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2294U -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2294U
CN218002294U CN202222333132.9U CN202222333132U CN218002294U CN 218002294 U CN218002294 U CN 218002294U CN 202222333132 U CN202222333132 U CN 202222333132U CN 218002294 U CN218002294 U CN 218002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ow channel
heat exchanger
hea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31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鑫
雷冬
王进华
叶剑辉
李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31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2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2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2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所述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换热体和设于换热体两侧的集流体,其中一侧的集流体连接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出口通过流道连通,流道包括由换热体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集流体限定出的集流流道,其中至少一个集流体构造为集流组件,集流组件包括:沿两侧的集流体的间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装配相连,且在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流组件,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换热器设置有集流管,集流管用于将换热介质导入换热器内,在现有技术中,集流管为一体结构,增加了其集流流道的加工难度,不利于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该集流组件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体和设于所述换热体两侧的集流体,其中一侧的所述集流体连接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通过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由所述换热体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所述集流体限定出的集流流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集流体构造为所述集流组件,所述集流组件包括:沿两侧的所述集流体的间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装配相连,且在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件之间形成相应的所述集流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通过设置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且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使得其集流组件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配合件的边缘具有扣压部,所述扣压部弯折成形以止抵在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背离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均为矩形板,所述第一配合件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沿所述第一配合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扣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冲压板材,以在冲压凹陷处形成相应的所述集流流道,所述冲压板材的厚度一侧适于朝向所述换热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冲压板材为可焊接的复合铝板;和/或,所述冲压板材的厚度为1毫米-3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第二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配合件的背离所述换热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件上具有适于与所述换热体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连接部形成为翻边插孔,所述翻边插孔适于与所述换热体中的换热管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集流组件内的所述集流流道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所述集流组件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沿所述集流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均沿所述集流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集流组件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沿所述集流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均沿所述集流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集流组件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构成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中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沿所述集流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均沿所述集流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组中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沿所述集流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均沿所述集流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体和设于所述换热体两侧的集流体,其中一侧的所述集流体连接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通过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由所述换热体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所述集流体限定出的集流流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集流体构造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集流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具有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所述集流体为第一集流体,另一个所述集流体为第二集流体,所述换热体包括限定出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二集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管为多个且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体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入口与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各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出口,所述第二集流体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包括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和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三流道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一一对应,以由所述第三流道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或,所述第一流道为多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流道多个且并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