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311U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0311U
CN219350311U CN202190000572.3U CN202190000572U CN219350311U CN 219350311 U CN219350311 U CN 219350311U CN 202190000572 U CN202190000572 U CN 202190000572U CN 219350311 U CN219350311 U CN 219350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current collecto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900005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史人
木暮太一
市桥明
结城贵皓
宫本昌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0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0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具备:外装部件(10),具有可挠性;电池元件(20),收纳于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扁平形状;第一布线部件(30、40),从外装部件的内部延伸至外部;以及多个第二布线部件(50、60),配置于外装部件的内部,并与第一布线部件接合,电池元件包括在至少一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或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电极集电体(21A、22A),电极集电体包括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多个露出部(21AH、22AH),在多个露出部分别设置有将电极集电体与多个第二布线部件接合的集电体接合部(55),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等多种多样的电子设备的普及,作为小型、轻量以及高能量密度的电源,二次电池的开发正在进行。二次电池的各构成会对电池特性造成影响,因而正在进行各种研究。
列举一个例子,在使用层压膜等外装部件的二次电池中,为了实现各种目的,正在研究使接片(或引线)的形状以及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结构等合理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6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6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7161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虽然如上所述正在进行各式各样的研究,但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的可靠性和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结构的省空间化的兼顾仍不充分,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的可靠性高、且外装部件内的空间的利用效率高的二次电池。
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具备:外装部件,具有可挠性;电池元件,收纳于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扁平形状;第一布线部件,从外装部件的内部延伸至外部;以及多个第二布线部件,配置于外装部件的内部,并与第一布线部件接合。电池元件包括在至少一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集电体。电极集电体包括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多个露出部。在多个露出部分别设置有将电极集电体与多个第二布线部件接合的集电体接合部。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收纳于外装部件内部的电池元件所包括的电极集电体与配置于外装部件内部的多个第二布线部件接合,多个第二布线部件与从外装部件的外部延伸至内部的第一布线部件接合。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相对于电极集电体的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电极集电体与第二布线部件的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据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使电极集电体与第二布线部件的接合部省空间化,一面提高电极集电体与第二布线部件的接合的可靠性。
需要指出,本技术的效果未必限定于在此说明的效果,也可以是后述的本技术相关联的一系列效果中的任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池元件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正极及负极各自的剖面构成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剖面构成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其他剖面构成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正极引线、正极接片以及正极集电体的接合的具体样态的正极集电体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剖面构成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二次电池的应用例(电池包:单电池)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涉及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说明的顺序如下所述。
1.二次电池
1-1.构成
1-2.动作
1-3.制造方法
1-4.作用及效果
2.变形例
3.二次电池的用途
<1.二次电池>
首先,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
在此说明的二次电池是利用电极反应物质的嵌入和脱嵌而得到电池容量的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在二次电池中,为了防止在充电中途、电极反应物质在负极的表面析出,负极的充电容量大于正极的放电容量。即,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电化学容量大于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电化学容量。
电极反应物质为碱金属及碱土类金属等轻金属,但并无特别限定。碱金属为锂、钠以及钾等。碱土类金属为铍、镁以及钙等。
以下,以电极反应物质为锂的情况举例。利用锂的嵌入和脱嵌而得到电池容量的二次电池是所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锂以离子状态被嵌入以及脱嵌。
<1-1.构成>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池元件2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正极21及负极22各自的构成的剖视图。图4及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构成的剖视图。
需要指出,在图3中,汇总示出了具有相互通用的构成的正极21及负极22。图4中示出了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5中示出了沿图1的B-B线的剖面。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正对图4及图5时的上下方向设为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另外,在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上,将正对图4及图5时的上方向设为二次电池的上侧,将下方向设为二次电池的下侧。
如图1至图5所示,二次电池具备外装膜10、电池元件20、正极布线200、负极布线300、正极密封剂70、负极密封剂80、正极绝缘带90、100、负极绝缘带110、120以及辅助绝缘带130。正极布线200包括正极引线30及多个正极接片50、且负极布线300包括负极引线40及多个负极接片60。
在二次电池中,电池元件20收纳于外装膜10的内部,并且,正极布线200及负极布线300与电池元件20连接。正极布线200及负极布线300各自从外装膜10的内部朝向外部在彼此共同的方向上延伸。
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是使用外装膜10作为用于收纳电池元件20的外装部件的层压膜型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具有扁平的立体形状。
[外装膜]
外装膜10是具有可挠性(或者柔软性)的外装部件,更为具体而言,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是中空的袋状部件。外装膜10包含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具体而言,外装膜10是从内侧起依次层叠有熔接层、金属层以及表面保护层的三层的层压膜。熔接层是包含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的高分子膜,能够使用热熔接法等进行熔接。金属层是包含铝等金属材料的金属箔。表面保护层是包含尼龙等高分子材料的高分子膜。不过,作为层压膜的外装膜10的层数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为两层或四层以上。另外,外装膜10并不限定于多层,也可以为单层。
外装膜10具有用于使正极布线200突出的开口部10K1、且具有用于使负极布线300突出的开口部10K2。开口部10K1在正极布线200经由开口部10K1向外装膜10的外部延伸出的状态下被正极密封剂70密封。另外,开口部10K2在负极布线300经由开口部10K2向外装膜10的外部延伸出的状态下被负极密封剂80密封。
[电池元件]
电池元件20是进行充放电反应的元件,如图1至图5所示,收纳于外装膜10的内部。电池元件20包括正极21、负极22、隔膜23以及作为液状的电解质的电解液。不过,在图1至图5中省略了电解液的图示。
正极21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被卷绕。具体而言,正极21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相互层叠,并以层叠的状态被卷绕。因此,电池元件20是包括隔着隔膜23被卷绕的正极21及负极22的卷绕电极体。需要指出,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各自的卷绕数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地设定。
不过,正极21的高度小于隔膜23的高度。这是为了防止由正极21引起的短路。另外,负极22的高度比隔膜23的高度小、且比正极21的高度大。这是为了防止由负极22引起的短路,并且防止由充放电时析出锂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正极21是构成电池元件20的一方的电极。正极21包括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正极集电体21A是包含铝等金属材料的金属箔。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不过,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也可以仅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单面。
