体210上的装配的同时,由于运动件2144套设在固定件2141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2143,并装配于第二槽体2123内,使得运动件2144还能够支撑于硬性支撑件212,以便在驱动件2145的驱动下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
并且,通过第二槽体2123的设置,还能够对运动件2144移动过程中,运动件2144相对于硬性支撑件212的结构进行限定,以避免运动件2144在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硬性支撑件212发生位置的偏移,影响硬性支撑件212在第一位置时与底座211的平滑相接。
从图10中可以看出,第一槽体2114和第二槽体2123沿固定件2141的轴向相对设置,且固定件2141的第二端2143装配于第二槽体2123内,以便固定件2141通过第一槽体2114和第二槽体2123可以竖直设置于底座211和硬性支撑件212之间的同时,还能够对运动件2144在第二槽体2123内的位置起到导向的作用,以确保硬性支撑件212能够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与底座211平滑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2141的第一端2142还可以伸出底座211,并固定在底座211的底面上,以实现固定件2141在底座211上的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件2144还可以直接抵接于硬性支撑件212的端面上,以便在通过运动件2144支撑硬性支撑件212时,还能够减少硬性支撑件212的端面上第二槽体2123的开设。在本申请中,对于固定件2141在底座211上的装配位置以及运动件2144在硬性支撑件212上的装配方式不做进一步限定。
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运动件2144与固定件2141同轴设置,以便固定件2141的轴向垂直于安装槽2112的槽底和安装槽2112的槽底的同时,由于运动件2144与固定件2141同轴设置,使得运动件2144在驱动件2145的驱动下能够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稳定移动,以确保硬性支撑件212多次往复移动后,均能够在第一位置与底座211平滑相接。
其中,运动单元可以为直线运动轴承或者其他运动件2144与固定件2141同轴设置的结构。本申请中,运动单元采用直线运动轴承的设置,此时,固定件2141可以为直线运动轴承中的导向轴,运动件2144可以为直线运动轴承中的轴承。这样能够利用直线运动轴承的线性运动特性,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能够相对于底座211直线移动,使得硬性支撑件212多次移动后,均能够与底座211平滑相接,确保弹性贴合件220面型的稳定性,以及变化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2145可以为弹性件,示例性的,弹性件可以包括但不包括弹簧。弹性件套设在固定件2141上,并抵接与底座211和运动件2144之间,以便运动件2144能够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安装槽2112的槽口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与底座211平滑相接。
并且,第一贴合部2211将膜材400贴合完成之后,在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的作用下,贴合部221会在待贴合件300的继续挤压下变形,在贴合部221的压力下,由于弹性件可压缩的特性,使得弹性件可以在贴合部221的压力下被压缩,由于弹性件抵接于底座211和运动件2144,在弹性件被压缩后,在弹性件的带动下,运动件2144将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并带动硬性支撑件212沿固定件2141的轴向移动至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从实现对第一贴合部2211的泄力,确保第二贴合部2212在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的持续作用下,第二贴合部2212能够与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有效接触并挤压变形,从而将第二贴合部2212上的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2145还可以为可伸缩的支撑结构,例如,驱动件2145可以为液压杆,以便在压力的作用下,液压杆能够被压缩后,并带动运动件2144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在压力消失时,液压杆能够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运动件2144沿着固定件2141的轴向朝向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在本申请中,对于驱动件2145的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
图12示意了一种驱动组件在底座上的装配示意图。
参考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本体210还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组件214。图12中示意了治具本体210中的四个驱动组件214。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本体210中还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驱动组件214,例如,驱动组件2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者六个等。在本申请中,对于驱动组件214的数量不走进一步限定。多个驱动组件214均匀设置于底座211上,以便通过多个驱动组件214的设置,能够增强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时的稳定性。
为实现多个驱动组件214在底座211上的装配,安装槽2112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槽体2114,硬性支撑件212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槽体2123,第二槽体2123与第一槽体2114一一对应,并相对设置,以便于各驱动组件214中固定件2141和运动件2144的设置。
多个驱动组件214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以便多个驱动组件214可以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同步移动,从而确保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时的稳定性。具体的,当驱动件2145为弹簧时,在各驱动组件214中的运动件2144与安装槽2112的槽底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各驱动组件214的可以采用同一规格的弹簧,以确保各驱动组件214中运动件2144的一致性,从而确保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相对于底座211移动时的稳定性。其中,弹簧的规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弹簧的弹性系数、长度等。
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500,如图8所示,该贴合设备500包括驱动装置510和上述的膜材贴合治具200,膜材贴合治具200承载于驱动装置510上,并被配置为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上。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驱动装置510可以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真空贴合机。在需要对待贴合件300贴合时,膜材贴合治具200固定在驱动装置510上。本申请通过贴合设备500中膜材贴合治具200的设置,能够避免膜材400通过膜材贴合治具200贴合到待贴合件300上时,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使得膜材400在待贴合件300上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以解决待贴合件300上高难度贴合的外观需求。
