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4417U -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4417U
CN219144417U CN202222422563.2U CN202222422563U CN219144417U CN 219144417 U CN219144417 U CN 219144417U CN 202222422563 U CN202222422563 U CN 202222422563U CN 219144417 U CN219144417 U CN 21914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eat transfer
electrical
battery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25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毅
雷政军
陈孟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25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和电池组,所述电性汇流件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包括侧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侧壁或第一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槽,以安装传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柱上设置带有通槽的电性汇流件,以在通槽内放置传热管,使极柱的温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在电性汇流件的第一端面或延长区设置电连接区,使其能够通过该电连接区上安装电池组的极板以实现多个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使电池组的温度可控、热量均衡,传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或者储能***的电量从几百瓦时到数千瓦时不等,大型储能***甚至会达到兆瓦时,电池容量不断提高,相应的电池回路电流也越来越大。电池的极柱是电池发热的主要部位,而目前为电池散热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为电池壳体安装散热装置,而忽略了极柱本身的散热能力和需求。
专利号为CN114865151A,介绍了一种利用空气动力能的高散热电池组,包括: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电池腔,所述电池腔的内部均装配有电极板组;密封顶盖,所述密封顶盖固定于集成壳体的上端;两个电极柱,两个所述电极柱固定于密封顶盖的上端,且所述电极柱和电极板组相连接;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均固定于集成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集成壳体的外侧。该专利将散热管置于电池壳体内,为电池壳体的散热进行了改进设计,但是极柱易发热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电池极柱和电池内部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性汇流件,用于方壳电池的极柱,所述电性汇流件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包括侧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侧壁或第一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槽,以安装传热管。
较佳的,所述通槽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
较佳的,所述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较佳的,所述通槽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4mm。
较佳的,所述传热管直径与所述通槽的最宽处的比为1:1.05-1:1.1。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的高度为11mm-18mm。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在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固定孔或固定槽,以使所述电性汇流件固定在所述极柱上。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还设置有焊接槽和让位槽,所述焊接槽沿所述通槽轴向延伸,所述让位槽沿所述固定孔或固定槽周向设置。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还设置有延伸片,所述延长区沿所述第二端面水平延展。
为解决电池极柱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包括极柱,所述极柱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性汇流件。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的第二端面至少覆盖所述极柱。
较佳的,所述电性汇流件与所述极柱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接,所述通槽沿所述厚度方形延伸。
为解决电池极柱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通槽上。
较佳的,所述传热管为热管或液冷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柱上设置带有通槽的电性汇流件,以在通槽内放置传热管,使极柱和电池的温度能够通过传热管传递后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在电性汇流件的第一端面上或延长区设置电连接区,使其能够通过在该电连接区上安装电池组的极板以实现多个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使电池组的热量均衡,传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与电池极柱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种电性汇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尺寸定义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及其延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及其延长区的俯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及其延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组件尺寸定义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性汇流件101-导电连接部10-极柱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
