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679U - 制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9679U
CN218269679U CN202222014340.2U CN202222014340U CN218269679U CN 218269679 U CN218269679 U CN 218269679U CN 202222014340 U CN202222014340 U CN 202222014340U CN 218269679 U CN218269679 U CN 218269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old
cavity
ice making
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43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圣好
谢云云
陈占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43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9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9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9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模具、蓄水盒和保温盒,制冰模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朝向第二模具开设有第一型腔,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开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配合形成制冰型腔,制冰型腔开设有溢水孔和排气孔,制冰模具用于覆盖所述蓄水盒的开口,蓄水盒具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制冰模具,排气孔连通蓄水盒的内腔,保温盒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底壁,蓄水盒设置于保温盒的内腔并覆盖保温盒的开口,制冰型腔至少部分位于保温盒内腔,保温盒对应制冰型腔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在功能区保温盒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本装置可以加快制冰型腔的制冰速度提高透明冰的透明度。

Description

制冰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制作冰块的装置因腔体各部位的液态水结冰速度差异不大导致形成的透明冰具有一定数量的气泡,因此,制备的透明冰的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装置以解决制备透明冰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包括:
制冰模具,所述制冰模具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朝向所述第二模具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制冰型腔,所述制冰型腔开设有溢水孔和排气孔;
蓄水盒,所述制冰模具用于覆盖所述蓄水盒的开口,所述蓄水盒具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制冰模具,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蓄水盒的内腔;
保温盒,所述保温盒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底壁,所述蓄水盒设置于所述保温盒的内腔并覆盖所述保温盒的开口,所述制冰型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温盒内腔,所述保温盒对应所述制冰型腔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在所述功能区,所述保温盒的壁厚沿着由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为上下拼接结构,所述第一型腔的顶部开设有溢水孔,所述第二型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
其中,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朝向所述蓄水盒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背离所述蓄水盒一侧包括所述第二型腔。
其中,所述支撑部的内壁与所述凸起的外壁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蓄水盒还包括蓄水部,所述保温盒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蓄水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其中,所述保温盒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制冰模具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内,或所述保温盒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制冰模具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模具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基板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型腔。
其中,所述凸起的内部容纳所述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壁与所述凸起的内壁相贴合。
其中,所述凸台具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型腔,所述成型部远离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形成积液区,所述成型部位于所述积液区的表面设有最高点,所述溢水孔位于所述最高点。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表面固定有提手,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提手相匹配的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边缘朝向所述蓄水盒方向延伸形成围裙部,所述蓄水盒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自所述支撑部向所述制冰模具方向延伸,所述定位部用于包裹所述围裙部。
