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2317U - 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2317U
CN217202317U CN202123387050.4U CN202123387050U CN217202317U CN 217202317 U CN217202317 U CN 217202317U CN 202123387050 U CN202123387050 U CN 202123387050U CN 217202317 U CN217202317 U CN 21720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water
tank
hol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70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新
陈溢燊
何欣杰
苗卫
林家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70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和絮凝组件;箱体具有絮凝槽、絮凝入口,以及絮凝出口;絮凝组件具有壳体和隔壁,隔壁连接至壳体,并位于壳体内,壳体还具有入水孔和出水孔,入水孔和出水孔连通絮凝流道,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絮凝槽内,入水孔连通絮凝入口,出水孔连通絮凝出口,以使由絮凝入口进入絮凝槽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入水孔、过水孔、出水孔,以及絮凝出口。由此,水处理设备的为箱体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絮凝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箱体,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絮凝槽内设置不同数量的絮凝组件,此外方便拆卸以清洗絮凝组件。

Description

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大,目前水厂常用的絮凝池容积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大、内部结构难以变更等缺点。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中,絮凝槽处的流道由隔板和絮凝槽的内壁配合形成。隔板和絮凝槽的内壁为整体成型,隔板难以从絮凝槽中分离。这样,不变于增加絮凝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箱体具有絮凝槽、絮凝入口,以及絮凝出口,絮凝槽的开口朝上,所絮凝入口和絮凝出口分别与絮凝槽连通;
絮凝组件,絮凝组件具有壳体和隔壁,隔壁连接至壳体,并位于壳体内,以构成至少两个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并隔开的絮凝空间,隔壁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絮凝空间的过水孔,从而形成絮凝流道,壳体还具有入水孔和出水孔,沿第一水平方向,隔壁位于入水孔和出水孔之间,入水孔和出水孔连通絮凝流道,
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絮凝槽内,入水孔连通絮凝入口,出水孔连通絮凝出口,以使由絮凝入口进入絮凝槽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入水孔、过水孔、出水孔,以及絮凝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的为箱体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絮凝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箱体,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絮凝槽内设置不同数量的絮凝组件,此外方便拆卸以清洗絮凝组件;絮凝空间为至少两个,絮凝组件内设置有絮凝流道、入水孔,以及出水孔,由絮凝入口进入絮凝槽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入水孔、过水孔、出水孔,以及絮凝出口,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混合液体,提高絮凝效果,能缩短絮凝时间、提高絮凝槽容积利用率、提高絮凝体的沉降性能。
可选地,沿流动方向,和入水孔相邻的过水孔位于隔壁的远离入水孔的一端,和出水孔相邻的过水孔位于隔壁的远离出水孔的一端,
并且/或者
隔壁为至少两个,相邻的隔壁中的一个的过水孔位于隔壁的上端,相邻的隔壁中的另一个的过水孔位于隔壁的下端。
可选地,絮凝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絮凝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沿流动方向,相邻的絮凝组件中的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出水孔连通另一个的入水孔,以连通两个絮凝流道,
箱体还具有位于絮凝槽内的隔墙,絮凝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隔墙。
可选地,和絮凝入口连通的入水孔的总面积小于每个隔壁的过水孔的总面积,沿流动方向,相邻的隔壁中的位于下游的隔壁的过水孔的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隔壁的过水孔的总面积,入水孔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和/或每个隔壁的过水孔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可选地,箱体还具有沉淀槽,沉淀槽的一个侧壁构成出水堰,絮凝出口连通沉淀槽,
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沉淀槽内的沉淀部,沉淀部连接至沉淀槽,以构成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沉淀流道,沉淀流道的上端和下端均开口,沿箱体的高度方向,沉淀流道位于絮凝出口和出水堰之间。
可选地,沉淀槽的下端为上大下小的扩口结构。
