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1365U -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1365U
CN217081365U CN202123110401.7U CN202123110401U CN217081365U CN 217081365 U CN217081365 U CN 217081365U CN 202123110401 U CN202123110401 U CN 202123110401U CN 217081365 U CN217081365 U CN 217081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input port
port
valv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4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贤荣
周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4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1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1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1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冷器、换热***及车辆,包括换热单元和阀门单元;换热单元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阀门单元具有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以及输出口,输出口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连通,阀门单元可选择地将第一输入口或第二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使用时,第一流体通道可以与变速器的油路连通,并可以从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向第二流动内输入不同温度的流体,其中,换热需求小的时候,可以选择温差较小的流体通入第二流体通道,换热需求大的时候,可以选择温差较大的流体通入第二流体通道,这样即使使用尺寸较小的油冷器也能适应换热需求大的情况。

Description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换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上的换热***通常包括冷却***、变速器油路***以及油冷器,其中,冷却***内的冷却液会对发动机等进行降温,变速器油路***会向变速器内通入油液,冷却***中的冷却液和变速器油路***中的油液在油冷器内进行热交换。
在混动车辆中,由于增加了电机,所以其变速器的发热量会大幅增加,导致变速器的散热需求较大,为了使油冷器能够适应这种换热需求大的情况,则需要增大油冷器的尺寸,进而导致油冷器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车辆中为了使油冷器能够适应换热需求大的情况而需要增大油冷器尺寸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冷器,包括换热单元和阀门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阀门单元具有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以及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阀门单元可选择地将所述第一输入口或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阀门单元还包括回液口、第一排液口以及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油冷器还包括基板,所述换热单元和所述阀门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可选的,所述阀门单元为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以及所述输出口均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均与所述阀体的中空部位连通;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中空部位内,所述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所述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或者液控换向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包括第一供液子***、第二供液子***、第三供液子***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冷器;所述第一供液子***、所述第二供液子***以及所述第三供液子***均与所述油冷器连接;所述第一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液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所述第二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所述第三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液子***为变速器油路***,所述第二供液子***为高温冷却***,所述第二供液子***为低温冷却***。
可选的,所述高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温散热器、发动机、节温器、暖风芯体以及第一水泵。
可选的,所述低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低温散热器、电机控制器、中冷器以及第二水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器、换热***以及车辆中,油冷器的第一流体通道可以与变速器的油路连通,并可以从油冷器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向第二流动内输入不同供液***所提供的流体,其中,两个供液***可以提供向第二流体通道内通入不同温度流体,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油液的换热需求小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供液***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温度与油液温度相差较小的流体,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油液的换热需求大的时候,可以选择另一供液***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温度与油液温度相差较大的流体,这样即使使用尺寸较小的油冷器也能适应换热需求大的情况。
另外,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油液需要升温时,可以选择一供液***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温度较高的流体,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油液需要降温时,可以选择另一供液***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温度较低的流体,这样既可以在低温时提高变速器内油液的升温效率,又可以在高温时提高变速器内油液的降温效果。
此外,由于油冷器一般与变速器壳体存在密封要求,当油冷器的尺寸增大其重量必然增大,由振动引起密封面泄漏的风险便会大幅增加,而本方案可以使油冷器小型化,进而可以降低油冷器密封泄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的第一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的第而部分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换热***;1、第一供液子***;2、第二供液子***;21、高温散热器;22、发动机;23、节温器;24、暖风芯体;25、第一水泵;26、第一膨胀壶;3、第三供液子***;31、低温散热器;32、第二水泵;33、电机控制器;34、中冷器;35、第二膨胀壶;4、油冷器;41、换热单元;42、阀门单元;43、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接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辆具有换热***10,换热***10包括第一供液子***1、第二供液子***2、第三供液子***3以及油冷器4,第一供液子***1、第二供液子***2以及第三供液子***3均与油冷器4连接。其中,油冷器4可以进行切换选择,以使第一供液子***1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油冷器4与第二供液子***2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或者使第一供液子***1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油冷器4与第三供液子***3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10可以是用于实现变速器中的油液与冷却***中的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的***。此时,第一供液子***1为变速器油路***,第二供液子***2为高温冷却***,第三供液子***3为低温冷却***。变速器油路***用于对变速器提供油液,以实现对变速器进行润滑和冷却。其中,变速器油路***可以采用现有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说明。高温冷却***用于对正常工作时,工作温度较高的器件进行降温。低高温冷却***用于对正常工作时,工作温度较低的器件进行降温。正常工作时,高温冷却***中冷却液的温度要高于低温冷却***中的冷却液的温度。
