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1026U -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1026U
CN218751026U CN202222622158.5U CN202222622158U CN218751026U CN 218751026 U CN218751026 U CN 218751026U CN 202222622158 U CN202222622158 U CN 202222622158U CN 218751026 U CN218751026 U CN 218751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plate
assembly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21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凯
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21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1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1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1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该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减振塔底座和顶部加强组件;后轮罩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减振塔底座设置在开口处,且与后轮罩固定连接;顶部加强组件设置在减振塔底座的上部,且与后轮罩和减振塔底座固定连接。该后部结构通过减振塔底座与后轮罩和顶部加强组件的组合,从车辆的X/Y/Z轴方向加强了后减振塔结构的刚度。通过第一加强梁组件将沿车辆的Y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连接起来,形成后部结构,并且进一步从车辆的Y/Z轴方向提高了后部结构的刚度。通过第二加强梁组件又从车辆的X/Y轴方向加强了后部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因后部结构刚度不足而导致的车内路面噪声,提升了驾驶员和乘客的驾乘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减振塔与悬架***相连接,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路面噪声的重要传递路径。现有的后减振塔结构设计不合理,刚度低,模态密集,从而导致较多的路面能量通过减振塔传递到车内,造成车内的路面噪声大,严重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提高了后减振塔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因后减振塔结构的刚度不足而导致的车内路面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部结构,包括:沿车辆的X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后减振塔结构之间的第一加强梁组件;所述后减振塔结构包括后轮罩,设置在所述后轮罩顶部的减振塔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减振塔底座上的顶部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与所述顶部加强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塔底座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连接壁以及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顶部平台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底部平台沿所述车辆的Y轴方向上错开排布;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底部平台与所述顶部平台,所述第一翻边在沿所述车辆的Z轴方向向上形成于所述顶部平台的自由端,所述第二翻边在沿所述车辆的Z轴方向向下形成于所述底部平台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加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上的第一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减振塔底座的连接壁上的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顶端的第三加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加强板上的第四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底面还与所述顶部平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为匚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上,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三加强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侧端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与部分所述连接壁以及所述第二翻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轮罩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减振塔底座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后轮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包括:顶部加强梁,底部加强梁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加强梁与所述底部加强梁的侧柱;所述顶部加强梁、底部加强梁以及侧柱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顶部加强梁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减振塔结构的顶部加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侧柱与后轮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底部的第二加强梁组件;所述第二加强梁组件为井字型结构,包括对称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的相互间隔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底部加强梁与所述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部结构。
本申请的后部结构及车辆具有以下效果:通过减振塔底座与后轮罩和顶部加强组件的组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良好刚性的后减振塔结构,从而在车辆的X/Y/Z轴方向加强了后减振塔结构的钣金结构强度。通过第一加强梁组件将沿车辆的Y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连接起来,形成后部结构,并且进一步从车辆的Y/Z轴方向提高了后部结构的刚度。通过第二加强梁组件又从车辆的X/Y轴方向加强了后部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因后部结构刚度不足而导致的车内路面噪声,提升了驾驶员和乘客的驾乘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减振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的后轮罩与减振塔底座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的后轮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的减振塔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5的减振塔底座的俯视图;
图6B为沿图6A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7为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的顶部加强组件与减振塔底座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图7所示后减振塔结构的顶部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A和图8B所示顶部加强组件中的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组合结构的仰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沿车辆Y轴方向的投影图;