管为多个且包括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体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包括第四流道、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入口与各所述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五流道连通各所述第四换热管与所述出口,所述第六流道连通所述第五换热管和所述第六换热管;所述第二集流体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包括第七流道和第八流道,所述第七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换热管与所述第五换热管,所述第八流道连通所述第六换热管和所述第四换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二换热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五换热管和一个所述第六换热管,所述第六流道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一一对应,以由所述第六流道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的所述第五换热管和所述第六换热管;和/或,所述第四流道、所述第五流道、第七流道和第八流道中任一均为多个且并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过炉钎焊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二氧化碳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与上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器的***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器的集流组件的扣压部弯折变形之前的***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集流组件的截面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集流组件的扣压部弯折变形之前的装配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集流组件的截面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集流组件的装配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集流组件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00,
集流组件100,
第一配合件10,扣压部11,连接部12,第二配合件20,集流流道30,
换热体200,
换热管201,
第一换热单元2010,第一换热管2011,第二换热管2012,
第三换热管2013,第四换热管2014,
第二换热单元2015,第五换热管2016,第六换热管2017,
翅片202,
集流体300,
第一集流体301,第一流道3011,第二流道3012,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第六流道3015,
第二集流体302,第三流道3021,第七流道3022,第八流道3023,
接头400,入口401,出口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100,换热器1000包括换热体200和设于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其中一侧的集流体300连接有入口401和出口402,入口401与出口402通过流道连通,流道包括由换热体200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集流体300限定出的集流流道30,其中至少一个集流体300构造为集流组件100。
如图3-图8所示,集流组件100包括:沿两侧的集流体300的间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在第二配合件20与第一配合件1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
由此,换热介质可通过入口401进入集流体300的集流流道30,接着换热介质由集流流道30进入换热流道内以与外界空气实现换热,然后换热介质可由出口402流出,从而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集流体300构造为集流组件100,如设于换热体200一侧的集流件构造为集流组件100,或者设于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件均构造为集流组件100,其中,集流组件100由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使得集流组件100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如图1所示,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均构造为集流组件100,且每个集流组件100内均设有集流通道,两个集流通道均与换热流道连通,其中,两个集流组件100中的一个集流组件100设有入口401和出口402,例如图1所示,位于换热体200左侧的集流组件100设有入口401和出口402,可选地,可在位于换热体200左侧的集流组件100上设置接头400,接头400上构造有入口401和出口402,且入口401和出口402均与集流通道连通,以便于降低入口401和出口402的设置难度,当然,也可将入口401和出口402直接加工在集流组件100上,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2所示,集流组件100包括: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集流流道30形成于第二配合件20与第一配合件10之间。
由此,通过在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使得集流组件100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两个集流体300中的一个构造为集流组件100,另一个集流体30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两个集流体300均构造为一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在换热器1000的实际的换热过程中,换热介质可由入口401进入位于换热器1000左侧的集流流道30,且由集流流道30进入换热流道,且换热介质在换热流道内能够与外界空气实现换热,从而实现换热器1000的换热作用,接着换热介质可流向位于换热器1000右侧的集流流道30,然后换热介质由集流流道30经由换热流道流向出口402,从而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其中,换热介质可为二氧化碳介质,当然,也可为其它换热介质,在此不做限定。
由此,通过设置换热流道和多个集流流道30,使得使得二氧化碳介质能够在换热器1000中均匀分布,且多流道的分布有利于二氧化碳介质的均布,利于减少压力损失,且利于提高换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100,通过设置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且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使得其集流组件100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件10的边缘具有扣压部11,扣压部11弯折成形以止抵在第二配合件20的背离第一配合件10的一侧。
由此,在装配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时,通过扣压部11弯折变形且止抵在第二配合件20的背离第一配合件10的一侧,从而将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在一起,以增强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的连接稳定性,且扣压部11弯折变形,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均为矩形板,第一配合件10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沿第一配合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扣压部11。
由此,通过在第一配合件10的宽度两侧边缘设置多个扣压部11,从而通过多个扣压部11弯折变形且止抵在第二配合件20的背离第一配合件10的一侧,从而将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在一起,利于增大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强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的连接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3-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流组件100的装配过程:
