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6540U - *** - Google Patents

***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6540U
CN217886540U CN202220828010.4U CN202220828010U CN217886540U CN 217886540 U CN217886540 U CN 217886540U CN 202220828010 U CN202220828010 U CN 202220828010U CN 217886540 U CN217886540 U CN 217886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surface
massage
main body
end surface
inne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80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子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8280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6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6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6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包括第一底面、第一顶面与两个第一侧面的第一主体、包括第二底面、第二顶面与两个第二侧斜面的两个第二主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顶面并远离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三主体。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衔接处形成两个第一稳定边缘。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顶面在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侧斜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衔接处形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稳定边缘的两个第二稳定边缘,每一第二稳定边缘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稳定边缘共线。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三顶面,所述第三顶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顶面但是低于所述第一顶面。通过按摩器不同的主体,及不同的使用方式可达到多种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是涉及一种***。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按摩器1包含凸出的一个第一按摩部101,及凸出的一个第二按摩部102。如此,当使用者感到身体不适或疲劳时,虽可握住该按摩器1,并利用该第一按摩部101或该第二按摩部102,对不适部位的肌肉、经脉、穴道进行按摩,以缓解不适,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使用者必须通过手、手腕、胳臂、肩膀等身体部位出力,以对患处反复进行按摩,而且,为了有效地按摩到患处,使用者常常也需将身体摆成一个不自然且紧张的姿势,因此,若按压的时间过久,反而常常会在身体负责出力的部位造成重复使力伤害(RSI,Repetitive strain injury),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现有呈弧状或可滚动的按摩器在使用上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
于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含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及第三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底面、在高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一顶面,及在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交的横方向上相反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衔接处形成两个第一稳定边缘。
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长度方向相交于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横方向,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第二顶面,及在所述横方向上相反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两个第二侧斜面,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顶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底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底宽度,所述第二侧斜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衔接处形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稳定边缘的两个第二稳定边缘,每一第二稳定边缘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稳定边缘共线。
所述第三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顶面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远离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三顶面,所述第三顶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顶面但是低于所述第一顶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底面互相连接,并配合形成呈矩形的共同外轮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外端面,所述第二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侧斜面之间,所述第二外端面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三主体还包括在所述横方向上相反设置并与所述第三顶面连接的两个第三侧面、第三内端面,及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三内端面的第三外端面,所述第三内端面与所述第三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三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