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1574U -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 Google Patents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1574U
CN217741574U CN202123383768.6U CN202123383768U CN217741574U CN 217741574 U CN217741574 U CN 217741574U CN 202123383768 U CN202123383768 U CN 202123383768U CN 217741574 U CN217741574 U CN 217741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upled
unit
circuit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37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众
张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37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1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1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1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包括:限流单元、稳压单元、使能单元以及钳位单元,其中:限流单元,与同步整流电路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以及稳压单元耦接,根据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的电压输出限流电流;稳压单元,与钳位单元耦接,接收限流电流以对稳压单元充电,稳压单元产生电压控制钳位单元导通,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电压检测单元,检测电源电压,输出检测结果;使能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接收检测结果,并输出使能信号;钳位单元,与使能单元耦接,接收使能信号,断开同步整流开关管栅极对地的连接。上述方案能够防止同步整流开关管误导通。

Description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背景技术
同步整流是采用通态电阻低的同步整流开关管(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的一种方法。同步整流开关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在导通时的伏安特性呈线性关系。使用同步整流开关管进行整流时,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与被整流电压的相位保持同步才能完成整流功能。
参照图1,给出了现有的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市电的火线L与零线N分别接入到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整流桥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变压器的第一原边绕组与第二原边绕组。在整流桥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滤波电容C1。在第一原边绕组上设置有吸收电路,用于吸收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由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以及第一二极管D1组成。在第二原边绕组上设置有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输出端与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控制端耦接,采样端与第四采样电阻R4的第一端耦接。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流源IP,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采样电阻R4的第一端。
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与地GND耦接,设置有同步整流开关管M2。通过开启比较器比较副边绕组端口电压VD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获得开启信号ON。通过关断比较器比较副边绕组端口电压VD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获得关断信号OFF。逻辑控制单元根据开启信号ON以及关断信号OFF,生成并输出控制信号PWM。控制信号PWM经由驱动电路后,得到驱动信号GATE(即驱动后的控制信号)并输出至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以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导通和断开。
图1中所示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中,原边功率开关管M1导通瞬间,同步整流控制器的电源电压VCC在未达到启动阈值电压的一段时间内,其内部逻辑尚未建立,同步整流开关管M2是不应该导通的。然而,此时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漏极(Drain)输入高电压VD,漏极与栅极(Gate)之间的寄生电容Cgd对栅极耦合,栅极电压相应升高。栅极电荷若未被及时释放,则可能会导致同步整流开关管M2误导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同步整流开关管存在误导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包括:限流单元、稳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使能单元以及钳位单元,其中:所述限流单元,与同步整流电路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以及稳压单元耦接,根据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的电压输出限流电流;所述稳压单元,与所述钳位单元耦接,接收所述限流电流,所述限流电流对所述稳压单元充电,所述稳压单元产生电压控制所述钳位单元导通,将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检测电源电压,输出检测结果;所述使能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输出使能信号;所述钳位单元,与所述使能单元耦接,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断开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栅极对地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稳压单元在所述电源电压未达阈值之前产生稳定电压,触发所述钳位单元导通;所述使能单元在所述电源电压达到阈值时,控制所述钳位单元断开。
可选的,所述限流单元包括:限流电阻以及续流二极管,其中:所述限流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其负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维持电容以及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维持电容,其第一端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维持电容的第二端耦接,其负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钳位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其栅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使能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其源极接地,其漏极与所述整流管的栅极耦接。
可选的,所述使能单元包括:使能电路以及第二NMOS管;其中,所述使能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使能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二NMOS管,其漏极与所述使能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其源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以及开启比较器、关断比较器、逻辑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开启比较器,其第一输入端输入副边端口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一参考电压,将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获取开启信号;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为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电压;所述关断比较器,其第一输入端输入所述副边端口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二参考电压,将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获取关断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输入所述开启信号以及所述关断信号,将所述开启信号与所述关断信号进行逻辑组合以获得控制信号;所述驱动单元,输入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并将驱动后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与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耦接,在所述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包括原边功率开关管、整流桥、滤波电路、变压器、吸收电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以及上述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整流桥,将输入的市电整流为高压直流电;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整流桥耦接,对所述高压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所述吸收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耦接,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以降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的电压峰值;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耦接,对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进行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耦接,对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进行同步整流;所述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与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以及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耦接,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以驱动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