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含嵌入和脱嵌锂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等含锂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指包含锂和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作为构成元素的氧化物、磷酸化合物、硅酸化合物以及硼酸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也可以还包含正极粘结剂及正极导电剂等。
负极22是构成电池元件20的另一方的电极。负极22包括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负极集电体22A是包含铜等金属材料的金属箔。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不过,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也可以仅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单面。
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包含嵌入和脱嵌锂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及金属系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碳材料是指石墨等。金属系材料是指包含能够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具体而言,是包含硅及锡等的材料。金属系材料可以为单体,可以为合金,可以为化合物,还可以为它们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也可以还包含负极粘结剂及负极导电剂等。
隔膜23是介于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的绝缘性的多孔膜。隔膜23能够一面防止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一面使锂通过。隔膜23也可以包含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电解液浸渗至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各自中,并包含溶剂及电解质盐。溶剂包含碳酸酯系化合物、羧酸酯系化合物以及内酯系化合物等非水溶剂(有机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电解质盐包含锂盐等轻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如图3所示,在作为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元件20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局部,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局部。
具体而言,在正极21的卷内侧及卷外侧各自的端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未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即,正极集电体21A在两端部具有未设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露出部21AH。由此,正极21具有在卷内侧及卷外侧各自的端部仅卷绕有正极集电体21A的箔卷结构。
后述的正极接片50分别与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露出部21AH接合。正极接片50通过进一步与正极引线30接合,能够从正极21取出电荷。正极集电体21A通过在设置于两端部的露出部21AH各自处与正极接片50分别接合,能够提高集电效率。
具体而言,正极集电体21A在设置于相对于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中心呈左右对称的位置的露出部21AH处与正极接片51、52各自接合。据此,正极接片51、52各自接合于与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彼此大致相等的位置,因而能够更均匀地从正极集电体21A进行集电。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使正极21中的充放电反应更均匀地进行。
同样地,在负极22的卷内侧及卷外侧各自的端部,负极活性物质层22B未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即,负极集电体22A在两端部具有未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露出部22AH。由此,负极22具有在卷内侧及卷外侧各自的端部仅卷绕有负极集电体22A的箔卷结构。
后述的负极接片60分别与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露出部22AH接合。负极接片60通过进一步与负极引线40接合,能够从负极22取出电荷。负极集电体22A通过在设置于两端部的露出部22AH各自处与负极接片60分别接合,能够提高集电效率。
具体而言,负极集电体22A在设置于相对于负极集电体22A的延伸方向的中心呈左右对称的位置的露出部22AH处与负极接片61、62各自接合。据此,负极接片61、62各自接合于与负极集电体22A的延伸方向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彼此大致相等的位置,因而能够更均匀地从负极集电体22A进行集电。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使负极22中的充放电反应更均匀地进行。
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通过将正极集电体21A的露出部21AH、正极接片50以及露出部21AH与正极接片50的接合所涉及的区域的面积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能够以更少的空间损失提高正极集电体21A与正极接片50的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同样地,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通过将负极集电体22A的露出部22AH、负极接片60以及露出部22AH与负极接片60的接合所涉及的区域的面积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能够以更少的空间损失提高负极集电体22A与负极接片60的连接的可靠性。关于这些区域的面积比的详细情况,之后将参照图6进行叙述。
[正极布线及负极布线]
正极布线200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1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并与电池元件20中的正极21连接。正极布线200包括正极引线30及正极接片50。负极布线300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2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并与电池元件20中的负极22连接。负极布线300包括负极引线40及负极接片60。
[正极引线]
如图1及图4所示,正极引线30是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1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的第一布线部件。
正极引线30的一端部在外装膜10的内部与多个正极接片50各自的另一端部接合。另一方面,正极引线30的另一端部向外装膜10的外部延伸出。
正极引线30在外装膜10的内部向扁平形状的电池元件20的厚度方向弯曲。正极引线30包括引线部30A、30B。
引线部30A是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1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的部分。引线部30B是在外装膜10的内部边与电池元件20对置边在与引线部30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电池元件20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对置部。
引线部30B具有下表面M1、上表面M2以及侧面M3。下表面M1是引线部30B与电池元件20对置的面(对置面)。上表面M2是下表面M1的相反侧的面(相反面)。侧面M3是位于下表面M1与上表面M2之间、并与下表面M1及上表面M2各自连结的面。
需要指出,若引线部30B与电池元件20对置,则引线部30B的下表面M1可以与电池元件20的上表面20M平行,也可以相对于上表面20M倾斜。下表面M1相对于上表面20M的倾斜角度只要是确保引线部30B与电池元件20的对置关系的角度即可,并无特别限定。
正极引线30与正极集电体21A同样地包含铝等金属材料。不过,正极引线30可以包含与正极集电体21A相同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包含与正极集电体21A不同的金属材料。
[负极引线]
负极引线40具有与上述正极引线30的构成同样的构成。即,如图1及图5所示,负极引线40是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2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的第一布线部件。
负极引线40的一端部在外装膜10的内部与多个负极接片60各自的另一端部接合。另一方面,负极引线40的另一端部向外装膜10的外部延伸出。
负极引线40在外装膜10的内部向扁平形状的电池元件20的厚度方向弯曲。负极引线40包括引线部40A、40B。
引线部40A是从外装膜10的内部经由开口部10K2延伸至外装膜10的外部的部分。引线部40B是在外装膜10的内部边与电池元件20对置边在与引线部40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电池元件20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对置部。
引线部40B具有下表面N1、上表面N2以及侧面N3。下表面N1是引线部40B与电池元件20对置的面(对置面)。上表面N2是下表面N1的相反侧的面(相反面)。侧面N3是位于下表面N1与上表面N2之间、并与下表面N1及上表面N2各自连结的面。
需要指出,若引线部40B与电池元件20对置,则引线部40B的下表面N1可以与电池元件20的上表面20M平行,也可以相对于上表面20M倾斜。下表面N1相对于上表面20M的倾斜角度只要是确保引线部40B与电池元件20的对置关系的角度即可,并无特别限定。
负极引线40与负极集电体22A同样地包含铜等金属材料。不过,负极引线40可以包含与负极集电体22A相同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包含与负极集电体22A不同的金属材料。
[多个正极接片]
如图4所示,多个正极接片50是配置于外装膜10内部的多个第二布线部件。通过设置多个正极接片50,能够更加降低电池元件20(正极21)的电阻(集电电阻)。
