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9655U - 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9655U
CN218379655U CN202222216709.8U CN202222216709U CN218379655U CN 218379655 U CN218379655 U CN 218379655U CN 202222216709 U CN202222216709 U CN 202222216709U CN 218379655 U CN218379655 U CN 218379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volute
air
mounting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67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志能
王云亮
张宝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67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9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9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9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适于吊顶式安装于室内,包括机壳和风机部件,机壳的底面形成有维修口,维修口处盖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风机部件设于机壳内且与维修口相对,风机部件包括蜗壳和设于蜗壳内的风机,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第一蜗壳与机壳相连,第二蜗壳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蜗壳的下侧,风机与第一蜗壳和/或机壳相连;其中,第二蜗壳可从维修口取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在检修风机部件时,可以通过底部维修口将第二蜗壳拆下,对风机进行检修,可以不必将风机部件整个拆下,便于检修,也可以不必在空气调节设备的顶部额外预留检修空间,减少空气调节设备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包括机壳和风机部件,机壳具朝向上侧的敞开口,风机部件从敞开口安装至机壳内,在检修风机部件时,是通过打开机壳的顶板对风机部件进行检修的。当空气调节设备以吊顶式安装于天花板上时,如果通过打开空气调节设备的顶板对风机部件进行检修,在安装时需要预留较大的检修空间,造成安装空间的浪费。并且,当维修或更换风机时,需要将风机部件整体拆卸,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通过将风机部件与维修口相对设置,在检修风机部件时,可以通过底部维修口将第二蜗壳拆下,对风机进行检修,可以不必将风机部件整个拆下,便于检修,也可以不必在空气调节设备的顶部额外预留检修空间,减少空气调节设备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适于吊顶式安装于室内且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面形成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盖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维修口相对,所述风机部件包括蜗壳和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机,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第二蜗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下侧,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机壳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蜗壳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将风机部件与维修口相对设置,在检修风机部件时,可以通过底部维修口将第二蜗壳拆下,对风机进行检修,可以不必将风机部件整个拆下,便于检修,也可以不必在空气调节设备的顶部额外预留检修空间,减少空气调节设备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蜗壳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蜗壳形成有第二连接孔,第一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蜗壳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二蜗壳形成有卡孔,所述卡扣适于由上向下卡入所述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蜗壳内且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一蜗壳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安装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风轮和电机,所述风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风机部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电机支撑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相连且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形成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形成有第四连接孔,第二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蜗壳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卡钩,所述安装板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延伸的配合孔,所述卡钩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并适于沿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钩的钩部抵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与所述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壳板和框架,所述壳板设于所述框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架的上端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风机部件的安装口,所述风机部件适于整体从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机壳内,所述安装板封盖所述安装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机壳形成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机壳内分隔出相互隔断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所述风机部件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每个所述风机部件均与所述维修口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安装板与风机部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2中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空气调节设备;