例如,扣压部11构造为可弯折变形的翻边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装配之前,扣压部11在第一配合件10的厚度方向上凸出于第一配合件10,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在将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进行装配时,第二配合件20的边缘与第一配合件10的边缘贴合,以在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之间限定出集流流道30,然后如图7和图8所示,扣压部11弯折变形,且弯折变形后的扣压部11止抵在第二配合件20的背离第一配合件10的一侧,从而将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在一起。
由此,能够增强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的连接稳定性,且扣压部11弯折变形,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中的至少一个为冲压板材,以在冲压凹陷处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冲压板材的厚度一侧适于朝向换热体200。
由此,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中的至少一个为冲压板材冲压成型,使得其在冲压板材的厚度方向上的冲压凹陷处形成集流流道30,能够使得使得集流组件100的成型工艺合格率高、成本低,且集流组件100易于装配、生产效率高,同时,冲压板材的厚度一侧适于朝向换热体200,以便于缩短换热流道与集流流道30之间的距离,从而合理布局使得换热器1000的结构更加紧凑,利于实现换热器1000的小型化设计。
例如,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均为冲压板材,冲压板材冲压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集液管(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流体300)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冲压成型的方案,使得集流组件100的成型工艺合格率高、成本低,且集流组件100易于装配、生产效率高,且第一配合件10与第二配合件20扣压以限定出集流流道30,由此,使得该集流流道30能够满足二氧化碳介质的流通,并且,冲压成型相对于挤压成型而言,使得集流流道30的数量、位置、以及延伸方向都可以灵活,例如有些可以沿着横向延伸,有些可以沿着纵向延伸,排布可以灵活多变,数量可以相对较多,使得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集流组件100的耐高压特性,能够满足二氧化碳高压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压板材为可焊接的复合铝板;和/或,冲压板材的厚度为1毫米-3毫米。
例如,冲压板材选用可隧道炉钎焊的带复合层铝板,使得冲压板材的成型工艺合格率高,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和/或冲压板材的厚度为1毫米-3毫米,如冲压板材的厚度为1毫米、或者2毫米、或者3毫米,当冲压板材的厚度满足上述取值范围时,使得冲压板材的成型工艺合格率高,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配合件20设于第一配合件10的背离换热体200的一侧,第一配合件10上具有适于与换热体200连接的连接部12。
由此,通过将第二配合件20设于第一配合件10的背离换热体200的一侧,便于集流通道的成型,利于降低第二配合件20的装配难度,且能够避免第二配合件20与换热体200发生干涉,同时,在第一配合件10上设置连接部12,便于换热体200通过连接部12与第一配合件10连接,从而增强集流组件100与换热体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部12形成为翻边插孔,翻边插孔适于与换热体200中的换热管201插接配合。
由此,通过将连接部12构造为翻边插孔,且换热管201适于插接于翻边插孔内,一方面,便于换热体200中的换热管201与第一配合件10插接配合,以增强换热管201与第一配合件10的连接稳定性,即增强集流组件100与换热体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换热管201内的换热流道与集流流道30连通,从而不需单设设置二者之间的连通结构,利于简化连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将连接部12构造为翻边插孔,即该插孔具有翻边结构,利于增大换热管201与插孔的接触面积,例如,在换热管201与连接部12焊接配合时,能够增大焊接强度,满足换热器1000生产过程中的合格率,且利于满足二氧化碳介质的高压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集流组件100内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由此,由于集流组件100内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使得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集流组件100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集流体301中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且分别为多个第一流道3011和多个第二流道3012。由此,使得第一集流体301中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图9中所示的第一集流体301中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且分别为多个第四流道3013、多个第五流道3014和多个第六流道3015。由此,使得第一集流体301中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集流体302中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且分别为多个第三流道3021。由此,使得第二集流体302中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第二集流体302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图9中所示的第二集流体302中的集流流道30为多个且分别为多个第七流道3022和多个第八流道3023。由此,使得第二集流体302中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第二集流体302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集流流道30沿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集流流道30均沿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集流体301)。由此,由于集流组件100内多个集流流道30排布整齐、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增多集流流道30的数量,保证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集流组件100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集流流道30沿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集流流道30均沿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集流体302)。由此,由于集流组件100内多个集流流道30排布整齐、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增多集流流道30的数量,保证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集流组件100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集流流道30构成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中的多个集流流道30沿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集流流道30均沿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组中的多个集流流道30沿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集流流道30均沿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例如图9中所示的第一集流体301中,全部第四流道3013和全部第五流道3014可以组成第一组,全部第六流道3015可以组成第二组。由此,由于集流组件100内多个集流流道30排布整齐、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增多集流流道30的数量,保证单个集流流道30的内腔截面积小,有利于满足集流组件100的耐高压特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1000。
如图1、图2-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0,包括:换热体200和设于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
其中一侧的集流体300连接有入口401和出口402,入口401与出口402通过流道连通,流道包括由换热体200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集流体300限定出的集流流道30,其中至少一个集流体300构造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集流组件100。
