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2266U -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 Google Patents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2266U
CN219422266U CN202222520047.3U CN202222520047U CN219422266U CN 219422266 U CN219422266 U CN 219422266U CN 202222520047 U CN202222520047 U CN 202222520047U CN 219422266 U CN219422266 U CN 219422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gulating
heat
garmen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00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加华
王永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00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2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2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2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例如包括:衣服本体;均温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且所述导温管道环绕排布在所述均温层的外侧壁上,所述均温层与所述导温管道热传导连接;导温件,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之外,所述导温件内设有过流通道,所述导温管道延连通所述过流通道;调温件,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之外,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导温件;以及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之外,所述循环泵连通在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导温管道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调温衣服均匀调温。

Description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人体调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背景技术
户外工作人员如站岗执勤人员、医护人员等经常需要在户外进行长期工作,而户外工作经常需要面临例如炎热或寒冷等恶劣天气,特别是在炎热天气下进行户外工作容易出现高温中暑等情况,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市面上现有的制冷衣服通常采用风冷或液冷式结构,但现有的制冷衣服大多在衣服上加装多个制冷模块,这种方案不仅会加重衣服的重量,而且在制冷衣服实际使用过程中,降温区域会集中在制冷模块的冷量传递区域,整件制冷衣服出现温度不均匀的问题,难以使制冷衣服保持恒温制冷,从而降低对用户产生的制冷效果;此外,这种方案由于制冷区域不均,导致实际制冷效率低的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穿着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通过在衣服本体内设置均温层,由均温层热传导衣服本体内的导温管道的温度,能够使调温衣服的整面温度均匀,同时提高调温衣服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包括:衣服本体;均温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且所述导温管道环绕排布在所述均温层上,所述均温层与所述导温管道热传导连接;导温件,所述导温件内设有过流通道,所述导温管道连通所述过流通道;调温件,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导温件;以及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通在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导温管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包括里料和布料层,所述均温层设置在所述里料和所述布料层之间,所述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布料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导温管道和所述布料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设置有收容槽,所述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均温层相互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温件包括第一导温件、第二导温件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温件和所述第二导温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温件和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过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温件和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过流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包括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温管道,所述第二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循环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温件包括第一调温件和第二调温件,所述第一调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温件远离所述第二导温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调温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温件远离所述第一导温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导温件,所述第二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二导温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第一调温件远离所述第一导温件的一侧、且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一调温件,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第二调温件远离所述第二导温件的一侧、且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二调温件,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容置盒,所述容置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温件、所述调温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盒内;其中,所述导温管道穿过所述容置盒与所述导温件、所述循环泵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进风口邻近所述风扇设置,所述出风口邻近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远离所述风扇的一侧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围绕所述导温件设置、且位于所述导温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隔热件上设置有隔热开孔,所述调温件嵌设在所述隔热开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环绕所述衣服本体设置,所述腰带连接所述容置盒且可以将所述容置盒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通过在衣服本体内设置均温层和导温管道,导温管道内可以充入导温液体,通过循环泵进行液体循环并由调温件对导温管道内液体进行调温,再将导温管道的温度传递至均温层,以实现均温层整面产生调温效果,实现调温衣服的调温区域均衡与温度均衡,提高调温衣服的制冷或制热效率,解决了由于温度不均匀与调温效率低而导致的穿着舒适度差的问题,且均温层采用轻质材料,降低了调温衣服的重量;此外,通过在导温件内设置双层过流回路的过流通道,以及低功率半导体调温片对导温管道内液体进行温度交换,提高了调温效率,增加了调温衣服的续航时间,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散热组件使用轴流风扇对调温件进行散热,并采用堆叠式散热鳍片,减小散热占比体积,缩小了调温衣服的整机重量和体积,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温衣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中的所述容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的E-E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中的所述导温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一种调温衣服中的所述容置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1,如图1、图4、图10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例如包括:衣服本体10、均温层20、导温管道30、导温件40、调温件50和循环泵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传导连接”是指两个物体间可以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或者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例如可以通过导热硅脂/硅胶,或者石墨等中间导热介质进行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
