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7232U -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7232U
CN218617232U CN202223010871.0U CN202223010871U CN218617232U CN 218617232 U CN218617232 U CN 218617232U CN 202223010871 U CN202223010871 U CN 202223010871U CN 218617232 U CN218617232 U CN 218617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cooling
waterproof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08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波
左志平
李小飞
陈宇
张河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08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7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7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包括仓主体、停靠台、仓门、防排水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仓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主体的上端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仓门与所述仓主体上端连接,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门之间形成容纳无人机的仓室;所述防排水机构用于防止雨水沿所述停靠台上的归中活动通道进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停靠台上的积水排出;所述降温机构用于为无人机电池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降温;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容纳腔内损坏电子器件,保证无人机仓充电的有效进行,增强了无人机仓在室外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在无人机仓在对无人机充电过程中,有效对无人机电池进行降温,同时也给无人机仓的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进行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背景技术
无人机通常电池续航时间不长,在无人机巡检途中或者返航后,需要停靠在无人机仓上进行充电。在无人机充电过程中的无人机电池通常会发热,电池发热会带来影响充电以及电池本身寿命等一系列的问题。充电过程中,无人机仓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也容易发热,从而影响充电效率。
目前,大部分无人机仓不具备对无人机电池降温的功能,部分无人机仓通过对自身整体的降温,从而达到对无人机电池的降温,降温效率底,且降温效果不佳。
而无人机仓常年处于室外,维修、监控多有不便,同时面对多变的天气,需加强无人机仓的适应性,减少故障率。现目前的无人机仓缺乏防水、排水的功能,在雨雪天气不能打开无人机仓的仓门供无人机的停靠。另外,在较冷的天气或雨水天气中,无人机仓仓门内容易潮湿。
若在雨雪天气,无人机仓打开仓门时,仓内的停机坪上会有形成积水,对设有归中装置的无人机仓,所述停靠台上通常设有用于允许所述归中装置的活动部件穿过的归中活动通道,雨水会沿所述归中活动通道流入无人机仓内部,造成无人机仓内的充电设备损坏,从而影响无人机仓正常工作,影响无人机仓的使用寿命等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旨在解决无人机仓防水、排水、电子器件发热和无人机电池发热严重影响充电、影响电池寿命,以及无人机仓仓门内容易潮湿等技术问题,避免无人机仓因进水和无人机电池发热而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包括仓主体、停靠台、仓门、防排水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仓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主体的上端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仓门与所述仓主体上端连接,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门之间形成容纳无人机的仓室;所述防排水机构用于防止雨水沿所述停靠台上的归中活动通道进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停靠台上的积水排出;所述降温机构用于为无人机电池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降温。
可选地,所述防排水机构包括多个归中防水罩、多个集水口、出水口、流水通道,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分别覆盖所述停靠台上的归中活动通道,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允许归中装置的活动部件伸出且允许所述活动部件在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内外移动;多个所述集水口设在所述停靠台上,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仓主体的底板上,所述流水通道上端与所述集水口连通,下端***所述出水口;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首尾依次相邻且间隙设置形成多个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为四个,两两相邻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停靠台上设有多个排水降温孔,所述降温机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支架、制冷装置和送风通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排水降温孔下方,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制冷装置的冷风出风口连通,上端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正对所述排水降温孔;所述送风通道上端在所述停靠台上的正向投影覆盖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排水降温孔之间具有间隙A。