由此,换热介质可通过入口401进入集流体300的集流流道30,接着换热介质由集流流道30进入换热流道内以与外界空气实现换热,然后换热介质可由出口402流出,从而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集流体300构造为集流组件100,如设于换热体200一侧的集流件构造为集流组件100,或者设于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件均构造为集流组件100,其中,集流组件100由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使得集流组件100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如图1所示,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均构造为集流组件100,且每个集流组件100内均设有集流通道,两个集流通道均与换热流道连通,其中,两个集流组件100中的一个集流组件100设有入口401和出口402,例如图1所示,位于换热体200左侧的集流组件100设有入口401和出口402,可选地,可在位于换热体200左侧的集流组件100上设置接头400,接头400上构造有入口401和出口402,且入口401和出口402均与集流通道连通,以便于降低入口401和出口402的设置难度,当然,也可将入口401和出口402直接加工在集流组件100上,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2所示,集流组件100包括: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集流流道30形成于第二配合件20与第一配合件10之间。
由此,通过在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之间形成相应的集流流道30,使得集流组件100构造为分体装配的形式,易于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具有入口401和出口402的集流体300为第一集流体301,另一个集流体300为第二集流体302,换热体200包括限定出换热流道的换热管201,换热管2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集流体301和第二集流体302。
由此,以便于换热流道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集流体301的集流流道30和第二集流体302的集流流道30连通,从而便于换热介质在换热器1000内能够循环流动。
例如,如图2所示,位于换热体200左侧的集流体300为第一集流体301,位于换热体200右侧的集流体300为第二集流体302,可选地,在第一集流体301的上端设有接头400,接头400上设有入口401和出口402,入口401和出口402均与第一集流体301的集流流道30连通。
由此,在换热介质的循环过程中,换热介质可由入口401进入第一集流体301的集流流道30,接着换热介质进入换热管201的换热流道,然后由换热流道进入第二集流体302的集流流道30,然后由第二集流体302的集流流道30回流至换热流道,且由第一集流体301的集流流道30流向出口402,从而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管201为多个且包括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第一流道3011连通入口401与各第一换热管2011,第二流道3012连通各第二换热管2012与出口402,第二集流体302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三流道3021,第三流道3021连通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使得换热介质在由入口401流向换热流道时和换热介质在由换热流道流向出口402时,即换热介质在换热时和换热后能够分别在第一换热管2011的换热流道内和第二换热管2012的换热流道内流动,从而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时和换热后能够在不同的换热流道内流动,从而避免换热时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接触,能够保证换热介质在换热器1000内充分的流动,利于提高换热效率,且由于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使得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布置于换热器1000的同一水平高度处,且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间隔开分布,其中,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间隔开,第一换热管2011的左端和第二换热管2012的左端分别与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流道3021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三流道30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的分布方向相同,从而保证第一换热管2011的右端和第二换热管2012的右端均同一第三流道3021连通。
当然,上述对于第一流道3011、第二流道3012和第三流道3021的延伸方向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对此的限定。
在实际换热时,如图2所示,图中带有箭头的虚线表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换热时,换热介质流动路径为:换热介质可由入口401进入第一流道3011,接着进入第一换热管2011内以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在换热后,如图2所示,换热介质流动路径为:换热后的第一流道3011内的换热介质依次经由第三流道3021、第二换热管2012和第二流道3012流向出口402。
由此,使得换热时的换热介质和换热后的换热介质能够沿不同的流道流动,从而避免换热时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接触,能够保证换热介质在换热器1000内充分的流动,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多个换热管20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
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均包括一个第一换热管2011和一个第二换热管2012,第三流道3021为多个且与多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一一对应,以由第三流道3021连通对应的第一换热单元2010中的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且每个第三流道3021连通对应的第一换热单元2010中的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使得每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和对应的第三流道3021均能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进而能够增大换热器1000的换热效率,且由于第三流道3021为多个,使得第三流道3021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利于满足第二集流体302的耐高压特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中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单元2010之间设有翅片202,翅片202用于与第一换热管2011换热,在换热介质由入口401流向第一换热管2011,且由第一换热管2011流向第三流道3021时,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管2011换热,第一换热管2011与翅片202和外界空气换热,翅片202与外界空气换热,从而便于增大与外界空气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均包括两个第一换热管2011和两个第二换热管2012,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均设有两个,如图10所示,两个第一流道3011分别与两个第一换热管2011连通,两个第二流道3012分别与两个第二换热管2012连通,第三流道3021连通同一第一换热单元2010的两个第一换热管2011和两个第二换热管2012。
在实际换热时,如图10所示,图中带箭头的线表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由此,通过设置每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均包括两个第一换热管2011和两个第二换热管2012,从而能够增加换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进而能够提高换热器1000的换热量,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换热管201为多个且包括第三换热管2013、第四换热管2014、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和第六流道3015,第四流道3013连通入口401与各第三换热管2013,第五流道3014连通各第四换热管2014与出口402,第六流道3015连通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第二集流体302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第七流道3022连通第三换热管2013与第五换热管2016,第八流道3023连通第六换热管2017和第四换热管2014。