其中,所述蓄水盒内腔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蓄水盒的表面。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制冰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模具、蓄水盒和保温盒,所述制冰模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朝向所述第二模具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制冰型腔,所述制冰型腔开设有溢水孔和排气孔,所述制冰模具用于覆盖所述蓄水盒的开口,所述蓄水盒具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制冰模具,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蓄水盒的内腔,所述保温盒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底壁,所述蓄水盒设置于所述保温盒的内腔并覆盖所述保温盒的开口,所述制冰型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温盒内腔,所述保温盒对应所述制冰型腔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在所述功能区,所述保温盒的壁厚沿着由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调整保温盒作用于制冰型腔的范围,可以使得制冰型腔受到保温盒的保温作用自上至下逐渐增大,从而加快制冰型腔上部的制冰速度,而通过加快制冰速度,使得蓄水盒中液态水存量增多,有利于制冰过程中制冰型腔析出气体的溶解,提高制冰型腔制冰的透明度。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制冰装置同时因为取消保温盒的部分体积或减小保温盒的部分厚度,可以减小装置整体体积,提高装置制冰的体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制冰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制冰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制冰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蓄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保温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相关技术制作透明冰的装置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最外层为保温层,中间层为蓄水壳体套设于保温层内,蓄水壳体内容纳制作冰块的模具。模具内开设制冰腔体。模具开设有注水孔,注水孔与蓄水壳体连通,制冰腔体完全容纳进蓄水壳体内,而蓄水壳体的侧面和底面完全被保温层包裹。往蓄水壳体内注入制冰用的水,紧接着将模具放入蓄水壳体内,水将会通过注水孔填满制冰腔体。然后将装置放入低温环境中,在制冰腔体内会形成冰块。
该方案因制冰腔体完全容纳在蓄水壳体内,而蓄水壳体的侧面及底面全部被保温层包裹,因此蓄水壳体开口未被保温层包裹处的液态水的结冰速度快于被保温层包裹的蓄水壳体内的液态水的结冰速度。因此蓄水壳体内液态水由开口处往壳体内腔底部开始逐渐结冰,最后结冰的区域位于蓄水壳体的底部,而该处也是液态水中析出气体的聚集区,因此制冰腔体内的液态水结冰时气体析出聚集于蓄水壳体的底部。
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透明冰透明度较高,但因模具的制冰腔体完全容纳在保温层作用范围内,因此在结冰的过程中,腔体内的水结冰速度较慢,且因腔体各部位的液态水结冰速度差异不大,导致形成的透明冰仍具有一定数量的气泡。并且因为制冰腔体全部容纳至蓄水壳体,且蓄水壳体的侧面和底部全部被保温层包裹,因此该方案装置的整体体积大,制冰腔体的体积利用率较小。另外因为模具的上表面部分为敞口,当水从制冰腔体溢出后存留在模具上表面且与制冰腔体连通,当结冰之后模具上表面存留的水与腔体内的水将会形成连体的冰块,对后续冰块的取出造成困难且影响冰块的造型。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装置,通过该制冰装置制造透明冰速度更快,制冰周期短,同时形成的透明冰的透明度提高。在此之上制冰型腔的体积利用率提高,装置整体体积减小。另外形成的透明冰完整度高,且与模具分离及拿取操作都更为方便。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模具10、蓄水盒20、保温盒30。制冰模具10内可以形成透明冰。制冰模具10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第一模具11朝向第二模具12开设有第一型腔101,第二模具12朝向第一模具11开设有第二型腔102,第一型腔101与第二型腔102配合形成制冰型腔100。蓄水盒20用于承接并储存液态水。蓄水盒20为具有一开口的盒体结构,蓄水盒20靠近开口位置具有支撑部201。支撑部201用于支撑制冰模具10,使得制冰模具10可以覆盖蓄水盒20的开口。蓄水盒20还包括蓄水部202,蓄水部202用于容纳液态水。制冰型腔100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123。排气孔123与蓄水盒20的内腔相连通。制冰型腔100的底部可以开设有多个分散的排气孔123。保温盒30为具有一开口的盒体结构,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底壁。蓄水盒20设置于保温盒30的内腔中且覆盖保温盒30的开口。而制冰型腔100部分或者全部位于保温盒30的内腔中,保温盒30对应于制冰型腔100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A。功能区A可以对位于功能区A内的制冰型腔100进行保温。在所述功能区A,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冰装置的制冰模具10为上下拼接结构。第一模具11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型腔101,第二模具12与第一模具11相对应地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型腔102。第一模具11设置于第二模具12上使得当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拼接完成时第一型腔101与第二型腔102连通配合形成制冰型腔100。第一型腔101的顶部设置有溢水孔113,第二型腔10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气孔1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冰模具10也可以为左右拼接结构,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左右拼接使得第一型腔101与第二型腔102连通配合形成制冰型腔100。因此溢水孔开设于第一型腔101和第二型腔102的顶部,而第一型腔101和第二型腔102的底部皆设置有排气孔123。