图14为图1所示后部结构的第一加强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后部结构的第二加强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后部结构的第一加强梁组件与第二加强梁组件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后减振塔结构;110-后轮罩;111-开口;120-减振塔底座;121-底部平台;122-顶部平台;123-连接壁;124-第一翻边;125-第二翻边;130-顶部加强组件;131-第一加强板;1311-第一底板;1312-第一顶板;1313-第一竖板;1314-第三翻边;132-第二加强板;1321-第一侧板;1322-第二侧板;133-第三加强板;134-第四加强板;200-第一加强梁组件;210-顶部加强梁;220-底部加强梁;230-侧柱;300-第二加强梁组件;310-第一纵梁;320-第二纵梁;330-第一横梁;340-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2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部结构,包括:沿车辆的X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以及设置在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之间的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后减振塔结构100包括:后轮罩110,设置在后轮罩110顶部的减振塔底座120以及设置在减振塔底座120上的顶部加强组件130;第一加强梁组件200与顶部加强组件130固定连接。
下面对后减振塔结构10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A和图2B所示,后减振塔结构100包括:后轮罩110、减振塔底座120和顶部加强组件130。其中,后轮罩110为底部开放的半封闭式结构,并且罩盖在车辆后轮上方。根据工艺的需要,可以在后轮罩110的顶部设置开口111,并将减振塔底座120设置在开口111处,且与后轮罩110相连接,通常是与后轮罩110焊接连接。顶部加强组件130设置在减振塔底座120上,且与减振塔底座120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后减振塔结构100的刚度,还可以将顶部加强组件130与后轮罩110也固定连接。通过减振塔底座120与后轮罩110和顶部加强组件130的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具有良好刚性的后减振塔结构100。
如图5至图6B所示,减振塔底座120包括:底部平台121,顶部平台122、连接壁123以及第一翻边124和第二翻边125。其中,底部平台121上开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减振器。顶部平台122设置在底部平台121的上方,且与底部平台121在车辆的Y轴方向上错开排布。连接壁123设置在底部平台121与顶部平台122之间,将底部平台121与顶部平台122连接起来,并且连接壁123沿着底部平台121与顶部平台122的边缘延伸,将底部平台121与顶部平台122包围起来,并且在顶部平台122的自由端(即顶部平台122远离底部平台121的侧边)沿车辆的Z轴方向向上形成第一翻边124,还在底部平台121的自由端(即底部平台121远离顶部平台122的侧边)沿车辆的Z轴方向向下形成第二翻边125。为了提高减振塔底座120的刚度,可以将连接壁123设置成空间曲面。
如图3至图5所示,将减振塔底座120放置在后轮罩110顶部的开口111处与后轮罩110相连接后,第一翻边124与后轮罩110的上边缘相贴合,第二翻边125与后轮罩110下部的凸出部分相重叠,由此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结构。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车辆的Y方向上,减振塔底座120的竖直向上的第一翻边124、连接壁123以及竖直向下的第二翻边125形成三级台阶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减振塔底座120沿Y方向的钣金强度;在车辆的Z方向上,减振塔底座120的底部平台121与顶部平台122形成两级台阶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减振塔底座120的沿Z方向的钣金强度。如图5所示,减振塔底座120的连接壁123在第一翻边124端的宽度大于连接壁123在第二翻边125端的宽度,使得减振塔底座120在车辆的X方向呈八字形,从而提高了减振塔底座120的沿X方向的钣金强度。由此,减振塔底座120与后轮罩110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大刚度空间结构,分别从车辆的X/Y/Z轴三个方向加强了减振塔底座120与后轮罩110组合而成的钣金件的结构强度。
如图7至图9所示,顶部加强组件130包括:设置在底部平台121上的第一加强板131,设置在减振塔底座120的连接壁123上的第二加强板132,设置在第一加强板131和第二加强板132顶端的第三加强板133,以及设置在第三加强板133上的第四加强板134,用以进一步加强后减振塔结构100的刚度。
下面对顶部加强组件13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加强板131为匚字形结构,第一加强板131的第一底板1311(匚字形结构的底部横边)固定设置在底部平台121上,并与底部平台121相贴合,通常通过焊接相连接,从而与减振塔底座120形成两层的焊接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组合后的钣金件在车辆Z轴方向的刚度。第一加强板131的第一顶板1312(匚字形结构的顶部横边)与第三加强板133固定连接,通常通过焊接相连接。第一底板1311和第二底板1312通过第一竖板1313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加强板132为L形结构,第二加强板132与部分连接壁123以及第二翻边125固定连接。具体地,L型结构的第二加强板132包括成一定夹角(例如,成90°角)第一侧板1321和第二侧板1322。其中,第一侧板1321竖直贴合在减振塔底座120的第二翻边125上,并通过焊接固定;同时,第一侧板1321也与位于第二翻边125下方,并且与第二翻边125相邻的后轮罩110的部分钣金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或者,将减振塔底座120的第二翻边125***到后轮罩110上的开口111内,与开口111的下侧壁的内壁相重叠,而将第一侧板1321的下边缘与开口111的下侧壁的外壁相重叠,并焊接固定,从而在此处形成三层钣金结构。第二侧板1322与位于第二翻边125侧面的连接壁123的部分区域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接;同时,该面也与位于该连接壁123的部分区域的下方,并且与连接壁123相邻的后轮罩110的部分钣金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
至此,第一加强板131和第二加强板132的下部都与减振塔底座120固定和后轮罩110连接,而第一加强板131和第二加强板132的顶部均与第三加强板133的底面固定连接。如图8A所示,设置在第三加强板133顶面上的第四加强板134为下端开放的壳体结构,使得第四加强板134罩盖在第三加强板133的顶面上,并且第四加强板134与第三加强板133的顶面相接触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翻边,使得第四加强板134通过该翻边与第三加强板133焊接连接。第四加强板134所设置的这种翻边结构既增加了第四加强板134自身刚度,也增加第四加强板134与第三加强板13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四加强板134与第三加强板133组合后钣金件的刚度,还便于将两个部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在匚字形结构的第一加强板131的侧端,即第一竖板1313两侧端,设置有第三翻边1314;如图9和图10所示,靠近第二加强板132的第二侧板1322一侧的第三翻边1314与第二侧板1322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后减振塔结构100的刚度。
进一步地,第三加强板133的底面还搭在减振塔底座120的顶部平台122上,从而进一步与减振塔底座120相连接。
如图13所示,顶部加强组件130与后轮罩110和减振塔底座120相连接后,在车辆的Y轴方向上,减振塔底座120的连接壁123与第一加强板131的第一竖板1313以及第二加强板132的第一侧板1321形成三层钣金面的结构。在车辆的Z方向上,第一加强板131的底面与第三加强板133以及第四加强板134形成三层钣金面的结构。从而从车辆的Y/Z轴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后减振塔结构100的刚度。
如图1所示,设置在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之间的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将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相连接。具体地,第一加强梁组件200与后轮罩110以及顶部加强组件130相连接从而将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包括:顶部加强梁210,底部加强梁220以及连接顶部加强梁210与底部加强梁220的侧柱230,并且顶部加强梁210、底部加强梁220以及侧柱230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其中,顶部加强梁210两端分别与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的顶部加强组件130相连接;侧柱230与后轮罩110相连接。第一加强梁组件200沿着车辆的Y轴方向布置,提高了整个后减振塔支撑结构的Y轴方向和Z轴方向刚度;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第一加强梁组件200的底部还设置第二加强梁组件300。第二加强梁组件300为井字型结构,包括相对车辆的YZ平面对称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310和第二纵梁320,以及平行设置于第一纵梁310和第二纵梁320之间的相互间隔的第一横梁330和第二横梁340,底部加强梁220与第一横梁330相连接。第二加强梁组件300沿着车辆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布置,提高了整个后部结构的车辆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刚度。