外端面连接,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三主体的第三内端面从所述第三顶面朝下并朝内倾斜,每一第三侧面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连接,并且其倾斜度对应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的倾斜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二顶面是呈水平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二顶面是呈倾斜状,并从所述第三主体朝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降低高度,且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顶宽度从所述第三主体朝所述第一主体递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第一内端面,及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内端面的第一外端面,所述第一内端面与所述第一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内端面从所述第一顶面朝下并朝内倾斜,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内端面朝内延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内端面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主体的每一第二侧斜面是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还包含外衬套,所述外衬套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呈棒状且具有两个端点,可让使用者在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地进行施力,以避免对身体造成重复使力伤害,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可供多角度静置使用,其稳定不动的特性,可帮助使用者在轻松的状态下,有效地以杠杆作用进行施力,产生现有的按摩器所无法轻易产生的机械性剪力,搭配以适当长度与角度组合在一起的端角、边缘与平面元素所形成的特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很巧妙地嵌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施展不同的按摩手法,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是由最高的所述第一主体、次高的所述第三主体与最矮的所述第二主体的三个按摩体,组成高、中、矮的型态,各自有平面、边缘与端角可供使用者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以对肌肉、筋膜和穴道施加按摩,当使用者利用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进行按摩时,所述第二主体即可发挥平衡稳定的作用与提供使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施力的力臂距离,再者,本实用新型的***位于两端的最高的所述第一主体与次高的所述第三主体,可供使用者同时进行多点的按摩,如此,在多点同时施力的状态下,除了可提高按摩效果的覆盖面之外,在使用者利用杠杆原理施力时,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三主体更可对使用者提供偏心剪力的反作力,以大幅降低二次性和扩大性的肌肉痉挛被触发的风险,提高按摩时的安全性与按摩效果的持久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在翻转不同角度后,在结构上可提供使用者不同的锐角与钝角的变化,及不同的几何高度的变化,供使用者灵活应用,以便于使用者施加不同强度、深度与集中度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按摩器的一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侧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Ⅳ-Ⅳ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仰视图;
图6是利用该第一实施例所进行的数种按摩手法的一使用分类图表;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背部的按摩;
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肩膀的按摩;
图9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大腿的按摩;
图10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背部的按摩;
图11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大腿的按摩;
图1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手臂的按摩;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侧视图;
图14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3、4,为本实用新型***100的第一实施例,该***100包含一第一主体10、一第二主体20及一第三主体30。在本第一施例中,该第一主体10、该第二主体20与该第三主体30是一体成型。
该第一主体10包括一个第一底面11、在一高度方向Z上相反于该第一底面11的一个第一顶面12、在一与该高度方向Z垂直相交的横方向X上相反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13、一个第一内端面14,及在一长度方向Y上相反于该第一内端面14的一个第一外端面15,该长度方向Y垂直地相交于该高度方向Z与该横方向X。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底面11与该第一顶面12是呈水平状。
所述第一侧面13连接在该第一底面11与该第一顶面12之间,所述第一侧面13与该第一底面11的衔接处形成两个第一稳定边缘16,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13是呈垂直状。
该第一内端面14与该第一外端面15连接于该第一底面11、该第一顶面12与所述第一侧面13之间,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端面14从该第一顶面12朝下并朝内倾斜,该第一外端面15是呈垂直状。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主体10形成有数个第一边缘17与数个第一端角18,在排除所述第一稳定边缘16的情形下,所述第一边缘17形成于该第一底面11、该第一顶面12、所述第一侧面13、该第一内端面14与该第一外端面15相邻任两者的衔接处,所述第一端角18形成于该第一底面11、该第一顶面12、所述第一侧面13、该第一内端面14与该第一外端面15相邻任三者的相交处。
