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6327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6327U
CN217506327U CN202221561500.9U CN202221561500U CN217506327U CN 217506327 U CN217506327 U CN 217506327U CN 202221561500 U CN202221561500 U CN 202221561500U CN 217506327 U CN217506327 U CN 217506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ayer
backlight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lam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15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志豪
张首臣
翟玉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15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6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和背板。灯板包括发光元件、基板、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线路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多个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灯板相连接。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无需使用多层板对灯板上的第二线路层进行防护,灯板采用双面板即可满足要求,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背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层出不穷,其中mini LED背光越来越引人注目。mini LED背光模组采用巨量mini LED晶粒作为背光源,不仅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形化,还可以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显示的动态对比度。因此,为了实现高对比度,需要增加灯板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的布线面积,保证对mini LED进行多分区驱动控制,进而实现区域调光。
相关技术中,mini LED背光模组的PCB可以采用双面板来增加布线面积。但由于灯板需要贴附在背板上进行固定以及散热,而背板表面多存在毛刺,会磨损灯板表面的防护层(如阻焊层或绝缘层等),露出铜线路层造成短路风险。因此,相关技术中,灯板采用四层板对线路进行保护,导致背光模组的设计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灯板采用四层板结构防护线路,设计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以及背板。灯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基板、第一线路层以及第二线路层。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布线区和非布线区。第一线路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多个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灯板相连接。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穿背板;第一开口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位于第一开口内;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靠近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位于第一凹槽内;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背板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贯穿背板;电子器件位于第二开口内。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位于灯板和背板之间,绝缘垫片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且暴露电子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背板靠近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槽,电子器件位于第二凹槽内。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位于灯板和背板之间,绝缘垫片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且暴露电子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包括连接器和驱动芯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的数量为多个,均与背板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第一阻焊层以及第二阻焊层。第一阻焊层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线路层的一侧,第一阻焊层具有多个用于暴露发光元件的开口。第二阻焊层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网格铜层,设置于非布线区,且与第二线路层同层同材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第一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使得第一线路层的驱动线路可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通过将第二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使得基板的两侧均可以布设驱动线路,增加了基板的布线面积,以保证实现对发光元件的多分区驱动控制;通过使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可以防止背板上的毛刺使灯板的第二线路层裸露在外而造成短路风险,保证了灯板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背光模组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性能。
此外,通过将第二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布线区,使得发光元件的部分驱动线路可以集中设置,如此一来,通过使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可以实现不使用多层板对灯板上的第二线路层进行防护,背光模组的灯板采用双面板即可满足要求,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背视图;
图5为图4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A-A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背视图;
图7为图6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B-B处剖视图;
图8为图4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A-A处剖视图;
图9为图6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B-B处剖视图;