1、机壳;11、壳板;112、底板;113、侧板;1131、第一进风口;1132、第一出风口;1133、第二进风口;1134、第二出风口;12、框架;121、安装口;122、定位翻边; 13、维修口;14、隔板;15、第一风道;16、第二风道;
2、风机部件;
21、蜗壳;211、第一蜗壳;2111、第一连接孔;2112、卡扣;212、第二蜗壳;2121、第二连接孔;2122、卡孔;
22、风机;221、风轮;222、电机;2221、输出轴;
23、安装架;231、卡钩;2311、钩部;2312、连接部;232、第三连接孔;
3、维修板;
4、安装板;41、配合裙边;42、凸台;421、安装面;422、第四连接孔;423、配合孔;424、定位卡槽;
51、压缩机;52、第二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适于吊顶式安装于室内,且空气调节设备100包括机壳1和风机部件2,机壳1的底面形成有维修口13,维修口13处盖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3,例如维修板3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机壳 1。空气调节设备100可以为新风机。
风机部件2设于机壳1内,且风机部件2与维修口13相对,风机部件2包括蜗壳 21和风机22,风机22设于蜗壳21内,蜗壳21包括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第一蜗壳211与机壳1相连,第二蜗壳21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蜗壳211的下侧,风机22 与第一蜗壳211和/或机壳1相连;其中,第二蜗壳212可从维修口13取出。
例如,风机22可以与第一蜗壳211相连且固定于第一蜗壳211内,风机22也可以与机壳1相连且穿设于第一蜗壳211,风机也可以与第一蜗壳211和机壳1相连且在第一蜗壳211和机壳1作用下相对机壳1固定。
在检修风机22时,可以先将维修板3从机壳1上拆下,然后通过底部维修口13将第二蜗壳212拆下,此时,检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口13观察到风机22,且检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口13对风机22进行检修,例如清理灰尘、排除风机22故障,在对风机22 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口13将第二蜗壳212安装至第一蜗壳211上。这样可以不必将风机部件2整个拆下,拆装方便,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
由于在检修时是通过底部的维修口13拆卸风机部件2的,检修过程中不占用空气调节设备100的顶部空间,所以无需在空气调节设备100的顶部额外预留检修空间,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减少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占用空间。
例如,机壳1包括壳板11和框架12,壳板11设于框架12,安装板4与框架12相连。壳板11包括顶板、底板112和四个侧板113,顶板沿上下方向设于底板112的上侧,顶板、底板112、四个侧板113和安装板4适于在机壳1内限定出空气处理风道,其中相对的两个侧板113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处理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部件2适于将空气从进风口驱动至空气处理风道内,空气调节设备100适于对空气处理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例如对空气处理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净化),被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在风机部件2的驱动下从出风吹至室内,以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通过将风机部件2与维修口13相对设置,在检修风机部件2时,可以通过底部维修口13将第二蜗壳212拆下,对风机22进行检修,可以不必将风机部件2整个拆下,便于检修,也可以不必在空气调节设备100的顶部额外预留检修空间,减少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占用空间。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蜗壳211形成有第一连接孔2111,第二蜗壳212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121,第一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1 和第一连接孔2111,以将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一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这样可以将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更为可靠地固定在一起,防止第二蜗壳212相对第一蜗壳211发生晃动,提高风机部件2的整体性能。
将第一紧固件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1和第一连接孔2111,在检修风机22时,检修人员可以由上向下将第一紧固件从第二连接孔2121和第一连接孔2111中取出,将第二蜗壳212从第一蜗壳211上取下,便于检修人员通过维修口13对风机22进行检修。
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蜗壳211形成有卡扣2112,第二蜗壳212形成有卡孔2122,卡扣2112适于由上向下卡入卡孔2122内。卡扣2112 与卡孔2122配合,可以将第二蜗壳212精准地相对第一蜗壳211定位,防止第一蜗壳 211与第二蜗壳212配合不到位而导致风机部件2漏风,可以提高风机部件2的整体性能。
将卡扣2112由上向下卡入卡孔2122内,在检修风机22时,用户可以从维修口13 观察到卡扣2112所在的位置,便于用户将卡扣2112从卡孔2122中取出,将第二蜗壳 212从第一蜗壳211上取下,便于检修人员通过维修口13对风机22进行检修。
在将第二蜗壳212装回第一蜗壳211上时,可以由下至上将卡孔2122套设于卡扣2112,将卡扣2112卡入卡孔2122内,然后将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1和第一连接孔2111,将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固定在一起。
