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8431U -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8431U
CN218788431U CN202223218648.5U CN202223218648U CN218788431U CN 218788431 U CN218788431 U CN 218788431U CN 202223218648 U CN202223218648 U CN 202223218648U CN 218788431 U CN218788431 U CN 218788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condary battery
top cover
gap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6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猛
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86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8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8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843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3451 priority patent/WO202411396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二次电池包括:顶盖,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隔圈,隔圈包括阻挡部、延伸部和连接部,阻挡部与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与延伸部连接;阻挡部设有第二通孔,延伸部环绕第一通孔设置,以将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极柱,极柱位于第二通孔中,连接部与顶盖连接,以将阻挡部、延伸部、顶盖和极柱之间围合形成腔体;绝缘件,绝缘件环绕隔圈设置并填充至少部分腔体,以将极柱配合连接至顶盖。本申请的隔圈可增加与极柱的结合强度,提高隔圈与顶盖的配合精度;通过在隔圈上设置阻挡部,可以对绝缘件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避免绝缘件长期使用后因老化从顶盖上脱落所造成的极柱松动或短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隔圈位于电池顶盖和极柱端子之间,其作用是将电池顶盖与极柱端子隔离,防止电池顶盖与极柱端子接触而导致电池短路。由于现有隔圈装配精度差,且电池经长期使用后隔圈容易脱落,导致极柱松动或短路,严重影响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解决隔圈装配精度差、容易脱落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二次电池的用电装置。
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顶盖,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
隔圈,隔圈包括阻挡部、延伸部和连接部,阻挡部与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与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位于延伸部远离阻挡部的一侧;阻挡部设有第二通孔,延伸部环绕第一通孔设置,以将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
极柱,极柱位于第二通孔中,连接部与顶盖连接,以将阻挡部、延伸部、顶盖和极柱之间围合形成腔体;
绝缘件,绝缘件环绕隔圈设置并填充至少部分腔体,以将极柱配合连接至顶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周面和第二周面,第一周面与第二周面连接;阻挡部与第一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延伸部与第二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绝缘件填充至少部分第一间隙和至少部分第二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D1,第二间隙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二尺寸D2,第一尺寸D1和第二尺寸D2满足:0.1≤D1/D2≤0.9;其中,0.2mm≤D1≤2mm,0.5mm≤D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0.2≤D1/D2≤0.8;其中,0.4mm≤D1≤1mm,0.5mm≤D2≤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延伸部上设有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三通孔,绝缘件穿设于第三通孔,并填充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和至少部分第一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孔在第一表面上的面积为S1,第一表面的面积为S,0<S1/S≤0.8;或者,
第三通孔在第一表面上的面积为S1,第一表面的面积为S,0.001≤S1/S≤0.5。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阻挡部上设有贯穿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的凹槽;绝缘件穿设于凹槽,并填充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和至少部分第一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阻挡部上设有贯穿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的第四通孔,绝缘件穿设于第四通孔,并填充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和至少部分第一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满足:
1mm2≤S1≤30mm2;和/或,
0.1mm2≤S2≤20mm2
S1表示第三通孔在第一表面上的面积,S2表示第四通孔在第三表面上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满足:4mm2≤S1≤15mm2,且0.78mm2≤S2≤12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圈进一步满足:
第三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与顶盖平行;或者,
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4~1.5mm;或者,
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4~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和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和/或,