13-侧壁2-通槽321-固定孔322-焊接槽323-让位槽324-延长区
325-固定边326-容纳槽41-盖板42-第一绝缘件43-第二绝缘件441-正极柱442-负极柱45-泄爆口46-注液口51-正极板52-负极板6-热管7-温控组件20-上盖组件100-单体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一种电性汇流件、上盖组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但是会有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对已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实际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此外,附图及以下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而提供的,并不旨在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可选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所提到的“包括”和“包含”表示开放式,也可以是封闭式。例如,“包括”和“包含”可以表示还可以包括或包含没有列出的其他组分,也可以仅包括或包含列出的组分。
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顺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性汇流件与电池极柱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性汇流件1为柱状体,柱状体包括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和侧壁13,第一端面11或侧壁13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槽2,以安装传热管,即通槽2的开口位于第一端面11或侧壁13上。第二端面12用于与极柱10固定连接,极柱10还设置有导电连接部101,以与电池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多种结构的电性汇流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性汇流件的高度为h1,通槽2最低处至第二端面12的距离为h2,通槽最宽处为h3,通槽深度为h4。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通槽2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如图2a、图2c、图2d、图2f、图2n所示,断面为C字形的通槽,其开口宽度小于通槽的最宽处h3,有利于传热管过盈卡接在通槽2内,且C字形通槽在开口两端形成的弧度具有自然张力,有利于将传热管紧密卡接在通槽内。如图2b、图2e所示,断面为U字形通槽的开口略小于最宽处h3,便于放置传热管,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使专用工装将传热管整平或将传热管与通槽卡接使其紧密贴合。C字形通槽和U字形通槽的深度h4不同,根据实际需求可进行选择或调整。
如图2a、图2b、图2c、图2f、图2n所示,通槽2置于极柱的第一端面11上,此时第一端面11除通槽开口处的空缺外全部作为电连接区,用以连接极板。如图2d、图2e所示,通槽2可置于极柱的侧壁13上,此时第一端面11全部作为电连接区,用以连接极板。图2g、图2m所示,当通槽2的开口位于侧壁13时,可同时在电性汇流件相对两侧设置两个通槽,以增加传热管放置数量,提高极柱的传热效率。
电连接区的面积过小,使其载流面积变小,会提升电性连接件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电连接区的面积,将通槽2偏心设置。如图2c所示,通槽2将第一端面分为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为电连接区,第一区域111面积占第一端面的面积比不低于50%。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的使电连接区面积增大,提高载流面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面的面积中包含了因通槽开口而缺失的部分面积,即第一端面的面积等同于第二端面的面积。
如图2a、图2d、图2n所示,电性汇流件1的水平截面可为圆形、矩形或跑道形,依据不同的电池型号选择不同形状的电性汇流件,亦可为其他不同形状,本实施例中不再穷举。
如图3a和图3b所示,电性连接件的第二端面12靠近电极组件,传热管的设置应尽量贴近第二端面12,以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电池内部温度。为适应大部分市面上常用的方壳电池,本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的高度h1为11mm-18mm,通槽的最低处与极柱第二端面12之间的距离h2为2-4mm,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传热管尽量贴近极柱温度最高点以进行传热。传热管的直径过小于通槽时接触不紧密,传热管的直径过大于通槽时导致传热管变形,因此传热管的直径与通槽的最宽处h3的比为1:1.05-1:1.1。例如,传热管的直径为φ10,则其直径的尺寸为10mm,通槽的最宽处h3则为10.5mm-11mm,以使传热管可轻松置于槽内,再压紧使其紧密贴合通槽,提高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通槽的深度h4小于传热管的直径,以使传热管略突出于极柱的表面,有利于将传热管整平使其与通槽紧密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可以涂覆绝缘材料或者贴硅胶层、橡胶层等,也可以在传热管上设置绝缘层,以使金属材质的传热管与电性汇流件绝缘安装,以供电池组在串联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性汇流件。
如图2b、图2c、图2f、图2n所示,在电性连接件与极柱固定连接时,在电性连接件的通槽底部设置固定孔321,通过该固定孔321将电性连接件与电池极柱固定,具体的,可以采用螺接工艺固定。固定孔也可以为固定槽,通过焊接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为电性连接件设置固定孔和让位槽后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在焊接后不影响传热管与通槽的紧密固定,通槽内设置了焊接槽322和让位槽323,焊接槽322沿通槽底部径向延伸,让位槽323沿固定孔321周向设置,焊接槽322的设置使焊接后的溢出焊接料能够填补到焊接槽内但又不至于影响传热管与通槽的卡接面的平整性,保证传热管与通槽内壁的紧密接触。让位槽323的设置使螺栓连接电性汇流件和极柱时使螺帽有容纳空间。
