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3635U -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3635U
CN217543635U CN202221247778.9U CN202221247778U CN217543635U CN 217543635 U CN217543635 U CN 217543635U CN 202221247778 U CN202221247778 U CN 202221247778U CN 217543635 U CN217543635 U CN 217543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tructure
lens
disposed
periscopic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77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飞
吴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ii Electr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ii Electr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ii Electr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ii Electr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77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3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3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3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包括基座、镜座、驱动机构和光电转换机构,其中,镜座包括第一镜片结构和第二镜片结构,镜座还活动设置了可调镜头结构,可调镜头结构设置于第一镜片结构与第二镜片结构之间。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可调镜头结构相对镜座运动,从而调整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第二镜片结构的光轴在同轴和非同轴之间切换,从而调整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视场,进而实现快速稳定切换红外热成像的视场,满足目标搜寻和目标仔细分辨的需求,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和直升飞机巡检。在这些使用场景中,现有的单一视场的设计难以满足作业现场对目标快速寻找和仔细分辨的需求,识别精度不高,无法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能够快速稳定地在不同视场中切换,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包括:
基座;
镜座,所述镜座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镜座中设有第一镜片结构及第二镜片结构,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出光侧,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同轴;
所述镜座还可活动设置可调镜头结构,且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方向上,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和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之间;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镜座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可调镜头结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相对所述镜座运动,以使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同轴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之间非同轴的状态;以及
光电转换机构,所述光电转换机构用于接收及处理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传输的光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镜片结构、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以及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共同形成第一光学***;
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平行,且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视场范围外,以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与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共同形成第二光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和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座设有连通于所述镜座的所述第一腔体的避让口,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口,所述驱动机构对应所述避让口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镜座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于所述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侧的第一通光孔,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第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出光侧,所述反射镜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出射光至所述光电转换机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和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通光孔连通,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于第一支架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且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外部,所述散热机构对应于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调焦镜头和调焦结构,所述调焦镜头设于所述第一侧且位于所述反射镜的出光侧,所述调焦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成角度设置,且所述调焦镜头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调焦镜头用于将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光电转换机构;
所述调焦结构连接于所述调焦镜头,所述调焦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调焦镜头沿其自身光轴方向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侧上,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镜,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朝向所述反射镜设置,所述调焦镜头以及所述调焦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调焦镜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中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框架部和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框架部具有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调焦镜头以及所述调焦结构设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反射镜的入光侧对应所述第二通光孔设置,所述反射镜的出光侧对应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设置;