可选的,所述整流桥,其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的火线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的地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滤波电路耦接在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且所述滤波电路的一个端口接地。
可选的,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三电阻,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所述第三电容,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
可选的,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以及第二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功率变换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流源以及第四采样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第一电流源,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四采样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采样端耦接,其第二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限流单元为稳压单元充电,稳压单元在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产生一稳定电压,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在电源电压达到预定电压之后,使能单元输出高电平使能信号,屏蔽钳位单元对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正常工作。由此,在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能够有效防止同步整流开关管存在误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中,可能会存在同步整流开关管误导通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限流单元为稳压单元充电,稳压单元在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产生一稳定电压,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在电源电压达到预定电压之后,使能单元输出高电平使能信号,屏蔽钳位单元对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正常工作。由此,在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能够有效防止同步整流开关管存在误导通。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可以包括:原边功率开关管M1、整流桥、滤波电路、变压器、吸收电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M2,以及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20。
在具体实施中,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可以与市电的火线L耦接,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可以与市电的零线N耦接。通过整流桥,可以将输入的市电整流为高压直流电。
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原边绕组,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原边绕组。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为整流桥的“+”输出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为整流桥的“-”输出端。
在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滤波电路。通过滤波电路对整流桥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波电路可以包括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滤波电容C1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并接地。
第一原边绕组上连接有吸收电路。吸收电路可以吸收变压器漏感能量,从而降低原边功率开关管M1关断时的电压峰值。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三电容C3,其中:
第一二极管D1,其阳极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阴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耦接;
第三电阻R3,其第二端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
第三电容C3,其第二端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
第二原边绕组上连接有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通过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对原边功率开关管M1进行控制。
变压器还包括第二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功率变换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一电流源IP以及第四采样电阻R4,其中:第一分压电阻R1,其第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其第二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耦接;
第二分压电阻R2,其第二端与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接地;
第一电流源IP,其第一端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第二端与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第一端耦接;
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其输出端与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控制端耦接;
第四采样电阻R4,其第一端与原边功率开关管M1的第二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采样端耦接,其第二端接地。
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可以通过VFB的内部基准电压与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的分压比,对其输出端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整;通过第四采样电阻R4对电流进行采样以控制功率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整流开关管M2适于对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进行同步整流。同步整流开关管M2设置在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接GND。
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与漏极耦接,均输入副边绕组的端口电压VD;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源极接地。
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20,与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以及变压器的复变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输出驱动信号GATE至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以驱动同步整流开关管M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20包括:开启比较器201、关断比较器202、逻辑控制单元203以及驱动单元204、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中:开启比较器201,适于将变压器的副边端口电压VD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进行比较以获取开启信号ON;关断比较器202,适于将变压器的副边端口电压VD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进行比较以获取关断信号OFF;逻辑控制单元203,适于将开启信号ON与关断信号OFF进行逻辑组合以获得控制信号PWM;驱动单元204,适于将控制信号PWM进行驱动,并将驱动后的控制信号(即驱动信号GATE)输出至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与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耦接,在电源电压VCC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电压为低电平。
在具体实施中,图2中所提供的原边功率开关管M1、整流桥、滤波电路、变压器、吸收电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M2、开启比较器201、关断比较器202、逻辑控制单元203以及驱动单元204等具体的实现及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在具体实施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可以包括限流单元101、稳压单元102、使能单元103、钳位单元104、电压检测单元105。
在具体实施中,限流单元101可以用于向稳压单元102供电;
稳压单元102在电源电压VCC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产生稳定电压,以控制钳位单元104,通过钳位单元104将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
电压检测单元105在检测到电源电压VCC达到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启动电压时,输出检测结果;
使能单元103,在接收到检测结果时,输出使能信号;
钳位单元104,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后,解除对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电压的钳位控制。