在检修人员将卡扣2112卡入卡孔2122内后,第二蜗壳212可以通过卡扣2112与卡孔2122的配合挂在第一蜗壳211上,可以不必继续举托第二蜗壳212,便于用户将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1和第一连接孔2111,将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检修人员拆装第二蜗壳212,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
例如,卡扣2112为多个,多个卡扣2112沿第一蜗壳211的外轮廓间隔设置,卡孔2122为多个,卡孔2122与卡扣21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多个卡扣2112与多个卡孔2122配合,可以更为可靠地将第二蜗壳212定位于第一蜗壳211上,进一步地防止第一蜗壳211与第二蜗壳212配合不到位而导致的漏风现象,提高风机部件2的整体性能。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22可拆卸地设于蜗壳21内,且风机22适于从维修口13取出。在对风机22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维修口13将风机22 从机壳1内取出,便于用户对风机22进行检测与维修。
例如,在风机22未出现故障,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常规检查(例如清理灰尘)时,可以不必将风机22从蜗壳21内取出,可以将第二蜗壳212从第一蜗壳211上拆下,通过维修口13观察风机22、对风机22进行检修;在风机22出现故障时,将风机22 从机壳1内取出,对风机22进行故障检修。这样可以使得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的方式更为灵活,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包括安装板4,安装板4位于第一蜗壳211的上侧,且安装板4与第一蜗壳211相连,安装板4与机壳 1相连,风机22与第一蜗壳211和/或安装板4相连,安装板4与维修口13相对的面为安装面421。
例如,风机22可以与第一蜗壳211相连且固定于第一蜗壳211内,风机22也可以与安装板4相连且穿设于第一蜗壳211,风机也可以与第一蜗壳211和安装板4相连且在第一蜗壳211安装板4作用下相对安装板4固定。
在组装空气调节设备100时,可以先将安装板4的安装面421朝向上侧放置,将第一蜗壳211由上至下安装至安装板4上,将风机22安装于第一蜗壳211内,将风机22 相对安装板4固定,然后将第二蜗壳212安装至第一蜗壳211上,接着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倒置,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由上至下安装至机壳1,将风机部件2安装至机壳1内。在通过维修口13对风机22进行检修时,可以实现检修人员依次将第二蜗壳212、风机22从机壳1内取出,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
而且,将风机部件2设于安装板4上,并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机壳1内,可以不必翻转机壳1将风机部件2安装与机壳1内,可以减少组装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设有压缩机51。压缩机51不可翻转,在装配空气调节设备100时,可以先将机壳1的底板112 和安装板2固定于框架12上,然后翻转机壳1将机壳1正置,接着将压缩机51由上至下安装至机壳1内,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由上至下安装于机壳1内,最后将机壳1的顶板盖设于框架12的顶部,即可完成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
在将风机部件2和压缩机51安装至机壳1内时,这样无需翻转机壳1,可以实现空气调节设备100的正向组装(空气调节设备100的正向组装是指:将机壳1内的部件由上至下安装至机壳1内),实现风机部件2的反向拆解(即由下至上依次将第二蜗壳212、风机22从机壳1内取出),便于安装空气调节设备100,也便于对风机部件2进行检修。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22包括风轮221和电机222,风轮221连接于电机222的输出轴2221,风机部件2还包括安装架23,安装架23设于蜗壳21内,电机222支撑于安装架23,安装架23与安装板4可拆卸地相连,且安装架 23适于从维修口13取出,通过设置安装架23并将电机222支撑于安装架23,安装架 23可以将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固定。
通过设置安装架23固定电机222,并将安装架23连接于安装板4,在对风机22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将第二蜗壳212从第一蜗壳211上取下时,电机222和风轮221不会脱落,将第二蜗壳212从维修口13取出时,检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口13观察风轮221 和电机222,对风轮221和电机222进行检修,无需拆解过多的部件,简单方便,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22进行检修。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轮221与输出轴2221可拆卸地连接。在对风轮221进行检修时,将第二蜗壳212从第一蜗壳211上下拆后,可以仅将风轮221从机壳1内取出,实现对风轮221的检修,无需将风机22整个拆下。在对风轮 221检修后,将检修后的风机22装回机壳1内,将第二蜗壳212安装至第一蜗壳211 上,即可将风机部件2组装在一起。将风轮221与输出轴2221可拆卸地连接,在对风轮221进行检修时,无需将风机22整个拆下,拆装简单,维修方便。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23形成有第三连接孔232,安装板4形成有第四连接孔422,第二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32、第一蜗壳211以及第四连接孔422,将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固定,例如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这样可以将安装架23和安装板4更为可靠地固定在一起,防止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发生晃动,防止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晃动,减小或避免风机22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提高风机部件2的整体性能。
将第二紧固件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32和第四连接孔422,在检修风机22时,检修人员可以由上向下将第二紧固件从第三连接孔232和第四连接孔422中取出,将安装架23从安装板4上取下,将电机222从蜗壳21内取出,便于检修人员通过维修口13 对电机222进行检修。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23形成有卡钩231,安装板 4形成有配合孔423,配合孔423沿安装板4的周向延伸,卡钩231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配合孔423,并且卡钩231适于沿配合孔42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卡钩231的钩部2311 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
