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084U -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084U
CN219572084U CN202320647114.XU CN202320647114U CN219572084U CN 219572084 U CN219572084 U CN 219572084U CN 202320647114 U CN202320647114 U CN 202320647114U CN 219572084 U CN219572084 U CN 219572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s
outl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71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胡海涛
季振勤
毛先友
杨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71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机壳组件包括:机壳和导风机构,机壳形成有进风口以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出风口,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至少一个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多个沿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导风板,导风板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引导部,在导风机构处在打开出风口的状态时,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将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的机壳通常设有两个出风口,相关技术中,两个出风口送风的覆盖范围较小,使得两个出风口的之间的区域存在较大的送风盲区,送风盲区内的空气只能依靠室内其他区域的气流的扩散来实现温度的变化,送风盲区内的舒适性要远低于室内其他区域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机壳组件,通过导风板的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引导部将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包括:机壳,形成有进风口以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导风机构,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所述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引导部,在所述导风机构处在打开所述出风口的状态时,所述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中间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通过导风板的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引导部将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导部的横截面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所述导风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可转动且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内壁相连,所述加强横梁位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强横梁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强横梁上形成有配合孔,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配合柱,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配合柱,所述配合柱可转动地容纳于所述配合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散风孔,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导风机构关闭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散风孔在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风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组件,所述机壳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机壳组件;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机壳组件,导风板的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引导部将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空调室内机的***图;
图4是图2中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出风框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的驱动电机和导风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D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9中导风板的局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机壳组件;10、机壳;101、第一风道;102、第二风道;11、后壳;111、进风格栅;112、进风口;12、出风框;121、加强横梁;122、配合孔;123、定位孔;13、上面板;14、下面板;15、顶盖;16、底座;17、开关门;18、出风口;181、第一出风口;182、第二出风口;
2、导风机构;21、导风板;210、引导部;211、缺口;212、导风板本体;213、配合柱;214、散风孔;215、定位柱;216、通孔;22、驱动电机;220、输出轴;221、防电轴;
3、换热器部件;31、换热器;32、换热器支架;33、电辅热件;
4、风机部件;41、风道蜗壳;42、风道隔板;43、风轮;
5、新风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组件1。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组件1,包括:机壳10和导风机构2,机壳10形成有进风口112以及两个出风口18,两个出风口18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相较于在机壳10的中间设置单个出风口18,通过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出风口18可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有助于实现大广角送风。出风口18沿上下方向延伸,机壳10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18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例如,位于左侧的出风口18为第一出风口181,位于右侧的出风口18为第二出风口182,第一出风口181和第二出风口18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机壳10的前侧位于第一出风口181和第二出风口182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中间区域容易形成送风盲区。
参照图4和图5,至少一个出风口18处设有导风机构2,例如,第一出风口181处设有导风机构2;或者,第二出风口182处设有导风机构2;或者,第一出风口181和第二出风口182处均设有导风机构2。导风机构2包括多个(例如三个)导风板21,多个导风板21沿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排布,导风板21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引导部210,在导风机构2处在打开出风口18的状态时,引导部210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10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18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例如,参照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出风口181和第二出风口182处均设有导风机构2,导风机构2包括三个导风板21,三个导风板21沿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中间区域位于第一出风口181的右侧,第一出风口181处的导风板21的导风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右侧倾斜延伸;中间区域位于第二出风口182的左侧,第二出风口182处的导风板21的导风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左侧倾斜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由内向外的方向可以为气流的流动方向,在出风口18处,气流从机壳10内朝向机壳10外流动,例如,参照图4,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机壳10内可以为内侧,机壳10外可以为外侧。
上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例如,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为柜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述的机壳组件1。例如,机壳组件1的机壳10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二容纳腔的上侧,第一容纳腔内可以设有换热器部件3和风机部件4,第二容纳腔内可以设有新风部件5。
