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1740U - 一种自动排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排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1740U
CN218761740U CN202222958732.4U CN202222958732U CN218761740U CN 218761740 U CN218761740 U CN 218761740U CN 202222958732 U CN202222958732 U CN 202222958732U CN 218761740 U CN218761740 U CN 218761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valve
lower valve
floating ball
exhaust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87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笑千
冯业鹏
郭双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uizi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uizi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uizi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Ruizi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87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1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1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1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气阀,涉及阀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适合相对低压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阀筒、排气嘴、顶杆、浮球和重锤;所述排气嘴的内部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嘴连接于所述下阀筒的顶端;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顶杆能沿轴向上行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接触关闭阀门或下行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脱离打开阀门;所述浮球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所述浮球同轴地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定位并位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重锤具有在水中悬浮的特性,所述重锤连接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浮球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适应更高压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排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排气阀。
背景技术
自动排气阀是暖通***上常用的一种阀门,通常安装在***中容易出现集气的位置上。这种阀门的一端连接***的相对高点,另一端是开放式的,直连大气,当排气阀内有空气时,它需要能及时将空气排到空气中去,反之,当排气阀内没有气体时,排气阀要自动关闭,不能泄露。
现有的自动排气阀一般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85036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具有手动冲洗阀口和试水功能的自动排气阀那样以及专利公告号为CN2027331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圆形自动排气阀那样,在阀筒内设置有浮球,浮球顶部连接有顶针,浮球在进入阀筒的水的浮力的作用下带动顶针上下运动与排气孔接触封闭排气口或脱离排气孔打开排气口排气。
一方面,现有的自动排气阀要实现自动排气的基本功能,只有在相对低压(比如0.3MPa以下)状态下有保障,因为一旦超过了相对高压(比如0.3MPa及以上),排气阀内外的压力差会对浮球有一个向上的力,使顶针一直与排气孔接触,那排气阀就会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表现形式为排气不灵敏;另一方面,现有的自动排气阀的阀筒以及所在的***管道中会长期存在水和空气,锈蚀问题多发,尤其是发生锈蚀的部分会导致阀门开关的灵活度降低,另外,阀筒内的水基本是不流动的,加上水质的问题,会有杂质积存情况,会增加浮球黏附阀筒内壁的风险,因此,排气阀的可靠运行期大多太短,一般在两三年的时间就会失去功能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设计出一种自动排气阀,用以解决只适合相对低压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排气阀,包括:下阀筒、排气嘴、顶杆、浮球和重锤;所述排气嘴的内部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嘴连接于所述下阀筒的顶端;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顶杆能沿轴向上行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接触关闭阀门或下行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脱离打开阀门;所述浮球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所述浮球同轴地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定位并位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重锤具有在水中悬浮的特性,所述重锤连接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下阀筒中所述浮球的下方位置。