本实施例中制冰型腔100的形状为球形,可以制作球形的透明冰,第一型腔101的形状大小为球形的上半部,第二型腔102的形状大小为球形的下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型腔101与第二型腔102可以为不对称设计,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对称设计。另外制冰型腔100的形状可依据需要制造的透明冰的造型及尺寸来设计生产,可以适用于多种形态。同样可以依据需要制作的透明冰数量来决定制冰模具10中的制冰型腔100的数量。
制冰模具10被支撑部201承托并覆盖于蓄水盒20开口,排气孔123与蓄水盒20内腔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冰模具10部分位于蓄水盒20内腔中,且第二型腔102位于蓄水盒20内腔中。蓄水盒20设置于保温盒30的内腔且覆盖保温盒30的开口,制冰型腔100全部位于保温盒30的内腔。第一型腔101对应的功能区A的保温盒30壁厚小于第二型腔102对应的功能区A的保温盒30壁厚,并且在第二型腔102对应的功能区A内,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制冰前,将保温盒30与蓄水盒20组装完成,再往蓄水盒20内注入制冰用的液态水。接着将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拼接成完整的制冰模具10,以第一模具11在上,第二模具12在下的顺序将制冰模具10放置入蓄水盒20内。液态水将会通过第二模具12底部的排气孔123进入制冰型腔100内,直至制冰型腔100内的空间被液态水全部填满,多余的水将会从第一模具11顶部的溢水孔113溢出,确保制冰型腔100内液态水的完整性。
当把整个装置放置进低温环境进行制冰时,因第一型腔101对应的功能区A的保温盒30壁厚小于第二型腔102对应的功能区A保温盒30壁厚,所以第一型腔101受到保温盒30的保温作用弱于第二型腔102。因第二型腔102对应的功能区A内,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所以第二型腔102沿着由保温盒30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的保温效果逐渐增强。因此第一型腔101中的液态水结冰速度快,第二型腔102中的液态水结冰速度较第一型腔101慢,制冰型腔100中的液态水自保温盒30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开始结冰。由于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水温的降低会逐渐增大,因此在液态水降温且未结冰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气体,而在相变结晶时会析出气体,因此当制冰型腔100内的液态水结冰时型腔内多余的气体和杂质会逐渐从排气孔123析出排入蓄水盒20中。另外由于制冰速度加快,制冰周期缩短,当制冰型腔100内的液态水结冰时,蓄水盒20内仍有大量液态水未结冰发生相变,而液态水温度越低溶解气体的能力越强,因此能更大程度地溶解制冰型腔100内结晶析出的气体杂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量减少制冰型腔100内冰块的气体杂质,提高冰块的透明度。
请参阅图3至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制冰装置相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制冰型腔100部分位于保温盒30的内腔中。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型腔102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而第一型腔101未容纳在保温盒30内腔中。且第二型腔102对应的功能区A内,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第一型腔101未受到保温盒30的保温作用,而第二型腔102沿着由保温盒30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受到的保温效果逐渐增强。在制冰时,因第一型腔101直接裸露于低温环境中,相较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型腔101内的液态水结冰速度更快,进而制冰型腔100内整体结冰速度更快,制冰周期更短,也因此蓄水盒20内液态水留存更多,能溶解更多的气体杂质,因此制冰型腔100形成的透明冰的透明度更高,制冰效率也同时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型腔102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而第一型腔101靠近第二型腔102的部分也可以容纳在保温盒30内腔中,因此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的部分制冰型腔对应的保温盒30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A。在功能区A内,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未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的部分第一型腔101未受到保温盒30的保温作用,而位于保温盒30内的部分制冰型腔100沿着由保温盒30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受到的保温效果逐渐增强。在制冰时,部分第一型腔101直接裸露于低温环境中,因此这部分液态水结冰速度更快,进而加快制冰型腔100内的整体结冰速度,制冰周期更短,也因此蓄水盒20内液态水留存更多,能溶解更多的气体杂质,因此制冰型腔100形成的透明冰的透明度更高,制冰效率也同时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型腔102部分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而第一型腔101及靠近第一型腔101的部分第二型腔102未容纳在保温盒30内腔中,因此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的部分第二型腔102对应的保温盒30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A。在功能区A内,保温盒30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未位于保温盒30内腔中的第一型腔101及部分第二型腔102未受到保温盒30的保温作用,而位于保温盒30内的部分第二型腔102沿着由保温盒30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受到的保温效果逐渐增强。在制冰时,第一型腔101及部分第二型腔102直接裸露于低温环境中,因此这部分液态水结冰速度更快,进而加快制冰型腔100内液态水的整体结冰速度,制冰周期更短,也因此蓄水盒20内液态水留存更多,能溶解更多的气体杂质,因此制冰型腔100形成的透明冰的透明度更高,制冰效率也同时提高。
