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8667U -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8667U
CN217648667U CN202220676291.6U CN202220676291U CN217648667U CN 217648667 U CN217648667 U CN 217648667U CN 202220676291 U CN202220676291 U CN 202220676291U CN 217648667 U CN217648667 U CN 217648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body
stop
track
sensor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62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斌祥
蒋志辉
朱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San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San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San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San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62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8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8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8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其中,提升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沿所述斗体的升降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与所述斗体之间,并适于检测所述斗体与所述轨道在所述升降方向的相对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因误检导致的斗体冲顶或者钢丝绳反向缠绕等故障,有效地提高了提升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的骨料输送主要有斜皮带上料和提升机上料两种方式。采用提升机上料方式的混凝土搅拌站具有设备体积小和安装转场方便的优势,因此倍受场地受限的用户的青睐。由于提升机上料为重载启动,同时,提升机的斗体带料运行,如果运行保护措施不完善,一旦发生斗体冲顶或坠落,将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现有的提升机是通过安装在轨道侧面上的传感器来实现启停和保护的。但由于斗体在轨道内运行时通常会左右摆动,当斗体摆动的幅度较大时,会超出轨道侧面的传感器的感应距离,这使得斗体运行到与传感器所对应的位置处时,容易出现传感器因无法感应而无法发出相应的信号,导致斗体冲顶或钢丝绳放空后反向缠绕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提升机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用于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包括轨道和沿所述轨道升降的斗体,所述提升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沿所述斗体的升降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与所述斗体之间,并适于检测所述斗体与所述轨道在所述升降方向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斗体在所述轨道的上停止位和/或下停止位处。
可选地,所述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限位机构处且位于所述斗体的侧方,并适于检测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斗体在水平方向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一感应板,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和所述第一感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和所述斗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板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顶端,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设置在所述斗体朝向所述第一感应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停止传感器,所述停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侧壁处。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停止传感器朝向所述斗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停止传感器通过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轨道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停止传感器与所述斗体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异常处理机构;所述异常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通信连接,和/或,所述异常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通信连接,和/或,所述异常处理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通信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搅拌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来监测斗体沿升降方向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这样,可以在提升机的控制***中预先设定斗体停靠在轨道的停止位时斗体与轨道的相对位置,然后将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斗体与轨道的相对位置与***中设定的相对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斗体是否运行至停止位,进而可以在判断出斗体运行至停止位时控制卷扬机停止工作,以使斗体停靠在轨道上的停止位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以避免斗体实际已到达停止位而停止传感器因斗体摆动