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5996U -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5996U
CN218235996U CN202222089821.XU CN202222089821U CN218235996U CN 218235996 U CN218235996 U CN 218235996U CN 202222089821 U CN202222089821 U CN 202222089821U CN 218235996 U CN218235996 U CN 218235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transmission
shell
adjusting
adjus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98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凌坤
侯富彬
桑贤蕊
江宇
刘文举
霍阳阳
吕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98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5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5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5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输入锥齿轮、输出锥齿轮、传动锥齿轮、调节底座及间隙调节机构;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穿设于壳体的中空型腔内且同轴设置;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啮合,传动锥齿轮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成预设轴交角设置;调节底座嵌设于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调节底座与壳体存有间隙;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方向;传动锥齿轮可转动的连接于调节底座;间隙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设置于调节底座与壳体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通过间隙调节机构调整调节底座与壳体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置,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及对传动锥齿轮与输入、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进行调节,提升传动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锥齿轮减速机是减速机中的一种,具有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音低等特点。目前在动力传递和运动的机构中,锥齿轮减速机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化工等各个领域的机械传动。
相关技术中,锥齿轮减速机有采用同轴锥齿轮传动,输入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同轴设置,通过设置传动锥齿轮分别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啮合,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或者输出锥齿轮成预设的轴交角。
然而,在同轴锥齿轮传动过程中,由于齿轮啮合面的磨损,使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或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发生改变,导致啮合不良,影响传动平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齿轮啮合面的磨损,使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或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发生改变,导致啮合不良,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输入锥齿轮、输出锥齿轮、传动锥齿轮、调节底座以及间隙调节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中空型腔,所述输入锥齿轮和所述输出锥齿轮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中空型腔内且同轴设置;
所述传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和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的轴向与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成预设轴交角设置;
所述调节底座嵌设于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存有间隙;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方向;所述传动锥齿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调节底座;
所述间隙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间隙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间隙调节盖;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间隙调节盖连接于所述壳本体,且与所述壳本体围合形成凹腔,所述调节底座嵌设于所述凹腔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节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面,所述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存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皆为弧面。
可选地,沿第三方向,所述调节底座包括相对设置两个第三端面,所述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端面;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皆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弹性组件;
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调节底座背离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一侧;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弹性垫片;
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弹性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垫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分别穿设于壳体的两个端面且为同轴设置,利用传动锥齿轮分别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啮合,以实现输入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的同轴锥齿轮传动,通过设置调节底座和间隙调节机构,传动锥齿轮与调节底座可转动的连接,调节底座嵌设于壳体内,且沿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方向与壳体之间存有间隙,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在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可以通过间隙调节机构调整调节底座与壳体沿二方向的相对位置,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以及对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传动间隙的补偿及对轴交角的调节,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齿轮啮合面的磨损,使锥齿轮啮合间隙发生改变,以及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或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发生改变,导致啮合不良,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传动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局部A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锥齿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底座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底座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1、壳本体;102、间隙调节盖;10a、第二端面;10b、第四端面;11、输入锥齿轮;12、输出锥齿轮;13、传动锥齿轮;131、通孔;14、调节底座;14a、第一端面;14b、第三端面;143、安装孔;1431、第一安装孔;1432、第二安装孔;144、轴承孔;15、间隙调节机构;151、弹性组件;1511、弹簧;1512、弹性垫片;16、轴承;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8,该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0、输入锥齿轮11、输出锥齿轮12、传动锥齿轮13、调节底座14以及间隙调节机构15;壳体10内设有中空型腔,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穿设于壳体10的中空型腔内且为同轴设置;传动锥齿轮13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啮合,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成预设轴交角;调节底座14嵌设于壳体10内,调节底座14沿第一方向与壳体10存有间隙;传动锥齿轮13可转动的连接于调节底座14;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间隙调节机构15沿第二方向设置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间隙调节机构15用于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第二方向为垂直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分别穿设于壳体10的两个端面且为同轴设置,利用传动锥齿轮13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啮合,以实现输入锥齿轮11与输出锥齿轮12的同轴锥齿轮传动,通过设置调节底座14和间隙调节机构15,传动锥齿轮13与调节底座14可转动的连接,调节底座14嵌设于壳体10内,且沿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与壳体10之间存有间隙,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在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可以通过间隙调节机构15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沿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以及对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或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传动间隙的补偿及对轴交角的调节,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平稳性。