在需要将电机222从机壳1内取出时,可以先将第二蜗壳212从第一蜗壳211拆下,将风轮221从输出轴2221上拆下,然后将第二紧固件拆下,接着沿配合孔423的延伸方向转动安装架23,在卡钩231的钩部2311与配合孔423相对,卡钩231的钩部2311 与安装板4的上表面脱离抵接关系时,可以将安装架23从连接板上取下,将电机222 从机壳1内取出。
通过设置卡钩231并将卡钩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检修人员在通过维修口13拆卸电机222时,将第二紧固件拆下后,由于卡钩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安装架23不会从安装板4上脱落,检修人员可以不必托举安装架23和电机222,便于检修人员拆卸电机222,对电机222进行检修。
检修人员对电机222检修完毕后,可以先将电机222支撑在安装架23上,将安装架23的卡钩231对准安装板4的配合孔423,将卡钩231由上至下穿设于配合孔423中,将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定位,接着沿配合孔423的延伸方向转动安装架23,将卡钩 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将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定位,接着将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32和第四连接孔422,将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固定;最后,将风轮221连接于电机222的输出轴2221,将第二蜗壳212安装于第一蜗壳211 上,即可将风机部件2安装于安装板4上。
在从维修口13将电机222装回机壳1内时,将卡钩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 4的上表面,安装架23不会从安装板4上脱落,检修人员可以不必托举安装架23和电机222,便于检修人员将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32和第四连接孔422,将安装架23和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固定,拆装方便。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1包括壳板11和框架12,壳板11设于框架12,安装板4与框架12相连。框架12可以对壳板11起到支撑作用,加强机壳1的结构强度,延长机壳1的使用寿命,延长空气调节设备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框架12的上端具有安装口121,安装口121适于安装风机部件2,风机部件2适于整体从安装口121安装至机壳1内,安装板4封盖安装口121。
在组装空气调节设备100时,可以先将安装板4的安装面421朝向上侧放置,将风机22组件安装于安装板4上,接着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倒置,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由上至下从安装口121安装至机壳1,将风机部件2安装至机壳1 内,然后将安装板4盖设于安装口121。
通过设于适于安装风机部件2的安装口121,将风机部件2设于安装板4上,并将风机部件2和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机壳1内,可实现将风机部件2正向安装于机壳1内,可以不必反转机壳1将风机部件2安装与机壳1内,可以减少组装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机壳1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131、第一出风口1132、第二进风口1133和第二出风口1134,机壳1内设有隔板14,隔板 14可以将机壳1内分隔出相互隔断的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第一风道15连通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一出风口1132,第二风道16连通第二进风口1133和第二出风口 1134,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二出风口1134均与室外连通,第二进风口1133和第一出风口1132均与室内连通,风机部件2为两个,且两个风机部件2分别设于第一风道15、第二风道16,每个风机部件2均与维修口13相对。
设于第一风道15的风机部件2工作时,设于第一风道15的风机部件2可以将室外新风从第一进风口1131驱动至第一风道15,然后从第一出风口1132吹至室内,以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设于第二风道16的风机部件2工作时,设于第二风道16的风机部件 2可以将室内风从第二进风口1133驱动中第二风道16,然后从第二出风口1134排至室外,以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通过设置隔板14将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隔开,两个风机部件2工作时,室外新风依次经第一进风口1131、第一风道15和第一出风口1132吹入室内,室内风依次经第二进风口1133、第二风道16和第二出风口1134排至室外,这样可以防止室外新风于室内风混合而导致空气调节设备100无法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保证空气调节设备100 的正常运行。
将两个风机部件2均设置为与维修口13相对,可以只设置一块维修板3,结构简单,降低空气调节设备100的设计难度,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检修人员将这块维修板3从机壳1上拆卸下来后,可以通过维修口13分别对这两个风机部件2进行检修,此时,维修口13较大,可以为检修人员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便于检修人员拆装风机部件2,便于检修人员对风机部件2进行检修。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52和压缩机51,其中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风道15,第二换热器52 和压缩机51设于第二风道16。压缩机51工作时,流经第一风道15的室内新风在流经第一换热器时,可以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将室外新风制冷(或制热),然后将被制冷(制热)后的室外新风从第一出风口1132吹至室内,以调节室内的环境温度。流经第二风道16的室内风在流经第二换热器52时,可以与第二换热器52进行热交换,保证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制热、制冷效果。
在空气调节设备100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时,将压缩机51设于第二风道16内,可以防止室外新风流经压缩机51时与压缩机51进行热交换而导致室外新风无法有效被制冷,保证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制冷效果;而且,将压缩机51设于第二风道16,室内风可以在流经压缩机51时与压缩机51进行热交换,以降温压缩机51,使得压缩机51 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使得压缩机51的运行更为稳定,从而提高空气调节设备100 的整体性能。