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顶杆上串接有同时位于下阀筒中的浮球和重锤,其中,重锤位于浮球下方且其具有悬浮于水中的特性,浮球具有漂浮于水面的特性,因此,重锤不仅可对整个顶杆和浮球体系进行增重,使排气阀能够适应更高压的***,提高高压时开阀的灵敏度,也可以在不影响浮球自身功能的情况下运行,能够保证排气阀在需要打开排气的时候能够快速及时地打开,在需要关闭的时候能够快速及时地关闭。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自动排气阀还包括:上阀筒、隔板和扶正体;所述上阀筒同轴地连接于所述下阀筒的顶端,所述排气嘴连接于所述上阀筒的顶端,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与所述上阀筒同轴设置;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下阀筒的底端,所述隔板具有若干个将所述下阀筒与所述上阀筒连通的通气孔以及一个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顶杆的直径,所述顶杆同轴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扶正体同轴地固定套设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上阀筒内,所述扶正体外表面与所述上阀筒内壁之间具有能够通过气流的间隙。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排气嘴、上阀筒和下阀筒沿轴线依次设置,第一轴孔的孔径大于顶杆的直径可降低顶杆卡阻的情况,可以提高可靠运行时长;上阀筒中增加了一个套设在顶杆上的扶正体,利用扶正体对顶杆进行定位,能够在顶杆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扶正体与上阀筒的内壁接触对顶杆进行扶正,保证顶杆封闭排气孔的准确性;另外,扶正体与上阀筒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对气流夹带的小液滴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排气夹带水汽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扶正体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扶正体的密度小于水可让扶正体的重量尽可能地小,以减小对浮球的功能影响,在保证对顶杆具有扶正作用的基础上,保证排气阀开关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重锤的重心偏向于所述顶杆的轴线一侧。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重锤重心偏向顶杆一侧,可以利用这种结构产生对顶杆的偏心力,或者称为微杠杆力,在开阀时,重锤产生的偏心力能够带动顶杆作小幅摆动,使得顶杆脱离与排气孔之间的密封面的效果得到优化,能够比单纯利用轴向方向的重力开阀更加灵敏,能够有效增加顶杆动作的灵敏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扶正体的底部抵接所述隔板的顶面时,所述重锤悬空于所述下阀筒内。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该种自动排气阀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重锤和浮球在下阀筒内都处在悬空状态,不与下阀筒内壁接触,可以避免在非供热季其间***内没水和压力的情况下下阀筒内的沉积物将重锤和浮球粘黏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阀筒与所述下阀筒之间设置有一面滤网,所述顶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滤网中。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上阀筒与下阀筒之间设置滤网可以进一步拦截水泡和水中悬浮物等一些杂物,降低堵塞排气孔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顶杆包括阀杆和连接于所述阀杆顶端的顶针;所述浮球和所述重锤连接于所述阀杆。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重锤的侧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二棱条。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棱条的设置使得重锤的表面形成一道道的凸起,一方面,能够减少重锤与下阀筒接触时的接触面,减少摩擦力,提高活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第二棱条能够起到对气体进行导流的作用,使气流更均匀地从重锤流过,使重锤运动姿态更稳,另一方面,在水位下降时,重锤与下阀筒内壁之间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形成水膜拽住重锤,而一道道的第二棱条则能够让水顺着凸起的部位下流,避免形成水膜,使重锤迅速下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浮球的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一棱条。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棱条的设置使得浮球的表面形成一道道的凸起,一方面,能够减少浮球与下阀筒接触时的接触面,减少摩擦力,提高活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第一棱条能够起到对气体进行导流的作用,使气流更均匀地从浮球流过,使浮球运动姿态更稳;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第一棱条起到阻挡气流中夹带的小液滴。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排气嘴的顶端同轴地活动卡接有逃气帽,所述逃气帽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同轴的锥形堵头以及位于锥形堵头侧方的多个通孔,所述锥形堵头通过其锥面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接触密封,所述逃气帽能在气流的作用下沿轴线上行使所述锥形堵头与所述排气嘴的排气孔脱离解除密封。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逃气帽的设置可以防止排气阀所处环境的污物掉落到排气孔中,同时逃气帽能将排出气体的气流分散开,使得排气动作更舒缓。逃气帽可在气流作用下上行,能够在排气时通过逃气帽的动作直观地判断排气状态。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下阀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阀筒的内径。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能够保证扶正体与上阀筒的作用同时使排气阀的体积和重量更小,并更好地去保证顶杆的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顶杆上串接有同时位于下阀筒中的浮球和重锤,其中,重锤位于浮球下方且其具有悬浮于水中的特性,浮球具有漂浮于水面的特性,因此,重锤不仅可对整个顶杆和浮球体系进行增重,使排气阀能够适应更高压的***,提高高压时开阀的灵敏度,也可以在不影响浮球自身功能的情况下运行,能够保证排气阀在需要打开排气的时候能够快速及时地打开,在需要关闭的时候能够快速及时地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自动排气阀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自动排气阀内部的结构;