可选地,箱体还具有过滤槽,以及连通过滤槽的产水口,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过滤槽内的过滤部,沉淀槽通过出水堰连通过滤槽。
可选地,过滤部为砂滤层,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砂滤层位于出水堰和产水口之间,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水洗泵的水泵出口连通产水口,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位于过滤槽内的排水槽和连通排水槽和箱体的外部的排水口,排水槽具有朝上的开口,排水槽的开口位于过滤部的上方。
可选地,过滤部为浸没式超滤膜,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出水堰和产水口均位于浸没式超滤膜的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和气洗风机,箱体还具有连通过滤槽的排空口,排空口位于过滤部的上端的下方,水洗泵的水泵出口连通浸没式超滤膜的水洗入口,气洗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浸没式超滤膜的气洗入口。
可选地,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絮凝槽、沉淀槽,以及过滤槽依次设置,并且/或者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连通至絮凝槽的下端,并且/或者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连通至沉淀槽的下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水处理设备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水处理设备的B-B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C-C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D-D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E-E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F-F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G-G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3的水处理设备的H-H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水处理设备的第一絮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水处理设备的第一絮凝组件的仰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水处理设备的I-I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的絮凝组件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水处理设备的J-J处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水处理设备的K-K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7为图14的水处理设备的L-L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 101:絮凝槽
102:隔墙 103:絮凝入口
104:絮凝出口 105:出水腔
106:沉淀槽 107:出水堰
108:过滤槽 109:产水口
120:排水槽 121:排水口
122:设备间 123:投氯消毒***
124:PAC投加*** 125:水质分析仪
126:百叶进风口 127:溢流孔
130:控制柜 131:风机
132:活动盖板 133:连接法兰
134:吊耳 135:进水腔
136:流动腔 137:产水管
138:排水管 139:入水管
140:絮凝组件 141:壳体
142:隔壁 143:絮凝空间
144:过水孔 145:入水孔
146:出水孔 147:侧壁
148:底壁 149:盖板
150:沉淀部 160:过滤部
170:第二排污管 180:第一排污管
181:第一絮凝空间 182:第二絮凝空间
183:第三絮凝空间 207:出水堰
208:过滤槽 209:产水口
260:过滤部 271:气洗风机
272:排空口 300:箱体
301:絮凝槽 303:絮凝入口
304:絮凝出口 305:出水腔
335:进水腔 340:絮凝组件
344:过水孔 345:入水孔
346:出水孔 381:第一絮凝空间
382:第二絮凝空间 383:第三絮凝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设备。该水处设备可以构造为一个独立的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集合了絮凝、沉淀,以及过滤的功能,以对液体 (例如雨水)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排出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此外,该水处理设备排出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后,能够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各项要求。
该箱体结构的尺寸可以为ISO规定的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尺寸。由此,方便水处理设备的运输。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00。箱体100可以是大致长方体结构。箱体100可以构造为集装箱,以方便运输。箱体100的宽度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为第一水平方向D1。箱体100 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水平方向D2(图1的左右方向)。
请参考图1至图3,沿第二水平方向D2,箱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絮凝槽101。絮凝槽101的开口朝上。箱体100还具有絮凝入口103(图3中虚线示出了絮凝入口103的位置)和絮凝出口104。絮凝入口103和絮凝出口104均和絮凝槽101连通。沿第一水平方向D1,絮凝入口103位于絮凝槽101的一端,絮凝出口104位于絮凝槽101的另一端。