例如,参照图1-图4,机壳10可以包括后壳11、顶盖15、出风框12、上面板13、下面板14、开关门17和底座16,上面板13位于出风框12的前侧,上面板13和出风框12均位于下面板14的上侧,上面板13、出风框12和下面板14均位于后壳11的前侧,顶盖15盖设于出风框12和后壳11的顶部,底座16位于下面板14和后壳11的底部。出风框12与后壳1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下面板14与后壳1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顶盖15与出风框12和后壳11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后壳11上可以形成有进风口112,进风口112与室内连通,进风口112处设有进风格栅111。换热器部件3可以位于进风口112的前侧,风机组件可以位于换热器部件3的前侧,出风框12可以位于风道部件的前侧。其中,导风机构2设于出风框12,导风板21可转动地连接于出风框12;两个出风口18分别形成于出风框12的左右两侧,开关门17可运动地设于两个出风口18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8,两个出风口18分别位于上面板13的左右两侧。
例如,参照图7和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导风板21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定位柱215,出风口18的顶壁和底壁上均形成有定位孔123,定位孔123可以与定位柱215一一对应。在装配导风板21时,导风板21的限位柱可以***对应的定位孔123内,从而将导风板21在出风框12上定位,并且定位柱215在定位孔123内可转动,以实现导风板21可转动地连接于出风框12。
例如,参照图9和图10,导风机构2还包括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通过紧固件与出风框1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220外套设有防电轴221,防电轴221的横截面可以呈六边形;定位柱215内形成有通孔216,通孔216的横截面可以呈六边形,驱动电机22的防电轴221适于***通孔216内,输出轴220转动时可以带动导风板21转动。驱动电机22的防电轴221可以与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的通孔216配合,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与别的导风板21通过连杆连接,当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杆移动,从而带动别的导风板21转动,从而实现导风机构2对出风口18处导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1,通过导风板21的引导部210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引导部210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10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18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引导部210的横截面呈弧形,引导部210的侧面可以为弧面,弧面的凹部朝向中间区域的方向,引导部210可以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中间区域的送风盲区。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导风板21的横截面呈弧形,导风板21的侧面可以为弧面,弧面的凹部朝向中间区域的方向,导风板21可以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中间区域的送风盲区。
参照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出风口18处均设置导风机构2,每个出风口18处均设有多个导风板21,导风板21的引导部210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均是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将每个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更为有效地减小中间区域的送风盲区。
参照图5-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板21可转动且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出风口18处设有沿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横梁121,加强横梁121的两端与出风口18的内壁相连,加强横梁121位于导风板21的内侧,例如,导风板21的内侧可以为导风板21的朝向机壳10内的一侧。通过在出风口18处设置加强横梁121,可以加强机壳10的位于出风口18附近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5和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加强横梁121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例如两个),可以进一步加强机壳10的位于出风口18附近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6、图9和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加强横梁121上形成有配合孔122,例如配合孔122可以形成于加强横梁121的内侧,导风板21包括导风板本体212和配合柱213,导风板本体2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缺口211,缺口2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配合柱213,配合柱213可转动地容纳于配合孔122。通过配合柱213容纳于配合孔122内,可以实现加强横梁121支撑导风板21,增强导风板21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导风机构2整体的稳定性;通过配合柱213与配合孔122可转动地配合,可以避免加强横梁121影响导风板21转动,以保证导风板21转动顺畅。
例如,参照图6,配合孔122包括导向孔段和容纳孔段,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导向孔段和容纳孔段的宽度小于容纳孔段。在装配导风板21时,导风板21的配合柱213通过导向孔段进入容纳孔段,并且可转动地容纳于容纳孔段。
参照图10-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板21上形成有多个散风孔214,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机构2关闭出风口18,出风口18处的气流可以通过散风孔214出风,散风孔214可以将出风口18处的气流疏散成细微的气丝,减小风速,实现无风感,以避免强风直吹人体,例如,当空调器制冷时,冷风通过散风孔214吹出,可以避免冷风直吹人体。不在无风感模式时,导风机构2打开出风口18,机壳10内的气流直接通过出风口18出风。
其中,散风孔214在导风板21的厚度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在无风感模式时,散风孔214可以引导气流朝向散风孔214的上方出风;冷风的比重较大,当空调器制冷时,从散风孔214吹出的冷风可以抛物线的形式吹入室内。相较于散风孔21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风板21的厚度方向,通过散风孔214在导风板21的厚度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有助于增大送风距离,提高距离出风口18较远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例如,图1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
参照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散风孔214的中心轴线e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60°。通过散风孔214的中心轴线e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不小于30°,散风孔214可以引导气流朝向散风孔214的上方出风,保证可以实现增大送风距离,提高距离出风口18较远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通过散风孔214的中心轴线e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不大于60°,可以防止散风孔214的延伸方向与导风板21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过大导致气流进入散风孔214时的风阻过大,避免影响风速。例如,散风孔214的中心轴线e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35°、38°、40°、43°、45°或50°。
下面参照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组件1。
参照图1-图12,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为柜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组件1和导风机构2。
机壳10包括后壳11、顶盖15、出风框12、上面板13、下面板14、开关门17和底座16,上面板13位于出风框12的前侧,上面板13和出风框12均位于下面板14的上侧,上面板13、出风框12和下面板14均位于后壳11的前侧,顶盖15盖设于出风框12和后壳11的顶部,底座16位于下面板14和后壳11的底部。出风框12与后壳1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下面板14与后壳1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顶盖15与出风框12和后壳11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后壳11上可以形成有进风口112,进风口112与室内连通,进风口112处设有进风格栅111。出风框12形成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18,开关门17可运动地设于两个出风口18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8,两个出风口18分别位于上面板13的左右两侧。出风口18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出风口18处均设有两个沿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横梁121,两个加强横梁12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加强横梁121的两端与出风口18的内壁相连,机壳10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18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