而无法检测其已到达停止位,进而因误检导致的斗体冲顶或者钢丝绳反向缠绕等故障,有效地提高了提升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保障作业过程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升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升机监测装置的另一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轨道;2、斗体;3、限位机构;31、上停止传感器;32、下停止传感器;33、上极限传感器;34、下极限传感器;35、中间传感器;4、第一检测机构;41、第一测距模块;42、第一感应板;5、第二检测机构;51、上测距模块;52、下测距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的Z轴表示竖直方向,也就是上下位置,且Z轴的正向(即Z轴的箭头指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附图中的Y轴表示为前后位置,且Y轴的正向代表前侧,Y轴的反向代表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及Y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用于提升机,提升机包括轨道1和沿轨道1升降的斗体2,提升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4;第一检测机构4沿斗体2的升降方向设置在轨道1与斗体2之间,并可以检测斗体2与轨道1在所述升降方向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斗体2沿轨道1所进行的升降运动通常是由卷扬机驱动的,卷扬机的钢丝绳一端连接至斗体2上,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的滚筒上,卷扬电机在得电时驱动滚筒转动以收放钢丝绳,从而驱动斗体2沿轨道1上升或下降,并在断电时停止工作,从而使斗体2停靠在轨道1上。第一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斗体2在轨道1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监测斗体2在轨道1上的运行位置。第一检测机构4可以是超声测距模块,此时,第一检测机构4设置在斗体2和轨道1中的一个上;第一检测机构4也可以是激光测距模块,此时,激光测距模块的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感应板可以分别设置在斗体2和轨道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4来监测斗体2沿升降方向在轨道1上的运行位置,这样,可以在提升机的控制***中预先设定斗体2停靠在轨道1的停止位时斗体2与轨道1的相对位置,然后将第一检测机构4检测到的斗体2与轨道1的相对位置与***中设定的相对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斗体2是否运行至停止位,进而可以在判断出斗体2运行至停止位时控制卷扬机停止工作,以使斗体2停靠在轨道1上的停止位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以避免出现斗体2实际已到达停止位而停止传感器因斗体2摆动而无法检测其已到达停止位,进而因误检导致的斗体2出冲顶或者钢丝绳反向缠绕等故障,有效地提高了提升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保障作业过程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设置于斗体2在轨道1的上停止位和/或下停止位处。
具体地,斗体2在轨道1上具有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斗体2沿轨道1在上停止位与下停止位之间进行升降运动,而前述以及后文中所提及的停止位指的是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限位机构3可以是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限位功能的构件,例如限位板、限位凸起等,也可以是通过接触感应或光电感应来实现限位功能的电气元件,比如停止传感器或限位开关等。
这样,当斗体2沿轨道1向上运行至上停止位时,斗体2可以在设置于该处的限位机构3的作用下停靠在轨道1上,而不会继续上升,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斗体2冲顶或反向缠绕等故障,同理,当斗体2沿轨道1向下运行至下停止位时,斗体2可以在设置于该处的限位机构3的作用下停靠在下停止位处,而不会继续下降,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斗体2坠落或者钢丝绳放空后反向缠绕等故障,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提升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5,第二检测机构5设置于限位机构3处且位于斗体2的侧方,并适于检测限位机构3与斗体2在水平方向的间距。
具体地,第二检测机构5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检测机构4相同,也可以不同,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限位机构3和第二检测机构5均设置在轨道1上,并位于在斗体2的同一侧,且限位机构3和第二检测机构5在上停止位和/或下停止位处成对设置。也就是说,上停止位处设有限位机构3和第二检测机构5,和/或,下停止位处设有限位机构3和第二检测机构5。同时,第二检测机构5与限位机构3沿斗体2的升降方向并排设置,或者第二检测机构5设置在限位机构3朝向斗体2的一侧并与限位机构3相接触,以使得限位机构3与斗体2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也是第二检测机构5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这样,第二检测机构5可以通过检测其与斗体2的水平间距来间接检测限位机构3与斗体2在水平方向的间距。由于提升机的斗体2是沿轨道1进行升降运动,故斗体2的升降方向也是轨道1的长度方向,而第二检测机构5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指的是第二检测机构5与斗体2在轨道1的宽度方向上的间距。当斗体2与限位机构3之间的水平间距处于正常间距范围内时,即水平间距小于预设值时,斗体2到达相应的停止位后限位机构3可以正常指示斗体2已到达停止位;当斗体2因摆动而导致斗体2与限位机构3之间的水平间距超出正常间距范围,或者限位机构3发生损坏时,斗体2到达相应的停止位后限位机构3无法正常指示斗体2已到达停止位。
这样,通过设置第二检测机构5来监测其与斗体2的水平间距,从而间接监测限位机构3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在限位机构3没有正确指示斗体2已到达停止位时,可以通过第二检测机构5所获得的水平间距来进一步判断是斗体2发生摆动而导致的还是限位机构3发生损坏而导致的,从而可以给维修提供了方向。