当变速器内的油液需要升温时,可以采用高温冷却***中的冷却液与变速器油路***中的油液进行热交换;当变速器内的油液需要降温时,可以采用低温冷却***中的冷却液与变速器油路***中的油液进行热交换。另外,正常工作时,低温冷却***中的冷却液的温度与变速器油路***中的油液的温度之间的温差更大,所以这样可以提高换热效率,进而可以使油冷器4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适应换热需求大的车辆。
如图1所示,高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温散热器21、发动机22、节温器23、暖风芯体24、第一水泵25以及第一膨胀壶26。其中,这些器件中用于使冷却液流动的通道之间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水泵25提供驱动力使冷却液在该回路中流动。另外,高温散热器21和节温器串接后与暖风芯片并接所形成的单元与发动机22以及第一水泵25串接。当该回路中的冷却液温度过低时,节温器23关闭,此时冷却液不经过高温散热器21,冷却液可以在暖风芯体24、发动机22以及第一水泵25之间循环流动。
如图1所示,低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低温散热器31、第二水泵32、电机控制器33、中冷器34以及第二膨胀壶35。其中,这些器件中用于使冷却液流动的通道之间连通形成回路,第二水泵33提供驱动力使冷却液在该回路中流动。另外,电机控制器33的冷却液通道和中冷器34的冷却液通道并接后与低温散热31的冷却液通道、第二水泵32以及第二膨胀壶35串接。另外,高温冷却***和低温冷却***也可以采用现有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油冷器4包括换热单元41和阀门单元42。换热单元41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阀门单元42具有第一输入口A1、第二输入口A2以及输出口P,输出口P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连通,阀门单元42可选择地将第一输入口A1或第二输入口A2与所述输出口P连通。
其中,第一供液子***1连接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1,用于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第二供液子***2连接于第一输入口A1,用于在第一输入口A1与输出口P连通时,向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第三供液子***3连接于第二输入口A2,用于在第二输入口A2与输出口P连通时,向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故,通过控制阀门单元42便可以实现第一供液子***1内的流体和第二供液子***2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或者第一供液子***1内的流体和第三供液子***3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另外,第一供液子***1还与第一流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1连接,此时,第一供液子***1内的流体流入第一流体通道后,会从第一流体通道再次回到第一供液子***1内。另外,换热单元41可以作为一个支路并接于第一供液子***1,当换热单元41所在支路关闭时,不影响第一供液子***1的工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体通道的流体也可以直接从其出液口排入水箱等容器内。
如图2所示,阀门单元42还包括回液口T、第一排液口B1以及第二排液口B2,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与回液口T连通;第一输入口A1与输出口P连通时,第一排液口B1与回液口T连通;第二输入口A2与所述输出口P连通时,第二排液口B2与所述回液口T连通。
组装后,第二供液子***2也连接于第一排液口B1处,这样第二供液子***2内的流体依次流过阀门单元42和换热单元41后,再经过阀门单元42重新回到第二供液子***2内。阀门单元42可以作为一个支路并接于第二供液子***2,以便在阀门单元42所述在支路关闭时,不影响第二供液子***2工作。比如,阀门单元42将第二输入口A2和输出口P连通时,阀门单元42位于第二供液子***2的支路便关闭,阀门单元42位于第三供液子***3的支路导通,此时,第二供液子***2便可以继续工作。
同样的,第三供液子***3也连接于第二排液口B2处,这样第三供液子***3内的流体依次流过阀门单元42和换热单元41后,再经过阀门单元42重新回到第三供液子***3内。阀门单元42也可以作为一个支路并接于第三供液子***3,以便在阀门单元42所述在支路关闭时,不影响第三供液子***3工作。比如,阀门单元42将第一输入口A1和输出口P连通时,此时,阀门单元42位于第二供液子***2的支路导通,阀门单元42位于第三供液子***3的支路关闭,此时,第三供液子***3便可以继续工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流体通道的流体也可以直接从其出液口排入水箱等容器内。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油冷器4还包括基板43,换热单元41和阀门单元42均安装在基板43上,生产时,换热单元41、阀门单元42可以集成在基板43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43上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以及第四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1连通,以便从第一流道处向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1连通,以便从第二流道处排出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第三流道与第一输入口A1连通,以便从第三流道处向第一输入口A1内输入流体;第四流道与第二输入口A2连通,以便从第四流道处向第二输入口A2内输入的流体。通过对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以及第四流道位置的合适设置,可以优化整个换热***10中的管道的布局。
另外,第一供液子***1实际上是连接在基板43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处,进而实现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第二供液子***2实际是连接在基板43的第三流道处,进而实现与第一输入口A1连通。第三供液子***3实际是连接在基板43的第四流道处,进而实现与第二输入口A2连通。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阀门单元42为一换向阀,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第一输入口A1、第二输入口A2、输出口P、回液口T、第一排液口B1以及第二排液口B2均设置在换向阀的阀体上,并与阀体的中空部连通,阀芯设置在阀体的中空部为内,且阀芯相对阀体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换向阀为二位六通换向阀。其中,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第一输入口A1与输出口P连通,第一排液口B1与回液口T连通,此时,第二输入口A2和第二排液口B2封闭;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第二输入口A2与输出口P连通,第二排液口B2与回液口T连通,此时,第一输入口A1和第一排液口B1封闭。另外,换向阀可以是电控换向阀,也可以是液控换向阀。此外,阀体固定在基板43上进而实现阀门单元42与基板43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单元41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连接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翅片,其中,第一管道的中空部即为第一流道,第二管道的中空部即为第二流道,翅片用于传递热烈,实现两个管道内的流体的换热,另外,翅片焊接在基板43上进而实现换热单元41与基板43的连接。此外,换热单元41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可以理解的,上述各实施例的相应设计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替换,比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阀门单元42也可以是包括多个阀门。