图10为图3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显示装置;010-背光模组;020-显示面板;1-灯板;101-发光元件;102-基板;1021-第一表面;1022-第二表面;10221- 布线区;10222-非布线区;103-第一线路层;104-第二线路层;105- 第一绝缘层;106-第二绝缘层;107-电子器件;108-第一阻焊层;109- 第二阻焊层;110-网格铜层;111-过孔;2-背板;201-第一开口;202- 第一凹槽;203-第二开口;204-第二凹槽;3-支架;4-扩散板;5-量子点膜;6-光学膜片;7-绝缘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010以及显示面板020。背光模组010用于提供背光。背光模组010将常用的点或线型光源,通过简单有效的结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匀的面光源,即背光模组010可以在整个出光面内均匀的发出光线,用于为显示面板020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线,以使显示面板020可以正常显示影像。基于此,显示面板020位于背光模组010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显示面板02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背光模组010入射到该像素单元的光线透过率和色彩,以使全部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线构成显示的图像。上述显示装置100可为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相册等移动终端。显示装置100中采用背光模组010提供背光,由显示面板020对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进行调制,实现图像显示。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mini LED背光越来越引人注目,mini LED 背光模组采用巨量mini LED晶粒作为背光源,不仅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形化,还可以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显示的动态对比度。相关技术中,mini LED背光模组的PCB采用双面板来增加布线面积。但由于灯板需要贴附在背板上进行固定以及散热,而背板表面多存在毛刺,会磨损灯板表面的防护层(如阻焊层或绝缘层等),露出铜线路层造成短路风险。因此,相关技术中,灯板采用四层板对线路进行保护,导致背光模组的设计成本较高。
基于此,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010,包括灯板1和背板2。
为了增加光源的光线均匀度,背光模组010还可以包括扩散板4,扩散板4位于灯板1的出光面的一侧。扩散板4用于将灯板1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增加光源的光线均匀度;扩散板4 还用于在灯板1和显示面板020之间形成隔热的耐热板。又示例性的,扩散板4可以呈半透明(乳白色)状,可以由在透明的基材里混入折射率不同的添加剂制成,其中,添加剂的作用是反射和折射灯板1发出的光线。
为了防止扩散板4变形,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 010还可以包括多个支架3,设置于灯板1和扩散板4之间。支架3 的一端与灯板1相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扩散板4相抵接。如此,可为扩散板4提供支撑,防止扩散板4变形而影响显示面板020的显示效果。示例性的,支架3的材质可以为高反射率的塑料(如耐高温的PPA材料),粘接于灯板1上;或者,支架3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外壁涂覆反射材料(如白油),通过SMT的工艺焊接于灯板1 上,均可以应用。
为了提升色域表现,背光模组010还可以包括量子点膜5,位于扩散板4的出光侧,量子点膜5内可以有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此时灯板1上的发光源可以为发蓝色光的mini LED,量子点膜5内的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在蓝色光的作用下发出红色光和绿色光,两种颜色的光和蓝色光混合形成全光谱的白光,可以大幅提升色域表现,让色彩更加鲜明。
为了提高从扩散板4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背光模组010还可以包括光学膜片6,光学膜片6位于扩散板4和显示面板020之间,在有量子点膜5的情况下,光学膜片6位于量子点膜5 和显示面板020之间。光学膜片6可以包括沿靠近显示面板020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扩散片、增亮膜和第二扩散片,其中,第一扩散片用于对扩散板4出射的光线进行均匀化处理,增亮膜用于提高光线的亮度,第二扩散片用于保护显示面板020不被背光模组010等外界物体划伤。需要说明的是,在背光模组010还包括光学膜片6的情况下,扩散板4还用于对光学膜片6提供机械支撑。
为了使背光模组010能够为显示面板020提供背光,如图2所示,上述灯板1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01、基板102、第一线路层103以及第二线路层104。基板10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21和第二表面 1022,第二表面1022包括布线区10221和非布线区10222。示例性的,基板102可以为环氧玻璃纤维布基板,材质为玻璃纤维。又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表面1022的布线区10221可以位于第二表面1022的中心区域;或者,第二表面1022的布线区10221也可以位于第二表面其他区域,均可以应用。
基于此,如图2所示,第一线路层103设置于第一表面1021上;多个发光元件101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103远离第二表面1022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103电连接。第二线路层104设置于第二表面 1022的布线区10221上,且与第一线路层103电连接。示例性的,发光元件101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ED,多个mini LED行间距和列间距相等地排列于第一线路层103远离第一表面1021的一侧。又示例性的,第一线路层103可以由结合于基板102的第一表面1021 上的覆铜部分刻蚀形成。又示例性的,第一线路层103可以间接地结合于第一表面1021上,例如,在基板102的第一表面上1021上可以浸以树脂形成第一绝缘层105,用于形成第一线路层103的铜箔热压覆于第一绝缘层105上。相类似地,示例性的,第二线路层104可以由结合于基板102的第二表面1022上的布线区10221的覆铜部分刻蚀形成。又示例性的,第二线路层104可以间接地结合于第二表面 1022的布线区10221上,例如,在基板102的第二表面上1022上可以浸以树脂形成第二绝缘层106,用于形成第二线路层104的铜箔热压覆于第二绝缘层106上。又示例性的,第一线路层103和第二线路层104可以通过多个通孔式过孔111进行电连接,过孔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发光元件101的具体分区控制进行选择。
为了对灯板1提供机械支撑,背板2位于灯板1背离发光元件 101的一侧,且与灯板1相连接(如图1所示)。示例性的,灯板1 上可以开设有连接孔,灯板1通过螺纹连接件与背板2相连接;或者,灯板1也可以粘接于背板2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为了对灯板1上的第二线路层104进行防护,背板2和第二线路层104不接触。示例性的,灯板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灯板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基于此,又示例性的,灯板1上的布线区10221可以为一个,即灯板1上的第二线路层104可以为一个;或者,灯板1上的布线区10221也可以为多个,相互间隔设置,即灯板 1上的第二线路层104可以为多个,均可以应用。在此基础上,示例性的,背板2上可以通过开设避让结构,使得背板2与第二线路层 104不接触;或者,背板2和第二线路层104之间也可以设置绝缘材料,使得背板2与第二线路层104不接触,均可以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010,通过将第一线路层 103设置于基板102的第一表面1021上,发光元件101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103远离第二表面1022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103电连接,使得第一线路层103的驱动线路可以驱动发光元件101发光;通过将第二线路层104设置于基板102的第二表面1022的布线区10221 上,且与第一线路层103电连接,使得基板102的两侧均可以布设驱动线路,增加了基板102的布线面积,以保证实现对发光元件101的多分区驱动控制;通过使背板2位于灯板1背离发光元件101的一侧,背板2和第二线路层104不接触,可以防止背板2上的毛刺使灯板1 的第二线路层104裸露在外而造成短路风险,保证了灯板1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背光模组010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了显示装置100 的性能。