所述镜座的设有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通光孔中以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入光侧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包括多个镜片,和/或,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包括多个镜片,和/或,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包括多个镜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舵机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连接于所述舵机和所述可调镜头结构,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转动,以使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舵机包括驱动舵机和锁定舵机,所述驱动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所述锁定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锁定舵机用于使所述旋转机构保持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主体部和夹爪,所述主体部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夹爪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夹爪用于夹持连接于所述可调镜头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与前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安装于所述飞行器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可调镜头结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可调镜头结构相对镜座运动,从而调整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第二镜片结构的光轴在同轴和非同轴之间切换,从而调整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视场,进而实现快速稳定切换红外热成像的视场,满足目标搜寻和目标仔细分辨的需求,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第一光学***的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第二光学***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飞行器的结构框图。
图标:1、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0、基座;11、第一侧;111、第一通光孔;12、第二侧;20、镜座;201、第一镜片结构;2011、第一透镜;202、第二镜片结构;2021、第二透镜;203、可调镜头结构;2031、第三透镜;204、第一腔体;205、第二腔体;206、避让口;30、驱动机构;300、舵机;301、驱动舵机;302、锁定舵机;310、旋转机构;311、主体部;3111、第一连接部;3112、第二连接部;312、夹爪;40、光电转换机构;50、反射镜;60、第一支架;61、第一安装空间;70、散热机构;80、调焦镜头;801、调焦镜筒;802、调焦透镜;90、调焦结构;901、电机;902、传动齿轮;903、凸轮;100、第二支架;101、框架部;1010、第二安装空间;102、支撑部;1020、第二通光孔;110、非线性校正机构;2、飞行器;200、飞行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包括:基座10、镜座20、驱动机构30和光电转换机构40。镜座20设于基座10,镜座20中设有第一镜片结构201及第二镜片结构202,沿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方向上,第二镜片结构202与第一镜片结构201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出光侧,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同轴;镜座20还可活动设置可调镜头结构203,且沿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方向上,可调镜头结构203位于第一镜片结构201和第二镜片结构202之间;驱动机构30设于基座10上并位于镜座20和基座10之间,驱动机构30连接于可调镜头结构203,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可调镜头结构203相对镜座20运动,以使可调镜头结构20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同轴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之间非同轴的状态;光电转换机构40用于接收及处理第二镜片结构202传输的光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之间非同轴的状态,具体可以是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平行,也可以是形成一定的角度,例如可以是60°、90°、135°、170°等。
在上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下,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光学***不同,从而使得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能够形成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目标识别需求。
可见,本申请通过设置驱动机构30和可调镜头结构203,利用驱动机构30驱动可调镜头结构203运动,从而使得可调镜头结构203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两种不同观测范围的视场的快速稳定切换,满足较大范围目标搜寻和小范围内目标仔细分辨的两种需求,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使用性能。
示例性的,当可调镜头结构203处于第一状态时,由于第一镜片结构201、可调镜头结构203、第二镜片结构202三者的光轴共轴,此时可调镜头结构203位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内,从而第一镜片结构201、可调镜头结构203以及第二镜片结构202共同形成第一光学***(如图3所示)。此时,形成的第一光学***能够对目标进行大范围的搜寻,第一光学***具有较宽的观测范围,使得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具有宽视场模式,其中,该宽视场模式是指该第一光学***的视场角为90°-180°时的模式。
而当可调镜头结构203处于第二状态时,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平行,且可调镜头结构203可位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外,具体可完全位于该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外,从而此时可调镜头结构203未处于工作状态,以使第一镜片结构201与第二镜片结构202共同形成第二光学***(如图4所示)。该形成的第二光学***能够对目标进行细致的辨认,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使得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具有窄视场模式,第二光学***的观测范围相较于第一光学***更小,是为窄视场模式,其中,该窄视场模式是指该第二光学***的视场角为0°-90°时的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由前述可知,第二状态包括了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非共轴的情况,此时其包括了该可调镜头结构203可能部分位于该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内的情况,考虑到可调镜头结构203有部分处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时,可能会造成图像的缺失或成像不清晰。基于此,本申请主要是以第二状态为该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平行,且该可调镜头结构203完全位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之外为例。
可见,通过使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同轴或平行且非同轴,一方面,能够实现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具有宽视场和窄视场两种视场模式,满足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不同工作状态需要。另一方面,采用驱动机构30驱动可调镜头结构203运动以切换这两种视场模式,从而使得这两种视场模式切换的动作简单,有效提高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视场模式切换便捷性。