在装配空气调节设备100时,可以先将机壳1的底板112和安装板2固定于框架12上,然后翻转机壳1将机壳1正置,接着将压缩机51由上至下安装至第二风道16内,将风机部件2和与其对应的安装板4作为一个整体由上至下安装于机壳1内,将第一换热器由上至下安装于第一风道15内,将第二换热器52由上至下安装于第二风道16内,最后将机壳1的顶板盖设于框架12的顶部,即可完成空气调节设备100的安装。
在将风机部件2、压缩机51、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52安装至机壳1内时,这样无需翻转机壳1,可以实现空气调节设备100的正向组装,实现风机部件2的反向拆解,便于安装空气调节设备100,也便于对风机部件2进行检修。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00。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100包括机壳1、风机部件2、安装板4和维修板3,机壳1的底面形成有维修口13,维修口13处盖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3,风机部件2设于机壳1内,且风机部件2与维修口13相对,机壳1包括壳板11和框架 12,壳板11设于框架12,安装板4与框架12相连,框架12的上端具有安装口121,安装口121适于安装风机部件2,风机部件2适于整体从安装口121安装至机壳1内,安装板4封盖安装口121。
参照图3,框架12包括沿安装口121周向设置的定位翻边122,安装板4形成有配合裙边41,配合裙边41形成于安装面421的外周侧,且安装面421向下凸出配合裙边 41形成凸台42,配合裙边41搭接于定位翻边122的上侧,凸台42的外周璧与定位翻边122在水平方向上抵接,这样可以更为精准地将安装板4定位于框架12上,将风机部件2精准地定位于机壳1内。
参照图1和图2,机壳1还包括隔板14,壳板11包括顶板、底板112和四个侧板113,顶板沿上下方向设于底板112的上侧,顶板、底板112、四个侧板113、安装板4 和隔板14适于在机壳1内限定出相互隔断的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其中一个侧板 113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二出风口1134,与这个侧板113相对的侧板113形成有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进风口1133。
第一风道15连通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一出风口1132,第二风道16连通第二进风口1133和第二出风口1134,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二出风口1134均与室外连通,第二进风口1133和第一出风口1132均与室内连通,风机部件2为两个,且两个风机部件2 分别设于第一风道15、第二风道16,每个风机部件2均与维修口13相对。
参照图2,空气调节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52和压缩机51,其中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风道15,第二换热器52和压缩机51设于第二风道16。
参照图4,风机部件2包括蜗壳21和风机22,风机22设于蜗壳21内,蜗壳21包括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第一蜗壳211与机壳1相连,第二蜗壳21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蜗壳211的下侧,风机22与安装板4相连;安装板4位于第一蜗壳211的上侧。
参照图1-图4,安装板4与第一蜗壳211相连,安装板4与机壳1相连,风机22与安装板4相连,安装板4与维修口13相对的面为安装面421。其中,第二蜗壳212可从维修口13取出。风机22可拆卸地设于蜗壳21内,且风机22适于从维修口13取出。
第一蜗壳211形成有第一连接孔2111,第二蜗壳212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121,第一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1和第一连接孔2111,以将第一蜗壳211和第二蜗壳212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一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第一蜗壳211形成有卡扣2112,第二蜗壳212形成有卡孔2122,卡扣2112适于由上向下卡入卡孔2122内。卡扣2112为多个,多个卡扣2112沿第一蜗壳211的外轮廓间隔设置,卡孔2122为多个,卡孔2122与卡扣21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参照图1和图4,风机22包括风轮221和电机222,风轮221连接于电机222的输出轴2221,风机部件2还包括安装架23,安装架23设于蜗壳21内,电机222支撑于安装架23,安装架23与安装板4可拆卸地相连,且安装架23适于从维修口13取出,通过设置安装架23并将电机222支撑于安装架23,安装架23可以将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固定。风轮221与输出轴2221可拆卸地连接。
安装架23形成有第三连接孔232,安装板4形成有第四连接孔422,第二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32与第四连接孔422,将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固定。安装架23形成有卡钩231,安装板4形成有配合孔423,配合孔423沿安装板4的周向延伸,卡钩231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配合孔423,并且卡钩231适于沿配合孔42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卡钩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
参照图3-图5,安装板4上还形成有定位卡槽424,定位卡槽424与配合孔423相连通,卡钩231还包括连接部2312,连接部2312与钩部2311相连,且连接部2312适于卡入定位卡槽424中,定位卡槽424的宽度D1小于配合孔423的宽度D2,且定位卡槽424的宽度D1略大于卡钩231的连接部2312的宽度D3,卡钩231适于沿配合孔423 的延伸方向移动,将卡钩231的钩部2311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卡钩231的连接部2312卡入定位卡槽424中,这样可以更为精准地将安装架23相对安装板4定位,将电机222相对安装板4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适于吊顶式安装于室内且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面形成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盖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
