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0365U -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0365U
CN218410365U CN202222133263.2U CN202222133263U CN218410365U CN 218410365 U CN218410365 U CN 218410365U CN 202222133263 U CN202222133263 U CN 202222133263U CN 218410365 U CN218410365 U CN 218410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heat
ice making
cover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32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超
陈占晖
刘佗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32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0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0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0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包括内壳、外罩和第一隔热件,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壳之间构造出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适于保持所述内壳内的温度。本申请通过在内壳与外罩之间设置第一隔热件,减少保温罩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用以保持保温罩内的温度,提高制保温罩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能耗;第一隔热件相比发泡层能够减小内壳与外罩之间的容置空间体积,以减小制冰组件的整体结构体积。

Description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制冰组件的制冰间室由内壳构造形成,在内壳的外侧设置外罩,在接水外壳与外罩之间以发泡的形成填充保温材料,从而通过发泡的保温材料保持制冰间室内的温度。但是通过该方式对制冰间室进行保温时,保温效果较差;且使制冰组件的内部存在较大空间,导致制冷设备的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组件的保温罩,能够保持保温罩内的温度,提高保温罩的保温能力,进一步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冰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包括:
内壳;
外罩,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壳之间构造出容置空间;
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适于保持所述内壳内的温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通过在内壳与外罩之间设置第一隔热件,减少保温罩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用以保持保温罩内的温度,提高保温罩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能耗;第一隔热件相比发泡层能够减小内壳与外罩之间的容置空间体积,以减小制冰组件的整体结构体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罩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外罩的至少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真空板、石棉板、挤塑板和泡沫板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背离所述外罩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安装的凸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盒和储冰盒,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所述制冰盒和所述储冰盒并排设置在所述保温罩的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盒包括制冰件,所述制冰件的内侧构造出多个制冰格,所述制冰件的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接水盘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制冰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接水盘设有排水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包括:
盘体,所述盘体的表面沿长度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盘体的表面沿宽度向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呈夹角,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盘体表面的最低处;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盘体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接水外壳,所述接水外壳套设在所述接水盘的外侧,所述接水外壳与所述制冰件可拆卸地连接;
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接水外壳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件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限位有换热管或加热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设置有换热部,所述换热部与所述加热管的表面贴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冷藏间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通过在内壳与外罩之间设置第一隔热件,减少保温罩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用以保持保温罩内的温度,提高保温罩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能耗;第一隔热件相比发泡层能够减小内壳与外罩之间的容置空间体积,以减小制冰组件的整体结构体积。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冰组件,提高保温罩的保温能力,进一步提高制冷间室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提高保温罩的保温能力,进一步提高制冷间室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的能量损失。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保温罩;101、内壳;1011、凸台;102、外罩;103、第一隔热件;
200、制冰组件;201、制冰盒;2011、制冰件;2011-1、制冰格;