具体地,如图2、图3a、图3b所示,所述衣服本体10例如为马甲设计,所述衣服本体10设置开衫,且开衫处例如可以设置拉链,便于用户穿戴。所述均温层20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10内部,所述均温层20例如为石墨烯等导温材质制成,增加调温效果,同时所述均温层20采用的轻质材料可以降低所述调温衣服1的重量。所述均温层20在所述衣服本体10内环绕设置,进而增加用户穿戴时所述均温层10的作用面积。所述导温管道30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10内部,且所述导温管道30环绕排布设置在所述均温层20的外侧壁上,所述导温管道30例如呈等距离横向堆叠分布,从而扩大与所述均温层20的接触面积所述导温管道30例如为内部中空的塑料软管,所述均温层20可以与所述导温管道30之间进行热传递,所述导温管道30内可以充入例如导冷液等高效率热传导液体,从而使所述导温管道30内的液体与所述均温层20之间进行热交换。如图4、图6、图10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还设置有容置盒100,所述容置盒100例如为矩形壳体,所述导温件40、所述调温件50和所述循环泵60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盒100内,所述导温件40内设置有过流通道41,所述导温管道30延伸至所述衣服本体10外并连通所述过流通道41,所述导温管道30内液体可以流经所述过流通道41并与所述导温件40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调温件50热传导连接所述导温件40,另外,所述调温件50可例如是半导体制冷/热片。半导体制冷/热片是基于帕尔帖原理以实现制冷或制热,其工作原理及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方案,此次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60连通在所述过流通道41和所述导温管道30之间,所述循环泵60例如为蠕动泵,在所述导温管道30内设置导温液体时,所述循环泵60可以驱动所述导温管道30内的液体流动,所述导温管道30内液体在所述过流通道41内被所述调温片50进行制冷或制热,并在流通中与所述均温层20之间进行热传递,从而实现均温层20整面产生调温效果,使所述调温衣服1的调温区域均衡与温度均衡,提高所述调温衣服1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b、图4所示,所述衣服本体10包括里料11和布料层12,所述均温层20设置在所述里料11和所述布料层12之间,所述导温管道30设置在所述均温层20和所述布料层1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10还包括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设置在所述导温管道30和所述布料层12之间,所述隔热层13例如采用柔性隔热材料,从而降低外界温度影响,避免所述导温管道30通过所述布料层12与空气发生热交换。所述隔热层13设置有收容槽131,所述导温管道30设置在所述收容槽131内,所述隔热层13与所述均温层20相互贴合,所述隔热层13与所述均温层20例如通过粘胶或者车缝等方式固定,从而固定所述导温管道30,同时减小所述衣服本体10的厚度,使所述导温管道30内的冷量或热量单向导入到所述均温层2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导温件40包括第一导温件42、第二导温件43和隔板44,所述隔板4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第二导温件43之间,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第二导温件43与所述隔板44之间分别形成腔体,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第二导温件43分别在腔体内设有多重过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隔板44之间设有第一过流通道411,所述第二导温件43和所述隔板44之间设有第二过流通道412,所述过流通道41包括所述第一过流通道411和所述第二过流通道412,所述隔板44上设置有连通孔441,所述第一过流通道411通过所述连通孔441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412,从而扩大所述导温件40内所述过流通道41与所述导温件40的接触面积,增强所述导温件40对所述过流通道41内的调温效果。所述第一过流通道411连通所述导温管道30,所述第二过流通道412通过所述导温管道30连通所述循环泵60,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第二导温件43通过所述隔板44隔开形成双层回路路径,其中所述过流通道41的宽度例如在2~7mm,使所述导温件40的导温效率更加高效,从而实现快速调温,对通过所述导温管道30流经所述导温件40的液体进行快速降温或升温。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温件40还可以设置例如第三导温件及更多,从而通过多层层叠回路进一步提升所述导温件40的导温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所述调温件50例如包括第一调温件51和第二调温件52,所述第一调温件51和所述第二调温件52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温件4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调温件51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导温件42,所述第二调温件52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二导温件43,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调温件51和所述第二调温件52分别对所述第一导温件42和所述第二导温件43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制冷或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包括散热组件70,所述散热组件70例如包括第一散热鳍片71、第二散热鳍片72和风扇73。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例如为多个并排设置的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一调温件51,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二调温件52,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例如与所述调温件50同为纵向设置,且为多个散热翅片堆叠形成,进而缩小所述散热组件70所占空间,减小散热占比体积和整机重量。所述风扇73例如为轴流风扇,所述风扇73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的同一侧,所述风扇73朝向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方向吹风,扩大气流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的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还包括隔热件80,所述隔热件80例如为低传导系数材料部件。所述隔热件80例如为矩形,且围绕所述导温件40设置,所述隔热件80上设置有隔热开孔81,所述隔热开孔81例如与所述调温件50形状相对,使所述调温件50嵌设在所述隔热开孔81中,且所述调温件50暴露于所述隔热开孔81外的相对两端分别热传递连接所述散热组件80和所述导温件40,从而减少所述散热组件80对所述导温件40的热传导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还包括水箱90,所述水箱90连通在所述导温管道30和所述循环泵60之间,所述水箱90还设有水箱开口91,以便于用户通过所述水箱开口91从所述水箱90中加入、排出或更换液体,所述水箱90与所述导流通道30相连通,从而通过所述水箱90向所述导流通道30内充入液体并进行液体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10所示,所述容置盒100为矩形壳体,所述容置盒100表面设置有相对应的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其中所述进风口110设置在靠近穿戴用户头部的一侧,所述出风口120设置在靠近穿戴用户退步的一侧。所述导温件40、所述调温件50、所述循环泵60、所述散热组件70、所述隔热件80和所述水箱90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盒100内,所述容置盒100表面还设有开口设置所述水箱开口91,以便于用户向所述水箱90加入或排出液体。其中,所述导温管道30延伸出所述衣服本体10并延伸至所述容置盒100内,所述导温管道30依次连通所述导温件40、所述循环泵60和所述水箱90并形成循环回路,当所述调温衣服1进行调温时,所述导温管道30内液体经过所述导温件40进行降温或升温,并在所述循环泵60作用下导向所述衣服本体10内,并通过所述衣服本体10内设置的所述导温管道30对所述均温层20进行制冷或制热,从而实现对穿戴者的调温效果。所述风扇73邻近所述进风口110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71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72远离所述风扇73的一侧连通所述出风口120,从而避免所述散热组件70吹出的散热气流吹向用户上半身,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盒100内还设置有电源件和电路板,所述电源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风扇73、所述循环泵60和所述调温件50,提供电源进行电性驱动,所述容置盒100表面例如设置有触控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使用户通过所述触控按钮和所述电路板控制调温开启或关闭,以及调节制冷或制热等。