可选地,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风道壳体,用于隔离所述制冷装置的冷热风;所述风道壳体与所述仓主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风道壳体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风道壳体套设在所述制冷装置上,所述制冷装置的散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内部,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外部;所述仓主体对应所述风道壳体的部位设有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仓主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板的撑高组件。
可选地,所述撑高组件包括撑高架和承载板,所述撑高架下部与所述底板连接,上部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撑高架下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支撑耳,所述支撑耳与所述底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仓主体底部设有垫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使无人机仓在对无人机充电过程中,有效对无人机电池进行降温,同时也为无人机仓的仓室内的电子器件进行降温。另外,制冷装置在所述仓室内安装方便,且使其制冷和散热的通风互不影响;便于将所述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风顺利排出所述仓室外,且热风的排出和所述散热组件的自然风的吸入也互不干扰,利于所述制冷装置高效运行。
在所述仓门关闭的时候,所述仓门顶璧的倾斜结构可以减少雨水通过所述仓门缝进入所述仓门内,从而减少雨水流到所述停靠台上;在无人机在停靠期间或停靠前仓门打开时出现突发性下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雨水通过所述归中活动通道进入仓室内,且能够有效将所述停靠台上的雨水顺利排出。具体而言,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挡住了雨水进入仓室,所述遮挡部件能够进一步防止雨水沿所述罩体进入所述开口B,从而避免雨水进入所述仓室;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与所述停靠台之间设置所述挡水部件,能够防止雨水通过两者连接处的缝隙进入所述仓室内。本实用新型排水高效,有效避免积水,即避免了雨水进入仓室损坏电子器件,保证无人机仓充电的有效进行,增强了无人机仓在室外正常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所述仓门和所述检修门所在侧壁后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所述仓门和所述检修门所在侧壁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所述仓门后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的***图;
图10为省略所述仓门、部分所述仓主体和部分所述停靠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所述风道壳体、所述冷风罩与所述制冷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所述风道壳体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风道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仓主体,101、停靠台,102、底板,103、第一仓门,104、第二仓门,105、检修门,106、挂环;
200、集水口,201、出水口,202、流水通道,203、排水通道,204、挡水部件;
300、归中装置防水罩,3011第一罩体,3012第二罩体,302、开口A,303、开口B,304、折耳,3041、折耳A,3042、折耳B,3043、斜边A,3044、斜边B,305、防水胶条,306、连接孔B,307、连接孔A;
400、归中装置,401、活动部件,402、归中杆;
500、制冷装置,501、散热组件,5011、风扇,502、制冷组件、503、送风通道,504、冷风罩,505、支架,506、送风机构,507、支撑件,508、热风出风孔,509、自然风进风孔,510、排水降温孔;
600、风道壳体,601、壳主体,602、壳盖,603、分隔板,604、出风道入口,605、连接件,606、安装孔A,607、折边,608、安装孔B,609、套口,610、线孔;
701、撑高架,702、承载板,703、支撑耳,704、垫脚,70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包括仓主体100、停靠台101、仓门、防排水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仓主体100为中空结构,所述停靠台101与所述仓主体100的上端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归中装置400,所述归中装置400的活动部件401伸出所述停靠台101上归中活动通道,并可以在所述归中活动通道中来回移动。所述仓门与所述仓主体100上端连接,所述停靠台101与所述仓门之间形成容纳无人机的仓室;所述防排水机构用于防止雨水沿所述停靠台101上的所述归中活动通道进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停靠台101上的积水排出;所述降温机构用于为无人机电池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降温。
所述防排水机构包括多个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多个集水口200、出水口201、流水通道202,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分别覆盖所述停靠台101上的归中活动通道,即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与所述归中活动通道一一对应,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与所述停靠台10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允许归中装置的活动部件401伸出且允许所述活动部件401在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内外移动。
多个所述集水口200设在所述停靠台101上,所述出水口201设在所述仓主体100的底板102上,所述流水通道202上端与所述集水口200连通,下端***所述出水口201;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首尾依次相邻且间隙设置形成多个排水通道203,所述排水通道203与所述集水口200一一对应。具体而言,一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一端相邻且间隙设置形成排水通道203,所述集水口200与所述排水通道203的数量相同,所述停靠台101上的雨水就近流入所述集水口200,通过所述流水通道202从所述出水口201排出,使得排水顺畅。
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高矮、长短可分别根据需要各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通道203的一端朝向所述集水口200,即所述集水口200位于所述排水通道203靠近所述停靠台101边缘的一端,使得所述集水口200正对所述排水通道203,此外,所述集水口20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沿长度方向轴的交界处,所述集水口20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203远离所述停靠台101边缘的一端。总之,所述集水口200正好处于水流汇集处,更利于有效排水,避免造成积水。