300、接水盘组件;301、接水盘;3011、盘体;3012、排水槽;3013、排水口;3014、换热部;3014-1、凹槽;302、接水外壳;3021、止挡件;303、第二隔热件;
400、换热管;
500、制冷设备;501、冷藏间室;502、冷冻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用于隔断保温罩100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量交换。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包括内壳101、外罩102和第一隔热件103,外罩102套设在内壳101的外侧,并与内壳101之间构造出容置空间,第一隔热件103设置在容置空间内,适于保持制冰间室内的温度。
第一隔热件103在容置空间内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紧贴内壳101和外罩102的壁面设置,也可以脱离内壳101与外罩102的壁面,独立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用于阻隔制冰间室的内部和外部的热量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内壳101与外罩102之间设置第一隔热件103,减少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用以保持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内的温度,提高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500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能耗;第一隔热件103相比发泡层能够减小内壳101与外罩102之间的容置空间体积,以减小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的整体结构体积。
如图1至图3所示,内壳101可以限制出制冰间室,作为制冰间室的保护壳体,以使制冰间室与冷藏间室501绝热的同时将制冰间室和冷藏间室501隔开。在内壳101与外罩102之间设置第一隔热件103,减少制冰间室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用以保持制冰间室内的温度,提高制冰间室的保温能力,降低制冷设备500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能耗。
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隔热件103固定设置在内壳101和外罩102中的至少一个上时。第一隔热件103既可以设置在内壳101朝向外罩102的一侧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外罩102朝向内壳101的一侧表面。第一隔热件103还可以同时设置在内壳101朝向外罩102的一侧表面和外罩102朝向内壳101的一侧表面。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隔热件103所产生的隔热效果进行选择。
具体的,第一隔热件103设置在外罩102的至少两个侧壁上。因为制冰组件200安装在冷冻间室502时,外罩102的其余两个侧壁可以与冷藏间室501的箱胆本体相接触,这两个侧壁不会使制冰间室和冷藏间室501发生热交换。主要在外罩102与冷藏间室501内的空气相接触的一个侧壁或两个侧壁设置第一隔热件103,用以阻隔制冰间室内的热量与冷藏间室501内的热量交换,提高制冰间室的保温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热件103主要起到隔热和绝热的作用,与发泡在内壳101和外罩102之间的绝热材料的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隔热件103的隔热效果要优于绝热材料发泡后的隔热效果。或者在相同的隔热效果下,第一隔热件103的体积小于绝热材料发泡后的。第一隔热件103可以为真空板、石棉板、挤塑板和泡沫板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冰间室内的保温能力,可以在容置空间填充发泡材料以形成发泡层,第一隔热件103可以设置在发泡层的至少一侧,或位于发泡层的中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内壳101背离外罩102的一侧设置有凸台1011。以使设置在内壳101内部的接水盘301的底面与内壳101的表面贴合,一方面能够减小制冰间室的空间浪费,降低制冰间室内的冷量消耗,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接水盘301的底部结霜。因为接水盘301与内壳101之间相当于没有间隙,因此空气不会进入到接水盘301与内壳101之间经冷量作用在接水盘301底部凝结成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在外罩102的内表面上粘接第一隔热件103,然后将第一隔热件103和外罩102作为整体套设在内壳101的外侧,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在内壳101与外罩102之间填充发泡材料以形成发泡层。
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冰组件200,制冰组件200包括制冰盒201和储冰盒(图中未示出),以及上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制冰盒201和储冰盒并排设置在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内,并排设置可以理解为是制冰盒201和储冰盒按照前后排列的方式设置,或者制冰盒201和储冰盒按照左右排列的方式设置,不包括制冰盒201和储冰盒上下层叠设置的情况。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用于保持制冰盒201和储冰盒内的温度。制冰盒201制作的冰可被储存在储冰盒内,需要使用时,储冰盒内的冰被送料器送入碎冰机,由碎冰机制作的碎冰穿过排冰导管被供应到分送器。
相当于在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的内部构造出制冰间室,制冰间室设置在冷藏间室501的一侧,制冰盒201和储冰盒安装在制冰间室内。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不仅能够限定出一定空间,而且还能将制冰间室和冷藏间室501分隔开,并使制冰间室和冷藏间室501绝热。
如图3至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制冰盒201包括制冰件2011,制冰件2011的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接水盘组件300。接水盘组件300并包裹设置在制冰件2011的外侧,从而使制冰件2011化霜所产生的水能够完全落入接水盘301内,防止化霜水在制冰组件200的其他部位结冰。相当于接水盘组件300的整体轮廓大于制冰件2011的轮廓尺寸。制冰件2011可以是构造出制冰格2011-1的壳体,或制冰机本体,或制冰盒201的盒体,制冰件2011可以为铝合金材质制成,其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塑性加工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
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接水盘组件300包括接水盘301,接水盘301可拆卸地连接在制冰件2011上,用于盛接制冰件2011底部的化霜水。在接水盘301上设置有排水口3013,用于将接水盘301内的水排出,在排水口3013连接排水槽3012,通过排水槽3012将盛接制冰件2011底部的化霜水排出制冰组件200。
具体的,接水盘301包括盘体3011和排水槽3012,盘体3011的表面沿长度向第一方向倾斜,盘体3011的表面沿宽度向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呈夹角,排水口3013设置在盘体3011表面的最低处;相当于盘体3011的表面不管从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都是向排水口3013的位置倾斜,从而利于化霜水沿着接水盘301的表面流向排水口3013。