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向均是以絮凝组件140连接至箱体100的情况下的方向。
絮凝入口103可外接入水管139和入水阀(未示出)。入水管139用于连接提供液体的管。这样,液体可以通过入水管139,经过絮凝入口103 进入絮凝槽101内。
请参考图1至图11,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絮凝组件140。絮凝组件140 可拆卸地连接至箱体100。絮凝组件140位于絮凝槽101内。此时,絮凝组件140可以隔开絮凝入口103和絮凝出口104。
如图3、图10与图11所示,絮凝组件140具有侧壁147、底壁148、盖板149、活动盖板132,以及隔壁142。侧壁147构成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以构成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的壳体141。
隔壁142位于壳体141内。隔壁142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D1。沿第二水平方向D2,隔壁142的两端均连接至侧壁147。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D3,隔壁14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41的下端。隔壁142 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41的上端。这样,隔壁142和壳体141可以构成至少两个絮凝空间143。至少两个絮凝空间143沿第一水平方向D1依次设置。
如图3所示,对于部分絮凝组件140(例如后文的第一絮凝组件),底壁148连接至侧壁147的下端,以封闭环形结构的底端。盖板149连接至侧壁147的上端,以封闭位于壳体141的上端并位于部分絮凝空间143(例如后文的第一絮凝空间181)处的壳体141的开口。活动盖板132连接至侧壁147的上端,以封闭位于壳体141的上端并位于另一个部分絮凝空间143(例如后文的第二絮凝空间182)处的壳体141的开口。
对于另一部分絮凝组件140(例如后文的第二絮凝组件),底壁148连接至侧壁147的下端,以封闭位于壳体141的下端并位于部分絮凝空间143 (例如后文的第一絮凝空间181和第二絮凝空间182)处的壳体141的开口。盖板149连接至侧壁147的上端,以封闭位于壳体141的上端并位于部分絮凝空间143(例如后文的第二絮凝空间182和第三絮凝空间183)处的壳体141的开口。
隔壁14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絮凝空间143的过水孔144。每个隔壁 142上的过水孔144为至少三个。每个过水孔144的内径大小相同。这样,絮凝空间143和过水孔144形成絮凝流道。
对于每个絮凝组件140,壳体141还具有入水孔145和出水孔146。沿第一水平方向D1,隔壁142位于入水孔145和出水孔146之间。入水孔 145通过后文的进水腔135连通絮凝入口103。出水孔146连通絮凝出口 104。入水孔145和出水孔146连通絮凝流道。这样,由絮凝入口103进入絮凝槽101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入水孔145、过水孔144、出水孔 146,以及絮凝出口104。
本实施方式中,水处理设备的为箱体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絮凝组件140可拆卸地连接至箱体100,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絮凝槽101内设置不同数量的絮凝组件140,此外方便拆卸以清洗絮凝组件140;絮凝空间 143为至少两个,絮凝组件140内设置有絮凝流道、入水孔145,以及出水孔146,由絮凝入口103进入絮凝槽101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入水孔145、过水孔144、出水孔146,以及絮凝出口104,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混合液体,提高絮凝效果,能缩短絮凝时间、提高絮凝槽101容积利用率、提高絮凝体的沉降性能。
优选地,如图3所示,每个絮凝组件140中,隔壁14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隔壁142沿第一水平方向D1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以每个絮凝组件140具有两个隔壁142为例进行说明。两个隔壁142包括第一隔壁和第二隔壁。沿流动方向,第一隔壁位于第二隔壁的上游。两个隔壁142和壳体141构成3个絮凝空间143。3个絮凝空间 143包括第一絮凝空间181、第二絮凝空间182,以及第三絮凝空间183。第一絮凝空间181、第二絮凝空间182,以及第三絮凝空间183沿第一水平方向D1依次设置。沿流动方向,第一絮凝空间181位于第二絮凝空间182 的上游,第二絮凝空间182位于第三絮凝空间183的上游。由此,可以进一步混合液体。
请继续参考图3,每个絮凝组件140中,相邻的隔壁142中的一个的过水孔144位于该隔壁142的上端,相邻的隔壁142中的另一个的过水孔 144位于该隔壁142的下端。具体的,第一隔壁的过水孔144位于第一隔壁的上端。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位于第二隔壁的下端。这样,絮凝流道为大致S形结构,可以进一步混合液体。
每个絮凝组件140中,沿流动方向,和入水孔145相邻的过水孔144 位于隔壁142的远离入水孔145的一端,和出水孔146相邻的过水孔144 位于隔壁142的远离出水孔146的一端。由此,可以尽可能地增加液体流动路程,进一步混合液体。
如图1至图3所示,絮凝组件14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絮凝组件140 沿第一水平方向D1依次设置。沿流动方向,相邻的絮凝组件140中的位于上游的一个的出水孔146连通另一个的入水孔145,以连通两个絮凝流道。
具体的,两个絮凝组件140包括第一絮凝组件和第二絮凝组件。沿流动方向,第一絮凝组件位于第二絮凝组件的上游。第一絮凝组件的入水孔 145设置于底壁148。第一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位于壳体141的上端。第一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为位于壳体141的没有设置盖板149和活动盖板 132的絮凝空间(第三絮凝空间183)处的壳体141的开口。