进一步,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为四个,两两相邻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相互垂直,换而言之,四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沿长度方向的轴可以围合形成大体的正方形。两相对的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高矮、长短相同。
所述停靠台101内表面设置连通部件,所述集水口200与所述流水通道202通过所述连通部件连通,具体而言,所述连通部件包括两端贯通的管体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管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停靠台1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流水通道202上端套设在所述管体的下端后通过抱箍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201的数量与所述集水口200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水口201的分布位置与所述集水口200正向投影在所述底板102处的位置重合,使得减小流水的阻力,排水更加顺畅,同时,所述流水通道202的使用长度最短,能够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与所述停靠台10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与所述停靠台101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液体进入所述容纳腔内部的挡水部件204。所述挡水部件204为防水胶垫,也可以是所述防水胶垫类似功能的其他零部件,能够有效增加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与所述停靠台101连接处的密闭性,进一步起到防止雨水通过所述归中活动通道流入所述容纳腔内。
如图4-9所示,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内设有空腔,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下端设有开口A302,所述开口A302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璧设有开口B303。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设有所述开口B303的一侧均朝向所述停靠台101的中部。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归中装置400的活动部件401上部,同时为所述归中装置400的所述活动部件401上部结构提供可活动的空间。所述归中装置400的活动部件401的上部依次穿过所述停靠台101上的所述归中活动通道、所述开口A302和所述空腔并伸出所述开口B303后与归中杆402连接,具体而言,两相对的所述活动部件401上部连接同一所述归中杆402。所述活动部件401上部能够在所述归中活动通道和所述开口B303来回移动。
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下端设有折耳304,两两相邻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所述折耳304的端部具有斜边,两两相邻的所述斜边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形成所述排水通道203,减少排水阻力,保证排水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包括第一罩体3011和第二罩体3012,所述第一罩体3011和所述第二罩体3012围合形成所述空腔和所述开口A302;所述第一罩体30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璧设置开口B303,在本实施中,所述开口B303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开口B303沿长度方向的轴线相重合,两个所述开口B303也可以是其他排布形式,如两个所述开口B303还可以叉开排布,也就是,所述开口B303沿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平行,但不重合。设置两个所述开口B303相对设置一个所述开口B303时,设置两个所述开口B303的单个所述开口B303长度较短,可以增加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自身的强度,减少所述第一罩体3011变形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3011的顶璧内侧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璧内侧分别重叠在所述第二罩体3012的顶璧外侧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璧外侧,所述第一罩体3011和所述第二罩体3012相重叠的侧壁相应位置均设有连接孔B306,所述第二罩体3012内对应所述连接孔B306的位置设置压铆螺母,在安装时,可采用螺栓(也可以是螺栓类似功能的替代品)同时穿过所述第一罩体3011与所述第二罩体3012上的所述连接孔B306,与压铆螺母配合连接。此外,若所述第二罩体3012内没有设置压铆螺母,可增加所述第二罩体3012的厚度,将所述第二罩体3012上的连接孔B306设置成螺纹孔,同样可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进一步,所述折耳304包括折耳A3041和折耳B3042,所述折耳A3041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的下端连接;所述折耳B3042由所述第二罩体3012的下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具体而言,折耳A3041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璧下端连接。所述折耳A3041与所述折耳B3042位于同一平面,便于所述折耳304与所述停靠台101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耳A3041和所述折耳B3042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孔A307,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通过所述连接孔A307和螺栓与所述停靠台10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边包括斜边A3043和斜边B3044,所述折耳A3041的端部具有所述斜边A3043。