图3是自动排气阀的剖视示意图(逃气帽处于关闭状态);
图4示出了逃气帽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
图5是重锤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下阀筒;
2、上阀筒;
3、排气嘴;
4、隔板;4a、第一轴孔;4b、通气孔;
5、阀杆;
6、顶针;
7、浮球;7a、第一棱条;
8、重锤;8a、第二棱条;8b、第二轴孔;
9、扶正体;
10、滤网;
11、逃气帽;11a、锥形堵头;11b、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自动排气阀,能够适应更高压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动排气阀包括下阀筒1、排气嘴3、顶杆、浮球7和重锤8。
下阀筒1为一直筒结构件,其底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有一进入液体介质的管道,该管道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外六角和外丝,其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一排气嘴3。该排气嘴3采用现有零件,排气嘴3与下阀筒1同轴设置,排气嘴3的内部具有一沿其轴线延伸的排气孔,排气孔的底端安装有一橡胶垫。
顶杆为组件,其包括塑料材质的阀杆5以及不锈钢的顶针6,顶针6与阀杆5同轴且顶针6固定连接在阀杆5的顶端。顶杆整体穿设于下阀筒1中,顶针6的尖端对准排气孔设置。
浮球7为一工程塑料材质的空心球体,其整体密度在200kg/m3,使得浮球7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浮球7整***于下阀筒1中,浮球7同轴地固定套装在阀杆5上以让顶杆随浮球7的运动同步动作。
重锤8为一工程塑料材质的类球体结构件,其整体密度在1000kg/m3,使得重锤8具有在水中悬浮的特性。重锤8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轴孔8b,重锤8整***于下阀筒1中的浮球7下方的位置,重锤8通过其第二轴孔8b同轴地固定套装在阀杆5上以让顶杆和浮球7能随重锤8的运动同步动作。
顶杆整体与下阀筒1有一定的导向配合,使得顶杆能沿轴向上行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接触关闭阀门或下行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脱离打开阀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重锤8的侧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二棱条8a,同时,浮球7的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一棱条7a。第二棱条8a的设置使得重锤8的表面形成一道道的凸起,一方面,能够减少重锤8与下阀筒1接触时的接触面,减少摩擦力,提高活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第二棱条8a能够起到对气体进行导流的作用,使气流更均匀地从重锤8流过,使重锤8运动姿态更稳,另一方面,在水位下降时,重锤8与下阀筒1内壁之间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形成水膜拽住重锤8,而一道道的第二棱条8a则能够让水顺着凸起的部位下流,避免形成水膜,使重锤8迅速下降。第一棱条7a的设置使得浮球7的表面形成一道道的凸起,一方面,能够减少浮球7与下阀筒1接触时的接触面,减少摩擦力,提高活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第一棱条7a能够起到对气体进行导流的作用,使气流更均匀地从浮球7流过,使浮球7运动姿态更稳;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第一棱条7a起到阻挡气流中夹带的小液滴。
本实施例的自动排气阀在顶杆上串接有同时位于下阀筒1中的浮球7和重锤8,其中,重锤8位于浮球7下方且其具有悬浮于水中的特性,浮球7具有漂浮于水面的特性,因此,重锤8不仅可对整个顶杆和浮球7体系进行增重,克服高压下对浮球7的部分作用,使排气阀能够适应更高压的***,提高高压时开阀的灵敏度,也可以在不影响浮球7自身功能的情况下运行,比如在水位下降到需要排气时,即水位未完全淹没重锤8时,重锤8可以为排气阀提供开启力量,也就是利用重锤8的重力将顶杆往下拉,使得顶杆与排气孔脱离从而使得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保障排气阀在需要打开的时候能够快速及时地打开;而在水位上升到需要关闭时,即水位完全淹没重锤8并接触到浮球7后,由于重锤8被水完全淹没,使得重锤对阀杆没有力的作用,当浮球7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便能带动顶杆上行直至关闭排气阀,能够保障排气阀在需要关闭时能够快速及时地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可靠运行时长,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动排气阀还设置有上阀筒2、隔板4和扶正体9。
如图1所示,上阀筒2与下阀筒1同轴设置,且上阀筒2的底端可拆卸地螺接固定在下阀筒1的顶端处,排气嘴3与上阀筒2同轴设置,且排气嘴3可拆卸地螺接固定在上阀筒2的顶端处,排气嘴3的排气孔与上阀筒2同轴设置。
