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9064U -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9064U
CN219589064U CN202321127615.1U CN202321127615U CN219589064U CN 219589064 U CN219589064 U CN 219589064U CN 202321127615 U CN202321127615 U CN 202321127615U CN 219589064 U CN219589064 U CN 219589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umidifying
wet film
frame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76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志
秦蕊
肖庆
孙莹
姚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11276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9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加湿模块,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壁;加湿模块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包括加湿框和湿膜,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壁上;湿膜设置在加湿框上且湿膜形成有湿膜孔;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加湿位,加湿框处于展开状态,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湿膜孔,湿膜可加湿新风;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时,加湿框处于折叠状态,减少新风流量的损失;第二加湿座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上,多个加湿管设置在第二加湿座上,多个加湿管喷出的水可润湿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结构简单,润湿覆盖面大和润湿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种带有换气吹新风功能空调;空调的新风装置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室内,空调的排风装置可以将室内的污浊空气过滤并排放到室外,完成更换新鲜空气吹新风;室外新风与室内浊风通过热交换器热交换后,能够使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更接近室内温度;现有技术中,通过湿膜对新风进行加湿,但加湿过程中新风与湿膜的接触面积小,仅有部分新风流经湿膜表面,导致加湿不充分、加湿后新风中的水分分布不均匀,及加湿效果不明显;此外,湿膜在加湿空气时对新风流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进而影响新风流量;无法根据新风质量灵活调整湿膜的状态,导致新风流量减少。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湿膜加湿不充分和效果不明显及无法根据新风质量灵活调整湿膜的状态导致新风流量减少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加湿模块,所述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壁;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内且包括加湿框和湿膜,所述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壁上;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加湿框上且所述湿膜形成有湿膜孔;所述加湿框具有加湿位和非加湿位;
所述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时,所述加湿框处于展开状态且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所述湿膜孔,所述湿膜可加湿新风;
所述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时,所述加湿框处于折叠状态且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壁,所述新风风道内不流经所述湿膜孔。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第一加湿座,所述第一加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壁上;所述加湿框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湿框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所述湿膜也包括多个,所述湿膜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对个所述加湿框上;多个所述湿膜中至少两个所述湿膜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或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不同的加湿等级;
可根据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质量,使对应的所述加湿框处于加湿位。
进一步可选地,多个所述加湿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另一端;所述湿膜包括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所述第一湿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所述第二湿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上;
当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处于展开状态,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可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湿膜的湿膜孔和第二湿膜的湿膜孔;当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处于折叠状态。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润湿时,所述第一框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一加湿座围设成加湿腔;
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加湿管组件,所述加湿管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所述加湿管组件包括加湿管,所述加湿管位于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加湿管的侧壁形成有加湿孔,所述加湿孔喷出的雾化水可流向并润湿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第二加湿座,所述第二加湿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所述第二加湿座形成有进水腔;所述加湿管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加湿管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所述加湿管沿所述第二加湿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加湿管的进水端均与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腔内水进入多个所述加湿管,并经对应的所述加湿孔喷出。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润湿时,所述第一框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一加湿座围设成加湿腔;
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喷淋座,所述喷淋座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的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所述第一喷淋臂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喷淋臂的滑动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滑动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喷淋臂形成有第一喷淋孔,所述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一湿膜;所述第二喷淋臂形成有第二喷淋孔,所述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二湿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喷淋座还包括喷淋主体,所述喷淋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喷淋主体包括喷淋主腔;所述第一喷淋臂设置在所述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一喷淋腔,所述第一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一喷淋孔均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臂设置在所述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二喷淋腔,所述第二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二喷淋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喷淋臂靠近所述第一框体设置,所述第二喷淋臂靠近所述第二框体设置。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包括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集水箱,所述第一导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与第一框体对应,所述第二导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与第二框体对应;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位于所述加湿腔的外部;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朝所述集水箱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所述第一湿膜的湿膜孔,所述第一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所述集水箱;使所述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所述第二湿膜的湿膜孔,所述第二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所述集水箱。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网和热交换件;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内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所述过滤网、加湿模块和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形成有交错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室内连通;