在图4中,示出了设置有两条正极接片50(51、52)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正极接片50的数量为一条的情况相比较,正极接片50(51、52)能够降低电池元件20的电阻。另一方面,在设置多个正极引线30的情况下,使多个正极引线30各自单独或以相互重叠的状态从外装膜10向外部延伸出,容易降低正极引线30与外装膜10的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因而不优选。
正极接片50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地设定,但为了降低电池元件20的电阻、且抑制外装膜10的内部空间中的空间损失,优选为三条以下,更优选为两条以下。
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一端部与电池元件20的正极21接合。另一方面,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接触。
具体而言,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一端部使用焊接法等与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两端部的露出部21AH接合。另外,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另一端部彼此使用焊接法等相互接合,进而使用焊接法等与正极引线30的一端部接合。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另一端部也可以在上表面M2处与引线部30B连接。
正极接片51、52中的一部分(正极接片51)以沿着引线部30B的表面的方式弯曲。具体而言,正极接片51以依次沿着下表面M1、侧面M3以及上表面M2的方式弯曲。由此,正极接片51、52在上表面M2处与引线部30B连接。
正极接片51、52各自与正极集电体21A同样地包含铝等金属材料。不过,正极接片51、52各自可以包含与正极集电体21A相同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包含与正极集电体21A不同的金属材料。
需要指出,在图4中,正极接片52与正极集电体21A(露出部21AH)的接合位置设置于正对图4时的右侧,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示例。正极接片52与正极集电体21A的接合位置也可以设置于正对图4时的左侧。不过,为了更加缩短正极接片52的长度,优选正极接片52与正极集电体21A的接合位置设置于正对图4时的右侧、即靠近正极引线30的一端部的前端的一侧。
[多个负极接片]
如图5所示,多个负极接片60具有与上述的多个正极接片50的构成同样的构成。即,多个负极接片60是配置于外装膜10内部的多个第二布线部件。通过设置多个负极接片60,能够降低电池元件20(负极22)的电阻(集电电阻)。
在图5中,示出了设置有两条负极接片60(61、62)的例子。这是因为,基于与对两条正极接片50(51、52)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同样的理由,为了降低电池元件20的电阻,相比于使负极引线40的数量为多个,更优选使负极接片60的数量为多个。
负极接片60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地设定,但基于与对正极接片50的数量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同样的理由,优选为三条以下,更优选为两条以下。
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一端部与电池元件20的负极22接合。另一方面,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接触。
具体而言,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一端部使用焊接法等与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两端部的露出部22AH接合。另外,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另一端部彼此使用焊接法等相互接合,进而使用焊接法等与负极引线40的一端部接合。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另一端部也可以在上表面N2处与引线部40B连接。
负极接片61、62中的一部分(负极接片61)以沿着引线部40B的表面的方式弯曲。具体而言,负极接片61以依次沿着下表面N1、侧面N3以及上表面N2的方式弯曲。由此,负极接片61、62在上表面N2处与引线部40B连接。
负极接片61、62各自与负极集电体22A同样地包含铜等金属材料。不过,负极接片61、62各自可以包含与负极集电体22A相同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包含与负极集电体22A不同的金属材料。
需要指出,在图5中,负极接片62与负极集电体22A(露出部22AH)的接合位置设置于正对图5时的右侧,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示例。与对正极接片52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同样地,负极接片62与负极集电体22A的接合位置也可以设置于正对图5时的左侧。不过,为了更加缩短负极接片62的长度,优选负极接片62与负极集电体22A的接合位置设置于正对图5时的右侧、即靠近负极引线40的一端部的前端的一侧。
参照图6,对正极集电体21A、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引线30的接合样态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6是具体示出正极引线30、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集电体21A的接合样态的正极集电体21A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在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各自设置有未设置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露出部21AH。另外,正极接片50经由集电体接合部55与正极集电体21A的露出部21AH接合,正极引线30经由布线接合部35与正极接片50接合。具体而言,集电体接合部55是指正极集电体21A与正极接片50相互焊接的区域,布线接合部35是指正极接片50与正极引线30相互焊接的区域。
在此,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构成为正极接片5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且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以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5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据此,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使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比例合理化。因此,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优选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构成为正极接片5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17以上且0.30以下、且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以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5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5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使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比例更加合理化。因此,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一面进一步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进一步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当以露出部21AH与集电体接合部55的关系进行表示时,优选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以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05以上且0.03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使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比例更加合理化。因此,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能够一面进一步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进一步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进而,优选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以布线接合部35的面积相对于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之比为0.002以上且0.1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通过使布线接合部35的面积比例合理化,能够降低接合工序的难度。因此,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能够一面降低从正极集电体21A至正极引线30的电阻,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除此之外,优选正极接片50的厚度相对于正极引线30的厚度之比为0.1以上且1.0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通过使彼此的厚度合理化,能够降低接合工序的难度。因此,如在后述的实施例中所示,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能够一面降低从正极集电体21A至正极引线30的电阻,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负极集电体22A、负极接片60以及负极引线40的接合样态具有与上述的正极集电体21A、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引线30的接合样态同样的构成。