该第二主体20从该第一主体10的该第一内端面14沿该长度方向Y朝内延伸,该第二主体20包括对应于该第一底面11的一个第二底面21、在该高度方向Z上相反于该第二底面21的一个第二顶面22、在该横方向X上相反设置并连接于该第二底面21与该第二顶面22之间的两个第二侧斜面23,及在该长度方向Y上相反于该第一主体10的一个第二外端面24,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主体20在该长度方向Y上的长度分别大于该第一主体10在该长度方向Y上的长度与该第三主体30在该长度方向Y上的长度。
该第二顶面22在该高度方向Z上低于该第一顶面12,该第二顶面22在该横方向X上的一顶宽度W1小于该第二底面21在该横方向X上的一底宽度W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底面21与该第二顶面22是呈水平状,该第二顶面22与每一第二侧斜面23之间是夹一钝角θ1,该第二底面21与每一第二侧斜面23之间是夹一锐角θ2。
所述第二侧斜面23与该第二底面21的衔接处形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稳定边缘16的两个第二稳定边缘25,每一第二稳定边缘25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稳定边缘16共线。
该第二外端面24连接于该第二底面21、该第二顶面22与所述第二侧斜面23之间,该第二外端面24形成沿该长度方向Y延伸的一个容置槽24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外端面24是呈垂直状,该容置槽241适用于放置加热后的红豆、活性碳、发热石、香氛精油等物品,可在按摩时产生更佳的舒压或保健作用。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底面11与该第二主体20的第二底面21互相连接,并配合形成呈矩形的一个共同外轮廓40(见图5),让该第一底面11与该第二底面21可稳固地摆放在一支撑面(图未示,例如地面或床面)上。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主体20形成有数个第二边缘26与数个第二端角27,在排除所述第二稳定边缘25的情形下,所述第二边缘26形成于该第二底面21、该第二顶面22、所述第二侧斜面23与该第二外端面24相邻任两者的衔接处,所述第二端角27形成于该第二底面21、所述第二侧斜面23与该第二外端面24相邻任三者的相交处。
该第三主体30设置于该第二顶面22并在该长度方向Y上远离于该第一主体10,该第三主体30包括一个第三顶面31、在该横方向X上相反设置并与该第三顶面31连接的两个第三侧面32、一个第三内端面33,及在该长度方向Y上相反于该第三内端面33的一个第三外端面34。
该第三顶面31在该高度方向Z上高于该第二顶面22但是低于该第一顶面1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三顶面31是呈水平状。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三侧面32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23连接,并且其倾斜度对应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23的倾斜度。
该第三内端面33与该第三外端面34连接于该第三顶面31与所述第三侧面32之间,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三内端面33从该第三顶面31朝下并朝内倾斜,该第三外端面34与该第二外端面24连接,并呈垂直状。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三主体30形成有数个第三边缘35与数个第三端角36,所述第三边缘35形成于该第三顶面31、所述第三侧面32、该第三内端面33与该第三外端面34相邻任两者的衔接处,所述第三端角36形成于该第三顶面31、所述第三侧面32、该第三内端面33与该第三外端面34相邻任三者的相交处。
如图2、6所示,一般常见的按摩手法有刮拨(stroking)、拉展(stripping)、揉压(rubbing)、搓捏(kneading)与按压(pressing)等等,其中:
一、刮拨(stroking)是在该***100的长度方向Y与一人体肌纤维200的生长方向L倾斜相交形成一斜角的情形下做移动,以利用该***100的某一边缘(例如该第二稳定边缘25)对人体部位的局部区域进行按摩的手法。
二、拉展(stripping)是指该***100沿着该人体肌纤维200的生长方向L缓慢地做前后线性移动,并施加正向力,以利用该***100的某一边缘(例如该第一边缘17)对人体部位的局部区域进行按摩的手法。
三、揉压(rubbing)是指利用该***100的某一平面(例如该第一顶面12、该第二顶面22或该第三顶面31)接触人体部位的局部区域做前后、左右或旋转的动作,以进行按摩的手法。
四、搓捏(kneading)是指该***100沿着垂直于该人体肌纤维200的生长方向L的方向做线性移动,以利用该***100的某一边缘(利如该第一边缘17、该第二边缘26或该第三边缘35)去搓肌肉经膜的两侧。
五、按压(pressing)是指利用该***100的某一端角(例如该第一端角18或该第三端角36)对人体的穴道进行点状的按压。
由图6可知,该***100可供使用者视实际需要,辅助使用者进行上述各种的按摩手法。
以下将以图7至图12,简单介绍使用者利用该***100进行按摩的其中几种态样:
如图2、7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背部时,可背面朝下躺在该***100上,此时,可将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的其中一者作为支点,并将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的另一者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即按摩点),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施力,通过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的该第一主体10或该第三主体30交替进行按摩。
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肩膀时,可背面朝下躺在该***100上,此时,可将该第三主体30作为支点,并将该第一主体10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即按摩点),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施力,通过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边缘17或第一端角18进行按摩。
如图9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大腿时,可背面朝下将大腿压在该***100上,此时,可将该第三主体30作为支点,并将该第一主体10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即按摩点),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施力,主要通过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边缘17进行按摩,次要也可通过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端角18进行按摩。
如图10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背部时,可侧躺在该***100上,并同时将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作为两个施力的反作用点(即按摩点),如此,以身体的重力,通过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顶面12,及该第三主体30的第三边缘35与第三端角36进行按摩。