每个出风口18处均设有导风机构2,导风机构2包括三个导风板21,三个导风板21沿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排布,导风板21的整体形成为引导部210,在导风机构2处在打开出风口18的状态时,引导部210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其中导风板21的横截面呈弧形。导风板21上形成有多个散风孔214,散风孔214在导风板21的厚度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散风孔214的中心轴线e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
导风板21可转动且导风板21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导风板21位于加强横梁121的外侧,加强横梁121上形成有配合孔122,导风板21包括导风板本体212和配合柱213,导风板本体2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缺口211,缺口2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配合柱213,配合柱213可转动地容纳于配合孔122。
导风机构2还包括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通过紧固件与出风框1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220外套设有防电轴221,防电轴221的横截面呈六边形。定位柱215内形成有通孔216,通孔216的横截面可以呈六边形,驱动电机22的防电轴221适于***通孔216内,输出轴220转动时可以带动导风板21转动。驱动电机22的防电轴221与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的通孔216配合,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与别的导风板21通过连杆连接,当位于中间的导风板21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杆移动,从而带动别的导风板21转动。
参照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组件1、换热器部件3和风机部件4,机壳组件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壳组件1,机壳组件1包括机壳10,换热器部件3和风机部件4均设于机壳10内。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例如,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为柜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述的机壳组件1、换热器部件3和风机部件4。
例如,参照图3和图4,换热器部件3可以包括换热器31、换热器支架32和电辅热件33,换热器31和电辅热件33均设于换热器支架32,电辅热件33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风机部件4位于换热器部件3的下游侧,风机部件4与机壳10之间限定出沿左右方向排布的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第一风道101连通进风口112和第一出风口181,第二风道102连通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82。风机部件4包括风道蜗壳41和风道隔板42,风道蜗壳41和风道隔板42相连并与机壳10之间限定出沿左右方向排布的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风机部件4还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风轮43,其中一个风轮43设于第一风道101,另一个风轮43位于第二风道102,两个风轮43的上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风轮43转动,并且两个风轮43的转动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当空调器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口112吸入机壳10内,并经过换热器部件3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在风机部件4的驱动下经出风口18吹入室内,以对室内降温或升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机壳组件1,导风板21的引导部210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引导部210将出风口18的部分气流引导至中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覆盖范围,实现大广角送风,有效地减小机壳10的前侧位于两个出风口18之间的送风盲区,可以扩大室内舒适区域的范围,从而提升室内整体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形成有进风口以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机壳的前侧位于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
导风机构,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所述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引导部,在所述导风机构处在打开所述出风口的状态时,所述引导部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中间区域的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中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横截面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所述导风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可转动且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内壁相连,所述加强横梁位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上形成有配合孔,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配合柱,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配合柱,所述配合柱可转动地容纳于所述配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散风孔,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导风机构关闭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散风孔在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组件,所述机壳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组件;
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CN202320647114.XU 2023-03-28 2023-03-28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572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114.XU CN219572084U (zh) 2023-03-28 2023-03-28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114.XU CN219572084U (zh) 2023-03-28 2023-03-28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084U true CN219572084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7114.XU Active CN219572084U (zh) 2023-03-28 2023-03-28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9074B (zh) 空调器
CN11114092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375117B (zh) 立式空调器
CN219572084U (zh) 空调器的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CN212390490U (zh) 空调器
CN115218278A (zh) 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9735459U (zh) 空调器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109539529B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8954512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9913235U (zh) 空调器
CN21526010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849513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装置
CN212390488U (zh) 空调器
CN2159092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47608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707519U (zh) 柜式空调器
CN2190832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572081U (zh) 空调器
CN2172744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063594U (zh) 空调器
CN21986815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060949A (zh) 空调器
CN218348777U (zh) 空调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