具体地,传动装置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内具有中空型腔,在壳体10的中空型腔内可以设置:输入锥齿轮11、输出锥齿轮12和传动锥齿轮13,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为同轴设置,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分别穿设于壳体10上相对的两个端面,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都可以相对于壳体10转动。
输入锥齿轮11通过传动锥齿轮13实现对输出锥齿轮12的传动输出,传动锥齿轮13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啮合,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成预设轴交角。
其中,可以根据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传动比来确定预设轴交角的大小,其中轴交角的设置范围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180°。当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实际传动比为1时,传动锥齿轮13的轴线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线的轴交角为90°。当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传动比不等于1,传动锥齿轮13的轴线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线的轴交角不等于90°。例如,传动装置可以应用于减速机构,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传动比大于1,传动锥齿轮13的轴线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线的轴交角大于0°且小于90°;传动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增速机构,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传动比小于1,传动锥齿轮13的轴线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线的轴交角大于90°且小于180°。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为同轴设置,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所成的轴交角,与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出锥齿轮12的轴向所成的轴交角是互补角。当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所成的轴交角确定时,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出锥齿轮12的轴向所成的轴交角也是相对确定的。实际中,预设的轴交角大小可以根据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传动装置还设置有调节底座14,调节底座14嵌设于壳体10内,并且,沿第一方向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传动锥齿轮13可转动的连接于可调节底座14,通过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置,通过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沿第二方向不同位置的间距大小,可以调节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的角度,从而实现对传动锥齿轮13的轴向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所成的轴交角的调节。
沿第二方向,在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可以设置间隙调节机构15,利用间隙调节机构15可以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传动间隙的补偿。
进一步地,由于沿第一方向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间隙,可以通过调整节隙调节机构15的位置,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沿第二方向上不同位置的间距大小,从而可以改变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角度,以实现对上述轴交角的调节。
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间隙调节机构15设置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用于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距离的大小,间隙调节机构15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具体的可调节结构,例如,可调节螺母、可调节丝杠、弹簧1511、弹性件或者其它可调节组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可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4,壳体10包括:壳本体101和间隙调节盖102;沿第二方向,间隙调节盖102连接于壳本体101,且与壳本体101围合形成凹腔,调节底座14嵌设于凹腔内;沿第一方向,调节底座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面14a,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面10a;第一端面14a与第二端面10a之间存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0上沿第二方向形成有凹腔,可将调节底座14嵌设于凹腔内,沿第一方向上,调节底座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面14a,壳体10上所形成的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面10a,设置沿第一方向上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上的凹腔的相对位置,使两个第一端面14a与两个第二端面10a之间设有预设的间隙,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在传动齿锥轮与输入锥齿轮11或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通过间隙调节机构15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沿第二方向的间隙大小,进而调整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的间隙大小,以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轴交角的调整。
具体地,壳体10可以包括壳本体101和间隙调节盖102,间隙调节盖102设置在壳本体101沿第二方向上远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间隙调节盖102可以与壳本体101固定连接,沿第二方向上间隙调节盖102与壳本体101围合形成凹腔,调节底座14设置于凹腔内,间隙调节机构15设置于调节底座14与间隙调节盖102之间。
沿第一方向,调节底座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面14a,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面10a;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之间设有预设的间隙,通过调节沿第一方向上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的间距大小,进而改变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节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的轴交角。
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之间的间隙可以预先根据传动结构的设计需要进行确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设置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的结构,使二者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匹配,当然,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皆为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都设置为弧面,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的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通过弧面配合,可以限制调节底座14沿第一方向的转动,减少调节底座14在壳体10内的摆动,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在传动过程中,啮合面之间会出现磨损,使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或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发生改变。实际中,由于锥齿轮啮合面的磨损,在传动装置在工作时,传动锥齿轮会带动调节底座14以第一方向为轴心出现一定的摆动,通过将调节底座14的第一端面14a和壳体10的第二端面10a都设置为弧面结构,通过弧面结构的配合,壳体10可以对调节底座1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减小调节底座14在壳体10内的摆动。