即,将负极接片60被焊接于负极集电体22A的露出部22AH的区域设为集电体接合部,将负极引线40与负极接片60接合的区域设为布线接合部。此时,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构成为负极接片6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2AH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且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以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负极接片6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据此,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负极集电体22A和负极接片6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优选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构成为负极接片6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2AH的面积之比为0.017以上且0.30以下、且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以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负极接片6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5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据此,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能够一面进一步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进一步提高负极集电体22A和负极接片6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优选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以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2AH的面积之比为0.005以上且0.03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据此,负极集电体22A及负极接片60能够一面进一步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进一步提高负极集电体22A和负极接片60的接合的可靠性。
进而,优选负极接片60及负极引线40以布线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之比为0.002以上且0.1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据此,负极接片60及负极引线40能够一面降低从负极集电体22A至负极引线40的电阻,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除此之外,优选负极接片60的厚度相对于负极引线40的厚度之比为0.1以上且1.0以下。据此,负极接片60及负极引线40能够一面降低从负极集电体22A至负极引线40的电阻,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在上面的说明中,二次电池在正极21(正极集电体21A、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引线30)及负极22(负极集电体22A、负极接片60以及负极引线40)双方实现了上述接合样态。然而,二次电池也可以仅在正极21及负极22中的任一方实现上述接合样态。在该情况下,二次电池也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电池元件20与布线的接合的可靠性。不过,为了改善二次电池内部的空间效率、且更加提高二次电池的可靠性,优选二次电池在正极21及负极22双方实现上述接合样态。
[正极密封剂]
如图4所示,正极密封剂70通过密封开口部10K1而防止外部气体侵入外装膜10内部。具体而言,正极密封剂70在开口部10K1处被***外装膜10与正极引线30之间。正极密封剂70也可以设置为所谓的管状,以包覆正极引线30的周围。另外,正极密封剂70的设置范围也可以扩展至外装膜10的外部。
正极密封剂70也可以包含高分子材料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是相对于正极引线30具有密合性的聚烯烃等。聚烯烃的种类为聚乙烯、聚丙烯、改性聚乙烯以及改性聚丙烯等,但并无特别限定。
在如上所述地外装膜10包括可热熔接的熔接层的情况下,优选正极密封剂70与熔接层同样地包含可热熔接的高分子材料,并在开口部10K1处与外装膜10热熔接。这是因为,通过使外装膜10与正极密封剂70热熔接,即使在开口部10K1存在正极引线3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开口部10K1密封。
[负极密封剂]
如图5所示,负极密封剂80具有与上述的正极密封剂70同样的构成。即,负极密封剂80通过密封开口部10K2而防止外部气体侵入外装膜10内部。具体而言,负极密封剂80在开口部10K2处被***外装膜10与负极引线40之间。负极密封剂80也可以设置为所谓的管状,以包覆负极引线40的周围。另外,负极密封剂80的设置范围也可以扩展至外装膜10的外部。
负极密封剂80也可以包含高分子材料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是相对于负极引线40具有密合性的聚烯烃等。聚烯烃的种类为聚乙烯、聚丙烯、改性聚乙烯以及改性聚丙烯等,但并无特别限定。
在如上所述地外装膜10包括可热熔接的熔接层的情况下,优选负极密封剂80与熔接层同样地包含可热熔接的高分子材料,并在开口部10K2处与外装膜10热熔接。这是因为,通过使外装膜10与负极密封剂80热熔接,即使在开口部10K2存在负极引线4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开口部10K2密封。
[正极绝缘带]
正极绝缘带90是配置于外装膜10的内部且电池元件20的外部的第一绝缘部件。
如图4所示,正极绝缘带90以沿着下表面M1的方式配置于引线部30B与正极接片50(51、52)中的一部分(正极接片51)之间。进而,正极绝缘带90边沿着下表面M1边配置至引线部30B与电池元件20之间。正极绝缘带90通过介于正极引线30与电池元件20之间,能够使正极引线30与电池元件20(负极22)电绝缘。由此,正极绝缘带90能够防止正极引线30与电池元件20的短路。
优选正极绝缘带90不仅沿着下表面M1而配置,而且还直至侧面M3地沿着侧面M3而配置。据此,正极绝缘带90能够保护正极引线30(引线部30B)的前端、即由下表面M1和侧面M3形成的角部,因而能够防止由于与角部接触而使正极接片51破损。
正极绝缘带90包含高分子材料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酰亚胺等。
优选正极绝缘带90与正极引线30(引线部30B)粘接,并与正极接片51粘接。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绝缘带90相对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双方位置被固定,因而即使在二次电池受到振动及冲击等外部负荷的情况下,正极绝缘带90也不易偏离想要的位置。因此,二次电池容易维持使正极绝缘带90介于引线部30B与正极接片51之间的状态,因而能够更加减少在正极引线30与电池元件20(负极22)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正极绝缘带90也可以经由粘合剂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各自粘接。粘合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及橡胶系粘合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正极绝缘带90也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正极绝缘带90也可以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各自热熔接。
正极绝缘带100是配置于外装膜10的内部且电池元件20的外部的第二绝缘部件。
如图4所示,正极绝缘带100配置于正极接片52与外装膜10之间。正极绝缘带100通过将正极接片51、52的周围电绝缘,能够防止由正极接片51、52引起的短路。
正极绝缘带100的形成材料与正极绝缘带90的形成材料是同样的。正极绝缘带100的形成材料可以与正极绝缘带90的形成材料相同,也可以与正极绝缘带90的形成材料不同。
优选正极绝缘带100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双方粘接。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绝缘带100相对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双方位置被固定,因而即使在二次电池受到振动及冲击等外部负荷的情况下,也不易偏离想要的位置。因此,正极绝缘带100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正极接片52引起的短路。
正极绝缘带100也可以经由粘合剂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各自粘接。粘合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及橡胶系粘合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正极绝缘带100也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正极绝缘带100也可以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各自热熔接。
[负极绝缘带]
负极绝缘带110具有与上述的正极绝缘带90同样的构成。即,负极绝缘带110是配置于外装膜10的内部且电池元件20的外部的第一绝缘部件。
如图5所示,负极绝缘带110以沿着下表面N1的方式配置于引线部40B与负极接片60(61、62)中的一部分(负极接片61)之间。进而,负极绝缘带110边沿着下表面N1边配置至引线部40B与电池元件20之间。负极绝缘带110通过介于负极引线40与电池元件20之间,能够使负极引线40与电池元件20(正极21)电绝缘。由此,负极绝缘带110能够防止负极引线40与电池元件20的短路。
优选负极绝缘带110不仅沿着下表面N1而配置,而且还直至侧面N3地沿着侧面N3而配置。据此,负极绝缘带110能够保护负极引线40(引线部40B)的前端、即由下表面N1和侧面N3形成的角部,因而能够防止由于与角部接触而使负极接片61破损。
负极绝缘带110包含高分子材料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酰亚胺等。
优选负极绝缘带110与负极引线40(引线部40B)粘接,并与负极接片61粘接。在这样的情况下,负极绝缘带110由于相对于引线部40B及负极接片61双方位置被固定,因而基于与对正极绝缘带9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同样的理由,能够更加减少在负极引线40与电池元件20(正极21)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负极绝缘带110也可以经由粘合剂与引线部40B及负极接片61各自粘接。粘合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及橡胶系粘合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负极绝缘带110也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负极绝缘带110也可以与引线部40B及负极接片61各自热熔接。
负极绝缘带120具有与上述的正极绝缘带100的构成同样的构成。即,负极绝缘带120是配置于外装膜10的内部且电池元件20的外部的第二绝缘部件。
如图5所示,负极绝缘带120配置于负极接片62与外装膜10之间。负极绝缘带120通过将负极接片61、62的周围电绝缘,能够防止由负极接片61、62引起的短路。
负极绝缘带120的形成材料与负极绝缘带110的形成材料是同样的。负极绝缘带120的形成材料可以与负极绝缘带110的形成材料相同,也可以与负极绝缘带110的形成材料不同。
优选负极绝缘带120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双方粘接。在这样的情况下,负极绝缘带120由于相对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双方位置被固定,因而基于与对正极绝缘带10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同样的理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负极接片62引起的短路。