一些实施例中,该基座10可以是板状、块状结构,也可以是框架式或盒状结构,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基座10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基座10的设置,有利于将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方便安装于使用的环境中。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基座10与使用环境中的连接部相连接,能够满足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快速安装。示例性的,当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应用于飞行器时,则可通过该基座10安装于飞行器的主体,从而实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安装于飞行器的主体。
结合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镜座20设于第一侧11,光电转换机构40设于第二侧12。这样,可将镜座20、光电转换机构40设于基座10的不同侧,从而避免了将镜座20、光电转换机构40设置于同一侧导致的基座10的体积较大的情况,镜座20、光电转换机构40可灵活设置,充分利用基座10的空间。
一些实施例中,镜座2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204和第二腔体205,第一镜片结构201和可调镜头结构203设于第一腔体204中,第二镜片结构202位于第二腔体205中。考虑到在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镜头设置的过程中,不同的镜片的结构、参数设计往往不同,通过在镜座20中设置多个腔体,则可以使各个腔体的高度按照不同镜片的实际高度来设置,有利于对第一镜片结构201、可调镜头结构203、第二镜片结构202进行定位和固定,使得镜座20适应各个镜片的高度,同时也有利于减小镜座20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有利于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地,第一镜片结构201包括多个镜片,和/或,第二镜片结构202包括多个镜片,和/或,可调镜头结构203包括多个镜片。设置多个镜片能更大程度地满足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光线接收需求,使得接收的光线更清晰。
示例性的,该第一镜片结构201可具有两片第一透镜2011,该多片第一透镜2011可沿着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方向自物侧向像侧依次设置。相应的,第二镜片结构202可具有两片第二透镜2021,该多片第二透镜2021可沿着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光轴方向自物侧向像侧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可调镜头结构203可包括镜筒和设置在镜筒中的多片第三透镜2031,该多片第三透镜2031可沿着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光轴方向自物侧向像侧依次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包括非线性校正机构110,非线性校正机构110可设置于镜座20,沿光线传播方向,非线性校正机构110可以设置于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像侧,进一步地,非线性校正机构110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二透镜2021之间。非线性校正机构110用于对检测光线进行均匀化校正,以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检测的准确性。
考虑到可调镜头结构203可活动设置于镜座20,为了使得可调镜头结构203的运动更加顺畅,一些实施例中,镜座20设有连通于镜座20的第一腔体204的避让口206,可调镜头结构203至少部分位于避让口206,驱动机构30对应避让口206设置。通过设置避让口206,能够使得可调镜头结构203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过程中顺利转入或转出镜座20,避免可调镜头结构203与镜座20产生干涉或碰撞,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可选地,该驱动机构30可为电机或舵机。示例性的,驱动机构30包括舵机300和旋转机构310,旋转机构310连接于舵机300和可调镜头结构203,舵机300用于驱动旋转机构310转动,以使旋转机构310带动可调镜头结构203转动。具体地,可调镜头结构20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时,是通过旋转可调镜头结构203实现的。旋转机构310连接于可调镜头结构203,带动可调镜头结构203沿着垂直于其自身光轴的平面转动,使得可调镜头结构203能够进入或离开第一镜片结构201的视场范围。选用舵机300作为驱动源驱动旋转机构310,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控制旋转的角度,使得可调镜头结构203的转动角度更精确,提高转动动作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10设有第一连接部3111和与第一连接部3111相对的第二连接部3112,舵机300包括驱动舵机301和锁定舵机302,驱动舵机301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1,用于驱动第一连接部3111转动,锁定舵机302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112,锁定舵机302用于使旋转机构310保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采用驱动舵机301和锁定舵机302两者之间通过互相协同,能够在两个舵机之间实现旋转机构310的转动和停止动作,简化每一个舵机中的控制任务,提高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可调镜头结构203的转动动作,提高视场切换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部3111可以是环扣,该环扣可扣合连接于驱动舵机301的输出轴,第二连接部3112可为锁定环,该锁定环连接于锁定舵机302的输出端。
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10包括主体部311和夹爪312,主体部31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3111和第二连接部3112,夹爪312设于主体部311上,夹爪312用于夹持连接于可调镜头结构203。这样,能够使得旋转机构310对可调镜头结构203的连接更加可靠。
示例性的,夹爪312可以设置成圆筒形套设于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外周,圆筒形的夹爪312能够适应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外周镜筒的形状,使得夹爪312对可调镜头结构203的夹持更紧密,避免可调镜头结构203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夹爪312之间发生松动,实现二者更好的连接。
示例性的,该主体部311可为圆筒状的支架结构,第一连接部3111、第二连接部3112可分别设置在该圆筒的相对的两个端部,夹爪312连接于主体部311的圆筒的中部。
请再次参阅图5,由前述可知,该镜座20、光电转换机构40分别设于基座10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该第一侧11、第二侧12可为基座10的沿其自身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基于此,为了实现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光线之间的传输,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11设有贯通至第二侧12的第一通光孔111,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包括反射镜50,反射镜50设于第一侧11且位于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出光侧,反射镜50对应第一通光孔111设置,反射镜50用于反射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出射光至光电转换机构40。具体地,光线自第二镜片结构202射出后接着入射到反射镜50,光线经反射镜50反射之后从反射镜50的出光侧通过第一通光孔111进入到设置在基座10的第二侧12的光电转换机构40,从而实现光线在第二镜片结构202和光电转换机构40之间的传输。
基座10通过设置反射镜50,能够对从第二镜片结构202射出的光线的方向进行改变,从原来的出射方向改变为与其形成夹角的方向,光电转换机构40与镜座20能够相对于基座10分两侧设置,从而缩短了整个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沿入射光方向上的长度,相当于对光路进行了折叠,实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更紧凑的设计,有利于设备小型化的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架60和散热机构70,第一支架60设于第二侧12,第一支架60具有第一安装空间61,第一安装空间61与第一通光孔111连通,光电转换机构40设于第一支架60并位于第一安装空间61,且对应第一通光孔111设置,散热机构70设于第一支架60且位于第一安装空间61的外部,散热机构70对应于光电转换机构40设置。光电转换机构40工作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热,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散热。第一支架60为光电转换机构40提供了第一安装空间61,有利于光电转换机构40的安装于散热。
