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6259U - 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259U
CN217876259U CN202222047300.8U CN202222047300U CN217876259U CN 217876259 U CN217876259 U CN 217876259U CN 202222047300 U CN202222047300 U CN 202222047300U CN 217876259 U CN217876259 U CN 217876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water
air duct
atomizing
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73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何振斌
胡华诚
王阳阳
张旭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73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25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6417 priority patent/WO202401206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和加湿组件,箱体组件形成有用于存水的腔体,加湿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可拆分地安装于箱体组件,加湿组件包括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雾化部件用于对腔体内的水进行雾化以形成水雾,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水雾流向室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加湿装置中带电的功能部件被集成为一体作为加湿组件,该加湿组件可以与用于存水的箱体组件完全分离,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清理水箱而无需避开带电部件,且避免加湿装置中的带电部件在用户清理的过程中进水,延长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加湿装置中通常需要设置风机、震荡片等带电的功能部件,而为了保障加湿装置的水雾足够清洁,用户需要经常清理加湿装置的水箱。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很多被设置在水箱中,导致用户清理水箱时需要避开这些带电部件,清理麻烦,且容易清理不彻底。并且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也容易在用户清理水箱的过程中进水,导致损坏,降低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易于清洁,使用寿命长的加湿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箱体组件,形成有用于存水的腔体;以及,
加湿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可拆分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所述雾化部件用于对所述腔体内的水进行雾化以形成水雾,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水雾流向室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部件用于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雾化部件输送气流,并在所述气流到达所述雾化部件后,驱动所述水雾沿第二方向流向室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机部件的径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的风道壁,所述风道壁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室内的风道,以使得所述水雾沿所述风道流向所述室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壁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上端,所述雾化部件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下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送风段和第二送风段,所述第一送风段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段的出风口均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上端,所述风机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段的入风口处,所述第一送风段和所述第二送风段的邻接处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下端,且设有所述雾化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第二送风段,且位于所述雾化部件上方,所述导流圈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件包括震荡片,
所述震荡片的内径为R,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1.1R,且小于等于1.5R;和/或,
所述导流圈的底部与所述震荡片上侧的间距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40mm;和/或,
所述通孔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圈的上侧凸设多个引流筋,多个所述引流筋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呈间隔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筋的个数大于等于4个,且小于等于9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组件包括水箱和盖体,所述水箱形成上侧开口的所述腔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水箱的上侧,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风道,以使得所述水雾通过所述出雾口流向所述室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口呈长形,所述出雾口的宽度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7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件和所述出雾口之间设有隔雾件,所述隔雾件处的雾道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所述隔雾件在所述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0.5S。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夹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水箱之间,且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腔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主腔体和副腔体,所述主腔体和所述副腔体之间设有阀体组件,所述盖体对应所述主腔体上方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湿组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副腔体,所述出雾口位于所述副腔体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和加湿组件,箱体组件形成有用于存水的腔体,加湿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可拆分地安装于箱体组件,加湿组件包括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雾化部件用于对腔体内的水进行雾化以形成水雾,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水雾流向室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加湿装置中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被集成为一体作为加湿组件,该加湿组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用于存水的箱体组件完全分离,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清理水箱而无需避开带电部件,且避免加湿装置中的带电部件在用户清理的过程中进水,延长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湿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湿装置在上下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盖体下侧的正视图;
