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0784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0784U
CN218640784U CN202222266023.XU CN202222266023U CN218640784U CN 218640784 U CN218640784 U CN 218640784U CN 202222266023 U CN202222266023 U CN 202222266023U CN 218640784 U CN218640784 U CN 218640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vehicle
covering
extension plat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6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战是旭
李松
康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60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0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0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0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体、车厢和用于覆盖至少部分车厢的第一覆盖件。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覆盖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车厢,且所述第一覆盖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以遮挡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的间隙。本公开中的第一覆盖件为独立结构,其中,第一覆盖件的前段延长至驾驶舱体区域,并与车门缝相吻合。这样第一覆盖件的第一侧表面造型与驾驶舱体的第一侧表面造型完美匹配,看上去第一覆盖件和驾驶舱体连成一体,并且第一覆盖件完美遮盖了驾驶舱体与车厢之间的间隙,视觉上拉长了车厢的整体大小,使得驾驶舱体与车厢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车辆储物空间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皮卡货箱储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以及随着国内对于皮卡政策的开放,城市解禁的限制,大家对于外出工作、旅行、露营等选择皮卡车辆出行的比例上升。
皮卡现多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结构的车型。常见的皮卡从设计结构上来分,分为标准双排座皮卡、中双排皮卡、以载货为主的大单排和小单排皮卡、厢式皮卡;无论哪种皮卡,都需考虑如何将驾驶室与货箱更高效的连接,此连接既要保证车身的安全性能,满足整车的刚度、模态等需求,又要在外观上让客户可接受。
但上述的皮卡为满足拉货及承载的要求,一般货箱结构均为独立结构,或者于整车的车身有明显的分缝,外观及结构单一,视觉上较为固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至少部分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体、车厢和用于覆盖至少部分车厢的第一覆盖件;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覆盖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车厢,且所述第一覆盖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以遮挡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驾驶舱体包括纵向延伸的C立柱;所述C立柱凸出设置于驾驶舱体;所述第一覆盖件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
可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的第二覆盖件;所述驾驶舱体包括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覆盖件用于遮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表面,且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
可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二覆盖件固定连接,以加强所述第二覆盖件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位于所述第二覆盖件和第一侧表面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部外露于所述第二覆盖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覆盖件包括纵向延伸的侧边沿;所述侧边沿位于所述C立柱处,且所述侧边沿与所述加强件焊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由所述第一覆盖件设置于驾驶舱体的一端沿其厚度方向以及沿靠近所述车厢的方向延伸形成。
可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两侧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一螺母板;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且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一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一螺母板、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的底端;
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两侧的第二安装件和第二螺母板;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且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件和第二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二螺母板、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的顶端;所述第三延伸板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的第一覆盖件为独立结构,其中,第一覆盖件的前段延长至驾驶舱体区域,并与车门缝相吻合,这样第一覆盖件的第一侧表面造型与驾驶舱体的第一侧表面造型完美匹配,看上去第一覆盖件和驾驶舱体连成一体;并且第一覆盖件完美遮盖了驾驶舱体与车厢之间的间隙,视觉上拉长了车厢的整体大小,使得驾驶舱体与车厢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二(省略第一覆盖件);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二覆盖件和加强件于下方的第一安装件处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二覆盖件、加强件和第一覆盖件于上方的第一安装件处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一覆盖件和车厢顶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一覆盖件和第二覆盖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驾驶舱体;2、车厢;3、第一覆盖件;11、凸起部;12、第一侧表面;4、第二覆盖件;5、加强件;51、第一加强部;52、第二加强部;41、侧边沿;31、第一延伸板;6、第一安装件;7、第二安装件;32、第三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设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辆,包括车轮组件和车辆主体。所述车辆主体通过车轮组件在道路上行走。所述车辆主体包括驾驶舱体1、车厢2和用于覆盖至少部分车厢2的第一覆盖件3。其中,驾驶舱体1位于车厢2的前方并与所述车厢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间隙可以使得驾驶舱体1与车厢2之间具有更高效的连接。所述第一覆盖件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车厢2,且所述第一覆盖件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1,以遮挡所述驾驶舱体1与所述车厢2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视角中,车厢2由于完全被第一覆盖件3所遮盖,因此车厢2不可见。