延伸部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和延伸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和/或,
延伸部和连接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密封圈,密封圈位于极柱和顶盖之间,密封圈分别与极柱和顶盖抵接,以密封腔体;
下塑胶,下塑胶与顶盖连接,下塑胶位于顶盖远离隔圈的一侧;
壳体,壳体包括容纳腔,顶盖与壳体连接并盖合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的二次电池。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隔圈,隔圈包括阻挡部、延伸部和连接部,阻挡部与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与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位于延伸部远离阻挡部的一侧;阻挡部设有第二通孔,延伸部环绕第一通孔设置,以将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极柱,极柱位于第二通孔中,连接部与顶盖连接,以将阻挡部、延伸部、顶盖和极柱之间围合形成腔体;绝缘件,绝缘件环绕隔圈设置并填充至少部分腔体,以将极柱配合连接至顶盖。本申请的隔圈可增加与极柱的结合强度,提高隔圈与顶盖的配合精度,并同时提高极柱的装配良率;同时通过在隔圈上设置阻挡部,可以对注塑的绝缘件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避免绝缘件长期使用后因老化从顶盖上脱落所造成的极柱松动或短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具有上述二次电池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隔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E-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隔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沿F-F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隔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隔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盖,2-隔圈,3-极柱,4-绝缘件,5-腔体,6-密封圈,7-下塑胶,8-壳体,11-第一通孔,21-阻挡部,22-延伸部,23-连接部,31-第一周面,32-第二周面,51-第一间隙,52-第二间隙,211-第二通孔,81-容纳腔,212-第三表面,213-第四表面,214-第四通孔,221-第一表面,222-第二表面,223-第三通孔,2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参见图1和2,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1、隔圈2、极柱3和绝缘件4;顶盖1上设有第一通孔11,隔圈2包括阻挡部21、延伸部22和连接部23,阻挡部21与延伸部22连接,连接部23与延伸部22连接,连接部23位于延伸部22远离阻挡部21的一侧;阻挡部21设有第二通孔211,延伸部22环绕第一通孔11设置,以将第二通孔211与第一通孔11对应;极柱3位于第二通孔211中,连接部23与顶盖1连接,以将阻挡部21、延伸部22、顶盖1和极柱3之间围合形成腔体5;绝缘件4环绕隔圈2设置并填充至少部分腔体5,以将极柱3配合连接至顶盖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部分填充腔体5,在保证绝缘和密封的基础上,可以节约二次电池的成本。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完全填充腔体5,以使二次电池的密封性和绝缘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隔圈2整体呈圆形结构,阻挡部21相对于连接部23凸起,且阻挡部21与连接部23平行,从而使得阻挡部21、延伸部22、顶盖1和极柱3之间可以围合形成腔体5,其中,阻挡部21与连接部23平行具体是指阻挡部21的下表面与连接部23的下表面平行,或者阻挡部21的上下表面以及连接部23的上下表面均平行,这里的平行是指完全平行或几乎完全平行,例如,在完全平行的±5°范围内都算作平行;腔体5用于绝缘件4的注塑成型,绝缘件4先环绕在隔圈2上,然后通过注塑可以填充于腔体5内,使得极柱3与隔圈2连接成一体,绝缘件4在腔体5内分别与极柱3、顶盖1和隔圈2接触,实现绝缘的目的;随后进一步将连接部23与顶盖1连接,实现了极柱3与顶盖1的配合连接,且隔圈2位于极柱3与顶盖1之间,可以起到隔离作用;腔体5内的绝缘件4也进一步将极柱3和顶盖1隔离,并起到绝缘的作用;由于设置了阻挡部21且阻挡部21位于腔体5的顶部,可以对腔体5内的绝缘件4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避免绝缘件4从顶盖1上脱落造成的极柱3松动或极柱3短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和图4,二次电池还进一步包括:壳体8、密封圈6和下塑胶7;壳体8包括容纳腔81,顶盖1与壳体8连接并盖合容纳腔81,密封圈6位于极柱3和顶盖1之间,密封圈6分别与极柱3和顶盖1抵接,以密封腔体5;下塑胶7与顶盖1连接,下塑胶7位于顶盖1远离隔圈2的一侧,即下塑胶7靠近容纳腔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所示的顶盖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在两个第一通孔11之间还设置由用于安装防爆阀的安装孔和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在第一通孔11外部环绕设有用于连接隔圈2的凹槽,隔圈2的连接部23的底部与凹槽的表面接触;阻挡部21的中心处开设第二通孔211,第二通孔211与第一通孔11均为圆孔,第二通孔211与第一通孔11对应实际上就是指第二通孔211与第一通孔11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可以方便极柱3通过第一通孔11与壳体8内的电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由于顶盖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11,因此两个第一通孔11分别对应两个极柱3,两个极柱3分别为正极柱和负极柱,每个极柱均通过一个隔圈2与顶盖1配合连接;其中,极柱3采用铝、铜或者复合金属材质,隔圈2采用铝等金属材质,绝缘件4采用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例如PPS材质等;极柱3整体呈现圆柱状,当极柱3位于第二通孔211内时,极柱周向的外表面分别与阻挡部21和延伸部22相对,相对产生的间隙用于填充绝缘件4,使得极柱3与隔圈2通过绝缘件4注塑一体成型为独立的极柱结构,以达到装配和绝缘的目的。隔圈2的底部与顶盖1的顶部和密封圈6紧贴,密封圈6在被压缩的状态下,连接部23与顶盖1进行激光焊接,激光焊接功率为1000~6000W,焊接轨迹为圆环形,焊接深度为0.4~0.8mm,焊接宽度为0.5~2mm;下塑胶7与顶盖1的下表面胶粘或超焊连接,并与顶盖1、隔圈2、极柱3、绝缘件4、密封圈6共同组成顶盖组件。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23与顶盖1不限于激光焊接,还可以采用电阻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再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极柱3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周面31和第二周面32,第一周面31与第二周面32连接;阻挡部21与第一周面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1,延伸部22与第二周面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2,绝缘件4通过第一间隙51填充至第二间隙52,其中,第一周面31对应的圆周的直径与第二周面32对应的圆周的直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同,具体直径以实际的极柱结构为准;进一步参见图5,第一间隙51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D1,第二间隙52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二尺寸D2,第一尺寸D1和第二尺寸D2满足:0.1≤D1/D2≤0.9。
