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602U -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602U
CN218347602U CN202222331395.6U CN202222331395U CN218347602U CN 218347602 U CN218347602 U CN 218347602U CN 202222331395 U CN202222331395 U CN 202222331395U CN 218347602 U CN218347602 U CN 218347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electric fan
winding
air duct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13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兵
郭宏俊
陈宇强
胡健兴
宋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3313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一种电风扇壳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道壳体,全部个数的所述风道壳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出风通道的壳总成;走线部,设置于全部所述风道壳体中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壳体的拼接处,用于导线件提供走线位;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沿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走线部相对的两侧,用于安装限位走线设置于所述走线部内所述导线件的两端。上述电风扇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将导线件走线布设在风道壳体的拼接处,避免占用电风扇内风道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电风扇由于风道腔体体积变小而影响出风效果。

Description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风扇(例如:无叶风扇)在进行线路排布时,其风道走线方式往往为外部走线,导致电风扇内部风道腔体的一部分体积被用于进行走线布置。即在电风扇外观造型确定的情况下(即电风扇不会因为进行走线布置,而改变电风扇的预设外观),导致电风扇内部风道腔体的体积变小,影响出风效果,增大出风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风扇走线方式影响出风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一种电风扇壳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道壳体,全部个数的所述风道壳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出风通道的壳总成;走线部,设置于全部所述风道壳体中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壳体的拼接处,用于导线件提供走线位;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沿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走线部相对的两侧,用于安装限位走线设置于所述走线部内所述导线件的两端。
上述电风扇壳组件在使用时,通过采用至少两个风道壳体进行拼接,以此形成壳总成(指具有出风通道的壳总成)。进一步地,根据安装需要,从至少两个风道壳体中选择一个风道壳体,并在所选风道壳体的拼接处设走线部,通过走线部为导线件的走线布设提供安装空间。再通过设在所选风道壳体上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对导线件的两端进行安装限位,从而保证了导线件在所选风道壳体拼接处的装配稳定性。因此,上述电风扇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将导线件走线布设在风道壳体的拼接处,避免占用电风扇内风道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电风扇由于风道腔体体积变小而影响出风效果。
一种电风扇,包括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
上述电风扇采用上述电风扇壳组件。上述电风扇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将导线件走线布设在风道壳体的拼接处,避免占用电风扇内风道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电风扇由于风道腔体体积变小而影响出风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装设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壳体拼接处的第一过线孔以及第一绕线座,所述导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线座绕线配合,且所述导线件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座包括第一绕线柱与第一绕线块,所述第一绕线柱与所述第一绕线块在所述风道壳体的拼接处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绕线柱与所述第一绕线块形成用于所述导线件绕线的第一绕线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装设在所述第一过线孔中,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导线件外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过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密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均装设在所述第一过线孔中,所述第一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均与所述导线件套设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遮挡盖,所述壳总成的端部留有盖口,所述遮挡盖盖设在所述盖口处,所述遮挡盖上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装配槽,所述电控板装设在所述装配槽中,且所述电控板上设有紧固孔,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紧固孔相对位的紧固柱,所述紧固孔与所述紧固柱均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上设有辅助过线孔,所述导流件上设有定位件,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流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壳体上的第二过线孔以及第二绕线座,所述导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绕线座绕线配合,且所述导线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绕线座包括第二绕线柱与第二绕线块,所述第二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块在所述风道壳体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块形成用于所述导线件绕线的第二绕线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装设在所述辅助过线孔中,且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导线件外部,