由此,使得使得换热时的换热介质和换热后的换热介质能够沿不同的流道流动,从而避免换热时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接触,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在换热器1000内充分流动,以增大换热器1000的换热量,提高换热效率,且由于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和第六流道3015,使得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和第六流道3015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的耐高压特性,且由于第二集流体302内形成的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使得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利于满足第二集流体302的耐高压特性。
例如,如图9所示,第三换热管2013和第四换热管2014沿换热器1000的高度间隔开分布,或者第三换热管2013和第四换热管2014布置于换热器1000的同一高度处,且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均位于第三换热管2013和第四换热管2014的下方。
其中,第四流道3013和第五流道3014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并排分布,第四流道3013和第五流道3014间隔开,第六流道3015位于第四流道3013和第五流道3014的下方,第六流道3015适于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布置于换热器1000的同一水平高度处,且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间隔开分布,其中,第五换热管2016的左端和第六换热管2017的左端均与同一第六流道3015连通。
进一步地,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保证第七流道3022能够连通第三换热管2013与第五换热管2016,第八流道3023连通第六换热管2017和第四换热管2014。
当然,上述对于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第六流道3015、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的延伸方向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对此的限定。
例如,如图9所示,图中带有箭头的虚线表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具体地,在实际换热时,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为:入口401—第四流道3013—第三换热管2013—第七流道3022—第五换热管2016—第六流道3015—第六换热管2017—第八流道3023—第四换热管2014—第五流道3014—出口402。
由此,使得换热时的换热介质和换热后的换热介质能够沿不同的流道流动,从而避免换热时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接触,且增加了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能够保证换热介质在换热器1000内充分的流动,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多个换热管201包括多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每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均包括一个第五换热管2016和一个第六换热管2017,第六流道3015为多个且与多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一一对应,以由第六流道3015连通对应的第二换热单元2015中的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且每个第六流道3015连通对应的第二换热单元2015中的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使得每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和对应的第六流道3015均能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进而能够增大换热器1000的换热效率。且由于第六流道3015为多个,使得第三流道3021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的耐高压特性。
可选地,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相邻的两个换热管201之间设有翅片202,翅片202用于与换热管201换热,在换热介质由入口401流向换热管201时,换热介质与换热管201换热,接着,换热管201与翅片202和外界空气换热,翅片202与外界空气换热,从而便于增大与外界空气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流道(3011)、所述第二流道(3012)、所述第四流道(3013)、所述第五流道(3014)、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中至少一个为多个且并列设置。由此,使得相应流道的横截面积较小,利于满足第一集流体301和/或第二集流体302的耐高压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并列设置”指的是:延伸方向相同且平行设置,且在流路上相当于并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00为过炉钎焊件。
由此,将换热器1000构造为过炉钎焊件,便于换热器1000采用隧道炉钎焊工艺完成生产,使得换热器1000的成型工艺合格率高,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00为二氧化碳换热器。
也就是说,换热器1000内流通的换热介质为二氧化碳介质,由此,便于二氧化碳介质在换热器中能够均匀分布,且压力损失低、换热量提高。
当然,上述的二氧化碳介质仅用于举例说明,换热介质也可为其它符合要求的介质,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0)包括换热体(200)和设于所述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其中一侧的所述集流体(300)连接有入口(401)和出口(402),所述入口(401)与所述出口(402)通过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由所述换热体(200)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所述集流体(300)限定出的集流流道(3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集流体(300)构造为所述集流组件(100),所述集流组件(100)包括:
沿两侧的所述集流体(300)的间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合件(10)和第二配合件(20),所述第一配合件(10)和所述第二配合件(20)装配相连,且在所述第二配合件(20)与所述第一配合件(10)之间形成相应的所述集流流道(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的边缘具有扣压部(11),所述扣压部(11)弯折成形以止抵在所述第二配合件(20)的背离所述第一配合件(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与所述第二配合件(20)均为矩形板,所述第一配合件(10)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沿所述第一配合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扣压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与所述第二配合件(20)中的至少一个为冲压板材,以在冲压凹陷处形成相应的所述集流流道(30),所述冲压板材的厚度一侧适于朝向所述换热体(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板材为可焊接的复合铝板;和/或,所述冲压板材的厚度为1毫米-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20)设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的背离所述换热体(200)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件(10)上具有适于与所述换热体(200)连接的连接部(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形成为翻边插孔,所述翻边插孔适于与所述换热体(200)中的换热管(201)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组件(100)内的所述集流流道(30)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30)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30)均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30)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30)均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集流组件(100)内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