图6为图4中盖体上侧的正视图;
图7为图3中导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导流圈上侧的正视图;
图9为图1中加湿装置在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80656740000031
Figure BDA000378065674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现有技术中,加湿装置中通常需要设置风机、震荡片等带电的功能部件,而为了保障加湿装置的水雾足够清洁,用户需要经常清理加湿装置的水箱。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很多被设置在水箱中,导致用户清理水箱时需要避开这些带电部件,清理麻烦,且容易清理不彻底。并且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也容易在用户清理水箱的过程中进水,导致损坏,降低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加湿装置100。所述加湿装置100包括箱体组件10和加湿组件30,所述箱体组件10形成有用于存水的腔体20,所述加湿组件30可分离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组件10的具体形状和材质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形成所述腔体20,所述腔体20内能够储存水即可。所述加湿组件30用于将所述腔体20内的存水转化为水雾,并将所述水雾喷向室内,以改善室内空气湿度,使室内人员感受舒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加湿组件30能够作为一个整体从所述箱体组件10拆分,具体地所述加湿组件30包括一体设置或相互连接的风机部件31和雾化部件32,所述雾化部件32用于对腔体20内的水进行雾化以形成水雾,所述风机部件31用于驱动水雾流向室内。所述雾化部件32的种类不作限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件32包括震荡片,所述震荡片用于进行超声震荡以产生水雾。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件32还可以是冷蒸发或热蒸发型雾化器。所述风机部件31主要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加湿装置100在工作时,所述雾化部件32产生水雾,而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产生气流,以将所述腔体20内的水雾吹出所述腔体20,吹向室内,从而增加所述室内的水分含量,提升室内空气湿度。
所述雾化部件32和所述风机部件31一体设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一体成型设置,还可以是多个部件粘接成为一体。只要所述加湿组件30整体能钩通过易于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箱体组件10,例如所述加湿组件30可以卡接于所述箱体组件10,从而所述加湿组件30能够作为一个整体从所述箱体组件10上拆分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100中的所述风机部件31和所述雾化部件32这些带电的功能部件被集成为一体作为加湿组件30,该加湿组件30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用于存水的箱体组件10完全分离。用户在需要清理所述箱体组件10时,只需要方便地将所述加湿组件30整体从所述箱体组件10上拆卸下来,就能够轻松且彻底地清理所述水箱11组件,而无需避开雾化部件32或风机部件31这些带电部件,并且能够避免加湿装置100中的带电部件在用户清理水箱11组件的过程中进水,从而延长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风机部件31用于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雾化部件32输送气流,并在所述气流到达所述雾化部件32后,驱动所述水雾沿第二方向流向室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机部件31的径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如此,所述水雾的流动方向与所述风机部件31的出风方向不同,水雾基本不会回流到所述风机部件31处,从而保障所述风机部件31干燥,不容易受水雾影响损坏,可靠性更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由上向下,而所述第二方向由下向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机部件31的径向。所述风机部件31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部件31为离心风机,从而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大的送风量。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加湿组件30还包括连接所述风机部件31和雾化部件32的风道壁33,所述风道壁33形成用于连通所述腔体20和所述室内的风道330,以使得所述水雾沿所述风道330流向所述室内。可以理解,为了使所述雾化部件32对所述腔体20内的存水进行雾化而产生的水雾顺利地流向室内,所述加湿装置100应具有风道330。所述风机部件31工作时产生的气流沿所述风道330流动,带动所述水雾沿所述风道330流动,所述风道330具有连通所述室内的出口,以使得所述水雾沿所述风道330被吹向室内。所述风道壁33的结构和材质不作限制,只要能够构成连通所述室内的所述风道330即可,所述风道330应连通所述腔体20和/或具有供所述水雾进入所述风道330的入口,所述风道330内的水雾在所述风机部件31工作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被吹向室内。由于所述风机部件31的所述产生的风压,所述水雾能够被送到离所述加湿装置100较远的地方,使得室内湿度能够快速、大范围上升。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壁3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风机部件31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上端,所述雾化部件32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方向及方位性的描述,仅针对所述加湿装置100在安装完毕后,正常使用时的状态,而不包括所述加湿装置100在生产、运输、及安装销售等过程中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指大致平行于重力的方向。横向指与所述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所述箱体组件10内的水由于重力作用,一般位于所述箱体组件10的下端位置,因而所述雾化部件32也应设于所述箱体组件10下端的位置,以方便接触所述箱体内的存水,将所述箱体内的存水转化为水雾。而所述风机组件只要设置于能够向所述风道330内输送气流,使得所述风道330内产生风压的位置即可。为了延长所述风机组件的使用寿命,所述风机部件31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上端,所述雾化部件32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下端,使得所述风机部件31被设置在离产生水雾的区域较远的地方,使得所述雾化部件32产生的水雾不容易流入所述风机部件31中。可以理解,所述风机部件31通常设置有电机等精密带电部件,这些部件若接触水雾受潮,则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或造成所述加湿装置100工作不稳定。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部件31位于所述雾化部件32上方,一方面距离所述水雾产生的区域较远,另一方面离所述箱体组件10中的存水较远,从而能够降低所述风机部件31受潮故障的几率,从而延长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使得所述加湿装置100工作稳定。
所述风道壁33整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其形状不作限制,优选,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风道壁33整体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的所述风道壁33中形成所述风道330,而所述风机部件31连接于所述风道壁33上端,优选与所述风道壁33螺接,所述加湿部件连接于所述风道壁33下端,优选也与所述风道壁33螺接。所述雾化部件32所述产生的水雾,在所述风机部件31产生的气流作用下沿所述风道330流动,从而流向室内。并被送到离所述加湿装置100较远的地方,使得室内湿度能够快速、大范围上升。
