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6588U -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6588U
CN219516588U CN202221973547.6U CN202221973547U CN219516588U CN 219516588 U CN219516588 U CN 219516588U CN 202221973547 U CN202221973547 U CN 202221973547U CN 219516588 U CN219516588 U CN 219516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electronic tag
tag
endoscop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35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紫剑
王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lver Tr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lver Tr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lver Tr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lver Tr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35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6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6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6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包括:内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以及嵌入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多个RFID Tag,所述内壳体中部设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用于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内窥镜/内镜的工作杆部,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环绕该通孔设有RFID Tag安装卡扣结构,所述RFID电子标签装配在该RFID Tag安装卡扣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标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识别,方便进行扫码识别、同时结构简单、兼容性更好且不会对正常的手术操作使用和器械本体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手术设备和器械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使用内窥镜的手术占比在各医疗机构的手术中逐年提高。与传统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诸多优势。内窥镜和相关的内镜手术器械是开展微创手术的基础。内窥镜主要分为软管式内窥镜(以下简称:软式内镜)和硬管式内窥镜(以下简称:硬式内镜),软式内镜主要包括胃镜、肠镜、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硬式内镜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关节镜、宫腔镜等。
内镜及相关器械的品类、规格越来越多,各家医院的相关器械保有数量持续上升,如何进行固定资产的追溯从而进行成本管理成为各医院关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966196U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子内镜感应追溯及管理***,该***所述内镜包括镜头、镜头盖及传输线,所述镜头端部或所述镜头盖的底部设置有RFID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的外侧设置有防水隔层,所述清洗装置内设有用于读取所述RFID射频芯片信息的读卡器,所述读卡器读取的信息有线或无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台。而该技术设置RFID电子标签需要对内镜进行改造,完成改造后可能对于内镜设备的结构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其应用范畴只能涵盖带有镜头的内镜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包括:内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以及嵌入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中的RFID Tag;
其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部设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用于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内窥镜/内镜的工作杆部,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环绕该通孔设有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所述RFID Tag装配在该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卡扣以及设置在内壳体上的RFID芯片安装槽,该卡扣与该RFID芯片安装槽的端部装配锁死,所述卡扣和所述RFID芯片安装槽与所形成的空腔与所述RFID Tag相匹配,所述RFID Tag设置在该RFID芯片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的卡扣两侧设有条状镂空槽,通过该条状镂空槽对所述内壳体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芯片安装槽远离通孔一端设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设置为凹形,通过该限位滑槽可以在装配时对卡扣进行滑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RFID Tag安装件至少设置2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端部设有橡胶圈放置槽,用于对密封橡胶圈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橡胶圈的内径尺寸,小于工作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绕通孔设置若干用于记录信息的RFID Tag,实现RFID信号的多方位识读,使得识别精度更高且操作更自由;
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加工难度小,且在使用时无需对手术设备本身结构进行调整,兼容性更好,不会对正常的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造成影响。
本电子标签可适用于硬式内镜及软式内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工作杆部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壳体拆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橡胶圈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材质的RFID Tag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10,包括:内壳体1、设置在内壳体1外部的外壳体2以及嵌入在所述外壳体2中的RFID Tag 3;
其中,所述内壳体1和所述外壳体2中部设有贯通的通孔5,该通孔5用于将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10设置在内镜器械的工作杆部20,在所述内壳体1和所述外壳体2环绕该通孔5设有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4,所述RFID Tag3装配在该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4中。在内壳体1和外壳体2环绕该通孔5设置至少2个RFID Tag 3能够实现多方向识读,提高了识读的便捷性,且该内窥镜和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10的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无需对手术设备本身结构进行调整,兼容性更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内镜器械,例如各种刀、钳、针持等。同时本电子标签不会对正常的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造成影响。