如图11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大腿时,可正面朝下将大腿压在该***100上,让大腿在该第二主体20上滚动,以轮流通过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边缘17与该第三主体30的第三边缘35进行按摩。
如图12所示,当使用者要按摩手臂时,可正面朝下将手臂压在该***100上,此时,该第一主体10的其中一第一侧面13朝下,该第一侧面13及位于底侧并共线的该第一稳定边缘16与该第二稳定边缘25,可形成稳固的支撑,使用者可通过位于顶侧的该第一稳定边缘16与该第二稳定边缘25进行按摩。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00呈棒状且具有两个端点(即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而可让使用者以杠杆作用进行施力,如此,使用者可在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地进行施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者在利用该***100进行按摩时,即无须刻意地通过手、手腕、胳臂或肩膀等身体部位进行施力,或将身体摆成一个不自然且紧张的姿势,而可有效避免对身体造成重复使力伤害(RSI,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二、有别于现有的按摩器多为简单可移动的点状、弧状或可滚动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100可供多角度静置使用,该***100稳定不动的特性,可帮助使用者在轻松的状态下,有效地以杠杆作用进行施力,产生现有的按摩器所无法轻易产生的机械性剪力,搭配以适当长度与角度组合在一起的端角、边缘与平面元素所形成的特殊结构(例如图7在使用时形成类似槌状的型态,图9在使用时形成类似叉状的型态),该***100可以很巧妙地嵌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地对肌肉、筋膜或穴道施展刮拨、拉展、揉压、搓捏、按压等按摩手法,现有的按摩器在使用上并无法同时兼备这些不同的按摩手法。
三、有别于现有按摩器的单一按摩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100是由最高的该第一主体10、次高的该第三主体30与最矮的该第二主体20的三个按摩体,组成高、中、矮的型态,各自有平面、边缘与端角可供使用者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以对肌肉、筋膜与穴道施加按摩,其中,最矮的第二主体20连结最高的第一主体10和次高的第三主体30,而且,在该***100的长度方向Y上,该第二主体20的长度是比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更长,如此,当使用者利用位于两端的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进行按摩时,该第二主体20即可发挥平衡稳定该***100的作用与提供使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施力的力臂距离。
四、本实用新型的***100位于两端的最高的该第一主体10与次高的该第三主体30,可供使用者同时进行多点的按摩,如此,在多点同时施力的状态下,除了可提高按摩效果的覆盖面积之外,在使用者利用杠杆原理施力时(例如图9所示的类似叉状的型态),该第一主体10或该第三主体30更可对使用者提供偏心剪力(Eccentric Shear Force)的反作力,相较于现有按摩器只能形成单点同心绕圈施力(single-point concentric circularmanipulation)或单点正向施力(single-point normal manipulation),本实用新型的***100可大幅降低二次性和扩大性的肌肉痉挛被触发的风险,而提高按摩时的安全性与按摩效果的持久性。
五、本实用新型的***100在翻转不同角度后,在结构上可提供使用者夹不同锐角角度与钝角角度的边角变化,及不同的几何高度的变化,供使用者灵活应用,以便于使用者施加不同强度、深度与集中度的按摩效果,例如,如图12所示,当该***100绕该长度方向Y旋转90度使用时,使用者即可利用相邻的第二底面21与第二侧斜面23,所形成的尖锐的边角作为施力的反作用点,此尖锐的边角适合做跨肌纤维与筋膜的横向刮拨,此时,该第一主体10朝下的其中一第一侧面13,及共线的该第一稳定边缘16与该第二稳定边缘25并可形成稳固的支撑。
六、本实用新型的***100的第二主体20的容置槽241可供放置加热后的红豆、活性碳、发热石、香氛精油等物品,以在按摩时产生更佳的舒压或保健作用。
参阅图13、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第二主体20的第二顶面22是呈倾斜状,并从该第三主体30朝该第一主体10在该高度方向Z上降低高度,且该第二顶面22在该横方向X上的顶宽度W1从该第三主体30朝该第一主体10递增。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可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参阅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内端面14是呈阶梯状,该第二主体20的每一第二侧斜面23是呈阶梯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第三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当然也可采用只让该第一主体10的第一内端面14呈阶梯状的设计,或者,采用只让该第二主体20的每一第二侧斜面23呈阶梯状的设计。
如此,该第三实施例除了可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之外,并可产生更多的边缘与端角供使用者进行按摩。
参阅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第四实施例还包含一外衬套50,该外衬套50用于容置该第一主体10、该第二主体20与该第三主体30。
如此,该第四实施例除了可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之外,借由可拆卸的该外衬套50,并可在按摩时适度减缓刚性材质的该第一主体10、该第二主体20与该第三主体30,对于皮肤所造成的摩擦伤害,也可便于清洗,达到卫生保健的使用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不但可让使用者在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以身体的重力利用杠杆原理,有效地进行施力,且可供多角度静置使用,以巧妙地嵌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地进行不同的按摩手法,而位于两端的该第一主体10与该第三主体30,更可供使用者同时进行多点的按摩,以提高按摩效果的覆盖面,并对使用者提供偏心剪力的反作用力,此外,在翻转不同角度后,在结构上可提供使用者不同的锐角与钝角的变化,及不同的几何高度的变化,供使用者灵活应用,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只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包含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及第三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底面、在高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一顶面,及在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交的横方向上相反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衔接处形成两个第一稳定边缘;