可选地,提升机监测装置还包括异常处理机构,异常处理机构通常设置在提升机的操作台上;异常处理机构与第二检测机构5通信连接,和/或,异常处理机构与第一检测机构4通信连接,和/或,异常处理机构分别与第一检测机构4和限位机构3通信连接。其中,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若异常处理机构与第二检测机构5通信连接,则异常处理机构可以在第二检测机构5检测到限位机构3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预设距离时执行异常处理操作。其中,预设距离为设计人员根据经验和/或相关工艺文件预先设定的距离参数,并被事先设置在提升机的控制***中,同时,预设距离通常大于提升机出厂时斗体2与限位机构3之间的初始间距,即预设距离的设定是允许斗体2做小幅度的摆动;而异常处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或切断电源等保护操作。这样,当第二检测机构5检测到其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预设距离时,可以利用异常处理机构执行例如发出警报或切断电源等保护操作来避免冲顶及钢丝绳反绕等故障,同时也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第二检测机构5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从而更加直观地给提升机的维护提供了维修方向,进而提高了维修效率。
若异常处理机构与第一检测机构4通信连接,则异常处理机构可以在第一检测机构4检测到斗体2在上停止位与下停止位之间的不包含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的任一位置处的停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长时,执行异常处理操作。这样,可以预先在控制***内设定斗体2在轨道1上的允许停留时间,即预设时长,当斗体2在运行过程中在轨道1上某一位置处(不包括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停留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异常处理机构则会执行例如报警或切断电源等保护操作,从而避免出现拉断钢丝绳引发掉斗故障。
若异常处理机构分别与第一检测机构4和限位机构3通信连接,且限位机构3用于检测斗体2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则异常处理机构可以在第一检测机构4和限位机构3中的一个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预设位置且另一个未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预设位置时,执行异常处理操作,其中,预设位置为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也就是说,当第一检测机构4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预设位置,且限位机构3未检测到斗体2位于预设位置时,即第一检测机构4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相应的停止位,但限位机构3没有发出斗体2位于预设位置的信号,或者,当限位机构3检测到斗体2位于预设位置,且第一检测机构4未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预设位置时,异常处理机构则会执行例如报警或切断电源等保护操作,从而避免出现冲顶及钢丝绳反绕等故障。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检测机构4包括第一测距模块41和第一感应板42,第一测距模块41和第一感应板42分别设置在轨道1和斗体2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机构4采用激光测距原理来检测斗体2与轨道1在斗体2升降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具体地,轨道1与斗体2中的一个设有第一测距模块41,另一个设有第一感应板42,第一测距模块41通常为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其与第一感应板42在斗体2的升降方向上的间距,而该间距也相当于是斗体2与第一感应板42之间的间距。同时,提前在提升机的控制***内设置斗体2运行至不同位置(比如斗体2运行至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时斗体2与第一感应板42之间的距离值。这样,在斗体2运行至相应位置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测距模块41检测到的距离值与***内提前设定的距离值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判断出斗体2在轨道1上的具体运行位置,进而实现斗体2在轨道1上运行位置的检测,还简化了第一检测机构4的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且容易实现。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感应板42设置在轨道1的顶端,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斗体2朝向第一感应板42的一侧。
由前述可知,轨道1与斗体2中的一个设有第一测距模块41,另一个设有第一感应板42,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以轨道1上设有第一感应板42,斗体2上设有第一测距模块41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感应板42设置在轨道1的顶端,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斗体2朝向第一感应板42一侧的侧面上,即斗体2位于图中Y轴正方向的前侧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测距模块41也可以设置在斗体2的上端面、左端面或右端面上,但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斗体2的其他侧面或端面上时,第一测距模块41的测量范围会大于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斗体2的前侧面上时的测量范围。
故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感应板42设置在轨道1的顶端,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斗体2朝向第一感应板42的一侧,一方面可以便于第一测距模块41和第一感应板42的布设,使得第一测距模块41检测的距离值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出斗体2在轨道1上的具***置,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测距模块41的测量范围,从而便于采购测量范围小的测距元件来作为第一测距模块41,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限位机构3包括停止传感器,且停止传感器设置于轨道1的侧壁处。
