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9201U -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9201U
CN218339201U CN202221541772.2U CN202221541772U CN218339201U CN 218339201 U CN218339201 U CN 218339201U CN 202221541772 U CN202221541772 U CN 202221541772U CN 218339201 U CN218339201 U CN 218339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box body
tunnel
side wall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17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贺
李元坤
任小强
赵志民
缪振畴
徐熙锋
李爱家
许锐
刘建峰
石函松
董富杰
***
王猛
李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17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9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9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9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泥浆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中段的箱体;三级沉淀池设置于隧道外;第一泥浆泵设置于箱体侧壁的上部,第一泥浆泵上设有第一进浆管和第一出浆管,第一出浆管***箱体内;第二泥浆泵设置于箱体侧壁的下部,第二泥浆泵上设有第二进浆管和第二出浆管,第二进浆管***箱体内,第二出浆管***三级沉淀池内;搅拌装置设置于箱体内;动力装置设置于箱体侧壁上,与搅拌装置连接带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泥浆泵进行吸浆,箱体进行中转,箱体内的搅拌装置搅拌保持泥浆流动性,再通过第二泥浆泵将泥浆排出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完成泥浆运输,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泥浆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隧道施工中,机械施工加上施工用水以及岩层裂隙水等使得掌子面产生大量泥浆,这些泥浆会限制机械及作业人员的活动空间,影响隧道施工环境。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出现泥浆,隧道常规的泥浆处理方式是通过泥浆泵打入泥浆运输罐车中,通过泥浆罐车运输到指定弃浆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作业空间有限,工序衔接紧凑,泥浆运输罐车频繁进出隧道,这种方法即耗费人力物力,又会影响到隧道施工作业工序衔接时间。因此通常采用泥浆泵将隧道泥浆运送至隧道外部。
在长隧道使用泥浆泵时,由于隧道过长需采用大功率的泥浆泵,但是功率过大会对掌子面的施工造成破坏,采取较小功率的泥浆泵运送泥浆会发生沉淀,难以将泥浆运送出隧道进行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解决在长矿山隧道施工中,采用大功率的泥浆泵会对掌子面的施工造成破坏,采取小功率泥浆泵在运送时泥浆发生沉淀,难以运送处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中空,设置于隧道的中段;
三级沉淀池,设置于隧道外;
第一泥浆泵,设置于箱体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一泥浆泵上设有第一进浆管和第一出浆管,第一出浆管***箱体内;
第二泥浆泵,设置于箱体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二泥浆泵上设有第二进浆管和第二出浆管,第二进浆管***箱体内,第二出浆管的末端***三级沉淀池内;
搅拌装置,设置于箱体内;
动力装置,设置于箱体侧壁上,与搅拌装置连接带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搅拌杆,平行地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出箱体的相对侧壁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还设有搅拌叶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在搅拌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主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输出轴平行于搅拌杆,末端套设有主动皮带轮;
从动传动装置,包括从动皮带轮,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穿出箱体的两个搅拌杆上;所述两个从动皮带轮上套设有三角皮带,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上也套设有三角皮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浆管和第二进浆管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吊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框形加固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浆管内设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泥浆泵和第二泥浆泵的下表面均设有三角托架,所述三角托架与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箱体设置在隧道的中段进行中转,间隔一定的时间使用第一泥浆泵将掌子面的泥浆吸入箱体内,在第一进浆管处设置过滤网对大直径颗粒过滤,避免对泥浆泵造成影响;泥浆进入箱体后为了保证不发生沉淀,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转动,搅拌杆随着皮带轮转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对箱体内的泥浆搅拌,使其保持流动性;在箱体内的泥浆达到一定容量后使用第二泥浆泵一次性将泥浆抽取至隧道外的三级沉淀池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设置第一泥浆泵将掌子面的泥浆运输隧道中段的箱体内进行中转,使用搅拌装置对泥浆进行物理改良,保证泥浆不发生沉淀,保持泥浆流动性,再使用第二泥浆泵运输至隧道外,实现泥浆泵在长距离隧道中的运送泥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箱体-1;三级沉淀池-2;第一泥浆泵-3;第一进浆管-31;第一出浆管-32;第二泥浆泵-4;第二进浆管-41;第二出浆管-42;搅拌装置-5;搅拌杆-51;搅拌叶片-52;动力装置-6;驱动电机-61;主动皮带轮-62;从动皮带轮-63;阀门-7;吊耳-8;框形加固架-9;过滤网-10;三角托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空,设置于隧道的中段;三级沉淀池2设置于隧道外;第一泥浆泵3设置于箱体1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一泥浆泵3上设有第一进浆管31和第一出浆管32,第一出浆管32***箱体1内;第二泥浆泵4设置于箱体1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二泥浆泵4上设有第二进浆管41和第二出浆管42,第二进浆管41***箱体1内,第二出浆管42的末端***三级沉淀池2内;搅拌装置5设置于箱体1内;动力装置6设置于箱体1侧壁上,与搅拌装置5连接带动搅拌装置5进行搅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搅拌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杆51,平行地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5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出箱体1的相对侧壁与动力装置6连接;所述搅拌杆51上还设有搅拌叶片5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动力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主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1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上,输出轴平行于搅拌杆51,末端套设有主动皮带轮62;从动传动装置,包括从动皮带轮63