相当于接水盘301沿长度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宽度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盘体3011的表面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盘体3011的表面自第一侧至第二侧向下倾斜,排水口3013设置在第二端和第二侧的交会处。
排水槽3012与排水口3013连通,倾斜向下延伸至盘体3011的外部。以将接水盘301内的水排出制冰组件200。
相当于接水盘组件300中只包括接水盘301,以及与接水盘301相连接的排水槽3012,通过接水盘301盛接制冰件2011底部的化霜水,通过排水槽3012接水盘301内的水排出制冰组件200。
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接水盘组件300还包括接水外壳302和第二隔热件303,接水外壳302套设在接水盘301的外侧,接水外壳302与制冰件201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隔热件303设置在接水盘301和接水外壳302之间,用于保持接水盘301内的温度,以防止承接在接水盘301内的水结冰。
由于接水盘301的内外温差,可使霜冻形成在接水盘301的外侧表面。因此,在接水盘301的外侧设置隔热件以包围接水盘301。即隔热件被设置在接水盘301和接水壳之间,能够防止热量在接水盘301和接水壳之间进行热传递。
第二隔热件303可以为真空板、石棉板、挤塑板和泡沫板中的至少一种。接水外壳302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其具有低导热率,可防止霜冻形成在接水盘301和接水壳上。接水外壳302与第二隔热件303可以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更为紧密,不仅使连接稳定可靠,而且能够减小接水外壳302与隔热件之间的空隙,有效防止能量散失,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
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接水外壳302的至少一端设有止挡件3021,也即接水外壳30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3021,用于对隔热件实现限位,或者接水外壳30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止挡件3021,在承接排水槽3012一端的止挡件3021上开设卡槽,排水槽3012限位于卡槽内实现固定。
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接水外壳302朝向隔热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接水外壳302的结构强度,隔热件卡设在相应的加强筋上,以使加强筋起到限位隔热件的作用,确保隔热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接水盘301可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如铝、铜制成。故而,接水盘301可在除霜过程中吸收加热管的热传递,使霜快速融化并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300在装配过程中,接水盘301过盈配合安装在隔热件的内部,接水外壳302通过胶水粘接在隔热件的外侧。装配之后使接水盘301的一端高,另一端低,使接水盘301的盘面形成斜面,允许收集的水流向排水口3013,使接水盘301收集的从制冰件2011或换热管400落下的化霜水集中向排水口3013的方向汇集,最终从排水口3013排出。
通过排水口3013排出的化霜水可通过排水软管向外排出,排水软管连接到设置在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中的排水槽3012。
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冰件2011的底部除了设置换热管400,还可以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可以被安装成不与换热管400叠置,比如,具有“U”形的加热管可以置于换热管400的“U”形部分之间,并且使加热管的安装在比加热管位置更高处,也即相比换热管400,加热管更贴近制冰件2011,该设置能够防止加热管的热量被直接传递到换热管400,同时防止制冷剂的冷量被直接传递到加热管,引起能量损耗。
通过加热管加热制冰件2011而容易地将冰与制冰件2011分离,加热管可具有沿着制冰件2011的***延伸的“U”形。
为了进一步增加接水盘301与加热管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在接水盘301上朝向加热管的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换热部3014,换热部3014与加热管的表面贴合。制冰组件200通过给加热管通电对其进行化霜时,加热管的热量通过换热部3014传导至接水盘301,以使接水盘301上的霜融化,并从排水口3013排出。
为了进一步增加接水盘301与加热管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在接水盘301上朝向加热管的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换热部3014,换热部3014与加热管的表面贴合。制冰组件200通过给加热管通电对其进行化霜时,加热管的热量通过换热部3014传导至接水盘301,以使接水盘301上的霜融化,并从排水口3013排出。
换热部3014可以是翅片、肋板、导热筋等结构。以换热部3014为翅片作为举例,翅片可以设置在接水盘301的表面并伸入到加热管的表面,当加热管与翅片发生充分的热交换时,翅片再将热量传递到接水盘301中。
换热部3014为导热筋或肋板时的设置,与换热部3014为翅片时的设置相同。其中,换热部3014与制冰件201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当传热件为导热筋时,导热筋可被构造成将接水盘301和加热管连接。导热筋可由能够传热的材料制成。以将加热管的热量传递到接水盘301,从而防止霜冻形成在接水盘301上。导热筋的数量可根据将被传递到接水盘301的热的量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导热筋可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制成,并可由与接水盘30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比如铝制成。
为了增加导热筋与加热管之间的传热效率,导热筋朝向制冰件201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适于卡设在加热管上的卡槽,这样设置能够增大导热筋与加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200在进行装配过程中,将制冰组件的保温罩100贴合制冰盒201和储冰盒的底部设置,以有效减小制冰间室多余的空间,降低冷量消耗,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制冰盒201外部结霜。
换热管400包括制冷剂管和蓄冷剂管。制冷剂管和蓄冷剂管均用于为制冰件2011提供冷量;在实际制冰时,可以向制冰格2011-1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并通过换热管400中制冷剂对制冰件2011降温以实现制冰。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设备500,制冷设备500包括用于限定制冷设备500外观的设备本体和上述的制冰组件200,制冰组件200安装在设备本体上。制冷设备500具体可以为冰箱、冰柜、冰吧中的一种。