当然,第一端面14a和第二端面10a对应的弧面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4,沿第三方向,调节底座14包括相对设置两个第三端面14b,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端面10b;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第三端面14b与第四端面10b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调节底座14包括相对设置两个第三端面14b,壳体10上所形成的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端面10b,通过设置第三端面14b与第四端面10b抵接,从而沿第三方向上利用壳体1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将调节底座14夹持限位,在传动装置工作时,可以防止调节底座14沿第三方向的移动所引起的传动锥齿轮13的摆动,从而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稳定性。
其中,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实际中,通过设置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的结构,使二者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当然,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皆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都设置为平面,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的平面之间抵接,通过调节底座14上设置的平面与壳体10上的凹腔内壁的平面配合,以实现利用壳体10凹腔沿第三方向将调节底座14夹持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底座14嵌设于壳体10上的凹腔内,在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在传动过程中,沿第三方向上,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相对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为了避免传动过程中传动锥齿轮13沿第三方向的摆动,将调节底座14上的第三端面14b与壳体10上的凹腔内壁的第四端面10b设置为平面抵接配合,以提高壳体10对调节底座14的位置限制,从而起到对传动锥齿轮13的位置限制,提升了传动的稳定性。
当然,第三端面14b和第四端面10b对应的平面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5,间隙调节机构15包括:弹性组件151;弹性组件151设置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隙调节机构15可以包括弹性组件151,将弹性组件151设置在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当传动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弹性组件151产生弹性变形,沿第二方向发生位移,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同时,当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的齿面磨损不同时,弹性组件151上靠近输入锥齿轮11一侧与靠近输出锥齿轮12一侧会产生不同的弹性变形,使调节底座14沿第二方向的上下两侧产生不同的位移,从而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角度发生改变,进而实现对轴交角的调整。具体地,沿第二方向上,弹性组件151设置在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弹性组件151与调节底座14和壳体10都是面接触,通过预先设置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安装位置,使调节底座14和壳体10对弹性组件151产生挤压,弹性组件151具有一定的预变形量。
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当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传动锥齿轮13相对于输入锥齿轮11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传导至调节底座14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也发生改变。此时,在弹性组件151的回弹力作用下,弹性组件151的预变形量发生变化,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同时,由于弹性组件151各部分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不同,可以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角度,从而补偿传动锥齿轮13相对于输入锥齿轮11所产生的位置改变,进而抵消了由于轴交角的改变所引起的传动锥齿轮13的位置变化,实现了对轴交角的自动校正。
弹性组件151可以为:螺旋弹簧1511、气体弹簧1511、橡胶弹簧1511、橡胶垫片等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弹性元件。具体弹性组件151的预变形量可以基于传动装置的实际结构设计分析计算得到,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组件151的具体选型和具体的预变形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跟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沿第二方向上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配合面的大小设置弹性件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至少两个弹性组件151,以满足对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不同位置的距离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轴交角的精准调节。
可选地,参考图1、图7和图8,调节底座14背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43;弹性组件151设置于安装孔143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调节底座14上背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143,将弹性组件151安装在安装孔143内,从而将弹性组件151安装在调节底座14上,以方便实际的装卸操作,同时,通过安装孔143可以限制弹性组件151仅沿第二方向产生伸缩变形,避免传动过程中弹性组件151产生除第二方向之外的位移,以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稳定性。
具体地,调节底座14上安装孔143的数量可以与所选用的弹性组件151的数量相匹配,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安装孔143和弹性组件15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上安装孔143的深度和弹性组件151的厚度,使安装后的弹性组件151的厚度大于安装孔143的深度,也即,在传动装置中沿第二方向上,在设置有弹性组件151之外的部分,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存在有间隙,以避免在传动过程中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减小由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二方向上安装孔143的深度和弹性组件15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5和图7,安装孔143包括:第一安装孔1431和第二安装孔1432,第二安装孔1432位于第一安装孔1431远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弹性组件151包括:弹簧1511和弹性垫片1512;弹簧1511放置于第一安装孔1431;弹性垫片1512放置于第二安装孔143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孔143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431和第二安装孔1432,弹性组件151包括弹簧1511和弹性垫片1512,可以将弹簧1511和弹性垫片1512相应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431和第二安装孔1432内,弹性垫片1512位于弹簧1511远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通过设置弹簧1511,利用弹簧1511的弹性变形实现对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相对位置的自动调节;而设置弹性垫片1512,既能进一步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而且弹性垫片1512还可以避免在传动过程中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直接碰撞,从而能够减小由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沿第二方向上,可以设置第二安装孔1432位于第一安装孔1431远离传动锥齿轮13的一侧,将弹簧1511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431,弹性垫片1512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432。其中,由于弹簧1511的可变形量较大,因此,可以起到对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的主要调节作用。而弹性垫片1512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变形,可以起到对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的辅助调节作用,并且,由于弹性垫片1512与壳体10抵接,可以减少在传动过程中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直接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32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可以设置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32的深度,弹性垫片1512远离弹簧1511的一侧与壳体10抵接,在传动装置工作过程中,弹性垫片1512可以起到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的缓冲作用,避免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直接碰撞,从而能够减小由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弹性组件151可以包括:弹簧1511和弹性垫片1512,弹簧1511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431,弹性垫片1512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432,弹性垫片1512位于弹簧1511与壳体10之间。