第二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位于壳体141的下端。第二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为位于壳体141的没有设置底壁148的絮凝空间(第一絮凝空间 181)处的壳体141的开口。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位于壳体141的上端。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为位于壳体141的没有设置盖板149和活动盖板132的絮凝空间(第三絮凝空间183)处的壳体141的开口。也就是说,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为一个。
沿第一水平方向D1,絮凝入口103和絮凝出口104间隔开。箱体100 还具有隔墙102。隔墙102位于絮凝槽101内。隔墙102连接至絮凝槽101 的底壁。隔墙102隔开絮凝入口103和絮凝出口104。
后文的连接法兰133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至隔墙102。由此,隔墙 102支撑絮凝组件140。此外,隔墙102的设置方便絮凝组件140的安装。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絮凝组件为3个或更多数量。此时,隔墙为至少两个。沿流动方向,双数位置的隔墙(例如第2个隔墙、第4个隔墙)的下端具有连通孔。和该双数位置的隔墙连接的相邻的絮凝组件中,位于上游的絮凝组件的出水孔和位于下游的絮凝组件的入水孔通过该双数位置的隔墙的连通孔连通。
如图3所示,第一絮凝组件设置于隔墙102的一侧。第二絮凝组件设置于隔墙102的另一侧。第一絮凝组件、隔墙102,以及絮凝槽101构成进水腔135。进水腔135的部分位于第一絮凝组件的下方。第二絮凝组件、隔墙102,以及絮凝槽101构成出水腔105。出水腔105的部分位于第二絮凝组件的下方。第一絮凝组件、第二絮凝组件,以及絮凝槽101构成位于絮凝组件140的上方的流动腔136。
进水腔135连通絮凝入口103。出水腔105连通絮凝出口104。隔墙 102隔开进水腔135和出水腔105。流动腔136连通第一絮凝组件的出水孔 146以及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由此,进水腔135、出水腔105以及流动腔136均可以集中液体、对液体缓冲,以及使液体的流速度变化。
如图3至图9所示,虚线箭头示出了液体的流动方向。由絮凝入口103 进入絮凝槽101的液体在絮凝槽101内的流动方向为:絮凝入口103→进水腔135→第一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一絮凝空间 181→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一隔壁的过水孔144→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二絮凝空间182→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三絮凝空间183→第一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流动腔136→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一絮凝空间181→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一隔壁的过水孔144→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二絮凝空间182→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三絮凝空间183→第二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出水腔105→絮凝出口104→沉淀槽。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例如X→Y表示液体由X流向Y。
请参考图3,液体从絮凝入口103进入进水腔135时、从第一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进入流动腔136时、从流动腔136进入第二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时、从第二絮凝组件的出水孔146进入出水腔105时,以及从出水腔105进入絮凝出口104时,由于流道截面积的突变(截面积变化尺寸大,包括变大或变小),因此液体流速会出现较大变化。这样液体中颗粒碰撞增加,能够提高絮凝效果。
优选地,如图3至图9所示,和絮凝入口103连通的入水孔145(第一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和絮凝入口103连通的至少三个入水孔145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入水孔145的轴线)的总面积(第一絮凝组件的所有入水孔145的横截面的总面积)小于任何一个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过水孔144的轴线)的总面积(每个隔壁142的所有过水孔144的横截面的总面积)。所有絮凝组件 140中,沿流动方向,相邻的隔壁142中位于下游的隔壁142的过水孔144 的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总面积。
这样,沿流动方向,液体在各隔壁142处的过水孔144处的流速逐级递减(例如等差递减)。这样,能够防止絮凝形成的较大的絮体颗粒因水流冲击而破碎。
每个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总面积小于絮凝空间143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箱体100的高度方向D3)面积。这样液体通过过水孔144 时,过水孔144会对液体产生限流增速作用,提高液体速度以满足絮凝需要。也就是说,液体通过过水孔144时会产生狭管效应,液体的流速突然增加,进而增加液体中颗粒碰撞的概率,还会产生射流作用。这样,液体会在絮凝空间内形成旋流,从而达到液体和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的条件。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过水孔144的内径相同。和絮凝入口103连通的入水孔145(第一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的内径等于过水孔144的内径。和絮凝入口103连通的入水孔145的数量小于每个隔壁142的过水孔144 的数量。所有絮凝组件140中,沿流动方向,相邻的隔壁142中位于下游的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数量大于位于上游的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数量。