具体而言,所述折耳A3041远离所述第一罩体3011一端的长度为X,所述折耳A3041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连接的一端长度为Y,所述Y大于所述X,即所述折耳A3041具有两个斜边A3043和两个直边,两所述直边一长一短,较长的所述直边为所述折耳A3041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连接的一端,较短的所述直边为所述折耳A3041远离所述第一罩体3011一端,两所述直边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斜边A3043的两端点分别连接所述折耳A3041的两所述直边的一端点,即两个所述直边与两个所述斜边A3043围合,大体形成等腰梯形。所述折耳B3042靠近所述折边A的端部具有斜边B3044,具体而言,所述折耳B3042沿所述第二罩体3012宽度方向的部分为折耳BI,所述折耳BI靠近所述折耳A3041且远离所述第二罩体3012处设有所述斜边B3044,所述斜边B3044与所述斜边A3043在彼此延伸的方向上重合。一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所述斜边A3043和所述斜边B3044均为所述排水通道203的一侧,另一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的所述斜边A3043和所述斜边B3044均为所述排水通道203的另一侧。
为了进一步增强防水性能,所述开口B303上方设有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连接,具体而言,所述遮挡部件可以是与所述第一罩体3011的上部或顶端连接。所述遮挡部件能够进一步防止雨水沿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进入所述开口B303,从而避免雨水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件为防水胶条305。
本实施例所述仓门与所述仓主体100活动连接,所述仓门闭合时,能够遮挡所述停靠台101,所述仓门打开时,露出所述停靠台101。所述仓门的顶璧外侧为倾斜设置,具体而言,所述仓门的顶壁外侧面相对水平面倾斜。所述仓门包括第一仓门103和第二仓门104,所述第一仓门103的顶璧靠近所述第二仓门104的端头所在的水平面为水平面A,所述第一仓门103的顶璧远离所述第二仓门104的端头所在的水平面为水平面B,所述水平面A与所述水平面B相互平行,且所述水平面A在所述水平面B的上方;所述第一仓门103与所述第二仓门104成镜像对称结构。所述仓门的顶璧倾斜设置,能够避免雨水在所述仓门顶部积水,同时也能减少所述仓门顶部积灰,以及其它垃圾停留在所述仓门顶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仓门顶璧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5度,即所述第一仓门103的顶璧和所述第二仓门104的顶璧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均为3-5度,这个倾斜角度足以使得达到避免积水、积灰,且节约材料(因为倾斜角度越大,所述仓门顶璧所需的长度越长,所需的材料越多);所述仓门顶璧的内侧表面与所述仓门顶璧的外侧表面倾斜角度相同。
如图1-3、10所示,所述停靠台101上设有多个排水降温孔510,所述降温机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支架505、制冷装置500和送风通道503,所述支架505位于所述排水降温孔510下方,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下端与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冷风出风口连通,上端与所述支架505连接且正对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所述送风通道503上端在所述停靠台101上的正向投影覆盖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
优选地,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为直径是4-6mm的圆孔结构,在保证良好的通风的同时防止杂物落入所述排水降温孔510。进一步,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排布成大体的正方形,此外,也可以排布成其他有利于对无人机电池降温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505的两端与所述停靠台10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支架505与所述停靠台101之间设有隔开的间距,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架505上,具体而言,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通过组装件连接到所述支架505上,所述组装件包括两端贯穿为筒状结构的组装件本体,所述组装件本体上端设有凸缘;所述支架505上设有穿孔,所述组装件本体穿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连接,所述凸缘卡在所述支架505上表面且与所述支架505连接。此外,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与所述支架505的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要支架505能将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相对固定在所述排水降温孔510的下方即可。
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与所述排水降温孔510之间具有间隙A,即所述送风通道503与所述停靠台101之间设有间隙A,所述送风通道503大部分的冷气通过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流动到所述停靠台101的上方,还有部分冷气通过所述间隙A流动到所述支架505附近的充电设备或者电子器件(附图中已省略),同时为所述充电设备/电子器件降温。
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在所述停靠台101上的正向投影覆盖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换而言之,所述送风通道503的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遮盖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优选地,所述送风通道503的横截面面积为X,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510分布在所述停靠台101上所占的面积为Y,所述X比所述Y大1.5倍,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保证有足够的冷气流动到所述停靠台101上方,同时使得冷气流动到所述充电设备/电子器件附件的冷气增多,有利于充电设备/电子器件的降温;另外,在遇到降雨,雨水落到所述停靠台101上,所述停靠台101中部的雨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流入所述送风通道503,再流经所述制冷装置500,在从所述出水口201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500为半导体空调,所述半导体空调为现有技术。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制冷组件50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制冷入风口,所述制冷装置500的顶部为冷风出风口。