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维修口相对,所述风机部件包括蜗壳和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机,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第二蜗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下侧,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机壳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蜗壳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蜗壳形成有第二连接孔,第一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二蜗壳形成有卡孔,所述卡扣适于由上向下卡入所述卡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蜗壳内且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一蜗壳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蜗壳和/或所述安装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轮和电机,所述风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风机部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电机支撑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相连且可从所述维修口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形成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形成有第四连接孔,第二紧固件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蜗壳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卡钩,所述安装板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延伸的配合孔,所述卡钩适于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并适于沿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钩的钩部抵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与所述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壳板和框架,所述壳板设于所述框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架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端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风机部件的安装口,所述风机部件适于整体从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机壳内,所述安装板封盖所述安装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形成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机壳内分隔出相互隔断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所述风机部件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每个所述风机部件均与所述维修口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
CN202222216709.8U 2022-08-22 2022-08-22 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218379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6709.8U CN218379655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6709.8U CN218379655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9655U true CN21837965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6709.8U Active CN218379655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9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2928B (zh) 空调
EP1379816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582312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13U (zh) 一种可拆洗的空调室内机
CN218379655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7235799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81490U (zh) 可拆洗的空调室内机
CN218096284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2594913A (zh) 用于空调器的壳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915104U (zh) 空气调节设备
KR100713295B1 (ko) 환기 청정 장치
KR20110027508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H083852Y2 (ja) 空気調和機
CN221259020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CN218379633U (zh) 风道部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7824487U (zh) 一种易拆装马达组件以及一体机空调器
CN21012842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791491U (zh) 空调器
KR20110027509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70069537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7235809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009532U (zh) 用于空调器的壳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822833U (zh) 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KR10065748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패널 구동모터 장착 구조
CN117663241A (zh) 空气调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