为了减少制冰前制冰型腔100中的气体杂质,使得形成的透明冰透明度更高,请参阅图5至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第二模具12包括第二基板120,第二基板120具有朝向蓄水盒20方向延伸的凸起121。凸起121为真空凸起,凸起121具有开口,开口位于第二基板120。真空的凸起121用于背离蓄水盒20的一侧包括第二型腔102,第二型腔102位于凸起121背离蓄水盒20的一侧的下方区域。排气孔123位于凸起121的底部连通第二型腔102。如图7所示,第一模具11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一基板110具有朝向第二模具12方向延伸的凸台111,凸台111朝向第一基板110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型腔101。如图6所示,将第一模具11的凸台111朝向第二基板120远离凸起121的一面放置,使得凸台111容纳于凸起121的内腔。为了增强制冰型腔100的稳定性,确保形成的透明冰形态完好,凸台111的外壁与真空凸起121的内壁相贴合,使得第一模具11卡合于第二模具12,防止在安装或者结冰的过程中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相对运动,导致影响制冰型腔100的形状。第二基板120的边缘朝向蓄水盒20方向延伸形成围裙部122。蓄水盒20自支撑部201向制冰模具10方向延伸形成定位部203。定位部203用于包裹围裙部122。当蓄水盒20与第二模具12拼接后通过围裙部122与定位部203的设置可以增强制冰模具10与蓄水盒20的稳定性,避免制冰模具10与蓄水盒20的发生相对径向运动,提高制冰效果的稳定性。真空凸起121的内壁还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用于对第二模具12注入液态水的高度限制,避免在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拼装后,制冰型腔100内的水位过低导致形成的结冰形状缺损或水量过多造成大量溢出装置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
制冰前,将保温盒30与蓄水盒20组装完成,再将第二模具12与蓄水盒20进行组装,第二模具12的围裙部122容纳于蓄水盒20的定位部203内,依靠支撑部201对第二模具12进行承托。接着往任一第二型腔102内注入制冰用的液态水,液态水将会不断从排气孔123进入蓄水盒20内腔,当水位到达凸起121的底部高度后继续注入液态水,液态水将会从排气孔123进入其余第二型腔102内,直至水位到达至刻度线,再将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拼装到位,制冰型腔100内空间被液态水全部填满,多余的液态水将会从制冰型腔100顶部的溢水孔113溢出。通过经第二型腔102向蓄水盒20内注入液态水的方式,可以将气体大量留存在蓄水盒20底部,即在制冰前就减少制冰型腔100内的气体杂质,提高制造透明冰的透明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121的内壁设有承台1212。当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拼接时,使得凸台111的底面抵接承台1212,方便在进行制冰模具10装配时快速将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装配到位,同时还可以提高制冰型腔100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形成的透明冰质量。
为了提高装置的体积利用率,需要压缩装置的整体体积。如图6所示,因制冰型腔100为球形,为了减小装置整体体积,凸起121的外壁1213的底部1213a为与第二型腔102相适应的半球形,而支撑部201为支撑凸起121的底部1213a的弧面结构。支撑部201的内壁2011与凸起121的外壁1213的底部1213a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部201环绕四个凸起121的外周对称设置。蓄水盒20为厚度均匀的盒体。设定保温盒30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B,支撑部201的底端201a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与蓄水部202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蓄水部202的外部尺寸等于支撑部201的底端201a的外部尺寸,这样设计可以确保制造透明冰功能实现的同时还能满足将蓄水盒20的体积做到最小。
同样为了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保温盒30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位于制冰模具10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内,或者保温盒30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与制冰模具10在第一平面B的正投影重合。这样设计可以使得保温盒30的厚度得到控制,保温盒30的外部尺寸不会大于制冰模具10的外部尺寸,从而缩小制冰装置的整体体积。保温盒30的高度可以如图6所示,保温盒30的顶端可以与支撑部201顶端平行,或者低于支撑部201顶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台111具有成型部112,成型部112朝向第二模具12的一侧形成第一型腔101。为了防止从溢水孔113溢出的液态水溢出装置,而造成使用的不便,成型部112远离第二模具的一侧形成积液区114。成型部112位于积液区114的表面设有最高点114a,溢水孔113位于最高点114a。如图7所示,当液态水从溢水孔113溢出时,因溢水孔113位于最高点114a,液态水将会自溢水孔113流至积液区114的最低处,从而在积液区114积存,溢出的液态水既不会与制冰型腔100内的液态水连通,也不会溢出至装置外造成而影响制冰操作。