负极绝缘带120也可以经由粘合剂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各自粘接。粘合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及橡胶系粘合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负极绝缘带120也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负极绝缘带120也可以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各自热熔接。
[辅助绝缘带]
辅助绝缘带130配置于外装膜10的内部且电池元件20的内部。辅助绝缘带130通过介于电池元件20中彼此相邻的导电性部件之间,使导电性部件彼此电绝缘。在图4及图5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六个辅助绝缘带130(131~136)。
如图4所示,辅助绝缘带131~133使正极接片51、52与周围的构成电绝缘。具体而言,辅助绝缘带131在电池元件20的卷内侧的端部附近介于正极接片51与负极集电体22A之间而设置,并沿正极接片51延伸。辅助绝缘带132在电池元件20的卷内侧的端部附近介于正极集电体21A与隔膜23之间而设置,并沿正极接片51延伸。辅助绝缘带133在电池元件20的卷外侧的端部附近介于正极接片52与隔膜23之间而设置。
如图5所示,辅助绝缘带134~136使负极接片61、62与周围的构成电绝缘。具体而言,辅助绝缘带134在电池元件20的卷内侧的端部附近介于负极集电体22A与隔膜23之间而设置,并沿负极接片61延伸。辅助绝缘带135在电池元件20的卷内侧的端部附近介于负极接片61与正极集电体21A之间而设置,并沿负极接片61延伸。辅助绝缘带136在电池元件20的卷外侧的端部附近介于负极接片62与隔膜23之间而设置。
辅助绝缘带131~136各自也可以包含高分子材料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酰亚胺等。
<1-2.动作>
接下来,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充电时的二次电池中,锂从电池元件20的正极21脱嵌至电解液,并且,锂从电解液嵌入负极22。另外,在放电时的二次电池中,锂从电池元件20的负极22脱嵌至电解液,并且,锂从电解液嵌入正极21。需要指出,锂在充放电时以离子状态嵌入正极21和负极22以及从正极21和负极22脱嵌。
<1-3.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在以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对正极绝缘带90、100及负极绝缘带110、120分别使用双面胶带的情况进行说明。
[正极的制作]
首先,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与根据需要使用的正极粘结剂及正极导电剂等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然后,通过将正极合剂投入有机溶剂等中,制备糊状的正极合剂浆料。接着,通过在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涂敷正极合剂浆料,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之后,也可以使用辊压机等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进行压缩成型。另外,也可以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进行加热,也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压缩成型。由此,制作在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设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21。
[负极的制作]
通过与上述的正极21的制作程序同样的程序,在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具体而言,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与根据需要使用的负极粘结剂及负极导电剂等混合而得到负极合剂,然后,通过将负极合剂投入有机溶剂等中,从而制备糊状的负极合剂浆料。接着,通过在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涂敷负极合剂浆料,从而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之后,也可以使用辊压机等对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进行压缩成型。由此,制作在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负极22。
[电解液的制备]
通过在溶剂中投入电解质盐,并使电解质盐分散或溶解于溶剂中,从而制备电解液。
[二次电池的组装]
首先,使用焊接法等将正极接片51、52连接于正极21(正极集电体21A的露出部21AH),将负极接片61、62连接于负极22(负极集电体22A的露出部22AH)。需要指出,焊接法能够使用激光焊接法及电阻焊接法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接下来,在将正极21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交替层叠之后,对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的层叠体进行卷绕,由此制作电池元件20。此时,在电池元件20的制作时(卷绕时),在卷绕中途的适当位置***辅助绝缘带130。
接下来,使用焊接法等使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一端部相互接合,进而使正极接片51、52各自的一端部与正极引线30(引线部30B)的一端部接合。另外,使用焊接法等使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一端部相互接合,进而使负极接片61、62各自的一端部与负极引线40(引线部40B)的一端部接合。由此,正极布线200(正极引线30及正极接片51、52)以及负极布线300(负极引线40及负极接片61、62)各自与电池元件20接合。
接下来,将已与正极布线200及负极布线300各自连接的电池元件20收纳于外装膜10的内部。
此时,使正极接片51以依次沿着引线部30B的下表面M1、侧面M3以及上表面M2的方式弯曲,并且,使负极接片61以依次沿着引线部40B的下表面N1、侧面N3以及上表面N2的方式弯曲。
另外,通过将正极绝缘带90配置成沿着引线部30B的下表面M1,从而使正极绝缘带90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各自粘接。通过将负极绝缘带110配置成沿着引线部40B的下表面N1,从而使负极绝缘带110与引线部40B及负极接片61各自粘接。
进而,通过在正极接片52与外装膜10之间配置正极绝缘带100,从而使正极绝缘带100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各自粘接。通过在负极接片62与外装膜10之间配置负极绝缘带120,从而使负极绝缘带120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各自粘接。
接下来,在向外装膜10的内部注入电解液之后,使用热熔接法在开口部处将相互对置的外装膜10彼此接合。
此时,在开口部10K1处向外装膜10与正极布线200之间***正极密封剂70,并且,在开口部10K2处向外装膜10与负极布线300之间***负极密封剂80。由此,开口部10K1经由正极密封剂70而被密封,开口部10K2经由负极密封剂80而被密封。
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电池元件20被封入外装膜10的内部、且分别与电池元件20电连接的正极布线200及负极布线300从外装膜10向外部突出的层压膜型的二次电池。
<1-4.作用及效果>
在上面进行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中,从外装膜10的内部延伸至外部的正极引线30在布线接合部35处与正极接片50接合,配置于外装膜10内部的正极接片50在集电体接合部55处与正极集电体21A的露出部21AH接合。此时,正极接片5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5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
据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使正极集电体21A与正极接片50的接合强度以及接合所涉及的面积合理化。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也可以是,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构成为正极接片50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17以上且0.30以下、且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以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50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5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使正极集电体21A与正极接片50的接合强度以及接合所涉及的面积更加合理化。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正极集电体21A及正极接片50也可以以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相对于露出部21AH的面积之比为0.005以上且0.03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使正极集电体21A与正极接片50的接合强度以及接合所涉及的面积更加合理化。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减少外装膜10内的空间损失,一面提高正极集电体21A和正极接片50的接合的可靠性。
另外,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也可以以布线接合部35的面积相对于集电体接合部55的面积之比为0.002以上且0.1以下的方式相互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使从正极集电体21A至正极引线30的各接合的强度及面积更加合理化。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维持从正极集电体21A至正极引线30的连接的可靠性,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另外,正极接片50的厚度也可以相对于正极引线30的厚度为0.1以上且1.0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通过使正极接片50及正极引线30的厚度合理化,能够降低接合工序的难度。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维持从正极集电体21A至正极引线30的连接的可靠性,一面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另外,在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设置露出部21AH的情况下,正极接片50能够从设置于距正极集电体21A的延伸方向的中心大致相等的位置的露出部21AH取出电荷。因此,二次电池通过更加均匀地从正极集电体21A进行集电,能够使正极21中的充放电反应更加均匀地进行,因而能够提高正极21的集电效率。