当第一间隙51和第二间隙52满足上述的关系时,可以保证隔圈2在注塑时或者与顶盖1连接时具有良好的配合尺寸,增加隔圈2与极柱3的结合强度,提高隔圈2与顶盖1的配合精度,并同时提高极柱3的装配良率,避免了由于配合尺寸不良而导致的装配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D1/D2的取值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值之间的范围。进一步地,0.2≤D1/D2≤0.8。
其中,0.2mm≤D1≤2mm,0.5mm≤D2≤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尺寸D1和第二尺寸D2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0.4mm≤D1≤1mm,0.5mm≤D2≤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是指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与顶盖1表面平行的方向,这里的平行是指完全平行或几乎完全平行,例如,在完全平行的±5°范围内都算作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在腔体5中的填充程度,参见图5,延伸部22具有沿第一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延伸部22上设有贯穿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的第三通孔223,绝缘件4通过第三通孔223填充至第二间隙52。其中,第一方向即为箭头所示的方向。参见图6,第三通孔2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通孔223为多个时,第三通孔223在延伸部22上间隔设置,第三通孔223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当第三通孔223为长方形时,令第三通孔223的长为a mm,宽为b mm,则满足:a/b=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为S1,第一表面221的面积为S,则满足:0<S1/S≤0.8;进一步满足:0.001≤S1/S≤0.5。其中,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S1可以理解为第三通孔223的开口在第一表面221上所形成的轮廓的几何面积,轮廓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轮廓的形状大致为上述的形状即可,不限于为完美的几何形状。第一表面221的面积S即表示延伸部22外周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绝缘件4的填充将直接影响极柱3的安装性能,因此保证绝缘件4的完全填充是提高极柱3装配和绝缘的关键因素,参见图7和图8,阻挡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阻挡部21上设有贯穿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的凹槽224;绝缘件4通过凹槽224填充至第二间隙52。凹槽224可以直接延伸至延伸部22,开设凹槽224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绝缘件4的填充程度,凹槽224的个数不限于一个,当设置有多个凹槽224后,多个凹槽224将阻挡部21进行间隔,使得在绝缘件4填充后实现阻挡部21被绝缘件4间隔,以使部分的绝缘件4将阻挡部21包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二方向是图8中竖直箭头的方向,优选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和图10,在图6所示的隔圈2的结构基础上,阻挡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阻挡部21上设有贯穿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的第四通孔214,绝缘件4通过第四通孔214填充至第二间隙52。通过设置第四通孔214,可以进一步加强极柱3与隔圈2之间连接的结合力。其中,第二方向是图10中竖直箭头所示的方向,优选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孔223和第四通孔214满足:1mm2≤S1≤30mm2;0.1mm2≤S2≤20mm2;其中,S1表示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S2表示第四通孔214在第三表面212上的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为S1可以理解为第三通孔223的开口在第一表面221上所形成的轮廓的几何面积,第四通孔214在第三表面212上的面积为S2可以理解为第四通孔214的开口在第三表面212上所形成的轮廓的几何面积。轮廓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轮廓的形状大致为上述的形状即可,不限于为完美的几何形状。通过限定第三通孔223或第四通孔214的面积,即进一步限定出第三通孔223或第四通孔214的开口的轮廓面积,可以进一步增加绝缘件4穿过通孔后进行连接的稳定性。若第三通孔223或第四通孔214的面积较小,则不利于绝缘件4的注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S1和S2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是:4mm2≤S1≤15mm2,且0.78mm2≤S2≤12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圈2进一步满足:第三表面212、第四表面213与顶盖1平行,这里的平行是指完全平行或几乎完全平行,例如,在完全平行的5°范围内都算作平行;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之间的距离为0.4~1.5mm;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之间的距离为0.4~1.5mm;优选的,为了方便隔圈2的加工,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之间的距离和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圈2整体为一体式结构,阻挡部21和延伸部22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或者延伸部22和连接部23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阻挡部21和延伸部22之间的圆弧过渡连接可以表示为位于外部的第三表面212与第一表面221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外圆弧半径为0.1~1.5mm,且位于内部的第四表面213与第二表面222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内圆弧半径为0.1~2mm;同样的,延伸部22和连接部23之间的圆弧过渡连接具体是指位于同一侧的延伸部22的表面与连接部23的表面进行圆弧过渡连接,延伸部22与连接部23之间过渡圆弧的内侧为直角,外圆弧半径为0.