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盒100例如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或者不设置容置盒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调温衣服1还包括腰带200,所述腰带200环绕所述衣服本体10设置,所述腰带200设置有连接扣,以便于用户穿戴以及根据不同用户对所述调温衣服1穿戴松紧程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用户穿戴需求。所述腰带200连接所述容置盒100且可以将所述容置盒100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10上,以实现用户穿戴及取下所述容置盒100,方便用户使用。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衣服1可以不设置腰带200,且所述容置盒100之间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1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衣服本体内设置均温层和导温管道,导温管道内可以充入导温液体,通过循环泵进行液体循环并由调温件对导温管道内液体进行调温,再将导温管道的温度传递至均温层,以实现均温层整面产生调温效果,实现调温衣服的调温区域均衡与温度均衡,提高调温衣服的制冷或制热效率,解决了由于温度不均匀与调温效率低而导致的穿着舒适度差的问题,且均温层采用轻质材料,降低了调温衣服的重量;此外,通过在导温件内设置双层过流回路,以及低功率半导体调温片对导温管道内液体进行温度交换,提高了调温效率,增加了调温衣服的续航时间,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散热组件使用轴流风扇对调温件进行散热,并采用堆叠式散热鳍片,减小散热占比体积,缩小了调温衣服的整机重量和体积,增加了实用性。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各个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路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路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服本体;
均温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
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内部,且所述导温管道环绕排布在所述均温层上,所述均温层与所述导温管道热传导连接;
导温件,所述导温件内设有过流通道,所述导温管道连通所述过流通道;
调温件,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导温件;以及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通在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导温管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包括里料和布料层,所述均温层设置在所述里料和所述布料层之间,所述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均温层和所述布料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导温管道和所述布料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设置有收容槽,所述导温管道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均温层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件包括第一导温件、第二导温件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温件和所述第二导温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温件和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过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温件和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过流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包括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温管道,所述第二过流通道连通所述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件包括第一调温件和第二调温件,所述第一调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温件远离所述第二导温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调温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温件远离所述第一导温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导温件,所述第二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二导温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第一调温件远离所述第一导温件的一侧、且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一调温件,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第二调温件远离所述第二导温件的一侧、且热传递连接所述第二调温件,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盒,所述容置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温件、所述调温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盒内;其中,所述导温管道穿过所述容置盒与所述导温件、所述循环泵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进风口邻近所述风扇设置,所述出风口邻近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远离所述风扇的一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围绕所述导温件设置、且位于所述导温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隔热件上设置有隔热开孔,所述调温件嵌设在所述隔热开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温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环绕所述衣服本体设置,所述腰带连接所述容置盒且可以将所述容置盒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上。
CN202222520047.3U 2022-09-22 2022-09-22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Active CN219422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0047.3U CN2194222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0047.3U CN2194222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2266U true CN219422266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0047.3U Active CN2194222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2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48520A1 (en) Cooling/heating pad
CN211064023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13809027B (zh) 一种内装半导体制冷***及风扇的水冷散热器
WO2023160498A1 (zh) 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方法
CN108327269A (zh) 一种半导体控温生物3d打印喷头
CN209497790U (zh) 一种应用于农业数据共享的网络服务器
CN219422266U (zh) 具有提升调温均匀性的调温衣服
TWI775368B (zh) 液冷頭、液冷頭元件及液冷散熱器
CN210808094U (zh) 电路板、换热***及制冷***
CN21888724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
CN217695324U (zh) 一种降温服的制冷***
CN115068722B (zh) 一种双循环回路的水箱设备
CN217960840U (zh) 体外循环机用热交换器
CN210425377U (zh) 一种便携式触体温调装置
CN219578326U (zh) 一种体外冷热调控衣服
KR20180080019A (ko) 냉온 매트장치
KR20180080022A (ko) 냉온 매트장치
CN111657580A (zh) 智能恒温衣服
CN212814357U (zh) 一种降温衣服
CN215913361U (zh) 一种调温服
CN110557932A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手机
CN219454307U (zh) 调温装置及调温服
TW201534233A (zh) 穿戴式溫度調節裝置
CN215176073U (zh) 一种电源外置的冷暖垫一体机
CN117084910B (zh) 一种冷热敷温度可调的空气波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