另外,在电池元件20为卷绕电极体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正极接片50的数量而能够降低电池元件20的集电电阻,因而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进而,在二次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由于利用锂的嵌入和脱嵌而稳定地得到充分的电池容量,因而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上面对基于正极集电体21A、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引线30各自的构成的作用及效果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中,负极集电体22A、负极接片60以及负极引线40各自也具有与正极集电体21A、正极接片50以及正极引线30各自同样的构成。因此,负极集电体22A、负极接片60以及负极引线40各自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2.变形例>
接着,对上述二次电池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如以下所说明的,二次电池的构成能够适当变更。不过,以下说明的一系列变形例中的任意两种以上也可以相互组合。
[变形例1]
二次电池的正极引线30(引线部30B)与正极接片51、52的连接样式也可以不同。图7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剖面构成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正极接片51也可以以边仅沿着下表面M1边被折叠的方式弯曲。据此,正极接片51、52能够在引线部30B的下表面M1处与正极引线30接合。
在此,针对正极引线3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对于图5所示的负极引线40也是同样的。即,负极接片61也可以以边仅沿着下表面N1边被折叠的方式弯曲。
[变形例2]
在图4及图5中,二次电池具备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双方。然而,二次电池也可以仅具备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中的任一方。在该情况下,与未设置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双方的情况相比较,二次电池也能够抑制发生短路。
不过,为了充分地防止发生短路,更稳定地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动作,优选二次电池具备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双方。
[变形例3]
在图4中,正极绝缘带90边沿着下表面M1边从引线部30B与正极接片51之间配置至引线部30B与电池元件20之间。然而,正极绝缘带90的设置范围只要是至少沿着下表面M1的范围即可。在该情况下,由于引线部30B通过正极绝缘带90与周围绝缘,因而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不过,为了使引线部30B在更广的范围内与周围充分地绝缘,优选正极绝缘带90的设置范围尽可能广。
在此,针对正极绝缘带9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对于图5所示的负极绝缘带110也是同样的。即,负极绝缘带110的设置范围只要是至少沿着下表面N1的范围即可。
[变形例4]
在图4中,正极绝缘带90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双方粘接。然而,正极绝缘带90也可以仅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中的任一方粘接。在该情况下,正极绝缘带90由于被固定于引线部30B或正极接片51,因而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不过,为了充分地固定正极绝缘带90,优选正极绝缘带90与引线部30B及正极接片51双方粘接。
在此,针对正极绝缘带9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对于图5所示的负极绝缘带110也是同样的。即,负极绝缘带110也可以仅与引线部40B及负极接片61中的任一方粘接。
[变形例5]
在图4中,二次电池具备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双方。然而,二次电池也可以仅具备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中的任一方。在该情况下,与未设置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双方的情况相比较,二次电池也能够抑制发生短路。
不过,为了充分地防止发生短路,更稳定地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动作,优选二次电池具备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双方。
需要指出,二次电池也可以不具备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双方。在这样的情况下,二次电池通过具备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中的一方或双方,能够防止在正极引线30或负极引线40与电池元件20之间发生短路。
不过,为了充分地防止发生短路,优选二次电池除了具备正极绝缘带90及负极绝缘带110双方以外还具备正极绝缘带100及负极绝缘带120双方。
[变形例6]
在图4中,正极绝缘带100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双方粘接。然而,正极绝缘带100也可以仅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中的任一方粘接。在该情况下,正极绝缘带100由于被固定于正极接片52或外装膜10,因而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不过,为了充分地固定正极绝缘带100,优选正极绝缘带100与正极接片52及外装膜10双方粘接。
在此,针对正极绝缘带10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对于图5所示的负极绝缘带120也是同样的。即,负极绝缘带120也可以仅与负极接片62及外装膜10中的任一方粘接。
[变形例7]
在图4中,正极接片50的数量为两条(正极接片51、52),并且,在图5中,负极接片60的数量为两条(负极接片61、62)。然而,正极接片50的数量只要为多个即可,并无特别限定,因而也可以为三条以上。另外,负极接片60的数量只要为多个即可,并无特别限定,因而也可以为三条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极接片50的数量越多,二次电池(电池元件20)的电阻(集电电阻)越发降低,因而能够更加提高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由二次电池(电池元件20)的电阻降低所带来的效果在负极接片60的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得到。
[变形例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隔膜23为多孔膜进行了说明。然而,隔膜23也可以为包括高分子化合物层的层叠膜。
具体而言,隔膜23也可以包括基材层和高分子化合物层,基材层为上述的多孔膜,高分子化合物层设置于基材层的单面或两面。高分子化合物层设置为包含物理强度优异且电化学稳定的聚偏氟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据此,隔膜23能够提高与正极21及负极22各自的密合性,因而能够抑制隔膜23在电池元件20内部错位。因此,二次电池即使在发生了电解液的分解反应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发生膨胀。
需要指出,基材层及高分子化合物层中的一方或双方也可以包含多个粒子。多个粒子的种类也可以是无机粒子及树脂粒子等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据此,二次电池在发热时能够利用多个粒子进行散热,因而能够提高耐热性及安全性。无机粒子为氧化铝(alumina)、氮化铝、勃姆石、氧化硅(silica)、氧化钛(titania)、氧化镁(magnesia)以及氧化锆(zirconia)等的粒子,但并无特别限定。
需要指出,包括高分子化合物层的层叠膜的隔膜23能够通过在制备包含高分子化合物及有机溶剂等的前体溶液之后在基材层的单面或两面涂敷前体溶液而制作。
即使在使用这样的隔膜23的情况下,锂也能够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移动,因而二次电池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电解质为液状的电解液进行了说明。然而,电解质也可以是凝胶状的电解质层。
在使用凝胶状的电解质层的电池元件20中,在隔着隔膜23及电解质层将正极21及负极22相互层叠之后,对正极21、负极22、隔膜23以及电解质层进行卷绕。据此,电解质层能够介于正极21与隔膜23之间,并且介于负极22与隔膜23之间。
电解质层包含电解液及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高分子化合物保持电解液。电解液的构成如上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包含聚偏氟乙烯等。电解质层能够通过在制备包含电解液、高分子化合物以及有机溶剂等的前体溶液之后在正极21及负极22各自的单面或两面涂敷前体溶液而形成。
即使在使用这样的电解质层的情况下,锂也能够经由电解质层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移动,因而二次电池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10]
在图4中,由于引线部30A在与引线部30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而正极引线30弯曲。然而,也可以是引线部30A在与引线部30B的延伸方向同样的方向上延伸,正极引线30不弯曲地经由开口部10K1从外装膜10向外部突出,在此未具体图示。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正极接片51、52接合于引线部30B,因而二次电池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不过,为了容易将二次电池连接于电子设备,优选引线部30A在与引线部30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在此,针对正极引线30进行了说明的情况对于图5所示的负极引线40也是同样的。即,负极引线40也可以不弯曲。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负极接片61、62接合于引线部40B,因而二次电池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3.二次电池的用途>
接着,对上述二次电池的用途(应用例)进行说明。