电性汇流件第二端面12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延长区324,在电池组成电池组后,延长区324与电池组的极板固定连接,以实现若干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具体的,延长区324与极板之间采用焊接或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延长区324还可以设置翻起的固定边325,以适应不同形式的组装方式。固定边325用于与电池极板电连接,二者采用焊接或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
如图6所示,为了使电性汇流件与极柱10固定的更加稳定,第二端面12面向极柱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326,用以与电池极柱卡接固定。容纳槽326的形状与极柱轮廓匹配,使极柱卡接到容纳槽326内。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盖组件包括盖板41、第一绝缘件42、第二绝缘件43和正极柱441、负极柱442,第一绝缘件42置于盖板41上,第二绝缘件43置于盖板41下,正极柱441、负极柱442依次穿过第二绝缘件43、盖板41、第一绝缘件42后固定在盖板41上,正极柱441和负极柱44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电性汇流件1,以在电性汇流件1的通槽内放置传热管。盖板41上还设置有泄爆口45和注液口46。
如图8所示,为电性汇流件上盖组件各尺寸的定义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通槽2的长度h5不低于极柱的宽度h6。在一定范围内,通槽的长度越长,传热管与电性汇流件的接触面积越大,传热效率越好。h7为盖板41的宽度,盖板41与单体电池的厚度相同,电性汇流件与极柱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接,且通槽2沿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延伸,即通槽2沿单体电池的盖板h7的延伸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中,电性汇流件、极柱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性汇流件与电池极柱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性汇流件1为柱状体,柱状体包括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和侧壁13,第一端面11或侧壁13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槽2,以安装传热管,即通槽2的开口位于第一端面11或侧壁13上。第二端面12用于与极柱10固定连接,极柱10还设置有导电连接部101,以与电池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多种结构的电性汇流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性汇流件的高度为h1,通槽2最低处至第二端面12的距离为h2,通槽最宽处为h3,通槽深度为h4。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通槽2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如图2a、图2c、图2d、图2f、图2n所示,断面为C字形的通槽,其开口宽度小于通槽的最宽处h3,有利于传热管过盈卡接在通槽2内,且C字形通槽在开口两端形成的弧度具有自然张力,有利于将传热管紧密卡接在通槽内。如图2b、图2e所示,断面为U字形通槽的开口略小于最宽处h3,便于放置传热管,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使专用工装将传热管整平或将传热管与通槽卡接使其紧密贴合。C字形通槽和U字形通槽的深度h4不同,根据实际需求可进行选择或调整。
如图2a、图2b、图2c、图2f、图2n所示,通槽2置于极柱的第一端面11上,此时第一端面11除通槽开口处的空缺外全部作为电连接区,用以连接极板。如图2d、图2e所示,通槽2可置于极柱的侧壁13上,此时第一端面11全部作为电连接区,用以连接极板。图2g、图2m所示,当通槽2的开口位于侧壁13时,可同时在电性汇流件相对两侧设置两个通槽,以增加传热管放置数量,提高极柱的传热效率。
电连接区的面积过小,使其载流面积变小,会提升电性连接件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电连接区的面积,将通槽2偏心设置。如图2c所示,通槽2将第一端面分为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为电连接区,第一区域111面积占第一端面的面积比不低于50%。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的使电连接区面积增大,提高载流面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面的面积中包含了因通槽开口而缺失的部分面积,即第一端面的面积等同于第二端面的面积。
如图2a、图2d、图2n所示,电性汇流件1的横切面可为圆形、矩形或跑道形,依据不同的电池型号选择不同形状的电性汇流件,亦可为其他不同形状,本实施例中不再穷举。
如图3a和图3b所示,电性连接件的第二端面12靠近电极组件,传热管的设置应尽量贴近第二端面12,以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电池内部温度。为适应大部分市面上常用的方壳电池,本实施例中电性汇流件的高度h1为11mm-18mm,通槽的最低处与极柱第二端面12之间的距离h2为2-4mm,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传热管尽量贴近极柱温度最高点以进行传热。传热管的直径过小于通槽时接触不紧密,传热管的直径过大于通槽时导致传热管变形,因此传热管的直径与通槽的最宽处h3的比为1:1.05-1:1.1。例如,传热管的直径为φ10,则其直径的尺寸为10mm,通槽的最宽处h3则为10.5mm-11mm,以使传热管可轻松置于槽内,再压紧使其紧密贴合通槽,提高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通槽的深度h4小于传热管的直径,以使传热管略突出于极柱的表面,有利于将传热管整平使其与通槽紧密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可以涂覆绝缘材料或者贴硅胶层、橡胶层等,也可以在传热管上设置绝缘层,以使金属材质的传热管与电性汇流件绝缘安装,以供电池组在串联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性汇流件。