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辅助过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三密封块与第四密封块,所述第三密封块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四密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三密封块与所述第四密封块均装设在所述辅助过线孔中,所述第三密封块与所述第四密封块均与所述导线件套设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用于装设在电风扇基座上,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壳总成安装配合的安装腔,所述壳总成上设有第三卡扣,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扣,且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用于导线件经过的第三过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遮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电风扇壳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电风扇壳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再一实施例所述电风扇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0、壳总成,11、盖口,12、第三卡扣,13、卡凸,100、导线件,200、风道壳体,210、走线部,220、第一限位部,221、第一过线孔,222、第一密封件,223、第一密封块,2231、第一卡扣,224、第二密封块,2241、第一卡孔,225、第二密封件,226、第三密封块,2261、第二卡扣,227、第四密封块,2271、第二卡孔,230、第二限位部,231、第二过线孔,240、第一绕线座,241、第一绕线柱,242、第一绕线块,250、第二绕线座,251、第二绕线柱,252、第二绕线块,260、装配槽,261、紧固柱,270、定位孔,300、电控板,310、紧固孔,400、遮挡盖,401、卡槽,410、止挡件,500、导流件,510、辅助过线孔,520、定位件,600、安装盖板,610、第四卡扣,620、第三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7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风扇壳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道壳体200,全部个数的所述风道壳体200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出风通道的壳总成;走线部210,设置于全部所述风道壳体中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用于导线件100提供走线位;第一限位部220与第二限位部230,沿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走线部210相对的两侧,用于安装限位走线设置于所述走线部内所述导线件的两端。
上述电风扇壳组件在使用时,通过采用至少两个风道壳体200进行拼接,以此形成壳总成10(指电风扇包括风道的壳体部分)。进一步地,根据安装需要,从至少两个风道壳体200中选择一个风道壳体200,并在所选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设走线部210,通过走线部210为导线件100的走线布设提供安装空间。再通过设在所选风道壳体200上的第一限位部220与第二限位部230对导线件100的两端进行安装限位,从而保证了导线件100在所选风道壳体200拼接处的装配稳定性。因此,上述电风扇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将导线件100走线布设在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避免占用电风扇内风道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电风扇由于风道腔体体积变小而影响出风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较于传统的电风扇走线方式,上述电风扇壳组件实现内部走线,可以避免增添额外的装饰件遮挡走线结构,即能够降低整机成本和装配工时,提高产品性价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走线部210包括沿走线方向在风道壳体200延伸开设的卡线槽(一个整体连通的卡线槽),或沿走线方向在风道壳体200上间隔开设的多个卡线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壳体在拼接形成壳总成10时,可以借助打螺钉进行局部固定。同时再利用焊接、胶接、卡接或者螺钉等固定连接方式对安装壳体的中间部分进行固定。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电控板300,电控板300装设在风道壳体200上,第一限位部220包括设在风道壳体200拼接处的第一过线孔221以及第一绕线座240,导线件100的第一端与第一绕线座240绕线配合,且导线件100的第一端经过第一过线孔221与电控板300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绕线座240可以与风道壳体200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然后,将导线件100与第一绕线座240缠绕配合,并将导线件100的第一端***第一过线孔221并与电控板300电性连接。同时,第一绕线座240在风道壳体200拼接处的装设位置靠近第一过线孔221,从而使得导线件100的第一端能够更加方便的与电控板300进行电性连接,避免导线件100自身的弹力对导线件100的第一端产生安装影响。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座240包括第一绕线柱241与第一绕线块242,第一绕线柱241与第一绕线块242在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间隔设置,且第一绕线柱241与第一绕线块242形成用于导线件100绕线的第一绕线口。具体地,通过第一绕线柱241与第一绕线块242在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间隔设置,将导线件100通过第一绕线口进行缠绕。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保证导线件100与第一绕线座240的缠绕效果,避免导线件100从第一绕线座240上意外弹开。进一步地,沿第一绕线柱241的周向在第一绕线柱241上设有第一防滑凸起,第一绕线柱241通过第一防滑凸起可以提高与导线件100的接触效果。另外,第一绕线块242可以是弧形块,即第一绕线口为弧形绕线口,可以充分保证第一绕线块242与导线件100的接触面积。
结合图1、图3、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2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222,第一密封件222装设在第一过线孔221中,且第一密封件222套设在导线件100外部,第一密封件222用于密封第一过线孔221。具体地,第一密封件222可以是密封块或密封套。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对第一过线孔221进行密封以此提高导线件100与第一限位部220的装配稳定性。