二次电池的用途只要是主要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用的电源或电力蓄积用的电力储存源等的机械、设备、器具、装置以及***(多个设备等的集合体)等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二次电池可以用作主电源,也可以用作辅助电源。主电源是指与有无其他电源无关地被优先使用的电源。辅助电源是指代替主电源而使用的电源或者根据需要从主电源切换的电源。在使用二次电池作为辅助电源的情况下,主电源的种类不限定于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的用途的具体例为摄像机、数字静态照相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立体声耳机、便携式收音机、便携式电视机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电子设备(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另外,二次电池的用途的具体例为电动剃须刀等便携式生活器具、备用电源和存储卡等存储用装置、电钻和电锯等电动工具、作为可拆装电源搭载于笔记本电脑等的电池包、起搏器和助听器等医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车辆、以及预先蓄积电力以备紧急时等使用的家用蓄电池***等电力储存***。
需要指出,二次电池的电池结构可以为上述的层压膜型及圆筒型,也可以为它们以外的其他电池结构。另外,也可以通过利用多个二次电池而作为电池包及电池模块等使用。
电池包及电池模块被应用于电动车辆、电力储存***以及电动工具等比较大型的设备等是有效的。电池包可以使用单电池,也可以使用电池组。电动车辆是将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用电源而工作(行驶)的车辆,如上所述,也可以是同时具备二次电池以外的驱动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力储存***是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力储存源的***。在家用的电力储存***中,由于在作为电力储存源的二次电池中蓄积电力,因而能够利用蓄积的电力来使用家用的电气产品等。
在此,对二次电池的几个应用例进行具体说明。以下说明的应用例的构成仅为一例,因而能够适当变更。以下的应用例中使用的二次电池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因而可以为层压膜型,也可以为圆筒型。
图8是示出使用单电池的电池包的块构成的框图。在此说明的电池包是使用一个二次电池的简易型的电池包(所谓的软包),搭载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等。
如图8所示,电池包具备电源410和电路基板420。电路基板420与电源410连接,并包括正极端子210、负极端子310以及温度检测端子(所谓的T端子)430。
电源410包括一个二次电池。在二次电池中,正极布线200与正极端子210连接,并且,负极布线300与负极端子310连接。电源410能够经由正极端子210及负极端子310与外部连接,能够经由正极端子210及负极端子310进行充放电。电路基板420包括控制部440、开关450、PTC元件460以及温度检测部470。不过,也可以省略PTC元件460。
控制部440包括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及存储器等,控制电池包整体的动作。控制部440根据需要进行电源410的使用状态的检测及控制。
当电源410(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过充电检测电压或过放电检测电压时,控制部440通过切断开关450,从而使充电电流不流过电源410的电流路径。另外,控制部440在充电时或放电时流过大电流时,通过切断开关450来阻断充电电流。过充电检测电压以及过放电检测电压并无特别限定。列举一例,过充电检测电压为4.2V±0.05V,并且,过放电检测电压为2.4V±0.1V。
开关450包括充电控制开关、放电控制开关、充电用二极管以及放电用二极管等,根据控制部440的指示而切换电源410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的有无。开关450包括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充放电电流基于开关450的导通电阻进行检测。
温度检测部470包括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使用温度检测端子430测量电源410的温度,并将温度的测量结果输出至控制部440。由温度检测部470测量的温度的测量结果用于在异常发热时控制部440进行充放电控制的情况以及在计算剩余容量时控制部440进行校正处理的情况等。
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以下所示的实施例是用于表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可实施性及效果的一例,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15、比较例1~4)
通过以下的程序,制作了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层压膜型的二次电池。
首先,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正极粘结剂以及正极导电剂混合而制成正极合剂,然后将正极合剂投入有机溶剂中,由此制备了糊状的正极合剂浆料。将制备得到的正极合剂浆料涂敷于正极集电体(铝箔)的两面,并进行加热干燥,由此形成了正极活性物质层。然后,使用辊压机对正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压缩成型,由此制作了正极。
接着,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以及负极导电剂混合而制成负极合剂,然后将负极合剂投入有机溶剂中,由此制备了糊状的负极合剂浆料。将制备得到的负极合剂浆料涂敷于负极集电体(铜箔)的两面,并进行加热干燥,由此形成了负极活性物质层。然后,使用辊压机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压缩成型,由此制作了负极。
接下来,向溶剂中投入电解质盐,使电解质盐溶解于溶剂中,从而制备了电解液。
然后,使用焊接法将多个正极接片(铝箔)接合于正极的正极集电体。另外,将多个负极接片(铜箔)接合于负极的负极集电体。接下来,在将正极及负极隔着隔膜交替层叠之后,对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的层叠体进行卷绕,由此制作了电池元件。
进而,使用焊接法使多个正极接片各自的一端部相互接合之后,使正极接片的一端部与正极引线(镍箔)接合。另外,使用焊接法使多个负极接片各自的一端部相互接合之后,使负极接片的一端部与负极引线(镍箔)接合。由此,包括正极引线和正极接片的正极布线以及包括负极引线和负极接片的负极布线各自与电池元件接合。
在此,在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4涉及的二次电池中,分别变更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正极接片、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接片的集电体接合部以及正极接片与正极引线的布线接合部的面积,来将正极接片及正极引线与正极集电体接合。另外,对于负极也同样地分别变更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负极接片、负极集电体与负极接片的集电体接合部以及负极接片与负极引线的布线接合部的面积,来将负极接片及负极引线与负极集电体接合。需要指出,负极集电体、负极接片以及负极引线的各构成的面积设为与正极集电体、正极接片以及正极引线的各构成的面积相同。
接下来,将与正极布线及负极布线各自连接后的电池元件收纳于外装膜的内部,并向外装膜的内部注入电解液,然后使用热熔接法在开口部处将相互对置的外装膜彼此接合。通过以上工序,制作了层压膜型的二次电池。
将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4涉及的二次电池中的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正极接片、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接片的集电体接合部以及正极接片与正极引线的布线接合部的面积示于表1。另外,将根据表1所示的各构成的面积算出的正极接片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的面积之比以及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示于表2。
另外,对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4涉及的二次电池的空间效率、内部电阻、耐振动性以及工序不良率进行了调查,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
空间效率以正极接片所占有的面积为指标而导出。二次电池中的空间效率被认为正极接片所占有的面积越增大则其越降低。内部电阻以负极中的集电体接合部及布线接合部的电阻值为指标而导出。具体而言,集电体接合部及布线接合部的电阻值能够使用集电体接合部和布线接合部的厚度、集电体接合部和布线接合部的面积以及集电体接合部和布线接合部的材料的电阻率而算出。耐振动性以在针对二次电池的规定的夹具跌落试验中过关500次的比例(n=30)为指标而导出。工序不良率以制造了100个上述二次电池的单体时的不合格品的比例为指标而导出。
[表1]
(表1)
Figure BDA0004015076240000341
[表2]
(表2)
Figure BDA0004015076240000342
由表2明确可知,在正极接片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小于0.015的情况下(比较例1),内部电阻增大、且耐振动性降低。另一方面,在正极接片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超过0.95的情况下(比较例2),正极接片所占有的面积增大,二次电池的内部的空间效率降低。
另外,在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的面积之比小于0.04的情况下(比较例3),耐振动性降低。另一方面,在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的面积之比超过0.625的情况下(比较例4),工序不良率增加。
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实施例1~15)通过使正极接片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以及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接片的面积之比在本技术涉及的范围内,能够提高正极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的可靠性、且提高二次电池的内部的空间效率。
进而,在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05以上且0.03以下的情况下(实施例5~7、11~13、15),能够抑制正极接片的占有面积增大、且更加良好地维持内部电阻及耐振动性。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通过使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的面积之比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更加良好地兼顾正极接片与电池元件的连接的可靠性和二次电池的内部的空间效率。
(实施例16~21)
另外,通过相对于上述实施例7涉及的二次电池变更正极接片与正极引线的布线接合部的面积,从而制作了实施例16~21涉及的二次电池。将实施例16~21涉及的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接片与正极引线的布线接合部的面积以及布线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之比示于表3。
另外,与实施例1~15同样地对实施例16~21涉及的二次电池的空间效率、内部电阻、耐振动性以及工序不良率进行了调查,得到表3所示的结果。
[表3]
(表3)
Figure BDA0004015076240000361