更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和第二加强梁组件300还与其他的车身钣金件搭接,形成横截面为封闭形状的钣金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后部结构的整体刚度。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部结构。
本申请的后部结构及车辆具有以下效果:通过减振塔底座与后轮罩和顶部加强组件的组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良好刚性的后减振塔结构,从而在车辆的X/Y/Z轴方向加强了后减振塔结构的钣金结构强度。通过第一加强梁组件将沿车辆的Y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连接起来,形成后部结构,并且进一步从车辆的Y/Z轴方向提高了后部结构的刚度。通过第二加强梁组件又从车辆的X/Y轴方向加强了后部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因后部结构刚度不足而导致的车内路面噪声,提升了驾驶员和乘客的驾乘体验。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车辆的XZ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后减振塔结构(100)之间的第一加强梁组件(200);
所述后减振塔结构(100)包括后轮罩(110),设置在所述后轮罩(110)顶部的减振塔底座(120)以及设置在所述减振塔底座(120)上的顶部加强组件(130);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200)与所述顶部加强组件(13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塔底座(120)包括:底部平台(121),顶部平台(122)、连接壁(123)以及第一翻边(124)和第二翻边(125);
所述顶部平台(122)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121)的上方,且与所述底部平台(121)沿所述车辆的Y轴方向上错开排布;
所述连接壁(123)连接所述底部平台(121)与所述顶部平台(122),所述第一翻边(124)在沿所述车辆的Z轴方向向上形成于所述顶部平台(122)的自由端,所述第二翻边(125)在沿所述车辆的Z轴方向向下形成于所述底部平台(121)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强组件(130)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121)上的第一加强板(131);
设置在所述减振塔底座(120)的连接壁(123)上的第二加强板(132);
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131)和第二加强板(132)顶端的第三加强板(133);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三加强板(133)上的第四加强板(1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133)的底面还与所述顶部平台(1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板(131)为匚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131)的第一底板(131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121)上,所述第一加强板(131)的第一顶板(1312)与所述第三加强板(133)固定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加强板(131)的侧端设置有第三翻边(1314),所述第三翻边(1314)与所述第二加强板(1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132)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132)与部分所述连接壁(123)以及所述第二翻边(12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11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11),所述减振塔底座(120)设置在所述开口(111)处,且与所述后轮罩(1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包括:顶部加强梁(210),底部加强梁(220)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加强梁(210)与所述底部加强梁(220)的侧柱(230);
所述顶部加强梁(210)、底部加强梁(220)以及侧柱(230)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所述顶部加强梁(2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减振塔结构(100)的顶部加强组件(130)固定连接;
所述侧柱(230)与后轮罩(11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梁组件(200)底部的第二加强梁组件(300);
所述第二加强梁组件(300)为井字型结构,包括对称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310)和第二纵梁(320),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310)和第二纵梁(320)之间的相互间隔的第一横梁(330)和第二横梁(340);
所述底部加强梁(220)与所述第一横梁(330)或第二横梁(340)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
CN202222622158.5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751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2158.5U CN21875102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2158.5U CN21875102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1026U true CN21875102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2158.5U Active CN21875102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1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034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7114147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9855973B2 (en) Motor vehicle bodyshell structure with reinforcements for distributing forces related to a rear shock absorber of the vehicle
CN215883294U (zh) 与车身集成的电池包壳体结构
JP639060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5027565B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5040343B2 (ja) フレーム付き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CN218751026U (zh) 一种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8400732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5475388U (zh) 发动机盖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4493105U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盖及车辆
CN214396958U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车身和汽车
JP2011194945A (ja) 車両側部結合部構造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JP2000006833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CN218662067U (zh) 机舱纵梁与a柱连接结构和车辆
JP2000095148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11516757A (zh)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CN219601429U (zh) 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5205073U (zh) 一种悬置安装总成、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21049790U (zh) 后侧围加强构造
CN218577868U (zh) 前围结构及车辆
CN218858544U (zh) 后轮罩结构及车辆
CN218986772U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