结合图1、图3、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22包括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第一密封块223上设有第一卡扣2231,第二密封块224上设有与第一卡扣223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2241,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均装设在第一过线孔221中,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均与导线件100套设配合。具体地,通过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卡接套设在导线件100的外部,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对第一过线孔221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第一密封块223与第二密封块224对于导线件100的套设固定效果。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块223上设有用于与导向件套设配合的第一套接半孔,第二密封块224上设有用于与导向件套设配合的第二套接半孔。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遮挡盖400,壳总成10的端部留有盖口11,遮挡盖400盖设在盖口11处,遮挡盖400上设有止挡件410,止挡件410与第一密封件222抵触配合。具体地,根据实际情况,壳总成10留有盖口11,从而便于对电控板300等部件进行拆装。通过将遮挡盖400装设在盖口11处,避免电风扇内部元件裸露在外部环境中。进一步地,遮挡盖400在与盖口11进行盖装时,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在遮挡盖400上开设卡槽401,沿盖口11的周向在盖口11处加设与卡槽401卡接配合的卡凸13。更进一步地,止挡件410为止挡块或加强筋,在遮挡盖400盖设到盖口11后,通过止挡件410对第一密封件222进行抵触,从而可以避免风道内的风量将第一密封件222吹出。
结合图1、图7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壳体200上设有装配槽260,电控板300装设在装配槽260中,且电控板300上设有紧固孔310,风道壳体200上设有与紧固孔310相对位的紧固柱261,紧固孔310与紧固柱261均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具体地,通过在安装壳体上开设装配槽260,从而使得电控板300可以更加有效地装设在安装壳体上。进一步地,紧固孔310可以为卡孔或螺纹孔,紧固柱261可以为螺纹柱或卡接柱。通过紧固件(卡扣或螺栓、销等紧固件)对紧固孔310与紧固柱261进行紧固配合,从而实现了电控板300在安装壳体上的有效固定。
结合图1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导流件500,导流件500上设有辅助过线孔510,导流件500上设有定位件520,风道壳体200上设有与导流件500定位配合的定位孔270。具体地,导流件500为导流板或导流壳,通过导流件500可以有助于电风扇风机向风道壳体200内输送风量。同时,通过在导流件500上开设辅助过线孔510,能够避免导流件500对导线件100的走线影响。进一步地,定位件520为定位块或定位柱。导流件500通过定位件520与风道壳体200内的定位孔270定位配合,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导流件500与风道壳体200的安装效果。更进一步地,在导流件500装设在壳总成10内部后,可以通过打螺钉、卡扣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固定。
结合图7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230包括设在风道壳体200上的第二过线孔231以及第二绕线座250,导线件100的第二端与第二绕线座250绕线配合,且导线件100的第二端穿过第二过线孔231。具体地,第二绕线座250可以与风道壳体200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然后,导线沿着走线部210进行走线,导线部经过导流件500上的辅助过线孔510,将导线件100与第二绕线座250缠绕配合,并将导线件100的第二端穿出第二过线孔231并与目标电路元件进行接电。同时,第二绕线座250在风道壳体200拼接处的装设位置靠近第二过线孔231,从而使得导线件100的第二端能够更加方便的与目标电路元件进行电性连接,避免导线件100自身的弹力对导线件100的第二端产生安装影响。
结合图7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绕线座250包括第二绕线柱251与第二绕线块252,第二绕线柱251与第二绕线块252在风道壳体200上间隔设置,且第二绕线柱251与第二绕线块252形成用于导线件100绕线的第二绕线口。具体地,通过第二绕线柱251与第二绕线块252在风道壳体200上间隔设置,将导线件100通过第二绕线口进行缠绕。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保证导线件100与第二绕线座250的缠绕效果,避免导线件100从第二绕线座250上意外弹开。进一步地,沿第二绕线柱251的周向在第二绕线柱251上设有第二防滑凸起,第二绕线柱251通过第二防滑凸起可以提高与导线件100的接触效果。另外,第二绕线块252可以是弧形块,即第二绕线口为弧形绕线口,可以充分保证第二绕线块252与导线件100的接触面积。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2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25,第二密封件225装设在辅助过线孔510中,且第二密封件225套设在导线件100外部,第二密封件225用于密封辅助过线孔510。具体地,第二密封件225可以是密封块或密封套。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对辅助过线孔510进行密封以此提高导线件100与第二限位部230的装配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25包括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第三密封块226上设有第二卡扣2261,第四密封块227上设有与第二卡扣2261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2271,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均装设在辅助过线孔510中,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均与导线件100套设配合。具体地,通过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卡接套设在导线件100的外部,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对辅助过线孔510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第三密封块226与第四密封块227对于导线件100的套设固定效果。进一步地,第三密封块226上设有用于与导向件套设配合的第三套接半孔,第二密封块224上设有用于与导向件套设配合的第四套接半孔。
结合图1和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安装盖板600,安装盖板600用于装设在电风扇基座上,安装盖板600上设有用于与壳总成10安装配合的安装腔,壳总成10上设有第三卡扣12,安装盖板600上设有与第三卡扣12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扣610,且安装盖板600上设有用于导线件100经过的第三过线孔620。具体地,通过安装盖板600可以实现壳总成10与电风扇基座的有效安装,从而保证电风扇风量的输送效果。进一步地,壳总成10与安装盖板600通过第三卡扣12与第四卡扣610卡接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使得壳总成10与安装盖板600的安装更加方便。最后,通过在安装盖板600上开设第三过线孔620,从而便于导线件100与电风扇的目标电性元件连接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风扇,包括的电风扇壳组件。
上述电风扇采用上述电风扇壳组件。上述电风扇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将导线件100走线布设在风道壳体200的拼接处,避免占用电风扇内风道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电风扇由于风道腔体体积变小而影响出风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壳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风道壳体,全部个数的所述风道壳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出风通道的壳总成;