由表3明确可知,在布线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之比为0.002以上且0.1以下的情况下(实施例17~20),能够进一步降低二次电池中的工序不良率。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维持经由集电体接合部及布线接合部的从正极集电体至正极引线的连接的可靠性,一面进一步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实施例22~26)
进而,通过相对于上述实施例19涉及的二次电池变更正极引线的厚度,从而制作了实施例22~26涉及的二次电池。将实施例22~26涉及的二次电池中的正极引线的厚度以及正极接片的厚度相对于正极引线的厚度之比示于表4。
另外,与实施例1~15同样地对实施例22~26涉及的二次电池的空间效率、内部电阻、耐振动性以及工序不良率进行了调查,得到表4所示的结果。
[表4]
Figure BDA0004015076240000362
由表4明确可知,在正极接片的厚度相对于正极引线的厚度之比为0.1以上且1.0以下的情况下(实施例23~25),能够进一步降低二次电池中的工序不良率。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一面维持正极接片与正极引线的接合的可靠性,一面进一步降低接合工序中的不良率。
以上,列举一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该技术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一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说明过的构成,因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具体而言,上面对电池元件20的元件结构为卷绕型(卷绕电极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电池元件20的元件结构并无特别限定。电池元件20也可以为电极(正极21及负极22)进行层叠的层叠型(层叠电极体)及电极(正极21及负极22)被折叠为之字形的曲折型等其他元件结构。
另外,上面对电极反应物质为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电极反应物质并无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电极反应物质可以为钠及钾等其他的碱金属,也可以为铍、镁以及钙等碱土类金属。除此之外,电极反应物质还可以为铝等其他的轻金属。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效果仅为示例,因而本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效果。因此,本技术也可以得到其他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部件,具有可挠性;
电池元件,收纳于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并具有扁平形状;
第一布线部件,从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延伸至外部;以及
多个第二布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布线部件接合,
所述电池元件包括在至少一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集电体,所述电极集电体包括未形成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多个露出部,
在所述多个露出部分别设置有将所述电极集电体与所述多个第二布线部件接合的集电体接合部,
所述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15以上且0.95以下,
所述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62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05以上且0.0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露出部的面积之比为0.017以上且0.30以下,
所述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第二布线部件的面积之比为0.04以上且0.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布线部件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二布线部件接合的布线接合部,
所述布线接合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集电体接合部的面积之比为0.002以上且0.1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布线部件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第一布线部件的厚度之比为0.1以上且1.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露出部设置于所述电极集电体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元件包括正极、负极以及隔膜,所述正极包括形成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电极集电体,所述负极包括形成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电极集电体,
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隔着所述隔膜被卷绕。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是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02190000572.3U 2020-06-25 2021-03-10 二次电池 Active CN2193503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9919 2020-06-25
JP2020109919 2020-06-25
PCT/JP2021/009520 WO2021261029A1 (ja) 2020-06-25 2021-03-10 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0311U true CN219350311U (zh) 2023-07-14

Family

ID=7928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90000572.3U Active CN219350311U (zh) 2020-06-25 2021-03-10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0311U (zh)
WO (1) WO2021261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3198A (zh) * 2022-07-28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8158B2 (ja) * 2012-06-04 2017-08-30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スラリー、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250921B2 (ja) * 2012-09-14 2017-12-20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
JP6672208B2 (ja) * 2017-03-17 2020-03-25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11902968A (zh) * 2018-03-28 2020-11-0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10805919U (zh) * 2019-10-16 2020-06-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其电极构件、电池模块和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61029A1 (ja)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04237B2 (ja) リチウム二次単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二次単電池の接続構造体
JP2012124146A (ja) 二次電池、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およ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105706275A (zh) 电极及具有电极的电池
WO2008050736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and cooling system
JP7315005B2 (ja)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動工具、電動式航空機及び電動車両
CN114128023A (zh) 二次电池、电池包、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航空器及电动车辆
JP5989405B2 (ja) 電源装置
KR20140050293A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의 프레임,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제조 방법
KR20130064465A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CN219350311U (zh) 二次电池
JP7098189B2 (ja) 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22021656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01273930A (ja) ポリマー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23007942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6048477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20672804U (zh) 二次电池
KR101722662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CN117044013A (zh) 二次电池
JP4052127B2 (ja) 薄型電池支持構造体、組電池及び車両
WO2021192406A1 (ja) 二次電池
US2022020934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7351420B2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1722663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WO2023243554A1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および二次電池
JP7306576B2 (ja) 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