为了增强装置的密封性,同时也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提升制冰型腔100的体积利用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二基板120面向第一模具11的表面与第一基板110面向第二模具12的表面相贴合。这样组装完成的制冰模具10无明显间隙,完整度及密封性提高,制冰模具10的整体体积缩小,即蓄水盒20的体积也相应缩小,装置的整体性得到提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便于制冰完成后进行取冰时制冰模具10与蓄水盒20的分离操作,在第二基板120朝向第一模具11的表面固定有提手124,同时在第一基板110上开设有与提手124相匹配的通孔115,使得对提手124施加拉力时,第二模具12与第一模具11可以同时分离出蓄水盒20,并且分离过程不会对制冰型腔100内的冰块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在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安装配合后具有一定的锁紧力以维持制冰型腔100形状,如图6至图8所示,凸台111的外壁固定有凸条1111,而凸起121的内壁设有与凸条1111相匹配的凹槽1211。当第一模具11的凸台111朝向第二模具12的真空凸起121的开口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凸条1111卡合于凹槽1211内,使得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锁紧力增强,制冰型腔100的形状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便于制冰完成后取冰操作,同时也防止液态水结冰后体积膨胀而损坏制冰模具10,第一模具11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或硬质塑料制作,第二模具12选用柔软度较好的硅胶材质制作。当制冰时制冰型腔100内的液态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第二模具12因其可发生轻微形变,同时因重力影响,第二型腔102内的冰块形态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并且不会因结冰膨胀而损坏制冰模具10。而第一模具11选用导热性较好的材质制作可以加快第一型腔101的结冰速度。取冰时,因分离过程需要对第一模具11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模具11相对第二模具12运动,因第二模具12为柔软度较好的材质制作而成,使得第一模具11相对第二模具12分离较为容易且不会因其摩擦损坏模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使得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的组合拼装及分离更易操作,如图6所示,设置凸台111的外径自上至下逐渐减小,真空凸起121的内径自上至下逐渐减小。当凸台111与凸起121配合时,凸台111可以顺利滑入真空凸起121内,而当凸台111与凸起121分离时,凸台111也可以顺利滑出凸起121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9所示,蓄水盒20的内腔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204,当第二模具12放置于蓄水盒20的开口时,加强筋204的顶端抵接第二基板120面向蓄水盒20的表面。本申请提出的实施方式中,加强筋204用于抵接第二基板120面向蓄水盒20的表面的中间位置,承托制冰模具10,保证制冰模具10在使用过程中制冰型腔100不会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保温盒30底部中心区域朝向蓄水盒20方向凹陷,即保温盒30底部的凹陷区域周围形成环形支撑。将保温盒30水平放置时,环行支撑可以提高装置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保温盒30底壁的厚度小于保温盒30侧壁的厚度,因冷空气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保温盒30壁厚减少也不会影响保温盒30的保温效果。同时因其保温盒30底壁厚度较薄可以进一步减小装置整体体积,提高型腔的体积利用率。
本装置的使用过程包括制冰前准备、制冰过程、取冰三个步骤。
步骤一为制冰前准备。先将保温盒30与蓄水盒20组装完成,再将第二模具12与蓄水盒20进行组装,第二模具12的围裙部122容纳于蓄水盒20的定位部203内,依靠支撑部201对第二模具12进行承托。接着往任一第二型腔102内注入制冰用的液态水,液态水将会不断从排气孔123进入蓄水盒20内腔,当水位到达第二型腔102底部高度继续注入液态水,液态水将会从排气孔123进入其余第二型腔102内,直至水位到达至刻度线,再将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拼装到位,制冰型腔100内空间被液态水全部填满,多余的液态水将会从制冰型腔100顶部的溢水孔113溢出积存在积液区114中,而不会影响装置的使用。
步骤二为制冰过程。装置的保温盒30的开口向上,将装置水平放置于-18℃冷冻室环境内,制冰16小时。也可依据冷冻室的温度调整制冰的时间。
步骤三为取冰。将制冰完成的装置从冷冻环境中取出。对提手124施加拉力,将制冰模具10与蓄水盒20分离。分离后将制冰模具10放置于常温环境下3至5分钟即可将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分离,取出透明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通过将部分制冰型腔设置于保温盒内腔中,使得未放置于保温盒内腔中的制冰型腔区域结冰速度快,或者通过将制冰型腔全部放置于保温盒内腔中,保温盒对应制冰型腔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功能区内保温盒的壁厚沿着由开口朝向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加快制冰型腔内自保温盒开口朝向底壁方向的制冰速度,进而缩短制冰型腔的制冰周期,以提高制冰型腔制备透明冰的透明度。
另外因为取消保温盒的部分体积或减小保温盒的部分厚度,可以减小制冰装置的整体体积,提高制冰装置制冰的体积利用率。本装置还可以制造各种形状的透明冰,可在各种冷冻环境中移动使用,不受环境所局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模具,所述制冰模具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朝向所述第二模具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配合形成制冰型腔,所述制冰型腔开设有溢水孔和排气孔;
蓄水盒,所述制冰模具用于覆盖所述蓄水盒的开口,所述蓄水盒具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制冰模具,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蓄水盒的内腔;