在传动装置传动过程中,弹性组件151受到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挤压而产生变形,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上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32的深度,在弹簧1511被压缩至厚度与第一安装孔1431的深度一致时,由于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32的深度,可以避免由于弹性组件151发生较大变形时出现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减小由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和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使其在产生预设压缩量后的厚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32的深度,从而使弹性垫片1512在工作时受到挤压变形后,仍能够起到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的缓冲作用。当然,弹性垫片1512的预设压缩量和弹性垫片151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至图7,调节底座14上还可以设置有轴承16和螺栓17,在调节底座14朝向传动锥齿轮13的一端设置轴承16孔144,传动锥齿轮13通过轴承16可转动的设置于轴承16孔144内,螺栓17穿过传动锥齿轮13与调节底座14固定连接,螺栓17与传动锥齿轮13间隙配合。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锥齿轮13内沿轴向设置有通孔131,螺栓17穿过传动锥齿轮13上的通孔131与底座固定连接,通孔131的内径大于螺栓17的外径,螺栓17与传动锥齿轮13间隙配合,传动锥齿轮13工作时可以绕着螺栓17旋转,在装卸传动锥齿轮13时则可以利用螺栓17沿传动锥齿轮13轴向的限位作用,使传动锥齿轮13随调节底座14一起取出,从而便于调节底座14与传动锥齿轮13的安装拆卸,简化传动装置的操作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16可以选用圆锥滚子轴承16,以提高轴承16的载荷能力,当然还可以选择其它类型的轴承1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0、输入锥齿轮11、输出锥齿轮12、传动锥齿轮13、调节底座14以及间隙调节机构15;壳体10内设有中空型腔,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穿设于壳体10的中空型腔内且为同轴设置;传动锥齿轮13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啮合,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成预设轴交角;调节底座14嵌设于壳体10内,调节底座14沿第一方向与壳体10存有间隙;传动锥齿轮13可转动的连接于调节底座14;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间隙调节机构15沿第二方向设置于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之间,间隙调节机构15用于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第二方向为垂直于输入锥齿轮11的轴向方向。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传动磨损,在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与预设轴交角不一致时,可以通过间隙调节机构15调整调节底座14与壳体10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置,对锥齿轮啮合间隙进行补偿,以及对传动锥齿轮13与输入锥齿轮11和输出锥齿轮12的轴交角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传动间隙的补偿及对轴交角的调节,提高传动装置的传动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可以包括如上任一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前述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锥齿轮、输出锥齿轮、传动锥齿轮、调节底座以及间隙调节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中空型腔,所述输入锥齿轮和所述输出锥齿轮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中空型腔内且同轴设置;
所述传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和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的轴向与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成预设轴交角设置;
所述调节底座嵌设于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存有间隙;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轴向方向;所述传动锥齿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调节底座;
所述间隙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间隙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间隙调节盖;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间隙调节盖连接于所述壳本体,且与所述壳本体围合形成凹腔,所述调节底座嵌设于所述凹腔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节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面,所述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存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皆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调节底座包括相对设置两个第三端面,所述凹腔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端面;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皆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弹性组件;
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背离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一侧;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弹性垫片;
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弹性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垫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
CN202222089821.X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8235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821.XU CN21823599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821.XU CN21823599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5996U true CN218235996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9821.XU Active CN21823599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59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685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直交轴准双曲面高承载耐磨硬齿面减速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685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直交轴准双曲面高承载耐磨硬齿面减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91770A1 (zh) 滤波减速器
CN218235996U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车辆
EP0188616A1 (en) Gear apparatus
CN107299970B (zh) 一种摆线钢球减速装置及其在机器人关节中的应用
CN106352025B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
KR102507323B1 (ko) 변형량이 제한 가능한 이중 플렉스 스플라인 고조파 감속기
CN207093681U (zh) 一种摆线钢球行星传动机构及其机器人关节减速装置
WO2005080174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2075737A1 (zh) 蜗杆减速器、机器人关节及机器人
US8840512B2 (en) Gapless planetary transmission
JPH0446244A (ja) 円錐転がり等歯厚傘歯車装置及び同装置の加工方法
CN114198464B (zh) 一种齿轮副及章动减速器
CN116025669A (zh) 一种柔性支撑的蜗轮蜗杆机构
CN201190780Y (zh) 一种齿轮齿条传动时的间隙消除机构
CN210859728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和机械手
CN102788134A (zh) 一种消除蜗轮蜗杆啮合间隙且增大输出力矩的装置
CN215202053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腕传动结构的末端传动结构
CN110030358B (zh) 一种中空轴谐波减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08374877B (zh) 一种轴承与谐波一体化的超小型谐波减速器
CN113635341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腕传动结构的末端传动结构
WO2012075736A1 (zh) 蜗杆减速器、机器人关节及机器人
CN113631841B (zh) 摩擦波动减速器
CN102269238B (zh) 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
CN214036756U (zh) 一种轴间差速器组件及贯通桥减速器
CN101666367A (zh) 无隙行星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