当制冷设备500以冰箱为例进行描述时,制冷设备500包括设备本体和箱胆本体,箱胆本体与设备本体扣合设置,箱胆本体限制出用于存储食物的冷藏间室501和冷冻间室502,以及用于打开冷藏间室501的冷藏间室501门和用于打开冷冻间室502的冷冻间室502门,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相应的间室门将食物储存在相应的间室。制冷设备500通过绝热材料发泡,以使制冰间室、冷藏间室501和冷冻间室502之间相互绝热。
制冰组件200设置在冷藏间室501,在冷藏间室501的低温环境下,便于制冰组件200运行,以方便用户直接使用。
换热管400可以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冷藏蒸发器以及冷冻蒸发器等。流经换热管400的制冷剂可从压缩机涌出,然后穿过冷凝器和膨胀阀之后被供应到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在冷藏蒸发器中,制冷剂能够与存在于冷藏间室501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冷藏间室501的空气冷却。另一方面,被供应到冷冻蒸发器的制冷剂能够与存在于冷冻间室502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冷冻间室502的空气冷却。流经换热管400的制冷剂可经由膨胀阀穿过换热管400,然后依次进入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
外罩,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壳之间构造出容置空间;
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适于保持所述内壳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罩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外罩的至少两个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真空板、石棉板、挤塑板和泡沫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背离所述外罩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安装的凸台。
6.一种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冰盒和储冰盒,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保温罩,所述制冰盒和所述储冰盒并排设置在所述制冰组件的保温罩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包括制冰件,所述制冰件的内侧构造出多个制冰格,所述制冰件的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接水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制冰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接水盘设有排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
盘体,所述盘体的表面沿长度向下倾斜,所述盘体的表面沿宽度向下倾斜,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盘体表面的最低处;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盘体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接水外壳,所述接水外壳套设在所述接水盘的外侧,所述接水外壳与所述制冰件可拆卸地连接;
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接水外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以形成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限位有换热管或加热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设置有换热部,所述换热部与所述加热管的表面贴合。
13.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制冷间室内。
CN202222133263.2U 2022-08-12 2022-08-12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410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263.2U CN218410365U (zh) 2022-08-12 2022-08-12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263.2U CN218410365U (zh) 2022-08-12 2022-08-12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0365U true CN218410365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3263.2U Active CN218410365U (zh) 2022-08-12 2022-08-12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0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3688B (zh) 制冰盘以及包括其的冰箱
KR101544452B1 (ko) 열전도시트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20180124451A (ko) 냉장고
CN102317716B (zh) 冰箱
CN218410365U (zh)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EP4273474A1 (en) Ice-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CN217952796U (zh) 一种具有制冰功能的便携式冰箱
CN21595187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2037437A1 (zh)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风冷冰箱
EP4273473A1 (en) Ice 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CN215447024U (zh) 冰箱
CN218410367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1739628U (zh) 一种冰箱
CN211739629U (zh) 一种冰箱
CN210772966U (zh) 一种冰箱
CN100485294C (zh) 冰箱
CN218410368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EP3757484B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111829257A (zh) 制冰机和冰箱
EP4273472A1 (en) Ice 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CN214892053U (zh) 冰箱
CN216522585U (zh) 一种冰箱
CN221279742U (zh) 制冷设备
CN21595187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7737624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