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的简便性,隔圈2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即阻挡部21和延伸部22为分体式结构;或者延伸部22和连接部23为分体式结构。参见图11至图12,阻挡部21与延伸部22为分体式结构,阻挡部21与延伸部22之间的间隙用于填充绝缘件4,阻挡部21、延伸部22和极柱3之间通过注塑的绝缘件4成为独立的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用电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备用电源、电机、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自行车、自行车、电动工具、家庭用大型蓄电池等。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二次电池,由于在隔圈2上设置了阻挡部21,可以对注塑的绝缘件4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避免绝缘件4长期使用后老化从顶盖上脱落所造成的极柱3松动或短路问题。同时,本申请还进一步限定了隔圈2与极柱3之间间隙的尺寸关系,使得隔圈2在注塑及与顶盖1配合时,避免了尺寸不统一而导致的装配不良问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1),所述顶盖(1)上设有第一通孔(11);
隔圈(2),所述隔圈(2)包括阻挡部(21)、延伸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阻挡部(21)与所述延伸部(22)连接,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延伸部(22)连接,所述连接部(23)位于所述延伸部(22)远离所述阻挡部(21)的一侧;所述阻挡部(21)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延伸部(22)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设置,以将所述第二通孔(211)与所述第一通孔(11)对应;
极柱(3),所述极柱(3)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11)中,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顶盖(1)连接,以将所述阻挡部(21)、所述延伸部(22)、所述顶盖(1)和所述极柱(3)之间围合形成腔体(5);
绝缘件(4),所述绝缘件(4)环绕所述隔圈(2)设置并填充至少部分所述腔体(5),以将所述极柱(3)配合连接至所述顶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3)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周面(31)和第二周面(32),所述第一周面(31)与所述第二周面(32)连接;所述阻挡部(21)与所述第一周面(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1),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第二周面(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2),所述绝缘件(4)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间隙(51)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隙(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51)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D1,所述第二间隙(52)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二尺寸D2,所述第一尺寸D1和所述第二尺寸D2满足:0.1≤D1/D2≤0.9;其中,0.2mm≤D1≤2mm,0.5mm≤D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0.2≤D1/D2≤0.8;其中,0.4mm≤D1≤1mm,0.5mm≤D2≤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具有沿第一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所述延伸部(22)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的第三通孔(223),所述绝缘件(4)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223),并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隙(52)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间隙(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表面(221)的面积为S,0<S1/S≤0.8;或者,
所述第三通孔(223)在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表面(221)的面积为S,0.001≤S1/S≤0.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所述阻挡部(21)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的凹槽(224);所述绝缘件(4)穿设于所述凹槽(224),并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隙(52)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间隙(5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背离的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所述阻挡部(21)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的第四通孔(214),所述绝缘件(4)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214),并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隙(52)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间隙(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223)和所述第四通孔(214)满足:
1mm2≤S1≤30mm2;和/或,