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依次流经所述过滤网、加热模块和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浊风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并与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新风完成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一侧且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新风组件、浊风组件和风叶电机,所述新风组件和浊风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蜗壳、新风蜗盖和新风风叶,所述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新风腔,所述新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腔内;所述浊风组件包括浊风蜗壳、浊风蜗盖和浊风风叶,所述浊风蜗壳和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浊风腔,所述浊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浊风腔内;所述风叶电机的输出轴包括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所述第一轴端与新风风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端与浊风风叶驱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风道内,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湿膜孔,湿膜可加湿新风,保证新风湿度;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降低湿膜对新风流量的衰减作用,减少新风流量的损失;
(2)第一加湿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加湿框,每个加湿框上设置一湿膜;多个湿膜中至少两个湿膜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或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不同的加湿等级;可根据新风风道内新风质量,使对应的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提高加湿精度和加湿效率;
(3)第二加湿座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上,多个加湿管设置在第二加湿座上,多个加湿管喷出的水可润湿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润湿覆盖面大和润湿充分;
(4)实时监测新风风道内新风质量,进而动态调整加湿框的位置;智能控制加湿框,使湿膜润湿程度与新风质量均相适配,进而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加湿,满足不同的加湿需求,提高空气加湿精度;新风装置与新风空调联动控制,优化新风空调的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模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模块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加湿座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湿模块;11-第一加湿座;121-第一框体;122-第二框体;123-加湿腔;13-湿膜;131-第一湿膜;132-第二湿膜;14-加湿管;141-加湿孔;15-第二加湿座;16-储水箱;
2-新风装置;21-面罩;22-基座;221-加湿模块安装位;222-热交换件安装位;223-过滤网安装位;23-热交换件;241-新风组件;242-新风风叶;251-浊风组件;252-浊风风叶;26-风叶电机;261-第一轴端;262-第二轴端;27-新风电器盒;2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的空调中,通过湿膜对新风进行加湿,但加湿过程中新风与湿膜的接触面积小,仅有部分新风流经湿膜表面,导致加湿不充分、加湿后新风中的水分分布不均匀,及加湿效果不明显;此外,湿膜在加湿空气时对新风流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进而影响新风流量;无法根据新风质量灵活调整湿膜的状态,导致新风流量减少;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加湿模块,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壁;加湿模块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包括加湿框和湿膜,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壁上;湿膜设置在加湿框上且湿膜形成有湿膜孔;加湿框具有加湿位和非加湿位;
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加湿位,加湿框处于展开状态且远离第一风道壁,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湿膜孔,湿膜可加湿新风,保证新风湿度;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时,加湿框处于折叠状态且靠近第一风道壁,新风风道内不流经湿膜孔;降低湿膜对新风流量的衰减作用,减少新风流量的损失。
实施例1
<新风装置>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2,包括基座22和加湿模块1,基座22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壁,具体地,第一风道壁为新风风道的顶壁;加湿模块1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包括加湿框和湿膜13,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壁上;湿膜13设置在加湿框上且湿膜13形成有湿膜孔;湿膜13允许新风流过且不允许水流过;加湿框具有加湿位和非加湿位;
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需要加湿时,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时,加湿框处于展开状态且远离第一风道壁,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湿膜孔,湿膜13上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并与新风混合,实现对新风的加湿,降低室外新风对室内空气的影响;
当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需要加湿时,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时,加湿框处于折叠状态且靠近第一风道壁,新风风道内不流经湿膜孔,降低湿膜13对新风流量的影响。
针对湿膜13的材料和加湿等级与新风质量不适配导致加湿精度低和加湿效果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加湿模块1包括第一加湿座11,第一加湿座11设置在第一风道壁上;加湿框包括多个,多个加湿框均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湿膜13也包括多个,湿膜1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对个加湿框上;多个湿膜13中至少两个湿膜13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或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不同的加湿等级;
可根据新风风道内新风质量,使对应的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提高加湿精度和加湿效率。
具体地,多个加湿框包括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第一框体12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的一端,第二框体12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的另一端;湿膜13包括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第一湿膜131设置在第一框体121上,第二湿膜132设置在第二框体122上;
当新风风道内新风需要加湿时,使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均处于展开状态,新风风道内新风可依次流经第一湿膜131的湿膜孔和第二湿膜132的湿膜孔,对新风起到加湿效果,加湿充分和加湿后的新风中的水分分布均匀,加湿效果明显,保证新风的湿度;当新风风道内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均处于折叠状态,降低新风的流动阻力,提高新风流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湿膜13拆卸下来才能对湿膜13润湿导致湿膜13润湿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如图3所示,当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需要润湿时,第一框体121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12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框体121、第二框体122和第一加湿座11围设成加湿腔123;
加湿模块1还包括加湿管组件,加湿管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加湿管组件包括加湿管14,加湿管14位于加湿腔123内且加湿管14的侧壁形成有加湿孔141,加湿孔141喷出的雾化水可流向并润湿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
当湿膜13不需要润湿时,可将加湿管组件与第一加湿座11分离;当湿膜13需要润湿时,可将加湿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