其中,第二供液子***2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之间设有一个阀门(定义该阀门为第一阀门),第一阀门可以控制第二供液子***2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的导通和阻断;第二供液子***2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之间也设有一个阀门(定义该阀门为第二阀门),第二阀门可以控制第二供液子***2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的导通和阻断;第三供液子***3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之间设有一个阀门(定义该阀门为第三阀门),第三阀门可以控制第三供液子***3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的导通和阻断;第三供液子***3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之间也设有一个阀门(定义该阀门为第四阀门),第四阀门可以控制第三供液子***3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的导通和阻断。当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关闭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此时,第二供液子***2可以向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并回收从第二流体通道内流出的流体;当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此时,第三供液子***3可以向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并回收从第二流体通道内流出的流体。另外,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可以通过一个三通接头与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C2连通,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可以通过一个三通接头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D2连通。此外,这些阀门均可以采用现有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在其他实施例中,高温冷却回路也可以是现有的冷却回路,低温冷却回路只包括水泵和水箱,其中,水箱用于盛放冷却液,低温回路与油冷器4连通时,水泵将水箱内的冷却液输入油冷器4的第二通道内。也即此时低温冷却回路只用于对油冷器4的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进行换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单元和阀门单元;
所述换热单元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
所述阀门单元具有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以及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阀门单元可选择地将所述第一输入口或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还包括回液口、第一排液口以及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还包括基板,所述换热单元和所述阀门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为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以及所述输出口均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均与所述阀体的中空部位连通;
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中空部位内,所述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所述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或者液控换向阀。
6.一种换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液子***、第二供液子***、第三供液子***以及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冷器;
所述第一供液子***、所述第二供液子***以及所述第三供液子***均与所述油冷器连接;
所述第一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液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
所述第二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
所述第三供液子***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时,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输入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液子***为变速器油路***,所述第二供液子***为高温冷却***,所述第二供液子***为低温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温散热器、发动机、节温器、暖风芯体以及第一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冷却***包括相互连接的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电机控制器以及中冷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
CN202123110401.7U 2021-12-10 2021-12-10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Active CN217081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01.7U CN21708136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01.7U CN21708136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1365U true CN21708136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401.7U Active CN21708136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1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1325B2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hereof
CN107387221A (zh) 发动机冷却***
CN113829831B (zh) 热管理***、车辆及热管理方法
CN201103451Y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循环***
CN201561667U (zh) 一种组合散热器
CN217081365U (zh) 油冷器、换热***及车辆
CN210013750U (zh) 发动机的水路循环***
CN116568005A (zh) 数据中心液冷换热***、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液冷换热方法
CN215771222U (zh) 燃料电池的冷却***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310420U (zh) 一种集成供液装置
CN212362257U (zh) 多区域空调***
CN205001484U (zh) 油路自主选择散热***装置
CN218287363U (zh) 热管理***
CN210068300U (zh) 一种并联式车用冷却***
CN113970270A (zh) 一种多个再生式换热器组合装置及运行控制方法
CN220581129U (zh) 热分配***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34654U (zh) 一种紧凑型电池液冷机组
CN217900578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
CN217504444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
CN113771607B (zh) 一种整车集成热管理***和方法
CN213565505U (zh) 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组合式冷却***及包括其的燃料电池汽车
CN218805331U (zh) 流道板壳体、热管理***及车辆
CN221315707U (zh) 混动车辆的热管理***、及混动车辆
CN217109750U (zh)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CN207527008U (zh) 变速器冷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