具体的,第一絮凝组件的入水孔145的数量小于两个絮凝组件140的所有隔壁142的过水孔144的数量。第一絮凝组件中,第一隔壁的过水孔 144的数量小于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的数量。第二絮凝组件中,第一隔壁的过水孔144的数量小于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的数量。第一絮凝组件的第二隔壁的过水孔144的数量小于第二絮凝组件的第一隔壁的过水孔 144的数量。
优选地,絮凝入口103和絮凝出口104均位于絮凝槽101的下端。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D3,絮凝出口104的位置高于絮凝入口103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排污管180。第一排污管180连通至絮凝槽101的下端。第一排污管180设置有第一排污阀,以用于排出积累在絮凝槽101下端的污泥。
优选地,请参考图10和图11,絮凝组件140还包括连接法兰133。连接法兰133连接至壳体141的上端。连接法兰133设置有法兰连接孔。连接法兰133可以搭接至箱体100,并通过螺钉连接至箱体100。由此,絮凝组件140和箱体100的连接简单,方便絮凝组件140的安装、更换、维护、升级,以及结构变更。
优选地,絮凝组件140还包括吊耳134。吊耳134连接至壳体141的上端,以用于吊起絮凝组件140。
优选地,活动盖板132设置有盖板连接孔和盖板吊耳。活动盖板132 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至壳体141的上端。由此,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拆下活动盖板132,以清洗相邻的隔壁142构成的絮凝空间143。
优选地,请返回图1和图2,箱体100还具有沉淀槽106。沉淀槽106 的开口朝上。沿第二水平方向D2,沉淀槽106位于絮凝槽101的侧方。沉淀槽106的远离絮凝槽101的侧壁的上端构成出水堰107。絮凝出口104 连通沉淀槽106。这样,絮凝槽101内的液体可以经过絮凝出口104流入沉淀槽106。
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沉淀槽106内的沉淀部150。沉淀部150可以是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斜管。斜管的上端相对于其下端更加靠近絮凝槽101。这样,斜管的内部空间构成沉淀流道。沉淀流道倾斜于水平方向。沉淀流道的上端相对于其下端更加靠近絮凝槽101。沉淀部150连接沉淀槽106。斜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连通沉淀流道的开口。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D3,斜管位于絮凝出口104和出水堰107之间,以使沉淀流道的位于絮凝出口 104和出水堰107之间。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沉淀部可以是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斜板。沿第一水平方向D1,斜板的端部连接至沉淀槽。斜板的上端相对于其下端更加靠近絮凝槽。这样,相邻的斜板构成沉淀流道。
由絮凝出口104进入沉淀槽106的液体由下往上逐渐填充沉淀槽106,进而由下往上地通过沉淀流道,然后没过出水堰107,以进入后文的过滤槽108。在此过程中,液体中的固定逐渐沉淀至槽底,沉淀槽106内的液体的上层为清水。该清水可以经过出水堰107流至过滤槽108。沉淀部150 的设置可以使通过沉淀流道的液体由湍流变为层流,并能使沉淀面积增大、使液体中颗粒的沉降距离缩短,进而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
优选地,沉淀槽106的下端为上大下小的扩口结构。由此,可以使污泥集中于沉淀槽106的中部。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排污管170。第二排污管170连通至沉淀槽的下端。第二排污管170设置有第二排污阀,以用于排出积累在沉淀槽106 下端的污泥。
优选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箱体100还具有过滤槽108。过滤槽 108的开口朝上。沿第二水平方向D2,过滤槽108位于沉淀槽106的远离絮凝槽101的一侧。沉淀槽106内的液体可以经过出水堰107流入过滤槽 108。
箱体100还具有连通过滤槽108的产水口109。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过滤槽108内的过滤部160。过滤部160用于过滤过滤槽108内的液体。产水口109可以连接产水管137和产水阀(未示出),以用于排出过滤槽 108内的液体。这样,经过过滤部160过滤的液体能够通过产水口109被排出过滤槽108。
如图2所示,过滤部160为砂滤层(通过沙粒过滤液体)。沿箱体100 的高度方向D3,砂滤层位于出水堰107和产水口109之间。通过出水堰 107的液体由上往下的流过过滤部160。液体经过过滤部160过滤后,可以经由产水口109被排出过滤槽108。
水处理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部160附着各种脏物,导致过滤效率低。为此,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未示出)。水洗泵的水泵出口通过管和水洗阀连通产水口109。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排水槽120和排水口121。排水槽120位于过滤槽108内。排水槽120具有朝上的开口。排水槽120 的开口位于过滤部160的上方。排水口121连通排水槽120。排水口121 通过排水管138和排水阀(未示出)连通箱体100的外部。
优选地,水处理设备包括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产水口109通过管道连接管接头的第一端。管接头的第二端连接产水管137。管接头的第三端连接水泵出口。