进一步,加湿模块1包括第二加湿座15,第二加湿座15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且第二加湿座15形成有进水腔;加湿管14包括多个,每个加湿管14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加湿管14沿第二加湿座1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加湿管14的进水端均与进水腔连通;进水腔内水进入多个加湿管14,并经对应的加湿孔141喷出;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润湿覆盖面大和润湿充分。
如图4所示,加湿管组件还包括集水箱16、储水箱、泵和进水管;集水箱16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的底部;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倾斜设置,使当加湿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时,第一湿膜131上的水和第二湿膜132上的水可流向集水箱16,防止水积存在新风风道内;
储水箱、泵和进水管设置在第二加湿座15上且与加湿管14依次连通;在泵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加湿管14,后水由加湿孔141喷向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由外部可向储水箱内加水;或储水箱与集水箱16连通,可由集水箱16向储水箱输水;或储水箱可收集室内机主体内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或储水箱可收集热交换件23产生的冷凝水。
如图5a、图5b和图6所示,新风装置2还包括过滤网28和热交换件23;基座22包括基座主体,基座主体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内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过滤网安装位223、加湿模块安装位221和热交换件安装位222,过滤网28设置在过滤网安装位223处,加湿模块1设置在加湿模块安装位221处,热交换件安装位222设置在热交换件安装位222处;热交换件23形成有交错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第一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新风风道连通,第二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室内连通;
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道并依次流经过滤网28、加湿模块和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浊风进入第二热交换风道并与流经第一热交换风道的新风完成热交换。
<新风空调>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2,新风装置2设置在室内机主体的一侧且新风装置2还包括新风组件241、浊风组件251和风叶电机26,新风组件241和浊风组件251并排设置在基座22主体的底部;新风组件241包括新风蜗壳、新风蜗盖和新风风叶242,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新风腔,新风风叶242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腔内;新风腔形成有新风腔进口和新风腔出口,新风风道的进风端通过新风管与室外连通,第一热交换风道的出风端通过新风腔进口与新风腔连通;浊风组件251包括浊风蜗壳、浊风蜗盖和浊风风叶252,浊风蜗壳和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浊风腔,浊风腔形成有浊风腔进口和浊风腔出口;第二热交换风道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热交换风道的出风端与浊风腔进口连通;浊风腔出口与室外通过排风管连通;浊风风叶252可转动地设置在浊风腔内;风叶电机26的输出轴包括第一轴端261和第二轴端262;第一轴端261与新风风叶242驱动连接,第二轴端262与浊风风叶252驱动连接;
室外新风经新风管进入新风风道并依次流经过滤网28、加湿模块1和第一热交换风道,后进入新风腔并排至室内;流经湿膜13时,对新风进行加湿;室内浊风进入第二热交换风道并与流经第一热交换风道的新风完成热交换,后进入浊风腔并经排风管排至室外;
新风装置2还包括检测件和新风电器盒27,检测件用于检测新风质量,新风电器盒27内设置有新风控制板,新风控制板与检测件和风叶电机26均电连接;检测件检测新风质量并将检测数据传送至新风控制板,新风控制板根据新风质量确定加湿框的位置,进而通过加湿框上的湿膜13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新风控制板控制风叶电机26运行,使新风风叶242和浊风风叶252转动,进而向室内引入室外新风,向室外排出室内浊风。
新风装置2还包括面罩21,基座22、新风蜗壳组件、新风风叶242、浊风蜗壳组件、浊风风叶252和风叶电机26整体设置在面罩21内。
实施例2
与实施1不同的是,当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需要润湿时,第一框体121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12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框体121、第二框体122和第一加湿座11围设成加湿腔123;
加湿模块1还包括喷淋座,喷淋座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加湿腔123内的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第一喷淋臂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均相同,且第一喷淋臂的滑动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滑动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垂直;
第一喷淋臂形成有第一喷淋孔,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第一湿膜131;第二喷淋臂形成有第二喷淋孔,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第二湿膜132。
进一步,喷淋座还包括喷淋主体,喷淋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加湿腔123内且喷淋主体包括喷淋主腔;第一喷淋臂设置在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一喷淋腔,第一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一喷淋孔均连通;第二喷淋臂设置在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二喷淋腔,第二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二喷淋孔均连通;第一喷淋臂靠近第一框体121设置,第二喷淋臂靠近第二框体122设置。
针对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喷出的水易进入新风风道内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加湿模块1还包括导水板,导水板包括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集水箱16,第一导水板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且与第一框体121对应,第二导水板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上且与第二框体122对应;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位于加湿腔123的外部;集水箱16设置在第一加湿座11的底部,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朝集水箱16倾斜设置;
第一湿膜131和第二湿膜132需要加湿时,使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第一湿膜131的湿膜孔,第一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集水箱16;使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第二湿膜132的湿膜孔,第二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集水箱16。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加湿模块,所述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壁;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内且包括加湿框和湿膜,所述加湿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壁上;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加湿框上且所述湿膜形成有湿膜孔;所述加湿框具有加湿位和非加湿位;
所述加湿框处于加湿位时,所述加湿框处于展开状态且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所述湿膜孔,所述湿膜可加湿新风;
所述加湿框处于非加湿位时,所述加湿框处于折叠状态且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壁,所述新风风道内不流经所述湿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第一加湿座,所述第一加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壁上;所述加湿框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湿框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所述湿膜也包括多个,所述湿膜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对个所述加湿框上;多个所述湿膜中至少两个所述湿膜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或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不同的加湿等级;
可根据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质量,使对应的所述加湿框处于加湿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湿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另一端;所述湿膜包括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所述第一湿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所述第二湿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上;