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穿出箱体1的两个搅拌杆51上;所述两个从动皮带轮63上套设有三角皮带,主动皮带轮62和从动皮带轮63上也套设有三角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对隧道掌子面进行泥浆处理时,首先启动第一泥浆泵3,第一进浆管31吸附掌子面上的泥浆,泥浆经由第一出浆管32进入到箱体1,由于自身重力向下落至箱体1的底部,掌子面的泥浆处理完毕后关闭第一泥浆泵3,隧道进行后续施工,产生泥浆后再次通过第一泥浆泵3将泥浆运输至箱体1内,为了保持泥浆在箱体1内的流动性,启动动力装置6,驱动电机61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62进行转动,主动皮带轮62上的三角皮带传动,带动从动皮带轮63进行转动,两个从动皮带轮63之间的三角皮带同时进行传动,两个从动皮带轮63一起进行转动,带动搅拌杆51进行转动,搅拌杆51上的搅拌叶片52转动对箱体1内的泥浆进行搅拌,保持泥浆的流动性,不发生沉淀;当箱体1内的泥浆达到一定的容量后,启动第二泥浆泵4将箱体1内的泥浆经由第二进浆管41和第二出浆管42排出到隧道外的三级沉淀池2中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述搅拌叶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叶片52呈螺旋状设置在搅拌杆51上。在本实施例中,将搅拌叶片52螺旋设置在搅拌杆51上,更好地对箱体1内的泥浆进行搅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述第一进浆管和第二进浆管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进浆管31和第二进浆管41上均设有阀门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掌子面出浆后再启动第一泥浆泵3进行处理,当箱体1内的泥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排出,设置阀门7更好控制泥浆流动,保证正常施工。为了在隧道中移动箱体,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吊耳8。使用吊耳8对箱体1进行移动,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框形加固架9。泥浆进入箱体1内达到一定的容量后,会对箱体1的侧壁施加较大的压力,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套设框形加固架9,对箱体1的侧壁进行加固,增加箱体1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进浆管31内设有过滤网10。掌子面的泥浆首先通过第一进浆管31进行运输,设置过滤网10可以对泥浆中的大直径颗粒进行筛除,避免影响泥浆泵工作。所述第一泥浆泵3和第二泥浆泵4的下表面均设有三角托架11,所述三角托架11与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为了更好地稳固第一泥浆泵3和第二泥浆泵4,设置三角托架11进行支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中空,设置于隧道的中段;
三级沉淀池(2),设置于隧道外;
第一泥浆泵(3),设置于箱体(1)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一泥浆泵(3)上设有第一进浆管(31)和第一出浆管(32),第一出浆管(32)***箱体(1)内;
第二泥浆泵(4),设置于箱体(1)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二泥浆泵(4)上设有第二进浆管(41)和第二出浆管(42),第二进浆管(41)***箱体(1)内,第二出浆管(42)的末端***三级沉淀池(2)内;
搅拌装置(5),设置于箱体(1)内;
动力装置(6),设置于箱体(1)侧壁上,与搅拌装置(5)连接带动搅拌装置(5)进行搅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
搅拌杆(51),平行地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5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出箱体(1)的相对侧壁与动力装置(6)连接;所述搅拌杆(51)上还设有搅拌叶片(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52)呈螺旋状设置在搅拌杆(51)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
主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1),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上,输出轴平行于搅拌杆(51),末端套设有主动皮带轮(62);
从动传动装置,包括从动皮带轮(63),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穿出箱体(1)的两个搅拌杆(51)上;所述两个从动皮带轮(63)上套设有三角皮带,主动皮带轮(62)和从动皮带轮(63)上也套设有三角皮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浆管(31)和第二进浆管(41)上均设有阀门(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吊耳(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框形加固架(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浆管(31)内设有过滤网(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浆泵(3)和第二泥浆泵(4)的下表面均设有三角托架(11),所述三角托架(11)与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
CN202221541772.2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Active CN218339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772.2U CN21833920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772.2U CN21833920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9201U true CN218339201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1772.2U Active CN21833920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9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9205A (zh) 一种滚筒式碎石筛选的射流洗矿设备
CN104265214B (zh) 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
CN110219665A (zh) 基于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的渣土泵送工法及其***
CN212985144U (zh) 用于钻孔灌注桩泵吸反循环的清孔装置
CN218339201U (zh) 一种用于隧道中长距离泥浆排放的装置
CN108915716B (zh) 用于双模盾构机的出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37928A (zh) 螺旋筒提升机
CN113117393A (zh) 一种矿用水仓清仓转运和处理***
CN216304896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CN112942474A (zh) 一种单端螺旋运输式水仓清理装置
CN212375130U (zh) 一种淤泥固化施工设备
CN208594947U (zh) 顶管掘进机进排泥装置
CN216470377U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砂浆输送装置
CN106732049A (zh) 石油钻井液助剂自动添加搅拌装置
CN107201883A (zh) 钻井泥浆不落地处理过程中的钻井泥浆输送方法
CN206622037U (zh) 石油钻井液助剂自动添加搅拌装置
CN218808675U (zh) 皮带积料铰刀输送设备
CN207453937U (zh) 一种钻屑输送***
CN211337663U (zh) 一种输送能力强的链条式斗式提升机
CN214353324U (zh) 一种振荡液化搅拌式顶管泥浆封闭处理装置
CN205805456U (zh) 一种岩屑固化处理泥浆净化***
CN214233135U (zh) 一种混凝土用循环水***
CN215288486U (zh) 一种石油钻井废弃泥浆再利用处理装置
CN221191961U (zh) 一种桩基施工中泥浆固化处理装置
CN217139503U (zh) 离心式渣土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