走线部,设置于全部所述风道壳体中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壳体的拼接处,用于导线件提供走线位;
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沿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走线部相对的两侧,用于安装限位走线设置于所述走线部内所述导线件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装设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壳体拼接处的第一过线孔以及第一绕线座,所述导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线座绕线配合,且所述导线件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座包括第一绕线柱与第一绕线块,所述第一绕线柱与所述第一绕线块在所述风道壳体的拼接处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绕线柱与所述第一绕线块形成用于所述导线件绕线的第一绕线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装设在所述第一过线孔中,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导线件外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密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均装设在所述第一过线孔中,所述第一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均与所述导线件套设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遮挡盖,所述壳总成的端部留有盖口,所述遮挡盖盖设在所述盖口处,所述遮挡盖上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装配槽,所述电控板装设在所述装配槽中,且所述电控板上设有紧固孔,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紧固孔相对位的紧固柱,所述紧固孔与所述紧固柱均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上设有辅助过线孔,所述导流件上设有定位件,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流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壳体上的第二过线孔以及第二绕线座,所述导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绕线座绕线配合,且所述导线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座包括第二绕线柱与第二绕线块,所述第二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块在所述风道壳体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块形成用于所述导线件绕线的第二绕线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装设在所述辅助过线孔中,且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导线件外部,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辅助过线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三密封块与第四密封块,所述第三密封块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四密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三密封块与所述第四密封块均装设在所述辅助过线孔中,所述第三密封块与所述第四密封块均与所述导线件套设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壳组件还包括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用于装设在电风扇基座上,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壳总成安装配合的安装腔,所述壳总成上设有第三卡扣,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扣,且所述安装盖板上设有用于导线件经过的第三过线孔。
14.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风扇壳组件。
CN202222331395.6U 2022-09-01 2022-09-01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Active CN218347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395.6U CN218347602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395.6U CN218347602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602U true CN21834760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1395.6U Active CN218347602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0006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US7358631B2 (en) Blower device
US9277658B2 (en) Electronic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nic controller
JP5668674B2 (ja) 電子装置
JP6104134B2 (ja) ファンモータの筐体
US11990820B2 (en) Motor unit and moving body
JP6552956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7635370B (zh) 电器盒安装结构、电器盒及空气净化设备
WO2018109932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8347602U (zh) 电风扇及电风扇壳组件
JP4920472B2 (ja) 端子箱付電動機
US92032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2013255352A (ja) 電気接続箱
CN106712363B (zh) 压缩机
CN107851985B (zh) 电连接箱
CN210985536U (zh) 接线盒及端子支架
JP3167960B2 (ja) エアコン用冷媒管の保護カバー、及びその装置
US10187993B2 (en) Device having circuit board
US20070010187A1 (en) Ventilator housing
CN215300364U (zh) 电动泵
US20220352664A1 (en) Power connector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448967B1 (ko) 모터와 케이블의 연결구조
US8727385B2 (en) Gas distribution unit
EP4102647B1 (en) Terminal assembly structure
JP4237105B2 (ja) コネクタ一体型吸気系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