清洗过滤部160的过程如下:关闭产水阀,以停止从产水阀输出液体;关闭入水阀以停止向絮凝槽101输入液体;打开排水阀,以排出过滤槽108 内的液体,直至液位降低至排水槽120的开口处;打开水洗阀,启动水洗泵,水洗泵经产水口109将清洁水输送入过滤槽108。在此过程中,清洁水由下往上移动经过过滤部160,进而清洗过滤部160。流过过滤部160 的清洁水经过排水槽120的开口进入排水槽120,进而通过排水口121被排出排水槽120。这样,完成对过滤部160的清洗。清洗过滤部160结束后关闭水洗泵,关闭排水阀,打开入水阀和产水阀,以使水处理设备开始处理液体。
箱体100还在过滤槽108处设置有溢流孔127。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D3,溢流孔127位于出水堰107处。溢流孔127处设置有溢流管。当过滤槽108的液位到达溢流孔127处时,可以通过溢流孔127和溢流管流出过滤槽108。由此,可以避免过滤槽108内的液位过高。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箱体100还具有设备间122。沿第二水平方向 D2,设备间122位于过滤槽108的远离絮凝槽101的一侧。水洗泵位于设备间122内。
设备间122内还设置有控制柜130。控制柜130用于控制水洗泵和后文的风机131。设备间122的远离过滤槽108的墙壁具有百叶进风口126 和风机131。百叶进风口126位于设备间122的下端。风机131位于设备间122的上端。风机131可以将设备间122内的空气排出设备间122,进而使箱体100外的空间通过百叶进风口126进入设备间122,保持设备间 122的空气清新。此外,能够避免设备间122的温度高而损坏控制柜130。
设备间122还设置有水质分析仪125。水质分析仪125用于分析由产水口109排出的液体的水质。控制柜130收集显示水质分析仪125的输出信息。
设备间122还设置有投氯消毒***123和PAC(Poly Alumini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投加***124。投氯消毒***123用于向由产水口 109产出的液体投入液氯以消毒。PAC投加***124用于向入水管139中的液体投入PAC,PAC为絮凝剂。由产水口109产出的液体经过投氯消毒***123消毒后,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各项要求。
优选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顶盖(未示出)。顶盖用于设置于箱体100 的上端,以盖合絮凝槽101、沉淀槽106,以及过滤槽108的开口。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过滤部260为浸没式超滤膜。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出水堰207和产水口209均位于过滤部260的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出水堰207位于产水口209的上方。这样,可以使过滤槽208内的液体浸没过滤部260,以使过滤部260 可以为液体过滤。被过滤部260过滤的液体可以经由产水口209被排出过滤槽208。
产水口209的高度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位于过滤部260 的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即可。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未示出)和气洗风机271。水洗泵的水泵出口通过管和水洗阀连通过滤部260的水洗入口,以用于向水洗入口输入清洁水。气洗风机271为涡轮风机。气洗风机271的出风口通过管和气洗阀连通至过滤部260的气洗入口,以用于向气洗入口输入清洁气体。
箱体还具有连通过滤槽208的排空口272。排空口272位于过滤部260 的上端的下方。排空口272可以通过排空管和排空阀连通至箱体外。排空口27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排空口272用于排出过滤槽208内的液体,以将过滤槽208内的液位降低至预设高度。
优选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液位计。液位计用于测量排水槽内的液位高度。液位计可以和控制柜电连接,以将过滤槽208的液位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柜。
第二实施方式中,清洗过滤部260的过程包括以下的气洗阶段、水洗阶段与排空环节:
气洗阶段:关闭产水阀,以停止从产水阀输出液体;关闭入水阀以停止向絮凝槽输入液体;打开气洗阀,气洗阀打开到位后,打开气洗风机271 的风机放空阀并开启气洗风机271,以向过滤部260的气洗入口输入清洁气体,从而对过滤部260进行气洗。过滤部260排出的气体经由过滤槽208 的开口被排出过滤槽208。
水洗阶段;气洗阶段结束后,关闭气洗风机271后关闭气洗阀。气洗阀关闭到位后,打开排空阀,以将过滤槽208内的液位降低至预设高度。过滤槽208内的液位降低至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控制柜控制排空阀关闭,并启动水洗泵,水洗泵将清洁水输送至过滤部260的水洗入口,以对过滤部260进行水洗,过滤部260排出的水流入过滤槽208。
水洗阶段结束后,关闭水洗泵,关闭水洗阀,打开入水阀和产水阀,以使水处理设备开始处理液体。
在水处理设备清洗过滤部260预设次数后,进行排空环节。排空环节的过程为:打开排空阀,排空过滤槽208内液体,以使过滤槽208内的液位为排空液位,关闭排空阀,打开入水阀和产水阀,以使水处理设备开始处理液体。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设置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箱体还具有厌氧槽(未示出)、缺氧槽(未示出),以及好氧槽(未示出)。
厌氧槽的开口朝上。厌氧槽内设置厌氧搅拌机。厌氧槽通过管和厌氧阀门连通至第二排污管。沉淀槽的部分污泥可以被排至厌氧槽。液体进入厌氧槽后,经厌氧搅拌机搅拌,从而和来自沉淀槽的污泥完全混合。厌氧槽内设置有氨化微生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液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经氨化反应转化为氨态氮。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释放出磷并降低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
缺氧槽的开口朝上。缺氧槽连通厌氧槽。经厌氧槽处理后的液体可以流入缺氧槽。缺氧槽中设置有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以液体中未分解的有机物为碳源,将从好氧槽通过第二管流入的液体中的硝酸根(将在后文进行详细的描述)还原为氮气而释放。缺氧槽内设有缺氧搅拌机,以用于搅拌缺氧槽内的液体,进而使液体反应充分。