此外,通过将第二线路层104设置于基板102的布线区10221,使得发光元件101的部分驱动线路可以集中设置,如此一来,通过使背板2与第二线路层104不接触,可以实现不使用多层板对灯板1上的第二线路层104进行防护,背光模组010的灯板1采用双面板即可满足要求,降低了背光模组010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显示装置100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有益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010的有益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5(图5为图4中A-A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开设有第一开口201,第一开口201 贯穿背板2。第一开口201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104一周设置。灯板1还包括电子器件107,设置于第二线路层104远离第一线路层103 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电子器件107位于第一开口 201内。电子器件107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如此设计,通过在背板2上开设第一开口201,对第二线路层104及电子器件107进行避让,可以使得第二线路层104与背板2不接触,进而防止背板2上的毛刺磨损灯板1而使第二线路层104裸露在外造成短路风险。
示例性的,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10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107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灯板1上的发光元件101的具体分区控制进行选择。
示例性的,灯板1的非布线区10222可以与背板2相接触,如此,可以增强对灯板1的散热效果。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7(图7为图6中的B-B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靠近灯板1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槽202;第一凹槽202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104一周设置。灯板1 还包括电子器件107,电子器件107设置于第二线路层104远离第一线路层103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电子器件107位于第一凹槽202内;电子器件107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如此设计,通过在背板2上设第一凹槽202,对第二线路层104及电子器件107 进行避让,可以使得第二线路层104与背板2不接触,进而防止背板 2上的毛刺磨损灯板1而使第二线路层104裸露在外造成短路风险。
示例性的,一个第一凹槽202的侧壁可以围绕一个第二线路层 104一周设置;或者,如图6所示,当第二线路层104的数量为多个时,一个第一凹槽202也可以围绕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多个第二线路层 104一周设置,均可以应用。
示例性的,第一凹槽202可以通过在背板2上冲压形成,此时,第一凹槽202除了可以使第二线路层104与背板2不接触外,第一凹槽202向远离灯板1的方向凸起的槽壁还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背板2的强度。
示例性的,同上所述,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 10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107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灯板1上的发光元件101的具体分区控制进行选择。
示例性的,灯板1的非布线区10222可以与背板2相接触,如此,可以增强对灯板1的散热效果。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 1还包括电子器件107,电子器件107设置于第二线路层104远离第一线路层103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背板2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03,第二开口203贯穿背板2;电子器件107位于第二开口203内。背光模组010还包括绝缘垫片7。绝缘垫片7位于灯板1 和背板2之间,绝缘垫片7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104,且暴露电子器件107。如此设计,通过在背板2和灯板1之间设置绝缘垫片7,绝缘垫片7可以使得第二线路层104除与电子器件107连接位置以外的部分和背板2不接触,同时通过第二开口203对电子器件107进行避让,可以防止背板2上的毛刺磨损灯板1而使第二线路层104裸露在外造成短路风险。
示例性的,同上所述,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 10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107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灯板1上的发光元件101的具体分区控制进行选择。
示例性的,绝缘垫片7的材质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示例性的,绝缘垫片7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于背板2朝向灯板1 的表面上。
示例性的,绝缘垫片7可以只覆盖第二线路层104;或者,绝缘垫片7也可以覆盖灯板1朝向背板2的全部表面,均可以应用。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还包括电子器件107,电子器件107设置于第二线路层104远离第一线路层103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电子器件107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背板2靠近灯板1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槽204,电子器件107位于第二凹槽204内。背光模组010还包括绝缘垫片7。绝缘垫片7位于灯板1和背板2之间,绝缘垫片7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104,且暴露电子器件107。如此设计,通过在背板2和灯板1之间设置绝缘垫片7,绝缘垫片7可以使得第二线路层104除与电子器件107连接位置以外的部分和背板2不接触,同时通过第二凹槽204 对电子器件107进行避让,可以防止背板2上的毛刺磨损灯板1而使第二线路层104裸露在外造成短路风险。
示例性的,同上所述,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 10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与一个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的电子器件107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灯板1上的发光元件101的具体分区控制进行选择。
示例性的,绝缘垫片7的材质、绝缘垫片7与背板2的连接方式、绝缘垫片7的可能的覆盖区域可以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为发光元件101提供电能和驱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107包括连接器和驱动芯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如此一来,电子器件107可以和外部结构电连接,为发光元件101提供电能和驱动信号,以使背光模组010能够为显示面板020提供背光以显示画面。
示例性的,电子器件107可以只包括连接器,此时,电子器件 107可以与外部驱动板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子器件107可以只包括驱动芯片,此时,电子器件 107可以与外部电源板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子器件107也可以包括连接器和驱动芯片,此时,连接器可以与外部电源板电连接,连接器和驱动芯片两者可以直接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二线路层104电连接,均可以应用。
为了便于维修灯板1,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的数量为多个,均与背板2相连接。如此设计,当背光模组010需要维修时,仅需要更换部分灯板1即可,维修简便且维修成本较低。