保温盒,所述保温盒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底壁,所述蓄水盒设置于所述保温盒的内腔并覆盖所述保温盒的开口,所述制冰型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温盒内腔,所述保温盒对应所述制冰型腔的盒体区域为功能区,在所述功能区,所述保温盒的壁厚沿着由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为上下拼接结构,所述第一型腔的顶部开设有溢水孔,所述第二型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朝向所述蓄水盒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背离所述蓄水盒一侧包括所述第二型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内壁与所述凸起的外壁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蓄水盒还包括蓄水部,所述保温盒的底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蓄水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制冰模具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内,或所述保温盒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制冰模具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模具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基板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型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内部容纳所述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壁与所述凸起的内壁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具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型腔,所述成型部远离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形成积液区,所述成型部位于所述积液区的表面设有最高点,所述溢水孔位于所述最高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表面固定有提手,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提手相匹配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边缘朝向所述蓄水盒方向延伸形成围裙部,所述蓄水盒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自所述支撑部向所述制冰模具方向延伸,所述定位部用于包裹所述围裙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内腔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蓄水盒的表面。
CN202222014340.2U 2022-07-29 2022-07-29 制冰装置 Active CN218269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340.2U CN218269679U (zh) 2022-07-29 2022-07-29 制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340.2U CN218269679U (zh) 2022-07-29 2022-07-29 制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9679U true CN21826967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4340.2U Active CN218269679U (zh) 2022-07-29 2022-07-29 制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96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7148A (zh) * 2023-07-10 2023-10-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透明冰制冰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7148A (zh) * 2023-07-10 2023-10-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透明冰制冰机
CN116907148B (zh) * 2023-07-10 2024-03-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透明冰制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69679U (zh) 制冰装置
RU2014134068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готовки льда
WO2021147584A1 (zh) 制冰模组及制冰方法
CN113237284A (zh) 一种冰箱
CN113237285B (zh) 一种冰箱
CN113237283B (zh) 一种冰箱
CN113237279A (zh) 一种冰箱
RU2567195C2 (ru) Пустотелая ледоформ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JP2004183931A (ja) 透明な球形氷製造容器
CN217483042U (zh) 一种制冰器
CN217483041U (zh) 一种制冰器
CN204444074U (zh) 冰棍机
CN209541237U (zh) 一种制冰模具
JP4762710B2 (ja) 製氷容器及び製氷装置
CN114536692A (zh) 一种能够自动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20911745U (zh) 一种制作高透冰块的装置
JP3239998U (ja) 新型製氷容器
US20230400238A1 (en) Ice Maker
KR101008669B1 (ko) 얼음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얼음제조방법
CN113237282A (zh) 一种冰箱
CN219222934U (zh) 冰箱及制冰装置
CN113237278A (zh) 一种冰箱
CN106766609B (zh) 组装式内胆组件、制冷设备用箱体及制冷设备
JP2022110343A (ja) 製氷器
JP2002213848A (ja) 製氷容器および製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