30)构成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中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30)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30)均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组中的多个所述集流流道(30)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每个所述集流流道(30)均沿所述集流组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体(200)和设于所述换热体(200)两侧的集流体(300),其中一侧的所述集流体(300)连接有入口(401)和出口(402),所述入口(401)与所述出口(402)通过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由所述换热体(200)限定出的换热流道和由各所述集流体(300)限定出的集流流道(3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集流体(300)构造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所述入口(401)和所述出口(402)的所述集流体(300)为第一集流体(301),另一个所述集流体(300)为第二集流体(302),所述换热体(200)包括限定出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管(201),所述换热管(2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集流体(301)和所述第二集流体(30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1)为多个且包括第一换热管(2011)和第二换热管(2012),所述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一流道(3011)和第二流道(3012),所述第一流道(3011)连通所述入口(401)与各所述第一换热管(2011),所述第二流道(3012)连通各所述第二换热管(2012)与所述出口(402),所述第二集流体(302)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三流道(3021),所述第三流道(302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20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20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管(20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单元(2010),每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010)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11)和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2012),所述第三流道(3021)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010)一一对应,以由所述第三流道(3021)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010)中的所述第一换热管(20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2012);和/或,所述第一流道(3011)为多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流道(3012)多个且并列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1)为多个且包括第三换热管(2013)、第四换热管(2014)、第五换热管(2016)和第六换热管(2017),所述第一集流体(301)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30)包括第四流道(3013)、第五流道(3014)和第六流道(3015),所述第四流道(3013)连通所述入口(401)与各所述第三换热管(2013),所述第五流道(3014)连通各所述第四换热管(2014)与所述出口(402),所述第六流道(3015)连通所述第五换热管(2016)和所述第六换热管(2017);所述第二集流体(302)内形成的所述集流流道(30)包括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所述第七流道(3022)连通所述第三换热管(2013)与所述第五换热管(2016),所述第八流道(3023)连通所述第六换热管(2017)和所述第四换热管(201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管(201)包括多个第二换热单元(2015),每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15)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五换热管(2016)和一个所述第六换热管(2017),所述第六流道(3015)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15)一一对应,以由所述第六流道(3015)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15)中的所述第五换热管(2016)和所述第六换热管(2017);和/或,所述第四流道(3013)、所述第五流道(3014)、第七流道(3022)和第八流道(3023)中任一均为多个且并列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0)为过炉钎焊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0)为二氧化碳换热器。
CN202222333132.9U 2022-08-31 2022-08-31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Active CN218002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132.9U CN218002294U (zh) 2022-08-31 2022-08-31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132.9U CN218002294U (zh) 2022-08-31 2022-08-31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2294U true CN218002294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3132.9U Active CN218002294U (zh) 2022-08-31 2022-08-31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2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323A (zh) 交叉逆流热交换器组件
CN216245726U (zh) 一种基于金属毛细管的紧凑型换热芯体及换热装置
CN201129963Y (zh)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单元体及叠加式空调热交换器
CN218002294U (zh)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CN210089481U (zh) 集流管组件及热交换器
CN101776411A (zh) 扁管组件以及具有该扁管组件的热交换器
CN210101256U (zh) 一种换热器及汽车空调***
CN101344349B (zh) 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1876833U (zh) 换热管、换热器、换热***、家用电器和车辆
CN113280648A (zh) 一种换热器及装配方法
CN220931838U (zh) 换热扁管组及具有其的三介质换热器
CN21489196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双排微通道扁管
CN219714141U (zh) 一种分集流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217303678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20541812U (zh) 一种耐高压换热器
CN210688491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076545B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892814U (zh) 一种双拼集流管组件
CN218270293U (zh) 换热器及车辆空调
CN112304125B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345963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2362898U (zh) 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换热***
CN211739946U (zh) 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CN217785349U (zh) 换热器和除湿机
US20210381730A1 (en)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