下面对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流单元101的输入端可以与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输入电压为VD;限流单元101的输出端可以与稳压单元102的输入端耦接。通过限流单元101,可以限制输入至稳压单元102的电流大小。
稳压单元102的输入端与限流单元101的输出端耦接。
使能单元103的输出端可以与限流单元101的输出端以及钳位单元104的输入端耦接。钳位单元104的输出端可以与驱动单元204的输出端、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控制端耦接。
电压检测单元105的输入端可以与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连接,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输出电源电压VCC。电压检测单元105的输出端与使能单元103的输入端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单元105在检测到电源电压VCC达到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启动电压时,输出检测结果,此时,检测结果可以为高电平。使能单元103在接收到高电平的检测结果后,生成高电平的使能信号并输出。反之,若电压检测单元105在检测到电源电压VCC未达到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启动电压时,无需输出检测结果,此时,使能单元103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故使能单元103的输出为低电平。
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第一端可以与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第二端可以接地GND。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口为变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源电压VCC。在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口与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有输出电容C2。
参照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中,限流单元101可以包括限流电阻R5以及续流二极管D2。通过限流单元101,可以限制相应支路中的电流大小,也即限制输入至稳压单元102的电流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流电阻R5与续流二极管D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串联连接。具体而言,限流电阻R5的第一端与限流单元101的输入端耦接,限流电阻R5的第二端与续流二极管D3的正极耦接。续流二极管D3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5的第二端耦接,续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稳压单元102的输入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稳压单元102可以包括维持电容C4以及稳压二极管D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维持电容C4与稳压二极管D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并联连接。具体而言,维持电容C4的第一端与稳压单元102的输入端耦接,维持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维持电容C4的第二端耦接,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与限流单元101的输出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钳位单元104可以包括第一NMOS管MN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钳位单元104包括第一NMOS管MN1时,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可以与限流单元101的输出端、使能单元103的输出端耦接,第一NMOS管MN1的源极接地,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驱动单元204的输出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使能单元103可以包括使能电路以及第二NMOS管MN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能电路的输入端可以与使能单元103的输入端耦接;使能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耦接。
第二NMOS管MN2的源极接地,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可以与使能单元103的输出端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整流开关管M2可以为NMOS管。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第一端为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漏极,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第二端为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源极,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控制端为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
参照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步整流电路的工作时序图。下面结合图2~图4,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电源电压VCC是由输出电容C2的充放电来实现,因此,电源电压VCC达到预定电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电源电压VCC未达到预定电压VCCon时,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处于悬空或者弱导通状态。在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导通后,原边绕组上产生电压,进而导致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上的电压迅速上升。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漏极(Drain)电压相应快速上升。限流单元101中的限流电阻R5以及续流二极管D3上生成限流电流,并输入至稳压单元102的维持电容C4。
稳压电容的维持电容C4的容值较小,能存储的电荷较少,通常在数个开关周期被充满,维持电容C4的第一端的电压VC1达到预设电压值。通过稳压二极管D3放电,维持电容C4上的电压VC1始终维持在预设电压值附近,且预设电压值大于第一NMOS管MN1的阈值电压。此时,第一NMOS管MN1导通,从而实现对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电压Vgate进行钳位。
当同步整流开关管M2正常工作后,无需对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继续进行电压钳位,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输入高电平的使能信号EN,第二NMOS管MN2导通。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电压被下拉,第一NMOS管MN1关断,从而屏蔽同步整流开关管M2的栅极的电压钳位。
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输入的高电平的使能信号EN,是在电源电压VCC达到预定电压后生成的,且驱动信号也是在电源电压VCC达到预定电压后生成。
在具体实施中,使能信号EN与驱动信号可以由同步整流控制器生成并输出。电源电压VCC为同步整流控制器的电源。当电源电压VCC达到预定电压时,同步整流控制器生成使能信号并输出至使能单元103,生成驱动信号并输出至驱动单元10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定电压为同步整流启动电压点(又称为启动阈值电压),也即同步整流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具体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其具体的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应参照图2及图3,此处不做赘述。
由此可见,当同步整流电路的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时,也即同步整流电路未正常工作时,通过稳压单元产生一稳定电压,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在电源电压达到预定电压之后,使能单元输出高电平使能信号,屏蔽钳位单元对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正常工作。由此,通过钳位单元将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能够有效防止同步整流开关管存在误导通。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流单元、稳压单元、使能单元、电压检测单元以及钳位单元,其中:
所述限流单元,与同步整流电路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以及稳压单元耦接,根据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的电压输出限流电流;
所述稳压单元,与所述钳位单元耦接,接收所述限流电流,所述限流电流对所述稳压单元充电,所述稳压单元产生电压控制所述钳位单元导通,将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钳位在低电平;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检测电源电压,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使能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输出使能信号;
所述钳位单元,与所述使能单元耦接,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断开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栅极对地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在所述电源电压未达阈值之前产生稳定电压,触发所述钳位单元导通;所述使能单元在所述电源电压达到阈值时,控制所述钳位单元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包括:限流电阻以及续流二极管,其中:
所述限流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其负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维持电容以及稳压二极管,其中:
所述维持电容,其第一端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维持电容的第二端耦接,其负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其栅极与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使能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其源极接地,其漏极与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耦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单元包括:使能电路以及第二NMOS管;其中,所述使能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使能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二NMOS管,其漏极与所述使能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其源极接地。
7.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以及开启比较器、关断比较器、逻辑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开启比较器,其第一输入端输入副边端口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一参考电压,将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获取开启信号;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为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口电压;
所述关断比较器,其第一输入端输入所述副边端口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二参考电压,将所述副边端口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获取关断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输入所述开启信号以及所述关断信号,将所述开启信号与所述关断信号进行逻辑组合以获得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单元,输入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并将驱动后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
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与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耦接,在所述电源电压未达到预定电压之前,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电压为低电平。
8.一种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功率开关管、整流桥、滤波电路、变压器、吸收电路、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以及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整流桥,将输入的市电整流为高压直流电;
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整流桥耦接,对所述高压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吸收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耦接,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以降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的电压峰值;
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耦接,对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进行控制;
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耦接,对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进行同步整流;
所述功率变换电源的驱动电路,与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以及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耦接,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栅极以驱动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其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的火线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的地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耦接在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且所述滤波电路的一个端口接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
所述第三电阻,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
所述第三电容,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耦接。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变换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以及第二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功率变换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流源以及第四采样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耦接;
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口接地;
所述第一电流源,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口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
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
所述第四采样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原边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的采样端耦接,其第二端接地。
CN202123383768.6U 2021-12-29 2021-12-29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Active CN217741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768.6U CN217741574U (zh) 2021-12-29 2021-12-29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768.6U CN217741574U (zh) 2021-12-29 2021-12-29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1574U true CN217741574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3768.6U Active CN217741574U (zh) 2021-12-29 2021-12-29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15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286A (zh) * 2023-08-21 2023-09-15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286A (zh) * 2023-08-21 2023-09-15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16760286B (zh) * 2023-08-21 2024-02-02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8118B2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185484B (zh) 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20140078788A1 (en) Synchronous rectifying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isolate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N101141095B (zh) 具有反向电流抑制器的同步整流顺向转换器
US20140133200A1 (en) Clamp snubber circuit and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the same
US9160234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213846230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CN112067886A (zh)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的电流检测电路
CN201440636U (zh) 开关电源中功率开关管最大导通占空比的限制电路
CN103997295A (zh) 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
CN217741574U (zh) 功率变换电源及其驱动电路、同步整流开关管的钳位电路
CN102497101B (zh) 一种自激式Buck电路
CN203942450U (zh) 反激变换器的软开关电路
CN113726166B (zh) 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47321B1 (ko) 플라이백 스위칭 전원회로 및 그 회로를 응용하는 백라이트 구동장치
CN218829653U (zh) 一种可自由设定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的大功率igbt变流器
CN208489798U (zh) 自适应调整驱动电压的同步整流控制器及使用其的电路
CN213990523U (zh) 一种同步整流装置
CN100389535C (zh) 同步整流开关电源装置
CN216216520U (zh) 一种用于同步整流的高压供电控制***
CN113541501B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及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控制方法、电路
US20150162839A1 (en) Flyback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backlight driv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3027822U (zh) 开关电源恒流电路、开关电源芯片及关断电路
US8564974B2 (en) Switching power source apparatus
CN210536518U (zh) 高压辅助电源及高压辅助电源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