如图2和3所示,在上阀筒2的底端处焊接有一块隔板4,隔板4为一圆片状结构件,其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轴孔4a,位于第一轴孔4a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将下阀筒1与上阀筒2连通的通气孔4b,第一轴孔4a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同轴设置。顶杆同轴地穿设于第一轴孔4a中与第一轴孔4a之间形成导向配合。扶正体9为一工程塑料材质的空心球体,其整体密度在100kg/m3,使得扶正体9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扶正体9整***于上阀筒2内,扶正体9同轴地固定套设于顶针6上,扶正体9外表面与上阀筒2内壁之间具有能够通过气流的间隙。第一轴孔4a的孔径大于顶杆的直径,以使顶杆在第一轴孔4a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其中,扶正体9的密度小于水的目的不在于其能够与水相遇而提供驱动顶杆运动的力,而是为了可让扶正体9的重量尽可能地小,以减小对浮球7的功能影响,在保证对顶杆具有扶正作用的基础上,保证排气阀开关的灵活性。
如图3所示,该种自动排气阀可以在上阀筒2与下阀筒1之设置一面滤网10,该滤网10的周沿被上阀筒2压紧在下阀筒1的顶端上,网面向下凹陷,滤网10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大的圆孔,顶杆通过该圆孔活动穿设于滤网10中,滤网10的网孔按照要求设置,使得其网孔具备拦截水泡以及杂质的功能。设置的滤网10能够拦截水泡以及杂质,避免它们进入到上阀筒2中。在上阀筒2与下阀筒1之间设置滤网10可以进一步拦截水泡和水中悬浮物等一些杂物,降低堵塞排气孔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下阀筒1的内径大于上阀筒2的内径,以保证扶正体9与上阀筒2的作用同时使排气阀的体积和重量更小,更好地去保证顶杆的灵活度。
本实施例中,排气嘴3、上阀筒2和下阀筒1沿轴线依次设置,第一轴孔4a的孔径大于顶杆的直径可降低顶杆卡阻的情况,可以提高可靠运行时长;上阀筒2中增加了一个套设在顶杆上的扶正体9,可利用扶正体9对顶杆进行定位,能够在顶杆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扶正体9与上阀筒2的内壁接触对顶杆进行扶正,保证顶杆封闭排气孔的准确性;另外,扶正体9与上阀筒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对气流夹带的小液滴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排气夹带水汽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动排气阀中顶杆的阀杆5上所连的重锤8能够为顶杆提供偏心力。
具体的,如图5所示,重锤8是一个绕其结构中轴回转的回转体,即重锤8的重心位于其中心位置,第二轴孔8b则开设在重锤8的偏心位置处,与中心具有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重锤8通过其第二轴孔8b固定地套设在顶杆的阀杆5上,图中,重锤8的左侧径向尺寸大与其右侧的进行尺寸,使得重锤8的重心偏向于顶杆的轴线左侧。
本实施例中,重锤8重心偏向顶杆一侧,可以利用这种结构产生对顶杆的偏心力,或者称为微杠杆力,在开阀时,重锤8产生的偏心力能够带动顶杆作小幅摆动,使得顶杆脱离与排气孔之间的密封面的效果得到优化,能够比单纯利用轴向方向的重力开阀更加灵敏,能够有效增加顶杆动作的灵敏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动排气阀中的扶正体9、浮球7和重锤8在顶杆上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布置,该种布置形式需要保证在扶正体9的底部抵接隔板4的顶面时,重锤8以及浮球7能够悬空于下阀筒1内而不与下阀筒1的底部接触,该种情况如同图2所示那样。
本实施例中,按照此种距离布置扶正体9、浮球7和重锤8的自动排气阀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重锤8和浮球7在下阀筒1内都处在悬空状态,不会与下阀筒1内壁接触,可以避免在非供热季其间***内没水和压力的情况下下阀筒1内的沉积物将重锤8和浮球7粘黏的现象出现,能够进一步提高可靠运行时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动排气阀设置有逃气帽11。如图3所示,逃气帽11的内部孔底位置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下凸的锥形堵头11a,同时,逃气帽11的侧壁设置有与水平延伸的预期内部连通的两个通孔11b。逃气帽11与排气嘴3同轴设置,逃气帽11向下套设在排气嘴3的顶端,同时,逃气帽11的帽口处与排气嘴3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以限制逃气帽11上行的距离。逃气帽11内设置的锥形堵头11a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同轴,且锥形堵头11a通过其锥面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接触密封。
如图3所示,在不排气的时候,逃气帽11能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使锥形堵头11a与排气孔的顶端接触将排气孔封闭。
如图4所示,在排气的时候,由于气流的作用,逃气帽11会被气流推动着沿轴向上行,使锥形堵头11a与排气嘴3的排气孔脱离解除密封,以使气流可通过两个通孔11b从侧方排走。排气时,逃气帽11与排气嘴3之间通过卡扣实现限位,避免逃气帽11脱离排气嘴3。
本实施例中,逃气帽11的设置可以防止排气阀所处环境的污物掉落到排气孔中,同时逃气帽11能将排出气体的气流分散开,使得排气动作更舒缓。逃气帽11可在气流作用下上行,能够在排气时通过逃气帽11的动作直观地判断排气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气阀通过在下阀筒1中同时自上而下地设置浮球7和重锤8,将不同状态下的排气阀动力来源分开,在需要开阀排气时,重锤的重力足够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阀门内外的气体压强差造成的开阀阻力,在排气阀排气过程中,水位会上升,在水位完全淹没中间的浮球7之前,最下面的重锤8对于整个顶杆体系来说已经没有力的作用(重锤8处于悬浮状态),而浮球7的浮力足以克服除重锤8之外的整个顶杆体系的重力,并带动顶杆向上移动,最终将阀门关闭,突破了市场上原有自动排气阀的工作原理瓶颈,实现了低压状态下关闭严密,高压状态下排气灵敏的技术效果。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水***当中,容易出现和普遍存在的两个对排气阀工作状态造成干扰的问题:一个是水质差,另一个就是管道腐蚀。另外,最上面的扶正体9一方面保障了阀门关闭的准确性,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气过程中气带水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阀筒(1);
排气嘴(3),其内部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嘴(3)连接于所述下阀筒(1)的顶端;