当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处于展开状态,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可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湿膜的湿膜孔和第二湿膜的湿膜孔;当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不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处于折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润湿时,所述第一框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一加湿座围设成加湿腔;
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加湿管组件,所述加湿管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所述加湿管组件包括加湿管,所述加湿管位于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加湿管的侧壁形成有加湿孔,所述加湿孔喷出的雾化水可流向并润湿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第二加湿座,所述第二加湿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所述第二加湿座形成有进水腔;所述加湿管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加湿管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所述加湿管沿所述第二加湿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加湿管的进水端均与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腔内水进入多个所述加湿管,并经对应的所述加湿孔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润湿时,所述第一框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一加湿座围设成加湿腔;
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喷淋座,所述喷淋座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的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所述第一喷淋臂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延伸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喷淋臂的滑动方向和第二喷淋臂的滑动方向与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喷淋臂形成有第一喷淋孔,所述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一湿膜;所述第二喷淋臂形成有第二喷淋孔,所述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二湿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座还包括喷淋主体,所述喷淋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喷淋主体包括喷淋主腔;所述第一喷淋臂设置在所述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一喷淋腔,所述第一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一喷淋孔均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臂设置在所述喷淋主体上且形成有第二喷淋腔,所述第二喷淋腔与喷淋主腔和第二喷淋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喷淋臂靠近所述第一框体设置,所述第二喷淋臂靠近所述第二框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包括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集水箱,所述第一导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与第一框体对应,所述第二导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上且与第二框体对应;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位于所述加湿腔的外部;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座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朝所述集水箱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需要加湿时,使所述第一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所述第一湿膜的湿膜孔,所述第一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所述集水箱;使所述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可流经所述第二湿膜的湿膜孔,所述第二导水板可将一部分水导向所述集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网和热交换件;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内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所述过滤网、加湿模块和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形成有交错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的一端与室内连通;
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依次流经所述过滤网、加热模块和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浊风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并与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新风完成热交换。
10.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一侧且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新风组件、浊风组件和风叶电机,所述新风组件和浊风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蜗壳、新风蜗盖和新风风叶,所述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新风腔,所述新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腔内;所述浊风组件包括浊风蜗壳、浊风蜗盖和浊风风叶,所述浊风蜗壳和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且形成有浊风腔,所述浊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浊风腔内;所述风叶电机的输出轴包括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所述第一轴端与新风风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端与浊风风叶驱动连接。
CN202321127615.1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Active CN219589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615.1U CN2195890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615.1U CN2195890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9064U true CN21958906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6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7615.1U Active CN2195890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9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8518761B (zh) 空调器
CN112577121A (zh) 一种加湿模块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控制方法
CN11366980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89064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KR101690732B1 (ko) 기후 적응형 항온항습시스템 제어방법
KR101647014B1 (ko) 기후 적응형 항온항습시스템
JP3942820B2 (ja) 空調用加湿方法
JP322970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8606278U (zh) 一种调温调湿空调器
CN207661921U (zh) 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
CN219607241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115264615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新风空调器及加湿控制方法
CN117704514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219589063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117704516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211400064U (zh) 加湿装置、空调器
JP5067031B2 (ja) 送風装置
CN117704512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117704515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KR101863709B1 (ko) 데이터센터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8709275B (zh) 加湿模块
CN219589057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CN117469723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7704513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