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7726U - 一种抱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7726U
CN217107726U CN202220086907.4U CN202220086907U CN217107726U CN 217107726 U CN217107726 U CN 217107726U CN 202220086907 U CN202220086907 U CN 202220086907U CN 217107726 U CN217107726 U CN 21710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alf shell
radial
hoop structur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69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吴申申
张菊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tu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tu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tu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tu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69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箍结构,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可拆卸连接,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围合成内部具有圆通孔的管形件,所述第一半壳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呈夹角设置。该抱箍结构可以将第一倾斜板和/或者第二倾斜板与斜对角的钢结构进行连接,实现钢结构之间斜向的连接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抱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箍结构。
背景技术
抱箍是一种结构轻便、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的紧固件,其形式广泛应用于电缆、电线杆、拉线、吊线、钢管桩等。比较常用的形式由两半结构件对齐连接后对作用物体进行紧固作用,主要结构形式为两个半圆环状通过螺栓连接构成。目前应用于基坑领域的抱箍连接形式为与被紧固件成90°垂直形式,由于基坑的跨度较大,基坑中的钢结构重量大,安装结构需要装拆移动,使得抱箍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为了保持钢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固,需要在钢结构中进行斜向的连接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抱箍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抱箍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
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围合成内部具有圆通孔的管形件,所述第一半壳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呈夹角设置。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或者所述第二倾斜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通过第二紧固件对接。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径向板,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径向板,所述第一径向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均沿所述管形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耳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凸耳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凸耳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凸耳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凸耳可伸入所述第二凸耳内并与所述第二凸耳连接。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半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两个所述第一法兰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径向板上;
所述第二半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径向板上。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径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轴向加强板,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分设在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两侧,另一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倾斜板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个所述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法兰相平行的径向加强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轴向加强板,所述第二轴向加强板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向加强板与所述径向加强板相交设置。
上述的一种抱箍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倾斜加强板,所述倾斜加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板或者所述第二倾斜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箍结构,可以将第一倾斜板和/或者第二倾斜板与斜对角的钢结构进行连接,实现钢结构之间斜向的连接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结构与钢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结构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结构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抱箍结构;1、第一半壳;11、第一凸耳;12、第一径向板;13、第一安装板;14、第一法兰;15、第一轴向加强板;16、法兰加强板;17、倾斜加强板;2、第二半壳;21、第二凸耳;22、第二径向板;23、第二安装板;24、第二法兰;25、径向加强板;26、第二轴向加强板;3、第一倾斜板;4、第二倾斜板;5、安装孔;61、第一紧固孔;62、第二紧固孔;210、轴形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箍结构100,该抱箍结构100包括: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
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可拆卸连接,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围合成内部具有圆通孔的管形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均整体为半圆形件,当然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可以为标准的半圆形件,也可以为不标准的半圆形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为不标准的半圆形件。
可选地,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可以采用比较厚的半圆形件,也可以采用比较薄的半圆形件。
第一半壳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第一倾斜板3与第二倾斜板4相连接,第一倾斜板3与第二倾斜板4呈夹角设置。
具体而言,第一倾斜板3一端与第一半壳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倾斜板4连接,第二倾斜板4一端与第二半壳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倾斜板3连接。可选地,第一倾斜板3与第二倾斜板4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锐角、钝角或者直角。可选地,通过设置第一倾斜板3的夹角边的长度与第二倾斜板4的夹角边的长度,可以控制第一倾斜板3或者第二倾斜板4与抱箍结构100(即管形件)的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斜对角的钢结构。如图1所示,钢结构包括若干个轴形钢210进行相互连接,例如四个轴形钢210首尾相连,形成正方形结构,四个轴形钢210通过抱箍结构100进行连接,其中,在两个相对角处需要设置一个倾斜的轴形钢210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该抱箍结构100实现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形钢210以及两个相对角处的轴形钢210的连接。例如,可以设置第一倾斜板3的夹角边的长度与第二倾斜板4的夹角边的长度相等,此时,第一倾斜板3、第二倾斜板4均与抱箍结构100的轴线方向呈45度角,可以设置第一倾斜板3的夹角边的长度与第二倾斜板4的夹角边的长度不相等,此时,第一倾斜板3、第二倾斜板4与抱箍结构100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不相等,此时相当于抱箍结构100具有两个不同的倾斜角度,可以适应两种不同尺寸的钢结构。
可选地,第一倾斜板3和/或者第二倾斜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5。安装孔5的设置用于实现第一倾斜板3和/或者第二倾斜板4与外界钢结构的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此处抱箍结构100只需要一个安装方向,可以采用第一倾斜板3进行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只有第一倾斜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5。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用第二倾斜板4与外部连接,甚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均可以与外部结构相连接,此时,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均设置有安装孔5。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壳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图未示)连接,第一半壳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耳11,第二半壳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耳21,第一凸耳11与第二凸耳21通过第二紧固件(图未示)对接。具体地,第一半壳1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壳2的第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紧固孔61,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紧固孔61实现第一半壳1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壳2的第一端之间的紧固。
第一凸耳11与第二凸耳21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紧固孔62,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二紧固孔62实现第一半壳1的第二端与第二半壳2的第二端之间的紧固。
第一半壳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径向板12,第二半壳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径向板22,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均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也为圆通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为长形板,长度方向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的板面均沿圆通孔的径向方向(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两者的板面经过圆通孔的中心线),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上均设置有第一紧固孔61,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两者的板面相贴合,此时,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上的第一紧固孔61相对准,将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紧固孔61即可实现第一径向板12与第二径向板22的连接。
