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4449U -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4449U
CN218204449U CN202222055690.3U CN202222055690U CN218204449U CN 218204449 U CN218204449 U CN 218204449U CN 202222055690 U CN202222055690 U CN 202222055690U CN 218204449 U CN218204449 U CN 218204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backfill layer
river
cofferda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56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清
蒋卫东
刘仍兵
纪曲波
任其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56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4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4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4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包括沟槽,围堰,所述沟槽底部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上设置有砼包管,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回填层A,回填层B,回填层C,所述围堰,包括堰体,迎水坡,背水坡,所述堰体一侧与迎水坡连接,堰体另一侧与背水坡连接,所述围堰设置在沟槽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沟槽采用回填层A、回填层B两层压实回填的设置,防止给水管线浸水降低使用寿命,其回填层C的设置能够防止水流对回填层B的冲刷。围堰采用堰体、迎水坡、背水坡组合设置,并通过固定桩的设置,能够提高围堰的挡水性能。迎水坡与背水坡均可使用当地河道的土袋装修建,也便于拆除围堰后生态还原,降低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埋管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给水管道过江(河)埋管工程中,需要修建围堰来作为临时的挡水结构,以便沟槽的修建;沟槽则用于给水管的管道铺设,以将给水管进行埋管,并保持埋管后的状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的国策,为了减少和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修建沟槽与围堰能够采用修建地能够直接获取的原材料,则能减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便于在埋管工程完成后围堰的拆除。因此,需要能够采用大多数江河中较多的沙、土既能完成修建的,且能够保证对下埋给水管的保护的沟槽,以及具有较好挡水性能的围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提供能够使用河床中的沙、土实现快速修建,且环境影响较小的沟槽及围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包括沟槽,围堰,所述沟槽底部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上设置有砼包管,所述沟槽内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回填层A,回填层B,回填层C,所述围堰,包括堰体,迎水坡,背水坡,所述堰体一侧与迎水坡连接,堰体另一侧与背水坡连接,所述围堰设置在沟槽两侧。
优选地,所述堰体内设置有挡水墙,堰体与靠迎水坡的一面设置有复合土工膜,堰体材质为黏土。
优选地,所述迎水坡底部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沿迎水坡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之间间隔1.5-2.5m,相邻两个固定桩之间通过钢筋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水坡底部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沿背水坡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之间间隔1.5-2.5m,相邻两个固定桩之间通过钢筋连接。
优选地,所述堰体两侧坡比为1:0.25-1:0.45,所述迎水坡远离堰体一侧的坡比为1:0.60-1:0.80,所述背水坡远离堰体一侧的坡比为 1:0.60-1:0.80。
优选地,所述回填层A材质为河沙,回填层B材质为土,回填层C 材质为直径100-400mm的石块,所述回填层A的高度高出砼包管的高度150-300mm。
优选地,所述回填层A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2,所述回填层B压实系数不小于0.87。
优选地,所述迎水坡顶部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顶部高度高出堰体的顶部高度0.2-0.5m。
优选地,所述垫层的材质为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沟槽采用回填层A、回填层B两层压实回填的设置,起到缓冲与防水的作用,防止给水管线浸水降低使用寿命,其回填层 C的设置,能够防止水流对回填层B的冲刷,能够长期保持回填层B 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围堰采用堰体、迎水坡、背水坡组合设置,并通过固定桩的设置,能够提高围堰的挡水性能,增强其挡水能力。迎水坡与背水坡均可使用当地河道的土袋装修建,便于取料,袋装土的设置也能够防止水流对坡面的冲刷,提高耐用性,也便于拆除围堰后生态还原,降低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围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沟槽,2-围堰,3-垫层,4-砼包管,5-回填层A,6-回填层B,7-,回填层C,8-堰体,9-迎水坡,10-背水坡,11-挡水墙,12- 复合土工膜,13-固定桩,14-突出部,15-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包括沟槽1,围堰2,所述沟槽1底部设置有垫层3,沟槽1位于河床15下;所述垫层3 上设置有砼包管4,所述沟槽1内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回填层A5,回填层B6,回填层C7,所述围堰2,包括堰体8,迎水坡9,背水坡10,围堰2设置在河床15上,所述堰体8一侧与迎水坡9连接,堰体8另一侧与背水坡10连接,所述围堰2设置在沟槽1两侧,沟槽1距离围堰2的距离为6.5m,两侧的围堰2能够挡住江水,以方便沟槽1在河床15上的施工。所述沟槽1呈倒梯形,沟槽1两侧坡比为1:0.5,所述砼包管4材质为C25混凝土,用于包覆给水管,给水管贯穿砼包管4设置。所述迎水坡9与背水坡10使用袋装土修建。
所述堰体8内设置有挡水墙11,防止水的渗入;堰体8与挡水墙11 的下部置于河床15下,以增强围堰2稳定性,堰体8与靠迎水坡9的一面设置有复合土工膜12,进一步防止水的渗入,堰体8材质为黏土。
所述迎水坡9底部设置有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沿迎水坡9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间隔2m,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通过钢筋焊接连接,防止单根固定桩13出现倾斜,固定桩13可选用钢质材料制备。
所述背水坡10底部设置有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沿背水坡10 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间隔2m,相邻两个固定桩13 之间通过钢筋连接,防止单根固定桩13出现倾斜,固定桩13可选用钢质材料制备。
所述堰体8两侧坡比为1:30,所述迎水坡9远离堰体8一侧的坡比为1:0.75,所述背水坡10远离堰体8一侧的坡比为1:0.75。