优选地,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4包括:设置在外壳体2上的卡扣21以及设置在内壳体1上的RFID芯片安装槽12,该卡扣21与该RFID芯片安装槽的12端部装配锁死,所述卡扣21和所述RFID芯片安装槽12与所形成的空腔与所述RFID Tag 3相匹配,所述RFID Tag 3设置在该RFID芯片安装槽12中;
其中,该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4在内壳体1上呈方形凸起状设置,该RFID芯片安装槽12设置在该方形凸起结构内部,该卡扣21末端与该RFID芯片安装槽12的槽口装配锁死。通过卡扣21和RFID芯片安装槽12的巧妙装配,使该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4的密封性得到提高,结合内外壳体2的材质设置,能够使得装置可以进行耐受低温消毒灭菌程序。
优选地,RFID芯片安装槽12远离通孔5一端设有限位滑槽121,该限位滑槽121设置为凹形,通过该限位滑槽121可以在装配时对卡扣21进行滑动限位。
进一步优选地,外壳体2的卡扣21两侧设有条状镂空槽22,通过该条状镂空槽22与上述的凹形设置的限位滑槽121的凸起两边装配,可以对内壳体1进行限位。能够使内壳体1和外壳体2在装配时更精准和省力。
优选地,RFID Tag安装件4环绕通孔5等间距设置为3个。在设置为3个时识别精度较高,且成本较低,是较为优选的方案。
优选地,内壳体1和所述外壳体2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6。
优选地,内壳体1与所述外壳体2连接的端部设有橡胶圈放置槽11,用于对密封橡胶圈6进行限位。
进一步优选地,密封橡胶圈6的内径尺寸,略小于工作杆部20的直径。在将该装置与工作杆进行装配时,通过该密封橡胶圈6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工作杆的任意位置,不会轻易移位。
优选地,RFID Tag3的材质可以为树脂、陶瓷、PCB、FPC封装结构。如图5为基于PCB的RFID Tag举例。
优选地,该RFID Tag3包括:作为载体的PCB板31,设置在该PCB板31上的天线32以及设置在该PCB板31上的RFID芯片33,该RFID芯片33设置在该PCB板31居中位置,天线32在PCB板31上螺旋环绕设置。
优选地,RFID Tag3的RFID射频频段可以为HF或UHF。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以及嵌入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RFID Tag;
其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部设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用于将RFID Tag固定在内镜的杆部位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环绕该通孔设有多个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所述RFID Tag装配在该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卡扣以及设置在内壳体上的RFID芯片安装槽,该卡扣与该RFID芯片安装槽的端部装配锁死,所述卡扣和所述RFID芯片安装槽与所形成的空腔与所述RFID Tag尺寸相匹配,所述RFID Tag设置在该RFID芯片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卡扣两侧设有条状镂空槽,通过该条状镂空槽对所述内壳体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芯片安装槽远离通孔一端设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设置为凹形,通过该限位滑槽可以在装配时对卡扣进行滑动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安装件至少设置2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其作用是固定整个RFID Tag,防止其从内镜器械的杆状部分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端部设有橡胶圈放置槽,用于对密封橡胶圈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内径尺寸,小于内镜器械的杆状部分的直径。
CN202221973547.6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Active CN219516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3547.6U CN21951658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3547.6U CN21951658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6588U true CN219516588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3547.6U Active CN21951658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6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0024B2 (en) RFID transponder for a medical instrument and/or for an endoscope, medical instrument and/or endoscope, and assembly method
US11712149B2 (en) Endoscop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AU2010282301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ingle use imaging device for sterile environments
US7775971B2 (en) Capsule apparatus with rigid and flexible wiring board sections
US6939295B2 (en) Capsule endoscope
US9940569B2 (en) RFID tag assembly and surgical instrument
JP5203958B2 (ja) 生体内画像化装置
CA2749449C (en) Wireless camera coupling with rotatable coupling
US7374081B2 (en) Identification device having reusable transponder
US20060214791A1 (en) Button-type RFID tag
US20080211634A1 (en) Auto recognition of a shaver blade for medical use
US20060004257A1 (en) In vivo device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thereof
EP2002780A1 (en) In-vivo image acquir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in-vivo image acquiring system
JP2003325439A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2005205071A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CN219516588U (zh) 一种内镜器械管理用电子标签
US2006001501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 vivo illumination
EP1803386B1 (en) Device for in-vivo illumination
JP2017225725A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管理システム
JP3993566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JP2005205072A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2006020971A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システム
CN215383929U (zh) 可塑形微型探视器
JP4583768B2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CN219048374U (zh) 内窥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