0.1mm2≤S2≤20mm2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三通孔(223)在所述第一表面(221)上的面积,S2表示所述第四通孔(214)在所述第三表面(212)上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223)和所述第四通孔(214)满足:4mm2≤S1≤15mm2,且0.78mm2≤S2≤12mm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2)进一步满足:
所述第三表面(212)和/或所述第四表面(213)与所述顶盖(1)平行;或者,
所述第三表面(212)与所述第四表面(213)之间的距离为0.4~1.5mm;或者,
所述第一表面(221)与所述第二表面(222)之间的距离为0.4~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21)和所述延伸部(22)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延伸部(22)和所述连接部(23)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21)和所述延伸部(22)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和/或,
所述延伸部(22)和所述连接部(23)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位于所述极柱(3)和所述顶盖(1)之间,所述密封圈(6)分别与所述极柱(3)和所述顶盖(1)抵接,以密封所述腔体(5);
下塑胶(7),所述下塑胶(7)与所述顶盖(1)连接,所述下塑胶(7)位于所述顶盖(1)远离所述隔圈(2)的一侧;
壳体(8),所述壳体(8)包括容纳腔(81),所述顶盖(1)与所述壳体(8)连接并盖合所述容纳腔(81)。
15.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2223218648.5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8788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648.5U CN2187884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PCT/CN2023/113451 WO2024113968A1 (zh) 2022-11-30 2023-08-17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648.5U CN2187884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8431U true CN218788431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648.5U Active CN2187884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8431U (zh)
WO (1) WO20241139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968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63466B2 (en) * 2018-03-09 2020-09-0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Top cap assembly of a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209496906U (zh) * 2019-04-01 2019-10-1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JP7507249B2 (ja) * 2020-09-02 2024-06-27 寧徳時代新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エンドカバーアセンブリ、電池セル、電池、電力消費用装置及び注液方法
CN112952243B (zh) * 2020-11-16 2023-03-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排气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788431U (zh) * 2022-11-30 2023-04-0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968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3968A1 (zh) 2024-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17884A1 (zh) 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CN11085430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顶盖及锂离子电池
CN110752324A (zh) 密封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CN218788431U (zh) 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1036685A1 (zh) 一种电池顶盖和极柱的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
CN217788584U (zh) 盖板及电池
CN212485426U (zh) 一种电池顶盖和单体电池
CN114944531A (zh) 圆柱型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211350696U (zh)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结构
WO2022206951A1 (zh)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447413B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215869579U (zh) 一种方形电池新型极简盖板结构
CN215184433U (zh) 一种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CN219937296U (zh) 一种密封与***结构一体的二次电池顶盖结构及二次电池
CN114447534A (zh) 一种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CN209929450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和动力电池
CN220065864U (zh) 电池的顶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21041298U (zh)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
CN216120658U (zh) 一种电池顶盖以及动力电池
CN219575775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0934347U (zh) 一种电池端子结构及圆柱形锂电池
CN220420731U (zh) 一种盖帽组件密闭性强的圆筒形电池
CN217134510U (zh) 外壳组件及扣式电池
CN22002133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