所述回填层A5材质为河沙,回填层B6材质为土,回填层C7材质为直径100-400mm的石块,所述回填层A5的高度高出砼包管4的高度 200mm,使得回填层A5对砼包管4顶部保持缓冲保护作用。回填层A5 使用的河沙、回填层B6使用的土均可取自施工地的河床,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降低施工成本。
所述回填层A5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2,所述回填层B6压实系数不小于0.87,能够实现在河床15下对砼包管4的固定,且保持砼包管4内设置的给水管不发生位移。
所述迎水坡9顶部设置有突出部14,所述突出部14的顶部高度高出堰体8的顶部高度0.3m,可防止涌浪对堰体8顶部的影响。
所述垫层3的材质为C15混凝土,可分散砼包管4及给水管道对沟槽1底部河床的压力,防止砼包管4出现角度过大的侧倾。
施工方法
围堰施工:
S1:确定围堰修建位置,将河底淤泥、河岸边原有的有机植物(如树根等)清理干净,直至河床下部粘土层,以免渗水而影响施工,围堰2高度参考采用5年一遇洪水水位作为围堰顶高程,围堰2实际设置高度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50-70㎝,围堰2顶部宽度可设置为6m,底部宽度可设置为9.5m,其中堰体8顶部宽度2.5m,底部宽度4.3m,迎水坡9顶部宽度1.5m,底部宽度2.85m,背水坡10顶部宽度 1m,底部宽度2.35m;具体尺寸可依据施工环境调整;设置临时河道保持江水流动。
S2:修建堰体8及挡水墙11,将连接好的固定桩13固定至河床下,并采用当地河道中的土料袋装土后修建迎水坡9、背水坡10,其中袋装土采用交错堆叠的方式设置。
沟槽施工:
S1:围堰2修筑后,采用水泵将围堰2内的水排出。因围堰的堰体 8材质为粘土,为确保其稳定性,河床淤泥用机械清除至岸边,然后用泥浆泵排出清运。确定沟槽1的修建位置。
S2:沟槽1开挖采用挖土机,沟槽1尺寸可根据铺设的给水管直径而具体设置,如挖土机无法在河底里行走,则沿沟槽1边铺筑塘渣便道。同时采用路基板加强土承载力。当沟槽1开挖遇到砂卵石或大石块时,采用钩机抓斗和钩机炮头进行施工。开挖出来的石料可用于河道围堰2的加固工程。
管道铺设:
S1:在沟槽1底部设置垫层3与砼包管4,将给水管进行放置后,依次设置回填层A5、回填层B6、回填层C7,且回填层A5、回填层B6 的设置时分别使用压路机压实至相应的压实系数,方可设置回填层 C7,回填层C7的顶面与河床15表面齐平。
在给水管管道铺设完后拆除围堰,恢复原河道,填埋临时河道。

Claims (9)

1.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槽(1),围堰(2),所述沟槽(1)底部设置有垫层(3),所述垫层(3)上设置有砼包管(4),所述沟槽(1)内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回填层A(5),回填层B(6),回填层C(7),所述围堰(2),包括堰体(8),迎水坡(9),背水坡(10),所述堰体(8)一侧与迎水坡(9)连接,堰体(8)另一侧与背水坡(10)连接,所述围堰(2)设置在沟槽(1)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体(8)内设置有挡水墙(11),堰体(8)与靠迎水坡(9)的一面设置有复合土工膜(12),堰体(8)材质为黏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坡(9)底部设置有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沿迎水坡(9)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间隔1.5-2.5m,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通过钢筋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水坡(10)底部设置有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沿背水坡(10)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间隔1.5-2.5m,相邻两个固定桩(13)之间通过钢筋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体(8)两侧坡比为1:0.25-1:0.45,所述迎水坡(9)远离堰体(8)一侧的坡比为1:0.60-1:0.80,所述背水坡(10)远离堰体(8)一侧的坡比为1:0.60-1:0.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层A(5)材质为河沙,回填层B(6)材质为土,回填层C(7)材质为直径100-400mm的石块,所述回填层A(5)的高度高出砼包管(4)的高度150-3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层A(5)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2,所述回填层B(6)压实系数不小于0.8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坡(9)顶部设置有突出部(14),所述突出部(14)的顶部高度高出堰体(8)的顶部高度0.2-0.5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3)的材质为混凝土。
CN202222055690.3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Active CN218204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690.3U CN21820444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690.3U CN21820444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4449U true CN21820444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5690.3U Active CN21820444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4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424B (zh)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WO2021232416A1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681350A (zh) 河道围堰导流施工方法
CN20286579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护岸结构
CN112962525B (zh) 一种疏浚土充灌筑堤结构及其充灌袋筑堤方法
CN113006108B (zh) 一种膜袋砂围堰施工方法
CN112663558B (zh) 一种内河港池中风化岩开挖施工工艺
CN111335263B (zh) 一种建造人工岛的方法
CN212477620U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上修筑重力坝的结构
CN209854656U (zh) 一种堤防
CN108677999B (zh) 一种淤泥质袋装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16237B (zh) 驳岸挡墙
CN218204449U (zh)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CN212316981U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CN217150063U (zh) 一种新型观景台式河湖堤防加固结构
CN211228358U (zh) 一种改进型海堤堤脚加固结构
CN112376593A (zh) 一种重力式围堰及施工方法
JP4523706B2 (ja) 床掘固化置換工法
CN217811147U (zh) 充砂管袋铺筑结合双层锁扣钢管桩防渗排水***
CN213038294U (zh) 一种河道堤岸防护结构
CN220414126U (zh) 一种适用于水治理工程的埋石混凝土挡墙护岸
CN219240435U (zh) 护岸结构
CN217325475U (zh) 一种倒塌水工挡土墙修复加固结构
CN111074708B (zh) 一种滨水堤路沿水侧拓宽加高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686110U (zh) 一种土石围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