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5951U -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5951U
CN217635951U CN202220132951.4U CN202220132951U CN217635951U CN 217635951 U CN217635951 U CN 217635951U CN 202220132951 U CN202220132951 U CN 202220132951U CN 217635951 U CN217635951 U CN 21763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pening
air
air duct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29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炜杰
蔡先浩
李昌林
乐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329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和除湿机,包括:风道外壳组件,所述风道外壳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风道外壳组件相对的两侧;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所述冷凝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上,所述散热面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口;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凝组件的所述散热面相抵;负压发生装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设置,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送出。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排除的设备。目前市场上中的除湿机在风道进风量,除湿效率和除湿可靠性上,还不能满足风电行业电气柜设备越来越密集,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而内部除湿效率要求却越来越高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除湿效率低下等多种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一种风道组件结构,包括:风道外壳组件,所述风道外壳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风道外壳组件相对的两侧;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所述冷凝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上,所述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口;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凝组件的所述散热面相抵;负压发生装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上,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设置,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送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通过了在风道外壳组件设置过风腔,外界的空气流经冷凝组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组件的制冷面遇冷冷凝成液体,散热组件与冷凝组件的散热面相抵,可以更好的带走冷凝组件产生的热量,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上的第二安装口处,负压发生装置上与散热组件相对设置,风道外壳组件内设有过风腔,通过过风腔流动的空气对散热组件进行降温,快速带走散热组件的热量,由于风道外壳组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过风腔可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风道外壳组件相对的两侧,因此通过负压发生装置的驱动可以更好的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外壳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结构和第二支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围合成过风腔,所述第一支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扣合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实施例中,风道外壳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结构和第二支架结构,第一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结构围合成过风腔,第一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结构扣合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使风道外壳组件的安装方便易行,且结构简单。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件和限位孔,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限位孔位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架结构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架结构上,连接件与限位孔位相适配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盖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远离所述散热组件一侧,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相对设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相抵接。上述实施例中,负压发生装置可以通过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的固定安装,更好的加强了安装的固定,防止设备运行中,出现松脱等现象,也更好的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定位与安装。进一步的,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的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远离散热组件一侧,既可降低周围空间的空气湿度,又可减少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发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结构包括第二支架本体和第三限位装置,所述第三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三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远离所述散热组件一侧,导冷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装置上。上述实施例中,导冷装置可以通过设定在第三限位装置的固定安装,更好的加强了安装的固定,防止设备运行中,出现松脱等现象,也更好的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定位与安装,设置在远离散热组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半导体装置和导冷装置,所述半导体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上,所述半导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导冷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上,所述导冷装置位于所述过风腔外,所述导冷装置与所述半导体装置的所述制冷面相抵。上述实施例中,半导体装置开始制冷时,制冷面将冷量传递给导冷装置,空气在经过导冷装置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导冷装置冷凝成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为翅片型散热,所述翅片朝向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一侧。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组件为翅片型散热,翅片朝向负压发生装置一侧,可以更好的带走散热片产生的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结构还包括第四限位装置,所述第四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靠近所述散热组件一侧,所述散热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限位装置上。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更好的方便散热组件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结构还包括第五限位装置,所述第五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靠近所述散热组件一侧,所述散热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五限位装置上;所述第四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五限位装置相适配安装。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四限位装置与第五限位装置可以更好的方便散热组件的安装,使散热组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更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限位孔和多个连接部,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或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其中一个上,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或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其中一个上,所述多个限位孔与所述多个连接部相适配安装,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形成所述过风腔。上述实施例中,这样可以使风道外壳组件的结构更平稳,可以更方便的拆穿和穿配风道外壳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风道组件结构和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风道组件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体组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风道外壳组件盖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冷凝组件的制冷面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上述实施例中,一种除湿机包括风道组件结构和箱体组件,箱体组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安装腔连通,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相对的两侧,风道外壳组件盖设在出风口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与出风口相连通,可以在负压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流在过风腔内流动后将散热组件的热量经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由出风口排出,加速制冷面的工作效率。