如图2b、图2c、图2f、图2n所示,在电性连接件与极柱固定连接时,在电性连接件的通槽底部设置固定孔321,通过该固定孔321将电性连接件与电池极柱固定,具体的,可以采用螺接工艺固定。固定孔也可以为固定槽,通过焊接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为电性连接件设置固定孔和让位槽后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在焊接后不影响传热管与通槽的紧密固定,通槽内设置了焊接槽322和让位槽323,焊接槽322沿通槽底部径向延伸,让位槽323沿固定孔321周向设置,焊接槽322的设置使焊接后的溢出焊接料能够填补到焊接槽内但又不至于影响传热管与通槽的卡接面的平整性,保证传热管与通槽内壁的紧密接触。让位槽323的设置使螺栓连接电性汇流件和极柱时使螺帽有容纳空间。
电性汇流件第二端面12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延长区324,在电池组成电池组后,延长区324与电池组的极板固定连接,以实现若干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具体的,延长区324与极板之间采用焊接或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延长区324还可以设置翻起的固定边325,以适应不同形式的组装方式。固定边325用于与电池极板电连接,二者采用焊接或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
如图6所示,为了使电性汇流件与极柱10固定的更加稳定,第二端面12面向极柱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326,用以与电池极柱卡接固定。容纳槽326的形状与极柱轮廓匹配,使极柱卡接到容纳槽326内。
本实施例在极柱上设置带有通槽的电性汇流件,以在通槽内放置传热管,使极柱的温度能够通过传热管传递后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使电池组的热量均衡,传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单体电池包括实施例2中描述的上盖组件20,还包括电池筒体21和置于电池筒体内的电极组件(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在极柱上设置带有通槽的电性汇流件,以在通槽内放置传热管,使极柱的温度能够通过传热管传递后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使电池组的热量均衡,传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电池组包括若干实施例5中描述的单体电池100,单体电池100之间并联连接。单体电池100正极柱和负极柱上均上设置电性汇流件1。电池组还包括温控组件7、正极板51和负极板52,正极板51与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柱电连接,负极板52与所有单体电池的负极柱电连接。电池组还包括两根传热管6,分别固定在电池组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的电性汇流件1上。电池组还包括温控组件7,温控组件7包括与传热管6进行热量交换的管路和外接设备。传热管6可以为热管或液冷管,当传热管为热管时,温控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当传热管为液冷管时,温控组件为水冷机。在极柱上设置带有通槽的电性汇流件,以在通槽内放置传热管,使极柱的温度能够通过传热管传递后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在电性汇流件的第一端面上设置电连接区,使其能够通过在该电连接区上安装电池组的极板以实现多个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连接时,需要对正极板和负极板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单体电池之间形成串联电路,并对凹槽或传热管进行绝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使电池组的热量均衡,传热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以下对电池组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极柱后,对其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汇总分析:
如图3a和图3b所示,高度为h2部分为电性汇流件与极柱的结合塑封区,高度为h4的部分为传热管的放置位置。放置传热管后,利用测温仪对电池壳体表面温度和极柱的温度进行了测试,发现随着h2和h4数值的改变,电池壳体表面温度和极柱的温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h2小于2mm时,电性汇流件与极柱之间固定工艺受限制,而h2大于4mm时,极柱的温度虽然相比未加装电性汇流件和传热管时有所下降,但电池自身的温度下降程度不再明显,因此,h2最佳的选择范围为2-4mm。
Figure SMS_1
表1不同尺寸通槽下电池极柱和电池壳体表面温度
从上表可知,随着h2数值的增加,在2-4mm的区间内,极柱的温度不高于34℃,电池壳体表面的温度也在35℃以下,整体温度控制相比未使用本实用新型电性汇流件和传热管的市面常规极柱的电池而言,极柱温度最少降低了16.4%,电池壳体表面温度最少降低了16.8%,有效降低了电池整体的温度和极柱的温度,安全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h5:h6 对比例 1.05:1 1.1:1 1.15:1 1.2:1 1.25:1
极柱温度(℃) 42 34.5 33.5 32.1 31.2 30.3
表2不同尺寸通槽下电池极柱表面温度
如表2所示,第二端面覆盖所述极柱,结合图8,通槽的长度h5与极柱的宽度h6之比对于电池极柱的温度有较大影响,当h2固定为3mm时,传热管与极柱的贴合面积越大,传热和散热效果越好,但最长不可超过盖板的宽度。