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031U -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031U
CN219368031U CN202320417088.1U CN202320417088U CN219368031U CN 219368031 U CN219368031 U CN 219368031U CN 202320417088 U CN202320417088 U CN 202320417088U CN 219368031 U CN219368031 U CN 219368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heat
temperature sensor
condenser
refrig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70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坤
姜光辉
李维业
邢帅
张乐乐
翟峻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04170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包括蓄热水箱、发动机、太阳能蓄热板、控制器和制冷***,太阳能蓄热板与蓄热水箱连接,蓄热水箱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制冷***连接,蓄热水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切换阀,制冷***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循环回路的发生器、冷凝器、节流立管、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和热回收器,蒸发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冷凝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二和所述切换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并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切换阀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太阳能与发动机余热进行切换,满足车辆的制冷需求又可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藏车空调装置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压缩式制冷机制冷。一般要消耗8%~12%的汽车发动机动力,不仅增加了车辆的油耗,而且可能引起水箱过热,影响冷藏车的动力性。另外压缩式制冷机大部分是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氟利昂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对臭氧层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2022年全国各地普遍高温,部分省市气温突破历史最高气温。截止到该年度8月15日,区域性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64天。全国26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40℃。在如此高温环境下,蒸气压缩式制冷效果非常差,甚至丧失制冷能力。吸收式制冷是一种与外界环境变化趋势相匹配的制冷形式,制冷剂环保,而且与太阳能结合时,外界环境温度越高,驱动热源越大,制冷效果越好。但吸收式制冷换热面积较大,一般汽车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9%,即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只有49%用于做功,而51%的能量以余热散发于环境而浪费。因此,解决制冷功耗并减少能源消耗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包括蓄热水箱、发动机、太阳能蓄热板、控制器和制冷***,所述太阳能蓄热板与所述蓄热水箱连接,所述蓄热水箱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切换阀,所述蓄热水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连接,所述制冷***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循环回路的发生器、冷凝器、节流立管、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和热回收器,所述蒸发器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侧壁,所述冷凝器沿着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蒸发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冷凝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温度传感器二和所述切换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优选的,所述制冷***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制冷***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吸收器安装在所述车厢的后侧上方。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冷藏车的驾驶室与所述车厢之间。
优选的,所述蓄热水箱安装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发生器相邻。
优选的,还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发生器、所述热回收器与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依次连通,所述发生器内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循环管路流至所述吸收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并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切换阀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太阳能与发动机余热进行切换,既可以满足车辆的制冷需求,又可以节省能源,环保高效。通过将蒸发器安装在车厢顶部,冷凝器安装在车厢侧壁,利用两者的高度差进行节流,减少零件数量,降低设备成本,降低管路泄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安装在冷藏车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蓄热水箱;2、发动机;3、太阳能蓄热板;4、发生器;5、热回收器;6、吸收器;7、溶液泵;8、冷凝器;9、节流立管;10、蒸发器;11、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一;13、温度传感器二;14、切换阀;15、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包括蓄热水箱1、发动机2、太阳能蓄热板3、控制器11和制冷***,所述太阳能蓄热板3与所述蓄热水箱1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一端与所述发动机2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与所述发动机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切换阀14,所述蓄热水箱1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连接,所述制冷***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循环回路的发生器4、冷凝器8、节流立管9、蒸发器10、吸收器6、溶液泵7和热回收器5,所述蒸发器10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顶部,蒸发器10为平行流蒸发器,车厢内部热气流自然上升,低温的蒸发器10位于车厢最高处,可以直接将热气流冷却下沉,从而形成自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果,所述冷凝器8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侧壁,所述冷凝器8沿着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冷凝器8为平行流冷凝器,当车辆行驶时,高速流动的气流,可以非常高效地对冷凝器8进行冷却,使冷凝器8内的热量散发到环境中,节省了强制冷却的动力设备,既节省了设备成本,且节省了驱动动力,所述蒸发器1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12,所述冷凝器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13,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2、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3和所述切换阀1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1通信连接。
由于冷凝器8和蒸发器10之间存在压差,需要通过节流阀进行降压,而增加节流阀既要增加设备成本,且增加管路泄漏风险,通过将蒸发器10安装在车厢顶部,冷凝器8安装在车厢侧壁,通过节流立管9将两者连接,利用蒸发器10与冷凝器8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节流,减少节流阀的数量,降低设备成本。