所述风道330的具体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连通室内,并且所述风机部件31产生的气流和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都能够进入所述风道330即可。优选所述加湿装置100的出雾口101位于所述加湿装置100上方,为了分开所述出雾口101和所述风机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风道330包括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送风段331和第二送风段332,所述第一送风段331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的出风口均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上端,所述风机部件31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的入风口处,所述第一送风段331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的邻接处位于所述风道壁33的下端,且设有所述雾化部件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风段331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大致呈并排设置,优选所述风道壁33具有上下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之间。其中,所述风机部件31位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段入风口处,并从上向下向所述第一送风段331输送气流。而所述雾化部件32位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和所述第二送风段332的邻接处,气流在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流向所述第二送风段332的过程中,遇到所述水雾,并带动所述水雾沿所述第二送风段332从下向上输送,最终从所述出雾口101吹出,吹向室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部件31产生的气流经过第一送风段331后才遇到水雾,并且沿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间隔开的第二送风段332将水雾送走。如此,水雾很难进入第一送风段331,接触到所述风机部件31。更由于所述第一送风段331整体上下延伸,无论是水雾,还是所述箱体组件10内的存水,都很难沿所述第一送风段331流向所述风机部件31,如此能够很好地隔开所述风机部件31和存水或水雾,进而保持所述风机部件31干燥,提升所述风机部件31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延长所述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和图8,所述加湿装置100还包括导流圈40,所述导流圈40设于所述第二送风段332,且位于所述雾化部件32上方,所述导流圈40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圈40设置在水雾震荡传递的路径上,其形状为圆环状,在所述雾化部件32工作时,起到了聚拢水雾,减小内部流动损失,提高加湿量的作用。并且,所述导流圈40还能够接到上方所述水雾聚集所产生的水滴,避免水滴直接滴向所述雾化部件32处的水面,影响所述雾化部件32工作。还能够减轻水滴滴向水面所产生的滴水声。
可以理解,所述通孔41的大小应道被设置在合适的范围,若所述通孔41过小,可能导致影响所述水雾的流速,导致水雾无法被顺畅地送到离所述加湿装置100较远的地方,而是聚集在出雾口101,影响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效果。而若所述通孔41被设置得过大,又无法起到很好的聚拢作用,无法减小内部流动损失,提高加湿量。因而,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雾化部件32包括震荡片,所述震荡片的内径为R,所述通孔41的内径R1大于等于1.1R,且小于等于1.5R,从而所述通孔41很好地减小内部流动损失,提高加湿量,又不会明显降低所述水雾的流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件32包括震荡片,所述导流圈40的底部与所述震荡片上侧的间距H1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40mm,如此,所述导流圈40不会因为设置的过低导致影响所述水雾的流动,又不会因为设置得过高而无法起到聚拢作用。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H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如此,水雾在该高度范围内能很好地被聚拢且继续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实施或结合实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为了进一步地减轻所述水雾聚集产生水滴的滴水声,所述导流圈40的上侧凸设多个引流筋42,多个所述引流筋42沿所述通孔41的周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引流筋42的形状不作限制,只要能够降低水滴的流速即可,如此,使得所述水滴产生的滴水声减轻,提升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8,各所述引流筋42呈条状,各所述引流筋4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通孔41的周向延伸。所述引流筋42的数量最好大于等于4个,且小于等于个,从而能够更好地降低大颗粒水滴的流速,使得所述水滴产生的滴水声减轻,提升所述加湿装置100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所述箱体组件10包括水箱11和盖体12,所述水箱11形成上侧开口的所述腔体20,所述盖体12盖设于所述水箱11的上侧,所述盖体12上形成有出雾口101,所述出雾口101连通所述风道330,以使得所述水雾通过所述出雾口101流向所述室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口101也可以形成于所述加湿组件30。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口101设于所述盖体12,而所述盖体12盖设于所述水箱11上侧的开口,起到保护所述水箱11,以避免所述水箱11内的存水洒出,减少所述水箱11内落入杂质的情况。使得所述水箱11内存水水质更好,适于被雾化加湿。当需要清理所述水箱11时,可以打开所述盖体12,倒出存水,方便地清理。需要加水时,也可以打开所述盖体12进行加水操作。
所述出雾口101的形状和尺寸不作限制。可以理解,所述出雾口101的尺寸若设置得过大,容易导致出雾高度不够,所述加湿装置100长时间运行后,水雾容易打湿所述出雾口101四周。而若所述出雾口101的尺寸过小,则所述出雾口101处形成水膜,导致所述水雾无法送出。因而,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出雾口101呈长形,具体地可以呈长条形,例如呈长方形等。所述出雾口101的宽度D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7mm。在该尺寸范围内,水雾能够顺畅地从所述出雾口101流出,同时具有较高的出雾高度,水雾不容易打湿所述加湿装置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雾口101的最小内径为所述出雾口101在出雾方向上截面的最小尺寸。所述出雾口101优选呈长形,所述出雾口101短边方向的内径为所述出雾口101的最小内径。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中,所述雾化部件32和所述出雾口101之间设有隔雾件50,所述隔雾件50处的雾道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所述隔雾件50在所述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0.5S。所述隔雾件50处的雾道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指水雾通过所述隔雾件50处的总的截面积,所述隔雾件50起到打散所述水雾的的作用,从而降低出雾口101大颗粒水滴占比,避免所述加湿装置100工作时大颗粒的水雾打湿其放置区域四周。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加湿组件30夹设于所述盖体12和所述水箱11之间,且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腔体20。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清理所述水箱11时,可以将所述盖体12拆卸,就可以拿出所述加湿组件30,然后对所述盖体12和所述水箱11轻松地清洗。
优选,所述盖体12上还开设有加水口102,如此在向所述水箱11加水时,无需打开所述盖体12,操作更加便利。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腔体20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主腔体21和副腔体22,所述主腔体21和所述副腔体22之间设有阀体组件60,所述盖体12对应所述主腔体21上方设有加水口102,所述加湿组件30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副腔体22,所述出雾口101位于所述副腔体22上方。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腔体21内可以存储较多的水,而所述副腔体22内则可以通过所述阀体组件60控制,被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以方便所述雾化部件32对所述副水箱11中的水进行雾化,产生水雾。所述阀体组件6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60可以包括浮子,所述浮子设于所述副腔体22中,所述浮子的浮力变化带动所述阀体组件60打开或者关闭,从而通过浮力控制所述阀体组件60,从而使所述副腔体22中的水位被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进而便于所述雾化部件32工作,形成水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组件,形成有用于存水的腔体;以及,