其中,贴合设备500还包括固定装置520和定位装置,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固定装置5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包含型腔的定位模具,型腔的开口与膜材贴合治具200相对设置,待贴合件300可以固定在型腔内,且待贴合件300的待贴合面303朝向膜材贴合治具200,以便于膜材贴合治具200将膜材400贴合到待贴合面303上。定位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视觉定位装置。
参考图8所示,在通过定位装置完成膜材400在治具本体210上的定位,且膜材400被贴合到膜材贴合治具200上朝向电池盖112的一面时,此时,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位于第一位置,以与底座211平滑相接,形成支撑面。在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可以朝向相向的方向运动并合模后,弹性贴合部221的第一贴合部2211的中部首先与待贴合面303接触挤压变形,沿着贴合部221的中部到端部的方向上,将膜材400逐渐贴合到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上。
在待贴合面303的平面区域3031上的膜材400贴合完成后,由于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的共同挤压作用下,第一贴合部2211仍会受到待贴合件300的压力,使得第一贴合部2211受力变形。此时,硬性支撑件212在第一贴合部2211的压力下,将在安装槽2112内朝向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此时驱动件2145被压缩,并带动硬性支撑件212在安装槽2112内继续朝向远离贴合部221的一侧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二贴合部2212与待贴合面303的弯折区域3032接触并挤压变形,从而实现膜材400在弯折区域3032的贴合。
在完成膜材400在待贴合面303上的贴合之后,驱动装置510和固定装置520的共同挤压作用消失,硬性支撑件212将在驱动件2145的作用下,在安装槽2112内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便于膜材贴合治具200的下次使用。
相关技术中的膜材贴合治具200将膜材400贴合待待贴合件300上之后,待贴合件300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的比例一般为4%-6%。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将膜材400贴合待待贴合件300上之后,待贴合件300上出现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的比例一般为0.5%以内,因此,通过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待贴合件300上上出现的气泡、压痕等外观不良问题。并且,相关技术中的膜材贴合治具200一般能够使用4950次到5050次不等。由于本申请的膜材贴合治具200中硬性支撑件212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了膜材贴合治具200的效率、稳定性以及寿命,使得膜材贴合治具200能够使用10000次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Claims (24)

1.一种膜材贴合治具,应用于待贴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弹性贴合件,所述弹性贴合件连接于所述治具本体,并覆盖在所述治具本体的表面,所述弹性贴合件在各位置处的厚度相等;
所述弹性贴合件包括贴合部,所述治具本体具有支撑所述贴合部的硬性支撑面,所述硬性支撑面位于所述治具本体朝向所述贴合部的一面,所述硬性支撑面的形状与所述待贴合件的待贴合面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沿着由所述待贴合面的平面区域到弯折区域的方向延伸,并朝向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收缩;所述弯折区域连接于所述平面区域的侧方,并朝向所述待贴合件的内侧弯折;
所述贴合部的形状与所述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贴合部与膜材贴合,并被配置为将所述膜材贴合在所述待贴合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面包括中部区域和两个所述边缘区域,所述中部区域与所述平面区域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平面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两个所述边缘区域连接于所述中部区域相对的两侧,并与所述弯折区域和所述平面区域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部和两个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平面区域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贴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贴合部的侧方,并与所述弯折区域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贴合部和所述第二贴合部包裹于所述硬性支撑面上,且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第一贴合部的部分结构与所述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贴合部至所述第二贴合部的方向上,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待贴合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表面覆盖于所述治具本体上与所述贴合部相对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硬性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膜材贴合,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贴合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贴合部的厚度相等;
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贴合部,并与所述治具本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贴合部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弯折,并与所述治具本体的底端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形状与所述平面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弯折区域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滑相接,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部分区域共同形成所述硬性支撑面的边缘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包括底座和硬性支撑件,所述底座内具有安装槽,所述硬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面位于所述硬性支撑件朝向所述贴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贴合部的一面;