车厢2可以是用于运送货物的货箱,也可以是用于搭载乘客的乘客厢。车厢2可以是无盖车厢2,也可以是具有顶棚的车厢2。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所述驾驶舱体1可以包括单排、双排或多排座位。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所述车辆包括左右两个第一覆盖件3。所述两个第一覆盖件3分布于车厢2的左右两侧,以将车厢2的左右两个侧面遮盖,以及同时将驾驶舱体1与所述车厢2之间的间隙的两侧遮盖。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公开中的第一覆盖件3为独立结构,其中,第一覆盖件3的前段延长至驾驶舱体1区域,并与车门缝相吻合。这样当驾驶舱体1的车门(图中未画出)关闭时,第一覆盖件3的第一侧面造型与驾驶舱体1的车门外表面造型完美匹配,看上去第一覆盖件3和驾驶舱体1连成一体。并且第一覆盖件3完美遮盖了驾驶舱体1与车厢2之间的间隙,视觉上拉长了车厢2的整体大小,使得驾驶舱体1与车厢2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这样本方案中的车辆,外观造型独特,别树一臶,改变了传统车辆的固有形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驾驶舱体1包括纵向延伸的C立柱。所述C立柱凸出设置于驾驶舱体1,且所述C立柱位于所述驾驶舱体1的靠近所述车厢2的一端。所述第一覆盖件3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为实现C柱的视觉隐藏,车厢2与驾驶舱体1的结构不可以是相互独立,必须要将车厢2与驾驶舱体1进行结构上的连接,车厢2需进行拆分,将第一侧面的覆盖件做成独立结构,只有独立的第一覆盖件3,才可以实现型面及长度大小的调整。将独立的第一覆盖件3与驾驶舱体1进行拼接,实现C柱的视觉隐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1的第二覆盖件4。所述驾驶舱体1包括第一侧表面12,即图1和图2所展示的驾驶舱体1的表面。所述第二覆盖件4用于遮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表面12,且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考虑到驾驶舱体1的结构强度和安装关系,在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会设置有较多的安装孔和加强筋等等,即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凹凸不平,影响美观。因此通过设置第二覆盖件4,将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遮盖,以形成平整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车辆还包括加强件5。所述加强件5与所述第二覆盖件4固定连接,以加强所述第二覆盖件4的结构强度。本公开中的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面积较大,第二覆盖件4需要覆盖驾驶舱体1第一侧表面12的至少绝大部分面积,且第二覆盖件4的厚度较薄,导致第二覆盖件4的结构强度低。同时,考虑第二覆盖件4的成型问题,对于第二覆盖件4存在弧面R角的地方着重考虑,尤其是针对于第二覆盖件4覆盖所述凸起部11处,成型拉延非常容易开裂。因此,通过设置加强件5来加强所述第二覆盖件4的结构强度。
继续参考图3,所述加强件5包括第一加强部51和第二加强部52。所述第一加强部51位于所述第二覆盖件4和第一侧表面12(在图3中未示出)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部52外露于所述第二覆盖件4。本公开中的第一加强部51位于所述第二覆盖件4和第一侧表面12之间,变相增加了第二覆盖件4的厚度,从而增加了第二覆盖件4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二加强部52外露于所述第二覆盖件4,并与第二覆盖件4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凸起部11的“几”字型结构,从而解决第二覆盖件4成型拉延非常容易开裂的问题。
继续参考图3,所述第二覆盖件4包括纵向延伸的侧边沿41。所述侧边沿41位于所述C立柱处,且所述侧边沿41与所述加强件5焊接固定。在本公开中由于第二覆盖件4遮盖了部分C立柱,且C立柱凸出于第一侧表面12至少120mm,即使得第二覆盖件4在向X方向延伸的过程中,需要翻转90°以向Y方向延伸至少120mm,然后再翻转90°以继续向X方向延伸,这样就会导致第二覆盖件4在遮盖C立柱部分的成型拉延极容易开裂。因此,在本公开中将第二覆盖件4和加强件5之间的分缝重新调整,规避了原有的成型结构,将第二覆盖件4与加强板在Y方向最高点进行焊接,完美的解决第二覆盖件4成型难的问题,且实现整车的轻量化,达到减重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覆盖件3包括第一延伸板31。所述第一延伸板31由所述第一覆盖件3设置于驾驶舱体1的一端沿其厚度方向以及沿靠近所述车厢2的方向延伸形成。在本公开中,由于第一覆盖件3设置于驾驶舱体1的一端与驾驶舱体1上关闭的车门完美贴合,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延伸部既可以使得第一覆盖件3设置于驾驶舱体1的一端具有弧度,又能将第一覆盖件3的边缘隐藏,以使得车辆整体显得更为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两侧的第一安装件6和第一螺母板。所述第一安装件6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1,且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延伸板31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件6和第一延伸板31通过依次穿过第一螺母板、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车辆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第一安装件6和用于与两个第一安装件6适配的两个第一螺母板。所述第一安装件6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90°夹角。其中,第一安装板与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贴合并固定于第一侧表面12。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延伸板31贴合,且所述第一过孔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这样,所述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延伸板31通过依次穿过第一螺母板、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过孔的紧固件连接,通过专用工装对第一覆盖件3进行定位装配,并通过第一螺母板焊接调整第一覆盖件3在X和Y方向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覆盖件3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3的底端。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两侧的第二安装件7和第二螺母板。所述第二安装件7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1,且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件7和第二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二螺母板、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安装件7位于驾驶舱体1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安装件7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三安装板和横向延伸的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之间形成90°夹角。其中,第三安装板与驾驶舱体1的第一侧表面12贴合并固定于第一侧表面12。