顶杆,其穿设于所述下阀筒(1)中,所述顶杆能沿轴向上行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接触关闭阀门或下行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脱离打开阀门;
浮球(7),其具有在水面漂浮的特性,所述浮球(7)同轴地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定位并位于所述下阀筒(1)中;
重锤(8),其具有在水中悬浮的特性,所述重锤(8)连接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下阀筒(1)中所述浮球(7)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阀筒(2),所述上阀筒(2)同轴地连接于所述下阀筒(1)的顶端,所述排气嘴(3)连接于所述上阀筒(2)的顶端,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与所述上阀筒(2)同轴设置;
隔板(4),其连接于所述下阀筒(1)的底端,所述隔板(4)具有若干个将所述下阀筒(1)与所述上阀筒(2)连通的通气孔(4b)以及一个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孔(4a),所述第一轴孔(4a)的孔径大于所述顶杆的直径,所述顶杆同轴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4a)中;
扶正体(9),其同轴地固定套设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上阀筒(2)内,所述扶正体(9)外表面与所述上阀筒(2)内壁之间具有能够通过气流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8)的重心偏向于所述顶杆的轴线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体(9)的底部抵接所述隔板(4)的顶面时,所述重锤(8)悬空于所述下阀筒(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筒(2)与所述下阀筒(1)之间设置有一面滤网(10),所述顶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滤网(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阀杆(5)和连接于所述阀杆(5)顶端的顶针(6);所述浮球(7)和所述重锤(8)连接于所述阀杆(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8)的侧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二棱条(8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7)的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依序排布的多道自上而下延伸的第一棱条(7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3)的顶端同轴地活动卡接有逃气帽(11),所述逃气帽(11)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同轴的锥形堵头(11a)以及位于锥形堵头(11a)侧方的多个通孔(11b),所述锥形堵头(11a)通过其锥面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接触密封,所述逃气帽(11)能在气流的作用下沿轴线上行使所述锥形堵头(11a)与所述排气嘴(3)的排气孔脱离解除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筒(1)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阀筒(2)的内径。
CN202222958732.4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排气阀 Active CN218761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732.4U CN21876174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排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732.4U CN21876174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排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1740U true CN21876174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8732.4U Active CN21876174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排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1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72807A (en) Venting devices
CN218761740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阀
US4696321A (en) Air release and vacuum breaker valve system
CN103939660B (zh) 一种带杠杆结构的浮球自吸阀及其设计方法
CN215763509U (zh) 一种防水锤大流量高速排气阀
CN115654204A (zh) 一种自动排气阀
CN108800399A (zh) 加湿器
CN218347961U (zh) 自动排气阀
CN210531726U (zh) 一种排气阀
CN108758929A (zh) 加湿器
JP3113773B2 (ja) 空気弁
CN210978662U (zh) 一种具有25MPa的高压呼吸阀
CN211693660U (zh) 一种气门芯及充注阀
CN210440612U (zh) 一种下缓冲隔膜复合型进排气阀
CN208364803U (zh) 一种自动排水阀
CN210716015U (zh) 一种排气阀
CN112128438A (zh) 一种筒式高压空气阀
CN210510405U (zh) 一种单向阀门
CN112780796A (zh) 自动复位阀
CN215891124U (zh) 一种耐腐蚀的自动排气阀
CN209483289U (zh) 油井套管定压放气阀
CN220540379U (zh) 一种液控阀
CN110657243A (zh) 一种自动排水阀
CN218480246U (zh) 一种阀瓣能自动对中的微量排气阀
CN111734828B (zh) 防污水泄漏型污水空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