好氧槽的开口朝上。好氧槽通过第一管连通缺氧槽。在缺氧槽反应后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管流入好氧槽。好氧槽的槽底设置有曝气盘。曝气盘通过配气管和设备间内的风机连通。风机把室外空气通过配气管供给曝气盘。空气通过曝气盘上的微孔进入好氧槽,以维持好氧槽内的液体的溶氧量。好氧槽内设置硝化细菌和聚磷微生物。硝化细菌把氨态氮转化成硝酸根;聚磷微生物氧化液体中有机物以产生能量,并利用该能量用于从液体中吸收磷,以使液体中的磷聚集在聚磷微生物内。
好氧槽通过第二管和缺氧槽连通。在好氧槽反应后的部分液体通过第二管回流至缺氧槽。好氧槽通过第三管和絮凝槽连通。在好氧槽反应后的另一部分液体可以进入絮凝槽。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设置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4至图17所示,水处理组件仅包括一个絮凝组件340。箱体300不包括隔墙。该絮凝组件340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絮凝组件。沿箱体300的高度方向,絮凝入口303位于絮凝槽301 的下端。絮凝出口304位于絮凝槽301的上端。絮凝组件340和絮凝槽301 构成进水腔335。进水腔335的部分位于絮凝组件340的下方。絮凝组件340和絮凝槽301构成出水腔305。出水腔305位于絮凝组件340的上方。絮凝组件340连接至箱体300的情况下,箱体300内不存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腔136。进水腔335连通絮凝入口303。出水腔305连通絮凝出口 304。
如图14至图17所示,其中虚线箭头示出了液体的流动方向。由絮凝入口303进入絮凝槽301的液体在絮凝槽301内的流动方向为:絮凝入口 303→进水腔335→絮凝组件340的入水孔345→絮凝组件340的第一絮凝空间381→絮凝组件340的第一隔壁的过水孔344→絮凝组件340的第二絮凝空间382→絮凝组件340的第二隔壁的过水孔344→絮凝组件340的第三絮凝空间383→絮凝组件340的出水孔346→出水腔305→絮凝出口304→沉淀槽。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设置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絮凝槽、絮凝入口,以及絮凝出口,所述絮凝槽的开口朝上,所述絮凝入口和所述絮凝出口分别与所述絮凝槽连通;
絮凝组件,所述絮凝组件具有壳体和隔壁,所述隔壁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构成至少两个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并隔开的絮凝空间,所述隔壁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所述絮凝空间的过水孔,从而形成絮凝流道,所述壳体还具有入水孔和出水孔,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隔壁位于所述入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之间,所述入水孔和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絮凝流道,
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絮凝槽内,所述入水孔连通所述絮凝入口,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絮凝出口,以使由所述絮凝入口进入所述絮凝槽的液体沿流动方向依次流经所述入水孔、所述过水孔、所述出水孔,以及所述絮凝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流动方向,和所述入水孔相邻的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隔壁的远离所述入水孔的一端,和所述出水孔相邻的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隔壁的远离所述出水孔的一端,
并且/或者
所述隔壁为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隔壁中的一个的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隔壁的上端,相邻的所述隔壁中的另一个的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隔壁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絮凝组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沿所述流动方向,相邻的所述絮凝组件中的位于上游的一个的所述出水孔连通另一个的所述入水孔,以连通两个所述絮凝流道,
所述箱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絮凝槽内的隔墙,所述絮凝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隔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和所述絮凝入口连通的所述入水孔的总面积小于每个所述隔壁的所述过水孔的总面积,沿所述流动方向,相邻的隔壁中的位于下游的所述隔壁的过水孔的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隔壁的所述过水孔的总面积,所述入水孔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和/或每个所述隔壁的所述过水孔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具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一个侧壁构成出水堰,所述絮凝出口连通所述沉淀槽,