本实施例中,采用停止传感器作为限位机构3来限制斗体2在轨道1上的运行位置,这样,当斗体2运行至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时,停止传感器可以发出感应信号,提升机的控制***可以根据停止传感器发出的感应信号控制卷扬电机断电,让钢丝绳停止收放,使得斗体2停靠在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第二检测机构5包括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设置于停止传感器朝向斗体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5是利用超声测距远离进行间距测量的超声测距模块,即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测距传感器,其通过直接测量其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来间接检测停止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当测距传感器与停止传感器在轨道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时,测距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水平间距和停止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相同;当测距传感器位于停止传感器朝向斗体2的一侧时,测距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小于停止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
这样,通过将测距传感器设置在停止传感器朝向斗体2的一侧,以便于采用测量范围较小的测距传感器来进行水平间距的测量,而测量范围较小的测距传感器的价格通常低于测量范围较大的测距传感器,进而可以降低提升机的生产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5也可以是采用激光测距原理进行间距测量的激光测距模块,具体而言,第二检测机构5包括第二测距模块和第二感应板,第二测距模块设置在轨道1上,第二感应板设置于斗体2上并位于斗体2朝向限位机构3的一侧,第二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其与第二感应板之间的水平间距。本实施例中,第一测距模块41与第二测距模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为了简化设计,通常将第一测距模块41与第二测距模块设计为相同的激光测距元件。当第一检测机构4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时,若第二测距模块检测到的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则说明斗体2没有发生摆动或者摆动的幅度在允许范围内,此时,斗体2在停止传感器的作用下停靠在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若第二测距模块检测到的距离值大于预设距离,则说明斗体2发生摆动,且摆动的幅度超出停止传感器的感应范围,使得停止传感器失效,此时,提升机的控制***根据第二测距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卷扬机停止工作,从而使得斗体2停靠在上停止位或下停止位。如此,在第一检测机构4和第二检测机构5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得斗体2运行至相应位置时能够停靠在该位置处,而不会发生冲顶或坠落等故障;同时还简化了第二检测机构5的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且容易实现。
可选地,限位机构3还包括调节结构,停止传感器通过调节结构与轨道1连接,且调节结构用于调节停止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
这样,当异常处理机构在第二检测机构5检测到斗体2与停止传感器之间的水平间距超出预设距离时执行例如发出警报或切断电源等操作后,提升机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结构以使停止传感器朝斗体2靠近,缩小斗体2与停止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让斗体2重新落入停止传感器的感应范围,以便于提升机继续工作。
进一步地,调节结构通常为调节螺栓,停止传感器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轨道1的侧面,在需要调节停止传感器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以使停止传感器朝向或远离斗体2方向移动。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停止传感器包括分别与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相对应的上停止传感器31和下停止传感器32,且第二检测机构5在轨道1上的设置位置分别与上停止传感器31和下停止传感器32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停止传感器31和下停止传感器32通常为光电式传感器,通过光电感应来分别判断斗体2是否运行至上停止位和下停止位。如此,通过在轨道1的上下两个停止位处分别设置停止传感器,以便于分别独立进行判断和控制,使得操作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测距传感器包括上测距模块51和下测距模块52,上测距模块51设置在上停止传感器31的旁边,下测距模块52设置在下停止传感器32的旁边。如此设置,使得测距传感器能够通过上测距模块51在上停止位处测量斗体2与上停止传感器31之间的间距,通过下测距模块52在下停止位处测量斗体2与下停止传感器32之间的间距,以便于斗体2在运行不同位置处时的独立判断和控制,使得操作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停止传感器还包括上极限传感器33、下极限传感器34和中间传感器35,上极限传感器33设置在上停止传感器31的上方,下极限传感器设置在下停止传感器32的下方,中间传感器35设置在上停止传感器31与下停止传感器32之间;相应地,测距传感器还包括上极限测距模块、下极限测距模块和中间测距模块,且上极限测距模块、下极限测距模块和中间测距模块分别设置在上极限传感器33、下极限传感器34和中间传感器35的旁侧。
如此,通过在斗体2沿轨道1运行的极限位置处设置相应的极限传感器和极限测距模块,同时利用极限传感器和极限测距模块来共同监测斗体2在轨道1上的运行位置,以进一步提高斗体2在轨道1上运行时的安全性。