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件支撑于所述贴合部中的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底座支撑于所述贴合部中的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二贴合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形状相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移动,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硬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平滑相接,所述硬性支撑件和所述底座共同支撑于所述贴合部;
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位于背离所述槽口的一侧,所述底座支撑于所述贴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上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硬性支撑件的背离所述贴合部的一端;
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装配在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大于所述限位部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的槽顶抵接;
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远离所述槽顶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侧壁上朝向所述限位槽一侧延伸的环形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垂直于所述硬性支撑件的周向侧壁;所述硬性支撑件的侧壁平行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且所述驱动组件的端部支撑于所述硬性支撑件;
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硬性支撑件在所述安装槽内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运动单元和驱动件,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固定件和运动件,所述固定件为柱状结构,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硬性支撑件之间,所述运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硬性支撑件的一端,并支撑于所述硬性支撑件;
所述驱动件抵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运动件之间,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运动件沿所述固定件的轴向朝向所述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以带动所述硬性支撑件移动,并与所述底座平滑相接,或者被配置为在所述贴合部的压力下,驱动所述运动件沿所述固定件的轴向朝向远离所述贴合部的一侧移动,以带动所述硬性支撑件移动至远离所述贴合部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具有第一槽体,所述固定件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
所述硬性支撑件的端面上具有第二槽体,所述运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并装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并抵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运动件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为直线运动轴承。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还包括多个所述驱动组件,多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匀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贴合件为硅胶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件的硬度大于30°且小于60°,和/或,所述弹性贴合件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且小于或者等于6mm。
24.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材贴合治具,所述膜材贴合治具承载于所述驱动装置上,并被配置为将膜材贴合到待贴合件上。
CN202223167934.3U 2022-11-28 2022-11-28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Active CN219600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934.3U CN219600394U (zh) 2022-11-28 2022-11-28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934.3U CN219600394U (zh) 2022-11-28 2022-11-28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0394U true CN21960039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6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7934.3U Active CN219600394U (zh) 2022-11-28 2022-11-28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0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7091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EP3998150B1 (en) Curved screen attaching device
KR10184965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CN112497879A (zh) 曲面显示面板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TWI393951B (zh) 具面板定位功效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2150932A (zh) 一种贴合装置
CN108016655B (zh) 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
KR20160087984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1801559B1 (ko) 곡면패널 부착장치
CN112885239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1223803A (zh) 一种压制工具
CN101604082A (zh) 具面板定位功效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9600394U (zh) 膜材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212135823U (zh) 贴合治具和贴合装置
CN101738699B (zh) 压合装置
CN219145757U (zh) 一种曲面支架的组装治具
CN111968505A (zh) 一种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的贴合***及贴合装置
CN216708398U (zh) 压灯胶结构
CN214152280U (zh) 一种贴合装置
CN215852096U (zh) 3d镜片凹面贴膜装置
CN210653986U (zh) 贴标工装
CN210132453U (zh) 一种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214382047U (zh) 一种用于中框组装的贴合治具
CN217620325U (zh) 便于增加吸头的镜片吸附组件及车载镜头组装装置
CN213891322U (zh) 一种贴合板材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