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下端通过冷风罩504与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制冷组件502的所述冷风出风口连通,所述冷风罩504用于汇集冷气,具体而言,所述冷风罩504为中空结构,所述冷风罩504下端开设集风口,所述冷风罩504的顶部开设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向外延伸形成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下端连通,所述冷风罩504的下端与所述制冷组件502连接,即所述集风口对准所述冷风出风口。
所述送风通道503上设有送风机构506,所述送风机构506为风管机,用于将冷风从所述冷风罩504输送至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上端并通过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流动至所述停靠台101的上方。
如图10-13所示,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风道壳体600,用于隔离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冷热风;所述风道壳体600与所述仓主体100连接。
所述风道壳体600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风道壳体600套设在所述制冷装置500上,所述制冷装置500的散热组件501位于所述风道壳体600内部,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制冷组件502位于所述风道壳体600外部;所述仓主体100对应所述风道壳体600的部位设有通风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600将所述制冷装置500安装在所述仓主体100的所述底板102上,所述底板102上设置所述通风孔。所述仓主体100上设有可以进空气的透气窗。
所述风道壳体600包括壳本体和分隔板603,所述分隔板603与所述壳本体的内侧连接形成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对应所述散热组件501的散热入风口,所述出风道与所述散热组件501的散热出风口对应,使得所述散热组件501的进风和出风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影响。所述散热入风口处设置风扇5011,用于吸入自然风。
具体而言,所述壳本体包括壳主体601和壳盖602,所述壳主体601为上下贯通成筒状结构,所述壳盖602与所述壳主体601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主体60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即所述壳主体601为方形的筒状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与所述制冷装置500匹配使用的形状。所述壳盖602中部设有套口609,所述套口609用于套设在制冷装置500上,使得所述制冷装置500的散热组件501位于所述壳主体601内,从而将所述制冷装置500的制冷组件502和所述散热组件501的风循环隔开,使其制冷和散热的风互不影响。
所述分隔板603上设有出风道入口604,所述出风道入口604与所述出风道连通,且与所述散热组件501的散热出风口对应。进一步,所述出风道入口604与所述散热出风口形状匹配。具体而言,所述分隔板603包括分隔板A、分隔板B和分隔板C,所述分隔板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壳主体601较长的两侧璧连接,所述分隔板B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A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B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A的上边缘连接;所述分隔板B的上端与所述壳盖602连接,所述分隔板B的一侧与所述壳主体601连接。所述分隔板C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A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C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A的上边缘连接;所述分隔板C的上端与所述壳盖602连接,所述分隔板C远离所述分隔板B的一侧与所述壳主体601连接;所述分隔板A、所述分隔板B、所述分隔板C围出所述出风道入口604,所述分隔板A、所述分隔板B、所述分隔板C为一体成型。
在所述散热组件501的散热出风口大小不变,加大所述壳主体601的宽度时以便扩大所述出风道时,所述分隔板B和所述分隔板C可以改变尺寸,起到填补所述分隔板A和所述壳盖602之间多余的空隙,以保证所述出风道与所述进风道的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603为两块,两块所述分隔板603相互平行,两块所述分隔板603之间间隔形成所述进风道;两块所述分隔板603分别与所述壳主体601相对的两侧壁间隔形成两个所述出风道。具体而言,其中一所述分隔板603与所述壳主体601的一侧璧之间间隔空隙设置形成一所述出风道,另一所述分隔板603与所述壳主体601的另一侧璧之间间隔空隙设置形成另一所述出风道,两个所述出风道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出风道中间为所述进风道。两块所述分隔板603均与所述壳主体60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垂直设置,且所述分隔板603的下边缘与所述壳主体601的下端边缘齐平。所述散热组件50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组件501的底部为散热入风口,所述散热组件501位于所述进风道内,其两个所述散热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出风道入口604对应贴合,达到所述进风道与所述出风道更好的隔离。
进一步,所述壳主体601的下端设有连接件6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05由所述壳主体601相对的两侧下端向外延伸形成,具体而言,所述壳主体601长度较短的两侧壁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件605上设有安装孔A606,所述安装孔A606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A606为条形孔,在安装本时(通过螺丝/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A606与所述底板102连接),便于所述安装孔A606与所述底板102上的孔对齐,且便于小范围的调节安装的位置。所述壳主体601另外相对的两侧下端设有折边607,具体而言,所述壳主体601长度较长的两侧壁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折边6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607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件605的宽度,所述折边607可以使所述风道壳体600更好的与所述底板102贴合。除了上述连接件605的设置情况外,还可以是所述壳主体601的四个侧壁下端均可设置连接件605,不设置所述折边60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盖602靠近所述套口609的边缘上设有安装孔B608,所述安装孔B608为多个,通过使用螺丝/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B608,将所述壳盖602安装固定在所述制冷装置500的所述散热组件501上,使得所述壳盖602与所述散热组件501的上表面更加的贴合,避免漏风,同时让本发明的安装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壳主体601上设有允许电源线穿过的线孔610,所述线孔610可以允许穿过制冷装置500的电源线,也可以允许穿过所述散热部件上风扇5011的电源线。