提升机监测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斗体2在下停止位装载骨料后,沿轨道1上升至上停止位,并在上停止位将骨料卸载至搅拌机内,实现斗体2的上料作业,卸载完骨料后沿轨道1下降至下停止位,并再次进行骨料装载,如此反复,以进行连续上料作业;在斗体2沿轨道1上升的过程中,当第一测距模块41检测到斗体2运行至上停止位时,若上测距模块51检测到上停止传感器31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距离,则异常处理机构发出警报,同时,提升机的控制***根据上测距模块51的检测结果控制卷扬机停止工作,使得斗体2停靠在上停止位,而不会继续上升,进而不会发生斗体2冲顶;同理,当第一测距模块41检测到斗体2沿轨道1下降至下停止位时,若下测距模块52检测到下停止传感器32与斗体2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距离,则异常处理机构发出警报,且提升机的控制***根据下测距模块52的检测结果控制卷扬机停止工作,使得斗体2停靠在下停止位,而不会继续下降,进而不会发生斗体2坠落或者钢丝绳放空后反向缠绕。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搅拌站主要包括机架、轨道1、斗体2、卷扬机、搅拌机和提升机监测装置,其中,提升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4,且第一检测机构4设置在轨道1与斗体2之间,轨道1通常呈倾斜设置在机架上,且轨道1的顶端位于搅拌机的上方,卷扬机驱动斗体2沿轨道1上升或下降。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搅拌站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用于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包括轨道(1)和沿所述轨道(1)升降的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4);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沿所述斗体(2)的升降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1)与所述斗体(2)之间,并适于检测所述斗体(2)与所述轨道(1)在所述升降方向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斗体(2)在所述轨道(1)的上停止位和/或下停止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5),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设置于所述限位机构(3)处且位于所述斗体(2)的侧方,并适于检测所述限位机构(3)与所述斗体(2)在水平方向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包括第一测距模块(41)和第一感应板(42),所述第一测距模块(41)和所述第一感应板(42)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1)和所述斗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板(42)设置在所述轨道(1)的顶端,所述第一测距模块(41)设置在所述斗体(2)朝向所述第一感应板(4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停止传感器,所述停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轨道(1)的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停止传感器朝向所述斗体(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停止传感器通过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轨道(1)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停止传感器与所述斗体(2)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常处理机构;所述异常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通信连接,和/或,所述异常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通信连接,和/或,所述异常处理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和所述限位机构(3)通信连接。
10.一种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提升机监测装置。
CN202220676291.6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Active CN217648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6291.6U CN217648667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6291.6U CN217648667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8667U true CN217648667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6291.6U Active CN217648667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8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8058A (zh) 用于提升和/或降下尤其是起重机的升降机的负载装卸机构的方法及其升降机
KR101117109B1 (ko) 건축용 리프트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9085317A1 (zh) 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升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5034B (zh) 一种升降机应急检测***
KR100621931B1 (ko) 원료 하역기의 와이어 장력 진단장치
CN217648667U (zh) 一种提升机监测装置及搅拌站
KR20110105560A (ko) 타워크레인 하역위치 타겟장치
CN109178780A (zh) 一种防止皮带滑动的斗提机
CN203283973U (zh) 矿井提升机
CN109613900B (zh) 一种刨煤作业综合监控***及刨煤机作业综合监控中心
CN110775765A (zh) 升降机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49953B1 (ko) 크레인 훅의 anti-snag & sway 제어 시스템
JP3932604B2 (ja) ケーブルクレーンの接触防止システム
CN104495617A (zh) 用于起重机抓斗的调稳作业***及调稳方法
JP3548124B2 (ja) 可動式ジブを備えたクレーンの安全管理システム
CN221165803U (zh) 一种矿井提升装置
CN103196692B (zh) 一种电梯试验用的释放装置
KR100670029B1 (ko) 마그네트를 이용한 금속편 이송용 크레인 제어장치
CN215626272U (zh)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钢丝绳滑动监测***
CN113184729A (zh) 智慧工地塔吊运行监控***
CN117762081B (zh) 一种提升机的伺服控制***及提升机
CN108974951B (zh) 堆垛机
JPH04189281A (ja) 仮設昇降機の保守装置
CN221144019U (zh) 一种安全管理控制***
CN217555639U (zh) 一种电子式钢丝绳脱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