冷凝组件的制冷面与进风口相对设置,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除湿机的风道外壳组件内,制冷面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进行快速冷凝除湿。同时负压发生装置工作时也会使箱体组件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空气将加速有进风口进入箱体组件内,可以提高流经冷凝组件的散热面的空气流量,使冷凝的效率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组件上相对的两侧设有朝向内侧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处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凹陷槽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适配。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凹陷槽的设置可以实现风道外壳组件和箱体组件的快速装配,同时在装配完成后两者之间的连接处更利于空气的导出,风道外壳组件和箱体组件的贴合更加紧密,空气由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出得更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局部分解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局部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局部示意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局部示意图4。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风道外壳组件,11第一安装口,12第二安装口,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第一支架结构,16第二支架结构,151第一限位装置,152第二限位装置,153第四限位装置,154第一支架本体,161第三限位装置,162第五限位装置,163第二支架本体;
2冷凝组件,21半导体装置,22导冷装置;
3散热组件;
4负压发生装置;
5箱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可选的,一种风道组件结构,包括:风道外壳组件1,风道外壳组件1内设有过风腔,风道外壳组件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 11、第二安装口12、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第一安装口11、第二安装口 12、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与过风腔连通,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位于风道外壳组件1相对的两侧;冷凝组件2,冷凝组件2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冷凝组件2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1上,散热面位于第一安装口11处,覆盖第一安装口11;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设置在过风腔内,散热组件3与冷凝组件2 的散热面相抵;负压发生装置4,负压发生装置4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1上,负压发生装置4设置在第二安装口12处,负压发生装置4与散热组件3相对设置,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送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通过了在风道外壳组件设置过风腔,外界的空气流经冷凝组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组件的制冷面遇冷冷凝成液体,散热组件与冷凝组件的散热面相抵,可以更好的带走冷凝组件产生的热量,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上的第二安装口处,负压发生装置上与散热组件相对设置,风道外壳组件内设有过风腔,通过过风腔流动的空气对散热组件进行降温,快速带走散热组件的热量,由于风道外壳组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过风腔可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风道外壳组件相对的两侧,因此通过负压发生装置的驱动可以更好的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送出。
如图2~图4所示,可选的,风道外壳组件1包括第一支架结构15和第二支架结构16,第一支架结构15与第二支架结构16围合成过风腔,第一支架结构15与第二支架结构16扣合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实施例中,风道外壳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结构和第二支架结构,第一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结构围合成过风腔,第一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结构扣合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使风道外壳组件的安装方便易行,且结构简单。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件和限位孔,连接件和限位孔位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架结构15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架结构16上,连接件与限位孔位相适配安装。
如图2~图4所示,可选的,第一支架结构15包括第一支架本体154、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54上,第一支架本体154上设有第二安装口12,负压发生装置4盖设在第二安装口12处,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54远离散热组件3一侧,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 相对设置,负压发生装置4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 相抵接。上述实施例中,负压发生装置可以通过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的固定安装,更好的加强了安装的固定,防止设备运行中,出现松脱等现象,也更好的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定位与安装。进一步的,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的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远离散热组件一侧,既可降低周围空间的空气湿度,又可减少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发热。
如图4所示,可选的,第二支架结构16包括第二支架本体163和第三限位装置161,第三限位装置161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163上,第二支架本体163上设有第一安装口11,第三限位装置161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163远离散热组件 3一侧,导冷装置22设置在第三限位装置161上。上述实施例中,导冷装置可以通过设定在第三限位装置的固定安装,更好的加强了安装的固定,防止设备运行中,出现松脱等现象,也更好的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定位与安装,设置在远离散热组件的一侧。
如图1和图3所示,可选的,冷凝组件2包括半导体装置21和导冷装置22,半导体装置21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1上,半导体装置21设置在第一安装口11 处,导冷装置22设置在风道外壳组件1上,导冷装置22位于过风腔外,导冷装置22与半导体装置21的制冷面相抵。上述实施例中,半导体装置开始制冷时,制冷面将冷量传递给导冷装置,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的驱动下,空气在经过导冷装置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导冷装置冷凝成液体。
如图1所示,可选的,散热组件3为翅片型散热,翅片朝向负压发生装置4 一侧。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组件为翅片型散热,翅片朝向负压发生装置一侧,可以更好的带走散热片产生的热量。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第一支架结构15还包括第四限位装置153,第四限位装置153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54靠近散热组件3一侧,散热组件3 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限位装置153上。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更好的方便散热组件的安装。
如图2所示,可选的,第二支架结构16还包括第五限位装置162,第五限位装置162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163靠近散热组件3一侧,散热组件3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五限位装置162上;第四限位装置153与第五限位装置162相适配安装。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四限位装置与第五限位装置可以更好的方便散热组件的安装,使散热组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更稳固。
可选的,还包括多个限位孔和多个连接部,限位孔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54 或第二支架本体163其中一个上,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54或第二支架本体163其中一个上,多个限位孔与多个连接部相适配安装,第一支架本体154 与第二支架本体163形成过风腔。上述实施例中,这样可以使风道外壳组件的结构更平稳,可以更方便的拆穿和穿配风道外壳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风道组件结构和箱体组件5,箱体组件5内设有安装腔,风道组件结构设置在安装腔内,箱体组件5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安装腔连通,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5相对的两侧,风道外壳组件1盖设在出风口处,第一开口13与第二开口14分别与出风口相连通,冷凝组件2的制冷面与进风口相对设置。箱体组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安装腔连通,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相对的两侧,风道外壳组件盖设在出风口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与出风口相连通,可以在负压发生装置4产生的气流在过风腔内流动后将散热组件的热量经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由出风口排出,加速制冷面的工作效率。冷凝组件的制冷面与进风口相对设置,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除湿机的风道外壳组件内,制冷面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进行快速冷凝除湿。同时负压发生装置4工作时也会使箱体组件5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空气将加速有进风口进入箱体组件内,可以提高流经冷凝组件2的散热面的空气流量,使冷凝的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可选的,其特征在于,箱体组件5上相对的两侧设有朝向内侧的凹陷槽,凹陷槽处设有出风口,凹陷槽与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相适配。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凹陷槽的设置可以实现风道外壳组件1和箱体组件5 的快速装配,同时在装配完成后两者之间的连接处更利于空气的导出,风道外壳组件1和箱体组件5的贴合更加紧密,空气由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出得更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外壳组件(1),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内设有过风腔,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11)、第二安装口(12)、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第一安装口(11)、第二安装口(12)、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3)和所述第二开口(14)位于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相对的两侧;