进一步,所述壳盖602与所述散热组件501重叠处设有密封件(如橡胶垫),所述连接件605、所述折边607与所述底板102之间也设有所述密封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大于4mm。所述通风孔包括热风出风孔508和自然风进风孔509,所述热风出风孔508与所述出风道对应,所述自然风进风孔509与所述进风道对应。所述热风出风孔508和所述自然风进风孔509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热风出风孔508和所述自然风进风孔509的孔径越小,数量则越多,个数和孔径成反比,这样可以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防止外部的杂物通过所述热风出风孔508和所述自然风进风孔509进入到所述出风道和所述进风道。
如图2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支撑件507,所述支撑件507一端与所述送风通道5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505连接(也可以与所述停靠台101下表面连接);所述送风机构506设在所述送风通道503与所述支撑件507连接的部位。具体而言,所述送风通道503包括送风通道A和送风通道B,所述送风通道A的一端与所述支架505连接,所述送风通道A另一端与所述送风机构506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通道B的一端与所述送风机构50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送风通道B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装置500的所述冷风出风口连通。所述支撑件507包括支撑板A、支撑板B和支撑板C,所述支撑板B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支撑板C,且所述支撑板B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支撑板C垂直,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支撑板C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板B上设有套孔;所述支撑板A与所述支架505连接,所述支撑板B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送风通道503上,所述支撑板C与所述送风通道503通过箍带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箍带绕过所述送风通道503后,其两端与所述支撑板C连接,所述送风机构50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C上,即所述支撑板C位于所述送风机构506的对应位置,可以起到支撑所述送风机构506,同时稳固所述送风通道503的作用。
如图1-3所示,所述仓主体100的底板102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板的撑高组件。撑高组件可以使得电控板不接触所述底板102,避免被流到所述底板102上的水打湿导致电器件损坏(从所述排水降温孔510流入所述送风通道503,再流经所述制冷组件502后,流到所述底板102上的水),同时,为了便于检修。
所述撑高组件包括撑高架701和承载板702,所述撑高架701下部与所述底板102连接,上部与所述承载板702滑动连接,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承载板702可拆卸连接,所述撑高架701设有两个。具体而言,所述撑高架701的纵向截面为大体倒U型结构。所述撑高架701与所述承载板702通过滑轨705连接,便于将所述承载板702拉出检修。所述仓主体100面向所述承载板702可拉出的一侧壁为检修门105,所述检修门105与所述仓主体100活动连接。
所述撑高架701下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支撑耳703,所述支撑耳703与所述底板102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耳703有多个,所述撑高架701通过其中部分所述支撑耳703与所述底板102可拆卸连接。
所述仓主体100底部设有垫脚704。所述垫脚704为四个,均布与所述仓主体100的底部,所述垫脚704可以为支柱(也可以为支柱加万向轮,即所述支柱下端连接所述万向轮)。所述垫脚704将所述仓主体100垫高,有利于所述出水口201排水,同时,便于移动所述仓主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脚704上设有挂环106,便于拖动或调动所述仓主体100。
在所述仓门关闭的时候,所述仓门顶璧的倾斜结构可以减少雨水通过所述仓门缝进入所述仓门内,从而减少雨水流到所述停靠台101上。在所述仓门打开时,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300能够有效防止雨水通过所述归中活动通道进入所述容纳腔内,雨水落到所述停靠台101上,所述停靠台101中部的雨水可以流进所述排水降温孔510,再流经所述送风通道503和所述制冷组件502后流到所述底板102上,再通过所述出水口201排出;所述停靠台101上其它部位的雨水通过所述排水通道203流入所述集水口200,再通过所述流水通道202排出,形成高效排水,有效避免积水,为所述容纳腔内的充电设备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在无人机停靠在所述停靠台101上,所述制冷装置500工作,所述仓主体100外的自然风被所述散热组件501的风扇5011从所述自然风进风孔509吸入到所述进风道内,并进入所述散热组件501,自然风经过所述散热组件501后变为热风,热风从所述散热出风口排出后,从所述出风道入口604进入所述出风道,在通过所述热风出风口排出。同时,所述送风机构506启动,使得所述容纳腔内空气被吸入到所述制冷组件502后变为冷风,冷风进入冷风罩504并经过所述送风通道503和所述排水降温孔510到达所述停靠台101的上方,完成对无人机电池的降温(无人机停靠在所述停靠台101中部,所述排水降温孔510对准无人机的电池),同时,从所述送风通道503吹出的多余冷风流动到所述容纳腔内,为电子器件降温。
在没有无人机停靠在所述停靠台101时,若所述停靠台101上方或无人机仓门内出现潮湿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制冷装置500,冷风吹入所述停靠台101上方,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主体、停靠台、仓门、防排水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仓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主体的上端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仓门与所述仓主体上端连接,所述停靠台与所述仓门之间形成容纳无人机的仓室;