加湿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可拆分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所述雾化部件用于对所述腔体内的水进行雾化以形成水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件用于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雾化部件输送气流,并在所述气流到达所述雾化部件后,驱动所述水雾沿第二方向流向室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机部件的径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风机部件和雾化部件的风道壁,所述风道壁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室内的风道,以使得所述水雾沿所述风道流向所述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壁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上端,所述雾化部件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送风段和第二送风段,所述第一送风段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段的出风口均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上端,所述风机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段的入风口处,所述第一送风段和所述第二送风段的邻接处位于所述风道壁的下端,且设有所述雾化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第二送风段,且位于所述雾化部件上方,所述导流圈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件包括震荡片,
所述震荡片的内径为R,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1.1R,且小于等于1.5R;和/或,
所述导流圈的底部与所述震荡片上侧的间距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40mm;和/或,
所述通孔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的上侧凸设多个引流筋,多个所述引流筋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呈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筋的个数大于等于4个,且小于等于9个。
10.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包括水箱和盖体,所述水箱形成上侧开口的所述腔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水箱的上侧,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风道,以使得所述水雾通过所述出雾口流向所述室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口呈长形,所述出雾口的宽度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7mm。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件和所述出雾口之间设有隔雾件,所述隔雾件处的雾道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所述隔雾件在所述上下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0.5S。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夹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水箱之间,且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腔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主腔体和副腔体,所述主腔体和所述副腔体之间设有阀体组件,所述盖体对应所述主腔体上方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湿组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副腔体,所述出雾口位于所述副腔体上方。
CN202222047300.8U 2022-07-15 2022-08-03 加湿装置 Active CN217876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7300.8U CN217876259U (zh) 2022-08-03 2022-08-03 加湿装置
PCT/CN2023/096417 WO2024012067A1 (zh) 2022-07-15 2023-08-17 加湿装置及阀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7300.8U CN217876259U (zh) 2022-08-03 2022-08-03 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259U true CN217876259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7300.8U Active CN217876259U (zh) 2022-07-15 2022-08-03 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2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067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阀体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067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阀体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4582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US10054322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EP3163189A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US10151499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106989466B (zh) 加湿净化装置
CN217876259U (zh) 加湿装置
US11549701B2 (en)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apparatus
EP3163192B1 (en)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apparatus
KR20170051234A (ko) 가습청정장치
CN113587295B (zh) 一种加湿器
US10267528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2121605A1 (zh) 雾化器风道结构、雾化器及消毒机器人
KR102462767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US10161644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215723836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5723834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105546704A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10179822U (zh) 产生负离子的雾化式设备
CN209935063U (zh) 一种液体雾化器雾化座
WO2024012067A1 (zh) 加湿装置及阀体组件
CN212157515U (zh) 一种具有消声功能的加湿器
JP2022541235A (ja) ボックスカバー、水ボックス、加湿装置及びブロー機器
CN219177880U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19177875U (zh) 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
CN211011767U (zh) 空气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