冷凝组件(2),所述冷凝组件(2)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所述冷凝组件(2)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上,所述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1)处,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口(11);
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组件(3)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所述散热组件(3)与所述冷凝组件(2)的所述散热面相抵;
负压发生装置(4),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上,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2)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与所述散热组件(3)相对设置,将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3)和所述第二开口(14)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包括第一支架结构(15)和第二支架结构(16),所述第一支架结构(15)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16)围合成过风腔,所述第一支架结构(15)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16)扣合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结构(15)包括第一支架本体(154)、第一限位装置(151)和第二限位装置(152),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51)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5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上,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上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12),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盖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2)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51)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5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远离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51)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52)相对设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51)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52)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16)包括第二支架本体(163)和第三限位装置(161),所述第三限位装置(16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上,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11),所述第三限位装置(16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远离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导冷装置(22)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装置(1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2)包括半导体装置(21)和导冷装置(22),所述半导体装置(21)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上,所述半导体装置(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11)处,所述导冷装置(22)设置在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上,所述导冷装置(22)位于所述过风腔外,所述导冷装置(22)与所述半导体装置(21)的所述制冷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为翅片型散热,所述翅片朝向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结构(15)还包括第四限位装置(153),所述第四限位装置(15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靠近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所述散热组件(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限位装置(15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结构(16)还包括第五限位装置(162),所述第五限位装置(16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靠近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所述散热组件(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五限位装置(16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装置(153)与所述第五限位装置(162)相适配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限位孔和多个连接部,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或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其中一个上,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或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其中一个上,所述多个限位孔与所述多个连接部相适配安装,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54)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63)形成所述过风腔。
1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
箱体组件(5),所述箱体组件(5)内设有安装腔,所述风道组件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体组件(5)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5)相对的两侧,所述风道外壳组件(1)盖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开口(13)与所述第二开口(14)分别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冷凝组件(2)的制冷面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5)上相对的两侧设有朝向内侧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处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凹陷槽与所述第一开口(13)和所述第二开口(14)相适配。
CN202220132951.4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Active CN217635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2951.4U CN21763595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2951.4U CN21763595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5951U true CN217635951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2951.4U Active CN21763595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5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87101U (zh) 服务器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635951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CN219679037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脱毛仪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48177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10980124U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3522849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及制冷机组
CN21317889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1705775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6953294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08274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03141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6953295U (zh) 空调室外机
JP3079989B2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CN213810895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227227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挂脖风扇
CN220524328U (zh) 电控部件以及空调器
CN217635966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除湿机
CN217423562U (zh) 风管机
CN220305771U (zh) 一种具备集成空间液冷散热功能的微型电脑主机
CN114576737A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235294U (zh) 机箱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