灯板1与背板2的连接方式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当背板2开设有第一开口201或第二开口203时,第一开口201或第二开口203与第二线路层104一一对应;当背板2具有第一凹槽202或第二凹槽204时,第一凹槽202或第二凹槽204的数量可以少于第二线路层104的数量,均可以应用。
为了防护线路层,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还包括第一阻焊层108以及第二阻焊层109。第一阻焊层108设置于第一线路层103远离第二线路层104的一侧,第一阻焊层108具有多个用于暴露发光元件101的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二阻焊层109设置于第二线路层104远离第一线路层103的一侧。如此设计,可以防止第一线路层103和第二线路层104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线路层容易被磨损。
示例性的,第一阻焊层108和第二阻焊层109均可以为高反射率的白油,既可以防护线路层,又可以保证灯板1的光效。
为了保护灯板1,参见图10(图10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1还包括网格铜层110,网格铜层110设置于非布线区10222,且与第二线路层104同层同材质。如此设计,网格铜层110既可以保护灯板1,又可以增强灯板1的强度,还可以保证灯板1的散热。
示例性的,网格铜层110的网格可以为正方形;或者,网格铜层 110的网格也可以为矩形,均可以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
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布线区和非布线区;
第一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线路层电连接;
第二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布线区上,且与所述第一线路层电连接;
背板,位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灯板相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线路层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背板;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围绕所述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
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靠近所述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围绕所述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
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所述背板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背板;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位于所述灯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绝缘垫片至少覆盖所述第二线路层,且暴露所述电子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所述背板靠近所述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位于所述灯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绝缘垫片至少覆盖所述第二线路层,且暴露所述电子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器件包括连接器和驱动芯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板的数量为多个,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还包括:
第一阻焊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二线路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阻焊层具有多个用于暴露所述发光元件的开口;以及
第二阻焊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还包括:
网格铜层,设置于所述非布线区,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同层同材质。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221561500.9U 2022-06-21 2022-06-2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506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500.9U CN217506327U (zh) 2022-06-21 2022-06-2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500.9U CN217506327U (zh) 2022-06-21 2022-06-2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6327U true CN21750632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1500.9U Active CN217506327U (zh) 2022-06-21 2022-06-2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6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46741B1 (ko) 광 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7637045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electrically illuminated signboard
CN21197937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96782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8602580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1558166B1 (ko) 광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10908177B (zh) 反射片、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1098299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77782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991810B (zh) 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CN11377782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2461530B1 (ko)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60076220A (ko) 백라이트 시스템
US20080170177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EP243433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09038072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56822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30030619A (ko) 발광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7506320U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59485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17832366A (zh) 发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012793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21750632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526639U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1786511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