蒸发器10和冷凝器8内是气液共存空间,气体可以认为是饱和蒸气,录入不同型号冷凝器8和蒸发器10的水蒸气温度和压力物性参数表,如表1所示,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找出对应的饱和压力。若没有对应的温度时,则利用相邻数据等比计算出对应的温度和压力,从而计算出冷凝器8和蒸发器10的压力差。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为例,如某型号的蒸发器10的蒸发温度为2℃,冷凝器8的冷凝温度为45℃时,二者对应的饱和压力分别为706Pa和9590Pa,二者的额定饱和压差为8884Pa,由液柱形成该压差,可以计算液柱高度为906mm,即节流立管9的高度为906mm。当检查到冷凝器8和蒸发器10的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差小于该设计值,比如上面所得的8884Pa,因为车厢内温度较为恒定,说明冷凝压力较低,则说明此时环境温度不足以作为驱动热源,此时,控制器11控制切换阀14切换至发动机2与蓄热水箱1连接,进入发动机余热吸收式制冷循环。
表1
进一步,所述制冷***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制冷***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两侧。利用车厢左右对称结构,在车厢的左右两侧各布置一组制冷***,当车厢内货物较多、需要的制冷量较大时,两组制冷***可同运行;当车厢内货物较少、需要的制冷量较小时,可只运行其中一组制冷***,能量调节更加灵活,满足不同货物的制冷需求,并进一步降低能源浪费,并保证车辆整体平衡。
所述吸收器6安装在所述车厢的后侧上方。吸收器6也是需要冷却的换热设备,通过将吸收器6外挂在车厢的后侧上方,一方面安装位置较高,防止冷藏车行驶过程中被其它车辆碰撞,保证吸收器6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高速气流对吸收器6进行冷却降温,节省冷却成本和驱动能源。
所述发生器4安装在所述冷藏车的驾驶室与所述车厢之间。所述蓄热水箱1安装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蓄热水箱1与所述发生器4相邻。充分利用冷藏车外部可利用的空间,不占用冷藏车内部空间,增加冷藏车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可就近利用蓄热水箱1的热量,节省能源。
冷藏车制冷***还包括循环管路15,所述发生器4、所述热回收器5与所述吸收器6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5依次连通,所述发生器4内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5流至所述吸收器6内,形成吸收式制冷,热回收器5为套筒式溶液热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冷藏车制冷***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
太阳能制冷循环:通过太阳能蓄热板3收集太阳能,并转换成热能储存在蓄热水箱1,蓄热水箱1中的温度为90℃左右,通过水管向发生器4提供热水热源,加热其内的低温、低浓度溶液,从而使得溶液中沸点较低的制冷剂蒸发出来进入冷凝器8,冷凝器8位于车厢侧壁,为平行流换热器,由上主管、下主管及两主管之间的分流管构成,通过车厢侧壁空气流动散热,将其内的制冷剂蒸气凝结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立管9节流,降温降压后进入车厢内顶部的蒸发器10,蒸发器10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车厢内部的热量蒸发,产生制冷效果后,变成制冷剂蒸气进入车厢侧壁外挂的吸收器6,被自吸收器6顶部的布液器均匀流下的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后变成浓度较低的稀溶液,稀溶液被溶液泵7抽吸,通过热回收器5被自发生器4出来的高温浓溶液预热后,进入发生器4,重新开始循环。
吸收剂循环:发生器4内的制冷剂蒸气被加热蒸发后,剩下的高温浓溶液,通过热回收器5被吸收器6内的低温稀溶液冷却后,进入吸收器6顶部的布液器并均匀流下,吸收器6吸收的来自蒸发器10的制冷剂蒸气变成低浓度的稀溶液,然后通过溶液泵7并经热回收器5预冷后送入发生器4内再次循环。
发动机余热吸收式制冷循环:当阴天或者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吸收式制冷的驱动热源时,此时控制器11通过接收温度传感器一12和温度传感器二13的检测结果,判断对应的实际工况的饱和压力差,若该饱和压力差小于额定饱和压力差,则说明太阳能的温度较低,不足以驱动制冷剂从冷凝器8进入蒸发器,从而无法进行制冷循环时,控制器11开启切换阀14,热源切换至发动机水套冷却***,由发动机余热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驱动热源,从而进行制冷循环,满足冷藏车内货物的制冷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水箱(1)、发动机(2)、太阳能蓄热板(3)、控制器和制冷***,所述太阳能蓄热板(3)与所述蓄热水箱(1)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一端与所述发动机(2)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与所述发动机(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切换阀(14),所述蓄热水箱(1)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连接,所述制冷***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循环回路的发生器(4)、冷凝器(8)、节流立管(9)、蒸发器(10)、吸收器(6)、溶液泵(7)和热回收器(5),所述蒸发器(10)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顶部,所述冷凝器(8)安装在冷藏车的车厢的侧壁,所述冷凝器(8)沿着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蒸发器(1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12),所述冷凝器(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13),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2)、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3)和所述切换阀(1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制冷***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6)安装在所述车厢的后侧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4)安装在所述冷藏车的驾驶室与所述车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1)安装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蓄热水箱(1)与所述发生器(4)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制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路(15),所述发生器(4)、所述热回收器(5)与所述吸收器(6)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5)依次连通,所述发生器(4)内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5)流至所述吸收器(6)内。
CN202320417088.1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Active CN219368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088.1U CN219368031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088.1U CN219368031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031U true CN21936803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7088.1U Active CN219368031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3412B (zh)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及制冷制热方法
CN101000179B (zh) 三级吸收式制冷机
CN1079145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
US7762103B2 (en) Absorption cooling system
CN101105348A (zh) 氨—水吸收式汽车空调机
US11975593B2 (en) Heat pump system, heat management method and vehicle
CN101000180A (zh) 两级与多级吸收式制冷机
CN114571953B (zh) 汽车的热管理***及汽车
CN102080898A (zh)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蒸发冷凝冷水机组
CN101893347A (zh) 直接式太阳能空调复合***
CN114322354B (zh) 一种吸收式循环制冷***及其工艺
CN201053786Y (zh) 高效节能热泵热水机组
CN102645050A (zh) 一种工质浓度可调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及方法
CN205425322U (zh) 一种多源热管节能***
CN101504224B (zh) 汽车用太阳能和发动机余热双能制冷空调
CN219368031U (zh) 一种太阳能、余热互换双***吸收式冷藏车制冷***
CN201973952U (zh)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蒸发冷凝冷水机组
CN102287958B (zh) 一种溴化锂溶液吸收式空调的制冷方法
CN114290869B (zh) 车辆的热管理***和挖掘机
CN215597816U (zh) 空调***
CN101403542A (zh) 一种利用空气潜能的热泵机组
CN208382613U (zh) 一种微小型氨—硫氰酸钠吸收式空调
CN207006619U (zh) 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CN202928190U (zh) 一种喷气增焓型空调机组
CN102478322A (zh) 环保型综合利用太阳能和汽车发动机余热的制冷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