可选地,该散热机构70可以是风扇,其与光电转换机构40相背设置,能更大程度地实现散热,也节省了安装空间,有利于保持光电转换机构40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
可选地,该光电转换机构40可为制冷型光电转换器,制冷型光电转换器能够工作时,其内部的制冷机先进行工作来降低自身温度,这样在检测其他物体时灵敏度和精度更高,其检测的温度范围更广,使得其检测结果更可靠。
一些实施例中,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包括调焦镜头80和调焦结构90,调焦镜头80设于第一侧11且位于反射镜50的出光侧,调焦镜头80的光轴与第一镜片结构201的光轴成角度设置,且调焦镜头80对应第一通光孔111设置,调焦镜头80用于将反射镜50反射的光线传输至光电转换机构40;调焦结构90连接于调焦镜头80,调焦结构90用于驱动调焦镜头80沿其自身光轴方向运动。通过调焦结构90对调焦镜头80的驱动,使其沿着自身光轴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调焦镜头80远离或靠近光电转换机构40,由此使得该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具有调焦功能。
示例性的,调焦结构90可以是为电机驱动方式,从而驱动调焦镜头80的移动。当然,该调焦结构还可以是压电驱动或电磁驱动等。
以该调焦结构90为电机驱动方式为例,则该调焦结构90可包括电机901、传动齿轮902和凸轮903。电机901驱动传动齿轮902转动,传动齿轮902与凸轮903啮合从而带动凸轮903转动。凸轮903套接于调焦镜头80,凸轮903外周设有螺旋状凹槽,该凹槽通过连接芯连接于调焦镜头80所在的镜套,当凸轮903转动时,螺旋状凹槽带动连接芯沿凸轮的轴向方向移动,连接芯从而带动调焦镜头80沿着镜头自身光轴方向以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该调焦镜头80可包括调焦镜筒801和设置于调焦镜筒801中的调焦透镜802,该调焦透镜802可为一片或者是多片,该调焦透镜802的光轴可与第二镜片结构202的光轴垂直,同时,该调焦透镜802的光轴可与光电转换机构40的光轴同轴。
一些实施例中,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还包括第二支架100,第二支架100设于第一侧11上,第二支架100用于支撑反射镜50,第二支架100具有第二安装空间1010,第二安装空间1010的开口朝向反射镜50设置,调焦镜头80以及调焦结构90设于第二支架100,调焦镜头80位于第二安装空间1010中并朝向第二安装空间1010的开口设置。这样,第二支架100能够为反射镜50和调焦结构90、调焦镜头80提供安装的空间和支撑,有利于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各个部件的紧凑设计,进一步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包括框架部101和设置于框架部101上的支撑部102,框架部101具有第二安装空间1010,调焦镜头80以及调焦结构90设于框架部101,支撑部102设有第二通光孔1020,反射镜50设于支撑部102上,且反射镜50的入光侧对应第二通光孔1020设置,反射镜50的出光侧对应第二安装空间1010的开口设置;镜座20的设有第二镜片结构202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第二通光孔1020中以与反射镜50的入光侧对应。
具体地,光线从第二镜片结构202射出后,通过第二通光孔1020射入反射镜50,光线经反射镜50反射后通过第二安装空间1010的开口进入调焦镜头80,经过调焦镜头80后通过第一通光孔111进入光电转换机构40,完成光线的接收。通过设置镜座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通光孔1020内,可以使得光线从第二镜片结构202射出后,能够直接进入反射镜50,缓解了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杂光的掺入或光线的漏出的情况,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像的质量。此外,通过将反射镜50和调焦结构90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1010的开口的两侧,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线传输过程的密闭性,同时也使得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结构更紧凑。
以下对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的光学***进行说明:
当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调节至宽视场模式时,光线入射首先经过第一镜片结构201,随后光线依次经过可调镜头结构203、第二镜片结构202、非线性校正结构后离开镜座20,光线进入反射镜50的入射侧,再从反射镜50的出射侧射出,此时经过反射镜50的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与最初入射时的方向不同,此时的光线传播方向与光电转换机构40的光轴方向平行,此后光线通过调焦镜头80调焦后进入光电转换机构40,光电转换机构40接收光线并对其进行处理。
当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调节至窄视场模式时,光线经过第一镜片结构201之后,不通过可调镜头结构203而直接进入第二镜片结构202。其余的光线传播过程与宽视场模式下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2,飞行器2包括飞行器主体200与如前文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安装于飞行器主体200。具体地,可以将基座10连接于飞行器主体200。如前文,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各个机构设置在基座10,安装时,将基座10与飞行器主体200内部的相应连接部相连接,就可以完成安装,有利于提高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1的通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和飞行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和飞行器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镜座,所述镜座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镜座中设有第一镜片结构及第二镜片结构,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出光侧,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同轴;
所述镜座还可活动设置可调镜头结构,且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方向上,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和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之间;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镜座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可调镜头结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相对所述镜座运动,以使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同轴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之间非同轴的状态;以及
光电转换机构,所述光电转换机构用于接收及处理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传输的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镜片结构、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以及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共同形成第一光学***;