如表2所示,测试了不同长度的通槽在电池1C充放电时极柱的温度,对比未使用本实用新型电性汇流件和传热管的市面常规电池的极柱而言,极柱温度最少降低了17.9%,显著降低了极柱的温度,安全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如图2c,当第一端面被通槽分为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后,第一区域111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占比越大,固定电池组的极板的面积则越大,载流面积也就越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电性汇流件,设置在方壳电池的极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包括侧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侧壁或第一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槽,以安装传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直径与所述通槽的最宽处的比为1:1.05-1: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的高度为11mm-18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在所述通槽最低处设置有固定孔或固定槽,以将所述电性汇流件固定在所述极柱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还设置有焊接槽和让位槽,所述焊接槽沿所述通槽最低处轴向延伸,所述让位槽沿所述固定孔或固定槽周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汇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还设置有延长区,沿所述第二端面水平延展。
10.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所述极柱上固定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性汇流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至少覆盖所述极柱。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汇流件与所述极柱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接,所述通槽沿所述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延伸。
13.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单体电池,还包括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通槽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为热管或液冷管。
CN202222422563.2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Active CN21914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2563.2U CN21914441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2563.2U CN21914441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4417U true CN219144417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2563.2U Active CN21914441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4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802A1 (zh) * 2022-09-14 2024-03-21 双澳储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极柱、上盖组件、电性转接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802A1 (zh) * 2022-09-14 2024-03-21 双澳储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极柱、上盖组件、电性转接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0903U (zh) 一种分体式电池散热平衡组件
CN209249563U (zh) 一种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CN219144417U (zh)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111916647A (zh) 软包动力电池模组
CN105431919A (zh) 包括多个能量存储组件的能量存储模块
CN116130892A (zh) 一种电性汇流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WO2024055802A1 (zh) 极柱、上盖组件、电性转接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117477131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19350374U (zh) 单体电池及电动车辆
CN115603008A (zh) 一种极柱、上盖组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KR20060086122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19144438U (zh) 一种极柱、上盖组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219457845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14865234A (zh) 用于电池极柱之间的功能组件及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组
CN112713003A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集成模块
CN116454468B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216928704U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散热组件及电池包
CN102122570B (zh) 超级电容器模组
CN219286546U (zh) 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
CN218123562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
CN219457746U (zh) 一种储能***
CN21945774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箱体组件
CN218414943U (zh) 用于电池极柱之间的功能组件及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组
CN218957841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9497901U (zh) 局部散热组件及动力电池包热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