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长度方向相交于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横方向,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第二顶面,及在所述横方向上相反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两个第二侧斜面,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顶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底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底宽度,所述第二侧斜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衔接处形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稳定边缘的两个第二稳定边缘,每一第二稳定边缘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稳定边缘共线;及
所述第三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顶面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远离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三顶面,所述第三顶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顶面但是低于所述第一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底面互相连接,并配合形成呈矩形的共同外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外端面,所述第二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侧斜面之间,所述第二外端面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还包括在所述横方向上相反设置并与所述第三顶面连接的两个第三侧面、第三内端面,及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三内端面的第三外端面,所述第三内端面与所述第三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三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外端面连接,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主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的第三内端面从所述第三顶面朝下并朝内倾斜,每一第三侧面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连接,并且其倾斜度对应于各自对应的第二侧斜面的倾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面是呈水平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面是呈倾斜状,并从所述第三主体朝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降低高度,且所述第二顶面在所述横方向上的顶宽度从所述第三主体朝所述第一主体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第一内端面,及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反于所述第一内端面的第一外端面,所述第一内端面与所述第一外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内端面从所述第一顶面朝下并朝内倾斜,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内端面朝内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内端面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主体的每一第二侧斜面是呈阶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含外衬套,所述外衬套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
CN202220828010.4U 2022-04-12 2022-04-12 *** Active CN217886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010.4U CN217886540U (zh) 2022-04-12 2022-04-12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010.4U CN217886540U (zh) 2022-04-12 2022-04-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6540U true CN217886540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8010.4U Active CN217886540U (zh) 2022-04-12 2022-04-12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6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86540U (zh) ***
CN210124991U (zh) 瑜珈滚筒按摩结构
KR20110000296U (ko) 발마사지기
CN208611297U (zh) 便携式按摩康复器
CN202682305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KR200418237Y1 (ko) 전신 마사지 및 지압구
TWM632150U (zh) ***
CN217908308U (zh) 按摩板
KR20200001043U (ko) 척추 마사지구
KR102245779B1 (ko) 기능성 마사지구
JP3130859U (ja) スクレーピング療法用多機能マッサージ器
KR200496911Y1 (ko) 마사지 기구
CN211835281U (zh) 一种手持式脊椎按摩器
TWM630733U (zh) 按摩板
JP7482304B1 (ja) 孫の手を改善した背痒み対処器具
CN109498411B (zh) 一种膝部按摩器
CN203954547U (zh) 健走杖握把结构
CN210991745U (zh) 一种简易型板式经络穴位按摩器
TWM546216U (zh) 筋絡***結構
KR200212259Y1 (ko) 휴대가 용이한 지압구
KR200328953Y1 (ko) 지압구
CN106214442A (zh) 刮痧棒和身体经络疏通***
JP3185338U (ja) 押圧健康杖
JP2523554Y2 (ja) グリップ万能ツボ圧器
JPH014307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