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可调镜头结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平行,且所述可调镜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视场范围外,以使所述第一镜片结构与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共同形成第二光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和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镜片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设有连通于所述镜座的所述第一腔体的避让口,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口,所述驱动机构对应所述避让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镜座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于所述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侧的第一通光孔,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第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出光侧,所述反射镜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出射光至所述光电转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和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通光孔连通,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于第一支架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且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外部,所述散热机构对应于所述光电转换机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调焦镜头和调焦结构,所述调焦镜头设于所述第一侧且位于所述反射镜的出光侧,所述调焦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的光轴成角度设置,且所述调焦镜头对应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所述调焦镜头用于将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光电转换机构;
所述调焦结构连接于所述调焦镜头,所述调焦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调焦镜头沿其自身光轴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侧上,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镜,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朝向所述反射镜设置,所述调焦镜头以及所述调焦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调焦镜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中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框架部和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框架部具有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调焦镜头以及所述调焦结构设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反射镜的入光侧对应所述第二通光孔设置,所述反射镜的出光侧对应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开口设置;
所述镜座的设有所述第二镜片结构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通光孔中以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入光侧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结构包括多个镜片,和/或,所述第二镜片结构包括多个镜片,和/或,所述可调镜头结构包括多个镜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舵机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连接于所述舵机和所述可调镜头结构,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转动,以使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可调镜头结构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舵机包括驱动舵机和锁定舵机,所述驱动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所述锁定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锁定舵机用于使所述旋转机构保持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主体部和夹爪,所述主体部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夹爪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夹爪用于夹持连接于所述可调镜头结构。
14.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所述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安装于所述飞行器主体。
CN202221247778.9U 2022-05-20 2022-05-20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Active CN217543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778.9U CN2175436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778.9U CN2175436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3635U true CN217543635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7778.9U Active CN2175436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3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260787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106980328B (zh) 一种搭载快速反射镜的粗精跟踪实验转台
US20220155565A1 (en)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N217543635U (zh) 潜望式双视场红外装置及飞行器
CN114200665B (zh) 一种双孔径红外双视场切换装置
US10261336B2 (en) Anti-vibration optical system, telephoto optical system, binocle, and anti-vibration unit
JP2009288612A (ja) 双眼装置
JP4855388B2 (ja) レーザ走査型顕微鏡への光の入射または同顕微鏡からの光の出射のための少なくとも4つの位置を持つ鏡筒回転装置
KR2018011375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발광 모듈, 라이다 및 라이다의 구동방법
US11002981B2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and binocle
CN110736442A (zh) 一种激光测距双筒望远镜
JP6405118B2 (ja) 撮像装置
US11750904B2 (e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camera module
JP2002207231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像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機器
US20170351055A1 (en) Lens barrel,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6118589A (ja) 撮像装置
JP2010113081A (ja)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及び軸案内機構の製造方法
CN110286459B (zh) 镜头及摄像头模组
KR20180023354A (ko) 듀얼 카메라 모듈
CN109756656B (zh) 手持式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装置
CN220569009U (zh) 一种多通道正置型全振显微成像装置
US5826114A (en) Camera equipped with a device for focus adjustment during times of camera vibration and the like
CN220752495U (zh) 一种视觉调节结构
US11714295B2 (en) Imaging correction unit and imaging module
US12003837B2 (en) Dual-lens camera system with only one image 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