第一半壳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第二半壳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3,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23均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凸耳11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3上,第二凸耳21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3上。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23为长形板,长度方向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延伸,为了保证第一凸耳11与第二凸耳21的平行交接,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23的板面设置为相互平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23的板面不经过圆通孔的中心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23的板面经过圆通孔的中心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比较稳固的连接,第一凸耳11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耳21呈U型设置,第一凸耳11可伸入第二凸耳21内并与第二凸耳21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抱箍结构100的重量,便于人工安装,降低成本,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的主体采用较薄的半圆形件,第一半壳1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14,两个第一法兰14的一端装设在第一安装板13上,另一端装设在第一径向板12上;
第二半壳2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24,两个第二法兰24的一端装设在第二安装板23上,另一端装设在第二径向板22上。
具体而言,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的板面为半环形,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的板面均沿圆通孔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的主体的厚度(沿圆通孔的径向方向的厚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的板面中部与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的主体相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的两端均伸出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的主体。
两个第一法兰14相互平行,两个第二法兰24相互平行,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通孔,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可实现抱箍结构100与外部结构的连接,此处的外部结构与第一法兰14或者第二法兰24相平行。
为了实现抱箍结构100的屈服强度,第一安装板13与第一径向板1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第一轴向加强板15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板13与相邻第一安装板13的一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法兰14相平行的法兰加强板16,第一径向板12与相邻第一安装板13的一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之间也设置有与第一法兰14相平行的法兰加强板16,法兰加强板16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法兰14或者第二法兰24之间的距离(抱箍结构100的轴向长度)进行设计。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14与第二法兰24围合成的结构的外形为基本对称的八边形,第一轴向加强板15设置有三个,两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分设在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的两侧,另一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分别与第一倾斜板3、第二倾斜板4相连接;进一步地,在两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与另一个第一轴向加强板15之间设置有倾斜加强板17,倾斜加强板17一端与第一半壳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倾斜板3或者第二倾斜板4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提升第一倾斜板3与第二倾斜板4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只针对第一倾斜板3有设置倾斜加强板17,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均设置倾斜加强板17。
两个第二法兰2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法兰24相平行的径向加强板25,第二安装板23与第二径向板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轴向加强板26,第二轴向加强板26沿抱箍结构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轴向加强板26与径向加强板25相交设置,换句话说,第二轴向加强板26与径向加强板25形成网格,这样设置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强作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加强板15、第二轴向加强板26、法兰加强板16、倾斜加强板17以及径向加强板25的径向外形均与整个抱箍结构100的外形相适配,整体呈八方体柱形结构,例如,法兰加强板16、径向加强板25的外侧面均与第一法兰14、第二法兰24的外侧边共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箍结构100,可以将第一倾斜板3和/或者第二倾斜板4与斜对角的结构进行连接,实现斜向的连接加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
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围合成内部具有圆通孔的管形件,所述第一半壳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或者所述第二倾斜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通过第二紧固件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径向板,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径向板,所述第一径向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均沿所述管形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半壳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耳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凸耳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凸耳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凸耳可伸入所述第二凸耳内并与所述第二凸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两个所述第一法兰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径向板上;
所述第二半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径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径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轴向加强板,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分设在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两侧,另一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倾斜板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法兰相平行的径向加强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径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轴向加强板,所述第二轴向加强板沿所述抱箍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向加强板与所述径向加强板相交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轴向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倾斜加强板,所述倾斜加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板或者所述第二倾斜板连接。
CN202220086907.4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抱箍结构 Active CN21710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907.4U CN217107726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抱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907.4U CN217107726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抱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7726U true CN217107726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6907.4U Active CN217107726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抱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7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8813A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ncrete panel for use therein
US6254314B1 (en) Covering plate assembly for steel pipe piles
US7707786B2 (en) Modular area wall
CN210766856U (zh)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KR101289149B1 (ko) 강관 버팀보 연결구조 및 강관 버팀보 연결장치
JP2004176482A (ja) 非埋込み型柱脚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非埋込み型柱脚構造
KR20110038587A (ko) 철근 케이지 구조
CN217107726U (zh) 一种抱箍结构
KR200409942Y1 (ko) 용이한 설치구조를 갖는 가설 흙막이 공사용 스트러트받침부재
KR20200065983A (ko) 강판 콘크리트 합성벽체
JP3690437B2 (ja) 既存建築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CN113404268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JP2017214717A (ja) 柱梁接合部と梁との連結構造
KR102365670B1 (ko) 상수관 또는 하수관용 결합형 신축 받침대
KR101551269B1 (ko) 소구경 파일에 클램프소켓윙빔을 결합하여 대구경화 하는 복합파일
KR102308089B1 (ko) 시스템동바리용 수평재 체결용 클램프
KR20200132791A (ko) 마름모형 단면의 지보재를 이용한 터널 굴착면의 지보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2054990B1 (ko) 커플링근과 t형 보강 부재를 이용한 단부보강 빔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둥과의 연결구조
CN219430999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结构
KR101803767B1 (ko) 강관 파일의 두부 보강용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강관 파일 어셈블리
CN21258333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
CN217679833U (zh) 复合混凝土施工型剪力墙结构
CN21726805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pec梁柱连接结构
KR102627366B1 (ko) 무용접 찬넬 시스템
CN211340844U (zh) 支柱连接材料组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