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所述沉淀槽内的沉淀部,所述沉淀部连接至所述沉淀槽,以构成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沉淀流道,所述沉淀流道的上端和下端均开口,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沉淀流道位于所述絮凝出口和所述出水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下端为上大下小的扩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具有过滤槽,以及连通所述过滤槽的产水口,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具有位于所述过滤槽内的过滤部,所述沉淀槽通过所述出水堰连通所述过滤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为砂滤层,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砂滤层位于所述出水堰和所述产水口之间,
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所述水洗泵的水泵出口连通所述产水口,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滤槽内的排水槽和连通所述排水槽和所述箱体的外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槽具有朝上的开口,所述排水槽的开口位于所述过滤部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为浸没式超滤膜,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出水堰和所述产水口均位于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的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
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洗泵和气洗风机,所述箱体还具有连通所述过滤槽的排空口,所述排空口位于所述过滤部的上端的下方,所述水洗泵的水泵出口连通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的水洗入口,所述气洗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的气洗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絮凝槽、所述沉淀槽,以及所述过滤槽依次设置,并且/或者
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连通至所述絮凝槽的下端,并且/或者
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连通至所述沉淀槽的下端。
CN202123387050.4U 2021-12-29 2021-12-29 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20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7050.4U CN217202317U (zh) 2021-12-29 2021-12-29 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7050.4U CN217202317U (zh) 2021-12-29 2021-12-29 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2317U true CN217202317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7050.4U Active CN217202317U (zh) 2021-12-29 2021-12-29 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2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02317U (zh) 水处理设备
CN108726678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479476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08017240A (zh) 一种新型农村生活污水光催化集成处理***
CN11485327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61964Y (zh) 微污染水一体化净水装置
JP2014113511A (ja) 膜分離設備および膜分離設備の運転方法
CN218709623U (zh) 乡村污水集装箱式a2o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4524515B (zh) 污水处理***以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0054331A (zh) 一种压铸工厂废水处理方法
CN116002861A (zh) 一体式沉淀内置内外混合液回流两级缺氧好氧装置与工艺
CN201206111Y (zh) 小型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RU58117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RU17304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207667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器结构
CN215327196U (zh) 一种sbr改良型一体化污水设备
CN213680262U (zh) 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9835984A (zh) 一种一体化部分亚硝化澄清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162027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20432559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5627417U (zh) 一种多级耦合污水处理***
CN214693752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6239227B (zh) 一种套塔式污水处理厂
CN109179908B (zh) 装配式a/o池及装配式污水处理***
CN108862589B (zh) 一种多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