所述防排水机构用于防止雨水沿所述停靠台上的归中活动通道进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停靠台上的积水排出;所述降温机构用于为无人机电池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机构包括多个归中装置防水罩、多个集水口、出水口、流水通道,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分别覆盖所述停靠台上的归中活动通道,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允许归中装置的活动部件伸出且允许所述活动部件在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内外移动;
多个所述集水口设在所述停靠台上,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仓主体的底板上,所述流水通道上端与所述集水口连通,下端***所述出水口;多个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首尾依次相邻且间隙设置形成多个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口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为四个,两两相邻所述归中装置防水罩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台上设有多个排水降温孔,所述降温机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支架、制冷装置和送风通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排水降温孔下方,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制冷装置的冷风出风口连通,上端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正对所述排水降温孔;所述送风通道上端在所述停靠台上的正向投影覆盖多个所述排水降温孔;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排水降温孔之间具有间隙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风道壳体,用于隔离所述制冷装置的冷热风;所述风道壳体与所述仓主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风道壳体套设在所述制冷装置上,所述制冷装置的散热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内部,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外部;所述仓主体对应所述风道壳体的部位设有通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主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板的撑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高组件包括撑高架和承载板,所述撑高架下部与所述底板连接,上部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高架下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支撑耳,所述支撑耳与所述底板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主体底部设有垫脚。
CN202223010871.0U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Active CN21861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0871.0U CN218617232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0871.0U CN218617232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7232U true CN21861723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0871.0U Active CN218617232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8675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86473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高低压开关柜
CN218617232U (zh)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CN112793443B (zh) 无人机电池充电箱
CN1522354B (zh)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CN212411730U (zh) 一种防潮型箱式变压器
CN219779558U (zh) 一种单轨道岔用户外电气室
CN115636119A (zh) 一种防水降温的无人机仓
CN214177889U (zh) 一种机房
CN220139989U (zh) 一种无人机仓降温***
CN109788719B (zh)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控柜
CN112781113A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CN214370604U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CN220287614U (zh) 暖通设备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18868468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多冗余的伺服***
CN216114389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20771326U (zh) 一种散热出风口安装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及其空调器
CN220795432U (zh) 一种多功能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CN220397688U (zh) 基站空调
CN218732627U (zh) 一种配电柜
CN221122431U (zh) 一种高效防尘散热器
CN219938826U (zh) 一种用于电源设备的防尘、高效散热结构
CN220254944U (zh) 排风装置及液冷机组
CN220173675U (zh) 一种户外电源壳体
CN216960206U (zh) 一种户外通风散热效果好的5g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