第四安装板与第二延伸板贴合,且所述第二过孔设置于第四安装板上,这样,所述第四安装板和第二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二螺母板、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过孔的紧固件连接,通过专用工装对第一覆盖件3进行定位装配,并通过第一螺母板焊接调整第一覆盖件3在X和Z方向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覆盖件3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板32。所述第三延伸板32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3的顶端。所述第三延伸板32与所述车厢2固定连接。继续参考图5可知,第三延伸板32会被第一覆盖件3的主体遮盖,进而遮盖第三延伸板32与车厢2固定连接的铆钉,从而使得整车造型更为美观。同时,第三延伸板32与所述车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也更为稳固。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覆盖件3与第二覆盖件4在Z向方向上具有缝隙。在本公开中通过专用工装对第一覆盖件3进行定位装配时,以第一侧表面12作为加持基准面进行定位,从而限制门缝间隙以及定位第一覆盖件3,保证第一覆盖件3与车门及第二覆盖件4的间隙面差。同时在造型上呈现车厢2与驾驶舱体1的Z向分缝,新颖独特,拉长了货箱的视觉长度,侧围外覆盖件型面上的调整避让,通过专用的工装定位,保证匹配的Z向分缝达到3.0±1.0//1.0的技术水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体、车厢和用于覆盖至少部分车厢的第一覆盖件;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覆盖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车厢,且所述第一覆盖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以遮挡所述驾驶舱体与所述车厢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体包括纵向延伸的C立柱;所述C立柱凸出设置于驾驶舱体;所述第一覆盖件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的第二覆盖件;所述驾驶舱体包括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覆盖件用于遮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表面,且遮盖至少部分所述C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二覆盖件固定连接,以加强所述第二覆盖件的结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位于所述第二覆盖件和第一侧表面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部外露于所述第二覆盖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件包括纵向延伸的侧边沿;所述侧边沿位于所述C立柱处,且所述侧边沿与所述加强件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由所述第一覆盖件设置于驾驶舱体的一端沿其厚度方向以及沿靠近所述车厢的方向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延伸板两侧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一螺母板;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且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一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一螺母板、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的底端;
所述车辆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延伸板两侧的第二安装件和第二螺母板;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体,且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件和第二延伸板通过依次穿过第二螺母板、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过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的顶端;所述第三延伸板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
CN202222266023.XU 2022-08-23 2022-08-23 车辆 Active CN218640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023.XU CN218640784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023.XU CN218640784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0784U true CN218640784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0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6023.XU Active CN218640784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0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21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body reinforcement behind the second row of seats
US8287035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6864602A (zh) 前车体结构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EP3738806A1 (en) Composite liftgate
US20120104793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composite body structure
JPH071469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開閉体構造
US20120104799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composite body structure
US11383771B1 (en) Integrated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vehicle rail-and-panel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06202436U (zh) 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
CN107985034A (zh) 车辆的注塑尾门及车辆
CN218640784U (zh) 车辆
JPH08113163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US20050161969A1 (en) Vehicle child seat attachment structure
CN207747717U (zh) 车辆的注塑尾门及车辆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CN210026987U (zh) 一种全景天窗顶盖组件
CN209888612U (zh) 一种车门框架安装结构及车门总成
JPH01119480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05326950U (zh) 一种汽车金属衣帽架总成结构
EP1478549B1 (en) Fold-out exterior vehicle part
CN216636636U (zh) 一种顶盖骨架总成及汽车
CN219325874U (zh) 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8021412U (zh) 侧爬梯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1252775U (zh) 一种汽车c柱上饰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